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经验方_New

合集下载

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糜烂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不适感,现代人的忙碌生活和不良饮食惯是导致该病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中药是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一种常用方法,很多人想了解中药处方有哪些。

对于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饮食应该以易于消化、低纤维、营养丰富为主,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每餐少量多餐,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情。

黄蒲泻心汤是一种治疗糜烂性胃炎的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黄芪、蒲公英、生姜、半夏、黄连、黄芩、枣。

根据患者体质不同,可以进行加减变化。

该方剂具有辛开苦降、益气和胃、清热除腐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糜烂性胃炎。

经过临床实验,该方剂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4%。

除了中药治疗,预防和治疗糜烂性胃炎还需要从消除病因、饮食调理等方面入手。

建议患者多吃软食,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避免食用生冷、酸辣和硬质食品,少食多餐,粗粮细做。

举例来说,早餐可以食用花卷、煮鸡蛋、大米粥和酱豆腐,加
餐可以选择牛奶和饼干,午餐则可以选择大米软饭、馏鱼片和菠菜鸡蛋汤,第二次加餐可以选择豆浆和蛋糕。

总之,中药治疗是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也需要从预防、饮食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儿童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儿童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儿童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糜烂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对儿童来说尤为重要。

中药处方可以帮助缓解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儿童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1. 黄连汤:黄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制成黄连汤后,可以减轻儿童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和呕吐等。

黄连汤:黄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制成黄连汤后,可以减轻儿童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和呕吐等。

2. 四神汤:四神汤是一种复方中药处方,由黄连、黄芩、生姜和白术组成。

四味草药的组合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胃肠功能,并减轻糜烂性胃炎的症状。

四神汤:四神汤是一种复方中药处方,由黄连、黄芩、生姜和白术组成。

四味草药的组合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胃肠功能,并减轻糜烂性胃炎的症状。

3. 大黄黄连泻心汤:这是另一种常用的中药处方,适用于儿童糜烂性胃炎合并便秘的情况。

它由大黄、黄连、枳实和芒硝组成,可以帮助排便,并减轻腹胀和不适感。

大黄黄连泻心汤:这是另一种常用的中药处方,适用于儿童糜烂性胃炎合并便秘的情况。

它由大黄、黄连、枳实和芒硝组成,可以帮助排便,并减轻腹胀和不适感。

4. 保和丸:保和丸是一种中药颗粒剂,由山楂、莱菔子、薄荷等草药制成。

它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可以缓解儿童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并促进胃部康复。

保和丸:保和丸是一种中药颗粒剂,由山楂、莱菔子、薄荷等草药制成。

它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可以缓解儿童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并促进胃部康复。

请注意,以上提到的儿童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仅供参考。

在使用之前,建议您咨询专业中医师或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经验方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经验方

针灸治疗
针灸穴位:中脘、足三里、 内关等
针灸方法:针刺、艾灸、 拔罐等
治疗原理:调和气血,疏 通经络,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针灸需在专业 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
行操作导致伤害
推拿治疗
推拿手法:采 用轻柔、柔和 的手法,以促 进胃部血液循 环,缓解胃部 不适
0 1
推拿穴位:选 取中脘、足三 里、内关等穴 位进行推拿, 以达到调理脾 胃、和胃止痛 的效果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避免 辛辣、油腻等 刺激性食物
0
0
0
0
1
2
3
4
预防调护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 免暴饮暴食、辛辣刺激性
食物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 免熬夜、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 体质,提高免疫力
05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的疗效 评价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04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的注意 事项
饮食调护
避免辛辣、油腻、 刺激性食物
适量摄入蛋白质、 维生素、矿物质 等营养素
保持饮食规律, 避免暴饮暴食
适当饮用温开水 ,保持胃部舒适
情志调护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焦虑、抑 郁等不良情绪
学会放松,适 当进行体育锻 炼,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熬夜、过度劳 累等
实验室检查:胃酸分泌、胃 蛋白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
内镜检查:糜烂性胃炎的愈 合情况
症状改善:胃痛、胃胀、反 酸等症状的缓解程度
生活质量:患者饮食、睡眠、 工作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安全性:治疗过程中出现的 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
复发率:治疗后糜烂性胃炎 的复发情况

验证过的:胃糜烂、胃溃疡、胃炎偏方!

验证过的:胃糜烂、胃溃疡、胃炎偏方!

验证过的:胃糜烂、胃溃疡、胃炎偏方!
一个是云南白药,一个是蜂蜜。

刘女士一想,既然有人亲身验证,这个方子肯定是有过人之处。

于是,她买来云南白药和蜂蜜,开始使用。

这一用不要紧,效果真是好。

用了8天后,她的胃再也不疼了。

如今,用完此方已经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她也吃过辣椒,也喝过酒。

吃过、喝过后,啥事没有了,胃痛也不来捣乱了。

本期,记者将此方登出,供胃病患者试用。

偏方整理如下:
胃糜烂、胃溃疡、胃炎偏方
王女士献方
材料:
蜂蜜、云南白药
用法:
买胶囊状的云南白药16粒。

每天取两粒胶囊,将里面的药取出,与两小勺蜂蜜混在一起。

早饭前,空腹服用。

按此方法,连吃一个星期,胃溃疡、胃炎、胃糜烂等症即可治愈。

附注:如图一盒就是16粒,说明书见下图:。

《黄蒲泻心汤》治疗急性糜烂性胃炎方

《黄蒲泻心汤》治疗急性糜烂性胃炎方

《黄蒲泻心汤》治疗急性糜烂性胃炎方
《黄蒲泻心汤》
治疗急性糜烂性胃炎方
原方名:《黄蒲泻心汤》
【方药】:黄芪30~60克,蒲公英15~45克,生姜3片(干姜5~10克),半夏10克,黄连10~15克,黄芩10~20克,党参10~45克,甘草3~10克,大枣3~5枚。

【加减变化】:
热偏盛者:加大蒲公英、黄芩、黄连用量;
气虚偏重者:加大黄芪、党参、甘草用量;
气虚寒盛者:以干姜易生姜,且加大黄芪、党参用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10天为1疗程。

治疗前后检查胃镜。

【功效主治】:辛开苦降,寒热并用,益气和胃,清热除腐。


治急性糜烂性胃炎。

【疗效】:《福建中医药》报道,用此方治疗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18~72岁。

均接受本方治疗1~2疗程,结果:痊愈(用药l疗程临床症状、体征消失,8~15日胃镜复查糜烂面消失)52例;有效(用药1~2疗程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停药1周内胃镜复查糜烂面消失或明显修复、缩小)24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97.4%。

糜烂性胃炎具体的治疗方案

糜烂性胃炎具体的治疗方案

糜烂性胃炎具体的治疗方案糜烂性胃炎这种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少见的,但是这种疾病对于患者的胃脏伤害很大的,希望患者可以及时的采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去治疗它,或者采用幽门螺旋杆菌去治疗它。

面对这种糜烂性胃炎,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搭配药物治疗,还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问题,最好不要吃辛辣食物。

糜烂性胃炎的治疗建议还是主张中医治疗, 治疗胃炎最好的方法是自我保健配合中药调理治疗,只要能坚持治疗,按时服药,尤其注意养成生活规律,饮食有节的良好习惯,做好调护,不仅可以减轻病痛,还有可能使本病完全治愈.应忌饮浓茶,咖啡,酒类等;少吃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土豆,红薯,洋葱,煮黄豆等一定要要禁烟,酒,咖啡辛辣食物。

少吃含淀粉内的食物如:土豆芋头粉丝粉条红薯等凉粉,不要吃苏打饼干等,少食多餐,定时进餐,不要吃过于坚硬和不消化的食物。

胃炎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因此主要为症状性治疗。

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①保护胃粘膜药物:硫糖铝、胃膜素、猴头菌片、麦滋林--S 等;②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普鲁本辛、654-2等,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肌、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还有前列素E!、洛赛克等。

③胶态钳制剂:德诺等;④促进胃肠蠕动药物:胃复安、吗叮啉等,还有新研制成的西沙比利。

一般治疗安排4--6周,一种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用或加用另一种药,联合用药不宜在同类药中选择。

还可以中药治疗,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特点,结合病因、病理,进行辨证分型施治。

根除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口服,甲硝唑口服,疗程半个月。

可以用四连疗法:兰索拉唑片、果胶铋胶囊、甲硝唑片、克拉霉素片。

如幽门螺杆菌阴性,则不用甲硝唑片,克拉霉素片,可口服法莫替丁。

糜烂性胃炎这种疾病我们在生活中及时的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可能对于胃脏的伤害会比较小,但是想要治疗这种疾病还是比较困难的,主要是因为它发生在我们的胃脏,对于药物的排斥能力很大,所以我们应该要采取方法减少胃酸的分泌。

急性糜烂性胃炎的食疗方

急性糜烂性胃炎的食疗方

急性糜烂性胃炎的食疗方
一、概述
现在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胃病,大多人的作息时间都很混乱,一日三餐也都不会按时吃,饿急眼了猛吃一顿,长期下来这个胃终究会受不了犯一些毛病,大多的胃病都是这么来的,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很重要,支撑着大家的主体,保护的不好或者有的根本不在意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常见的就是胃炎,胃溃疡,阑尾炎,严重的胃穿孔,胃癌,今天要说的是急性糜烂胃炎的食疗方法。

二、步骤/方法:
1、急性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又叫做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胃脘部疼痛,上腹胀满,甚至有些还有少量的胃出血,通常情况下只要积极配合治疗都是能够痊愈的。

2、糜烂性胃炎患者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食物要选易消化的细软,富有营养的食物,多吃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在平时饮食中尽量做到清淡,少油腻,清淡的饮食对身体的好处很多,生病的患者更是要清淡哦。

3、一般的食疗就是控制自己的饮食,养成自己一个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主食尽量吃面条,馒头,粥之类易消化的食物,营养均衡的用餐,荤素搭配,蔬菜水果的搭配,尽量的从食物中摄取所需要的营养,辛辣刺激类的食物是禁忌的不能贪嘴哦。

三、注意事项:
急性糜烂胃炎要是是不加以重视,很有可能转化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造成严重的后果,严重的会胃出血流血过多会休克,还是比较严重的,需要及时的治疗。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糜烂性胃炎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糜烂性胃炎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糜烂性胃炎
徐静,主治医师(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主治:慢性糜烂性胃炎。

处方:双花、防风、白芷、浙贝母各15克,当归、陈皮、甘草、皂角刺各10克,穿山甲、没药、乳香各5克,黄芪30克,天花粉20克。

上药煎30-40分钟,取水300ml,日服3次。

2个月为1疗程。

肝胃不和,加柴胡、香附各等分;
脾胃湿热,加苍术10克,蚕砂10克;
胃阴不足,加石斛15克,生地15克;
瘀血停滞,加山楂10克,白及10克,大黄5克。

治疗34例,治愈(胃镜复查病变粘膜恢复正常)6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13例;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改善,胃镜复査有改善)11例: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复査同治疗前)4例;有效率88.2%。

笔者将此病归为中医“胃痈”范畴。

治以活血消肿,生肌益胃。

方中双花清热解毒,疏散透达,为治痈之圣药;当归、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散结:防风、白芷散结消肿;燥湿益胃;贝母、花粉清热散结、消肿生肌;甲珠、皂刺穿透经络,消肿排脓;陈皮、甘草和中益胃,行气通络;黄芪建中益胃,排脓生肌。

现代药理研究本方具有消炎镇痛保护胃粘膜,促进溃疡愈合和免疫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经验方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经验方 (转载)幽门螺杆菌所致的糜烂性胃炎,诊断是很明确的,因为有纤维胃镜及HP试验阳性的支持。

余认为该患者久治不愈,是因难以耐受西药的治疗而已。

患者所出现的恶心、呕吐、饮食减退很可能是甲硝唑以及克拉霉素对胃粘膜刺激所产生的副作用,西医从病源学角度出发做出很有针对性的治疗,往往收效快捷,但也常出现缺乏个性化的不足,中医则不然,着重在于辩证,有是证用是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故有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之妙。

西医认为:胃糜烂和浅表性胃炎的治疗原则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若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则加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胃糜烂并发的食管炎,大都是返流性食管炎。

这种情况不用手术。

治疗主要从几个方面:禁食烟酒辣等剌激性食物;以易消化的流汁半流汁饮食为主;平时少食生冷、甜食及容易产酸的食物;药物治疗:1)胃动力药物如吗叮啉、胃复安;2)抗酸剂如氢氧化铝凝胶剂、氢氧化铝片剂、复方氢氧化铝、胶体次枸橼酸钮;3)抑酸剂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雷尼替丁;4)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建议服用洛赛克10mg/次,2次/日;吗丁啉10mg/次,3次/日。

若仍无效,不妨服一些中药配合调养。

此外,切记胃病是三分治疗七分养,戒烟酒,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身心愉悦中医认为;常见类型如下:1.脾胃湿热型胸脘痞满胀痛,口苦口腻,纳呆头昏,四肢重滞,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

治疗以清热化湿为主。

处方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6g、半夏10g、茯苓10g、积壳10g、米仁30g、石菖蒲10g、胆星10g、佩兰10g、黄芩10g。

方中黄连、黄芩、茯苓、石菖蒲、陈皮、甘草经国内以及日本学者研究均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2.肝胃郁热型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以疏肝泄热和胃为主。

处方给予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蛇舌草30g、青陈皮各10g、白芍20g、甘草10g、山栀10g、黄连6g、吴茱萸2g。

方中黄连、吴茱萸、蛇舌草、白芍、陈皮能够杀灭幽门螺杆菌并抑制其繁殖。

3.肝气犯胃型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缓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舌苔薄白,脉弦。

治疗以疏肝理气为主。

处方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0g、川芎10g、香附10g、陈皮6g、积壳10g、甘草6g、郁金10g、木香10g、玄胡10g。

方中柴胡、玄胡、白芍、陈皮、甘草、木香均有杀菌作用。

4、瘀血停滞型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或痛有针刺感,食后痛甚,或有胃出血,舌质紫暗或瘀斑,脉涩。

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

处方给予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生蒲黄10g、五灵脂10g、丹参10g、砂仁5g、大黄10g、甘草10g、三七5g。

方中三七、大黄、丹参、砂仁有杀菌作用。

5.胃阴亏虚型5.胃痛隐隐,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疗以养阴益胃为主。

处方给予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北沙参10g、麦冬10g、生地黄15g、枸杞子30g、当归10g、川楝子10g、白芍10g、甘草6g、佛手10g、乌梅10g。

方中乌梅、川楝子、当归、白芍均有杀菌作用。

6.脾胃虚弱型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糖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治疗以温中健脾为主。

处方给予黄芪建中汤:黄芪20g、白芍10g、桂[用法]取冷水先将药物浸泡30分钟,用武火煎沸,再改文火煎30分钟,取汁约150毫升,再将药渣加水二煎。

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以饭后两小时左右服用为宜。

[方解]本方以《伤寒论》小建中汤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为基础,通过临床实践加减化裁而成。

用于治疗因饮食生冷不节,损伤中阳,或久病脾胃阳虚,复加饮食寒冷所伤,中阳不振,虚寒凝滞,气血不畅而成溃疡者。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桂枝、白芍、生姜、大枣配炙甘草调和营卫,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砂仁、厚朴、甘松、刘寄奴、元胡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活血;乌贼骨生肌敛疮,制酸止痛。

共奏健脾温中、活血止痛、生肌愈疡之效。

[加减]如溃疡出血,大便色黑如柏油样,加白芨10克、三七粉3克(分2次冲服)、黑地榆12克;如语言无力,形寒畏冷,四肢欠温,加黄芪15-30克,甚者加附子10-15克;如嗳气频作,加丁香5克、柿蒂15克;如食少、胀满,加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2克。

[按语]本方多香燥,易伤阴津,故于阴虚者不宜使用。

对于脾胃虚寒者也应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8..胃痛方组成云苓12g,白术12g,陈皮10g,法半夏12g,砂仁10g,藿香10g,麦冬12g,石斛12g,白芍20g,香附15g,元胡12g,煅石膏20g,黄连10g,甘草10g意在运脾理气、清热养胃(水煎2次,取汁,分次服)。

9.糜烂性胃炎患者吃什么呢?专家建议患者可以尝试这样的饮食,鸡蛋壳焙黄研为细末,每次服6克,温水送服,主治胃溃疡。

红茶5克,放入茶杯中加沸水冲泡10分钟,调入适量蜂蜜、红糖饮服1日1-2次,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对糜烂性胃炎的保健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0,温热的牛奶有利于胃病保健,牛奶250克,煮沸调入蜂蜜30克,温热饮用,1日1-2次,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产后便秘。

豆浆1碗,加饴糖15克,煮沸后晨起空腹服,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每日饭前1个香蕉(以未成熟者为好),这对糜烂性胃炎还有胃溃疡等常见胃肠疾病有极好的保健作用。

11.何梅芳教授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对胃炎保健有效的食物:炒蛋黄粉。

(取鸡蛋0.5公斤,放水中煮熟,剥去蛋壳蛋白,取出蛋黄,用铁锅文火翻炒,直到冒油成咖啡粒状,切忌炒焦发苦。

每次两枚,空腹食用,1公斤新鲜鸡蛋为一疗程。

)蛋黄可医治胃十二指肠球部渍疡。

对糜烂性胃炎的保健和治疗也是极其有帮助的。

一定要禁烟,酒,咖啡,茶,生冷,辛辣食物.少吃含淀粉内的食物如:土豆芋头粉丝粉条红薯等凉粉,不要吃苏打饼干等,少食多餐,定时进餐,不要吃过于坚硬和不消化的食物.注意饮食啊,否则治疗效果不好的啊.其他的都可以吃的啊.治疗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建议你采用中药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当归,砂仁,厚朴,三棱,穿山甲,寸曲,麦芽,上甲,下甲,红花,海南沉,铁胆粉,蜂胶,蜂蜜,蜂蜡治疗;这些专治胃病传统中药组方独到,能够促进糜烂面愈合,增加胃粘膜屏障,消除发病根源,从而消除烧心,胃痛等一系列不适症状,愈后不复发.12.黄芪30—60克,蒲公英15—45克,生姜3片(干姜5—10克),半夏10克,黄连10—15克,黄芩10—20克,党参10—45克,甘草3—10克,大枣3—5枚。

加减变化:热偏盛者加大蒲公英、黄芩、黄连用量;气虚偏重者加大黄芪、党参、甘草用量;气虚寒盛者加干姜、大黄芪、党参用量。

水煎服,日1剂,10天为一疗程13.治糜烂性胃炎偏方:A:将羊油在锅里熬化(可将熬好的羊油放在搪瓷缸子里储存,用时取1寸左右大小即可),加适量红糖,凉到不烫时趁热喝下,2—3分钟即可见效,而且效果很好。

B:黄芪30—60克,蒲公英15—45克,生姜3片(干姜5—10克),半夏10克,黄连10—15克,黄芩10—20克,党参10—45克,甘草3—10克,大枣3—5枚。

加减变化:热偏盛者加大蒲公英、黄芩、黄连用量;气虚偏重者加大黄芪、党参、甘草用量;气虚寒盛者加干姜、大黄芪、党参用量。

水煎服,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治疗前后胃镜检查。

14.:黄蒲泻心汤)方药:黄芪30~60克,蒲公英15~45克,生姜3片(干姜5~10克),半夏10克,黄连10~15克,黄芩10~20克,党参10~45克,甘草3~10克,大枣3~5枚。

加减变化:热偏盛者加大蒲公英、黄芩、黄连用量;气虚偏重者加大黄芪、党参、甘草用量;气虚寒盛者以干姜易生姜且加大黄芪、党参用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10天为1疗程。

治疗前后检查胃镜。

功效主治:辛开苦降,寒热并用,益气和胃,清热除腐。

主治急性糜烂性胃炎。

疗效:《福建中医药》报道,用此方治疗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18~72岁。

均接受本方治疗1~2疗程,结果:痊愈(用药l疗程临床症状、体征消失,8~15日胃镜复查糜烂面消失)52例;有效(用药1~2疗程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停药1周内胃镜复查糜烂面消失或明显修复、缩小)24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97.4%。

15.以枳实消痞丸为主加减枳实消痞丸系金元时代明医李东垣所创,“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

”原方为丸剂,我经多年探索,用本方加减做汤或浓缩加工做丸散剂,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很好。

枳实10-12g黄连10-20g生姜6g半夏10g厚朴10-15g人参10-20g炙甘草6g白术10-15g 茯苓10g麦芽15g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见胃痛、胃胀、痞满、嗳气、嘈杂、泛酸、恶心、食欲不佳等症状者均可用本方辨证加减治疗。

虚寒者,减黄连加砂仁、吴茱萸;肝胃不和者,合柴胡疏肝散;肝火犯胃者,合金铃子散加黄芩;胃气上逆明显者,加苏梗,肝胆火甚者,加柴胡、黄芩;肠腑湿热者,加木香;用量可按寒热虚实增减。

病历举例张学伍,男,35岁,因胃脘胀痛,嘈杂于2003年3月8日就诊。

自述患慢性胃炎10余年,时轻时重,这次复发并加重4月余,多方治疗无效。

现觉胃脘胀痛明显,食后加重,伴嘈杂嗳气,轻度恶心,大便秘结,疲乏气短。

胃镜提示:胃体部粘膜红白相间,以红相为主。

胃窦部粘膜充血、水肿,可见糜烂和渗出。

查:患者消瘦,面色无华。

中上腹压痛。

舌苔厚稍黄,脉沉稍弦。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糜烂性胃炎。

中医辨证:脾虚积滞、胃气上逆。

中医治疗:健脾消积,和胃降逆。

处方:枳实(肤炒)12g黄连(吴茱萸水炒)12g生姜6g半夏(姜炙)10g厚朴(姜炙)10g人参10g 炙甘草6g白术(土炒)15g茯苓10g炒麦芽15g 苏梗12g黄芩8g瓜蒌12g陈皮10g6剂,每日1剂,水煎服。

嘱:戒烟酒,忌辛辣。

二诊:2003年3月14日,自述胃脘胀痛减轻,食欲好转。

原方加砂仁8g,减黄连4g,连服18剂。

三诊:2003年4月6日,自述胃脘胀痛、嘈杂嗳气基本消失,恶心消失,精神食纳好转。

原方增减服2月余,诸症消失,精神食纳转佳。

随访2年正常。

许红容,男,46岁,内蒙古乌海市人,5005年8月8日,因慢性胃炎、胆囊炎复发,胃脘胀痛网上述诊。

患者慢性胃炎、胆囊炎、胆结石反复发作12年,时轻时重。

本次1月前复发,多方治疗不见好转,现觉胃脘灼热,胀痛明显,痛及胸胁,伴厌食恶心,嘈杂嗳气,心烦头昏,便秘尿黄,口干口苦,舌苔厚腻而黄。

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医辨证:肝胃不和,合并肝胆湿热。

中医治疗:疏肝和胃,清利湿热。

以枳实消痞合柴胡疏肝散为主:枳实(肤炒)12g黄连10g生姜6g半夏(姜炙)10g厚朴(姜炙)10g党参10g炙甘草6g白术(土炒)15g茯苓10g炒麦芽15g柴胡12g枳壳10g白芍10g川芎8g 香附15g黄芩10g瓜蒌12g6剂,每日1剂,水煎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