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SA2016年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
2016年IDSA念珠菌治疗指南

念珠菌尿路感染
有症状上行感染念珠菌肾盂肾炎
氟康唑:敏感,口服200mg (3mg/kg)qd,2周(强/低)
光滑念珠菌:两性B0.3-0.6mg/kg/天, 1-7天,可加用口服氟胞嘧啶(强/低) 或可单用qid x 2周(弱/低)
克柔念珠菌:两性B0.3-0.6mg/kg/天, 1-7天(强/低)
光滑念珠菌:两性B0.3-0.6mg/kg/天, 1-7天或口服氟胞嘧啶25mg/kg qid 7-10天(强/低)
克柔念珠菌:两性B0.3-0.6mg/kg/天, 1-7天(强/低)
其他治疗措施
念珠菌尿路感染
01 强烈建议拔除导尿管(强/低)
局部治疗 针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如光滑和克柔,
02 脱氧胆酸两性B 50mg+灭菌注射用水 共1L,连续膀胱冲洗5天(弱/低)
光滑念珠菌感染的治疗
对氟康唑或伏立康唑敏感时, 用更高剂量氟康唑或伏立康 唑(强/低)
氟康唑:800mg(12mg/kg) 伏立康唑:200-300mg(3-4mg/kg)
非粒细胞减少念珠菌血症
药敏检测(强/低)
唑类敏感性检测 推荐所有血源性感染及临床 分离菌株
唑类敏感性检测 前期使用过一种棘白菌素,感 染光滑或近平滑念珠菌患者
2016IDSA念珠菌病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
非粒细胞减少念珠菌血症的治疗建议
初始治疗
棘白菌素类(强/高)
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负荷剂量 70mg,后50mg qd 米卡芬净:100mg qd 阿尼芬净:负荷剂量 200mg,后100mg qd
(强/高):推荐级别/证据质量
替代治疗
非粒细胞减少念珠菌血症
02 一直未找到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证据 高阴性预测值的非培养方法
曲霉菌病诊治指南IDSA_2017年新版

IDSA:2016 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原创2016-07-06步步非烟感染时间曲霉菌病是感染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可累及皮肤、黏膜、眼、鼻、支气管、肺、胃肠道、神经系统、骨骼等多器官系统,严重者导致败血症,病例呈世界性分布。
病原体曲霉菌属丝状真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感染者并不少见。
时隔 8 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就曲霉菌病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总结现有不同类型曲霉菌病相关证据,于近期发布了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替代 2008 旧版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治管理此病提供参考。
该 2016 新版指南于近期发表在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杂志上。
现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流行病学与感染风险因素1. 易感者如何预防曲霉菌病?何为易感人群?(1)应将住院的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接受者安置在受保护的环境中,以减少霉菌暴露机会(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2)也应给予其他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易发生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高危患者相应防护措施,如急性白血病正在接受诱导/再诱导化疗方案治疗者(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3)若住院无法提供防护病房的条件,推荐此类患者入住单独病房,且病房远离施工场地,也不允许将绿植或鲜花带入病房(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4)建议对 IA 高危门诊患者采取合理防护措施,以减少霉菌暴露机会,包括避免园艺、施肥劳作或密切接触装修或施工场地(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5)白血病诊疗中心与移植中心应当定期监测侵袭性霉菌感染。
若发现霉菌感染率超过基线水平,或者非高危人群发生侵袭性霉菌感染,应当立即对医源性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曲霉菌病的诊治2. 如何确立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断?(6)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以前,推荐采集足量组织和体液样本同时送检组织病理学/细胞学检查与真菌培养。
如果分离培养得到非典型菌株或考虑存在耐药,可采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2016版IDSA曲霉病指南(全文)

2016版IDSA曲霉病指南(全文)翻译说明:本指南由昆明总医院血液科组织翻译,原文第1~11页的推荐汇总部分、方法学部分均省略,从原文第12页开始翻译。
以下内容为历次推送汇总:感染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I. 如何保护高度易感患者,使其免于曲霉感染?哪些患者高度易感?•什么是曲霉的暴露源,如何减少暴露?环境监测是否有用?•哪些获得性或遗传性免疫缺陷会增加曲霉感染风险?诊断II.如何确诊侵袭性曲霉病?•如何确诊曲霉感染?这些方法对曲霉病的管理有何影响?•对临床标本做核酸检测的价值如何?•该如何将半乳甘露聚糖(GM)和1-3-beta-D-葡聚糖(G试验)检测应用于曲霉病的诊断?•肺曲霉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是什么?•支气管镜在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中起什么作用?III. 用于侵袭性曲霉病的治疗和预防的抗真菌药物及其药理学如何?药敏检测的价值?•两性霉素B•棘白菌素三唑类•三唑类的药理学(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莎康唑)•三唑类药物相互作用(含表2:在曲霉病治疗中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和治疗药物监测(含表3:在曲霉病治疗中TDM有用的临床场景)•对联合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前和实验室评价•抗真菌药敏应该何时做?药敏的结果应该如何解读并影响治疗决策?IV. 侵袭性曲霉病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应如何治疗(含表1:曲霉病治疗推荐)•辅助措施和免疫调节:在侵袭性曲霉病治疗中何时应该考虑停用免疫抑制剂或增加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细胞输注、重组干扰素(rIFN-γ)、手术?•侵袭性曲霉病的患者何时继续化疗或移植是安全的?•难治性和进展性曲霉病的治疗方法(挽救治疗)有哪些?•如何使用生物标记物对患者治疗反应进行评估••儿童患者的曲霉病应如何治疗••移植和非移植患者的气道曲霉病应如何治疗?与侵袭性肺曲霉病治疗有何不同?[腐生型TBA、支气管中心性肉芽肿、侵袭性TBA、肺移植患者的TBA]肺外曲霉•如何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曲霉病?•手术对治疗副鼻窦曲霉病的作用?•曲霉性心内膜炎,心包炎,心肌炎如何治疗?•曲霉菌致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推荐是什么?•皮肤曲霉病、曲霉腹膜炎•食道、胃肠、肝脏、肾脏曲霉••曲霉耳内感染、角膜炎、眼内炎•非移植人群曲霉菌支气管炎如何诊断和治疗?V. 预防方案、突破性感染的管理•哪些患者应该预防曲霉?•GVHD患者的预防方案•肺移植患者的抗真菌预防推荐是什么?•非肺的实体器官移植患者如何预防真菌?•突破性曲霉病的管理VI. 什么时候患者需要接受经验性治疗?•对异基因HSCT和AML治疗中的患者而言,经验性和抢先治疗策略是什么••肺移植患者的疑似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管理和其他免疫抑制患者有哪些不同?VII.慢性曲霉病、变态反应症状或非侵袭性症状应如何管理?•慢性空洞型肺曲霉如何诊治?•肺曲霉球的治疗选择是什么?•哮喘和囊性纤维化患者中发生的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如何辨别和治疗?•由曲霉菌所致的过敏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AFRS)的治疗方法---------全文完毕-------------。
IDSA2016年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

对于确诊为 IPA 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伏立康唑 和棘白菌素的联合抗真菌治疗(较弱推荐;证
据级别中等)。
不建议使用棘白菌素作为主要治疗用药(强烈推荐;证据
级别中等);
当唑类和多烯类抗真菌药禁用时,可使用棘白菌素(米卡 芬净或卡泊芬净)治疗(较弱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建议持续治疗 IPA 至少 6~12 周,治疗时间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免疫抑制程度及持续时间、病灶部位和 病情改善的证据(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如何正确解读和应用曲霉菌培养及药敏试 验结果
不建议在初始感染阶段对分离菌株常规抗真菌
药敏试验,而应作为疑似唑类耐药、抗真菌药 治疗无反应者或用于流行病学研究时的参考方
法(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理由:唑类药物在美国耐药率低于3%;
侵袭性曲霉菌病IPA(肺组织存在曲霉
菌感染(可见菌丝))推荐治疗方案 和辅助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对于正在接受某种抗真菌药治疗而因此表现出不良 反应者,推荐改为替代类别的抗真菌药,或使用不
会造成不良反应叠加的替代药物(强烈推荐;证据
级别低)。
补救治疗可选药物包括两性霉素 B 脂质制剂、米卡芬净、
卡泊芬净、泊沙康唑或伊曲康唑。使用三唑类药物进行补
救治疗时,应当综合考虑到之前抗真菌治疗影响、宿主因
学实验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对于采用 PCR 法化验血检测 IA 尚存争议。
越来越多的文献证据包括一些META分析显示血检验PCR法化验,比
痰培养及血培养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但是文献证据也显示单独使用PCR法无法排除或者诊断IA;
而支气管灌洗液PCR法有些试验证明优于血PCR法,有些证明并没 有优势;并且无法明确霉菌属种;也无法分辨定值还是侵袭; 同时PCR法与GM试验的对照试验并没有体现出其诊断的优越性
曲霉菌病诊治指南ppt课件

3
选用何种抗真菌药治疗及 预防侵袭性曲霉菌病?
1413
二 曲霉菌病的诊治
(17)两性霉素B 脱氧胆酸盐及其脂质衍生物,是曲霉菌感染 初始治疗以及伏立康唑无法给药时补救治疗的适宜选择(强烈 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18)对于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及肺移植接受者,可考虑 使用两性霉素B 雾化吸入制剂进行预防性治疗(较弱推荐;证 据级别低)。
87
2
如何确立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断?
98
二 曲霉菌病的诊治
(6)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以前,推荐 采集足量组织和体液样本同时送检组织病理学/细胞学检查与 真菌培养。如果分离培养得到非典型菌株或考虑存在耐药,可 采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强烈推荐;证据级别 低)。
(7)对于采用 PCR 法化验血检测 IA 尚存争议。
IDSA:2016 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
1
曲霉菌病是感染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可累及皮肤、 黏膜、眼、鼻、支气管、肺、胃肠道、神经系统、骨骼等多 器官系统,严重者导致败血症,病例呈世界性分布。病原体 曲霉菌属丝状真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广泛分 布于自然界,其感染者并不少见。
时隔 8 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就曲霉菌病临床 关注的热点问题,总结现有不同类型曲霉菌病相关证据,于 近期发布了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替代 2008 旧版指南。 该 2016 新版指南于近期发表在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杂志上。
1211
二 曲霉菌病的诊治
(15)建议在治疗至少 2 周以后行胸部 CT 扫描,以评估 IA 对治疗的反应;如果患者临床病情恶化,提示更早期进行 CT 评估(较弱推荐;证据级别低)。当结节靠近大血管时,可能 需要更加频繁地监测(较弱推荐;证据级别低)。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不同部位感染的给药方案优化与实践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感染病学(含传染病学)-不同部位感染的给药方案优化与实践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以持续质控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二、MDR革兰阴性菌感染HAP/VAP的抗菌药物治疗 (3)三、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评估与抗菌药物治疗 (5)四、常见呼吸系统感染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7)五、腹腔感染实战病例分享 (9)六、复杂腹腔感染抗菌药物治疗 (11)七、林林总总皮肤软组织感染 (12)八、心内膜炎感染的治疗 (14)九、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治疗现状及进展 (16)十、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18)十一、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治疗 (20)十二、单纯性泌尿系感染的治疗及药学监护 (22)十三、脓毒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 (24)十四、侵袭性真菌病应对策略 (26)十五、多重耐药菌抗菌药物方案的优化 (28)一、以持续质控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1.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合作,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
以下哪个部门不属于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成员()A.医务B.感染科专家C.微生物专家D.后勤E.护理参考答案:D2.三级甲等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得超过()A.25DDDsB.30DDDsC.40DDDsD.60DDDsE.没有规定参考答案:C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能超过()A.20%B.30%C.40%D.50%E.60%参考答案:E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能超过()A.40%B.10%C.60%E.30%参考答案:D5.以下哪个药物不属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A.万古霉素B.亚胺培南西司他汀C.头孢他美酯D.替加环素E.卡泊芬净参考答案:C二、MDR革兰阴性菌感染HAP/VAP的抗菌药物治疗1.HAP/VAP抗感染疗效判断应根据()A.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感染标志物等因素综合判断B.临床表现C.影像学改变D.感染标志物E.PCT参考答案:A2.HAP非危重MDR菌感染低风险的患者,应进行()治疗。
一例两性霉素B导致低钾血症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两性霉素B治疗肺曲霉病致低钾血症的病例分析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指曲霉菌直接侵犯肺或支气管引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疾病,是IFI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
2016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的《曲霉菌病诊治指南》推荐[2]:伏立康唑(静脉负荷6mg/kg q12h+维持4mg/kg bid,或口服负荷400 mg q12h+维持200mg bid)为IPA的治疗首选药物;替代方案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3~5mg/(kg·d)]、艾沙康唑;补救治疗方案指联合或更换另一种与初始治疗方案类别不同的抗真菌药,包括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两性霉素B脂质体复合物(ABLC)、泊沙康唑、伊曲康唑混悬液等。
两性霉素B的常见药品不良反应包括寒战、发热、精神疲劳、肾功能损害、低钾血症等,且一旦出现低钾血症极难纠正[4,5]。
轻者四肢无力、肠梗阻,重者会累及呼吸肌,导致心律失常、心搏骤停等。
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上述ADR,会给患者减轻负担。
本病例分析中阐述了1例患者在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IPA过程中出现低钾血症后,临床药师提供用药建议及合理的补钾方案,为低钾血症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1. 临床资料患者张某,女,49岁,身高155cm,体重60kg,以“间断咳嗽、咳痰、发热10天,胃部不适4天,加重1天”为主诉入院。
患者10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咳嗽呈阵发性,咳少量白色粘痰,体温最高38.2℃,无畏寒、寒战,伴有咽喉疼痛、头痛,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就诊于当地诊所给予静脉药物应用,效果欠佳。
4天前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少量黄色胃液,至周口市中心医院住院查胸部CT示:1.考虑两肺感染,两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不排除结核;2.少量心包积液。
给予抗感染、胃管应用等对症支持治疗,效果欠佳。
1天前上述症状加重,于03-25来我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IDSA2016曲霉菌病诊治指南

2
如何确立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断?
精品PPT
现代诊断观念倡导分级诊断
拟诊
临床诊断
确诊
二 曲霉菌病的诊治
(6)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以前,推荐 采集足量组织和体液样本同时送检组织病理学/细胞学检查与 真菌培养。如果分离培养得到非典型菌株或考虑存在耐药,可 采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强烈推荐;证据级别 低)。
精品PPT
曲霉菌病是感染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可累及皮肤、 黏膜、眼、鼻、支气管、肺、胃肠道、神经系统、骨骼等多 器官系统,严重者导致败血症,病例呈世界性分布。病原体 曲霉菌属丝状真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广泛分 布于自然界,其感染者并不少见。
时隔 8 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就曲霉菌病临床 关注的热点问题,总结现有不同类型曲霉菌病相关证据,于 近期发布了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替代 2008 旧版指南。 该 2016 新版指南于近期发表在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杂志上。
精品PPT
3
选用何种抗真菌药治疗及 预防侵袭性曲霉菌病?
精品PPT
抗真菌谱
抗抗菌菌药药 真菌
白念 热带 近平滑
两性 霉素 B
克柔 光滑
新型隐球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 皮炎芽生菌 粗球孢子菌 巴西副球孢子菌
氟康唑 伊曲康 伏立康 泊沙康
唑
唑
唑
拉夫康 唑
卡泊芬 米卡芬
净
净
阿尼芬 净
制霉菌
素脂质 体
卡氏肺孢子菌 烟曲霉
(10)不建议对接受抗真菌治疗或预防性治疗的患者常规筛查 血液 GM,但可对这类患者的支气管镜样本检测 GM(强烈推荐; 证据级别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DSA:2016年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曲霉菌病是感染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可累及皮肤、黏膜、眼、鼻、支气管、肺、胃肠道、神经系统、骨骼等多器官系统,严重者导致败血症,病例呈世界性分布。
病原体曲霉菌属丝状真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感染者并不少见。
时隔 8 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就曲霉菌病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总结现有不同类型曲霉菌病相关证据,于近期发布了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替代2008 旧版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治管理此病提供参考。
该 2016 新版指南于近期发表在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杂志上。
现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流行病学与感染风险因素1. 易感者如何预防曲霉菌病?何为易感人群?(1)应将住院的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接受者安置在受保护的环境中,以减少霉菌暴露机会(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2)也应给予其他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易发生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高危患者相应防护措施,如急性白血病正在接受诱导/再诱导化疗方案治疗者(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3)若住院无法提供防护病房的条件,推荐此类患者入住单独病房,且病房远离施工场地,也不允许将绿植或鲜花带入病房(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4)建议对 IA 高危门诊患者采取合理防护措施,以减少霉菌暴露机会,包括避免园艺、施肥劳作或密切接触装修或施工场地(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5)白血病诊疗中心与移植中心应当定期监测侵袭性霉菌感染。
若发现霉菌感染率超过基线水平,或者非高危人群发生侵袭性霉菌感染,应当立即对医源性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曲霉菌病的诊治2. 如何确立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断?(6)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以前,推荐采集足量组织和体液样本同时送检组织病理学/细胞学检查与真菌培养。
如果分离培养得到非典型菌株或考虑存在耐药,可采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7)对于采用 PCR 法化验血检测 IA 尚存争议。
(8)建议临床医生根据个案情况谨慎使用 PCR 试剂盒检测感染,根据具体试剂盒方法学与检测特点解读化验结果。
使用该方法诊断时,应结合其他诊断性检测结果及临床具体情况(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9)对于特定患者亚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HSCT),推荐使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中的半乳甘露聚糖(GM),作为诊断 IA 的精确标志物(强烈推荐;证据级别高)。
(10)不建议对接受抗真菌治疗或预防性治疗的患者常规筛查血液 GM,但可对这类患者的支气管镜样本检测 GM(强烈推荐;证据级别高)。
(11)不建议对实体器官移植(SOT)接受者或慢性肉芽肿性疾病(CGD)患者筛查 GM(强烈推荐;证据级别高)。
(12)推荐对于高危患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HSCT),使用血清试剂盒检测(1→3)-β-D-葡聚糖诊断 IA,但不具有曲霉菌特异性(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13)当临床怀疑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时,无论胸片结果如何,推荐行胸部CT 扫描检查(强烈推荐;证据级别高)。
(14)不建议在行胸部 CT 扫描检查时常规使用造影剂(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当结节或肿块靠近大血管时,推荐使用造影剂(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15)建议在治疗至少 2 周以后行胸部 CT 扫描,以评估 IA 对治疗的反应;如果患者临床病情恶化,提示更早期进行 CT 评估(较弱推荐;证据级别低)。
当结节靠近大血管时,可能需要更加频繁地监测(较弱推荐;证据级别低)。
(16)推荐对 IPA 疑似病例行 BAL 支气管镜检查(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患有重大合并症者不宜行 BAL 检查,如低氧血症、出血、需输注血小板的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
对于患有外周结节性病变者,BAL 回收量较低,应考虑行经皮或经支气管肺活检。
推荐标准化 BAL 采集过程,并将 BAL 样本常规送检行真菌培养和细胞学检查,以及行以非培养法为基础的各项检查(如 GM)(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3. 选用何种抗真菌药治疗及预防侵袭性曲霉菌病?(17)两性霉素 B 脱氧胆酸盐及其脂质衍生物,是曲霉菌感染初始治疗以及伏立康唑无法给药时补救治疗的适宜选择(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18)对于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及肺移植接受者,可考虑使用两性霉素 B 雾化吸入制剂进行预防性治疗(较弱推荐;证据级别低)。
(19)棘白菌素是补救治疗 IA 的有效药物(单用或联合用药),但不建议作为 IA 常规单药治疗用药(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20)多数患者可优选三唑类药物防治 IA(强烈推荐;证据级别高)。
(21)唑类用药者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时,推荐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22)临床医生应当了解唑类抗真菌药(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沙康唑)血清谷浓度及可能的药物交叉反应,如与环孢菌素、他克莫司和西罗莫司(及其他 CYP3A4 底物如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以优化疗效并避免潜在毒性作用(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23)多烯类或唑类药物与棘白菌素联合用药,可发挥药物协同或加强作用。
然而,目前试验研究尚未得到确切结论(较弱推荐;证据级别低)。
(24)不建议在初始感染阶段对分离菌株常规抗真菌药敏试验,而应作为疑似唑类耐药、抗真菌药治疗无反应者或用于流行病学研究时的参考方法(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4. 侵袭性曲霉菌病推荐治疗方案和辅助治疗方法都有哪些?(25)推荐使用伏立康唑作为主要治疗用药(强烈推荐;证据级别高)。
(26)对于强烈怀疑 IPA 的患者,有必要在进行诊断性评估的同时,尽早开始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证据级别高)。
(27)替代治疗用药包括两性霉素 B 脂质体(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艾沙康唑(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或两性霉素 B 其他脂质制剂(较弱推荐;证据级别低)。
(28)对于确诊为 IPA 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伏立康唑和棘白菌素的联合抗真菌治疗(较弱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29)不建议使用棘白菌素作为主要治疗用药(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当唑类和多烯类抗真菌药禁用时,可使用棘白菌素(米卡芬净或卡泊芬净)治疗(较弱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30)建议持续治疗 IPA 至少 6~12 周,治疗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免疫抑制程度及持续时间、病灶部位和病情改善的证据(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31)对于成功治疗 IPA 且后续仍需维持免疫抑制状态者,应当进行二级预防治疗用来防止复发(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32)在可行的情况下,建议在抗曲霉菌治疗的过程中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或不用药(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33)对于确诊或疑似 IA 的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考虑给予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较弱推荐;证据级别低)。
(34)若中性粒细胞减少的 IA 患者行标准治疗无效,或预计该状态可能会持续超过 1 周,可考虑行粒细胞输血治疗(较弱推荐;证据级别低)。
(35)对于慢性肉芽肿病患者,推荐使用重组γ-干扰素作为预防治疗用药(强烈推荐;证据级别高)。
(36)对于病灶易于清除的患者,应当考虑手术治疗曲霉菌病(如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或局部皮肤病)(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37)IA 并非是欲行化疗或 HSCT 者的绝对禁忌症(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38)确诊为曲霉菌病后,在决策何时进行辅助化疗或 HSCT 时,应当综合考虑感染病专家、血液病专家/肿瘤学专家的意见。
如果延迟治疗,必须权衡考虑抗肿瘤治疗期间曲霉菌病进展风险与因恶性肿瘤死亡风险孰轻孰重(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39)推荐排除新发病原体感染,并根据患者病情进展速度、严重程度、感染范围及合并症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补救治疗策略一般包括:更换抗真菌药物类别;在可能的情况下削弱或逆转免疫抑制状态;对特定病例选择手术切除坏死病灶。
(40)在补救治疗时,可在当前方案中添加其他抗真菌药,或联合使用与初始方案类别不同的抗真菌药(较弱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41)对于正在接受某种抗真菌药治疗而因此表现出不良反应者,推荐改为替代类别的抗真菌药,或使用不会造成不良反应叠加的替代药物(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42)补救治疗可选药物包括两性霉素 B 脂质制剂、米卡芬净、卡泊芬净、泊沙康唑或伊曲康唑。
使用三唑类药物进行补救治疗时,应当综合考虑到之前抗真菌治疗影响、宿主因素、药代动力学及可能耐药性等多个因素(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43)特定患者亚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HSCT)可进行 GM 连续检测,以监测病情进展、治疗反应并预测结局(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44)关于使用(1→3)-β-D-葡聚糖预测 IA 患者结局,尚未广泛开展相关研究(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45)曲霉菌病患儿治疗同成人患者;但用药剂量有所不同,且一些抗真菌药物可用儿童剂量尚不清楚(强烈推荐;证据级别高)。
(46)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TBA)出现真菌定植时,无需进行抗真菌治疗,除非患者有症状或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
治疗包括支气管镜去除黏液堵塞。
若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存在侵袭性疾病无法根除的可能时,推荐使用具有抗霉菌活性的三唑类药物(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47)支气管中心性肉芽肿病的治疗同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48)TBA 出现侵袭性疾病时,可采用具有抗霉菌活性的三唑类药物或静脉给予两性霉素 B 脂质制剂治疗(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还建议在可行的情况下,尽量削弱或逆转免疫抑制状态,并对特定病例的气道病变行支气管镜清创(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49)对于肺移植接受者,推荐全身性抗真菌治疗包括定植状态在内的 TBA。
另外,对于 TBA 合并支气管吻合口缺血或缺血再灌注损伤者,采用两性霉素 B 吸入剂进行辅助治疗(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抗真菌治疗至少持续 3 个月,或直到完全清除 TBA 为止。
曲霉菌病的肺外管理(50)推荐使用伏立康唑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病的主要治疗用药(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对于伏立康唑不耐受或耐药的患者,可使用两性霉素 B 脂质制剂治疗(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等)。
(51)对于曲霉菌感染性眼内炎患者,推荐伏立康唑口服或静脉给药全身治疗+玻璃体内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 B 脱氧胆酸盐局部给药治疗(强烈推荐;证据级别弱)。
(52)推荐治疗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性鼻窦炎时,既可采用手术治疗,也可采用两性霉素 B 脂质制剂或全身伏立康唑治疗,但当鼻窦存在曲霉菌真菌球时,只采用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