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第1章安全气囊发展史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中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
它的保护效果已经被人们普遍认识。
使用安全气囊来保护汽车乘员的想法最先产生于美国。
1952年,美国汽车生产者联合会在理论上阐述了这样一种汽车安全系统的必要性,几乎同时,这种系统的原理图也绘制了出来。
1953年8月,赫特里克首次提出了“汽车用安全气囊防护装置”,并在美国获得了“汽车缓冲安全装置”专利。
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还不能把这种想法或专利付诸实现。
1966年,梅塞德斯-奔驰公司开始研发安全气囊装置,梅塞德斯的工程师们首先发明了碰撞传感器以及气体发生装置,让安全气囊能够在30毫秒内膨胀展开,他们还研制出了抗撕裂的气囊织物材料,改善了气囊的膨胀特性,最终,把整个装置设计安装在汽车的方向盘中。
在大约250次真车撞击试验,2 500次的台架试验,以及超过700万km的车辆路试之后,在1980年12月,同预张紧安全带一起,安全气囊被安装在了当时最新的奔驰S级轿车上。
而从1985年起,奔驰在全部供应美国市场的汽车上都有安装了这种安全系统。
到了1991年,差不多有28%的奔驰轿车都装备了驾驶员安全气囊,从最早装备安全气囊的奔驰S级轿车驶下生产线至今已经25年了。
有关安全气囊的第一个专利始于1958年。
1970年就有厂家开始研制可以减轻碰撞事故中乘员伤害程度的安全气囊;20世纪80年代,汽车生产厂家开始逐渐装用安全气囊;进人90年代,安全气囊的装用量急剧上升;而进入新世纪以后,汽车上普遍都装有安全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简称SRS)是辅助安全系统,它通常是作为安全带的辅助安全装置出现。
安全带与安全气囊是配套使用,没有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安全效果将要大打折扣。
据调查,单独使用安全气囊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18%左右,单独使用安全带可使事故死亡率下降42%左右,而当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时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47%左右。
由此可见,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最大可能的降低事故的死亡率,安全气囊系统必然作为安全带的辅助系统出现。
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自动充气,并防止车内乘员碰撞到车辆结构或者其他硬物而造成伤害的装置。
它是车辆 passivesafety system 被动安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乘员安全的重要设备之一、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不断地有新技术在该领域得到应用,下面就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探讨。
汽车安全气囊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1973年才实现了商业化的应用。
最早的安全气囊只有驾驶员的,后来逐渐发展出了具有更完善功能的驾驶员和乘客座椅安全气囊。
如今,安全气囊广泛应用于汽车的驾驶员、乘员、侧面、头部和膝部等位置,为乘员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安全气囊技术的进步,目前的安全气囊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前安全气囊、侧安全气囊、头部安全气囊和膝部安全气囊等。
前安全气囊主要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在车辆前部碰撞时的安全。
侧安全气囊为乘员提供侧面碰撞时的保护。
头部安全气囊主要用于防止侧面碰撞导致的头部伤害。
膝部安全气囊则能够减轻车辆前部碰撞时膝盖受伤的风险。
除了不断完善安全气囊的类型和位置之外,安全气囊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传统的安全气囊是依靠碰撞感应器来检测碰撞,并触发气囊充气的。
而现在,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如车辆速度传感器、车辆加速度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等,来共同判断碰撞的严重程度,从而精确地控制安全气囊的充气时间和力度,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乘员的安全。
也有一些新的技术开始在安全气囊中应用,例如智能安全气囊和多功能安全气囊等。
智能安全气囊可以根据乘员的位置、体重等信息,智能地调整气囊的充气和敏感度,更为人性化地保护乘员。
多功能安全气囊则不仅可以提供保护功能,还可以通过包覆乘员来防止乘员与车辆内部结构或者其他硬物的直接接触。
当然,安全气囊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安全气囊的充气过程可能会对乘员造成伤害,尤其是对儿童和垂直安装的婴儿座椅。
毕业论文(设计)-汽车安全气囊系统

汽车气囊压力控制器系统设计摘要: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新技术装置。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包括传感器总成、充气、折叠气囊、点火器、固态氮、警告灯等。
当汽车受到前方一定角度内的高速碰撞时,装在车前端的碰撞传感器和装汽车中部的安全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车突然减速,并将这一信号在0。
01秒之内速度传递给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电脑。
电脑在经过分析确认之后,立即引爆气囊包内的电热点火器(即电雷管),使其发生爆炸,这一过程一般只需0。
05秒左右。
点火器引爆之后,固态氮粒迅速气化,大量氮气化,大量氮气立即吹涨气囊,并在强大的冲击力之下,气囊冲开方向盘上的盖而安全展开。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有:安全气囊的作用、安全气囊的类型、两次动作的双气囊系统工作原理、系统主要部件、中央传感器、安全传感器、电子控制器、安全气襄的功能、气囊在车内的标识、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注意参项、安全气囊的维护等。
关键字:安全气囊传感器安全前言:随着告诉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由于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越来越拥挤,是的事故更为频繁,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安全气囊,也称辅助乘员保护系统.它是一种当汽车遭到碰撞而急剧减速时能很快膨胀的缓冲气囊,可以保护车内乘员不致撞到车厢内部,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为了减少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巨大的惯性力所造成的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现代汽车在驾驶员方向盘中央普遍装有安全气囊,有些汽车在副驾驶座前的手套箱上端和乘员座位上也装有安全气囊。
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时,安全气囊控制系统检测到冲击力超过庙宇值时,安全气囊电子控制装置立即接通充气元件中的传爆管电路,点燃传爆管内的点火介质,火焰引燃点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在0.03s的时间内将气囊充气,使气囊急剧膨胀,冲出方向盘盖罩,缓冲对驾驶员和乘员的冲击,随后又将气囊中的气体放出。
在乘员使用安全带的情况下,气囊有助于减轻胸、头和面部在碰撞时受伤的严重性。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毕业论文正文

第一章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1.1国外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安全气囊的雏形是美国人J hon.W.H e tric k发明的安全气垫。
1952年Hetrick发明了他自己之称为“汽车安全气垫”的装置,用来减轻急刹车或正面碰撞带来的严重伤害。
这是一种纯机械装置。
用于使气囊膨胀的压缩空气贮存在一个压力容器中,连接着弹簧的质量块用来感应汽车的减速度。
当质量块产生位移时,能打开一个阀使压力空气从压力容器中冲出来,以使气囊膨胀。
气囊可装在方向盘中、手套箱门上、仪表板上部以及前排座椅的靠背。
早期的空气囊主要用于与其它安全装置一起防止飞机着陆时与地面的碰撞。
1960年,安全气囊技术开始在原有的基础上研制并转为民用。
60年代末,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NHTS A)开始建议制定一个可选择的安全气囊法则,鼓励汽车厂商去发展安全气囊。
70年代,美国通用、福特,德国奔驰,日本丰田等汽车公司以及美国MORTON公司、TR W公司、德国TE M IC公司、ICT研究院、日本DAI CEL公司、瑞典AUTOLI V公司等均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研究与发展安全气囊,其中1971年5月德国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地将火箭推进技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
这些综合力量使安全气囊的研究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984年,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NHT SA)在著名的“联邦汽车安全标准”中的208条款《乘员碰撞保护》(Fede ral Mot orVeh icl S afe t y Standard208,简称FMVSS208)中增加了安装气囊的要求,这为安全气囊的发展和使用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法则及指导方向。
FMVSS208条款是汽车安全气囊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此后,欧洲也颁布了E CER94法规,紧接着日本丰田、本田,美国福特、克莱斯勒,德国宝马,瑞典富豪等汽车公司纷纷开始销售配有安全气囊的汽车。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欧共体、日本已正式立法在汽车上配置安全气囊,双气囊已成为绝大多数主流轿车的标准件。
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txt

毕业论文题目:汽车安全气囊姓名:班级:系别:交通运输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指导教师:摘要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系统装置。
通俗简单的就是说,保护不是主动的,只有在发现碰撞之后,这个系统才会起作用。
安全气囊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部件组成。
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气囊容量约在(50-90)L。
同时气囊设有安全阀,当充气过量或囊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会自动泄放部分气体,避免将乘客挤压受伤。
安全气囊所用的气体多是氮气或一氧化碳。
汽车安全气囊是在发生碰撞后,非常短的时间内,ECU发出点火指令,气体发生器起爆释放气体,气袋重启后冲破cover而形成一个袋体,使像前冲的乘员不至于撞到方向盘或者仪表板或者其他汽车零部件上。
其实就是一个用能量制约能量的过程,通俗说就是以暴制暴,所以说是被动的。
气囊起爆后是一个袋体(就像一个充气的气球),能抵消很大一部分由于碰撞而对司乘人员向前的冲量和能量,从而达到保护作用。
关键词:碰撞传感器缓冲气囊气体发生器控制块(电脑)SummaryThe automotive airbag is a passive safety system devices. Popular simple to say, protection is not active, only after the discovery of the collision, the system will work. Airbag sensors, microprocessors, gas generator and air bag components. Sensors and microprocessors used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the crash, transmission, and sends a signal; gas generator according to the signal indication ignition action, to ignite the solid fuel and the production of gas to the air bag inflated, the airbag rapid expansion, airbag capacity of about (50-90) L,. The airbag has a safety valve will automatically discharge the part of the gas, to avoid to squeeze the passengers were injured when over-inflated or intraluminal pressure exceeds a certain value. Used in airbag gas is nitrogen or carbon monoxide. The automotive airbag in the event of a collision,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the ECU issue ignition instructions, the gas generator initiation to release the gas After rebooting the airbags to break through the cover and the formation of a bag body, to make like the pediment of the crew does not hit the steering wheel or on the dashboard or other car parts. Is actually a process of energy with energy constraints, popular is violence with violence, so passive. Airbag deployment, a bag body (like an inflated balloon), to offset a large part due to collision and passengers forward momentum and energy, so as to achieve a protective effect.Keywords: collision sensor buffer airbag gas generator control block (computer)目录第一章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1.1安全气囊简介1.2安全气囊的发展1.3安全气囊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2.1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特点2.1.1安全气囊的组成2.1.2安全气囊的特点2.2 安全气囊的作用与分类2.2.1 安全气囊的作用2.2.2 安全气囊的分类2.3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第三章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3.1 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3.2 启爆安全气囊的条件3.3 使用安全气囊注意事项3.4 安全气囊的缺陷3.5 安全气囊的拆装及维护总结参考文献第一章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1.1安全气囊简介安全气囊系统称为SRS,相对于安全带,安全气囊只是一个辅助保护设备。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毕业论文

第三章 安全气囊的正确使用...................................................................................... - 14 第四章 安全气囊的检修,储存和运输...................................................................... - 15 -
4.1 检修.....................................................................................................................- 15 4.2 储存和运输.........................................................................................................- 15 第五章 安全气囊的缺点.............................................................................................. - 16 第六章 安全气囊的改进和引用.................................................................................. - 16 6.1 磁电式传感器的采用分析.................................................................................- 16 6.2 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采用.....................................................................................- 17 6.3 乘员探测系统的选择.........................................................................................- 18 6.4 气体发生器的多元化发展.................................................................................- 18 6.5 可分级充气或释放压力装置的采用.................................................................- 18 第七章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趋势.............................................................................. - 19 7.1 安全气囊的智能化.............................................................................................- 19 7.2 安全气囊的绿色环保化.....................................................................................- 20 7.3 安全气囊的虚拟技术化.....................................................................................- 20 7.4 安全气囊的小型、轻型化.................................................................................- 21 7.5 安全气囊的保护全方位化.................................................................................- 21 7.6 正在研制的此型保护气囊还有以下 5 种:.....................................................- 21 总 结...............................................................................................................................- 22 致 谢...............................................................................................................................- 23 参 考 文 献.....................................................................................................................- 24 -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姓名:赵开洋院系: 机电工程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届别: 2013届学号:指导教师:张坤目录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学生:赵开洋指导老师:张坤安信院机电系汽检1001班[摘要]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新技术装置。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包括传感器总成、充气、折叠气囊、点火器、固态氮、警告灯等。
当汽车受到前方一定角度内的高速碰撞时,装在车前端的碰撞传感器和装在汽车中部的安全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车突然减速,并将这一信号在0.01秒之内速度传递给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电脑。
因此,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解决乘车人员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在汽车上装配安全气囊就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安全气囊的作用、安全气囊的类型、安全气囊的发展、系统主要部件、气囊在车内的应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注意参项、安全气囊的维护等。
[关键词] 安全气囊;传感器;安全;发展;应用近几年来,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现代化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方便,但是因为交通事故也给人们造成不少严重的损失。
因此汽车的安全问题便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汽车安全部件诞生了,即汽车安全囊。
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被称为驾驶员的“救命袋”,它可以保护人在汽车发生事故所引发的安全问题,同时也给汽车工业带来了繁荣,而汽车安全气囊它在当今时代又如何的去发展和应用呢?一、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一)、国外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最早发展安全气囊系统的国家是美国,是美国机械工程师约翰·赫缀克(John w.Hertrick)于1953年发明的,并获得了题为“汽车缓冲安全装置(Safety Cushion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Vehicles)”的美国专利US2649311。
它的发展历史过程可以概括为:发明于50年代,开发于60年代,应用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推广与于90年代。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气囊在事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安全气囊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汽车工程师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安全气囊的原理安全气囊是一种能够在车辆碰撞时迅速充气并形成保护物理屏障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来激活气囊充气装置,将气囊迅速充气,从而减轻乘车人员的伤害。
安全气囊的充气装置通常由气体发生器、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等组成,其中传感器负责检测碰撞力度和方向,控制单元则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来判断是否触发气囊充气。
二、安全气囊的发展历程安全气囊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汽车制造商开始研究如何在车辆碰撞时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安全气囊的研发进展缓慢。
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安全气囊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次将安全气囊应用于量产车型,并于1974年开始在市场上销售。
此后,安全气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现代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三、安全气囊的应用前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安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气囊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安全气囊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更轻、更坚固的气囊材料和更敏感、更精确的传感器技术。
其次,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安全气囊将与其他被动安全系统相互配合,形成更为完善的保护体系。
例如,安全气囊可以与车辆预警系统、自动刹车系统等相结合,实现更快速、更准确的碰撞判断和响应。
此外,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安全气囊也将在电动汽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结论:汽车安全气囊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文件设计论文题目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分析_____系部___ 汽车系_______专业___汽车检测与维修姓名____王开新____班级___10242_____学号___17___完成期限__2013__年_2_月_14_日至_2013_年_6__月_5_日指导教师_______沈沉_____职称_____教授_______摘要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是当汽车遭到冲撞而急剧减速时能很快地膨胀缓冲垫,可以保护车内乘员不致撞到车厢内部。
目前,按照安全气囊的数量可分为单气囊系统(只装在方向盘内的驾驶员安全气囊)和双气囊系统(安装在驾驶侧和副驾驶侧),两者的工作原理是基本相同的。
本文简单介绍了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RS)基本的组成从安全气囊系统的作用和分类的角度出发,系统介绍了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发展史及应用现状、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常见维修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同时也引进实例,对各部分介绍作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
关键词:汽车;安全气囊(SRS);工作原理;故障分析;安全气囊系统故障AbstractAutomobile airbag system is that when the car has been a collision and a sharp slowdown can quickly expand cushion, can protect the car interior crew does not hit the car. At present,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airbags can be divided into single airbag system (only in the direction the disk driver airbags) and dual airbags system (installed on the driving side and the co-pilot side), the working principle is basically the same.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mposition of automobile airbag system (S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airbag system, system of automobile airbag system is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application status, composition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common maintenance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also introduced as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each part for further explanation and elaboration.Keyword: automobile; airbags (SRS); working principle; fault analysis; fault airbag system目录引言 (1)1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简介 (2)1.1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 (2)1.1.1安全气囊 (2)1.1.2气囊指示灯 (2)1.2安全气囊系统的分类 (2)1.2.1按照气囊的数量 (2)1.2.2按照气囊的大小 (2)1.2.3按照保护对象的不同 (3)1.3安全气囊发展 (3)1.4安全气囊系统的正确使用 (3)1.5安全注意事项 (4)2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 (5)2.1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基本组 (5)2.2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 (5)3汽车安全气囊使用重要性 (7)3.1碰撞传感器 (7)3.2电脑ECU组成及作用 (7)3.3充气元件与气囊的组成、作用、原理 (7)4安全气囊系统检查注意事项 (8)5安全气囊系统的检修 (9)5.1 SRS系统的组成部件 (9)5.2维修注意事项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引言众所周知,汽车是我们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它的出现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方便,使人们实现了“日行千里”的移动梦想,但是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交通事故。
随着用户安全意识的提高,为了减少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巨大的惯性力所造成的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现代汽车装用安全气囊系统越来越普及。
据统计安全气囊系统在汽车相撞时,可使头部受伤率减少25%,面部受伤率减少80%左右[1]。
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备受关注。
无论一个人驾驶技术多么高超,有些事故还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安全装备特别是安全气囊就显得尤为重要。
1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基础知识1.1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1.1.1安全气囊安全气囊一般由传感器(sensor)、电控单元(ECU)、气体发生器(inflator)、气囊(bag)、续流器(clock spring)等组成,通常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做在一起构成气囊模块(airbag module)。
传感器感受汽车碰撞强度,并将感受到的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当它判断有必要打开气囊时,立即发出点火信号以触发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接收到点火信号后,迅速点火井产生大量气体给气囊充气。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如图 1.1所示。
图1.1 安全气囊的组成1.1.2气囊指示灯气囊指示灯安装在仪表板上,用于指示气囊系统功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正常情况下,打开点火开关后,气囊指示灯应点亮几秒钟后熄灭。
如果气囊指示灯不亮、一直亮或在行驶途中突然点亮,表示气囊系统有故障,应及时检修。
1.2安全气囊系统的分类1.2.1按照气囊的数量(1)单气囊系统(只装在驾驶员侧);(2)双气囊系统(驾驶员侧和副驾驶员侧各有一个安全气囊)。
1.2.2按照气囊的大小安全气囊一般由传感器(sensor)、电控单元(ECU)、气体发生器(inflator)、气囊(bag)、续流器(clock spring)等组成,通常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做在一起构成气囊模块(airbag module)。
传感器感受汽车碰撞强度,并将感受到的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当它判断有必要打开气囊时,立即发出点火信号以触发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接收到点火信号后,迅速点火井产生大量气体给气囊充气。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如图1.1所示。
气囊指示灯安装在仪表板上,用于指示气囊系统功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正常情况下,打开点火开关后,气囊指示灯应点亮几秒钟后熄灭。
如果气囊指示灯不亮、一直亮或在行驶途中突然点亮,表示气囊系统有故障,应及时检修。
(1)单气囊系统(只装在驾驶员侧);(2)双气囊系统(驾驶员侧和副驾驶(3)保护全身的安全气囊;(4)保护整个上身的大型安全气囊;(5)主要保护面部的小型护面气囊;1.2.3按照保护对象的不同(1)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装在方向盘上,分美式和欧式两种。
美式气囊是考虑到汽车相撞时驾驶员没有佩带座椅安全带而设计的,其体积较大,约60L。
欧式气囊是设定发生事故时驾驶员佩带座椅安全带而设计的,其体积较小,约40L。
日本的安全气囊即属于此类,近年来,由于安全气囊的生产成本下降,日本的防撞安全气囊规格有所增加。
如本田的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的体积为60L[2]。
(2)前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由于乘员在车内位置不固定,因此为保护其在撞车时免受伤害,设计的防撞安全气囊也较大。
美式的约l-10L左右,欧式的约为75L左右(后者考虑了乘员受座椅安全带的约束)[3]。
(3)后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装在前排座椅上。
(4)侧面防撞安全气囊装在车门上,防止乘员受侧面冲击。
1.3安全气囊发展安全气囊是l953年由美国人约翰·赫缀克发明的,1973年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引进安全气囊技术进行实车应用。
经过了30 多年的漫长历程,直至1984年,汽车碰撞安全标准(FMVSS208)在美国经多次被废除后又重新被认可并开始实施,其中规定从 l995年9月1日以后制造的轿车前排座前均应装备安全气囊,同时还要求1998年以后的新轿车都装备驾驶者和乘客用的安全气囊,自此才确认了安全气囊的作用。
如今,这个在当年颇具创意性的发明已转为千百万个产品,种类也发展为正面气囊、侧面气囊、安全气帘等等。
各国生产的中高级轿车,大多数都装有安全气囊,有些轿车已将安全气囊列入必装件。
在国内消费者对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除了极少数高级车装备了侧面气囊之外,大部分车型还只是安装了正面气囊[4]。
1.4安全气囊系统的正确使用(1)安全气囊系统应配合安全带使用;安全气囊系统属于辅助性安全装置,其基本的前提是要佩带安全带。
(2)安全气囊系统不得带病工作;如果安全气囊系统带病工作,会产生两种不良现象:一是当汽车发生碰撞需要安全气囊系统工作时,它却不工作;二是安全气囊系统不该工作时,却错误工作。
前者将失去安全气囊系统保护功能;后者将对乘员造成意外伤害。
甚至导致交通事故。
(3)对安全气囊传感器不能进行人为冲击试验在汽车修理作业中如对传感器有冲击,应将它拆下,待修理完毕后再按规定装复。
(4)安全气囊系统的气囊保存要严格按规定执行气囊保存时,如果存放位置不当,可能引起气囊误触发,例如丰田皇冠轿车的气囊不允许竖直放置。
安全气囊系统不是对所有乘员都使用,例如除了预先设计好以外安全气囊系统对年幼乘员或矮个乘员并不适用。
一般认为,大部分安全气囊系统只适用于身高1.78m,体重75kg左右的男性乘员。
1.5安全注意事项(1)安全气囊组件要采用原厂包装,用货车装运,不得与其他危险品一起运输;(2)安全气囊组件的检查与拆装需有专业人员承担;(3)对安全气囊系统的任何作业均应先摘下蓄电池电缆。
等30s以上,等待控制块中的电容完全放电后再进行,以免造成气囊误爆;(4)不要使安全气囊系统的部件受到85℃以上的高温;(5)安全气囊组件和控制块要避免受到磕碰和振动;(6)对安全气囊系统的电气测试要待系统安装好后才可进行,切不可用万用表测量气囊引发器的电阻,以免造成气囊误爆;(7)不得擅自改动安全气囊系统的线路和元件;(8)在方向盘和乘客侧气囊部位不可粘贴任何饰物或胶条;(9)废旧安全气囊应交专业人员处置,以免发生危险。
2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2.1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基本组成驾驶员处的安全气囊是存放在方向盘衬垫内,因此,当您看见方向盘上标有“SRS”或“Airbag”字样,就可知此车装有安全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