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颜料预分散制剂及其在粉末涂料工业中的应用

有机颜料预分散制剂及其在粉末涂料工业中的应用
有机颜料预分散制剂及其在粉末涂料工业中的应用

有机颜料预分散制剂及其在粉末涂料工业中的应用维普资讯 ////0>.

有机颜料预分散制剂及其

在粉末涂料工业中的应用

张昱斐

申化建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

使用色覆于不饱和聚酯母料中的预分散有机颜料制剂具有许多较重要的好处,特别是对需作快速分散及在用有限设备环境中生产涂料的生产厂尤其。

旦?种颜料经审定具有诸如耐光得可再现的颜色匹配彩色粉末生‘。性,耐久性和耐热性之类所需最终使用多达 %需经挤出机重新加内情况弗

性能而适用于粉末涂料应用后,使用者非异常。

所面临的下一‘个问题即是该颜料的分散预分散色料

性问题,亦即其渗合八粉末产品中的难颜料制剂是有机颜料易问题在玻璃化温度 ?的种聚酯树腑的

用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生产粉末高性能分散体,它是以 ?种标准化的低涂料不可能得到色强度显现蛙大或显色落粉尘千粉状彩色粉末供给。其每种制

性一致的结果,这是由于预混合、挤出、剂适合于外用和内用粉末涂料的戍用轧层、研磨和混合等操作的特殊性所致所有颜料都要求有与同化艺拥适应的这在生产浅色调或灰色产品时尤为真切, 热稳定性,它们也有剥商品化粉末涂料

在这种场合彩色颜料的用量可小于所生体系中所用的树脂和同化剂催化剂具

产粉末总量的 %。化学稳定性。

使用长/径/ 比低的单螺杆或备彩色颜料经优化预分散于载体树

双螺杆挤出机在生产透明粉末涂料中会脂中确保实现该颜料初级粒子一所

有相对高的通过速率,但是当生产着色有的最大色强度。随着以水浸润或压滤的彩色粉末时,只能在较慢的速率下进饼形式有机颜料开始的预分散过藉进行, 行。此外,为使颜料更完全地分散并获结果使颜料粒子维持在其初级粒子形态

粉末涂料与涂装。维普资讯 ////.

形态这样优化的粒径使之能产生具有提高粉末涂料的总体质量,同也提高

高光泽的粉末涂料涂层。这种颜料制剂了生产效率:

成品是自由流动的,且儿乎无尘的。唯一

、挤出期间较好的流变学件质,

存在的尘埃是在装运和操作期间所 :生致较高的物料通过率。

的细粉所致、种完全分敞的颜料制剂旧使

用作颜料制剂载体杂质的聚酯树脂

用,结果色调均 ,批料加【问减少,

与在成品粉束涂料生产中所用的许多商每等磅颜料的着色强度较高,而成可

品基料体系具有宽范围的相容一潍。这种用于金属闪光和厚涂腆两类粉术滁

聚酯树脂含有羧基,并且在聚酯/体

、分散体是标准化的

系及聚酯 /环氧混合型配方中是反应性低粉尘干粉制剂,这给予了加和预混

的。这将使配方设计师在用

阶段期问诸多优点。

分敖体时能替代部分基料。、在伟卉中所用勺鲫

当用聚氨酯配方中的端羟基基料来料和载体均具有高度耐久性,能刚于拳

配制颜料制剂时,由于载体树脂是一个内外二种最终应用。制剂中所用载体是熔点较低的流动改性剂,同化可认为它反应活性的,允许与和环氧树脂一

是无反应性的,所选的载体对成品粉末起配制得稳定的涂膜。此外,该裁体与聚

施所得涂层的性质,如光泽、耐溶剂性氨酯是可相混容的。

耐热耐光性、耐久性、滁膜完整性及机械

用分数体所给 ?主

性能等并无影响。要应用优点是:分散树脂体系的主要、由于颜料被最佳预分散予载体树

性质可归纳参见表所示。脂中,这位各批次问任何色彩波动减

色彩的性质小,从而可降低粉末滁判生 :的负面影颜料分散体的物理性响。

质和色彩性质将在下列主要方面有助于、由于为获得与干色彩千日比同样的表中树脂体系的性质

基料类型饱援酸化聚酯

粘度旋转粘度计. ,油?

酸值删/ 树腊

色泽 %液摄大?玻璃化温度?

偏苯三酸酐含量

粉末涂辩涂装 ;. 维普资讯 ////.

整体着色度而所需的颜料制剂量较大, 料成水湿润的压滤饼,其中含一 %的

固此降低了配色中的称量误差。水,余下为颜料。为制造‘个传统的千调这在用小量彩色颜料着色白色来制色料,将此压滤饼干燥,研磨.再拼混以得到所需的 %干燥的彩色颧料。

取浅色调时特别有价值,而在加入粒状

或粉状碳黑的灰色调是众所古知地困难为制造制剂,替代一的。述工艺的是将压滤饼装到‘可能形式的

分散设备中,该设备结合有泥合利分散

因此,即使在用/ 长/径比低

的单螺杆挤出机的非理想生产条件下, 的能力。它可加 :高粘度的拼混物, 其

一,将树脂加入,并在高切变于加热到

也获得了较一致的显色睦。

足使加入的树脂熔融的温度使之混合。

在相等着色度下,这些制剂所产生

的着色强度着色力比等量传统干颜料由于树脂和颜料两者均是流动的, 因此

的要高。

与颜料结合的水从颜料表面排出而有利

于聚酯树脂对其的湿润。

由于这些制剂较高的着色强度,于

是为匹配预定色调和色强度丽所需的有

通过系列机械加【一技术, 颜料

机颜料量可以降低。这也意味着粉末涂缔台的水被完全从颜料表面排出, 仅仅

层流平到凝胶化开始前的关键阶段中有马上为聚酯树脂所替代此 , 以

较好的流变学性质,由此导致因粉末在工艺制取了用载体树脂色囊的

本质上初级颜料粒子的分散体圈】。其熔融阶段中的均匀流动性覆盖,而

使

表面外观改善。颜料预分散制剂的另一确定不同颜料类型的备颜料含的

优点是深色调中光泽较高。在光泽不重决定因素是在研磨利冲洗操作期问

所经

要的平光漆中加入这种改进了的颜料也较经济。当该颜料制剂与干调色剂相

比时,由于用较少的颜料达到了所需的色

彩,因此可用较低量的着色度。

水湿润的压滤饼颜料制剂是用所供颜料类型在例行生产中所产生的水湿润压

滤饼来制备的。

形成本系列预分散颜料部分的大多

数颜料通常都经历了~个阶段,亦即用

球溶剂

板框压滤机将它们压滤并水洗除去残留图分散体的生产

无机杂质的阶段。从压滤机中放出的颜遒一耪束浍辩与潦装维普资讯 ////. 表系列颜料制剂

颜料类型颜料索颜料含量 %

炭黑.喹吖啶酮 . .

二萘嵌苯茈 . .

铜酞普兰 . . :铜酞昔兰 ,.:咔唑紫 . .

喹吖啶酮紫.

铜酞普绿 .

受的流变学行为。颜料荷量过高会导致剂产品是将低熔点基料和最佳颜料浓缩在 ?型浆叶搅拌器内产生的切变极高, 物组合落在?之间。

继之而来对颜料制剂成品也会经受各种掺混和挤出过程是关键阶段。这是问题表列出了预分散体形式可得的因为颜料制剂在其导八挤出机简体后应’ 些高性能颜料。

尽可能早地熔和流动。

掺混的方法

当配方设计师在用一种预分敞颜颜料分散体可用与干

时,他并不一定要依赖挤出机显现着色颜料同样的方式掺混入粉末涂料配方中。强度,而更重要的量要使该颜料制剂在它们可与粉末作料配方中的树脂和其它

挤出机中短暂驻留时问内得到充分的讹成分先预混合,然后再馈送入挤出机中混合。

炼,虽然颜料制剂并束减少粉末涂料工艺旦挤出过程完成后,成品粉末涂

中的任何操作,然而正如它们用于溶剂型料的生产按常规与该分散体一一起经历所漆和水稀释漆的相应形式 ~样,它们的使需的冷却、成碎片、研磨、筛粉嗣测试等用仍确保了色料快速而均匀地掺混入粉阶段。

末涂料体系中。

图比较了一种干有机颜料和该棚在挤出混炼期间,颜料制剂的载体应颜料的预分散体在粉末涂料中的着色树脂与各成分一起熔融,使颜料均匀分强度增长情况,二者与 : 的

布,从而取得色彩充分显现的优点。白色冲淡 ,在~一个实验室单杆挤出因此 ,始终认为重要的是已将机中于不同通过速率驻留时问进行产品的熔融温度空间设计

分散。图中点线指示了标准的挤出驻喇

成适合于基料体系的范围。为此对各制时闻和各产品实现的预期着色强度翱束涂料涂装 / 、

涂料配色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方法

涂料配色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方法 前言 配色是一项较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因为颜色的种类非常多,需要了解各种颜色的性能。利用调色设备(如电脑调色),分析来样色板的颜色及成分,计算出各种颜色的比例,再进行配色,既准确、又迅速。近年来国内很多条件较好的涂料厂家应用调色设备配色,但在涂料应用厂家,有的条件比较差,由于受涂料颜色的限制,再加上用量少,涂料厂家不方便生产,自己调色又没有调色设备,主要凭实践经验,按需要的色漆样板来鉴别其由哪几种单色组成,各单色大约的比例是多少,然后进行试配。以下就涂料配色的基本原理以及它的基本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 涂料配色的基本原理 颜色的配制要根据光学原理。所有的物体,包括颜料在内,它们之所以有颜色,都是靠光线射在其上,经过它们不同的吸收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日光可见光有红、橙、黄、绿、蓝、靛(青)、紫七色,如果某一个物体能把所照到的日光全部吸收,那么人的眼睛就看不到任何反射光线,即呈现为"黑色";如果另一物体能将日光全部反射,则人的视觉为"白色"光;如果物体选择性地吸收了一部分日光,人的视

觉就只能看到它所不能吸收的那一部分光,就是那个物体外表的颜色。 颜料是配色的原料,颜料主要有红、黄、蓝、白、黑五种基本色,其中红、黄、蓝为三原色,用这些基料可以调配出各种颜色的色漆。白色、黑色几乎可以与任何颜色(金色、银色除外)调配,可以起到调配深浅的独特作用。 配色用的原色是红、黄、蓝三种。第一个方面,在涂料配方中常用的主要配色颜料多少带一些其它色光,按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后,就可以得到一些复色;配色的第二个方面,是加入白色,将原色或复色冲淡,就可以得到“饱和度”不同的颜色;配色的第三个方面,是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因而得到“亮度”不同的各种色彩。它们是一些暗浊或鲜明的颜色,如灰色、棕色、褐色、草绿色等,一种原色或复色可以同时变动其它饱和度和亮度。 涂料色漆的调配用颜料拼色法(颜料相加),黄与蓝相加成绿,黄与红相加成橙,红与蓝相加成紫,红、黄、蓝三色相加成黑。 在调色时,两种原色拼成一种复色,而与其对应的另一个色则为其补色,补色加入复色中会使颜色变暗,甚至变成灰色或黑色,因此需要注意。调色、成色与其补色关系见表1所示。

中考初中生物全部基本知识汇总

中考初中生物全部基本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特征 生物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④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⑥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生石花是生物,机器人和石钟乳不是生物。 第二节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①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②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③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生物的归类方法:①按形态结构归类:动物、植物、其他生物。②按生活环境分:陆地生物和水生生物等。③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环境能影响生物。蚯蚓可以疏松土壤,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5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取平均值或随机取样目

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6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的书写要求:①起点是生产者(植物) ②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③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④食物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能量和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的生物,有毒物质越少,数量和能量越多。 4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如果外界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 2生物圈是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生态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的。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森

金属粉末涂料的分类及生产工艺

金属粉末涂料的分类及生产工艺

金属粉末涂料的分类及生产工艺 一、金属粉末涂料的分类 金属粉末涂料涂膜呈金属光泽,具有绚烂的多色效应以及突出的保护功能,为汽车、家电、仪器仪表等高档工业品提供了绚丽多彩的外观装饰。目前金属粉末涂料的分类主要根据涂膜外观效果、金属颜料种类或涂膜的功能来进行。 根据涂膜外观的平整度可以分为平面型和纹理型两大类产品。根据涂膜的外观光泽效果可以将平面型金属粉末涂料分为高光泽、闪光(多彩、随角异色)、金属效应几类,闪光及金属效应类产品目前已推广应用到高级轿车的面涂上;根据涂膜外观的纹理效果可将金属粉末涂料分为锤纹、砂纹、斑纹几类。 根据金属颜料的种类划分。目前市场能在粉末涂料上广泛应用的金属颜料基本就是铝粉、铜粉和锌粉,主要有德国爱卡(ECKART)、舒伦克(SCHLENK),英国的五星行(Wolstenholme)以及国内少数生产厂家,人们习惯按使用金属颜料相应地将粉末涂料区分为银粉(Al)、金粉(Cu)和富锌粉(也称锌基涂料、Zn)。 根据涂膜的功能主要分为装饰性与防护性两类,装饰性产品有普通装饰性和高装饰性;防护性则有耐候性及防静电(导电)类产品。 二、金属粉末涂料的生产工艺 粉末涂料涂膜金属效果的形成是通过加入金属颜料来实现的,加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熔融挤出法和干混法,在实际生产中二者工艺又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2.1熔融挤出法 刚开始的金属粉末涂料基本是采用熔融挤出法进行生产的,与传统粉末涂料的生产工艺类似,在各种粉末涂料的原料中增添了金属颜料,然后高速预分散、熔融挤出、压片破碎、磨粉筛分,制得成品。该法工艺简便,金属颜料与粉末基料达到充分的混合与黏结,但由于工艺过程中存在着高温(130℃)挤出、高剪切粉碎,造成金属颜料表面的部分氧化、粒片变形或被粉碎,造成涂膜外观金属颜色灰暗甚至无金属效果。 为了提高涂膜外观效果,金属颜料生产商改进了颜料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对金属颜料粒子表面进行覆膜保护处理,显著提高了金属颜料耐高温耐腐蚀的能力;粉末制造商则在研磨成的粉末中再加入少量的金属颜料,然后进行简单干混处理,达到改进产品外观效果的目的。虽然各方都采取了努力,但最终适宜该法生产的只有少量金属粉末涂料产品,如闪光粉末涂料(微闪银效果)、锤纹粉末涂料。 2.2热混工艺 初期的干混生产工艺就是将金属颜料加入预先加工好的粉末状的基料中,使用高速混合设施进行充分混合分散后成为成品,该法的优点可以将金属颜料很好地分散而不破坏颜料粒子的形状,颜料片的漂浮与定向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涂膜的金属效果突出。其明显不足是金属颜料粒子与基料粉末粒子两者的物性(如密度、形状)差别较大,且二者没有黏结吸附,在流化、喷涂带电、静电吸附的过程中产生分

家具油漆调色的方法

家具油漆调色时需注意在调配复色漆时,要选性能相同的涂料相配。要先定主色,然后估计各种颜色的配比,由浅入深地进行调配,接下来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 1、调色时需小心谨慎,一般先试小样,初步求得应配色涂料的数量,然后根据小样结果再配制大样。先在小容器中将副色和次色分别调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着色力小的颜色),再将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3、“由浅入深”,尤其是加入着色力强的颜料时,切忌过量。 4、在配色时,涂料和干燥后的涂膜颜色会存在细微的差异。各种涂料颜色在湿膜时一般较浅,当涂料干燥后,颜色加深。因此,如果来样是干样板,则配色漆需等干燥后再进行测色比较;如果来样是湿样板,就可以把样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观察两种颜色是否相同。

5、事先应了解原色在复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氨基涂料和过氯乙烯涂料,需更加注意。 6、调配复色涂料时,要选择性质相同的涂料相互调配,溶剂系统也应互溶,否则由于涂料的混溶性不好,会影响质量,甚至发生分层、析出或胶化现象,无法使用。 7、由于颜色常带有各种不同的色头,如果配正绿时,一般采用带绿头的黄与带黄头的蓝;配紫红时,应采用带红头的蓝与带蓝头的红;配橙色时,应采用带黄头的红与带红头的黄。 8、要注意在调配颜色过程中,还要添加的哪些辅助材料,如催干剂、固化剂、稀释剂等的颜色,以免影响色泽。 9、在调配灰色、绿色等复色漆时,由于多种颜料的配制,颜料的密度、吸油量不同,很可能发生“浮色”“发花”等现象,这时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剂或流平剂、防浮色剂来解决。比如加入0.1%的硅油来防治,加入量一般在0.1%~1%。 10、利用色漆漆膜稍有透明的特点,选用适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颜色比原涂料的色彩更加鲜明,这是根据自然光反射吸收的原理,底色与原色叠加后产生的一种颜色,涂料工程称之为“透色”。如黄色底漆可使红色更鲜艳,灰色底漆使红色更红,正蓝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水蓝色底漆使白色更洁净清白。 大家在调色的时候一定要掌握着这十个技巧哦。给油漆调色需要了解油漆的特性,如果大家对此不清楚,可以多问问专业的油漆商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汇总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汇总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内生殖器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场所:输卵管 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38周左右。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氧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因此,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3、“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三节青春期

粉末涂料调色技巧

粉末涂料调色技巧 作为有色粉末涂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颜料主要起到遮盖、装饰和保护被涂物的作用,根据被涂工件的结构设计不同,有色粉末涂料可以显示出工件的蕴藏风格、文化底蕴,给人以美的感受,而且对涂膜的耐紫外线、耐候、耐水、耐碱、耐酸等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现行的粉末涂料的厂商的调色一般为人工配色和电脑配色,通常是以人工配色为主要途径,所以本文对一些调色的技巧作一些总结。 色彩学基础 颜色是人眼受到物一定波长和强度的辐射能的刺激后所起的一种视角神经的感觉,虽然颜色千差万别,但是最基本的颜色只有红、黄、蓝三种基本色,通常称为三原色,将两种原色等量相互调配而成二次色(间色),二次色与原色等量相互调配而成为复色。 把红、黄、蓝三原色等量的混合起来,就变成黑色,作为粉末涂料调色人员,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一般一个颜料有色调、饱和度、明度三个参数来去确定的,也称为颜色的三要素。色调是指红、黄、蓝等不同颜色之间的颜色差别,决定光源的光谱组成和物体表面的所反射(或者透射)的各种波长辐射的比例对人眼所产生的感觉。 明度(也称亮度),指颜色的明暗深浅的差别,是人眼对物体的明亮感觉,一般手视角感受性和过去经验的影响,物体表现出对光的反射率越高,它的亮度就越高。 饱和度(也称纯度),指颜色的饱和程度,有时也称彩度,也就是在色调的基础上所表现的出的颜色纯度,可见光的各单色光是最饱和的彩色,当这些颜料中掺入白光越多就越不饱和,对光波的反射选择性就越差,对光波的选择性越强越饱和。 单一色不加其它的色为纯色,加入其它色变成为间色或者复色,两个同一色调的被涂物工件被不同的灯光或者日光照射时,两个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色光,这就是亮度的性质,一定色调的颜色又有强弱之分,这就是饱和度上的区别。 调色是每个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颜色的三要素可以用来区分有色粉末涂料的差别,即只有当两个颜色的色调、明亮度和饱和度三个特性值都相同时,这两个颜色才能完全相同,如果其中有一个参数不相等,则这两个颜色就不一致。 粉末涂料的调色技巧 粉末涂料调色通常用的颜料 粉末涂料用的颜料通常可以按照生产方法、组成结构、功能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按生产方法,由生产方法可分为天然颜料和合成颜料,天然颜料中如锭青等,一般应用于粉末涂料中的天然颜料较少,而合成颜料的有钛白粉、氧化铁系列颜料、酞菁系列、偶氮颜料、多环颜料等。 功能区分,按在粉末涂料中的功能可以分为着色颜料、体质颜料(也称填料)、防锈颜料、导电颜料等,对于大多数功能性粉末涂料,功能填料的应用显得非常重要。 按化学组成结构,粉末涂料用颜料按化学组成结构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之分,无机颜料中钛白粉、氧化锌、氧化铁系列、钼铬系列、铝系颜料、金属颜料等,而有机颜料中如酞菁系列、偶氮系列、多环颜料等。 条件的允许的厂商可以划分更为详细的图表,或者是因为厂商内部编码的需要,可以举例如下: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最详细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 2017年初二生物会考知识(一) 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 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 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輕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薛、蕨类和种子輕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三、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四、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数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五、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六、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影响 七、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琪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门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 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白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

第一章 粉末涂料及其涂层性能检验

第一章粉末涂料及其涂层性能检验 第一节粉末涂料性能检验 一、取样 二、粒度 (一)筛余物 (二)激光粒度仪对粉末涂料的粒度的测定 (三)筛分法测定粒度分布 三、在容器中状态 四、密度 (一)表观密度的测定 (二)装填密度的测定 五、安息角 六、流出性 七、粉末涂料流动性 八、不挥发物含量 九、粉末涂料烘烤时质量损失的测定 十、软化温度 十一、熔融流动性 (一)水平流动性 (二)倾斜流动性 十二、胶化时间 十三、爆炸下限浓度 十四、贮存稳定性 十五、粉末涂料的电性能 (一)粉末涂料的介电常数 (二)电荷/质量比(q/m) 十六、沉积效率 十七、粉末涂料相容性 十八、粉末雾化及输送特性 十九、重金属含量的测试 二十、粉末涂料及涂层的热特性测定 第二节粉末涂层性能检验 一、标准试板底材及处理

二、涂膜制备 三、涂膜厚度 四、粉末涂料的固化条件测试 (一)炉温跟踪仪测试粉末涂料固化温度的方法(二)粉末涂料固化时间的测定 (三)粉末涂料固化程度的测定 五、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六、边角覆盖率 七、涂膜外观 八、光泽 九、色差 十、柔韧性 十一、弯曲试验 十二、附着力(划格法) 十三、硬度 (一)铅笔硬度 (二)划痕硬度 (三)压痕硬度 十四、杯突试验 十五、耐冲击性 十六、耐湿热性 十七、耐中性盐雾性能 十八、耐液体介质性 十九、耐水试验 二十、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二十一、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 二十二、有色涂膜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二十三、涂层气孔率(均匀性试验) 二十四、抗割穿性 二十五、耐溶剂擦试性测定 (一)手工擦拭法 (二)仪器擦拭法 二十六、耐磨性

油漆调色表

在调配各种油漆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在调配复色漆时,要选性能相同的涂料相配。 2.配色时,先要选定主色,并估计各种颜色的比例,然后由浅入深地进行调配,国加国搅 拌。 3.要注意调配过程中还要加哪些辅助性材料,加催于剂,稀释剂。固化剂等等。 4.在调配灰色,绿色漆时是用中颜色配成的,可能会发生(浮色)现象。这时可以加一点微 要在日照下调配颜色,调配的颜色一般应比原样板的颜色略浅 加色法混合的结果归纳如下: 红加黄变橙,红加蓝变紫,黄加蓝变绿。红、黄、蓝是三原色,橙、紫、绿则是三间色。间色与间色相调合就会变成各类灰色。但灰色都应该是有色彩倾向的,譬如:蓝灰,紫灰,黄灰等。 1、红加黄变橙--少黄多红变深橙--少红多黄变浅黄; 2、红加蓝变紫--少蓝多红变紫再加多红变玫瑰红; 3、黄加蓝变绿--少黄多蓝变深蓝--少蓝多黄变浅绿;

4、红加黄加少蓝变棕色--红加黄加蓝变灰黑色(按分量多少调可调出多种深浅不一的颜色); 5、红加蓝变紫再加白变浅紫; 6、黄加少红变深黄加白变土黄--黄加少红变深黄--黄加蓝变绿加白变奶绿; 7、红加黄加少蓝加白变浅棕--红加黄加蓝变灰黑色加多白变浅灰; 8、黄加蓝变绿加蓝变蓝绿; 9、红加蓝变紫再加红加白变粉紫红(玫瑰); 10、少红加白变粉红。 朱红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天蓝色 + 黄色 = 草绿、嫩绿 天蓝色 + 黑色 + 紫 = 浅蓝紫 草绿色 + 少量黑色 =?墨绿 天蓝色 + 黑色 = 浅灰蓝 天蓝色 + 草绿色 = 蓝绿 白色 + 红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红 天蓝色 + 黑色(少量) = 墨蓝

白色 + 黄色 + 黑色 = 熟褐 玫红色 + 黑色(少量) = 暗红 红色 + 黄 + 白 = 人物的皮肤颜色 玫红色 + 白色 = 粉玫红 蓝色 + 白色 = 粉蓝 黄色 + 白色 = 米黄 玫红色 + 黄色 = 大红 ( 朱红、桔黄、藤黄?)朱红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 天蓝色 + 黄色 = 草绿、嫩绿 天蓝色 + 黑色 + 紫 = 浅蓝紫 草绿色 + 少量黑色 = 墨绿 天蓝色 + 黑色 = 浅灰蓝 天蓝色 + 草绿色 = 蓝绿 白色 + 红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红 天蓝色 + 黑色(少量) = 墨蓝 白色 + 黄色 + 黑色 = 熟褐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 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最基本元素: C C、 H、 O、N、 大量元素P、 S、基本元素: C、 H、 O、 N K、Ca、 Mg 主要元素: C、H 、O、 N、 P、S 必需元素 微量元素Fe、 Mn 、 B、 Zn、Cu 、 Mo 等 化学元素 无害元素Al 、 Si 等 非必需元素 有害元素Pb、Hg 等 1.2 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C、 H、 O、 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 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元素含量差异很大 1.3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

1.4 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化合物分类元素组成主要生理功能 ①组成细胞 ②维持细胞形态 ③运输物质 水④提供反应场所 ⑤参与化学反应 ⑥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 ⑦调节渗透压 ①构成化合物( Fe、 Mg ) 无机盐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 ③参与化学反应 ④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单糖①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 糖类二糖 C、H、O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多糖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脂肪C、H、O ①供能(贮备能源) ②组成生物膜 脂质磷脂(类脂)C、H、O、N、P 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 Vit.D ) 固醇C、H、O ④保护和保温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 蛋白质单纯蛋白(如胰岛素)C、H、O、N、S ②调节代谢(激素)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Fe、Cu 、P、Mo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 ④运输、免疫、识别等DNA 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核酸C、H、O、N、P ②控制生物性状 RNA 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 1.5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构 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 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 x,蛋白 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x m n??????????????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y ma18 x ????????????????② 或者y r a 18 x ????????????????③ 3

粉末涂料知识概括 (1)

粉末涂料知识概括 简介: 粉末涂料是一种新型的不含溶剂的100%固体粉末状涂料。具有不用溶剂、无污染、节省能源和资源、减轻劳动强度和涂膜机械强度高等特点。粉末涂料的含义不仅在于粉末涂料的产品为粉末状态的,即使在涂装过程也是以粉末状态来使用的,只有在烘烤成膜时它才有一个熔融形成液态的过程。粉末涂料是没有挥发分的,成膜物为100%的涂料,理论上产品的利用率近乎100%。由于没有液态介质的挥发,没有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环保性;粉末涂料一次性就可形成较厚的涂层,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粉末涂料的力学性能和抗化学腐蚀性能优异,具有优异的涂膜性能;粉末涂料的使用能够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利用率可达99 %,使用安全,具有突出的经济性;因此,人们称粉末涂料是具有“四E”性的涂料。 分类: 粉末涂料以其主要成膜物质的性质再分成热固型和热塑型两类。 组成: 粉末涂料没有溶剂,其组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1、成膜物质树脂,它是涂料成膜的基础,又叫基料。树脂是黏结颜填料形成坚韧连续膜的主要组分。 2、助剂用以增加粉末涂料的成模性,改善或消除涂膜的缺陷,或使涂膜形成纹理。 3、颜料赋予粉末涂料遮盖性和颜色。 4、功能组分赋予涂膜某种特殊功能,如导电、伪装、阻燃等。 粉末涂料的成膜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粉末涂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人们选用合适的成膜物质以及相应的固化剂来满足不同环境下使用材料的涂装。 1. 粉末涂料助剂:

粉末涂料助剂是以增加粉末涂料的成膜性,改善或消除涂膜的缺陷,或是涂膜形成纹理的材料。助剂是起辅助作用的材料,粉末涂料的助剂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⑴流平剂粉末涂料使用的流平剂是低表面张力的丙烯酸聚合物。 ⑵固化促进剂固化促进剂是加速树脂与固化剂反应、缩短固化时间、降低固化温度的组分。这种促进剂有酸性和碱性两类,酸性有三氟化硼络合物、氯化亚锡、辛酸亚锡等;碱性包括大多数有机叔胺、咪唑化合物等。 ⑶消光剂 ⑷外光吸收剂、光稳定剂和抗氧剂 紫外线吸收剂是将日光中的紫外部分的光能吸收并转化为热能的物质,通过这种转化消除太阳光对涂层的损坏。这类物质主要是羟苯基苯并三唑的衍生物等。 光稳定剂是能够通过捕捉高分子材料分子中产生的自由基来阻止物分子的 光化学降解作用的物质。这类物质一般是受阻胺,主要有四甲基哌啶的衍生物等。 抗氧化剂又称热稳定剂,是被用来防止在过烘烤中涂层黄变的一类物质。一般情况下它是空间位阻型抗氧化剂和抗水解的有机亚磷酸盐的混合物。 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在协同使用时防光泽降低、防分解(粉化)、防变色的效果比单一使用要好得多。 ⑸表面划伤和增滑剂涂膜的表面划伤包含有硬物划伤、擦伤和耐磨性等含义。常见的增滑剂有聚乙烯蜡、改性的聚丙烯蜡和聚偏二氟乙烯与聚乙烯蜡的混合物。 ⑹理剂能使涂膜表面形成纹理的助剂称之为纹理剂。 ⑺抗粉末结块和粉体助剂 ⑻脱气剂和消泡剂最常用的脱气剂安息香。 ⑼增电剂能够改善粉末涂料粒子的带电程度的助剂 ⑽抗静电剂和电荷控制剂抗静电剂和电荷控制剂都是可以降低粉末涂层离子表面电阻率的助剂。前者是用来增加涂层的导电性以增加涂层向地面传送静电的能力;后者是用于控制粉末涂料粒子的带电性能和带电量以增加粉末粒子的带电速率从而增加粉末的上粉率以及客服法拉第效应所产生的粉末和工件吸附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大全

高中新课标生物基础知识大全 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主要由C、H、O、N 4 种元素组成,很多蛋白质还含有P、S 元素,有的也含有微 量的Fe、Cu、Mn、I、Zn 等元素。 (2)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表示方法(右图): 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 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3)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化学式表示为—NH—CO— 拓展: 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对于环肽来说,肽键数=氨基酸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 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5)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胃蛋白酶;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6)核酸的元素组成有C、H、O、N 和P。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7)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8)DNA 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 中的五碳糖是核糖;DNA 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而RNA 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DNA 中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而RNA 中只含有一条核糖核苷酸链。 (9)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拓展: ①因为绝大多数生物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只有RNA 病毒以RNA 作为遗传物质,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③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④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的RNA 不是遗传物质,DNA 是遗传物质。 ⑤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DNA。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0)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有C、H、O。 (11)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12)糖类的主要作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13)植物细胞特有的单糖是果糖,特有的二糖是麦芽糖、蔗糖,特有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动物细胞所特有的二糖是乳糖,特有的多糖是糖元。 (14)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 和N。 (15)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16)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17)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18)因为等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比糖类释放的能量多,所以说脂肪是动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粉末涂料常识

粉末涂料使用中的几点质疑 材料、能源、信息作为现代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推动着社会高速发展。近几十年来,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使得各行业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粉末涂料作为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涂装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环保性,引发了涂装行业的一次革命,自粉末涂料诞生到现在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粉末涂料理论是建立在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静电理论等基础上的新学科,在很多方面还不成熟,现有的理论对有些现象还不能充分解释,有些概念还处在不断更新和发展阶段,有的问题还只限于定性讨论。而在生产和使用领域人们虽然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技巧,喷涂工艺日趋成熟,但很多方面还存在误区,如何合理选择粉末、正确使用粉末已成为涂装行业的重要课题,本文质在提出一些存在争议或多数人感到模糊的论题,并愿与业界人士共同探讨。 1. 粉末涂料的带电机理 静电理论是粉末涂料喷涂的基本理论,按静电产生方式分为电晕枪和摩擦枪。电晕带电是电晕喷枪喷涂的理论基础,其原理是:利用电极电离空气,然后使附近通过的粉末粒子带电,具体方法是在喷枪的枪管末端设置电极,并加以高压,电极的作用在于使位于枪头附近的空气分子电离成带电离子云,粉末涂料在供粉器内经流化与空气形成混合气粉,通过软管送往喷枪均匀喷出,粉体在经过喷枪头离子云时变会吸取负离子,因而带负电,喷枪与工件之间形成电场和电力线,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带有负电的粉体粒子会被基材(已接地)上的正电所吸引,在压缩空气推力和库仑力作用下,飞向工件,而使粉末粒子附着在基材表面上。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粉末在喷枪头部并没有带电,而是被极化,变成偶极子,在电场中运动并到达工件表面,偶极子在表面首位相接,致密地吸附在工件上,这种说法的根据是:把喷枪喷出的粉末收集在绝缘的容器内,检测其带电程度,发现粉末并不带电荷。这种理论对工件接地不能很好地解释。 虽然静电喷涂理论还有很多争议,但是静电喷涂毕竟已经在粉末涂装行业应用了几十年,并且是目前使用最广的喷涂方法,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静电理论的不断完善,很多现象可以得到完美的解释。 2. 内在质量与外观 涂料涂装的主要目的有两个:装饰和保护,装饰是外在质量,保护是内在质量,内在质量决定外在质量,如果涂层的保护功能都失去了,也就谈不上装饰了。同时,对不同的工件侧重不一样,如:管道防腐粉末涂料主要强调防腐性,对流平、颜色、光泽要求不严格,而家电、家具等用品则较侧重于装饰性,力求有一个比较漂亮的外观。而对大部分喷涂的工件,对装饰和保护都同等重要,因为粉末涂料的各种指标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如硬度与韧性、附着力与抗冲击性、流平与边角覆盖、施工性与涂装效果等,如果过分强调某一指针,而忽视总体性能指标,则会造成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1)流平与边角覆盖

涂料油漆调色比例表

涂料油漆调色比例表 复杂一点的: P01淡紫 钛白 99.712% 甲苯胺红 0.204% 酞菁蓝 0.084% B02 中灰 钛白 87.523% 柠檬黄 5.959% 碳黑 5.348% 铁红 1.170% BG01 中绿灰 钛白 92.306% 浅铬黄 5.887% 碳黑 1.671% 铁蓝 0.316% P02 紫 钛白 98.619% 酞菁蓝 0.731% 大红粉 0.650% B03 淡灰 钛白 94.123% 铁黄 3.165% 碳黑 2.639% 铁蓝 0.074% BG02 湖绿 钛白 82.92% 柠檬黄 16.30% 铁蓝 0.39% 软碳黑 0.39% PB01深(铁)蓝 酞菁蓝 71.61% 铁蓝 13.88% 钛白 8.20% 甲苯胺红 6.32% B04 银灰 钛白 93.748% 铁黄 4.472% 碳黑 1.640% 铁蓝 0.140% BG03 宝绿 钛白 66.96%

酞菁蓝 1.58% 软碳黑 0.07% PB02深(酞)蓝 酞菁蓝 93.605% 钛白 6.395% B05 海灰 钛白 97.628% 柠檬黄 1.697% 碳黑 0.641% 铁蓝 0.034% BG04 鲜绿 柠檬黄 55.82% 钛白 40.41% 酞菁蓝 3.54% 铁蓝 0.23% PB03 中(铁)蓝 酞菁蓝 60.65% 铁蓝 19.02% 钛白 20.33% B06 淡天(酞)蓝 钛白 99.676% 铁黄 0.232% 铁蓝 0.057% 酞菁蓝 0.035% BG05 淡湖绿 钛白 95.527% 柠檬黄 3.185% 中铬黄 0.785% 铁蓝 0.504% PB04 中(酞)蓝 酞菁蓝 81.773% 钛白 18.227% B07 蛋青 钛白 98.573% 浅铬黄 1.042% 铁蓝 0.221% 铁红 0.164% G01 苹果绿 钛白 79.95% 柠檬黄 19.65% 酞菁蓝 0.20%

油漆调色技术

以下资料是我们网站经过长期整理而来,在此共享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一览英才网旗下涂料行业招聘网站———涂料英才网的支持! 油漆调色技术 (1)调色时需小心谨慎,一般先试小样,初步求得应配色涂料的数量,然后根据小样结果再配制大样。先在小容器中将副色和次色分别调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着色力小的颜色),再将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3)“由浅入深”,尤其是加入着色力强的颜料时,切忌过量。 (4)在配色时,涂料和干燥后的涂膜颜色会存在细微的差异。各种涂料颜色在湿膜时一般较浅,当涂料干燥后,颜色加深。因此,如果来样是干样板,则配色漆需等干燥后再进行测色比较;如果来样是湿样板,就可以把样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观察两种颜色是否相同。 (5)事先应了解原色在复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氨基涂料和过氯乙烯涂料,需更加注意。 (6)调配复色涂料时,要选择性质相同的涂料相互调配,溶剂系统也应互溶,否则由于涂料的混溶性不好,会影响质量,甚至发生分层、析出或胶化现象,无法使用。 (7)由于颜色常带有各种不同的色头,如果配正绿时,一般采用带绿头的黄与带黄头的蓝;配紫红时,应采用带红头的蓝与带蓝头的红;配橙色时,应采用带黄头的红与带红头的黄。 (8)要注意在调配颜色过程中,还要添加的哪些辅助材料,如催干剂、固化剂、稀释剂等的颜色,以免影响色泽。 (9)在调配灰色、绿色等复色漆时,由于多种颜料的配制,颜料的密度、吸油量不同,很可能发生“浮色”“发花”等现象,这时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剂或流平剂、防浮色剂来解决。如常加入0.1%的硅油来防治,国外公司生产的各种表面活性剂,需分清用在何种溶剂体系,加入量一般在0.1%~1%。 (10)利用色漆漆膜稍有透明的特点,选用适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颜色比原涂料的色彩更加鲜明,这是根据自然光反射吸收的原理,底色与原色叠加后产生的一种颜色,涂料工程称之为“透色”。 1、消色物体的色 消色物体指黑、白、灰色物体,它对照明光线具有非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即光线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被吸收的入射光中的各种波长的色光是等量的;被反射或透射的光线,其光谱成分也与入射光的光谱成分相同。当白光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反光率在前75%以上,即呈白色;反光率在10%以下,即呈黑色;反光率介于两者之间,就呈深浅不同的灰色。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七年级上册 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及其环境的总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三、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定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1、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2、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三、食物链的定义: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称为食物链。

粉末涂料用着色颜料的选择.

粉末涂料用着色颜料选择杂谈 1 概论 粉末颜料用的颜料要求在熔融挤出过程中,或烘烤固化过程中不能与树脂、固化剂、助剂等组份发生化学反应;当然,也与其它涂料一样要求着色力和遮盖力好,这样颜料的用量就会少;再则,颜料在树脂中的分散性要好,制造涂料时容易分散均匀。 粉末涂料的颜料是粉末涂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涂层绚丽多彩的色泽。我们可以根据颜料的索引号,为快速找到产品要求的颜料指点迷津。 国际着色剂刊物《ColourIndex》(《染料索引》,简称C.I.)是英国染色家协会(SDC)和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合编出版的国际染料颜料品种汇编,它收集了世界各国染料厂生产的商品7000多种,按照它们的应用性质和化学结构进行归纳、分类、编号,逐一说明它们的特性和合成方法,并列出了结构式等。它是有关着色剂的资料大全,方便需要时查阅。 颜料索引号是在《Color Indes》上登记的编号,分别按应用和化学结构类别对每一颜料给两个编号(应用分类号和结构分类号).应用分类号将颜料分成颜料黄(PY)、颜料橙(PO)、颜料红(PR)、颜料紫(PV)、颜料蓝(PB)、颜料绿(PG)、颜料棕(PBr)、颜料黑(PBk)、颜料白(PW)、金属颜料(PM)等十大类,同样颜色的颜料依照次序编号排列,如锌白P.W.4、锌钡白P.W.5、钛白为P.W.6。为了查找化学组成,另有结构编号,如钛白P.W.6 C.I.77891、酞菁蓝是P.B.15 C.I.74160。 通过查阅Color Indes就可以帮助您很快知道所选择颜料的应用范围、应用性能及结构,使你对着色后产品性能和牢度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你为了某种需要,也可根据索引号找到其它公司生产同类产品。例如: 康纳铬黄GMX-15-SQ和GMX-25-SQ索引号都是P.Y.34 CI 77603,耐热260℃,耐光7—8级; 康纳铬黄GMX-35-SQ和GMX-345-SQ索引号都是P.Y.34 CI 77600,耐热260℃,耐光7—8级;

高中生物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 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 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 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 DD×Dd 或 DD×dd 5.分离定律 其实质 ..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2) 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