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1:尿毒症
由于肾脏的衰竭,导致代谢失常引起的 毒害: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无 法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 排出体外。从而引起机体内部生化过程 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
说明: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会影响内 环境的稳态
病例2高原病
一个健康的人到高原后会可能出现头痛、 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 为什么? 说明:外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势必
(09广东高考)5、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 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 有三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 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 正常
6.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乳酸,但pH变 化不大,主要原因是 (B )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 H2O,并排出CO2 B.NaHCO3与乳酸反应,调节pH C.H2CO3抑制乳酸的酸性,并通过呼吸系 统排出CO2 D.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
思考2
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 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
法国 贝尔纳 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美国 坎农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 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 一实现的。 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 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P8)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 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 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
小结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机制
意义 失调 稳态 表现 (动态平衡) 及其 原因
内环境
成 理化 分 性质 生理 基础
细胞正常代谢;器官 系统正常运行和协调
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总在不 断发生变化着 B.尽管外界环境的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 康人的体温始终是37oC C.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 件
病例2 腹泻
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 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
二、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思考1
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
(稳态的生理基础)
(1)依靠细胞的正常代谢; (2)依靠各器官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协调; (3)依靠神经-体液-免疫网络的调节。 (4)调节有一定的限度。
病例1:高烧
事实材料1:体温日变化的调查 事实材料2:内环境的pH变化
事实材料3: 内环境的渗透压
事实材料4: 血液生化6项化验 小结: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 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二、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思考1
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
( 1)依靠细胞的正常代谢; 葡萄糖在人体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2)依靠各器官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协调;
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中。 小结3
事实材料4: XX医科大学XX医院化验单
测定值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7 肌酐 1.9 尿素氮 14.6 血清葡萄糖 223 甘油三酯 217 总胆固醇 179 项 目 单 位 参考范围 IU/L 0-45 mg/dl 0.5-1.5 mg/dl 6.0-23.0 mg/dl 60-110 mg/dl 50-200 mg/dl 150-220
阅读了解
科学史话
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教材P11)
问题
随着加入HCl或者NaOH,水的pH值 都会发生 剧烈变化 ,而缓冲液 和蛋清的pH值 。 变化不大
外环境
各种食 物成分
未被吸 收物质
O2
CO2
内环境
水、无机盐、 尿素尿酸等
外环境
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
思考2
问题1
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 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1)内环境的各种化 学成分固定不变吗? 项 目 参考范围 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0-45 转氨酶 (2)这种动态变化无 肌酐 0.5-1.5 限制吗? 尿素氮 6.0-23.0 是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血糖 60-110 (3)不同个体完全一 甘油三酯 50-200 样吗? 总胆固醇 150-220 存在个体差异。
事实材料1:体温调查 成员 7
13 18 21 睡 点 点 点 点 前
平均 温度
甲 乙 丙
★同一人在不同时刻的 有变化,1℃左右 体温有没有变化?
★ 不同的人(年龄、 性别不同)体温有没有 有微小差异 变化?
★人体温会不会随着外 界环境气温变化有微小 差异?
有微小差异
小结1
健康人体温约为 37 ℃, 处于 动态平衡 中。
D.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 点是 (D)
A、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 是 ( B )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
• 4.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D )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 件
三、 稳态失调的病例及其原因
(一)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 现象呢?
(二)稳态失调的原因(P9)
1.外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 2.人体百度文库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四、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 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失调、保 持机体健康?
拓展
(1)保护生存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2)加强保健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调 节功能,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 神经系统,轻则病人 感觉不适 ,重则病 人感觉 头疼、头晕、嗜睡 等, 同时常 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 的表现。 发高烧时,由于内环境理化性质和酶活性 的变化,导致体内的 生化反应出现紊乱 ,于 是 机体功能发生异常 。
法国 贝尔纳 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病例2 腹泻
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 不补充盐,内环境 渗透压 会变小。这样内 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 进入细胞 内,造成细胞 吸水肿胀 ,进一步导致细 胞代谢和功能 紊乱。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 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下 组织肿胀等症状。
病例3:高原病
到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这是因为 高原空气
反映肝功能 反映肾功能 影响多种器 官的功能 影响心血管 等结构功能
因为内环 境成分的变 动影响体内 细胞的代谢, 从而也影响 器官的生理 功能。
从化验单上看,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 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讨论3
(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 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 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2)血糖含量超标——可引发糖尿病及其 合并症(酮症酸中毒、心血管合并症等)。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 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等。
事实材料2:内环境的pH
试管1
(蛋清)
+等量HCI
+等量HCl +等量NaOH +等量NaOH
pH变化不明显
pH变化明显 pH变化不明显 pH变化明显
试管2
(自来水)
试管3
(蛋清)
试管4
(自来水)
小结2 内环境pH能维持相对稳定。
事实材料3:内环境的渗透压
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 充盐,内环境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 渗透压减小,从而会引起内环境紊乱加剧
课前复习
• 1、细胞外液的组成? •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内环境 。 770 • 3、在370C时,人体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kPa; 正常人的血浆pH为 7.35-7.45 ;人体的正常 体温约为 37 0C。
血浆、组织液、淋巴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美国 坎农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 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 一实现的。 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 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问题1
项 目
丙氨酸氨基转 移酶(转氨酶) 肌酐 尿素氮 血清葡萄糖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 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 么能保持协调一致? (阅读教材P8)
(稳态的维持)
主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认识的不断深化)
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分解代谢过旺的状 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功能负荷加重, 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 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 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 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 此造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 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 烧降温。
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体温(OC)
(腋窝温度)
平均体温:36.5 (OC)
37.5 37.0 36.5 36.3 36.0 35.5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36.8 36.7 36.6 36.6 36.7 36.5
时间(小时)
事实材料1:体温调查
1、同一时刻,每个同学的体温一样吗? 2、同一个同学,不同时刻体温一样吗? 3、体温与年龄有关系吗? 4、体温与外界温度有关系吗? 体温会随着年龄、性别、环境等不同存在 微小差异,但是健康人的体温都接 近 。
问题2
医生为什么要给病人化验血液?
项 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肌酐 尿素氮 血清葡萄糖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17 1.9 14.6 223 217 179 IU/L mg/dl mg/dl mg/dl mg/dl mg/dl 0- 45 0.5-1.5 6.0-23.0 60-110 50-200 150-220
稀薄,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
外环境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 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