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离合器工作原理2011-11-27
摩托车超越离合器工作原理

摩托车超越离合器工作原理
摩托车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单向离合器的功能。
当离合器接合时,动力可以传递,使摩托车产生驱动力。
而当离合器分离时,动力会被切断,使摩托车停止前进。
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在发动机熄火时,由起动电机转动带动发动机起动。
发动机起动后转速高于起动电机,这时超越离合器就处于空转状态,不会造成发动机起动后带着起动电机转的情况,从而避免对电机造成反拖损坏。
因此,摩托车超越离合器是一个单向离合器,在特定的工况下实现动力的接合和分离,起到保护电机和发动机的作用。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离合器是一种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特殊是汽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中。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传递动力,并且在需要时能够断开动力传递。
下面将详细介绍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离合器由两个主要部份组成:压盘和磨擦片。
压盘连接到发动机的曲轴上,而磨擦片连接到变速器的输入轴上。
当离合器处于连接状态时,压盘通过压力板和离合器承载盘将磨擦片与压盘密切地接触在一起。
这样,发动机的动力可以通过离合器传递到变速器,并驱动车辆前进。
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压盘与离合器承载盘之间的压力减小,使得磨擦片与压盘之间的接触力减小。
这样一来,发动机的动力就无法传递到变速器,变速器的输入轴住手旋转。
这个过程就是离合器的断开状态。
离合器的连接和断开是通过离合器压盘上的压盘弹簧来实现的。
压盘弹簧的作用是将压盘和离合器承载盘固定在一起,使其保持连接状态。
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压盘上的压盘弹簧被压缩,减小了压盘和离合器承载盘之间的接触力,从而实现了离合器的断开状态。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磨擦片的磨擦系数。
磨擦片通常由金属片和磨擦材料组成,磨擦材料可以提供足够的磨擦力来传递动力。
磨擦片的磨擦系数越大,离合器的传递能力就越强。
然而,磨擦片的磨擦系数也会受到磨损和热量的影响,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磨擦片失去磨擦力,从而降低离合器的传递能力。
为了保证离合器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离合器系统。
例如,检查离合器片和压盘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检查离合器液的液位和质量,确保润滑和冷却效果良好;定期清洗离合器系统,防止灰尘和污垢积聚。
总结一下,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盘和磨擦片的接触与分离来实现动力传递和断开。
驾驶员通过踩下离合器踏板来改变压盘和磨擦片之间的接触力,从而控制发动机动力的传递。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汽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关键之一,对于驾驶员来说,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正确操作车辆,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离合器是一种机械装置,常用于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等各种动力传动系统中。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之间传递动力,使得驱动轮能够与发动机分离或连接。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通过摩擦力来实现发动机与传动系统之间的连接和分离。
离合器主要由离合器盘、压盘、释放器和离合器壳体等组成。
离合器盘是离合器的核心部件,它由摩擦片和钢盘组成。
摩擦片上覆盖着摩擦材料,通常是由耐磨、高温抗压的材料制成,如石棉、铜、碳化硅等。
钢盘则是由高强度钢板制成,用于支撑和传递动力。
当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离合器盘与压盘之间没有接触,发动机的动力无法传递到传动系统。
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通过离合器释放器的作用,压盘会向离合器盘施加压力,使得离合器盘与发动机的飞轮之间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的作用下,离合器盘开始与飞轮摩擦,逐渐实现与发动机的连接。
当离合器处于连接状态时,离合器盘与飞轮之间通过摩擦力实现了紧密的连接。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盘传递给传动系统,从而驱动车轮运动。
在离合器连接状态下,驾驶员可以通过换挡器改变传动比例,实现不同车速和转速的匹配。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可以进一步解释为摩擦力的转换。
当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盘和压盘之间的摩擦力转化为压力,不会传递到传动系统。
当离合器处于连接状态时,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盘和压盘之间的摩擦力转化为传动力,从而实现动力传递。
为了保证离合器的正常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离合器的使用要适度,避免长时间半离合状态,以免造成离合器片磨损。
2. 避免急剧的离合器操作,以免造成离合器盘磨损或损坏。
3. 定期检查离合器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以保证离合器的正常工作。
4. 在行驶中,尽量避免长时间踩住离合器踏板,以免造成离合器过热或损坏。
总结起来,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摩擦力来实现发动机与传动系统之间的连接和分离。
离合器的正常工作对于车辆的驾驶和动力传递至关重要,因此在日常使用中需要注意离合器的使用和维护,以保证其性能和寿命。
摩托车离合和挡位工作原理

摩托车离合和挡位工作原理嘿,朋友!你可曾好奇过摩托车那离合和挡位的神秘工作原理?就好像一个隐藏在机械世界里的魔法,等待我们去揭开它的面纱。
咱们先来说说离合。
这离合啊,就像是个协调员。
想象一下,发动机就像一个精力旺盛、不停奔跑的运动员,而车轮呢,就像是要按照节奏前进的观众。
离合的作用,就是在合适的时候,让运动员和观众“牵手”或者“分开”。
当你捏紧离合的时候,发动机的动力就没法传递到车轮上,就好像运动员停下脚步,不和观众互动了。
而当你松开离合,它们就紧密相连,动力源源不断地传递过去,带着你一路飞驰。
再讲讲挡位。
挡位就像是不同的跑道。
低挡位是短跑的跑道,力量大,速度慢,适合爬坡或者起步,就像运动员刚开始跑,得用大力气。
高挡位呢,那是长跑的跑道,速度快,但力量相对小一些,适合在平坦的大道上尽情冲刺。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离合,发动机一直连着车轮,那起步的时候得多费劲?车不得一下冲出去,或者熄火?要是没有挡位,那车要么跑不快,要么没力气,多尴尬!在骑行的过程中,合理地操作离合和挡位,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
就好比你在跳舞,每一次的离合操作和挡位切换,都是一个优美的舞步。
如果操作不当,那可就像舞步乱了套,不仅不舒服,还可能出问题。
比如说,你正在爬坡,用了高挡位,车就会“哼哼唧唧”,好像在说:“主人,我没力气啦!”这时候你就得赶紧降挡,给它加把劲。
反过来,在高速行驶的时候,你还在低挡位,那发动机的声音就像在“怒吼”:“快让我轻松点!”总之,摩托车的离合和挡位工作原理,其实就是一套精妙的配合机制。
它们相互协作,让摩托车能在各种路况下都展现出最佳的性能。
只有我们真正了解并掌握了它们的脾气,才能让摩托车成为我们忠实的伙伴,带着我们自由驰骋在道路上。
所以,朋友们,好好琢磨琢磨这离合和挡位的奥秘吧,相信你会在骑行中发现更多的乐趣!。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离合器是一种用于传递或中断动力传动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汽车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摩擦来实现动力的传递和中断。
下面将详细介绍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 结构组成离合器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压盘和摩擦片。
压盘位于发动机侧,由压盘盖和压盘弹簧组成。
摩擦片位于传动侧,由摩擦片盘和摩擦片组成。
当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压盘和摩擦片不接触;当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时,压盘通过压盘盖和压盘弹簧将摩擦片与发动机侧的压盘接触。
2. 工作原理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摩擦力的作用。
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的压盘与发动机侧的压盘分离,摩擦片与发动机侧的压盘不再接触。
这样,发动机的动力不再传递到传动系统上,车辆处于空档状态。
当驾驶员松开离合器踏板时,压盘通过压盘盖和压盘弹簧将摩擦片与发动机侧的压盘接触。
由于摩擦片与压盘之间存在摩擦力,当发动机转速增加时,摩擦片会被压盘带动旋转,从而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传动系统上。
这样,车辆可以顺利启动和行驶。
当驾驶员需要换挡时,需要踩下离合器踏板,将离合器分离,断开发动机与传动系统之间的动力传递。
此时,换挡杆可以顺利移动,实现换挡操作。
换挡完成后,松开离合器踏板,离合器结合,发动机的动力再次传递到传动系统上。
3. 工作过程离合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结合、滑动和分离。
结合阶段:当驾驶员松开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的压盘通过压盘盖和压盘弹簧将摩擦片与发动机侧的压盘接触。
由于摩擦片与压盘之间存在摩擦力,发动机的动力开始传递到传动系统上。
滑动阶段:在结合阶段之后,发动机的转速逐渐增加,摩擦片受到的摩擦力也逐渐增大。
在这个阶段,摩擦片会以一定的滑动速度与压盘接触,从而实现平稳的动力传递。
分离阶段:当驾驶员需要换挡或停车时,需要踩下离合器踏板,将离合器分离。
离合器的压盘与发动机侧的压盘分离,摩擦片与压盘不再接触,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被中断。
4. 特点和应用离合器具有以下特点和应用:- 能够实现发动机与传动系统之间的动力传递和中断,使车辆可以启动、行驶和换挡。
弯梁摩托车离合器原理

弯梁摩托车离合器原理摩托车离合器是摩托车动力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主要起到连接和分离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作用。
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离合器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输出和摩托车的行驶。
在弯梁摩托车中,离合器的原理与传统摩托车有所不同,本文将着重介绍弯梁摩托车离合器的原理。
弯梁摩托车离合器采用了离心离合器的原理,它由离合器压盘、离合器摩擦片、离合器压盘弹簧、离合器释放机构等部件组成。
当骑手踏下离合器手柄时,离合器压盘弹簧被压缩,离合器压盘与离合器摩擦片分离,从而使发动机的动力不再传递到变速器上,实现了发动机与变速器的分离状态。
当骑手释放离合器手柄时,离合器压盘弹簧恢复原状,离合器压盘与离合器摩擦片再次接触,发动机的动力再次传递到变速器上,实现了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连接状态。
弯梁摩托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简单描述,首先,当骑手踏下离合器手柄时,离合器压盘弹簧被压缩,离合器压盘与离合器摩擦片分离,发动机的动力不再传递到变速器上;然后,当骑手释放离合器手柄时,离合器压盘弹簧恢复原状,离合器压盘与离合器摩擦片再次接触,发动机的动力再次传递到变速器上。
弯梁摩托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骑手的操作来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连接和分离,这样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摩托车的速度和动力输出。
在日常骑行中,骑手可以通过控制离合器手柄来实现平稳起步、换挡和停车等操作,从而提高骑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弯梁摩托车离合器的原理是基于离心离合器的工作原理,通过离合器压盘、离合器摩擦片、离合器压盘弹簧等部件的配合来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连接和分离。
骑手通过操作离合器手柄来控制离合器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摩托车的起步、换挡和停车等操作。
弯梁摩托车离合器的原理虽然简单,但是对于摩托车的行驶和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单离合弯梁摩托车工作原理

单离合弯梁摩托车工作原理
摩托车的离合器是一种可以让发动机和齿轮传动系统分离和连接的装置,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摩擦来实现动力的传递和切断。
离合器由一个固定在发动机曲轴上的压盘和一个连接到传动轴上的摩擦盘组成。
当摩托车离合器松开时,压盘通过离合杆或离合器线拉动,使压盘离开摩擦盘。
这个动作切断了发动机和齿轮传动系统之间的连接,发动机的动力无法传递到车轮上。
但是发动机仍然保持运转,因此可以继续工作。
当摩托车离合器踩下时,压盘与摩擦盘通过压力盘产生摩擦接触。
这个时候离合器开始连接发动机和齿轮传动系统,发动机的动力通过摩擦盘传递到齿轮传动系统,进而驱动车轮转动。
随着压盘与摩擦盘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离合器开始传递更多的动力,使车辆加速。
在行驶过程中,当摩托车需要换挡时,骑手通过离合器踩下或松开来实现发动机和齿轮传动系统的分离和连接。
踩离合器时,压盘离开摩擦盘,断开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使齿轮能够自由旋转,然后用换挡踏板来切换到所需的齿轮。
松开离合器时,压盘和摩擦盘重新接触,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新的齿轮上,使车辆继续行驶。
总的来说,离合器在摩托车的工作中起到了控制动力传递和切断的重要作用,通过摩擦力的调节,实现了发动机和齿轮传动
系统之间的有效连接和分离。
这样,骑手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离合器的状态,实现换挡和行驶过程中的平稳加速和减速。
摩托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摩托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摩托车的离合器是一种用于控制动力传递的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摩擦来实现功率的分离和传递。
摩托车离合器由离合器压盘、离合器片、离合器壳和离合器弹簧等部件组成。
当摩托车离合器松开时,离合器片处于分离状态。
此时,离合器片由离合器壳和离合器压盘压紧,使离合器片不与发动机的主动盘接触。
当车手通过离合器手柄拉紧离合器时,离合器压盘会收回,使离合器片脱离压盘。
这样一来,发动机的动力就会分离到变速器,离合器片和离合器壳之间的摩擦力会阻止离合器片的旋转,从而实现了离合器的脱离状态。
当车手放松离合器手柄时,离合器压盘会重新压紧离合器片。
随着压力的增加,离合器片开始与离合器壳摩擦,从而传递发动机的动力到后轮。
通过适当的离合器片与离合器壳的接触面积和压力,可以控制离合器的传递程度和动力输出。
摩托车的离合器是通过手动操作来控制的,车手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离合器的脱合状态,从而实现顺畅的起步、换挡和停车等操作。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主要依靠摩擦力来实现动力的传递和分离,确保了驾驶的平稳性和灵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托车离合器工作原理解释一:基本上多是湿式多片式,有的是半自动离合器,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自动离合,比如弯梁车和踏板车;有的是手动离合器,靠离合器手抓控制离合器.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是一样的,离合器是靠弹簧的压力让被动离合片压紧离合器主动离合片得到动力的,把离合器的弹簧一压,离合片得不到弹簧的压力分开,两种离合器失去摩擦力,就没了动力.说多了也没有用,自己拆开就知道了解释二:从原理上讲,离合器是设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一个装置,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传递或切断发动机的动力。
传递动力的目的是让车辆前进;切断动力的目的通常是为了便于换档,因为如果不切断动力,变速箱内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就很难同步,也就不容易换档。
离合器除了这个主要作用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当车辆突然遇到较大冲击时,它能在主动磨擦片和被动磨擦片之间产生打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力对发动机的冲击,从而能对发动机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摩托车离合器按冷却介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油液冷却的,称为湿式离合器,其冷却油不对摩擦片起保护作用,而使动力传递平滑柔和,其优点是使用寿命长,一般不会发生故障,除非违反操作规程,经常使离合器处于半离合状态工作。
另一种用空气来冷却离合器,称为干式离合器。
使用中,要求离合器能轻便自如地与动力接合与分离,在较短时间的半离合状态下工作,离合器也不应出现过热现象。
综上所述,摩托车离合器是不需要润滑的,即便是湿式离合器,也仅仅是利用油液对离合器进行冷却而已,冷却油并不对离合器摩擦片起保护和润滑作用。
解释三:离合器是一种动力传导装置,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2个圆盘一边是连接着发动机的,一边是连接着车轴的,到2个圆盘紧贴到一起,动力就传导过来了,当分开来的时候.动力就不传导了.踩下去或放开,就是为了控制动力是否需要作用于车轴.明白了吗?合器,顾名思意,就是起到分离与合闭的作用嘛。
也就是起到发动机与车轮传动装置的离合作用。
也就是说当你踩下离合器,那么发动机的传动装置与车轮断开,发动机的动力就不会传到车轮上以驱动汽车了。
当你松开离合器,那么发动机的传动装置就会与车轮连上,动力就传到车轮上,车子自然就能动了。
离合概念明白了吧?那么为什么要把动力与车轮分离呢?因为不同的车速发动机要进行变速,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就不祥细说了,总之是不同的车速发动机的传动装置要把不同的速度传给车轮,耍此时就需要把慢速的齿轮与车轮分开,用高速齿轮与车轮接合,这一分一合就要用到离合器了。
明白了离合器的工作原理,那么来结合实际。
当你的车在起步时,车轮是静止的,要想让车在静止状态改为运动状态,这时需要的推力是很大的,比车在运动时大的多,此时踩下离合器,挂一档,看看发生了什么?当你踩下离合器,即做好了用齿轮驱动车轮的准备,挂上一档,就是把慢速齿轮送到传动装置上,当你松离合器时,慢速齿轮就向车轮的传动齿轮上靠,你抬的快,它靠的快,你抬的慢,它靠的慢,这时车就起步了。
如果你离合器抬的很快,那么两个齿轮就立即接合了,由于车是静止的,需要的推力很大,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不足以一下使车达到一档时的速度,那么车就会突然一动,然后熄火。
车一动就明发动机的动力已经传到了车轮上,但由于要克服的力大于发动机所输出的了,也就是发动机推不动你的车,于是齿轮就被卡住,发动机就熄火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起步时要加油门,抬离合器要慢的原理。
加油门可以加大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抬离合器慢就会减小阻力,从而使发动机克服静态磨擦力,使车辆平稳起步。
当车动起来后,离合器就可以慢慢的完全抬起,因为车动后,动态磨擦力比车静止时的静态磨擦力要小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在二、三、四档时离合器可以抬的快一点而不会熄火的原因。
同样,小坡起步时要加大油门,离合要拧牢也是这个原因,因为上坡的阻力比平面更大。
好了,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要加油门慢台离合了吧?学车时好好体会一下,就能事半功倍了解释四:摩托车离合器的原理、使用及维护离合器是设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一个装置,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传递或切断发动机的动力。
当车辆突然遇到较大冲击时,它能在主动磨擦片和被动磨擦片之间产生打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力对发动机的冲击,从而能对发动机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从原理上讲,离合器是设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一个装置,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传递或切断发动机的动力。
传递动力的目的是让车辆前进;切断动力的目的通常是为了便于换档,因为如果不切断动力,变速箱内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就很难同步,也就不容易换档(有些技术高超者可利用控制车速和发动机转速实现两者之间的基本同步,但一般不容易)。
离合器除了这个主要作用外,还有一个不太起眼的作用,就是当车辆突然遇到较大冲击时,它能在主动磨擦片和被动磨擦片之间产生打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力对发动机的冲击,从而能对发动机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使用离合器时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不要将其长时间处于分离状态。
为什么要这样?我们先来看一下离合器的构造。
离合器内的主要部件是磨擦片,它分为主动磨擦片和被动磨擦片。
主动磨擦片通过齿轮与发动机曲轴连成一体;被动磨擦片也是通过齿轮与变速箱的主动轮连成一体。
一般离合器都有多片主动磨擦片和多片被动磨擦片,二者为同心圆,间隔置放(一片主动,一片被动,再一片主动,再一片被动)在一起。
离合器有三种工作状态:第一种是结合状态,即主动磨擦片与被动磨擦片在弹簧和压板的作用下结合在一起,此时来自发动机的动力被传送到变速箱;第二种状态是分离状态,即当我们握下离合器手柄后,原来作用在主被动磨擦片上的压力被解除,主动磨擦片与被动磨擦片由结合状态变为分开状态,主动磨擦片随发动机转,被动磨擦片随变速器的主动轴转,动力传递被切断;第三种状态是半结合状态,这种状态下,主动磨擦片与被动磨擦片既不完全结合,也不完全分离,动力传递处于一种半断半不断的状态。
上述三种状态中,所谓的分离状态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描述,实际上由于主动磨擦片与被动磨擦片之间的间隙很小,即使在完全分离状态下,二者之间也是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会产生一定的磨擦。
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就容易因磨擦而产生高温,严重的就会烧毁离合器。
这就是不能长时间让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的主要原因。
在平时使用和维护中,还会经常遇到两种问题:第一种是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出现这种情况带来的问题是不能正常换档。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是因离合器线调整不当,一般将其调紧一些就能排除。
第二种是离合器结合不彻底。
出现这咱情况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发动机动力传递受影响,车跑不起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丢转儿”。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通常有两点:一是离合器线过紧,造成主被动磨擦片不能完全结合;二是磨擦片磨损严重。
解决办法一是调整离合器线,二是更换磨擦片。
综上所述,离合器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两点:一是不要让其长时间处于分离状态;二是离合器线要松紧适度。
离合器的半结合状态,一般是出现在起车阶段,为了保证起步平稳,通常我们都要比较缓慢地松开离合器,这时离合器就会处于半结合状态。
半结合状态对离合器的磨损是最大的,它比分离状态下的磨损要严重得多。
知道这一点的意义在于,我们除了起步时为了车辆的平稳而必须让离合器处于半结合状态之外,其它时候应尽量避免让其处于这种状态。
摩托车离合器按冷却介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油液冷却的,称为湿式离合器,其冷却油不对摩擦片起保护作用,而使动力传递平滑柔和,其优点是使用寿命长,一般不会发生故障,除非违反操作规程,经常使离合器处于半离合状态工作。
另一种用空气来冷却离合器,称为干式离合器。
使用中,要求离合器能轻便自如地与动力接合与分离,在较短时间的半离合状态下工作,离合器也不应出现过热现象。
一、离合器的检查·检查间隙:用中指和食指轻轻握住并转动离合器握把,检查并调整其间隙。
握把端部行程应为15mm-20mm,根部为3mm左右。
不同车型的离合器间隙不同,应按说明书要求进行调整。
经验表明,握把端部最小应有1mm的行程。
离合器间隙若过大,分离不彻底,而间隙过小,又会引起离合器打滑。
·检查离合器握把用力度:该项检查同间隙检查一样重要,因为握把操作沉重,会影响操作甚至引发事故。
握把沉重多因拉线上缺少润滑脂或有损伤所致。
前者较为常见,检查借助于工具。
用弹簧秤拉动离合器握把,其拉力为50N-60N属于正常,若超过68.8N,则可认定握把沉重,应查明原因并予以排除。
·检查离合器是否打滑:通过脚踏板变换档位,同时将发动机转速稍微提高,然后用脚制动后轮,这时徐徐松开离合器握把,若发动机熄火,说明离合器不打滑,技术状况正常;若发动机转速下降,但并未熄火,或在行驶中猛加油门而车速却上不去,表明离合器打滑,应予检修。
·检查离合器分离是否彻底:将车梯支起,拧放离合器握把,进行换档试验。
若将握把拧紧,而换档时有齿轮撞击声,说明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检查离合器握把至变速器的拉线是否正常:若发现其塑料包皮出现龟裂,可用塑料胶带缠紧,以防水浸。
拉线损伤与摩托车本身的技术状况有关,故应搞好摩托车的整车维护。
二、离合器的调整·离合器握把行程的调整:若离合器端部行程不符合要求,可松开握把根部锁紧螺母,左右旋转调节螺母,使握把端部行程在15mm-20mm。
如果换拉线,应注意各种车型拉线的不同走向,装好后,须将车把分别打向最左和最右,以调整握把的自由行程。
·离合器间隙的调整:一般拧动握把调整螺母就可以了,若同时对拉线进行检查调整效果会更好。
倘若调整了离合器握把,间隙仍达不到要求则应卸下拉线,通过螺母上的盖帽进行调整,若拉线外皮龟裂、折曲变形,应更换新拉线。
·离合器打滑的检修:离合器打滑,主要是由于离合器握把间隙不足引起的。
右握把间隙过小或完全没有间隙,离合器始终处于半离合状态,其结果必然引起离合器打滑。
可以逆时针拧松握把根部的锁紧螺母,再左右旋拧调整螺母,直到间隙合适为止。
若调整握把螺母后仍达不到间隙标准值,则应将固定拉线调整螺母的支架向上提一下。
调整完毕后,启动发动机,检查换挡是否平稳、利落、有无滑磨或异响。
若有问题,应进一步检查,找出原因,予以排除。
解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