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肛瘘123
肛瘘的MRI诊断及分型

显示
MR
正常肛管MR影像
肛提肌层面
正常肛管MR影像
肛门内括约肌
耻骨直肠肌
耻骨直肠肌层面
正常肛管MR影像
内括约肌 联合纵肌
外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深部层面
正常肛管MR影像
外括约肌 联合纵肌
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中部层面
正常肛管MR影像
外括约肌
外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层面
正常肛管增强影像
内括约肌 外括约肌
4.MR检查
无创、无辐射、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分 辨力高。
➢ 对肛瘘进行分型,评价肛瘘活动性
MRI成为首选检查
MR检查(斜冠状位):
➢ 不喝、不清、不灌; ➢ 扫描线与肛管垂直或平行,高分辨扫描; ➢ T1、T2或T2压脂; ➢ T1增强。
MR检查(轴位)
➢ 不喝、不清、不灌; ➢ 扫描线与肛管垂直或平行,高分辨扫描; ➢ T1、T2或T2压脂; ➢ T1增强。
×括 约 肌 间 型
?经 括 约 肌 型
?括
约 肌 上 型
×括 约 肌 外 型
内口位于肛 钟6点
瘘管向右后跨 过耻骨直肠肌
距肛外缘约 2.5cm
高位括约肌上型肛瘘,内口位于肛 钟6点,距肛缘2.5cm
典型病例分析(二)
➢男,58岁,患者肛周 溃口流脓20年余,肛周 3、9点位硬结压痛,溃 口流脓,指检扪及相应 位有条索状伸向肛门内。
复杂型肛瘘
复杂型括约肌 间型肛瘘
始终走行于括约肌 间隙,未超出外括 约肌
内口分别位于3、5、6、9点位
内口距肛外缘约1.0-1.2cm
低位复杂型括约肌间型肛瘘
小结
➢ 临床的需求—新项目的源泉。 ➢ 提供精准影像,做出精准诊断,实现精确医疗—医
肛瘘完整ppt课件(2024)

切除术
将瘘管及周围病变组织一并切除 ,创面敞开,使其逐渐愈合。适 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或复杂性肛
瘘的根治性治疗。
微创手术技巧展示
激光手术
利用激光的高能量,对瘘管进行汽化 、切割和凝固等操作,具有出血少、 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各种 类型的肛瘘。
超声刀手术
利用超声刀的高频振动,对瘘管进行 切割和止血等操作,具有操作简便、 安全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 肛瘘。
应用示例
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肛瘘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注射完毕后,用干净纱布覆盖注射部位,保持局部干燥 和清洁。
04 肛瘘手术治疗方案探讨
传统手术方式介绍
切开引流术
通过切开瘘管,将脓液引流出来 ,缓解疼痛和肿胀。适用于单纯 性肛瘘或复杂性肛瘘的辅助治疗
。
挂线疗法
利用橡皮筋或药线的机械作用, 缓慢切开肛瘘,同时促进局部血 液循环,有利于瘘管的愈合。适 用于高位单纯性肛瘘或复杂性肛
06
熏洗完毕后,用干净纱布轻轻擦干肛瘘部位,保持局部干 燥。
局部封闭法应用示例
局部封闭法原理:通过注射药物或填充剂,使肛瘘内口 封闭,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单纯性肛瘘或复杂性 肛瘘的辅助治疗。 准备局部封闭剂,如硬化剂、生物胶等。
在肛瘘内口附近注射局部封闭剂,使内口封闭。注射时 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注射方式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中药熏洗法操作指南
01
中药熏洗法原理:利用中药的药理作用,通过熏洗的方式 ,促进肛瘘部位血液循环,消炎止痛,促进瘘管愈合。
02
操作指南
03
准备中药熏洗剂,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
肛瘘的治疗最佳方法

肛瘘的治疗最佳方法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不便。
对于肛瘘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肛瘘的治疗最佳方法。
首先,对于初期肛瘘,可以选择药物治疗。
一些消炎药物和抗生素可以帮助减
轻炎症,缓解疼痛,并且加速伤口愈合。
此外,一些中药也有一定的疗效,如黄连上清片、三黄片等可以帮助清热解毒,促进伤口愈合。
其次,对于复杂的肛瘘,手术治疗是较为常见的选择。
外科手术可以彻底清除
肛瘘,避免复发,并且术后恢复较快。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括约肌切开术、肛门周围切开引流术等。
手术治疗是目前肛瘘治疗的主要方式,对于复杂的肛瘘效果更佳。
此外,激光治疗也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
激光治疗可以减少手术创伤,术后
恢复更快,对于一些不宜手术的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还应该注意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减少腹泻,不要过度用力排便,这些都对肛瘘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饮食上应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肠道的健康。
总之,对于肛瘘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治疗过
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肛瘘患者尽快康复。
希望本文所述的肛瘘治疗最佳方法能对患者有所帮助,早日摆脱病痛。
肛瘘无法自愈的原因是什么?

肛瘘无法自愈的原因是什么?
肛瘘是肠道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痔疮的一种疾病,反复发作脓肿破溃,经久不愈,而且肛瘘是不能自愈的。
肛瘘无法自愈的原因
1、肛瘘基本上存在内口,内口与直肠相通,肠腔内的各种细菌及肠黏
液时常进入内口,造成原发病灶继续存在,使瘘管长期处于慢性炎症
之中。
2、肠腔中的粪便、肠黏液和气体进入瘘管后使管壁组织增生变厚,形
成纤维化管壁,管壁不能自行闭合且瘘管弯曲或走行于括约肌之间被
括约肌的压力所压迫导致瘘管引流不畅。
3、特别是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患者,内口虽然在肛窦部位,但其主要管
道已经超过了外括约肌深部以上,个别患者还会出现在盆底肛提肌以
上存在瘘道,这种肛瘘由于被人体的外括约肌紧紧压迫,瘘管深藏,
引流更加不畅,自愈的可能性更加微乎其微。
4、肛瘘外口狭小,个别患者还会出现外口的肉芽增生,更加阻碍了瘘
管的引流,有时某一处的外口由于炎性粘连而暂时闭合,当再次感染
时会形成瘘管感染化脓,新的脓肿可能从原外口溃破也可能从其他的
地方再次溃破,这样便形成了以主管道为主的复杂性肛瘘,时间越长
这种发病概率越高,只要内口、瘘管、外口没有被完全敞开,坏死组
织就不会被液化,也就不会自行愈合。
5、整个瘘管无论长短,简单或复杂,由于瘘道两端内口、外口平时处
于“关闭”状态,瘘管内相对缺氧,再加上管壁阻碍了血液循环,造
成整个瘘管的代谢障碍,所以当然不能自愈了。
肛瘘诊疗方案

肛漏病(肛瘘)诊疗方案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肛漏病(BWG050)西医病名:肛瘘(k60.301)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肛瘘系肛痈成脓自溃或切开后所遗留的腔道。
又称痔漏。
有肛痈病史。
病灶有外口、管道、内口。
(2)疾病分类低位肛瘘:单纯低位肛瘘:只有一条管道,且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
复杂低位肛瘘:具两条以上管道,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且有两个以上外口或内口。
高位肛瘘:单纯高位肛瘘:只有一条管道,穿越肛管直肠环或位于其上。
复杂高位肛瘘:管道有两条以上,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且有两个以上外口或内口。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肛瘘诊断标准”。
(1)症状: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流脓,急性炎症期可发热。
(2)局部检查:视诊可见外口形态、位置和分泌物。
浅部肛瘘肛门周围可触及索状物及其行径。
直肠指诊可触及内口、凹陷及结节。
(3)辅助检查探针检查:初步探查瘘道的情况。
肛镜检查:与亚甲蓝配合使用,可初步确定内口位置。
直肠腔内超声:观察肛瘘瘘管的走向、内口,以及判断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CT或MRI:用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能较好地显示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二)证候诊断1、湿热下注证:肛周有溃口,经常溢脓,脓质稠厚,色白或黄,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正虚邪恋证:肛周瘘口经常流脓,脓质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时溃时愈,按之较硬,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苔薄,脉濡。
3、阴液亏虚证:瘘管外口凹陷,周围皮肤颜色晦暗,脓水清稀,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不寐,口渴,食欲不振,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推移瓣修补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现状

1 推 移 瓣 的 开 展 直肠黏膜 瓣推移 与肛 周皮肤瓣 推移修 补肛瘘 内 口作为
肛瘘治疗 的重要 手术方式 ,经 过不断 的发展及改 良,现 已应 用于多种肛肠疾病 ,且具有不损伤 肛门功能 ,术后并发 症低 , 可重 复治 疗 的优点 。1902年 Noble第一个 介绍 推移 直肠 黏 膜瓣技术 ,并将此项手术方式用于修补 直肠 阴道瘘 。1912年 Elting于将 此技术应用 于治疗 高位肛瘘 。经过一个世 纪的发 展 ,这 种技术 已被广泛 应用于治 疗括约肌外 肛瘘 、括约 肌上 肛 瘘和 高位 经括 约 肌肛 瘘 。Mangione JS121于 1998年 、Amin
doi:10.3969/j.issn.1007-6948.201 1.06.046
高位 复杂性 肛瘘 因瘘 管穿越 外括约肌 深层且 多有 支管 活多样 ,可隧道式切除 ,或瘘 管切 除后严 密缝合 。
道 ,是肛肠 科疑难病 之一 ,因此 又被称 为难治性肌瘘 。迄 今 2.2 肌周皮肤瓣推移修 补术 在肛周皮肤做一 “v”型切 口,
高位 HT瘘 患者 ,与采}{{传统低 位切 升高位挂线 相 比 ,发观前 者可缩短疗 程 ,减 轻痛苦 ,避 免_』}发症 。官爱 民等 采州臀 大 肌 肌 瓣 移 植 行 一 期 愈 合 治 疗 高位 肌 瘘 20例 ,治 愈 率 100% 此 外还有 心J}】 肠黏 膜柞移瓣 治疗4,JkH 瘘 ,也取
瓣 以保证 没有张力 ,瘘管完整剔除 ,皮瓣 向近端推移 ,与肛 管 内 口上部黏膜 缝合 ,皮瓣 的另一侧敞开引流 。 2.3 手术 时的原则 p (1)肛瘘 的解剖必 须精确 。(2)仔 细止
微 肛瘘切除 术 、生物补 片内 口修 补术 、生物蛋 白胶封堵 术 以 血最为重要 。(3)用作修补 的直肠黏膜或皮肤瓣必须是广基 、
肛瘘诊疗规范(参考模板)

肛瘘诊疗规范【诊断】一、临床表现1. 症状: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流脓,急性炎症期可发热。
2.局部检查:视诊可见外口形态、位置和分泌物。
浅部肛瘘肛门周围可触及条索状硬结及其行径。
直肠指诊可触及内口、凹陷及结节;可大体评估肛门括约功能。
3. 辅助检查:(1)探针检查:初步探查瘘道的情况。
(2)肛门直肠镜检查:与双氧水或亚甲蓝(浓度)配合使用,可初步确定内口位置。
(3)瘘道造影:可采用泛影葡胺等造影剂,尤其对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4)直肠腔内超声:观察肛瘘瘘管的走向、内口、以及判断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5)CT或磁共振成像:用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能较好地显示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4.肛瘘的分类:(1)国内分类:A.低位肛瘘低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瘘道通过外括约肌皮下部或浅部,与皮肤相通。
低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内口或外口,肛瘘瘘道在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
B.高位肛瘘高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瘘道,走行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通过瘘管与内口相连或并有支管空腔,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2)Parks分类:肛瘘的分类取决于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分为: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方型、括约肌外型。
当瘘管穿越外括约肌的30-50%以上(高位括约肌间、括约肌上方、括约肌外方),女性前侧瘘管,多个瘘管,复发性瘘管,或伴有肛门失禁,治疗后可能引起肛门失禁的肛瘘均认为复杂性肛瘘。
二、鉴别诊断肛瘘需与结核性肛瘘、炎症性肠病肛瘘、化脓性汗腺炎、肛周皮下囊肿感染、会阴部尿道瘘、骶尾部囊肿或畸胎瘤合并感染脓肿、藏毛窦感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性肛瘘,临床详细的病史和相关检查有助于正确诊断。
【辨证】1.湿毒内蕴肛周流脓液,脓质稠厚,肛门胀痛,局部红肿灼热,渴不欲饮,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正虚邪恋肛周间断流脓水,脓水稀薄,外口皮色暗淡,瘘口时溃时愈,肛门隐隐疼痛,可伴有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濡。
肛瘘偏方 让你的肛门不再难受

肛瘘偏方让你的肛门不再难受肛瘘的症状肛瘘的症状主要包括肛门周围疼痛、排便不适、肛门流脓、肛门周围皮肤湿疹、肛门周围瘙痒等。
其中,肛门周围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程度因病情不同而异,有时会伴随着排便时的灼热感和刺痛感。
肛门流脓是由于脓液从瘘管中排出,通常是黄色或白色的,有时也会带有血丝。
肛门周围皮肤湿疹是由于脓液的刺激和瘙痒引起的,常常伴随着瘙痒感和灼热感。
肛瘘的治疗方法肛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包括开放式切开术、闭合式切开术、局部切除术等。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但是,由于肛瘘病因复杂,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治疗肛瘘的中医偏方中医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常用的中药有黄柏、黄连、黄芩、苦参、地榆、蒲公英、红花、玄参等。
其中,黄柏和黄连是清热解毒的药物,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黄芩和苦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地榆和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排毒的作用;红花和玄参则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此外,中医治疗肛瘘还可以采用针灸、艾灸、拔罐等方法,以调节气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肛瘘的注意事项肛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等;3、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应适当运动;4、保持局部卫生,避免感染;5、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何预防肛瘘肛瘘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但是,通过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预防肛瘘的发生:1、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2、避免过度用力排便;3、避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4、避免过度劳累;5、保持良好的饮食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6、保持局部卫生,避免感染。
可能是瘘管又有新的感染。
此时患者可能会感到瘙痒,需要经常清洗肛周皮肤。
3、疼痛肛瘘发作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等都会导致肛瘘的反复发作 难以治愈,此时必须同时治疗相关 全身性疾病。
复杂肛瘘怎么治
一、肛瘘内口位置的判定
①根据索罗门定律和临床经验多数腺源性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内口多 数位于截石位6点处。
②多数复杂性肛瘘的内口不止一个,术前肛周彩超、术中美兰染色 及探针探查尤为重要。截石位3点、9点距肛门较远有外口的肛瘘;男 性阴囊两侧有外口的肛瘘,在处理对应内口的同时,重视后位6点内口 的处理。
五、处理管道的手术方式
(3)适当的管壁剔除 :仅剔除有腐烂组织附着的炎症肉芽增生的瘘管管道的内
表面一层,其他硬化瘢痕组织不必剔除,可减少组织损,伤减少出血,起与周 围组织粘连固定作用。
并不是所有管壁及纤维化组织都需剔除,在内口处理完全,主管道切除 的前提下,一些深部的、靠近肠壁的、其中可能有大血管穿行的、有可能损伤 到肛直环的、直肠内走行的管壁和纤维化组织可以通过旷置、去腐生肌,挂线 刺激的方法来处理,甚至可以通过二次手术来切除。
二、肛瘘主管道
②马蹄形肛瘘主管道,绝大部分马蹄形肛瘘都有U型或者 是T型的主管道,下图是马蹄形肛瘘主管道的示意图,我们 认为马蹄形肛瘘主管道的剔除在治疗肛瘘中尤为重要。
三、复杂肛瘘主管道难以寻找的原因
①肛门直肠的指诊双合诊,是简单有效的方法。然而,经过反复手术的复 杂肛瘘患者,局部被大量瘢痕组织代替,指诊时全部是硬化的组织,指诊难以 在硬化的瘢痕组织中触摸到窦道的条索,而复发的瘘管往往就在其中。由于局 部解剖结构不清楚,即使术中切开寻找,有时窦道也不能轻易寻找准确。
(7)管道或脓腔内放置油纱条应坚持“内松外紧” 的原则。
五、处理管道的手术方式
(2)开窗引流 :如果瘘管距肛门较远,在其浅的地方可以开窗引流,越 是深部的瘘管越是需要直接切开寻找,因为它弯曲不易找准容易遗漏。 并且开窗口要足够通畅引流,方便冲洗。
五、处理管道的手术方式
(2)开窗引流 :开窗引流的切口选择非常重要,开窗引流前因根
据术前指诊,B超等辅助检查选择开窗的位置,一般根据内口的位置;原 发灶和继发灶最深的位置;主管道的走行选择切口,切口的深度应根据 支管的走行,肛瘘纤维化程度,引流的通畅度来决定。每一个开窗的大 小应根据肛瘘病变的范围大小和纤维化程度来决定,其间需尽可能多的 保留皮桥。
此方法顺藤摸瓜、化繁从简,操作简便。循瘘管直视下全部 切开,便于细致查看,防止遗漏管道。避免了任何盲目的探查所 可能出现假道或遗漏管道,而导致复发。此术式缺点是患者创面 过于巨大,术后疼痛、出血风险大,主要是可能会影响术后患者 的排便功能。
五、处理管道的手术方式
(1)完全切开范围:一般允许切开的范围:外括约肌深部仅后方1处。在 此范围内切开括约肌就不会产生术后严重的肛门失禁。因而,在切断肛 门括约肌时,只要保留住肛提肌就能完全保留住主要的或者最低限度的 括约功能。相反,肛提肌如被切断,就不能指望还有正常肛门功能,就 会产生排便失禁。
五、处理管道的手术方式
挂线时间的长短:
挂线应控制在10—14天左右,不应少于7天,两周左右 应是异物刺激引起的纤维化达到高峰的时间,14天仍不脱 线应紧线,不宜脱线太晚,容易使肛门内外伤口生长不同, 引流不畅,延期愈合。化脓性汗腺炎皮下瘘道挂线可以到 16-20天,高位直肠瘘的挂线时间可达1-2个月。
2.视诊及触诊:主要是根据肛瘘外口的分布确定瘘管的走 行和内口位置(Goodsall 规则 ); 指诊有明显的内 口、高位的瘘道、深部的肿痛、 括约肌及肛直环的纤维化。
Good sall‘s定律内口分布
Good sall’s法则,经肛门中部画一横线。如外口在横线 之前,距肛缘不超过5cm,其管道较直,内口在相应位置 齿线上;如果外口超过5cm,或外口在横线之后,则管多 为弯曲向后,内口多为于后正中齿线上。一般外口距肛门近 者,管道较浅;距肛门远者,管道较深。
五、处理管道的手术方式
挂线的类型:
橡皮筋挂线 丝线挂线 药线挂线 分期切割挂线治疗安全性高,可以使肛门功能下降的 风险大为降低。分期切割挂线治疗可以通过单股挂线、适 度张力维持和定期紧线或换线的形式完成,亦可通过多股 挂线、一期高位引流挂线和二期低位切割挂线相结合的形 式完成。 “以时间换取成功率”是复杂性肛瘘治疗的重要 原则之一 。
后期,伤口肉芽填充良好,创面基底部变浅, 创缘上皮细胞向创面中心爬行直至愈合。此期应 减少对创面的刺激,换药频率减少,尽量少清洗, 保护创面表层的上皮细胞。
术后换药的几个注意事项
(1)保持各创面引流通畅,避免桥型愈合、 粘连、假性愈合。
(2)观察创面肉芽生长是否健康结实,是 否有水肿及肉芽过生现象。
②对于多数复杂性肛瘘,瘘管内有较多腐烂组织和炎性肉芽增生,容易堵 塞在瘘管的细小弯曲狭窄处,而且反复手术使管道某处或内口处瘢痕挛缩、增 生,暂时闭锁,使美兰不能从内口顺利溢出。瘘管在三维空间弯曲。即使较软 的银探针也难以通过因此,这样的肛瘘探查不明确容易手术不彻底,造成术后 复发。
四、肛瘘分支管道
走行在直肠壁的支管,如果位置较低,较短,可以直接切开,如果位置较 高,管壁弯曲向上走行,在内口处理的基础上可以旷置或采用橡皮筋实挂和虚 挂结合的方式处理。
五、处理管道的手术方式
(1)完全切开:循瘘管直接完全剖开瘘管及瘘管以下组织。
不必用美兰染色,靠管壁和腐烂组织来判断识别瘘管的走形拐弯 或分叉,直视下,更加确切。
挂线可分为切割挂线(实挂)和引流挂线(虚挂)。 切割挂线广泛应用于高位经括约肌型或括约肌上型肛瘘治 疗;引流挂线疗法可起到切开疗法所没有的慢性切割、刺 激肉芽生长、引流、标志等作用。
五、处理管道的手术方式
挂线组织的多少:
挂线组织不易太多,术中尽可能敞开病灶,只对肌肉 组织部分行挂线处理,对大束组织可采取双挂线,如出现 两个内口需双挂线者,可先紧一处线,另一处挂浮线,待 第一处紧线切开后,再紧浮线。
复杂性肛瘘诊疗体会
山西省肛肠医院
什么是复杂性肛瘘
一般单纯肛瘘只有 1 个外口和 1 个内口; 若外口暂时封闭, 局部引流不畅, 则又逐渐发生 红肿, 再次形成脓肿, 封闭的外口可再次穿破或 在其他处形成另一外口;如此反复发作, 使病变 范围扩大或有时造成几个外口, 与内口相通, 这 种肛瘘又称为复杂性肛瘘。
五、处理管道的手术方式
(4)挂线治疗:
①缓慢切割高位经括约肌瘘管所受累的肌 肉,减少对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②保证深部感染灶的充分引流,避免形成 急性期脓肿,促进分支瘘管愈合或分支脓肿 消退; ③促进成熟瘘管的形成,使二期保留括约 肌手术可以更加精确地定位瘘管走行。
五、处理管道的手术方式
挂线的分类:
(3)观察创面有无分泌物,分泌物的颜色, 稀稠度,询问患者大致分泌量,压迫创口周 围是否有分泌物流出。
术后换药的几个注意事项
(4)密切观察挂线橡皮筋的松紧程度。
(5)中药熏洗对术后伤口的愈合非常有效。也可选择 中药生肌膏、散等药物帮助伤口去腐生肌。
(6)必要时皮桥外侧可加压,促进皮桥与皮下组织的 粘连、愈合。
复杂肛瘘术后怎么换药
早期,伤口分泌物较多,脓腐未尽,换药时 应甲硝唑冲洗清洁伤口,祛除异物和脓液,保持 创面引流通畅,减少分泌物刺激,内嵌油纱条以 促进脓腐脱落,肉芽填充创面,且保持引流通畅。
中期,脓腐基本脱落,肉芽开始填充创面, 新生的肉芽组织质嫩,血管丰富,此期换药在清 除异物和引流通畅的基础上应保护肉芽生长,并 消肿处理,必要时适当修剪肉芽组织。
③多数二次或者多次手术处理的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内口处,手术处 理瘢痕明显,内口进多次手术隐藏在瘢痕中不易寻找, 内口切开及挂线的位置偏低,都有复发的可能。
一、肛瘘内口位置的判定
④有术者用探针先从外口循管道探查内口,当有阻力,不能顺利找 到内口时常采用肛窦勾或者将探针弯曲成勾,从肛内可疑内口处逆行 探查,除有的内口宽大空旷可以顺利通过,多数经反复手术的肛瘘内 口因闭合瘢痕而不容易探得。硬质的探针探查柔软的肛窦很容易穿破, 误认为是内口。遗留了真正的内口,也是肛瘘复发的原因之一。
⑤术后换药不当或者创面桥型愈合形成医源性的内口。 ⑥外伤和脓肿穿破直肠造成的肠腔内的内口也是造成 肛瘘经久不愈的原因。
二、肛瘘主管道
①关键主管道,很多原发或继发性肛瘘都有主管道,我们把原发管道、原发灶、 继发灶的这一段称为“关键主管道”,“关键的主管道”一般是:位于内口与 支管之间的自内口感染后穿过内括约肌,在内外括约肌间隙向上走行的一段细 小弯曲的肌间窦道。关键主管道的处理是决定手术成败与否的关键一段。
——喻德洪
《黄家驷外科学》
肛瘘手术患者在术后,其手术部位复发或 者一直未愈合的情况叫做复发性肛瘘,也属于 复杂性肛瘘。
有学者认为复杂肛瘘不应以外口多少划分, 而是指主要管道累及肛管直肠环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上, 虽然这种肛瘘只有1个外口或内口, 但治疗比较复杂,也属于复杂性肛瘘。
我们怎么能更好的诊断复杂肛瘘
1.询问病史:患者一般既往有肛周脓肿病史,并伴有发热、 切开引流或手术史。
3.辅助检查的应用:
①螺旋 CT 三维重建和碘油( 或泛影葡胺) 造影 ②直肠肛管腔内超声( EAUS) ③盆腔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 ④亚甲蓝、双氧水染色检查及探针的探查
碘油造影 盆腔MRI
腔内B超 亚甲蓝注射
复杂肛瘘难治在哪
1.手术操作上困难(多次手术操作对创面的影响)。 2.手术后对肛门括约肌功能影响较大。 3.由于肛瘘内口处理不当或创面引流不彻底造成术后
支管与主管一般不处于同一个平面,相反常是或者垂直向上、或倾斜,向 后或向左或向右倾斜,多位于深部且细小、弯曲、迂回、倾斜、拐角或部分已 经闭塞。
支管的处理要依据主管的处理方式,浅表的支管可以同主管的开放性切口 一并切除,深部的支管在主管切除引流通畅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切开,旷置,皮 条引流,放置引流管的方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