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模糊数多属性决策的偏差最大化方法

合集下载

多属性决策的模糊理想点法

多属性决策的模糊理想点法

多属性决策的模糊理想点法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不同类型的决策问题,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到重大的管理决策。

为了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社会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决策理论和方法,其中“模糊理想点法”是近几十年来新发展的一种知名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用于处理多方得失的决策问题。

模糊理想点法的基本思想是,一个理想的决策结果不仅可以考虑各方直接得失的收益,而且应当考虑每个方面受到的各种影响,从而构建一个全面的理想点,以此作为决策的最佳选择。

具体来说,在模糊理想点法中,首先要确定不同决策结果最大化的属性,然后分别给出不同决策者们最重要的属性,最后再综合确定一个“模糊理想点”,以此作为该决策问题的最佳结果。

模糊理想点法在多属性决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有效的缓解决策者的权力不平等和视角不匹配的问题,使得每个参与决策主体受到均衡的关注。

其次,它可以有效地甄别多个矛盾决策目标,如实现较高盈利或减少投资,进而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决策结果。

最后,它可以使所有参与决策者更好的把握决策的发展趋势,科学把握决策走向,从而达到最优化的决策成果。

模糊理想点法不仅可以用于多属性决策,而且可以用于各类复杂的多方利弊决策问题,例如水资源管理、成本优化、社会发展战略等等。

在多属性决策问题中,模糊理想点法可以把利弊多方考虑得更全面、更圆满,并能够有效预测出决策方案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社会管理和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总之,模糊理想点法是一种新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它可以考虑到多个参与决策者的利弊,有效减少权力不平等和视角不匹配,从而有效的保证决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更有助于更好的把握决策的发展趋势,从而达到最优化的决策成果。

模糊理想点法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方法,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开发更多的应用实例,从而为多属性决策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为社会管理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综述

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综述

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决策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属性决策问题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在多属性决策中,决策者常常面临属性值模糊、不完全或不确定的情况,这使得决策过程更加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应运而生,它结合了直觉模糊集理论和多属性决策方法,为处理模糊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本文旨在综述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概述,介绍直觉模糊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其在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

然后,将重点综述现有的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包括基于直觉模糊集的权重确定方法、属性约简方法、决策规则等。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分析和比较,揭示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探讨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针对决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模糊信息、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展望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本文将分析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对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全面的综述和分析,旨在为决策者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决策方法和工具,推动多属性决策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二、直觉模糊集理论直觉模糊集(Intuitionistic Fuzzy Sets, IFSs)是Zadeh模糊集理论的一种扩展,由Atanassov在1986年提出。

直觉模糊集不仅考虑了元素对模糊集合的隶属度,还考虑了元素对模糊集合的非隶属度和犹豫度,从而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描述方式。

在直觉模糊集中,每个元素x在一个直觉模糊集A中的隶属度用μ_A(x)表示,非隶属度用ν_A(x)表示,而犹豫度π_A(x)则为1 - μ_A(x) - ν_A(x)。

模糊多属性决策中的离差最大化方法

模糊多属性决策中的离差最大化方法

0 引 言
多属 性决 策是对 具有 多个属 性 的备选 方 案按 照某 种 决策 准 则 进行 方 案 的择 优 或 排 序 , 在社 会 、 它 经 济、 管理 等领 域有着 广泛 的应用 , 有关 多属性 决策排 序理 论 和方法 是 决策 分析 的研 究热 点 之一 , 目前 已取
得 了不 少研究 成果 并提 出 了不 少 方法 ¨ 。 由于 客 观事 物 的 复 杂性 和 不 确 定 性 ,以及 人 类 思 维 的 模 糊
基 于 模 糊 数 及 Q截 集 理 论 , 离 差 最 大 化 方 法 来 估 计 属 性权 重 的方 法 , 一 用 随后 研 究 了这 种 方 法 的 相 关 性 质 , 出方 给
程 的 解 , 到方 案 排 序 结 果 。研 究 表 明 , 得 由本 文 所 提 出 的方 法是 有 效 、 可行 的 。
期望 值 的决策 方法 。文 献 [ ] 出了基 于拉 开差 距思 想 的模 糊 多属 性决 策 方法 。文 献 [ ] 合 主观 模 糊 6提 7结
( . 海 理 工 大 学 安 泰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 海 2 0 9 ;2 广西 大 学 数 学 与信 息科 学 学 院 , 殖 南 宁 50 0 ) 1上 上 003 . 广 30 4
摘 要 : 文 研 究 属 性 权 重 完 全 未 知 且 属 性值 为 一R模 糊 数 的多 属 性 决 策 问 题 , 出 了 一 种 在 多属 性 决 策 中 , 本 提
性 , 属性 决策 中的属性 值 时常 以模 糊数形 式 给出 多
, 文献 [ ] 属性 权重 不 能完 全 确 知 、 4对 属性 值 为 三
角模 糊数 , 决 策者对 方案 有偏 好 信 息 的模 糊 多属 性 决 策 问题 ,提 出了 一 种基 于相 似 度 的决 策 排 序 方 且 法; 文献 [ ] 一步 研究 了属性值 和决 策者偏 好信息 均为 三角模糊 数 的模糊 多属性 决策 问题 , 出 了基 于 5进 给

直觉模糊群决策的最大偏差法

直觉模糊群决策的最大偏差法
= √1 “ (‘。 ); 一 主 , n’。 ) Y 1 毫 , ,, 砉 l A 艺 l ( ) (
( 2 ) ( 3 )
( 4 )

将3 人2得 (代 (, ) )到
令 毒 , 。 ㈤, 号; =A 霉 ) : 耋l ㈤ 则
第 3 卷第 6期 O
20 0 8年 1 1月
泰 山 学 院 学 报
J 0UR NAL OF T S AIHAN U V S T NI ER I Y
Vo . O N0. 13 6 NO . 2 0 V o8
直 觉 模 糊 群 决 策 的 最 大 偏 差 法
李 鹏 宋现 高 ,
(. 1 曲阜师 范大学 运筹 与管理 学院, 山东 日照 262 ;. 山学院 人事处 , 东 泰安 2 12 ) 7862 泰 山 70 1
[ 摘
要 ] 针对属性 权重 完全 未知 , 且属 性值 以直 觉模 糊集形式表 示的 多属性 群决策 问题 , 用最大偏 运
差法建立模 型, 出属性的最优 权重, 求 利用得分 函数将直觉模糊信 息转化为 实数信 息 , 并运 用 W A算子将 所得 A
个决策者做出的决策矩阵. 如果决策者做出了决策矩阵 , 我们需要比较这些参考价值去对方案进行 比较 排序 , 而得 到最 优方案 . 从 我们 知道 , 果各方 案在某 个属 性下 的属 性值 相差不 大 , 如 这个 属性应 被赋 予较
小 的权重 , 相反 , 如果 相 差越大 就应 该赋 予越大 的权 重. 们就是 基 于这种 思想 来解 决属 性权 重问题 , 我 从 而对 方案进 行择 优排 序 , 找到 最优方 案.
下面解决 此模 型 ,
令( ) 。 , ( 1 L ,= , 毫 ( n + 蓦 ) 毫耋 耋 ) ㈤ 一 ;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0 引 言
16 9 5年 Z dh 提 出的模糊 集 的理论 已经 被广泛 应用 于模 糊决 策 问题 之 中. 了更好 地 处理 不 精 确 ae… 为
性信 息 , t asv 于 18 Aa s n o 9 3年提 出 了直觉模 糊集 的概 念 , 对其 运算 和性质 进行 了研 究 IJ在 一个 直觉 并 4. 模糊集 中 , 一个 真隶属 函数 u 用 和一 个假 隶 属 函数 来 描述 其 隶 属度 的边 界 , 么一 个 对象 的支 持度 、 那 反对度 和未 知度分 别是 u , 和 1 Z 一 , 一/ 这就 使得直 觉模 糊集 在处 理不 确定 性 信息 时 比传 统 的模 糊集 有更强 的表示 能力 以及更 具灵 活性 .93年 , 19 w.L a _等 人提 出了 V ge 的概 念 , .G u5 au 集 但是 19 96年 , H. B sne P uio6指 出 V ge集实质 就 是 直觉 模糊 集 .94年 ,hn和 T n 将 V ge集 应用 于模 utc 和 .B rl_ i l au 19 Ce a au
M ulitrbu e De iin a n eho Usn nt to itc Fu z t ta t i t cso M ki g M t d i g I uii n si z y Ses
L H a WAN h uj g l u. G Z o —n i
( col f n r ai c nea dT cnl y Xa e n e i ,Xa e , u a 6 05, hn ) Sho o f பைடு நூலகம் t nSi c n eh oo , i nU i r t i n Fj n3 10 C ia Io o e g m vs y m i

几种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几种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几种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决策问题日益复杂,涉及的属性越来越多,决策信息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背景下,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应运而生,成为解决复杂决策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文旨在探讨几种典型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集结算子等,并分析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撑。

接着,详细阐述了三种常用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包括它们的原理、步骤和应用范围。

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运用和取得的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其在实际问题中的使用技巧,为解决复杂决策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也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二、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概述模糊多属性决策(Fuzz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FMADM)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不精确性和模糊性的决策分析方法。

在实际问题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知识的局限性或环境的动态变化,决策者往往难以获取精确的属性信息和权重信息,这使得传统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难以应用。

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通过引入模糊集理论,能够更好地处理这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为决策者提供更合理、更可靠的决策支持。

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决策问题中的属性值和权重视为模糊数,利用模糊集理论中的运算法则进行决策分析。

根据不同的决策目标和背景,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模糊综合评价、模糊多目标决策、模糊群决策等。

这些方法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环境评估、城市规划等。

在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中,常用的模糊数有三角模糊数、梯形模糊数、正态模糊数等。

这些模糊数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以更好地描述属性值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几种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几种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几种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息进步和进步,人们在决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面对多属性决策问题,传统的决策方法往往无法有效处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应运而生,它能够更好地处理决策问题中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援助决策者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旨在援助读者了解这些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作用。

二、几种常见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1. 人工智能模糊决策方法人工智能模糊决策方法是基于模糊集合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决策方法,其核心优势在于可以更好地处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其中,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人工智能模糊决策方法。

该方法通过建立评判矩阵,运用模糊数学理论计算评判矩阵的权重,从而对多属性决策问题进行评判和排序。

2.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问题层次化、分解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该方法通过构建决策模型的层次结构,将决策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层次。

然后,通过对每个层次的评判和权重计算,最终得到决策问题的最优解。

层次分析法对于处理多属性决策问题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因为它能够充分思量到不同层次因素的权重干系。

3. 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来评判和排序决策方案。

它能够将不同属性之间的关联度思量在内,从而得到较为客观合理的结果。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处理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主要用于较为复杂的决策问题。

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的应用1. 经济决策在经济决策中,往往存在多个因素需要综合思量而做出决策。

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可以援助决策者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状况下,找到最优的决策方案。

例如,在投资项目评估中,可以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不同项目进行评判和排序,从而选择最具优势的投资项目。

2. 环境决策环境决策中存在许多模糊不确定性的因素,传统的决策方法无法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

区间直觉模糊数多属性决策的偏差最大化方法

区间直觉模糊数多属性决策的偏差最大化方法

数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个基于最大偏差的目标规划模型,从而获得相应
的属性权重,基于IIWAA算子对区间直觉模糊数信息进行集结,进而根据得分函数和精确函 数对方案进行排序。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区间直觉模糊数;运算法则;区间直觉模糊数加权算术平均(IIWAA)算子;权重信
数为
S (a% ) = a − c + b − d , S (a%) ∈[−1,1]
(1)
2
如果 S (a% ) 的值越大,则相应的区间直觉模糊数 a% = ([a,b],[c, d ]) 也越大。
( ) 定义 5[10] 设 a% = [a,b],[c, d ] 为一个区间直觉模糊数,则该区间直觉模糊数的精确函
( ) [ ] [ ] (2) a%1 ⋅ a%2 = a1a2 ,b1b2 , c1 + c2 − c1c2, d1 + d2 − d1d2 ;
( ) (3)
λa%1 =
⎡⎣1

(1

a1

,1

(1

b1

⎤ ⎦
,
⎡⎣c1λ
,
d1λ
⎤⎦
,λ > 0;
( ) (4)
(a%1 )λ =
⎡⎣a1λ
对 于 区 间 直 觉 模 糊 数 的 多 属 性 群 决 策 问 题 , 设 A = {A1, A2 ,L, Am} 为 方 案 集 ,
G = {G1, G2 ,L,Gn} 为属性集,w = ( w1, w2 ,L, wn )T 表示评价属性的权重向量,其中 wj 表
n
∑ 示属性 Gj 的权重,满足 w2j = 1和 wj ≥ 0 ,1, 2,L, n 。 j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个基于最大偏差的目标规划模型,从而获得相应的属性权重,基于
IFWAA算子对直觉模糊数信息进行集结,进而根据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对方案进行排序。 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直觉模糊数;运算法则;直觉模糊数加权算术平均(IFWAA)算子;权重信息未知
2 直觉模糊集基本理论
直觉模糊集(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s)由Atanassov提出[2-3],是传统模糊集的一种扩充和 发展。直觉模糊集增加了一个新的属性参数:非隶属度函数, 它能够更加细腻地描述和刻画 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本质。
( ) 定 义 1[2-3] 设 X 是 一 个 非 空 经 典 集 合 , X = x1, x2 ,L, xn , X 上 形 如
n
∑ wj 表示属性 Gj 的权重,满足 w2j = 1和 wj ≥ 0 ,1, 2,L, n 。 j =1
则决策者对于方案 Ai ∈ A( A1, A2,L, Am ) 关于属性 Gj ∈ G (G1,G2 ,L,Gn ) 进行测度,
{ ( ) ( ) } 属性值为直觉模糊数 A = Gj , µAi Gj ,ν Ai Gj Gj ∈ G , i = 1, 2,L, m, j = 1, 2,L, n ,
(1) 如果 S (a1 ) < S (a2 ) ,那么有 a1 < a2 ; 当 S (a1 ) = S (a2 ) 时,如果 H (a1 ) = H (a2 ) ,则 a1 = a2 ;如果 H (a1 ) < H (a2 ) ,则
a1 < a2 。
( ) 定义7[6] 设 a j = µ j ,ν j ( j = 1, 2,L, n) 为一个直觉模糊值集合,令
{ } A = x, µA ( x),ν A ( x) x ∈ X 的 三 重 组 称 为 X 上 的 一 个 直 觉 模 糊 集 。 其 中
µA : X → [0,1] 和ν A : X → [0,1] 均为 X 的隶属函数,且 0 ≤ µA ( x) +ν A ( x) ≤ 1 ,这里 µA ( x) ,ν A ( x) 分别是 X 上元素 x 属于 A 的隶属度和非隶属度,表示为支持元素 x 属于集合
为此,我们构造偏差函数
∑ ∑∑∑ ( ) ( ) ( ) max D
w
m
= Di
i=1
w
=
1 2
n j =1
m i =1
m
wj
k =1
µij − µkj + ν ij −ν kj
(6)
因而,求解权重向量 w 等价于求解如下最优化模型
∑ ∑∑∑ ( ) ( ) ( ) max D
w
m
= Di
i=1
w
=
1 2
n j =1
m i=1
m
wj
k =1
µij − µkj + νij −ν kj
(7)
∑ s.t.
w n
j=1 j
= 1, w2j
∑∑ ( ) ∑∑∑ ( ) ( ) Di
mn
w=
d r%ij,r%kj
k=1 j=1
=1 2
m i=1
n j=1
m
wj
k=1
µij −µkj +νij −νkj
, i =1,2,L,m..
(5)
对于所有属性 Gj 而言,D ( w) 表示决策者对所有决策方案与其它决策方案得到的
总偏差。权重向量 w 的选择应使决策者的所有属性对所有决策方案Fra bibliotek总偏差之和最大。
( ) (3)
λa1 =
1

(1

µ1


λ 1
,λ >0;
(4) a1 + a2 = a2 + a1 ;
(5) λ (a1 + a2 ) = λa1 + λa2 , λ > 0 ; (6) λ1a1 + λ2a1 = (λ1 + λ2 ) a1 , λ1, λ2 > 0 . 定义 4[7] 设 a = ( µ,ν ) 为一个直觉模糊值,则该直觉模糊值的记分函数为
中图分类号: C934
文献标志码: A
1 引言
自从 1965 年 Zadeh 教授建立了模糊集理论[1],数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范围便从精确问 题拓展到了模糊现象的领域。1986 年保加利亚学者 Atanassov 进一步拓展了模糊集,提出了 直觉模糊集(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s)的概念,直觉模糊集是模糊集的推广,模糊集是直觉模 糊集的特殊情形[2-3]。1993 年 Gau 和 Buehrer 定义了 Vague 集[4],Bustince 和 Burillo 指出 Vague 集的概念与 Atanassov 的直觉模糊集是相同的[5]。由于直觉模糊集的特点是同时考虑隶属与 非隶属两方面的信息,使得它在对事物属性的描述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式,在处理不确定 信息时具有更强的表现能力。因此直觉模糊集在学术界及工程技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 献[6]对直觉模糊集环境下的算术集结算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直觉模糊算术平均(IFAA)算 子和直觉模糊加权算术平均(IFWAA)算子,并且基于 IFAA 算子和 IFWAA 算子,给出了相 应的群决策方法。本文对权重信息未知的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 一个基于最大偏差的目标规划模型,从而获得相应的属性权重,基于 IFWAA 算子对直觉模 糊数信息进行集结,进而根据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对方案进行排序,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
{ } (3) λ A = x,1− (1− µA ( x))λ ,(ν A ( x))λ x ∈ X , λ > 0 .
定义3[6] 设 a1 = ( µ1,ν1 ) 和 a2 = ( µ2 ,ν 2 ) 为两个直觉模糊值,则运算法则为
(1) a1 = (ν1, µ1 ) ;
(2) a1 + a2 = ( µ1 + µ2 − µ1 ⋅ µ2 ,ν1 ⋅ν 2 ) ;

直觉模糊数多属性决策的偏差最大化方法
卫贵武
重庆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重庆 (402160)
E-mail:weiguiwu@
摘 要:针对权重信息未知的直觉数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引入了直觉模糊数的一些运算法
则、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然后对权重信息未知的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方
( ) ( ) 其中 µAi G j 表示决策者对于方案 Ai 关于属性 G j 的满足程度,ν Ai G j 表示决策者对于方 ( ) ( ) 案 Ai 不 满 足 属 性 Gj 的 程 度 , 这 里 µAi Gj 和 ν Ai Gj 的 取 值 应 满 足 条 件
( ) ( ) ( ( )) ( ( )) [ ] [ ] µAi Gj ⊂ 0,1 ,ν Ai Gj ⊂ 0,1 , 0 ≤ sup µAi Gj + sup ν Ai Gj ≤ 1 ,为方便起见,
( ) ( ) 记直觉模糊数决策矩阵 R% =
r%ij
=
m×n
µij ,ν ij

m×n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及人类思维的模糊性,人们往往完全不知道属性的权重信息。在
这种情况下,利用文献[10]的思想,给出了直觉模糊数多属性决策问题的解决方法。
有限个方案的多属性决策,实质上是对这些方案综合属性值的排序比较。若所有决策方
觉模糊数,ω = (0.2, 0.3, 0.4, 0.1)T 为 a% j ( j = 1, 2,3, 4) 的属性权重,那么有
4
∑ IFWAAω (a%1, a%2 ,L, a%n ) = ω ja% j j =1
∏( ) ∏ ⎛ 4
= ⎜1−
1− µj
ωj ,
4
ν
ωj j
⎞ ⎟

j =1
j =1
S (a) = µ −ν , S (a) ∈[−1,1]
(1)
如果 S (a) 的值越大,则相应的直觉模糊值 a = ( µ,ν ) 也越大。
定义 5[8] 设 a = ( µ,ν ) 为一个直觉模糊值,则该直觉模糊值的准确度函数为
H (a) = µ +ν , H (a) ∈[0,1]
(2)
如果 H (a) 的值越大,则相应的直觉模糊值 a = ( µ,ν ) 的准确度也越高。
-1-

x 的直觉指数,表示元素 x 属于 A 的犹豫度。显然, 0 ≤ π A ( x) ≤ 1 , x ∈ X 。 定义2[6] 设 X 是非空经典集合, X = ( x1, x2 ,L, xn ) , A, B ∈ IFS [ X ] ,且
{ } { } A = x, µA ( x),ν A ( x) x ∈ X , B = x, µB ( x),ν B ( x) x ∈ X ,则有 { } (1) A = x,ν A ( x), µA ( x) x ∈ X ; { } (2) A + B = x, µA ( x) + µB ( x) − µA ( x) ⋅ µB ( x),ν A ( x) ⋅ν B ( x) x ∈ X
( ) 定 义 6[6] 设 a1 = µ1,ν1 和 a2 = ( µ2 ,ν 2 ) 为 两 个 直 觉 模 糊 值 , 对 应 的 记 分 函 数 为 S (a1 ) = µ1 −ν1 和 S (a2 ) = µ2 −ν 2 , 对 应 的 准 确 度 函 数 为 H (a1 ) = µ1 +ν1 和 H (a2 ) = µ2 +ν 2 ,那么
的重要性程度如何)应该赋予越大的权重。特别地,若所有决策方案在属性 G j 下的属性值无
差异,则属性 G j 对方案排序将不起作用,可令其权重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