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简介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电子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电子版)

1 观潮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

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等方法直接描绘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写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其生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气势非凡,使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大潮的画面,感受到大潮的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

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

教材中配了两幅紧扣课文内容的图片。

第一幅图片,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水面上的那条白线正向我们移来;第二幅图片,则是另一番态势,我们看到的是“两丈多高的水墙”浩浩荡荡飞奔而来的壮观景象。

这两幅图片为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提供了凭借。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人教版课件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人教版课件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人教版课件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是人教版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材包含语文常识、语言运用和文学欣赏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教材分为下面五个单元:
一、积木儿童乐章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的是童话故事和儿童文学作品,让孩子们在阅读中爱上阅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二、稻草人的后裔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的是中华文化的本质。

这个单元将讨论中国的历史、地理和文化。

学生们将了解中国的变革和发展,并将学习如何欣赏这些变化。

三、三宝指路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的是语文的基础知识和运用。

学生们将学习汉字、词语、句子和段落的基本结构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四、青蛙童话之旅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的是怎样写好一篇童话故事。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分析童话故事、构思情节、展开情节和创造一个有意义的
结局。

五、我们的广场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的是如何写好一篇写景描写文章。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词语、掌握有效的写作技巧和了解如何处理不同的写作要求。

总之,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涵盖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对于孩子们掌握语文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学生们应该认真学习和消化课堂上的知识,同时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单元:
1. 自然景观:学习描写自然景观的词语和句子,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成长故事:阅读关于成长的故事,培养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3. 童话故事:阅读经典童话故事,培养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4. 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5. 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价值,培养民族自豪感。

6. 科技与生活:了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每个单元通常包括课文、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部分,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此外,教材还会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设置适当的练习和活动,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采用单元主题的结构形式,每个单元包括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包括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等栏目)等内容。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8个《综合性学习》专题,以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识字与写字:掌握200个左右的生字,能够正确书写其中150个左右的汉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阅读: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写作:能够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短文,并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修改自己的作文。

●口语交际:能够清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讨论和交流。

●综合性学习:能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课文选择与编排本册教材的课文选择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领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课文的编排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四、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巩固本册教材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巩固。

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都安排了相应的练习,如汉字书写、词语搭配、句式仿写、标点符号使用等。

此外,在《综合性学习》专题中,也注重了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

五、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本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和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教材还通过《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栏目,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六、写作训练与指导本册教材注重写作训练与指导。

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都安排了写作练习,引导学生从仿写句子开始,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在《习作》专题中,也注重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和素材的积累,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七、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活动本册教材注重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讲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讲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讲解四年级上册语文书是学生在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所学习的语文教材。

本书共分为八个单元,包括课文、课后习题和其他辅助教材。

下面将逐个单元进行讲解。

第一单元:学习汉字这个单元主要讲解了一些基本的汉字,包括拼音、笔画和字的结构。

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可以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汉字的书写和拼音的发音。

第二单元:认识词语这个单元主要讲解了一些常见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可以认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并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词语进行表达。

第三单元:学习古诗词这个单元主要学习了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对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第四单元:阅读故事这个单元主要通过阅读一些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故事内容涉及生活、励志、友情等方面,通过故事的情节,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道理和价值观。

第五单元:学习成语这个单元主要学习了一些常见的成语,包括《井底之蛙》、《画蛇添足》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第六单元:学习诗歌这个单元主要学习了一些诗歌,包括《咏鹅》、《悯农》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诗歌,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七单元:学习演讲这个单元主要学习了一些演讲技巧和演讲素材。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演讲,可以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和自信心,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八单元:学习写作这个单元主要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素材。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这些单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也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取得良好的成绩。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材概述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是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编写的语文教材,全册共有七个单元,分别是《读图》、《小动物的狂欢》、《北京故事》、《大雪过后》、《龙的传人》、《我的家人和亲戚》和《童话中的动物》。

这本教材旨在帮助小学生学好语文,提高阅读能力,增加知识储备,培养良好的语文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读图》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通过看图和读课文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画面和情节,提高他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2.《小动物的狂欢》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介绍了一些小动物的生活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态和习性,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3.《北京故事》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讲述了一些北京传统文化和名胜古迹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培养文化意识。

4.《大雪过后》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讲述了一些雪后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冬季的美丽和生活中的温情。

5.《龙的传人》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的形象和含义,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化符号。

6.《我的家人和亲戚》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讲述了家人和亲戚之间的相处之道和亲情故事,让学生了解家庭文化和亲情的重要性。

7.《童话中的动物》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讲述了一些童话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和寓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互动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发表意见,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和思考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和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3.情境教学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增强体验感和记忆力,使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是经过时代考验和文化积淀沉淀而制定的,力求贴合学生实际,涵盖小学学生运用语文及写作的全部知识,侧重语言的动态结构及基本应用,融汇了文言文、现代文和习作要求,有助于孩子培养和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初步形成对文字的漂亮的观赏习惯。

语文教材《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

教材充分考虑未成熟小学生思维发展和学习认知习惯,没有夹杂复杂无关紧要的内容,而是将重点放在让小学生根据实际来进行分辨语言文字及表述问题的能力上,帮助孩子们建立有效的语言阅读能力。

另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丰富多样的内容,学生玩转书本,让孩子们去发掘、创造,可以激发小学生兴趣。

教材融入节日、社会热点、生活中的活动等内容的相关知识,大大提高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爱好,让语文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兴趣。

综上,《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具备让孩子们学习乐趣和关注度的优势,且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良好的文字推理习惯,拓展孩子可以语言表达能力,是孩子学习语文的佳品,深受孩子们的青睐。

2022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内容解读

2022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内容解读

2022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
内容解读
本文解读了2022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内容。

该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课文阅读
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课文,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课文内容涉及生活、自然、社会等多个领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2. 语言知识
教材中还包括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3. 写作训练
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4. 文学欣赏
教材中还选取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

总之,2022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欣赏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简介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全册共分8组。

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

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

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本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该字列入要求认识的字为止;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时不再注音;选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均不注音。

生字注音用圆括号,多音字注音用方括号。

课文中的生字,都是注的本音,有些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变调或读轻声,在教参中加以提示,供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时参考。

教材的主要特点四年级上册教材的主要特点,与一、二、三年级教材是一脉相承的。

使用过前几册教材的老师,对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已经有所了解。

下面从四个方面作简要提示。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续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与发展。

四年级上册教材,既注意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

为了落实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文,又能陶冶情趣,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还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名言警句、对联、成语故事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

同时,在教材编排上也注意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语文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融为一体。

对于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就作为本册的训练重点,在教材中加以具体安排。

既注意体现阶段性,又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在按专题编写教材时,注意了加强整合,每组的课文都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

而且,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

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

这一特点在教材里有多种呈现方式: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四年级上册的“我的发现”,在“发现”的范围上有所扩展,安排了4个关于读写方法和习惯方面的发现,分别是: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提出问题,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表达清楚。

“我的发现”栏目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吐泡泡形式改为小林、小东两个孩子的对话。

这两个孩子,可以理解为学生自己和他的一个学习伙伴。

教材中,他们的对话一般只是提起某个话题,开了个头,为同学们交流某一方面的发现留有较大的余地。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所以,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

本着这样的思想,教材的编写加强了开放性,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主要表现: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三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上述四个方面的特点,是教材各个部分的共同特点。

由于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在编排上还有些不同的特点。

一、识字、写字教材与教学四年级上册的识字都是随课文安排。

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

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

所附选读课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为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

要求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

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把写字的任务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内学生要有比较从容的写字时间,不要把写字的作业都留到课外。

教师要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对于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已经会写的字构成的新词,也可让学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断丰富词语的积累,还可采用听写词语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

四年级上册,仍然单独编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教材,要凭借这些教材,加强对学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指导。

二、阅读教材与教学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材,除安排识字和写字任务外,还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1.练习朗读和默读。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

教材中许多课文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默读的练习也是四年级上册阅读教学的重点。

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

教材中有多篇略读课文明确要求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

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但是许多练习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完成。

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个训练的过程,要求学生默读应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使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并按要求认真思考,默读以后要注意检查效果,决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2.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四年级上册教材,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的内容等。

引导体会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入境入情地读书,然后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

无论是理解内容,还是体会感情,都应注意学生的自主阅读。

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得到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都能通过独立阅读,把课文读懂,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再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能用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

事实上,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感受是会有所不同的。

学生从文章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应加以肯定。

当然,如果学生的讨论交流偏离了对课文的理解,纠缠于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或者学生的感受明显与课文的思想内容不符,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这是学生能够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最能体现教师引导的地方。

3.领悟表达的方法。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又要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这样的思想。

教材中对领悟表达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一是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二是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三是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四是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

教材中还特别安排了侧重学习表达的“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组,读了《白鹅》和《白公鹅》,我们会觉得两位作家笔下的白鹅,特点是那样相同,形象都栩栩如生,但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又迥然不同;老舍的《猫》和《母鸡》,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但写法完全不一样,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受到很多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