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讲课稿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课件上课课件.讲义

要选用树叶反光发亮的树种。
(4)区域大小视周围环境而定。
儿童活动内容----游戏场、障碍物、迷宫、阅览室、少年自然科学园地等;
加拿大西敏码头公园
4.儿童活动区
(1)占地面积小、各种活动设施复杂。公园中儿童占游人量30%-50% (2)该区多布置在公园主入口附近或景色开朗处,建筑设施要符合儿童 心理,造型新颖、色彩鲜艳、尺度小。 (3)按不同年龄划分活动区(幼儿和学龄儿童使用的器械,应分别设置)。 可用绿篱、栏杆、水溪等进行隔离。 (4)游戏场内园路应平整,路缘不得采用锐利的边石;地面设计应采用 缓坡过渡。游戏器械下的场地地面宜采用耐磨、有柔性、不扬尘的材料铺 装。
(三)主次分明,方向性明确,注意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
1、避免蛇行路 2、避免此路不通 3、忌园路曲度相同
(四)自然式园路的布局妙在曲折迂回(原因)
1、功能和艺术的要求,扩大空间层次,变换游人视线; 2、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的曲折而起伏,“路因景曲,境因景深”
(五)园路布局必须处理好园路交叉口与分叉口。
(二)常见的变形园路
1、园桥 2、歩石 3、汀步 4、踏步
园路中的形式多种多样 • 在人流聚集的地方,路转化为场地。 • 在林间或草坪中,路就可以转化为步石。 •遇到建筑,路可以转化为廊。 • 遇到山地时,路可以转化为盘山道,蹬道,石阶等。 • 遇水,路可以转化为园桥、汀步。 路以它丰富的形式和体态装点着园林景观,使园林因路而引人入胜。
体育活动内容----球类、划船、游泳、健身、溜冰等;
3.体育运动区
(1) 游人多、集散时间短、对其他活动干扰大。布局要尽量靠近 城市主要干道,或专门设置出入口。
(2) 选择平坦的地形,根据需要因地制宜的设计各种活动场地。
城市综合公园设计案例调研分析课件 (一)

城市综合公园设计案例调研分析课件 (一)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综合公园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
本文将会介绍城市综合公园设计案例的调研分析课件,以探寻城市综合公园的设计理念、特点及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一、城市综合公园的设计理念城市综合公园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的开放式公共绿地,是城市绿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等多重功能。
其设计理念主要是以人为本,倡导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设计理念,同时延续城市历史文化,重在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城市综合公园的设计特点1. 人性化设施建设。
城市综合公园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建设相应的人性化设施,如老年人广场、儿童游乐园、狗主人休息区等。
2. 绿化种植布局。
城市综合公园的绿化应该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科学绿化设计,能有效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污染,同时增加城市的景观价值。
3. 环境保护。
城市综合公园的设计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可以设置一些环境保护设施,如雨水花园、污水处理厂等,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做出更有效的贡献。
三、城市综合公园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城市综合公园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首先,它能有效地缓解城市碳排放问题,以其绿化、环保的特点,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
其次,城市综合公园还能提供一个休闲、娱乐、文化、运动、社交的场所,为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最后,城市综合公园还能提高城市质量,提升城市形象,使城市更加现代化、文化化。
综上所述,城市综合公园作为一个现代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其设计理念和特点的确切规划、落地施工是至关重要的,可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城市运营中要充分重视综合公园的意义与价值,进而提高其质量,让城市居民能够在更好的生活环境下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PPT课件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施工阶段
①施工图属于工程性图纸,要求尽量做到符合 《建筑制图标准》的规定;②图纸大小要规范;③ 图纸要求字迹清楚,用仿宋体;④图纸中各要素齐 全(图利、指北针、比例尺),标题栏、会签栏填 写完整;⑤图面清晰、整洁;⑥图线使用正确,要 分清楚线型。
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等 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
设施的狭长形绿地。 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
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总体规划阶段
1、立意构思,挖掘公园主题内涵
2、功能分区。从实用的角度安排公园的内容, 简单明确。 3、全园规划。确定整个公园的总布局。
1)平面图。 2)剖面图。——1:20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施工阶段
4、种植设计图(植物配置图)
标明园内树木花草的种植位置、品种、种植类型、 种植距离等。1:500——1:200 1)种植设计平面图。 2)大样图。——1:100
见附图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PPT59页)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施工阶段
生命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总体规划阶段
3、全园规划。(确定整个公园的总布局)
3)道路系统(公园规范:3级道路)。 4)景点的设置。划分景区和确定景点类型及景点取 名。 5)地形处理、竖向规划。(水系规划、水底标高、 驳岸处理…) 6)植物种植设计 7)经济技术指标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总体规划阶段
1)确定公园的活动内容,需设置的项目和规模。 2)确定出入口的位置、数量,并进行停车场、出 入口广场等的位置安排。
园林规划课件___第八章___第四节综合公园规划

2019/12/15
31
园路交叉口处理
2019/12/15
32
5.园路与建筑的关系
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了路 上游人干忧建筑内部活动,可在建 筑面前设集散广场,使园路由广场 过渡再和建筑联系;园路通往一般 建筑时,可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 或形成分支,以利游人分流。园路 一般不穿过建筑物,而从四周通过。
园林绿地的功能 活动要求
观景的要求
园林工程技术的 要求
2019/12/15
24
自然植被护坡
2019/12/15
25
公园地形处理示意图
2019/12/15
26
(五 ) 、景观分区的类别
按感受效果划分: 开朗的景区、雄伟的景区;清静的景区;幽深的 景区;
按复合空间组织景区: 园中园,岛中岛,水中水
体育活动区除了有条件的公园举行专业的 体育竞赛外,应做好广大群众在公园开展 体育活动的安排,如夏日游泳,冬天滑冰, 或提供旱冰场地等。
2019/12/15
19
5、儿童活动区:儿童占游人量15-30%,一般可 分为学龄前与学龄期-游戏场,戏水池、运动场、 障碍游戏、少年宫、阅览室等,最好50m2/人;
2019/12/15
13
入口设计常用手法:
1)先抑后扬:入口多障景,入园后豁然开 朗
2)开门见山:
3)外场内院:以大门为界大门外为交通场 地,大门内为步行内院
4)T字形障景:进门后广场与园路成T字相 连,并以障景引导。
2019/12/15
14
(三)、功能分区规划Fra bibliotek 公园规划工作中,分区规划的目的是为了 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游人的游憩和娱 乐要求,合理、有序的组织游人在公园内 开展各项游乐活动。同时,根据公园所在 地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状况、水体、 原有植物、已存在并要保留的建筑物或历 史古迹、文物情况,尽可能的“因地、因 时、因物”而“制宜”,结合各功能分区 本身的特殊要求,以及各区之间的相互关 系、公园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 区规划。
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的规划与设计城市公园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因此,城市公园的空间布局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的规划与设计为主题,探讨城市公园的布局原则、设计要求以及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
首先,城市公园的布局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是统一性原则,即公园内的各个功能区域应该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不同功能区域的布局应合理、协调,避免出现大面积的空白或重叠区域。
二是灵活性原则,即公园的布局应具有一定的灵活度,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和居民需求的变化。
灵活性的实现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可移动设施、调整功能区域的大小和位置等方式来实现。
三是可持续性原则,即公园的布局应符合生态环保的原则,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城市公园的设计要求是多样化的。
一方面,公园内应包含各种功能区域,以满足居民不同的需求。
例如,可以设置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文化表演区等,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另一方面,公园的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和可利用性。
意味着公园应该便于居民进入和利用,方便居民进行各种活动。
此外,公园的设计还应注重安全性和舒适性。
公园内的设施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同时要提供舒适的休憩和活动空间,让居民能够愉快地享受公园的服务。
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公园的设计应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
通过保留原有的绿地和植被,合理布置景观元素,可以使公园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连,形成一个连续的生态系统。
其次,公园的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通过合理规划植被种植、水体蓄水和处理、垃圾处理等措施,可以提高公园的生态功能,并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公园的设计还应注重创新和智能化。
通过加强科技应用,可以提高公园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体验。
在城市公园空间布局的规划与设计中,还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
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PPT课件

5.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规划..
定义:根据园艺环境绿地中的活动内容的性质 和类型,或根据地形地貌的性质和特点把整个 绿地划分若干区,叫做绿地的功能分区。以便 使游人活动方便,互不干扰,便于管理,而且 形成艺术构图上的统一整体。
公园规划工作中,分区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 不同年龄、不同爱好游人的游憩和娱乐要求, 合理、有机地组织游人在公园内开展各项游乐 活动。
21
④儿童活动区
据测算,公园中儿童占游人量的15%~30%。上述百分 比数与公园所处的位置、周围环境、居民区的状况有直 接关系;也跟公园内儿童活动内容、设施、服务条件等 有关。
在儿童活动区规划过程中,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要分开 考虑。一般考虑开辟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游戏娱乐。
活动内容主要有少年宫、迷宫、障碍游戏、小型趣味动 物角、植物观赏角、少年体育运动场、少年阅览室、少 年阅览室、科普园地等。近年来,儿童活动内容增加了 许多电动设备,如森林小火车、单轨高空电车、电瓶车 等内容。
19
②观赏游览区
公园中观赏游览区,往往选择山水景观优 美地域,结合历史文物、名胜古迹。
建造盆景园、展览温室,或布置观赏树木、 花卉的专类园,或略成小筑,配置假山、 石品,点以摩岩石刻、匾额、对联,创造 出情趣浓郁、典雅清幽的景区。
20
③安静休息区
安静休息区一般选择具有一定起伏地形(山地、谷地)或 溪旁、河边、湖泊、河流、深潭、瀑布等环境最为理想, 并且要求原有树木茂盛,绿草如茵的地方。
《公园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第2.1.4条指出:“市、 区级公园各个方向出入口的游人流量与附近公交车设 站点位置,附近人口密度及城市道路的客流量密切相 关,所以公园出入口位置的确定需要考虑这些条件。 主要出入口前设置集散广场,是为了避免大股游人出 入时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并确保游人安全”。
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资料讲解

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资料讲解精品文档一、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1、公园的规划布局:公园规划布局的艺术处理手法:公园的布局要有机地组织不同的景区,使各景区间有联系而又有各自的特色,全园既有景色的变化又有统一的艺术风格。
对公园的景色,需要考虑其观赏的方式,何处是以停留静观为主,何处是以游览动观为主,静观要考虑观赏景点、观赏视线。
公园景色的观赏要组织导游路线,引导游人借观赏程序游览。
导游线应该按游人兴致曲线的高潮起伏来组织,是公园艺术布局的重要设计内容。
公园的景色布点与活动设施的布置,要有机的组织起来,在公园中要有构图中心。
在平面布局上其游览高潮作用的主景,常为平面构图中心,一般在适中的地段,较常见的是由建筑群、中心广场、雕塑、岛屿、“园中园”及突出的景点组成。
在立体轮廓上起观赏视线焦点作用的制高点,如雄峙的建筑和雕塑,耸立的山石,高大的古树及标高较高的景点组成,常为立体构图中心。
公园立体轮廓的构成是有地形、建筑、树木、山石、水体等的高低起伏而形成的,常是远距离观赏的对象及其他景物的远景。
平面构图中心立面构图中心可以分为两处。
平面构图中心的位置,一般公园规划布局有三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①规则式公园又可称为整体式、几何式、建筑式、图案式。
强调对称轴线,多用几何形体,各种园林要素都是对称布置。
它具有庄严、雄伟、自豪、肃静、整齐、开朗、人工美的特点。
但是,它也有过于严整、呆板的缺点。
当公园设置的内容需要形成这种效果,并且有规则地形或平坦地形的条件,适于用这种布局的方式。
如北京中山公园。
②自然式的公园又称为风景式、山水式、不规则式。
这种形式的公园无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要素自然布置。
创造手法是效法自然,服从自然,但是高于自然,它具有灵活、幽雅的自然美。
其缺点是不易于与严整、对称的建筑、广场相配合。
在地形复杂、有较多不规则的现状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自然式比较合适,可形成富有变化的风景视线。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ppt课件

ppt课件
9
主题构思
没有线的指引,我们将迷失方向,没有事件的累积, 线将永远只是一条线,不会成为历史的长河。人类在逐渐 的进化,文化也在逐渐的发生改变。我们用一根水手结穿 起了日本几千年来吸收外国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变化。用 “线”穿引起“历史”,历史承载着“变迁”。 一个城 市的文明历程总是和它的历史息息相关,从过去到现在, 究竟还存留什么样的记忆呢?
ppt课件
44
(二)主要用地比例范围
Ⅰ园路及铺装场地8~18
5~
Ⅱ管理建筑﹤1.5
﹤10ha Ⅲ游览、休憩、服务、公用建筑﹤5.5
Ⅳ绿化用地﹥70
ppt课件
45
(三)种植设计
……
停车场的种植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首先,树木间距应满足车位、通道、转弯、回车半 径的要求。
另外,庇荫乔木枝下高的标准为:大、中型汽车停 车场大于4.0m,小汽车停车场大于2.5m,自行车停 车场大于2.2m。
2、剖、立面图。
1:500——1:200。主要为了说明竖向设计或地形变化
ppt课件
17
三、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施工阶段
①施工图属于工程性图纸,要求尽量做到符合 《建筑制图标准》的规定;②图纸大小要规范;③ 图纸要求字迹清楚,用仿宋体;④图纸中各要素齐 全(图利、指北针、比例尺),标题栏、会签栏填 写完整;⑤图面清晰、整洁;⑥图线使用正确,要 分清楚线型。
5、书写设计说明。
用于解释说明设计的意图,全面解释设计者的构 思、设计要点等。
主要内容包括:公园的位置、现状、面积;公园 的形状和定位;公园设计的依据和原则;设计的主题、 立意与构思;功能分区;公园景区和景点介绍;设计 的主要内容等。
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
1、公园的规划布局:
公园规划布局的艺术处理手法:公园的布局要有机地组织不同的景区,使各景区间有联系而又有各自的特色,全园既有景色的变化又有统一的艺术风格。
对公园的景色,需要考虑其观赏的方式,何处是以停留静观为主,何处是以游览动观为主,静观要考虑观赏景点、观赏视线。
公园景色的观赏要组织导游路线,引导游人借观赏程序游览。
导游线应该按游人兴致曲线的高潮起伏来组织,是公园艺术布局的重要设计内容。
公园的景色布点与活动设施的布置,要有机的组织起来,在公园中要有构图中心。
在平面布局上其游览高潮作用的主景,常为平面构图中心,一般在适中的地段,较常见的是由建筑群、中心广场、雕塑、岛屿、“园中园”及突出的景点组成。
在立体轮廓上起观赏视线焦点作用的制高点,如雄峙的建筑和雕塑,耸立的山石,高大的古树及标高较高的景点组成,常为立体构图中心。
公园立体轮廓的构成是有地形、建筑、树木、山石、水体等的高低起伏而形成的,常是远距离观赏的对象及其他景物的远景。
平面构图中心立面构图中心可以分为两处。
平面构图中心的位置,一般
公园规划布局有三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①规则式公园又可称为整体式、几何式、建筑式、图案式。
强调对称轴线,多用几何形体,各种园林要素都是对称布置。
它具有庄严、雄伟、自豪、肃静、整齐、开朗、人工美的特点。
但是,它也有过于严整、呆板的缺点。
当公园设置的内容需要形成这种效果,并且有规则地形或平坦地形的条件,适于用这种布局的方式。
如北京中山公园。
②自然式的公园又称为风景式、山水式、不规则式。
这种形式的公园无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要素自然布置。
创造手法是效法自然,服从自然,但是高于自然,它具有灵活、幽雅的自然美。
其缺点是不易于与严整、对称的建筑、广场相配合。
在地形复杂、有较多不规则的现状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自然式比较合适,可形成富有变化的风景视线。
如我国的古代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③混合式园林是把规则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的特点融为一体,而且这两种形式与内容在比例上接近。
在用地面积交大的公园内常采用,可按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处理。
2、公园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之后,对公园进行功能区。
功能分区的设计方法是从空间安排公园的规划内容,这种方法有快速、有效、易于掌握的特点,尤其是面对用地面积较大,活动内容较复杂多样的实际综合公园,通过功能分区可以使各种活动互不干扰,使用方便。
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一般有: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观赏游览区,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公园管理区等。
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的功能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科学文化教育,使广大游人在游乐中受到文化科学、生产技能等教育。
具有活动场所多、活动形式多、较热闹、有喧哗声响、人流集中等特点,可以说是全园的中心。
主要设施有俱乐部、游戏场、电影院、音乐厅、展览馆、画廊、文艺馆、阅览室、剧场、舞场、青少年活动室、动物角等。
该区应设在靠近主要出入口处,地形较为平坦。
应有一定的分隔,平均每人有30平方米的活动面积。
该区的建筑物要适当集中,工程设备于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布局应有利于游人活动和内部管理,同时要注意避免区内各项活动的相互干扰,故要使有干扰的活动项目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利用树木、建筑物、山石等加以隔离。
体育活动区的主要功能是供广大青少年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具有游人多,集散时间短,对其他各项干扰大等特点。
在该区增设各种球类、溜冰、游泳、划船等场地。
布局上要尽量靠近城市主要干道,或专门设置出入口,因地制宜地设立各种活动场地。
在凹地水面设立游泳池,在高处设立看台、更衣室等辅助设施;开阔水面上可开展划船活动,但码头要设在集散方便处,并便于停船。
游泳的水面要和划船的水面严格分开,以免互相干扰。
天然人工溜冰场要按年龄或溜冰技术进行分类设置。
另外,结合林间空地,开展简易活动场地,以便进行武术、太极拳、羽毛球等活动。
观赏游览区主要以参观为主,往往选择山水景观优美地域,结合历史文物、名胜古迹。
建造盆景园、展览温室,或布置观赏树木、花卉的专类园,或略成小筑,配置假山、石品,点以摩岩石刻、匾额、对联,创造出情趣浓郁、典雅清幽的景区。
在区域内主要进行相对安静的活动,是游人喜欢的区域,为了达到观赏游览的效果,要适当布置一些可观的景点如花园、亭子、水景、山石景等。
用地应选择地形变化复杂,景色最优美的地方。
老人活动区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老年人在城市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公园中老年人的活动区是公园绿地中使用率比较高的。
可布置在安静休息区附近,这样的环境相对优雅、风景宜人。
在活动区内还可布置一些合适老人活动的设施,如棋牌桌等。
儿童活动区是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而设立的专门活动区。
具有占地面积小(5%),各种设施复杂的特色。
其中设施要符合儿童心理,造型设计应简洁明快、尺度小。
如儿童游戏场有:秋千、滑梯、滚筒、浪船、跷跷板和电动设施等。
儿童体育场有涉水、汀步、攀梯、吊绳、圆筒、障碍跑、爬山等。
科学园地有农田、蔬菜园、果园、花卉等。
少年之家有阅览室、游戏室、展览厅等。
以城市人口的3%,每人活动面积为50平方米来规划该区。
该区多布置在公园出入口附近或景色开朗处。
在出入口常设有塑像,布置规则和分区道路易于识别。
按不同年龄划分活动区。
可用绿篱、栏杆与假山、水溪隔离,防止互相入串干扰活动。
安静休息区的主要功能是供人们游览、休息、赏景、陈列,或开展轻微体育活动。
具有占地面积大(5%)、游人密度小(100平方米/人)等特点。
应广布全园,特别是在距出入口较远之处,设在地形起伏、临水观景、视野开阔之处,设在树多、绿化、美化之处。
应与体育活动区、儿童活动区、闹市区分隔,但与老人活动区可以靠近,必要时老人活动区可以建在安静休息区内。
安静休息区一般选择具有一定起伏地形(山地、谷地)或溪旁、河边、湖泊、河流、深潭、瀑布等环境最为理想,并且要求原有树木茂盛,绿草如茵的地方。
安静休息区主要开展垂钓、散步、气功、太极拳、博弈、品茶、阅读、划船、书法绘画等活动。
该区的建筑设置宜散落不宜聚集,宜素雅不宜华丽。
结合自然风景,设立亭、榭、花架、曲廊,或茶室、阅览室等园林建筑。
公园管理区的主要功能是管理公园各项活动,是为公园经营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内部专用地区。
具有内务活动多的特点。
多布设在专用出入口内部,内外交通联系方便处,周围用绿色树木与各区分隔。
其主要设施有办公室、工作室,要方便内外各项活动。
工具房、杂务院,要有利于园林工程建设。
职工宿舍、食堂,要方便内务活动。
温室、花园、苗圃要求面积大,设在水源方便的边缘地。
服务中心要方便对游人的服务。
建筑小品、路牌、园椅、废物箱、厕所、小吃、休息亭廊、电话、问询、摄影、寄存、借游具处、购物店等设施要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