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变异性参数选择及其正常值

心率变异性参数选择及其正常值
心率变异性参数选择及其正常值

HRV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窦性心率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改变的现象,是反应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指标。HRV测定方法有两种,即时域测定法和频域分析法。HRV分析心电信号长短不一,短者分析5min或1h,长者可分析24h,甚至几天,国内外普遍采用24h法。 时域法以RR间期的变异为基础,可用标准差、方差、极差、变异系数等来表达。常用指标: [1]SDNN:所有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 [2]SDNN Index:每5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 [3]SDANN:每5min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 [4]r-MSSD:所有邻近窦性RR间期长度差异平方均值的平方根; [5]pNN50:50毫秒间隔以上临近周期的比例,单位为百分数。 频谱分析法则是把心率变化信号分解为不同的频率成分并将其相对强度定量为功率,提供了各种频率成分的功率谱测定。常用指标有: [1]高频带(HF,0.15-0.40Hz):有迷走神经介导,主要代表呼吸变异。 [2]低频带(LF,0.04-0.15Hz)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影响。 [3]极低频带(VLF,0.01-0.04Hz):可作为交感神经活动的指标。 [4]超低频带(ULF,1.15×10-5-0.0033Hz):生理意义不明。 [5]总频谱(TF):是信号总的变异性。代表HF、VLF、ULF的总和。 [6]LF/HF:代表交感-迷走神经张力的平衡状态。HRV的时域和频域测量是相关的,HF 与r-MDSS、pNN50相关,LF、VLF与SDNN Index相关,ULF与SDNN、SDANN明显相关。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3-10-23T13:28:15.1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8期供稿作者:付凯段晓静 [导读] 目前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在CHF发生、发展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甚至认为是CHF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 付凯段晓静 (水钢总医院心内科贵州六盘水 553028) 【摘要】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了60例(心衰组)不同程度的CHF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的HRV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衰组HRV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SDNNindex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与心功能分级呈明显相关。结论 HRV 有助于判定心功能不全程度和心脏自主神经受损的关系,HRV分析可作为CHF者病情和预后的一项独立指标。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108-0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病因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目前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在CHF 发生、发展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甚至认为是CHF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心率变异性(HRV)是指逐次心跳周期差异的变化情况,它含有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系统调节的信息,是反映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平衡的重要指标,是评定自主神经系统对心率影响的一种手段,可作为一项反映自主神经对心脏调控的无创性指标。现已证实:在迷走神经活性增高和/或交感神经活性减低时HRV增高,反之相反。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水钢总医院收集的60例CHF患者(心衰组)(排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服用β-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物及其他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疾病者)和60例正常人(对照组)所做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对比。CHF组(心衰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3.8±8.5岁。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6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按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Ⅰ—Ⅱ级26例,心功能Ⅲ—Ⅳ级34例;正常人(对照组)60例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脏病。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平均54.1±8.2岁。所有入选病例均未接受已知能影响自主神经活性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阿托品、激素等。检查期间均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 1.2 方法应用美国美高仪DMS modle-Dhold分析系统,全部受检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记录。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对窦性心搏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适用时域法。所选指标[①(SDNN):24小时全部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②(SDANN):全程按5min分成连续的时段,先计算每5min的平均值,再求平均值的标准差。③SDNNindex:24小时内5min节段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的平均值。④RMSSD:所有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⑤ 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ms心搏数占总心搏的百分数。 1.3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处理,各参数以X±S表示,作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衰组与对照组HRV比较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心衰组者HRV时域分析的五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 <0.05或P<0.01)。 表1 慢性心力衰竭组与正常组HRV比较 注:两组比较P值<0.01 3 讨论 众所周知,心脏的自主活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控制。HRV反映了窦性心律不齐的程度,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精细调节的结果。因此HRV分析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一项新方法,可作为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独立评价指标。现已证实: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时和/或迷走神经活性降低时,HRV降低。交感神经及其所释放的儿茶酚胺对心脏的作用表现为心肌收缩加强和心率增快。在一定情况下可产生致心律失常的作用。迷走神经及其所释放的乙酰胆碱使心肌的兴奋阈值增大,心室致颤阈降低,具有保护性抗室颤作用。所以HRV降低也是预测心脏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心力衰竭发生过程中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的受损,首先表现为迷走神经功能的损害,此时心脏功能主要依靠交感神经功能来维持。随着心力衰竭加重及病程延长,长期过高的儿茶酚胺刺激会导致心肌β受体密度下调,交感神经功能也会受到损害。HRV能定量地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的活性及其调节功能。时域指标中,SDNN反映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总张力大小。RMSSD、PNN50主要反映副交感神经张力水平,副交感神经张力水平下降时,其数值降低。SDANN主要反映交感神经张力水平,与心率的缓慢变化成份有关。当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时,其数值减少。SDNNindex变小是迷走神经活力降低和或交感神经活力增高的反映,提示心衰患者不但有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强,同时还存在迷走神经活性下降,且迷走神经受损更重,交感神经张力相对占优势,本文发现CHF者时域分析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表明心力衰竭患者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和(或)迷走神经活动

脉搏正常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脉搏正常值 导语:脉搏是人机体体表可以触摸到的动脉的搏动。血液通过心脏的收缩被挤压到身体各个部位,随着心脏的挤压,血液通过血管的流量就会有变化,对血 脉搏是人机体体表可以触摸到的动脉的搏动。血液通过心脏的收缩被挤压到身体各个部位,随着心脏的挤压,血液通过血管的流量就会有变化,对血管的压力也会随心脏的收缩和扩张而产生相应变化,这样也就导致了血管周期性的扩张和收缩,从而产生脉搏。健康的人脉搏和心跳保持一致。 脉搏的数值是有正常范围的,人在平静的状态下一般是六十到一百次每分钟,超过或不足都会有一定的问题,当然,脉搏的多少,会由于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脉搏的次数会越来越慢。同年龄的人中,女性的脉搏数一般要高于男性。 脉搏的多少和强弱等,是判断一个人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在中医里所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就是说的切脉,通过对脉搏的跳动的情况就可以准确的断定患者所患疾病,健康的人的脉搏不应该出现时快时慢、时强时弱的情况,如果脉搏太快,则被称为心跳过速,太慢被称为心跳过缓。 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脉搏的次数也会有不同,比如刚刚进行完剧烈的体育运动或者心情高度紧张,一个平时脉搏在80次每分钟的人,在这些时候心跳有可能达到120次每分钟以上,这都是很正常的,大可不必担心。当人们刚刚睡醒觉,此时的脉搏数值会比平时少20次每分钟左右。 如果知道自己平时在平静状态下的脉搏数量,可以准确地算出自己的体温,这在感到自己发烧时很有帮助,基本上脉搏数值每增加十次,体温就会增加一摄氏度。对于同一个人而言,脉搏次数在正常值范围内,尽量偏低是好的,经过坚持长期锻炼,你会发现自己的脉搏值会下降。 生活知识分享

心率变异性分析与麻醉深度监测

心率变异性分析与麻醉深度监测 王娟娟申岱贾晓宁李文硕 [摘要]背景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主要受心脏自主神经调控,它可动态、定量地评估麻醉和手术刺激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麻醉深度监测提供信息。 目的 探讨脑电信号之外的其他手段——HRV用于临床麻醉深度监测的可行性。内容 重点综述了HRV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HRV的分析方法及其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相关研究。 趋向 HRV可以从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角度为麻醉深度监测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麻醉深度;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alysis and anesthesia depth monitoringWANG Juan-juanSHEN DaiJIA Xiao -ningLIWen-shuo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Stomotology Hospit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0, China  Backgrou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which is mainly regulated by autonomic nervous, i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s of the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 caused by anesthesia and surgical stimulation dynamically and quantificationally, and als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monitoring the depth of anesthesia. Objective Exploring the clinical feasibility of HRV in monitoring depth of anesthesia. Content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RV and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the methods and related research of HRV for monitoring depth of anesthesia are reviewed. Trend HRV can provide sufficient information for monitoring the depth of anesthes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anges in automatic nervous function during perioperatively. Anesthesia depth;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utomatic nervous system 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1.10.015 300070,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 万方数据

第九章 心率变异性

第九章心率变异性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9.1 概述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心搏间期之间的微小变异在生理条件下,HRV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自律活动通过交感和迷走神经,神经中枢,压力反射和呼吸活动等因素的调节作用,使得心脏每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 在静息状态下,正常人的心电图呈现RR间期周期变化,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呼吸的不同时相所介导的迷走神经反映性波动所致。导致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许多其它因素也可以引起心率的变化,例如体位、体温、血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内分泌激素以及营养、环境、药物、各种疾病等都会影响心率。 由于对HRV的生理和病理意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信号中蕴含着有关心血管调节的重要信息,对HRV进行分析可以间接地定量评价心肌交感、迷走神经紧张性和均衡性,而且还能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都有降低的趋势。 心率变异性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预测指标。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多种恶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判断和药物治疗效果分析有指导作用。 总之,HRV的生理学基础归因于交感、迷走神经系统,其中迷走神经对HRV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以,迷走神经功能健全时,心率变异程度大,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时,心率变异程度小。 9.2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 HRV分析的心电信号有长有短,短期的只有5分钟,最长1小时;长期的可达24-48小时。记录可在不同体位(仰卧、倾斜、直立或倒立位)和动作(平静呼吸、深呼吸、Valsava 动作、运动)进行。 HRV分析目前采用的方法有时域分析法,是应用数理统计指标对HRV作时域测量,包括简单法和统计学方法;频域方法或频谱分析方法原理是将随机变化的RR间期或瞬时心率信号分解为多种不同能量的频域成份进行分析,可以同时评估心脏交感和迷走神经活动水平。以上两种分析方法都属于线性分析方法,而人体内的生物过程都属于非线性过程,为此,又提出了第三种分析方法,即以非线性(混沌)分析方法来描述心率变异性的特性。 9.2.1 时域分析法 利用计算机对5分、15分、30分或更长时间同步12导联心电图记录所取的心电信号QRS波进行逐个识别,去除非窦性QRS波,将心电信号数字化,取得一系列有关R-R间期的数理统计指标。 R-R间期直方图和R-R间期差值直方图 ·R-R间期直方图 心电图的R-R间期在心律失常时有较大差异,即使是窦性心律,也因活动及体液因素的影响而有一定波动。分析心电图R-R间期变化可提供许多心理生理的信息。直方图的形状可

脉率和心率的标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脉率和心率的标准 导语: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身体都是被各种各样的动脉静脉所覆盖的吧,动脉静脉可以说覆盖了我们全身的每个部位,其实动脉也是有压力的,与我们通常测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身体都是被各种各样的动脉静脉所覆盖的吧,动脉静脉可以说覆盖了我们全身的每个部位,其实动脉也是有压力的,与我们通常测量的血压值是一样的,如果动脉压出现了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涉及到了一个脉率的问题了,可能大家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的还不是很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脉率和心率的标准吧! 标准: 1、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初生儿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以上。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心率发生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近年,国内大样本健康人群调查发现:国人男性静息心率的正常范围为50—95次/分,女性为55—95次/分。所以,心率随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变化而变化。 2、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稍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老年人偏慢。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一般不超过 160次/分)或婴幼儿超过 150次/分者,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正常人运动、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和喝浓茶后。也可见于发热、休克、贫血、甲亢、心力衰竭及应用阿托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心率变异性HRV信号提取及时频域分析(包含程序)概要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心率变异性(HRV)信号的提取及时频域分析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班级: XXXXXXX 学号: XXXXXXX 姓名: 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X XXXXXX大学 XXXXX学院 2016年 9月 29日

一、开题背景 (一)HRV简介 传统的医学观点认为,正常的心率为规则的窦性节律;后来发现在健康状态下,许多生理系统中存在自然的变异性,人的心率正常情况下也是呈不规则性变化的,而心率变异就是指窦性心率的这种波动变化的程度。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心搏间期之间的微小变异特性。在生理条件下,HRV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自律活动通过交感和迷走神经,神经中枢,压力反射和呼吸活动等因素的调节作用,使得心脏每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 (二)HRV的研究现状 心率变异性(HRV)是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无创性心电监测指标之一,对HRV的生理和病理意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信号中蕴含着有关心血管调节的重要信息,对HRV进行分析可以间接地定量评价心肌交感、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和均衡性,而且还能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心率变异性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预测指标。同时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多种恶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判断和药物治疗效果分析有指导作用。所以,对HRV的研究能够极大的促进人类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了解,从而在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等领域取得成果。 (三)HRV的研究方法 随着对HRV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蕴含的生理病理信息将进一步被揭示,使得HRV 有更多的应用空间和应用价值。目前,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主要有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时频分析法以及非线性分析法[1]。 (四)HRV的临床应用 (1)心脏性猝死(SCD)预测:由于HRV是反映自主神经张力的最敏感的指标,因此HRV降低是预测心脏性猝死最有价值的独立指标。 (2)急性心肌梗塞后患者危险性评估: HRV的降低是预测急性心肌梗塞后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和恶性心律失常危险的重要独立指标。一般建议在梗塞后一周开始进行HRV 的检测。HRV在梗塞后立即降低,并在几周内开始恢复(2周后逐渐回升),大约6-12个月恢复正常。因此,多次测定HRV可能比单次测定价值更大。梗塞后HRV恢复的快慢对以后死亡的危险性也有预测价值。 (3)对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损伤的评估:糖尿病患者不论病情轻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HRV是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系统损害最准确,最敏感的指标。 (4)心力衰竭(CHF)患者危险性评估。

心率变异性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1)

心率变异性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050051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科 王 燕 张艳玲 张 伟综述 王士昌审校 心率变异性(HRV)是指测量连续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数,准确地说,应该是测量连续出现的正常P-P间期之间的差异的变异数。然而由于P 波不如R波明显或P波顶端有时宽钝,所以我们通常用与P-P间期相等的R-R间期来代替。由此可以看出,它不同于通常所用的以时间为单位的平均心率变化指标,如每分钟心率100次和60次。研究表明,HRV可做为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无创性检测指标,尤其在判断某些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1 心率变异的形成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受窦房结支配,窦房结的活动受植物神系统双重调节。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兴奋心肌细胞膜Β肾上腺素能受体,使内向离子流isi(由Ca2+携带)和if(主要由N a+携带)激活,使除极速率加快,自律性增高。心率增快即正性变时作用;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M型胆碱能受体,提高K+通透性,促进K+外流,使舒张期除极变慢,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率变慢。〔1〕心率的变化是交感与迷走神经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维持着心脏的正常活动。这种相互作用一旦失调,将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这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2〕 2 心率变异性的检测方法 211 时域测定法: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将全部正常心动周期输入计算机处理,取得一系列有关心率的数理统计指标,用来衡量HRV的大小。〔3〕21111 R2R标准差:①总体标准差(SDNN):即24小时正常R2R间期,由计算24小时所有正常R2R间期的平均值得。②均值标准差(SDANN):即24小时内连续5分钟节段平均正常R2R间期的标准差。③标准差均值(SDNN I DX):即24小时内连续的每5分钟节段正常R2R间期的标准差的平均数。以上标准差值≤50m s为HRV小,若≥100m s为HRV大。21112 差值:①最大差值:每两个相邻正常R2R间期差值的绝对数,若≤50m s,其HRV小〔4〕。②差值>50m s的百分比(PNN50):即差值>50m s的正常R2R间期在特定时间内R2R间期数中所占的百分比,此值越大,则迷走神经张力越高。〔5〕。③差值均方的平方根(Χ-M SSD):即24小时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 21113 心率骤增次数:计算单位时间内心率突然增加至少>10次 分且连续3-5分钟的次数。 21114 变异系数(CV):以每分钟连续正常R2R间期标准差除以该段时间的平均正常R2R间期,有利于对比。 21115 心率变异指数:一段时间内R2R间期总数与占比例最大的R2R间期数之比,正常人大于25。 在计算以上指标过程中,应排除房性或室性早搏的干扰,如1分钟内包含的正常R2R间期少于20个或连续5分钟内正常R2R间期少于120个,该节段的R2R间期应全部剔除〔6〕。 212 频域分析法:即用计算机对心率变异的速度或幅度进行频域分析,又称心率功率谱分析(HR PSA)。 首先用心电图机将人体心电信号经放大和模拟 数字(A D)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后,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的每个Q R S波群进行识别和标记,再将所得256个或512个连续心搏信号进行快速富里叶转换或自回归运算,即得心率功率谱图(HR PS)〔7〕。见图 : 图 正常心率功率谱图 A1=1.399E-04,A2=2.736E-04 (E-04=10-4)

心率变异性分析

心率变异性分析 时域 SDNN:141+39ms (102-180) (交、迷)所用窦性RR间期标准差 SDANN:127+35ms (92-162)(交感)每5分钟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 Rmssd:37+15ms (22-52)(迷走)所用邻近窦性RR间期长度差异平均值的平方根 PNN50 0/0 50MS间期以上临近周期的比例 SDNNinder:每5分钟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 频域 TP:3466+1018(2448-4484)(总频) LF:1170+416 (754-1586)(交、付) HF:975+203 (772-1178)(迷走) LF/HF:1.5+2.0 (-0.5-3.5)(动态平衡) 白天夜晚 LF:286+203MS 147+197MS HF:117+63MS 369+151MS LF/HF:2.4+1.2 0.3+0.8 5分钟能谱分析法正常值 5分钟平均心率标准差LF HF LF/HF 2.34+0.45 0.02-0.15HZ 0.15-0.35HZ 0.35-0.5HZ (1.89-2.79) 6.06+0.64 5.27+0.65 3.37+0.64 2.09+1.01 (5.42-6.70) (4.62-5.92) (2.73-4.01) (1.08-3.10) 标准差法:CD 117.02+16.16MS (100.86-133.18MS) HRV指数法:HRVinder 18.37+2.02 (16.35-20.39ms) 心肌缺血定位P:60-100 P-R:120-200 前间壁:V1-2或3 前壁:V2-4或5 QRS:60-100 Q-T:360+40 U:160-250 前侧壁:V4-6 高侧壁:I avL ST:肢体上抬<0.1 胸导:V1-4<0.25 下移:<0.1 广泛前壁:V1-6 I avL 下壁:II III avF 心尖部:II III avF V3-5 后壁:V7-9 V1-2 R增高ST下降T直立 右室:V3R V4R V5R呈QS V4RST抬高>=0.1 起搏器感知障碍(即起搏器事件):感知失败(包括感知不良和感知过度),夺获失败,输出失败。 FTO(输出失败):PP ,RP, RR ,中的任何一个均长于预先设定的值。 FTC(夺获失败):起搏脉冲后没有相应的心电活动。P-R间期大于指定的值。 FTS(感知失败):对自身P波或QRS波不能感知,按起搏器自身的基础周期发放起搏脉冲。RP间期小于指定值。: 起搏器编码(共5位数)Ⅰ:起搏心腔 A心房 V心室 D双腔S特殊部位。Ⅱ:感知心腔, O无, A心房, V心室。 D双腔。S特殊部位。Ⅲ:感知反应, O无,I抑制, T触发,D双重。Ⅳ:程控方式,O无,P简单程控,M多项程控,C遥测程控,R频率调整。Ⅴ:其他

甲亢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甲亢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甲亢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2010-04-24胡宇美王关炎陆广华 【摘要】目的探讨甲亢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测定的意义。方法分别对47例甲亢患者和37例正常人、32例甲亢患者治疗后作HRV分析。结果甲亢患者HRV时域指标比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和高频功率(HF)都显著降低,表明甲亢患者的交感神经活性和迷走神经活性均降低。但LF/HF比正常组增加,说明交感-迷走平衡性失调,相对表现为交感兴奋性增加。LF/HF的增加与FT3呈非常显著正相关,HF、心率(HR)和相邻正常窦性心搏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都与FT3呈显著相关性。典型甲亢患者散点图呈短棒状,而正常人呈慧星状。甲亢患者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治疗后明显改善,与FT3、FT4的恢复相对应。结论HRV分析表明甲亢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明显改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HRV)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hyperthyroid patients Hu Yumei,Wang Guanyan,Lu Guanghua.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Renji Hospital,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01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easurement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in hyperthyroid patients.Methods The HRV of47hyperthyroid patients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rmal control and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on HRV of32hyperthyroid patients were also evaluated.Results HRV time domain in hyperthyroid patients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control group.As to HRV frequency domain,the low frequency power(LF)and high frequency power(HF)in hyperthyroid patient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reflecting that activity of autonomic neuropathy in hyperthyroid patients was obviously suppressed.But LF/HF of hyperthyroid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group,indicating a relative lack of sympathetic tone in hyperthyroid patients.The increase of LF/HF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FT3.HF,heart rate(HR)and square root of the mean squared differences of successive normal-to-normal RR intervals(r-MSSD)are also positively related to FT3.The scattergram was short stick-like in hyperthyroid patients,but was comet-like in normal group.The HRV of hyperthyroid patients was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and associated with the recovery of FT3and FT4.Conclusion HRV analysis showed that activity of autonomic neuropathy in hyperthyroid patients was obviously changed,which

心跳正常范围

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劳动时比安静时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儿每分钟可以跳到150次。平均说来,如果一个人活100岁,那么,他的心跳次数加起来总共可达40亿次左右。 在平时,假如成人安静时每分钟心跳超过了100次,医学上就算作“心动过速”;少于60次的,则是“心动过缓”了。还有些人的心跳会时快时慢、跳跳停停。这些,都属于心跳异常的范围。心跳异常是心脏病觉状之一。 不过,心脏和身体许多器官一样,工作能力也是可以变化的,它有很大的伸缩余地。 据研究,认真做完一套广播体操,每分钟心跳可能增加二三十次。人在愤怒、恐惧的当儿,学生临上考场的一刻,心脏也会“怦怦”地加快跳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运动员,心跳达到每分钟一百七八十次。让一些人身30公斤重物奔跑300米,他们的心跳每分钟超过200次。医学资料竟有心跳高达270次的记录。 加快心跳的目的,是为了多送血液,满足身体的劳动、运动和特殊情况下的需要。要是心跳过少,血液供应不足,身体得不到必须的氧气和营养,人就无法正常地生活,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生理学家发现,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进行激烈运动的人,他们的心脏得到了锻炼,心跳次数比常人要少得多。我国当今有位足球运动员,每分钟心跳才37次;1928年奥运会上,有位运动员,每分钟才28次。原来,心脏得到更好锻炼的人,心肌纤维变得粗大,心室壁变得厚实,心脏本身也扩大了。英国一位前世界马拉松赛冠军于70岁因癌症去世后,医生发现他的心脏比正常人约重30%,送血管道——冠状动脉约粗1倍。这样的心脏收缩起来自然非常强劲有力,每次跳动输送到全身的血液要比普通人成倍地增加。所以,虽然跳得少,可由于血多,也能满足身体的正常需要了。 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分,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不用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心率变异性HRV信号提取及时频域分析包含程序

课程设计报告 心率变异性(HRV)信号的提取及时频域分析题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XXXXXXX 级:班 号: XXXXXXX 学姓名: 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X XXXXXX大学 XXXXX学院 2016年 9月 29日 一、开题背景 (一)HRV简介 传统的医学观点认为,正常的心率为规则的窦性节律;后来发现在健康状态下,

许多生理系统中存在自然的变异性,人的心率正常情况下也是呈不规则性变化的,而心率变异就是指窦性心率的这种波动变化的程度。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心搏间期之间的微小变异特性。在生理条件下,HRV 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自律活动通过交感和迷走神经,神经中枢,压力反射和呼吸活动等因素的调节作用,使得心脏每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 (二)HRV的研究现状 心率变异性(HRV)是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无创性心电监测指标之一,对HRV的生理和病理意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信号中蕴含着有关心血管调节的重要信息,对HRV进行分析可以间接地定量评价心肌交感、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和均衡性,而且还能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心率变异性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心源性猝死危险性的预测指标。同时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多种恶性心律失常的预后判断和药物治疗效果分析有指导作用。所以,对HRV的研究能够极大的促进人类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了解,从而在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等领域取得成果。 (三)HRV的研究方法 随着对HRV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蕴含的生理病理信息将进一步被揭示,使得HRV 有更多的应用空间和应用价值。目前,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主要有时域分析法、频域分[1]。析法、时频分析法以及非线性分析法 (四)HRV的临床应用 (1)心脏性猝死(SCD)预测:由于HRV是反映自主神经张力的最敏感的指标,因此HRV降低是预测心脏性猝死最有价值的独立指标。 (2)急性心肌梗塞后患者危险性评估: HRV的降低是预测急性心肌梗塞后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和恶性心律失常危险的重要独立指标。一般建议在梗塞后一周开始进行HRV的检测。HRV在梗塞后立即降低,并在几周内开始恢复(2周后逐渐回升),大约6-12个月恢复正常。因此,多次测定HRV可能比单次测定价值更大。梗塞后HRV恢复的快慢对以后死亡的危险性也有预测价值。 (3)对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损伤的评估:糖尿病患者不论病情轻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HRV是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系统损害最准确,最敏感的指标。 )患者危险性评估。CHF)心力衰竭(4(. (5)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疗法:对于不孕人群受孕几率提高、怀孕人群孕期焦虑症改善、产后人群产后抑郁症情况缓解,起到很好的作用。 (6)其它临床应用范围:心绞痛、高血压、心肌病、非缺心脏病所致的慢性严重二尖瓣返流、二尖瓣脱垂、心律失常、血管迷走性晕厥等心血管疾病。 二、课题目的 (一)基本掌握心电信号(ECG)的测量、数据采集的方法。 (二)学会使用MATLAB对ECG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分析。主要包括从ECG信号中提取出 所需的HRV信号,并分别对其进行时域、频域、功率谱上的分析。 (三)掌握HRV信号的时频域参数的意义,以及对其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

人的正常血压和心率

人的正常血压和心率 人的正常血压和心率 一、低压是 60到90 高压90到140 心率是人体的正常脉搏(脉率)为:男性60~100次/分钟 女性70~90次/分钟 儿童约90次/分钟 新生儿140次/分钟 人体正常的呼吸频率为: 16次~18次/分钟 在安静状态下健康成人心率大约平均75次/分钟,正常成年人心率的波动范围为60-100/分钟,女性的心率较男性心率快,体力活动及精神兴奋时心跳都可增快。女性的心率较男性心率快,但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例如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的人心率较慢,每分钟可小于60次,但这决不能说是一种病理状态,要全面考虑。 剧烈运动后,心率可达到120次/分,是正常的。运动员心脏储备好,心率一般小于60次/分 二、成人正常心率60-100次/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 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21.3kPa),舒张压大于或等于 95mmHg(12.6kPa)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 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 人的正常血压是多少,高压多少?低压多少? 1、正常血压是120/80; 2、高压正常值是90--140; 3、低压正常值是60--90;

4、压差20--60,40左右为好 及时了解各年龄段血压的正常值有助于患者及早发现高血压疾病,及早治疗。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治不好的,原发性高血压就可以通过治疗恢复稳定,这是少数。 以下为中国人的平均正常血压参考值: 年龄收缩压(男)舒张压(男)收缩压(女)舒张压(女) 16—20 115 73 110 70 21—25 115 73 110 71 26—30 115 75 112 73 31—35 117 76 114 74 36—40 120 80 116 77 41—45 124 81 122 78 46—50 128 82 128 79 51—55 134 84 134 80 56—60 137 84 139 82 61—65 148 86 145 83 注:以上统计为98年完成的,如今在人平均血压有所增加。 如果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则需要一个反复测量和监测的过程,如果确定是患有高血压,那么就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确定病因并施以治疗。 标准心率 1、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初生儿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 以上。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心率发生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近年,国内大样本健康人群调查发现:国人男性静息心率的正常范围为50—95次/分,女性为55—95次/分。所以,心率随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变化而变化。

老年人心率正常范围是多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老年人心率正常范围是多少 导语:老年人身体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对老年人身体,需要进行很好保护,这样对预防老年人疾病有很好帮助,常见老年人疾病就是痴呆,这样的疾病对 老年人身体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对老年人身体,需要进行很好保护,这样对预防老年人疾病有很好帮助,常见老年人疾病就是痴呆,这样的疾病对老年人生活影响很大声,而且这类疾病产生后,老年身体也是有明显症状,那老年人心率正常范围是多少呢,也是很多人不清楚的。 老年人心率正常范围: 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稍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老年人偏慢。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一般不超过160次/分)或婴幼儿超过150次/分者,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正常人运动、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和喝浓茶后。也可见于发热、休克、贫血、甲亢、心力衰竭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如果心率在160~220次/分,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率低于60次/分者(一般在40次/分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运动员;病理性的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心率低于40次/分,应考虑有房室传导阻滞。心率过快超过160次/分,或低于40次/分,大多见于心脏病病人,病人常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通过对老年人心率正常范围认识,老年人在出现心率不齐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改善,这样对老年人身体才不会有过多影响,心率不齐会引发老年人身体多种疾病,这个时候老年人也需要注意,对其他疾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心率变异性分析的标准化问题

心率变异性分析的 标准化问题 吴杰 本文作者吴杰先生武汉同济医科大学 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心电图学组专业委员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标准化方法学 自从1987年Kleiger等报道了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降低可作为心肌梗死后猝死的预测因子以来国内外掀起了研究HRV的高潮大量研 究结果表明: HRV分析是判断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但由于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标准化问题尚未解决导致各家研究结果难以比较和验证有时还会导出错误的结论为了规范HRV研究欧洲心脏学会和北美起搏和电生理学会于1996年发布了有关HRV研究的工作指南我国也于1997年在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发表了关于心率变异性检测与分析工作规程的建议1998年 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刊载了心率变异性检测临床应用的建议以规范这一领域的研究提高整体研究水平本文介绍有关HRV分析的标准化问题 一HRV的基本概念 HRV是指心率的快慢差异性HRV分析的概念不同于通常以每分钟为单位的平均心率差别如80次/min或120次/min HRV是分析逐个心动周期的细微的时间变化及其规律这种变化在体表记录的常规心电图上常难以测出或因微小而略而不计同时由于常规心电图记录时间过短无法反映整体的规律性为此 常规心电图上习惯描述的规则的窦性心律绝不等于心率没有变异或HRV降低前者是一正常概念而后者是一病理情况绝不能混淆 HRV的研究对象只是逐次心动周期的时间差别罗列人体每次心动周期间的差别可显示出一大堆貌似无序的参数反映了心率连续的瞬时波动而心率的波动并非偶然而是受体内神经体液的调控为适应不同的生理状况或某些病理状态而作出的反应换言之心率的波动变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如何从心率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的心率变异性分析系统前端装置设计_石磊 - 副本

第33卷 第1期2016年 2月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Vol.33 No.1 February  2016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的心率变异性分析系统 前端装置设计* 石 磊1△ 孙 朋2 庞 宇1 罗志勇1 王 伟1 王延项1 1(重庆邮电大学光电信息感测与传输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65 )2(解放军309医院,北京100091 )摘 要:心率变异性(HRV)是指逐次心跳周期差异的变化情况,它产生于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窦房结的调制,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指标。传统对HRV的分析多是基于心电信号,而心电信号的采集过程较为复杂,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PPG)描记法的HRV分析系统,PPG信号通过单片机从人体手指端采集,数据经过USB转串口模块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软件将采集到的数据绘成波形图并将数据存储下来,以便日后HRV分析使用。该系统尺寸小、功耗低、操作简单,适用于家庭和医院的日常监护。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心电图;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低功耗 中图分类号 R-33 文献标志码 A DOI 1 0.7507/1001-5515.20160004Design of a Front-end Device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alysis SystemBased on Photoplethysmography SHI Lei 1 SUN Peng2 PANG Yu1 LUO Zhiyong1 WANG Wei 1 WANG Yanxiang 1 1(Chongqing Municipal Level Key Laboratory of Pho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Sensing  and TransmittingTechnology,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400065,China)2(PLA309th Hospital,Beijing1 00091,China)Abstract: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ccessive changes in the heartbeat cycle,and itis produced in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modulation of the sinus node of the heart.The HRV is a valuable indi-cator in predicting the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arrhythmic events.Traditional analysis of HRV is based on a multi-electrocardiogram(ECG),but the ECG signal acquisition is complex,so we have designed an HRV analysis systembased on photoplethysmography(PPG).PPG signal is collected by a microcontroller from human’s finger,and it issent to the terminal via USB-Serial module.The terminal software not only collects the data and plot waveforms,butalso stores the data for future HRV analysis.The system is small in size,low in power consumption,and easy foroperation.It is suitable for daily  care no matter whether it is used at home or in a hospital.Key  words:heart rate variability;electrocardiogram;photoplethysmography;low power consump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61471075);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智慧医疗系统与核心技术创新团队) △通信作者。E-mail:1403955358@qq .com引言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疾 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 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  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指逐次心跳周期差异的变化情况,它产生于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窦房结的调制,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指标。光学容积描记(photoplethysmogra-phy ,PPG),也叫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是一种用来检测组织微血管中血容量变化的光学测量方 法[2- 5]。传统对HRV的分析多是基于心电信号,但是随着光电技术在医疗应用中的扩大,人们对利用 光电技术测量人体生理参数的研究也逐渐加强。1981年,Nijboer等提出影响PPG信号强度的因素包括血液容量、红血球的位置和血管运动等。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