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井解释典型曲线分析讲解
(最新整理)测井曲线描述与分析(张君学)

测井曲线描述与分析(张君学)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测井曲线描述与分析(张君学))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测井曲线描述与分析(张君学)的全部内容。
测井曲线的识别与应用一、测井曲线资料应用的意义测井资料在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中有广泛的的用途,大体可分为在裸眼井中的应用和套管井中的应用,及其它一些专门目的的应用。
在裸眼井中,测井资料主要用于寻找油、气层,并对储集层的孔隙性、渗透性和含油性作出评价,为油、气田的开发决策提供信息;在套管井中,测井资料主要用于开发过程中油、气层的动态分析,为油、气田开发的合理调整提供资料.二、常用的测井曲线的类型常用的测井曲线有:自然电位曲线、自然伽玛测井曲线、微电位测井曲线、微梯度测井曲线、深感应测井曲线、中感应测井曲线、4米电阻测井曲线、声波时差测井曲线、井径测井曲线等。
三、常用测井曲线识别第一节自然电位测井在钻开岩层时,井壁附近产生的电化学活动能形成一电场,该场产生的电位就叫自然电位,其产生的原因是地层水矿化度和泥浆滤液矿化度压力不同,以及泥浆压力与地层压力不同。
在砂泥岩剖面中,自然电位曲线以泥岩为基线,只在砂质渗透性岩层处,才出现自然电位曲线异常,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划分渗透性岩层.纯砂岩井段出现最大的负异常,含泥质的砂岩负异常幅度较低,而且随泥质含量的增多负异常幅度下降。
此外通过自然电位曲线幅度还可判断渗透层孔隙中所含流体的性质,一般含水砂岩的自然电位幅度比含油砂岩的自然电位幅度要高。
自然电位曲线的应用仅限于淡水泥浆钻的井,因为自然电位曲线幅度(偏离泥岩基线的幅度)与地层水含盐量和井中流体含盐量之差有关。
线性复合油气藏试井解释模型及典型曲线分析

线性复合油气藏试井解释模型及典型曲线分析罗建新;张烈辉;赵玉龙;刘启国【摘要】对于河道沉积环境所形成的条带状油气藏,储层物性的平面分布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不连续性,呈现出线性组合的特征.在对这类油气藏的压力恢复和压力降落测试数据进行试井解释时,需要考虑其特殊性.根据表皮效应和井筒储集效应,通过建立外边界封闭线性复合油气藏试井解释模型,并结合拉普拉斯变换、有限傅里叶余弦变换以及正交变换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算法以及计算机编程技术编制了计算程序,绘制了线性复合油气藏的井底无因次压力典型曲线,并对各个流动阶段以及各种参数对曲线形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该研究丰富了现代试井解释模型,对该类油气藏试井资料的解释具有指导作用.【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年(卷),期】2011(008)002【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线形复合油藏;渗流模型;试井解释;典型曲线【作者】罗建新;张烈辉;赵玉龙;刘启国【作者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3贾永禄[1,2]等人建立了均质多重不等厚地层试井分析模型,并对样板曲线进行了分析;向开理[3]、田冷[4]和何维署[5]等对径向复合油气藏进行过研究。
但是针对条带状油藏的不稳定渗流模型的相关研究较少。
为此,笔者建立了线性复合油气藏渗流物理模型,利用数学物理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绘制了该类油气藏的压力典型曲线,并对各个流动阶段以及各种参数对曲线形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复合矩形油藏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边界均封闭,油藏被分为左右2部分(Ⅰ区和Ⅱ区),其孔隙度和渗透率均不相同,Ⅰ区中任意位(xw,yw)有一口垂直井,以定产量qsc进行生产。
第十一讲-垂直裂缝井的试井曲线分析

大型压裂后,压力恢复测试一口油井 测试 大型压裂后,压力恢复测试一口油井,测试 资料整理表现形式: 资料整理表现形式 (1)MDH法 ) 法 续流段较长, 续流段较长, 压力恢复缓慢
大型压裂后, 大型压裂后,测试资料整理表现形式
(2)
井储效应所显示的直线段
(3) 3
综合图8-14、 15、 16可以 看出图8-14出现的直线不 是MDH半对数直线,而是 垂直裂缝的反应
压裂 所谓压裂就是利用水力作用, 所谓压裂就是利用水力作用,使油层形成裂缝 的一种方法,又称油层水力压裂。 的一种方法,又称油层水力压裂。油层压裂工艺过 程是用压裂车, 程是用压裂车,把高压大排量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 挤入油层,当把油层压出许多裂缝后, 挤入油层,当把油层压出许多裂缝后,加入支撑剂 如石英砂等)充填进裂缝,提高油层的渗透能力, (如石英砂等)充填进裂缝,提高油层的渗透能力, 以增加注水量(注水井)或产油量(油井) 以增加注水量(注水井)或产油量(油井)。常用的压 裂液有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乳状压裂液、 裂液有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乳状压裂液、泡 沫压裂液及酸基压裂液5种基本类型。 沫压裂液及酸基压裂液5种基本类型。
油井酸化处理 酸化的目的是使酸液大体沿油井径向渗入地 从而在酸液的作用下扩大孔隙空间, 层,从而在酸液的作用下扩大孔隙空间,溶解空 间内的颗粒堵塞物, 间内的颗粒堵塞物,消除井筒附近使地层渗透率 降低的不良影响,达到增产效果。 降低的不良影响,达到增产效果。 压裂酸化 在足以压开地层形成裂缝或张开地层原有裂 缝的压力下对地层挤酸的酸处理工艺称为压裂酸 化。压裂酸化主要用于堵塞范围较深或者低渗透 区的油气井。 区的油气井。
c.地层内的线性流动: 地层内的线性流动:
在多孔介质内的流体靠地层与流体 的弹性膨胀, 线性流动方式 的弹性膨胀,以线性流动方式 流入裂缝, (c)所示 所示。 流入裂缝,如图 (c)所示。
试井解释典型曲线分析

常见试井曲线特征
3 外 边 界
(2)平行断层
模
型
具有平行断层边界的导数曲线后期上翘,斜率为0.5。
常见试井曲线特征
3 外 边 界
(3)复合距形边界
模
型
当外边界为复合距形边界时,导数曲线首先反映出最近边界,然后根据压力波 及距离依次类推。
常见试井曲线特征
3 外 边 界
(4)圆形封闭边界
对于压 力降落 试井, 圆形封 闭边界 后期导 数曲线 上翘, 斜率为 1.0; 而对于 压力恢 复,导 数曲线 下调。
常见试井曲线特征
(6)斜井
1
井 筒
模
型
在封闭距形中,水平井和斜井的压力恢复试井导数曲线后期急剧下掉,而斜井 压力降落的压力线和导数曲线向上攀升。
常见试井曲线特征
(1)双孔模型
2 油 藏 模
双重孔隙介质的基质岩块系统向裂缝系统窜流
型
的过渡期,表现为压力导数下凹特征,下凹的
深度与储容比ω有关, ω越小下凹越深。导数 曲线下凹的时间与基岩和裂缝间的窜流系数λ 有关, λ越小,下凹出现越晚,否则出现早。
常见试井曲线特征
(1)井筒储存系数 C和表皮污染系数S
1
井 筒
模
型
对于定井储模型,污染系数S越大,双对数曲线开口越大,反之开口越小。
常见试井曲线特征
(1)变井筒储存系数
1 井 筒 模 型
受井筒储存系数 C的影响,试井早期曲线发生变异,C变大时,曲线偏离45°线 向右偏移,反之向左;此外曲线形态还具有压力导数曲线超越压力线的特征。
常见试井曲线特征
(4)多重孔隙油藏
2 油 藏 模 型
多重孔隙油藏双对数曲线特征类似与双重孔隙油藏,不同点是下凹的次数随孔 隙度变化的多少有关。
水平井的特征曲线

12.水平井的特征曲线
水平井穿行地层相对位置示意图
水平井压力恢复曲线典型流动特征图
二、常见的试井典型曲线
12.水平井的特征曲线
无量纲压力和压力导数,pD
a
pD'
pD'
Le=100m, Kx=Ky=10mD, Kz=10mD, h=5m, Zw=2m, CD=103, S= 0
二、常见的试井典型曲线
12.水平井的特征曲线
Le=100m, Kx=Ky=10mD, Kz=5mD, h=5m, Zw=2m, CD=105, S= -3
无量纲压力和导数,pD &一般超完善井的水平井特征曲线图 对于气井,采取井口方法关井试井时,井储较大,垂直径向流和线性流 消失,关井后立即显示水平井线性流,曲线则演变化为类似一般超完善 井的样式。完全失去了作为水平井特征线段的水平井线性流段。
b
无量纲压力和导数,pD
&
&
Le=100m, Kx=Ky=10mD, Kz=10mD, h=5m, Zw=2m, CD=103, S= 20
无量纲时间,tD
无量纲时间,tD
当储层较薄时,垂直径向流消失, 关井后立即显示水平井线性流, 类似于一般压裂井的图形特征。
如果水平井段在钻井完井中受 到污染损害,则演变化为类似 存在裂缝表皮污染的压裂井的 特征。
试井曲线分析应用(共25张PPT)

9
无限作用径向流动阶段
这个阶段时半对数曲线呈直线的阶段。压降实验中,在这一阶段,压降漏斗径向地 向外扩大,边界的影响还非常小,可以忽略,流动形态与无限大地层径向流动毫无 两样,所以称为无限作用径向流动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油藏是均质的,双对数曲 线呈下图中左图所示;如果油藏是非均质的,则呈现下图中右图所示。
把诊断曲线各个阶段的特征、对应的特种识别曲线及可求得的参数在一张图上标出,得 示意图。
第四章
双重孔隙介质油藏的试井解释
一 压力动态
一开井,裂缝系统中的原油流入井筒,但基质岩块系统仍保持原来的状态,尚 没有流动发生。这时井底压力所反映的是裂缝系统的特性,并且恰与均质:油藏相 同,因此可以拟合均质油藏模型的某一条样板曲线。这是裂缝系统流动阶段,称 为第一阶段。
不1(同1的)运流用油动了阶藏系段统在可分以平析求的面出概部上念分和是特数性无值参模限数拟。大方法的,;使试井解释从理论上大大前进了一步。 把第现((诊二代23断 章 试))曲井油开线解各释藏井个方上阶法生段下产的均特前征具油、有对藏应不的具渗特有种透识相隔别同曲层线的;及可压求力得的。参数在一张图上标出,得示意图。 半无在2(对限这内1数 导 种)边曲流情井线性形界呈垂,筒条现直其件存两裂双个缝对储直是数效线指曲段具线应,有一;它一开们条始(的垂就2斜直沿)率裂着之缝一表比的条皮为模曲型线1效:2,,,应这然由条后;两裂转条(缝到直的一3线)宽条段度曲的水为线交,0力点,如所压沿下对着图裂应裂左的缝裂所时没示缝间有。任;,何可压以力计损算失测。试井到直线断层的距离d
此时半对数曲线只出现一条直线段,如图所示。 这个阶段时半对数曲线呈直线的阶段。
(二)无限导流性垂直裂缝切割井筒的情形
无限导流性垂直裂缝是指具有一条垂直裂缝的模型,这条裂缝的宽度为0,沿着 裂缝没有任何压力损失。在这一情形,在早期,压差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
测井原理及各种曲线的应用

一、SP曲线和GR曲线测井基本原理用淡水泥浆钻井时,由于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而在砂岩段形成扩散电位——在井眼内砂岩段靠近井壁的地方负电荷富集,地层内砂岩段靠近井壁的地方正电荷富集,导致砂层段井眼泥浆的电势低于砂层电势,正象一个平行于地层且正极指向地层的“电池”(第一个)。
在泥岩段,因为泥浆滤液与地层水之间存在矿化度差及选择性吸附作用形成吸附电位——在井眼内泥岩段靠近井壁的地方正电荷富集,地层中泥岩段负电荷富集,导致泥岩段井眼泥浆的电势高于地层电势,正象一个平行于地层且正极指向井眼的“电池”(第二个)。
又因为泥浆和地层各具导电性,正象两条导线把以上两个“电池”串联了起来而形成回路,这样在地层中电流从砂岩段(第一个电池正极)流向泥岩段(第二个电池负极);在井眼中电流从泥岩段(第二个电池正极)流向砂岩段(第一个电池负极)。
在此回路中,地层也充当电阻的作用,总电动势等于扩散电动势和吸附电动势之和。
用M电极在井眼中测的自然电流在泥浆中产生的电位降即得自然电位曲线。
其值在正常情况下与对应地层中泥质含量关系密切,砂岩中泥质含量增加,则电位降下降,异常幅度减小;砂岩中泥质含量下降,则电位降上升,异常幅度增大。
另外,当泥浆柱与地层流体间存在压力差时发生过滤作用形成过滤电动势——动电学电位。
沉积岩的放射形取决于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放射性元素的含量主要取决于粘土和泥质的含量,粘土和泥质含量越高放射性越强。
GR曲线主要测量地层的放射性。
1、曲线幅度反映沉积时水动力能量的强弱;2、曲线形态反映物源供给的变化和沉积时水动力条件的变化;3、顶、底部形态的变化反映沉积初、末期水动力能量和物源供给的变化速度;4、曲线的光滑程度水动力对沉积物改造所持续时间的长短;5、曲线的齿中线组合方式反映沉积物加积特点;6、曲线包络形态反映在大层段内垂向层序特征和多层砂在沉积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影响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的因素:(1)岩性、地层水与泥浆含盐度比值的影响。
低渗油藏水平井试井解释及实例分析

1 水平井的流动期及曲线特征水平井试井分析成功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水平井不同流动期的开是时间和结束时间, 进而根据不同流动阶段来选择适当的方法估算地层参数。
一般水平井压力测试中出现4个流动期。
(1) 早期垂直( 不稳定) 径向流期。
它可分为第一早期径向流动期和第二早期径向流动期。
在关井后的第一个流动期为液体环绕水平井呈圆柱形的径向流动, 也称第一早期径向流动期。
当K z / K r 的比值比较大时这第一径向流动期不明显。
在水平井靠近某一非流动边界时, 在第一径向流动期以后会出现呈半圆柱形的径流动期, 即第二早期径向流动期, 在半对数图上, 这一流动期的半对数直线的斜率是第一流动期的2倍。
早期径向流期的诊断方法与常规直井的径向流诊断方法相同, 但实际情况下, 由于井筒储存效应的影响, 早期垂直径向流期不易见到。
(2) 中期线性流动期。
这一流动期一般发生在水平井段比储层厚度长的情况下。
对于不渗透边界, 一旦不稳定达到了顶底边界, 线性流动期将出现。
这与整个井段流动效应相水平井的两个末端流动效应可以忽略,这种线性流动类似于垂直裂缝的情况, 可用线性流图来诊断。
(3) 中期( 不稳定) 拟径向流动期。
在生产时间足够长以后, 在水平面上环绕水平井段的流动进入一个近似的径向流动期, 即中期拟径向流动期。
这一流动期类似于垂直井的无限作用径向流, 在这个流动期压力传到足够远时, 水平井段就像在地层中部的一个点源。
如果储层的宽度与水平井段长度相比不大, 那么, 这一流动期就难见到(4) 晚期线性流动期。
一般储层的伸展是有限的,并且储层的顶、底也可能不是封闭的, 结果会出现以下的流动期: 一是晚期线性流动期, 如果水平井位于两条不渗透边界所阻挡的长条储层之中, 拟径向流之后可见类似于垂直裂缝中的线性流动期。
这一流动期同样可用线性流图来诊断。
如果储层是无限延伸的, 这一流动期将不会出现。
二是稳定流动期, 如果存在气顶或底水式的定压边界, 中期线性流动期和拟径向流动期将不存在, 代之以稳定流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