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之脾胃气虚治疗验方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经验方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经验方

针灸治疗
针灸穴位:中脘、足三里、 内关等
针灸方法:针刺、艾灸、 拔罐等
治疗原理:调和气血,疏 通经络,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针灸需在专业 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
行操作导致伤害
推拿治疗
推拿手法:采 用轻柔、柔和 的手法,以促 进胃部血液循 环,缓解胃部 不适
0 1
推拿穴位:选 取中脘、足三 里、内关等穴 位进行推拿, 以达到调理脾 胃、和胃止痛 的效果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避免 辛辣、油腻等 刺激性食物
0
0
0
0
1
2
3
4
预防调护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 免暴饮暴食、辛辣刺激性
食物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 免熬夜、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 体质,提高免疫力
05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的疗效 评价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04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的注意 事项
饮食调护
避免辛辣、油腻、 刺激性食物
适量摄入蛋白质、 维生素、矿物质 等营养素
保持饮食规律, 避免暴饮暴食
适当饮用温开水 ,保持胃部舒适
情志调护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焦虑、抑 郁等不良情绪
学会放松,适 当进行体育锻 炼,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熬夜、过度劳 累等
实验室检查:胃酸分泌、胃 蛋白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
内镜检查:糜烂性胃炎的愈 合情况
症状改善:胃痛、胃胀、反 酸等症状的缓解程度
生活质量:患者饮食、睡眠、 工作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安全性:治疗过程中出现的 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
复发率:治疗后糜烂性胃炎 的复发情况

中医院公布百年秘方,专克胃炎胃溃疡,不到7天,胃里好多了,厉害!

中医院公布百年秘方,专克胃炎胃溃疡,不到7天,胃里好多了,厉害!

中医院公布百年秘方,专克胃炎胃溃疡,不到7天,胃里好多了,厉害!中医院公布百年秘方,专克胃炎胃溃疡,不到7天,胃里好多了,厉害!在平常生活中,有很多朋友都多多少少受到胃病的影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之后就开始吃西药,但是长期吃西药不仅会产生依赖性,而且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器官,可能胃还没有治好,身体的其他器官出现问题。

中医对于治疗老胃病有着天然的优势,相比于西医,中医更加重视治疗胃病的根本,标本兼顾,而且安全无害,没有副作用。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养胃金方。

1.健脾养胃方黄芩10克,马尾连6克,姜半夏10克,党参10克,炮姜炭5克,木香6克,炒白术10克,香附10克,延胡索5克,炒川楝子10克,焦三仙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2.仙人掌猪肚汤猪肚250 克,仙人掌30 克。

先将仙人掌去刺、洗净、切碎;猪肚剔去肥油,擦少许食盐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再把仙人掌、猪肚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用小火煮1~2 个小时,调味后食肉喝汤。

3.【中医调理——关键点】胃病反复治,不如治反复,中医重在调理,重在标本兼顾,特别是肠胃疾病,更是如此。

中医传承千年的——膏滋,就非常完美的符合调理这一要素,是由中药64倍浓缩而成,又添加蜂蜜山楂舒适口感,能够帮助修复胃黏膜,从根源治疗胃病,对胃病的调理效果非常之好。

其膏滋中的代表名方——【柏山胃舒】,于2010年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全中医行业的高度认可,临床显示,对各类胃病的调理有极高的有效率,一般2到3个周期,慢性胃炎胃溃疡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疗,药店不容易找到话,大家可以桃宝搜【柏山胃舒】,冬季养胃最佳,不妨一试!胃病的日常保健1.注意胃部保暖。

冬季气温很低,胃部很容易着凉,影响胃部工作。

建议在生活中要出门的话,一定要多穿点衣服,注意胃部保暖。

2.细嚼慢咽。

平常吃饭的时候建议将吃饭速度慢下来,让舌头与牙齿将食物慢慢碾碎,能减轻胃部负担,有利于胃部健康。

单兆伟教授治疗气虚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经验

单兆伟教授治疗气虚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经验

作着 瓶食l 黄 俊 赵 军医学院谈 qB 南入 蒇程黼 药太学设 下也 可 以 看 见 胃 粘 膜 的 糜 烂 、 出 读博士, 摄 冉 化系 犏 硒爽。 统磅 _ t -_ 鬻 血 。另 外 湿 热 内 蕴 的环 境 十 分 有 j ・ 著章证 、 . 南京中医药 大 魄 0 江 ・ 苏 邙医 聩 i 利 于 幽 门螺 杆 菌 的 繁 殖 和 生 存 。 簪穗

l 病 因病机
痹 论 》云 : 饮 食 自倍 , 胃 乃 “ 肠
伤 ” 饮 食 不 规 律 , 味过 极 , 食 , 五 嗜
单 教 授 广 泛 查 阅 医 籍 、 献 , 肥甘 、 辣 , 酒 过 度 等 。还 有 就 文 辛 饮
特 殊类 型 胃炎 , 内镜 下 有 平坦 糜 烂 并结 合 自己多年 的临床 实 践 , 总结 是常 见 的药 物损 伤 , 非 甾体 类 抗 如 型 胃 炎 和 隆 起 糜 烂 型 胃 炎 两 种 。 出了关 于 慢 性 糜 烂 性 胃 炎 的病 因 炎药 。其 次 如情 志 内 伤 , 由于工 作 其独 特 内镜 特征 表 现 为 : 胃黏膜 上 病机 。 皮 完 整 性 受 损 , 烂 不 涉 及 肌 层 , 1 1 脾 胃虚 弱 , 病 之 本 糜 . 发
新 鲜 出 血 或 血 痂 。 临 床 多 表 现 为 本 ” 素 问 ・玉 机 真 脏 论 》云 : 12 湿 热 内蕴 。 病 之 标 。《 . 发
湿 邪
五脏 者 , 皆禀 气 于 胃 ; 胃者 五脏 之 有 内外 之 分 , 湿 由外 感 而 来 ; 上 腹部 不 适 、 疼痛 、 酸 和嗳 气 亦 , “ 泛 外 内 可 无典 型 症 状 ¨ 。该 病 缺 乏 特 异 本 也 。 《 ” 景岳 全 书》 : 土 为 万 物 湿 由脾 胃运化 功 能减 弱 , 能 运 化 谓 “ 不 胃气 为养 生之 主 , 胃强 则 强 , 水谷 精 微 所 致 。 内 湿 外 湿 相 互 关 性 临床症 状 及体 征 , 断 主要 靠 胃 诊 之源 , 胃弱 则 衰 。 李 东 垣 在 《 胃论 》 ” 脾 中 联 , 湿 困脾 , 镜及 病理 确 诊 。 外 必致 脾 失 健 运 ; 内湿 中华 中 医 药 学 会 脾 胃病 分 会 更是 明确 提 出 “ 内伤 脾 胃, 病 由 停滞 , 易 招 受 外 湿 之 邪 , 如 章 百 又 正 。脾 胃损伤 不外 内因与 外 因两 虚谷 所 言 : 湿 土 之 气 , 名誉 主任委 员 、 国老 中 医药 专 家 生 ” 全 “ 同气 相 求 ,

四君子汤,补气的君子之方!胃痛、胃炎、胃糜烂,难逃一握,请欣赏

四君子汤,补气的君子之方!胃痛、胃炎、胃糜烂,难逃一握,请欣赏

四君子汤,补气的君子之方!胃痛、胃炎、胃糜烂,难逃一握,请欣赏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用四君子汤治疗胃病的中医经验。

我们中国人的胃,多灾多难。

从老祖宗那时候开始,中国人吃不饱、穿不暖,各种胃病就找上门来。

现在,中国人的生活好了,又开始胡吃海喝,草率饮食,或拼命减肥,弄来弄去,又惹出许多胃病来。

因此,养胃治胃,是中医始终在做的事儿。

这份重担,千古名方四君子汤,一直在替我们扛着。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它的基本构成,就是人参10克,白术、茯苓各9克,甘草6克。

这些,现代是水煎服。

这个方子,治的是脾胃气虚证。

患者表现,就是面色萎白,语音低微,四肢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脉细缓。

其中的人参,常常换做党参,有健脾益气之功。

白术,健脾燥湿。

茯苓,健脾利湿。

甘草,健脾和中。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结构,很简单。

那么,这么简单的方子,对纷纭复杂的胃病,能有什么功效?来,我给你说一张,不错的医案故事。

你一看就知道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是40岁。

这个人,早在6年前,胃里头就不舒服了,经常觉得有灼热感,隐痛。

经过检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

于是,此人就开始接受治疗,病情一度好转。

但是后来,尤其是最近两年,此患的病情开始加剧。

他再次检查,诊断还是糜烂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再用西药,此人已经没有信心了。

他决定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细弱,舌苔薄白,舌质偏淡。

整个人脸色不佳,常感觉头晕目眩,腹胀,食欲不振,便溏,嗳气,隐痛绵绵。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

但见——党参、白术、茯苓、厚朴、海螵蛸各20克,川贝母、白芨各15克,甘草6克。

所有这些,每日一剂,分2次温服。

服药期间,停服其他一切药物。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20剂以后,自觉诸证大大减轻,食欲有所增加,面色开始红润。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糜烂性胃炎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糜烂性胃炎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糜烂性胃炎
徐静,主治医师(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主治:慢性糜烂性胃炎。

处方:双花、防风、白芷、浙贝母各15克,当归、陈皮、甘草、皂角刺各10克,穿山甲、没药、乳香各5克,黄芪30克,天花粉20克。

上药煎30-40分钟,取水300ml,日服3次。

2个月为1疗程。

肝胃不和,加柴胡、香附各等分;
脾胃湿热,加苍术10克,蚕砂10克;
胃阴不足,加石斛15克,生地15克;
瘀血停滞,加山楂10克,白及10克,大黄5克。

治疗34例,治愈(胃镜复查病变粘膜恢复正常)6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13例;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改善,胃镜复査有改善)11例: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复査同治疗前)4例;有效率88.2%。

笔者将此病归为中医“胃痈”范畴。

治以活血消肿,生肌益胃。

方中双花清热解毒,疏散透达,为治痈之圣药;当归、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散结:防风、白芷散结消肿;燥湿益胃;贝母、花粉清热散结、消肿生肌;甲珠、皂刺穿透经络,消肿排脓;陈皮、甘草和中益胃,行气通络;黄芪建中益胃,排脓生肌。

现代药理研究本方具有消炎镇痛保护胃粘膜,促进溃疡愈合和免疫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古方----枳实消痞丸加减

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古方----枳实消痞丸加减

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古方----枳实消痞丸加减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古方----枳实消痞丸加减以健睥消积、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主。

以枳实消痞丸为主加减枳实消痞丸系金元时代明医李东垣所创,“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

”原方为丸剂,我经多年探索,用本方加减做汤或浓缩加工做丸散剂,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很好。

枳实10-12g黄连10-20g生姜6g半夏10g厚朴10-15g人参10-20g炙甘草6g白术10-15g茯苓10g麦芽15g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见胃痛、胃胀、痞满、嗳气、嘈杂、泛酸、恶心、食欲不佳等症状者均可用本方辨证加减治疗。

虚寒者,减黄连加砂仁、吴茱萸;肝胃不和者,合柴胡疏肝散;肝火犯胃者,合金铃子散加黄芩;胃气上逆明显者,加苏梗,肝胆火甚者,加柴胡、黄芩;肠腑湿热者,加木香;用量可按寒热虚实增减。

保健常识(1)合理饮食,以防积滞伤及脾胃;(2)戒烟酒,忌过食辛辣,以避免对胃粘膜的反复刺激;(3)保持心情舒畅,以免情志刺激;(4)劳逸结合,以调和胃肠功能。

病历举例张学伍,男,35岁,因胃脘胀痛,嘈杂于2003年3月8日就诊。

自述患慢性胃炎10余年,时轻时重,这次复发并加重4月余,多方治疗无效。

现觉胃脘胀痛明显,食后加重,伴嘈杂嗳气,轻度恶心,大便秘结,疲乏气短。

胃镜提示:胃体部粘膜红白相间,以红相为主。

胃窦部粘膜充血、水肿,可见糜烂和渗出。

查:患者消瘦,面色无华。

中上腹压痛。

舌苔厚稍黄,脉沉稍弦。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糜烂性胃炎。

中医辨证:脾虚积滞、胃气上逆。

中医治疗:健脾消积,和胃降逆。

处方:枳实(肤炒)12g黄连(吴茱萸水炒)12g生姜6g半夏(姜炙)10g厚朴(姜炙)10g人参10g炙甘草6g白术(土炒)15g茯苓10g 炒麦芽15g苏梗12g黄芩8g瓜蒌12g陈皮10g6剂,每日1剂,水煎服。

嘱:戒烟酒,忌辛辣。

二诊:2003年3月14日,自述胃脘胀痛减轻,食欲好转。

慢性糜烂性胃炎:2张治愈效果很好的中药验...

慢性糜烂性胃炎:2张治愈效果很好的中药验...

慢性糜烂性胃炎:2张治愈效果很好的中药验...
糜烂性胃炎是由于胃炎不及时治疗导致的加重现象,严重时糜烂可以累及到胃体部。

主要临床表现是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烧心、上腹部饱胀,严重时可以出现纳差、乏力、恶心、呕吐等等。

慢性糜烂性胃炎:2张治愈效果很好的中药验方
1、健脾生肌散
组成:
党参2.5份,茯苓2.5份,白术1.5份,制附子1.5份,黄柏1.5份,益智仁1.5份,半夏1份,苦参1份,地榆1份,明矾1份,川厚朴1份,槟榔1份,生甘草0.5份。

用法:
将上药按比例用量净化后研末,每次服10克,早、午、晚饭前30分钟服用。

3~4周为1个疗程。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具有健脾生肌、消食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慢性糜烂性胃炎。

2、愈糜散
组成:
地榆200克,枯矾60克,甘草60克,白及100克,白芍100克,血竭30克,蒲公英300克,生黄芪300克。

用法:
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每日2次,每次15~20克,饭前半小时用粥汤或蜂蜜调成糊状吞服,服后勿饮水及其他果汁。

30日为1个疗程。

功效:
具有抗炎解痉、祛腐生肌、愈合糜烂、健胃镇吐的功效,适用于慢性糜烂性胃炎。

提醒:上述中药方仅供参考,患者不得擅自用药。

?治疗糜烂型胃炎、十二指肠炎、萎缩性胃炎验方秘方

?治疗糜烂型胃炎、十二指肠炎、萎缩性胃炎验方秘方

治疗糜烂型胃炎、十二指肠炎、萎缩性胃炎验方秘方
治疗糜烂型胃炎、十二指肠炎、萎缩性胃炎验方秘方名方,医者父母心,可能几行字,就能救你于危难之中,请关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欢迎咨询!
滋阴养胃散:组成:北沙参120g、麦门冬100g、杭白芍150g、紫丹参100g、炙乌梅100g、生山楂100g、青木香60g、石见穿150g、生甘草50g。

功效:滋阴养胃、利气消痞。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气滯型)。

用法:将上药共杵碎末(粗粉),装瓶备用。

每日取药50~60g,置容器中煎煮,水沸10分钟即可,取汁代茶饮服。

1日数次。

消炎护胃饮:组成:炒黄芩10g、川黄连3g、青木香6g、蒲公英30g、姜半夏10g、云茯苓30g、薏苡仁30g、生甘草5g、参三七粉10g。

功效:清热化湿,消炎护胃。

主治:糜烂型胃炎、十二指肠炎。

用法:将前八味药置容器中,加水浸泡半小时后煎煮,早中晚各1次,冲服参三七粉(每次约3g)。

每日1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糜烂性胃炎之脾胃气虚治疗验方
*导读:单兆伟,男,1940年生,江苏南通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
单兆伟,男,1940年生,江苏南通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早年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花甲之年又拜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为师,长期从事脾胃病疑难病的证治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主要论著有《中医临证与方药运用心得》《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医胃肠病学》及《孟河医派传人:单兆伟医疗经验集》等10余部。

组成: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法半夏6克,麦冬15克,黄芩10克,仙鹤草15克,薏苡仁15克,煅乌贼骨15克,大贝母6克,白及10克,木蝴蝶2克。

功能:益气清化,抑酸护膜。

主治:糜烂性胃炎之脾胃气虚,湿热内蕴证。

方解:方中黄芪配白术益气健脾,健固中焦,以治其本。

麦冬配半夏养胃生津而无滋腻之弊,半夏伍麦冬降逆止呕而无温燥之嫌,两药刚柔相济,润燥相宜,具有生津养胃,醒脾开胃,和胃降逆之功。

黄芩苦寒,善清胃热,仙鹤草清热化湿、活血,健
胃补虚,二药相伍,增强清泻中焦之力,又无连、柏苦寒败胃之弊端。

薏苡仁助芪术健脾,并化湿散结消肿。

乌贼骨、大贝母二药相合,抑酸止痛,敛疮生肌。

白及木蝴蝶护膜生肌,促进损伤黏膜修复。

诸药配伍,清补结合,燥润相济,标本并治,共奏益气清化,抑酸护膜之功。

加减:兼有血瘀者,加莪术或丹参;气滞胀满较甚或食入则胀者,加佛手、炙鸡内金;胃痛甚者,可酌加炒白芍、延胡索、九香虫;兼有情志不畅、痛连两胁者,加醋柴胡、合欢花;胃中虚寒者,加干姜;舌苔厚腻,口干苦,湿邪较重者,去麦冬、黄芪、白术,加厚朴、炒苍术;胃阴虚,舌干红少苔者,加玉竹、石斛;内镜下见黏膜糜烂出血,或黑便者,加三七粉,白及研粉,以藕粉调服;大便干结难解,加莱菔子、决明子;便溏腹泻者,加炒山药、煨葛根、建曲、荷叶;夜寐不安者,加百合、夜交藤。

临证备要:芪芩乌贝汤一方为标本兼治之方,患者内镜下常可见胃黏膜糜烂受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

临证用此方时,需细辨虚实之多少,详查湿热之轻重,处方用药需随证化裁。

疾病初起,湿热之象明显,脾虚不著,可酌加清热祛湿之品,薏苡仁多生用,必要时去麦冬、黄芪等助湿之物,且针对湿与热之轻重分药投之。

随着病情发展及治疗影响,脾虚之证渐显,此时注意顾护后天之本便尤为重要,需酌减清化之品,加大健脾力度,黄芪亦可选用炙黄芪。

此外,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顾护胃气,避免用药过于苦寒或过于温燥,正如吴鞠通所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江苏省
仪征市中医院时乐王丽华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