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链路将多台计算设备连接起来,使它们能够相互传递数据和共享资源的技术。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网络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探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一、网络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的军方和研究机构开始试图将各种计算设备连接起来,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通信。

最早的网络设计思想是分组交换,即将数据划分为若干个数据包进行传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的规模和功能逐渐扩大。

20世纪70年代末,互联网的雏形出现,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连接了全球各个地区的计算机。

而1990年代,随着因特网的普及,计算机网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实现在线购物、社交媒体和远程办公等活动。

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1. 通信与信息传输: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电话、视频通话、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通信媒介。

这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迅速方便地进行远程交流,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2. 云计算与大数据: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式,它能够将大量的计算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并为用户提供按需使用的服务。

云计算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资源利用率,并使得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成为可能。

3. 数据存储与共享:计算机网络使得数据的存储与共享变得更加便捷。

通过网络存储技术,用户可以将数据保存在云端服务器上,实现对数据的远程访问和共享。

这对于企业的数据管理和个人用户的备份非常重要。

4. 远程医疗与教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医疗和教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远程医疗可以实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远程诊断和治疗,消除了地域的限制。

而远程教育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和灵活的学习时间。

5. 工业控制与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通过网络连接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可以实现工厂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4个阶段1:网络雏形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被称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在这个阶段,终端设备通过通信线路与中央计算机相连,用户通过终端向计算机发送指令和数据,计算机处理后将结果返回给终端。

2:网络初级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多个独立的主计算机通过线路互联构成计算机网络,但无网络操作系统,只是通信网,60年代后期,阿帕网(ARPAnet)出现,它是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阿帕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战争情况下,确保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通信。

这一阶段的网络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等领域。

3:标准化网络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以太网产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网络互连标准 OSI,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

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的网络使得不同厂商的计算机和设备能够相互连接和通信,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4:综合高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计算机网络向综合化、高速化发展,出现了多媒体智能化网络。

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网络的传输速率不断提高,同时网络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涵盖了商业、教育、娱乐等各个领域。

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计算机网络的形态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和扩展。

二:计算机网络在综合高速发展阶段的未来发展趋势1:确定性技术从单域走向多域推动未来网络向端到端确定性演进,以满足对网络延迟、抖动等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景,如工业自动化、远程医疗等。

2:网络数字孪生技术加速发展通过对物理网络的数字化建模和仿真,实现网络的可视化、监测、预测和优化,从而提升网络的数字化智能化能力。

3:算力网络热点技术落地实践加速算网基础设施智能化融合升级,实现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协同调度与高效利用,为各种计算密集型任务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的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本文将带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趋势。

一、计算机网络的起源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的计算机只是孤立的存在,无法互相通信。

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将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诞生了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NET。

ARPANET于1969年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它连接了几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计算机,成为了互联网的雏形。

二、互联网的崛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也逐渐普及和扩大。

1983年,互联网概念正式提出,代表了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互联网将ARPANET与其他独立的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了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三、互联网的标准化和商用化1990年代,互联网开始逐步迈向商用化阶段。

1991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为互联网的普及和用户体验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互联网的协议和技术标准也开始规范化,如TCP/IP协议的普及和域名系统的建立,为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移动互联网的兴起2000年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热点。

同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享受到丰富的移动应用和服务。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互联网的用户规模和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推动了社交媒体、移动支付、在线购物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五、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拓展,它将各种物理设备和传感器连接到互联网,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和数据共享。

物联网的发展,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六、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融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当前计算机领域的两个热门技术。

互联网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

互联网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

互联网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互联网是指将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互联网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从最初的ARPANET到如今的智能互联网,其发展历程充满了变革和创新。

本文将对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分析当前互联网的趋势。

一、互联网的发展历程1. ARPANET时代(1969-1983)ARPANET是互联网的前身,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于1969年建立。

ARPANET的目标是实现分布式计算和信息共享,连接了美国的几个大学和研究机构。

在这个阶段,互联网主要用于军事和学术研究领域,用户数量有限。

2. 商业化时代(1984-1994)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NSFNET,将互联网扩展到全国范围。

随着商业化的推进,互联网开始向公众开放,用户数量迅速增加。

1991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诞生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的检索和传播更加便捷。

3. 万维网时代(1995-2005)1995年,互联网进入了万维网时代,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网页、发送电子邮件、进行在线交流等。

互联网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对经济、教育、娱乐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4. 移动互联网时代(2006-至今)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款iPhone,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即时获取和社交的便捷。

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也随之兴起。

二、互联网的趋势分析1.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的发展。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可以实现更智能化的服务,如智能助手、智能家居等。

同时,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2.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物理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及趋势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由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传输。

起初,计算机网络是由点对点连接的方式构成的,而且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

1969年,美国的ARPANET系统建立起来,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广域网,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在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网络经历了分组交换的革命。

分组交换是一种数据传输的方式,通过将数据分成较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这使得计算机网络的规模逐渐扩大,从局域网扩展到城域网和广域网。

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计算机网络真正进入了百姓家。

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信息的获取、交流和共享变得更加迅捷和广泛。

同时,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也不断创新,如TCP/IP协议、万维网等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未来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宽带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

未来计算机网络将更加注重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效的数据传输。

2. 移动化: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移动网络进行工作、学习和娱乐。

未来计算机网络将更加注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移动网络体验和服务。

3. 安全性:随着网络犯罪的增多,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未来计算机网络将更加注重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

4.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物理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智能控制。

未来计算机网络将更加注重物联网的发展,打造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更加智能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5. 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式,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各种计算资源和服务。

未来计算机网络将更加注重云计算的发展,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计算资源。

国内计算机网络技术

国内计算机网络技术

国内计算机网络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起步到成熟的过程,并且正在不断地推动着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

本文将从国内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技术特点、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国内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1. 起步阶段(1980s-1990s)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最初主要用于科研和教育领域。

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中国在90年代初期接入了国际互联网,标志着国内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 快速发展阶段(2000s)进入21世纪,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内计算机网络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政府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提升。

3. 成熟阶段(2010s至今)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国内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了成熟阶段。

网络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还深入到工业、农业、医疗等各个领域。

二、国内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1. 高速宽带网络国内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的高速宽带网络,包括光纤到户(FTTH)和4G/5G移动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了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

2. 云计算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使得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可以按需分配,大数据技术则为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了可能。

3. 网络安全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多样化,网络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包括加密技术、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等。

4.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使得各种设备能够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三、国内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1. 教育领域远程教育、在线课程、数字图书馆等,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

2. 医疗领域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诊断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 工业领域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简单的局域网到全球范围的互联网,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本文将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技术和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1. 早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国防部的ARPA(高级研究计划局)开始研究分组交换网络。

这种网络使用分组交换的方式,将大型计算机分成几个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通过网络互联,实现分布式计算。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用于军事目的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

2. 互联网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增加,互联网的雏形开始出现。

互连网(Internet)是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全球计算机网络,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通信协议,使得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

3. 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TCP/IP协议的应用。

TCP/IP协议是一组用于在互联网上进行通信的协议,其中TCP(传输控制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网际协议)则负责确保数据包能够在网络中正确地传送。

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使得互联网能够跨越地域和国界实现全球连接。

4. 互联网的商业化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业价值的被认识,互联网逐渐从军事和科研领域扩展到商业领域。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诞生和Web浏览器的普及,互联网的商业化应用开始迅速发展。

各种企业和机构利用互联网实现在线销售、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5.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移动互联网将互联网技术与移动设备相结合,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资源。

这一发展使得移动支付、社交网络和移动应用等行业蓬勃发展,推动了互联网应用的多样化和普及化。

6.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未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线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线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线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最为活跃和快速发展的分支之一,它涉及到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技术以及网络协议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线,包括其发展历程、核心技术、应用领域以及未来趋势。

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远程连接和资源共享。

从最初的ARPANET(高级研究计划署网络)到今天的全球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技术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 ARPANET阶段:1969年,ARPANET作为第一个分组交换网络,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诞生。

- TCP/IP协议:1983年,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的基础,使得不同网络能够互联互通。

- 万维网的诞生:1990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

2. 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拓扑结构:决定了网络的物理布局和连接方式,如星型、环型、总线型等。

- 网络协议: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规则,如TCP/IP、HTTP、FTP 等。

- 路由技术:负责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选择,如路由算法、路由表等。

- 网络安全:保护网络不受恶意攻击和未授权访问,包括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3.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企业网络:企业内部的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用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共享。

- 互联网服务:包括电子邮件、在线购物、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等。

- 物联网(IoT):通过互联网连接物理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 云计算:通过网络提供按需分配的计算资源和服务。

4. 计算机网络的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未来趋势表现为:- 5G网络: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广的连接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在过去的三百年中,每一个世纪都有一种技术占据主要的地位。

18世纪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是伟大的机械时代;19世纪是蒸汽机时代;20世纪的关键技术是信息的获取、存储、传送、处理和利用;而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则进入了一个网络时代,使我们周围的信息更在高速的传递着。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迈进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新的信息产业正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崛起。

为了提高信息社会的生产力,提供一种全社会的、经济的、快速的存取信息的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因而,计算机网络这种手段也应运而生,并且在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趋势更是可观。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何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它最简单的定义是:以实现远程通信为目的,一些互连的、独立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互连”是指各计算机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信道彼此交换信息。

“独立自治”则强调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主从关系)1970年,美国信息学会联合会的定义: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方式而连接起来,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之集合。

此定义有三个含义:一是网络通信的目的是共享资源;二是网络中的计算机是分散、且具有独立功能的;三是有一个全网性的网络操作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又被定义为:计算机网络具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即①能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若干主机;②由一些专用的通信处理机(即通信子网中的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的一个或数个通信子网;③为主机与主机、主机与通信子网,或者通信子网中各个结点之间通信而建立的一系列协议。

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2.1 计算机网络在全球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已经历了由单一网络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199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全球计算机技术博览会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演说。

在演说中强调,“网络才是计算机”的精辟论点充分体现出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基础地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核心之一,而他的发展历程也曲曲折折,绵延至今。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订票系统。

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

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讯系统已具备网络的雏形。

早期的计算机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采用批处理的工作方式。

为适应终端与计算机的连接,出现了多重线路控制器。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计算机通信网络)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

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

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讯子网。

通讯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资源子网。

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ARPA网是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典型代表。

在ARPA网中,负责通信控制处理的CCP称为接口报文处理机IMP(或称结点机),以存储转发方式传送分组的通信子网称为分组交换网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开放式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守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

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互联很困难,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开放性的标准化实用网络环境,这样应运而生了两种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TCP/IP体系结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结构。

第四阶段高速网络技术阶段(新一代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智能网络,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而其中Internet(因特网)的发展也分三个阶段:1 从单一的APRANET发展为互联网1969年,创建的第一个分组交换网 ARPANET 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不是互联网)。

20世纪70年代中期,ARPA开始研究多种网络互连的技术,这导致互联网的出现。

1983年, ARPANET分解成两个:一个实验研究用的科研网ARPANET(人们常把1983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之日),另一个是军用的MILNET。

1990年, ARPANET正式宣布关闭,实验完成。

2 建成三级结构的因特网1986 年,NSF 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

它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1991 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来经营,并开始对接入因特网的单位收费。

1993 年因特网主干网的速率提高到 45Mb/s3 建立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从1993年开始,由美国政府资助的 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因特网主干网(即服务提供者网络)所替代。

用户通过因特网提供者ISP上网。

1994 年开始创建了 4 个网络接入点 NAP(Network Access Point),分别由 4 个电信公司。

1994 年起,因特网逐渐演变成多层次ISP结构的网络。

1996年,主干网速率为155 Mb/s(OC-3)。

1998年,主干网速率为2.5 Gb/s(OC-48)。

2.2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我国计算机网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1980年进行联网试验。

并组建各单位的局域网。

1989年11月,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建成运行。

1993年建成新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NET。

80年代后期,相继建成各行业的专用广域网。

1994年4月,我国用专线接入因特网(64kb/s)。

1994年5月,设立第一个WWW服务器。

1994年9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启动。

目前已建成9个全国性公用性计算机网络(2个在建)。

2004年2月,建成我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主干试验网CERNET2开通并提供服务(2.5-10Gb/s)。

三计算机网络的现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相互渗透结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发展。

通信领域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通信系统性能。

通信技术的发展又为计算机之间快速传输信息提供了必要的通信手段。

计算机网络在当今信息时代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和处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应用领域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高速公路更是离不开它。

因此,计算机网络对整个信息社会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和极大兴趣。

21世纪已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

计算机网络极大普及,计算机应用已进入更高层次,计算机网络成了计算机行业的一部分。

新一代的计算机已将网络接口集成到主板上,网络功能已嵌入到操作系统之中,智能大楼的兴建已经和计算机网络布线同时、同地、同方案施工。

随着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和同步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飞跃发展。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web 2.0的网络时代。

这个阶段互联网的特征包括搜索,社区化网络,网络媒体(音乐,视频等),内容聚合和聚集(RSS),mashups(一种交互式Web 应用程序),宽带接入网、全光网,IP电话,智能网,P2P、网格计算,NGN、三网融合技术,IPv6技术,3G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以及更多。

目前大部分都是通过电脑接入网络。

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的产生和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包括:微电子、微处理机)和通信技术的科学进步密切相关。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不断进步,又使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跨越了主机/终端式、客户/服务器式、浏览器/服务器式的几个时期。

今天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网络环境下的计算系统。

未来网络的发展有以下几种基本的技术趋势:1.朝着低成本微机所带来的分布式计算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即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结构;2.向适应多媒体通信、移动通信结构发展;3.网络结构适应网络互连,扩大规模以至于建立全球网络。

应是覆盖全球的,可随处连接的巨型网;4.计算机网络应具有前所未有的带宽以保证承担任何新的服务;5.计算机网络应是贴近应用的智能化网络;6.计算机网络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7.计算机网络应具有延展性来保证时迅速的发展做出反应;8.计算机网络应具有很低的费用。

未来比较明显的趋势是宽带业务和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如可照相手机越来越多,实际上这对网络带宽和频谱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整个宽带的建设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网络的整体发展。

IPv6和网格等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建设将在今后取得比较明显的进展。

未来的几大网络趋势是:(1)语义网Sir Tim Berners-Lee(Web创始者)关于语义网的观点成为人们的重要关注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

事实上,它已经象大白鲸一样神乎其神了。

总之,语义网关涉到机器之间的对话,它使得网络更加智能化,或者象Berners-Lee描述的那样,计算机“在网络中分析所有的数据—内容,链接以及人机之间的交易处理”。

在另一个时候,Berners-Lee把它描述为“为数据设计的似网程序”,如对信息再利用的设计。

一些公司,如Hakia,Powerset以及Alex自己的adaptive blue都正在积极的实现语义网,因此,未来我们将变得关系更亲密,但是我们还得等上好些年,才能看到语义网的设想实现。

(2)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能会是计算机历史中的一个终极目标。

从1950年,阿兰图灵提出的测试机器如人机对话能力的图灵测试开始,人工智能就成为计算机科学家们的梦想,在接下来的网络发展中,人工智能使得机器更加智能化。

在这个意义上来看,这和语义网在某些方面有些相同。

我们已经开始在一些网站应用一些低级形态人工智能。

由于电脑的计算速度远远超过人类,我们希望新的疆界将被打破,使我们能够解决一些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3)虚拟世界作为将来的网络系统,第二生命(second life)得到了很多主流媒体的关注。

但在最近一次Sean参加的超新星小组(Supernova panel)会议中,讨论了一些涉及许多其他虚拟世界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