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液体疗法

合集下载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最新版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最新版

04 小儿液体疗法注意事项
补液速度与量控制
01
02
03
确定补液量
根据小儿体重、年龄、脱 水程度等因素,精确计算 所需补液量。
控制补液速度
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根 据小儿病情和耐受能力调 整补液速度。
监测生命体征
在补液过程中,密切观察 小儿心率、呼吸、血压等 生命体征变化。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电解质紊乱
未来研究方向及挑战
液体治疗与小儿重症医学
深入研究液体治疗在小儿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探索更有效的治 疗方法和手段。
液体治疗与小儿生理功能
研究液体治疗对小儿生理功能的影响,为制定更合理的液体治疗方 案提供理论依据。
液体治疗安全性及质量控制
加强液体治疗安全性及质量控制研究,降低输液反应、感染等风险 ,提高医疗质量。
治疗原则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调整。即先快速补充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以恢复血容量和血压;再根 据病情和脱水程度,缓慢补充含糖液体;有尿后,及时补充钾盐;随时根据小儿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 治疗方案。
02 小儿液体平衡特点
水、电解质平衡
水的平衡
小儿体内含水量相对较高,年龄越小,水分所占体重比例越 大。每日水的出入量需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 谢和生理功能。
机体通过肺、肾等器官调节酸碱平衡。当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时,通过增加呼吸 排出二氧化碳;当体内碱性物质过多时,通过肾脏排出氢离子和铵离子。
液体需要量与补充途径
液体需要量
小儿液体需要量与年龄、体重、生理状况及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年 龄越小,相对需水量越大;体重越重,绝对需水量越大。
补充途径
小儿液体的补充途径包括口服和静脉输液等。在能口服的情况下,应首选口服补 液;对于严重脱水或无法口服的患儿,则需采取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液体和电解 质。

04小儿液体疗法

04小儿液体疗法

新生儿出现惊厥
伴有饮食较差
较大儿童可有性格的改变
呕吐,汗出等症状
与低血钙临床表现类似
⑴早期补钙;
补钙中抽搐症状无改善时
⑵输液治疗中出现 抽搐者 应考虑到低镁血症(可
及时可给 10%葡萄糖酸钙 测定血清镁,有助诊断)
5~10ml静脉注射 q6h/次 25%硫酸镁0.1ml/kg/次,
⑶必要时重复使用
每日3~4次深部肌肉注射
疾病中受疾病或环境影响,发生水和电解质的代 谢障碍,导致体液平衡紊乱,致使病情加重。甚则可 危及小儿生命。
㈣ 意义:临床能够正确掌握小儿液体疗法,对儿科 危重疾病的治疗和抢救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小儿液体疗法(二.体液平衡 )
⒈体液分布 体 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间质液---指血管外液体,又称组织液 血 浆---指血管内液,又称血液
失水占体重 <5%
中度脱水 6%-10%重度Fra bibliotek水 >10%
(%)
50ml/Kg
60-100ml/Kg
100~120ml/Kg
口 腔 粘 膜 口欠湿润
口干欲饮
极度干燥
前囱、眼窝 凹陷不明显 凹陷明显
深度凹陷
眼泪、尿量 啼哭有泪
啼哭少泪
啼哭无泪
尿量稍减
尿量减少
尿量极少
皮 肤 弹 性 皮肤稍干
肤干苍白
肤干花斑
40~45 10~15 5
80 70 65 55~60
小儿液体疗法(二.体液平衡 )
二.小儿体液平衡 ⒋ 水的代谢特点 ⑴显性失水,以不含盐为主。可以饮服白开水或静脉 滴入5%葡萄糖液即可; ⑵大量出汗所致失水者,则需要适当补充钠盐溶液。 ⑶正常人每日分泌的消化液,大部分在体内再吸收; ⑷小儿年龄越小,消化液交换亦快,临床常容易因消 化功能障碍造成机体水和电解质的丧失。

小儿液体疗法很全

小儿液体疗法很全

药物存储
儿童液体药物应存放在儿童不能 触及的安全位置,避免误用和事 故。
过期药物
不要使用过期的液体药物,应定 期清理并更新医药箱。
结论和总结
有效疗法
小儿液体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儿童疾病的方法,能够快速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
在使用液体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和警告注意事项来使用。
儿童健康
通过小儿液体疗法,我们可以帮助儿童恢复健康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儿液体疗法很全
小儿液体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儿童疾病的方法,通过给予液体药物来促进 康复和健康发展。
小儿液体疗法的定义
治疗方法
通过口服或注射液体药物来改善和恢复儿童的健康状况。
适用对象
适用于儿童患有各种疾病和症状的情况,包括感冒、咳嗽和发烧等。
医疗专业性
由专业医生根据患儿的情况和需要来制定具体的液体疗法方案。
2
静脉注射
将液体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进入儿童的血液循环系统,以快速起效。
3
外用液体药物
将液体药物应用到患儿的皮肤上,以治疗皮肤病和外伤。
小儿液体疗法的优点
1 易于吸收
液体药物更容易被儿童的消化系统吸收,以实现更快的治疗效果。
2 个性化调整
医生可以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和病情调整液体药物的剂量和配方。
3 方便服用
液体药物更容易被儿童接受,尤其是对于无法吞咽固体药物的患儿。
小儿液体疗法的适用范围
发热
可以通过液体退烧药物儿童的咳嗽症状。
感冒
鼻腔喷雾剂可以帮助儿童缓解感冒 引起的鼻塞和流鼻涕。
小儿液体疗法的注意事项
儿童剂量
确保按照医生的指示给予儿童正 确剂量的液体药物。
小儿液体疗法的原理

小儿液体疗法的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的原则
(分子量75):8×75mg/kg=600mg/kg,每天补充氯化钾200mg/kg 重度低钾:机体缺钾约12mmol/kg,血钾在1~2mmol/L,补充氯化钾
(分子量75):12×75mg/kg=900mg/kg,每天补充氯化钾300mg/kg
尽量口服补入,不足部分静脉补入,浓度不超过0.3%。
为80ml/kg。 重度脱水:丢失液体占体重10%以上。所需补液
为100ml/kg。 一问:是否口渴、尿量是否减少; 二看:眼眶、前囟是否下陷,哭时是否有泪; 三摸:口腔粘膜是否干燥,皮肤弹性是否良好。
根据临床表现定脱水程度,根据脱水程度 来定补液量。发病前体重不易测到,所以 不是根据脱水量来定脱水程度。
2、纠正脱水阶段 输入其余的累积阶段, 时间4-8小时。
3、维持阶段 输入生理需要量和继续丢失 量。能口服尽量口服。静脉输入最高速度 为纠正脱水阶段的60%。
纠正休克阶段:通常又称为快速扩容、液体复苏、容量复苏。 对于急诊休克患儿液体复苏 目的:恢复低血容量休克患儿的有效循环容量;恢复失血性休克患儿
常用液体渗透压(张力)
血浆:等张
葡萄糖液:0张 10%氯化钾:8.9张(有争议) 生理盐水:1张 5%碳酸氢钠:3.5张 1.87%乳酸钠:1张 0.9%氯化铵:1张
补充累积丢失量液体张力的选择
理论上讲:高渗性脱水补充低张液,等渗性脱水 补充等张液,低渗性脱水补充高张液
机体有调节能力,钠过多,心、肾负担重。
严重外伤持续出血造成血容量持续丢失者需要外科紧急手术治疗。
骨骼腔内输注 经骨髓给药与中心静脉给药进入体循环的时间大致相同,快于外周静
脉给药 。 在严重休克、心肺复苏及严重外伤的急诊中,遇到建立静脉通路十分
困难时,先行骨髓输液给药,其穿刺成功率高达90%以上,操作简便、 安全、快速,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 。 美国心脏学会规定,静脉穿刺失败3次,或时间超过90秒,应建立骨 髓通路。 骨髓输液的并发症及其防护:①液体外渗:主要是穿刺过浅或留置时 间长、或给予高渗液体引起,一旦发生即停止给药。②骨髓炎:是最 严重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4 270例次发生27例次(0.6%),主要发 生在长时间置留或菌血症的患儿。如仅用于急救的临时输液与用药, 发生率极低,为预防骨髓炎发生,行骨髓输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骨 髓输液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0 min至1 h(最长不超过24 h),在赢得 抢救时间后尽快建立静脉通路继续补液,另外预防性使用适当的抗生 素,可降低骨髓炎的发生率。

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考点

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考点

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考点
(1)按医嘱要求全面安排24h的液体总量,并本着急需先补、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的原则分批输入。

(2)严格控制输注速度,明确每小时的输入量,有条件的使用输液泵。

注意液体是否从血管中漏出,避免局部组织坏死。

(3)认真观察病情,细心做好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若出现烦躁不安、脉率增快、呼吸加快等,应警惕是否有输液量过多或输液速度太快、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情况。

2)脱水的观察:注意患儿的精神状态、皮肤黏膜干燥、口渴、眼窝及前囟门凹陷程度、尿量、上吐下泻的次数及量等。

小儿液体疗法实施方案

小儿液体疗法实施方案

小儿液体疗法实施方案小儿液体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小儿疾病。

它通过补充体内液体,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废物排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在实施小儿液体疗法时,需要注意一些方面,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孩子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小儿液体疗法的实施方案,希望对广大医护人员和家长朋友有所帮助。

一、确定适用症。

小儿液体疗法适用于各种小儿疾病,如感冒发热、腹泻脱水、呼吸道感染等。

在实施前,需要明确孩子的病情,确保小儿液体疗法对其有益。

二、选择合适的液体。

在实施小儿液体疗法时,应选择适合孩子的液体,如葡萄糖盐水、口服补液盐溶液等。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病情,确定合适的液体种类和用量。

三、确定给药途径。

小儿液体疗法可以通过口服、静脉输液等途径给药。

根据孩子的年龄、病情和身体状况,确定合适的给药途径,确保治疗效果和孩子的安全。

四、注意给药速度。

在给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给药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给药引起不良反应。

根据孩子的情况,调整给药速度,确保治疗效果和孩子的安全。

五、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在实施小儿液体疗法时,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如尿量、精神状态、体温等。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和孩子的安全。

六、注意饮食调理。

在实施小儿液体疗法期间,需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均衡,促进康复。

七、注意家长指导。

在实施小儿液体疗法时,需要做好家长的指导工作,告知他们治疗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配合治疗。

总之,小儿液体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小儿疾病。

在实施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液体、给药途径和速度,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注意饮食调理,做好家长指导工作,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孩子的安全。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广大医护人员和家长朋友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儿科液体疗法

儿科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的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补液方案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性质而定;首先确定补液的总量、组成、步骤和速度;补液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供给生理需要量三个方面;一、补充累积损失量指补充发病后至补液时所损失的水和电解质量1补液量:根据脱水严重程度而定;原则上轻度脱水补50ml/kg,中度脱水补50~100ml/kg,重度脱水补100~120ml/kg;实际应用时一般先按上述量的2/3量给予;2补液成分:根据脱水性质而定;一般而论,低渗性脱水补充高渗溶液,等渗性脱水补充等张溶液,高渗性脱水补充低渗溶液;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有条件者最好测血钠含量,以确定脱水性质;3补液速度:累积损失量应在开始输液的8~12小时内补足,重度脱水或有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入以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及肾功能,一般用2:1等张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加1份1. 4%碳酸氢钠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二、补充继续损失量指补液开始后,因呕吐腹泻等继续损失的液体量应按实际损失量补充,但腹泻患儿的大便量较难准确计算,一般根据次数和量的多少大致估计,适当增减;补充继续损失量的液体种类,一般用l/3张~1/2张含钠液,于24小时内静脉缓慢滴入;三、供给生理需要量小儿每日生理需水量约为60~80ml/kg,钠、钾、氯各需1~2mmol/kg;这部分液体应尽量口服补充,口服有困难者,给予生理维持液1/5张含钠液十0.15%氯化钾,于24小时内均匀滴入;在实际补液中,要对上述三方面需要综合分析,混合使用;对腹泻等丢失液体引起脱水的补液量: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 150-180ml/kg;补液成分: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合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张含钠液,并补充钾,再根据治疗反应,随时进行适当调整;静脉补钾的原则10%kcl 1ml= 1mmol K= %KCl一、尿量时机要求尿量每小时在30ml以上;也就是医学上常说的见尿补钾即有尿或来院前6h内有尿,就开始补钾;二、总量每天补钾总量要正确估计;补钾总量:婴儿3-4mmol/L-0.3g./;儿童2-3mmol/~0.2g/1/2静脉,1/2口服;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8小时;补钾量一般为200~300mg /kgd;对一般禁食而无其他额外损失者可给10%氯化钾溶液20-30ml/d;不严重缺钾时,24h补钾也不宜超过6-8g10%氯化钾10ml为1g,但特殊情况例外;三、时间:每日静脉补钾量应分在整日的静脉输液中滴入,时间不得短于8h;不得静脉推注四、浓度静脉滴注液含钾浓度一般不超过%,即500ml加入10%氯化钾不能超过15ml;浓度高可抑制心肌,且对静脉刺激甚大,病人不能忍受,并有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氯化钾禁止静脉推注;五、速度氯化钾进入血液,须经15h左右方可建立细胞内外平衡,成人静脉滴入速度每分钟不宜超过60滴;六、疗程:补钾应持续4~6天,不需静脉者可改用口服补充举例患儿,男,1岁,发育正常,诊断秋季腹泻;PE:眼凹深陷,皮肤干燥,哭时无泪,尿少脉速;根据病史,眼凹,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尿量前训等指标判断:重度低渗性脱水;1岁发育正常估计体重10kg输液总量:18010=1800ml,其中扩容2010=200ml,累积损失量1800/2-200=700补1/2总量输液步骤:第一步扩容210/3=70ml,702=140ml盐,70ml碱%NaHCO3相当于70/4= 5%NaHCO3和= GS第二步补累积损失量700ml的4:3:2液,4∶3∶2 100糖 4盐 65%SB 2/3张700/9=,804=320ml盐,803=240糖,802=160碱%NaHCO3相当于160/4=40ml 5%NaHCO3和160-40=120mlGS第三步补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890-900ml的3:2:1液,900/6=150,1503=450糖,1502=300ml盐,150ml碱%NaHCO3相当于150/4= 5%NaHCO3和= GS +450= GS第四步见尿补钾:10%KCl 15ml.六、介绍常用的静脉补液方法"4:3:2"补液法4份%生理盐水:3份10%葡萄糖:2份%碳酸氢钠或1/6M乳酸钠1.等渗脱水补充累积损失:轻度:4:3:2溶液30~50ml/kg,于8~12h静滴;中度:4:3:2溶液50~100ml/kg,于8~12h静滴;重度:先给2:1液20ml/kg,于30分钟~1h内静脉输入,以扩充血容量;继以4:3:2溶液80~100ml/kg,于8~12h输入2.低渗脱水纠正累积损失:多见于合并营养不良中—重度脱水的患儿,这类患儿体弱心功能差,因此纠正累积损失总量要少、浓度要高、速度要慢;轻度:4:3:2溶液30~50ml/kg,8~12h输入;重度及中度:先给2:1液20ml/kg,于30分钟~1h输入,以便快速恢复血容量;继给2:1液20ml/kg,4:3:2液40ml/kg 10~12h 输入;3.纠正低钠血症水中毒:不伴脱水,血钠低于130mmol/L;症状表现:细胞内水肿,可有惊厥,昏迷,颅压增高,肌肉松弛,腱反射降低,腹胀,尿少或无尿;可按下述方法纠正:用3%氯化钠12ml/kg能把血钠提高10mmol/L,宜缓慢VD,在1h以上,将血钠提高>120mmol/L,症状缓解后,病人出现大量利尿,可继续输入2/3-等张含钠液,直至累积损失被纠正,脱水症状消失;仍不好再加6ml/kg;如用%氯化钠40ml/kg,能把血钠提高10mmol/L4.高渗性脱水纠正累积损失:高渗脱水,脱水征表现较轻,一般显示轻~中度脱水;高渗脱水不能用单纯葡萄糖液纠正,否则会引起脑细胞水肿,诱发颅内高压,发生惊厥,甚至死亡;因此,所输液体张力不能过低,速度不能过快,要供给适量钾,既可适当提高所输液体的渗透压,又不增如钠负荷,而且钾还可进入细胞内,有利于细胞内脱水的纠正;采用1/3~1/4张液,一般用1/3张"2:6:1"2份%氯化钠:6份5%葡萄糖:1份%碳酸氢钠或1/6M克分子浓度乳酸钠,于48h纠正累积损失;具体按每日1/2的累积损失量加当日生理需要量补充:笫一日 2:6:1溶液40~50ml/kg + 含钾维持液90ml/kg,速度5~7ml/kgh;第二日 2:6:1溶液40~50ml/kg + 含钾维持液90ml/kg,速度5~7ml/kgh;5.高钠血症盐中毒的治疗:此类病儿体内水不少,钠显著增多,钾减少,钙也减少;治疗重点在补充水分和利尿,以清除钠,并要适量补充钾和钙;可用速尿1mg/kg次,po,im or. VD,1~2次/d,促进体内钠的排出;可口服补充水分,150ml/100cal/kgd,KC1 3~4mmol/kgd;如需输液,可将口服不足之量以5%葡萄糖稀释3~4倍的"2:1"液,以4~6ml/kgh的速度缓慢静脉输入,并按上述方法补充氯化钾;为了纠正低钙血症,可口服乳酸钙,输液期间可加用10%葡萄糖酸钙 10ml/次,稀释1倍静脉滴入,同时服用适量VitD;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脉搏、呼吸,必要时测血压;如脉搏增快、血压增高,反映输液过快,导致脑水肿;应减慢速度,防止惊厥,如已惊厥立即注射镇静剂;6.纠正酸中毒: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按以公式计算:50- 现测得的二氧化碳结合力容积%××体重kg=5%碳酸氢钠ml OR腹泻所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一般经以上液体疗法即能与脱水同时纠正;对有些重度酸中毒,可考虑另加5%碳酸氢钠5ml/kg,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10容积% ;三、液体疗法基本原则"一、二、三、四"一个计划:一个24小时计划二个步骤:补充累积损失量,维持补液;三个确定:定量,定性,定速度和步骤;四句话: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调整;三定原则"一"定补液量累计损失量:轻30-50ml/kg,中50-100 ml/kg,重100-120ml/kg三岁以上量减少1/3到1/4继续损失量:丢多少,补多少,腹泻病10-40ml/kg/d生理需要量:基础代谢60-80ml/kg/day"二"定液体性质累计损失量:等渗:2 :3 :1溶液1/2张低渗:4 :3 :2溶液2/3张高渗:2 :6 :1溶液1/3张继续损失量:丢什么,补什么,腹泻病1/3-1/2张生理需要量1/4-1/5张溶液"三"定补液速度和步骤轻中度脱水分二步一步:补充累积损失量8-12小时内,8-10ml/kg/h二步:维持补液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12-16小时内,5ml/kg/h重度脱水分三步内滴完一步:扩容阶段2:1等张含钠液或%碳酸钠液20ml/kg总量<300ml,30-60分钟二步:补充累积损失量,应减去扩容量,余同上三步:维持补液,同上电解质的补充1、钠2、钾3、钙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补充碱剂纠正酸中毒1、按公式计算2、按提高5mmol/L CO2CP计算介绍一下儿科几种液体的简易配置方法:5%GSml 10%NSml 5%SBml2:1 100 6 102:3:1 100 3 54:3:2 100 4 7大家只要记住1/2张1、3、5;2/3张1、4、7;1张1、6、10;例如:欲配制300ml2:1液体则是300 ml5%GS+18ml10%NS+30ml5%SB;系数是300/100=3欲配制200ml2:1液体则是200 ml5%GS+12ml10%NS+20ml5%SB;系数是200/100=2欲配制400ml4:3:2液体则是400ml5%GS+16ml10%NS+28ml5%SB;系数是400/100=4欲配制250ml2:3:1液体则是250ml5%GS+%NS+%SB;系数是250/100=余此按比例类推,信手拈来;如果大家把这理解了,基本上已经达到主治医师水平两个有用的公式原创1、新生儿糖速公式:糖浓度X液体速度毫升/小时/体重千克X6举例:一个体重为3公斤的新生儿,用10%的糖,液体速度10ml/h,则糖速为:10X10/3X6=,注意,在以上公式中代数字的时候,所有单位、百分号一律省去;这是一个便捷公式;因为新生儿的糖速规定是很严格的,所谓糖速,就是单位时间内新生儿获得葡萄糖的量,单位一般用mg/,一般来说,维持足月儿的糖速在6~8mg/,早产儿4~6mg/为宜;且体重轻,胎龄小的新生儿,最初几天尽量不要用高糖,因为其血糖波动太大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2、多巴胺持续静脉滴注的公式:由于多巴胺血液半衰期短3~5分钟,所以要持续静滴,一般按每分钟每公斤体重2~3微克进;公式如下:公斤体重X2~3微克X6/液体速度,举例,一个3公斤的新生儿,液体速度3ml/h,如果要多巴胺持续静滴,则多巴胺需要量:3X3X6/3=18mg,注意:这个18毫克是100毫升糖水中要加的毫克数哦,但是你液体速度只有3ml/h,100ml/3=……个小时了而我只要持续12小时静滴,怎么办很简单,12小时,3ml/h,那么总量只有36毫升,利用比例,18mg:100ml=x:32ml算出x=.即,在36毫升糖水中加毫克的多巴胺,就可以达到以3个微克每公斤每分钟,持续静滴12个小时的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macr;)*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macr;)*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macr;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OR.11.2%乳酸钠3ml/kg。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疗法
<5﹪
精神稍差 略烦躁 略干
弹性稍差 略干 稍凹 有泪 稍少 正常
中度
50~100ml/kg
5~10﹪
萎靡 烦躁 干燥苍白 弹性较差 干燥 明显凹陷 泪少 明显减少 四肢稍凉
重度
100~120ml/kg
>10﹪
极萎靡 淡漠、昏睡昏迷
发灰发花 干燥、弹性极差
极干 深度凹陷
无泪 极少或无 四肢厥冷、休克
水 细胞内 脑细胞脱水
不同性质脱水临床表现
项目 等渗 低渗
高渗
钠水丢失 Na≈H2O Na+> H2O
H2O>Na+
神志 嗜睡 嗜唾或昏迷 激惹、抽搐
尿量 减少 减少
减少
皮肤弹性 稍差 极差
尚可
血压 低 易休克 正常或稍低
血钠 130-150 <130 (mmol/L)
>150
代谢性酸中毒
原因: 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 进食少,脂肪氧化、酮体增多; 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循环迟缓,
10-20ml/kg 2:1等张含钠液 情况改善
第二阶段: 纠正累丢 8~12小时
低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2/3张 1/2~2/3张
高渗性脱水 1/3 ~1/5张
第三阶段: 继续补液 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用1/3 ~1/5
12~16小时
定 速(注意事项)
补液速度
低渗性脱水补液速度可稍快 高渗性脱水补液速度要放慢,总量宜在
334
等张
2684
8.9张
常用不同张力液体配置
溶液种类 10%葡萄糖 NS ( 5% )
2:1
2
1.4%碳酸氢钠 渗透压 (mOs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显性失水量(ml/kg/d)
82 56 46 26 19 ~ 24 14 ~ 17 12 ~ 14
水平衡的调节
细胞外液的容量与成分主要通过肾脏调节来控制
年龄愈小,肾小球滤过率愈低,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愈 不成熟 排泄同量溶质所需水量较成人多,因而尿量相对较多 l 如果各种原因造成超过肾脏的浓缩和稀释能力的限度——易 引起代谢产物滞留、脱水/或水肿及低钠血症 年龄越小,肾脏排钠、排酸、产氨能力越差,易发生高钠 血症和酸中毒
二、渗透压的基本概念
两种溶液被半透膜分隔时,水由溶液溶质颗粒 少的一侧向多的另一侧流动。溶液通过半透膜吸水 能力的大小称为渗透压。
溶液单位体积中溶质颗粒数越多,吸引水的能 力越大,溶液的渗透压越大。
渗透压的单位为毫渗摩尔( mOsm/L) 也称为 毫渗量/L
二、渗透压的基本概念
溶液单位体积中溶质颗粒数越多 吸引水的能力越大,溶液的渗透压越大。
小儿液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目的要求
1.熟悉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2.熟悉小儿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的病理生理。 3.掌握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组成
及应用方法。 4.掌握婴幼儿腹泻的液体疗法。
一、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小儿的水、电解质、酸碱及食物成分按单 位体重的进出量较成人大
婴幼儿的肾功能不如成人健全,常不能抵 御或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液 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称为高渗溶液 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的,称为低渗溶液 临床应用: 高渗溶液 高于血浆总渗透压的溶液 低渗溶液 低于血浆总渗透压的溶液 等渗溶液 等于血浆总渗透压的溶液
三、溶液张力的概念
张力: 是指溶液中不能
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所 造成的渗透压。
(稀释4倍
1/4 张)
小儿常见水、电解质和酸碱的紊乱
(Imbalance of water, electrelytes & acid-base)
1、 脱水 (Dehydration) 定义 程度 性质
① 脱水 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的体
需水量(ml/kg/d) 120 ~ 160 100 ~140 70 ~ 110 50 ~ 90
水的排泄
水的排出

皮肤、肺
消化道
尿
不显性失水

年龄愈小,水的出入量相对愈多,对缺水的耐受力差,易发生脱水。 不显性失水主要用于调节体温,人体产生热量的1/4 是通过皮肤和 肺的不显性失水丧失的,失去的是纯水,不含电解质。
体液的溶质量是保持体液渗透压的必要条件, 也是维持体液渗透压平衡的必要条件
细胞外液(血浆、组织间液)的渗透压 Na+(占细胞外液阳离子90%) 、Cl— ,HCO3—
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K+ (占细胞内液阳离子78%) 、蛋白 ,HPO42—
血浆渗透压正常值为280 - 320 mOsm/L
血浆渗透压 = 组织间液渗透压 = 细胞内液渗透压
• 临床上体液的渗透压常以血浆渗透压为标准 • 血浆渗透压正常值为280 - 320 mOsm/L • Na+ 是血浆中的主要电解质,根据血浆Na+浓度,用公式
可推算出血浆的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mOsm/L)= [Na+] (mmol/L)ⅹ 2 + 10 AG+HCO+CL=Na+K+Mg+Ca 1.86*Na+GLU+BUN(mmol/L)
足月新生儿
78
6
37
35
1岁
70
5
25
40
2 — 14岁
65
5
20
40
成人
55 - 60
5
10 - 15 40 - 45
体液的电解质成分
阳离子 阴离子
细胞内液
K+Ca+2Mg+2Na+
Pr- Cl-HCO3 HPO4-2
细胞外 液
血浆 Na+ K+Ca+2Mg+2
Cl-HCO3-Pr -
组织间液 Ca2+含量较血浆低
其他离子与血浆同
• 体液的成分除水分外,以电解质为主。
一、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组成有显著差别
细胞外液 l 血浆
阳离子: Na+ (90%) , K+ , Ca2+ , Mg2+ 阴离子: Cl— ,HCO3— , 蛋白 ,HPO42— l 组织间液 电解质组成与血浆基本相同, , Ca2+ 较血浆含量低一半 细胞内液 阳离子:K+ (78%), , Ca2+ ,Mg2+ ,Na+ 阴离子:蛋白 ,HCO3—,HPO42—, Cl—
小婴儿(尤其新生儿、早产儿)成熟度愈低,体表面积愈大、呼吸 频率愈快、小儿活动量大、体温及环境温度增高,不显性失水量就多, 补液时应将不显性失水考虑在内。
不同年龄儿童的不显性失水量
不同年龄或体重 早产儿或足月新生儿
750 ~ 1000g 1001 ~ 1250g 1251 ~ 1500g
> 1500g 婴儿 幼儿 儿童
若加等量水稀释,则渗透压降低1/2,为1/2张液 按混合液中等张液占总液量的比例数来确定液体 的总张力
0.9% NaCl (N S)100ml
+水100ml
0.45% NaCl 200ml
(稀释2倍
1/2 张)
+水200ml
0.3% NaCl 300ml
(稀释3倍
1/3 张)
+水300ml
0.225% NaCl 400ml
小儿水代谢的特点
水的需要量大、交换率快 按体重计算,年龄愈小,每日需水量愈多
原因: 小儿生长发育快 ,机体新陈代谢旺盛 活动量大 摄入热量、蛋白质、经肾排出的溶质量较高 体表面积大、呼吸频率快 不显性失水较成人多
小儿每日水的需要量
年龄 < 1岁 1 ~ 3岁 4 ~ 9岁 10 ~ 14岁
体液平衡的调节功能极易受疾病和外界环 境的影响
一、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体液的总量与分布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血浆
间质液
血 浆
细胞
间质液
一、体液的总量与分布
年龄愈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 间质液的比例高,血浆和细胞内液量的比例与成人相近
不同年龄儿童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年龄
总量
细胞外液
血浆
间质液
细胞内液
溶液张力: 溶液在体内维持
渗透压的能力
1、晶体物质所形成 2、胶体物质所形成
三、溶液张力的概念 张力——渗透压
以血浆的张力为标准,溶液的渗透压在血浆渗 透压的正常范围内为 1个张力(等张液)
生理盐水渗透压308 mOsm/L(含Na+154mmolL,Cl— 154mmolL),在血浆渗透压的正常范围内,张力为1 张(等张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