第15课 辛亥革命 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2课时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的意义。【课标解读】

基础:兴中会,同盟会、广州起义、武昌起义、民国与约法、清帝退位

能力:阅读材料全面分析辛亥革命的原因解读《约法》,获取资料信息能力,通过探究,培养多角度评价辛亥革命能力。

感悟:“中山精神”

【本课分析】本课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二课时,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政治民主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上承近代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下启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因此在教材中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主要内容包括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评价。由于近几年运用多元史观来评价分析历史事件在高考中比较频繁,所以务必将辛亥革命放在多元史观的角度下重新审视,全面认识辛亥革命的多元影响。【复习目标】

1.逐条分析牢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提高归纳整合的能力。

2.掌握中华民国的成立及《临时约法》,认识其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3.全面分析辛亥革命的功绩与局限,提高获取历史信息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激情投入,认识并弘扬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中山精神。

【教学过程】

一、由对联导入复习:

师:“共和政治,总统山河”这副对联体现在近代中国哪一次重大事件上?

生:辛亥革命

★设计小贴士:复习课,导入力求简洁,直入主题。

二、基础知识落实(同桌两人互相检查,看看你掌握的比对方好吗?)(一)、背景

社会背景:

经济基础:

组织基础:

思想基础:

军事基础:

(二)、经过

1、爆发——武昌首义→三镇胜利→军政府成立

2、发展----各省响应

3、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和《》颁布

(1)1912年1月1日:

(2)1912年3月:

4、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原因是:

标志:

1912年2月,

1912年3月,

思考:总结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三)、意义

1性质:

2贡献:

★设计小贴士:在预习的基础上,构建基础知识体系,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也可以事先了解、思考,并做好上课发言的准备。

三、课堂导学

重点突破一酝酿共和之辛亥革命的背景

【典型例题】20世纪初,有人预测‚清王朝必将被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但历史的车轮并未重蹈王朝循环的覆辙。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有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③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④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学法指导】:如何审题

题干:时间、限制条件(有效信息)、求答项。

选项:根据限制条件对号入座,充分运用排除法。

师:展示材料

材料1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中华文明史》

生:思考回答:材料中‚中国之情势‛的含义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法指导】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在于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诸方面的变化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

★设计小贴士:以表格为载体,以师生共同探究为形式,完成对辛亥革命时代背景知识的构建。同时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重点突破二走上共和之民国《临时约法》

师:展示材料

材料1: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中华文明史》思考回答:

(1)史料史论:指出孙中山‚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表现?

生:1912年孙中山借鉴美国不照搬美国,为防止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2)【分组辩论】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在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中,中国的两座城市—武昌和南京为成为‚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城市‛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你选择支持哪一城市?请阐述理由。

生:选2名代表阐述观点和理由

★设计小贴士:史由证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合作探究】解读《临时约法》

师:展示材料2:

第1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2章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信仰等自由第3、4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第5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员选举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人员4/5以上之出席,出席人员3/4可决弹劾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生: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针对什么?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2.《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

3.第3、4、5章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原则?

4.据此谈谈你对这部宪法的认识。(提示:分析宪法的性质、意义和局限性)

师生共同归纳4:

积极意义:

1、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2、否定了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3、顺应世界潮流、推动政治民主化。

局限性:

约法没有起到制约袁世凯独裁的作用,成为一纸空文

★设计小贴士:通过史料解读,深刻理解《临时约法》的性质意义。

【拓展联系】

2、《临时约法》与《1787年宪法》

★设计小贴士:用表格比较的方法,简明清晰,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重点突破三回味共和之功绩与局限

师:材料展示

【辛亥回眸:镜头一】

材料1皇帝倒了,权力转了。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学生回答)材料2 企业多了,规模大了

1912—1919年,中国新建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较以前约增加1倍 ----- 经济工业化(学生回答)材料3复辟难了

1915年,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下,袁世凯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张勋拥戴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学生回答)

材料4 辫子剪了,小脚松了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等。 1912年民国政府将中山装定为礼服。----社会生活移风易俗(学生回答)

【辛亥回眸:镜头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