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若干关键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浅析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浅析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浅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加剧,传统燃油汽车的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和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在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新宠,其零排放、低能耗等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而在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中,再生制动技术更是一个重要的功能,这一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能效,还可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对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进行浅析,从技术原理、优势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技术原理再生制动技术是指电动汽车在制动时通过电动机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到电池中,从而实现能量的再生利用。

在传统燃油汽车中,车辆在制动时通过刹车片对车轮进行摩擦制动,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散发到空气中,造成能量的浪费。

而在电动汽车中,再生制动系统可以通过电动机实现动能的回收和转换,从而降低车辆制动时的能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技术优势再生制动技术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特性,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再生制动技术可以将制动时产生的动能回收并转换为电能储存到电池中,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这不仅有利于减少车辆的能耗,也可以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2. 减轻对环境的影响:相比传统燃油汽车的制动方式,再生制动技术不会产生制动时的热能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在能量的再生利用方面也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3. 增加系统稳定性:再生制动技术可以提高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减少制动时对车辆的冲击和损耗,延长车辆和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4. 提升驾驶体验:再生制动技术可以通过电动机的调节和控制,实现更加灵活、平稳的制动效果,提升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5. 创新和发展潜力:再生制动技术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在驱动方式、系统集成、智能化控制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潜力巨大,可以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三、发展趋势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再生制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多元化的应用场景:随着电动汽车种类的增多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再生制动技术将会在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多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不同领域的车辆中实现定制化和优化。

基于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若干关键问题分析

基于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若干关键问题分析

基于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若干关键问题分析【摘要】文中基于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若干关键问题,首先分析了串联式、并联式再生控制策略的城市电动公交再生制动控制,接着分析了再生制动的电动汽车恒速下坡、电动汽车再生ABS等问题。

【关键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并联式再生;恒速下坡;ABS0.引言采用不是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者是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就是所谓的新能源汽车,综合车辆的驱动方面和动力控制的先进技术,形成的结构新颖、技术原理先进的汽车。

其中包括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传统燃油车的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气汽车、以及氢发动机汽车和醇醚汽车等等。

在采用新能源的汽车当中,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电动汽车具备了能源利用率高的优势。

1.城市电动公交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对城市公交汽车通常为后轮驱动汽车进行考虑,分析后驱型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因为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受到很多因素的约束而限制,在当请求的制动力大于再生制动力的时候,需要行车制动系参与到制动,从而形成了机电混合的制动系统。

然后根据行车制动与再生制动系统的组合方法的不同,机电混合制动有并联式和串联式两种类型的基本控制策略。

1.1串联式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串联式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的特点有:系统复杂,技术难度大,制动能回收率高。

然后它又能继续细分为以下三种控制策略:能量最优回收控制策略、最佳制动感觉控制策略还有传统行车制动系(即前后轴制动器制动力成固定比值分配的行车制动系)串联的控制策略。

最佳制动感觉控制策略:当此策略制动强度小于或等于0.1的时候,只有后轴上的再生制动力能够对车辆起到制动的作用。

当制动强度大于0.1 的时候,控制策略会使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线一致。

其优点是能够充分的利用地面的附着条件,有足够高的制动能回收潜力;缺点是需要后轴法向载荷,控制器设计复杂,精确检测前、但和线控制动系统的整合,这项策略能够走向实用。

电动汽车制动技术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电动汽车制动技术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京 航 空 航 天大 学, 2 0 1 2 .
An d HE V- -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Re g e n e r a t i v e B r a k i n g , Au t o ma t i c
通过调节制动器 制动转矩和 电机制动转矩来实现车轮的 防抱 【 3 】 赵国柱.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若干关键 问题研 究【 D 】 . 南京: 南 过分别设置制动滑移 牢门限值和减速度 门限值,提前预测液 【 4 】 Y i mi n G a o a n d E h s a n i M. E l e c t r o n i c B r a k i n g S y s t e m o f E V
( 7 8 ) .
程 中,一般都是将制 动工况分为一般制动和紧急制动两 种或 【 5 】 李贺. 纯 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系统 与 A B S集成 控制策略 者低等 、 中等和 紧急三种制动强度 , 分别赋予一定常数进 行分 析研 究。应该考虑如何在实践中实现。
比如, Y i mi n G a o和 Me h r d a d E h s a n i 提 池通 过精 确 设 计 电机 再
2 0 1 2 .
( 3 ) 电动汽车在特殊路况制动的研究。比如冰雪 、 泥水路
持续下坡等。 制动力以满足制动需求, 防止驱动轮抱死 ; 后一种策略是当驱 面 ,
生 产 一 致性
进行定量分析 , 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各 种方案适用的车型。
关键 词 : 摩 托 车 国 m排 放
中图分类号 : U 4 8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3 9 7 3 ( 2 0 1 3 ) 0 0 8 - 0 5 6 — 0 2

基于再生制动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轻量化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再生制动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轻量化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再生制动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轻量化设计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普及,电动汽车在现代交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的汽油车相比,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和高能效等显著的优点。

但是,由于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池组而非化石燃料,因此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通过制动系统来回收能量,以延长电池组的寿命和提高行驶里程。

目前,电动汽车的制动方式主要包括摩擦制动和再生制动。

其中,再生制动是将电动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电池组中,因此再生制动技术具有很高的能量利用率。

但是,再生制动系统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系统重量较大、经常性使用寿命低等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基于再生制动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轻量化设计,以提高电动汽车的能效和性能。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电动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而制动系统作为车辆性能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动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轻量化设计,提高基于再生制动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效率和性能,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主要目标如下:1.研究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原理和机理,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2.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分析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制动力和能量回收效率以及其轻量化设计方法;3.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轻量化再生制动系统设计方案,提高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研究:1.再生制动系统的原理和机理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探究再生制动系统的原理和机理,剖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和轻量化设计研究建立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其结构特点、制动力和能量回收效率,进而研究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轻量化设计方法。

3.基于再生制动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轻量化设计方案研究结合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轻量化再生制动系统设计方案,实现制动系统的优化和效率提升。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浅析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浅析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浅析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未来汽车行业的一大趋势。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高效能等优点,因此备受消费者和政府的青睐。

在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于提高电能利用率和延长电池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原理、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对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进行浅析。

一、再生制动原理再生制动是指在汽车制动的过程中,通过电机将动能转换成电能存储在电池中,从而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再利用。

当汽车行驶时,电机会成为发电机,通过转动产生电流,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电池中。

在实际行驶中,再生制动可以减少对传统机械制动系统的依赖,提高制动效率和汽车的能耗效率。

再生制动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能量采集、电能转换和能量存储。

首先是能量采集阶段,当车辆减速或制动时,电机转变成了发电机,汽车的动能转变为电能并输入到电池中。

其次是电能转换阶段,通过控制器将电机转变成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最后是能量存储阶段,将电能储存在电池中,供给汽车行驶时的动力需求。

二、再生制动技术发展现状再生制动技术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特点之一,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

目前主要的再生制动技术包括电阻制动、电液混合制动和完全再生制动。

电阻制动是指通过建立电阻加载系统,将动能转变为热能来进行车辆制动,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动能的回收率,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

电液混合制动是在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电动辅助制动系统,通过电机进行辅助制动,实现了机械制动与电动制动的有机结合。

而完全再生制动则是利用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电池中,完全消除了机械制动的依赖,实现了对动能的高效回收和再利用,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再生制动技术。

再生制动技术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挑战:一是技术成本的挑战,再生制动技术需要一系列的传感器、控制器和电子设备进行协同工作,成本较高;二是系统匹配的挑战,再生制动系统需要与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匹配,整合成为一个高效的整体系统;三是能量管理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再生制动获得的电能,满足汽车的动力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浅析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浅析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浅析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再生制动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中。

再生制动技术可以将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存储起来,以供之后的行驶过程中使用,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效率,延长续航里程。

再生制动技术基于电动汽车的电动驱动系统。

当电动车辆制动时,制动系统会通过摩擦或电磁力产生阻尼力,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散发到空气中。

再生制动技术通过将这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到电池中,实现能量的再生利用。

再生制动技术的实现需要通过控制系统来实现。

控制系统根据车辆的速度、制动力度等参数,调整电驱动系统的工作状态,使之进入再生制动模式。

再生制动模式下,电驱动系统的逆变器会将电动机的旋转能量转换为电能,通过DC/DC变换器将这部分电能储存到电池中。

再生制动技术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再生制动技术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效率。

传统的汽油车制动时,动能转化为热能散失到空气中,无法再次利用。

而再生制动技术可以将这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供之后的行驶过程中使用,降低续航里程对充电桩的依赖。

再生制动技术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驾驶体验。

再生制动可以减少制动时的冲击感,使得制动更加平稳,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再生制动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再生制动系统的成本问题。

再生制动系统需要配备大容量的电池来储存制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这增加了车辆的成本。

其次是再生制动系统的能效问题。

虽然再生制动技术可以将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但转化效率并不十分高,还存在能量损失的情况。

再次是再生制动技术在某些情况下的可行性问题。

再生制动技术需要车辆处于一定的速度和制动力度下才能发挥作用,而在高速运行或制动力度较小的情况下,再生制动技术的效果并不明显。

在未来,再生制动技术有望得到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一方面,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的容量和性能将不断提高,能够提供更好的储能能力。

随着电动车辆的智能化发展,控制系统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再生制动的过程,实现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浅析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浅析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浅析1.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的原理再生制动技术是指在汽车制动时,将动能转化成电能,并存储起来以供未来使用的一种技术。

在传统的内燃机汽车中,制动时的动能常常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去,造成能量的浪费。

而在电动汽车中,再生制动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制动时产生的动能,将其转化为电能存储在电池中,从而提高车辆的能效,延长续航里程。

再生制动技术在电动汽车中有着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能效:通过再生制动技术,可以将制动时产生的动能有效地转化为电能,从而降低了电动汽车的能耗,提高了车辆的能效。

4)减少环境污染:由于再生制动技术能够提高车辆的能效,降低能量损耗,因此也可以减少尾气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现代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

目前,再生制动技术已经成为了电动汽车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众多的电动汽车制造商都在积极研发和应用这一技术,力求提高电动汽车的能效和性能。

在市场上已经有许多采用了再生制动技术的电动汽车,例如特斯拉、日产、宝马等知名品牌的电动汽车都采用了再生制动技术,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

再生制动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

一方面,科研人员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材料和技术,以提高再生制动技术的效率和可靠性;制造商也在不断地改进汽车的设计和控制系统,以更好地适应再生制动技术的要求。

未来,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再生制动技术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再生制动技术将会成为电动汽车的标配,为人们的出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环保。

再生制动技术作为电动汽车技术中的重要一环,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动汽车市场也在迅速扩大,再生制动技术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再生制动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2)降低成本:目前,再生制动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扩大,再生制动技术的成本将会逐渐降低,使得更多的电动汽车能够受益于这一技术。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浅析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浅析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浅析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

在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再生制动技术作为其核心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关注。

再生制动技术可以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对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进行深入浅析,探讨其原理、优势和发展趋势。

一、再生制动技术的原理再生制动技术是通过电动汽车的电机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从而减轻对传统机械制动系统的依赖,减少了车辆制动时机械制动系统的磨损,延长了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再生制动的本质是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电池中,以供车辆加速或维持行驶速度时使用。

再生制动技术的实现需要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协同工作,包括电机、控制器、电池和制动系统。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车辆开始减速,并且电机的工作模式被调整为发电模式,将车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控制器负责监测电机的工作状态和车辆的速度,根据实时参数调整电机的工作模式以最大程度地回收能量。

存储能量的电池会将电能储存起来,以供车辆加速或维持行驶速度时使用。

再生制动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有着显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能源利用率再生制动技术可以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起来以供后续使用。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了汽车的运营成本。

2. 减少环境污染再生制动技术能够减少对传统机械制动系统的依赖,降低车辆制动时机械制动系统的磨损。

再生制动也减少了制动时的摩擦,降低了汽车的噪音污染和轮胎的磨损,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3. 有效延长制动系统使用寿命再生制动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对传统机械制动系统的依赖,降低了机械制动系统的磨损,有效延长了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若干关键问题分析
【摘要】文中基于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若干关键问题,首先分析了串联式、并联式再生控制策略的城市电动公交再生制动控制,接着分析了再生制动的电动汽车恒速下坡、电动汽车再生abs等问题。

【关键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并联式再生;恒速下坡;abs 0.引言
采用不是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者是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就是所谓的新能源汽车,综合车辆的驱动方面和动力控制的先进技术,形成的结构新颖、技术原理先进的汽车。

其中包括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传统燃油车的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气汽车、以及氢发动机汽车和醇醚汽车等等。

在采用新能源的汽车当中,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电动汽车具备了能源利用率高的优势。

1.城市电动公交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
对城市公交汽车通常为后轮驱动汽车进行考虑,分析后驱型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因为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受到很多因素的约束而限制,在当请求的制动力大于再生制动力的时候,需要行车制动系参与到制动,从而形成了机电混合的制动系统。

然后根据行车制动与再生制动系统的组合方法的不同,机电混合制动有并联式和串联式两种类型的基本控制策略。

1.1串联式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
串联式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的特点有:系统复杂,技术难度大,
制动能回收率高。

然后它又能继续细分为以下三种控制策略:能量最优回收控制策略、最佳制动感觉控制策略还有传统行车制动系(即前后轴制动器制动力成固定比值分配的行车制动系)串联的控制策略。

最佳制动感觉控制策略:当此策略制动强度小于或等于 0.1的时候,只有后轴上的再生制动力能够对车辆起到制动的作用。

当制动强度大于 0.1 的时候,控制策略会使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线一致。

其优点是能够充分的利用地面的附着条件,有足够高的制动能回收潜力;缺点是需要后轴法向载荷,控制器设计复杂,精确检测前、但和线控制动系统的整合,这项策略能够走向实用。

能量最优回收策略:这项策略它的制动力的控制策略是只要地面附着力足够,需要充分利用再生制的动力,它的特点是具有最大的制动能回收潜力,但其制动效能差,技术难度大,控制策略设计复杂,所以这项策略只具有理论价值,没有实用价值。

传统行车制动系串联的控制策略:此策略当请求的制动强度为小制动强度的时候(比如制动强度小于 0.1的时候),只有再生制动,当请求的制动强度大于该值的时候,驱动轮上的再生制动力会维持不变,不足的部分由从动轴上的机械制动来进行补充。

当从传统行车制动系的固定比值等于动轴的制动力和驱动轴再生制动力的比
值后,只有行车制动系工作,此项策略是实用化程度最高的串联的控制策略。

1.2并联式再生控制策略
并联式控制策略是指当小制动强度时,只有再生制动,当中等制动强度时,机械制动力还有再生制动力按照固定比例分配并行制动,当大制动强度时,只有机械制动。

行车制动系结构没有变动是并联式的特点,只根据制动强度的要求,由电机控制器对再生制动力进行控制,让它和机械制动力成固定的比例。

当再生制动失效的时候,行车制动系依然能够保证到制动安全性,所以它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便于工程的实现。

它也有以下三种制动力的控制策略。

自由行程策略:此项策略它在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时候施加的再生制动力,自由行程和制动力的大小踏板成固定比增大后,当踏板到达自由行程结束的时候,再生制动力为额定的最大制动力,当踏板行程继续增大之后,再生制动力保持上限不变,摩擦制动力按照其原车的制动系统工作。

此项策略对制动能的回收能力较强。

地面结冰的时候,虽然请求的制动强度会比较小,也将会造成后轮先抱死的后果,从而会造成制动效能与制动稳定性都变得更为恶化。

严格并行制动策略:此项策略使行车制动系还有再生制动力同时进行工作,并且也是在再生制动力达到最大值之后就会保持不变,这样使得此项策略在中小制动强度的时候,基本满足 ece 法规的要求,所以在地面结冰等低附着系数路面进行小制动强度的时候,制动稳定性和制动效能都好于自由行程的方案策略,可是大制动强度时,制动稳定性会变差。

除此之外,在好路面上的制动能回收能力低于自由行程的方案策略。

即使并联式控制策略的制动能回收率低于串联式,可是系统也不需整车制动控制器,只需要电机控制器根据电池 soc、电机转速以及机械制动力设定的比值等信息对再生制动力进行控制。

所以可靠性高,开发成本低,开发周期短,结构简单,是现在为止电动汽车开发中常采用的一种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

2.再生制动的电动汽车恒速下坡
当电动汽车,尤其是电动客车等一些大型电动汽车在下长坡的时候,快速达到并能够稳定在预定车速上对保持车辆之间的正常车距,对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传统汽车来说,这一要求是根据发动机制动等辅助制动系统与行车制动系来保证。

尤其是在下长坡的时候,为了防止行车制动系的制动器出现严重的“热衰退”的现象,在利用发动机制动的时候,规定了中大型传统燃油车必须要加装如电涡流缓速器、排气制动器等等其他的辅助制动系统。

在电动汽车中,除混联式、并联式电动汽车之外,其他类的电动汽车都没有排气制动以及发动机制动等辅助的制动
功能,可是当电动汽车制动的时候,通过对电机功率变换器进行控制,让驱动电机变为发电机,从而使得电动汽车具备再生制动的功能,并能通过控制可让再生制动力在比较长时间之内保持不变,所以说可以利用再生制动作为一种辅助的制动来减轻电动汽车行车
制动系的工作负荷。

日前为止,关于利用再生制动作为辅助制动来控制电动汽车恒速下坡的研究报道少之又少。

针对电动汽车匀速下坡再生制动,舒红等一些研究者从能量回馈效率的角度建立了以动
态规划为基础的再生制动全局最优的控制模型,然后提出了全局优化控制策略和再生制动瞬时优化。

可是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尤其是电动客车,因为整车的质量大,在各种规范的坡度上下坡的时候,只可以利用再生制动力不可能实现的对车速的有效的实际控制。

到现在为止很少有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研究怎样利用再生制动协同行车制动系来实现电动客车的恒速下坡的情况。

3.电动汽车再生 abs
不管是哪一种驱动方式的电动汽车,只要它具有再生的制动功能,就都存在驱动轮防滑控制协调与再生制动的问题。

这种协调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二类:一是再生 abs。

二是机电复合制动时驱动轮防抱死控制系统,它包括整车制动力协调防抱死控制和驱动轮独立防抱死控制两种形式。

整车制动力协调防抱死控制是说在驱动轮即将抱死的时候,要么停止再生制动,由传统 abs 系统控制车轮防抱死;要不然再生制动力在保持不变或者减小的时候,相对应增加从动轮的制动力,用来满足制动的请求,以防止驱动轮的抱死。

这一些系统的再生制动并不参与防抱死的控制,因此而方便在装有传统abs 的电动汽车上实现。

驱动轮独立防抱死控制是说在驱动轮进入防抱死控制的时候,再生制动依然起了作用。

这种系统控制驱动轮防抱死的方法有一下三种形式:一是调节再生制动力,二是调节驱动轮上的机械制动力,三是再生制动力协同调节和驱动轮的机械制动力。

目前,这一些系统都还存在着控制精度低的缺点。

【参考文献】
[1]白志峰,曹秉刚,李舒欣,康龙云.电动汽车再生制动h-∞鲁棒控制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5,(12):2975-2978. [2]过学迅,张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01):116-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