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31)、对照组(n=31)。
观察组采用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法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内固定失败率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骨折后6~8 d实行手术治疗为最佳手术时机,能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时机建议在骨折后6~8 d,可将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作为首选。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operative methods in treatment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Methods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62 patients with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31)and control group (n=31)according to the visit time of patien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ouble plate method of knee anterior median incis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ngle plate method of knee anterior lateral inci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bleeding amount during op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the control group,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the control group,internal fixation failure rate i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good and excellent of knee joint fun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mong them,surgical treatment was carried out 6-8 days after fracture,which was the best time for surgery and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Operative timing for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is suggested to be 6-8 days after fracture,and the double plate method of knee anterior median incision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Key words]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Treatment;Clinical effect胫骨平台骨折属于膝关节创伤中发病率较高的骨折。
LISS法与传统切开固定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LISS法与传统切开固定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目的比较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传统切开固定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其均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其中,共收治44例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2例,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固定法治疗,实验组采用LISS法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近远期预后情况。
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而实验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接受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的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屈伸活动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面,与传统切开固定法相比,采用LISS法治疗效果较好,创伤小,安全性高,这一治疗方法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与活动度情况更为理想,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值得推广。
标签:LISS法;传统切开固定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在骨科,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是指胫骨平台受到暴力及其他损伤导致关节面压缩、塌陷、劈裂,甚至出现粉碎性骨折。
同时,合并韧带、周围组织的严重损伤。
若是处理不当,会直接导致患者关节不稳,甚至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等,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内固定治疗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暴力损伤增多,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传统手术多采用切开固定法。
这一种手术创伤大、患者预后差,容易发生塌陷。
为进一步分析LISS 法与传统切开固定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之间的不同,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4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症详细情况进行了解,且采取合适治疗手段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研究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将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4例作为对象,都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都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与临床疗效分析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与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究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患者寻求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A 组行双切口双钢板治疗,B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种术式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几率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次研究中采用的单侧锁定钢板治疗与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均较良好,前者具有创伤小、内固定稳定、与骨膜接触面少的优点;而后者具有内固定稳定、膝关节恢复率高、患肢预后下肢力线良好的优点。
两种方式均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标签: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高能量的人体损伤,通常患者在受到强大的直接暴力或是间接暴力时,胫骨平台出现粉碎性骨折的现象,同时还可能伴随胫骨干骺端以及骨干部位发生损伤,再加上胫骨平台骨折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骨折处复位的有效性成为了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一大难点[1]。
我院为解决这一难点,对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4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进行了双切口双钢板治疗组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例。
A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9岁~72岁,平均年龄为(41.9±8.4)岁;左侧9例,右侧11例;Schatzker分型:Ⅳ型9例,Ⅴ型6例,Ⅵ型5例。
B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1岁~70岁,平均年龄为(42.0±8.2)岁;左侧10例,右侧10例;Schatzker 分型:Ⅳ型8例,Ⅴ型6例,Ⅵ型6例。
不同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治疗效果

不同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治疗效果目的探究不同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治疗效果。
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暴露双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63.3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采用暴露双钢板治疗,也可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但是两种方法相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具有效性,固定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恢复速度快,并且术后并发症极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标签: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传统钢板在临床中,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膝关节创伤性骨折,主要的致病因素有高能量暴力和轴向压应力[1]。
患者伤后比较严重,有关节面塌陷与骨折端粉碎等症状,并且,还有部分患者伴有程度不一的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等。
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那么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运动及身心健康。
本组抽取了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究不同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行X线检查后确诊[2]。
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8~56岁,平均(38.6±2.1)岁;受伤部位:38例为左膝、22例为右膝;受伤因素:4例高处坠落伤、31例交通事故伤、25例重物砸伤;受伤类型:39例为闭合性骨折、21例为开放性骨折;Schatzker 分型:15例为IV型(内髁骨折,此型骨折可以是单纯的楔形劈裂或是粉碎和压缩骨折,常累及胫骨棘)、27例为V型(双髁骨折,两侧胫骨平台劈裂,特征是干骺端与骨干仍保持连续性)、18例为VI型(伴有干骺端与骨干分离的平台骨折,除单髁、双髁及关节面骨折外,还存在胫骨近端横形或斜形骨折)。
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观察

护软 组织 , 坚强 内 固定及 早 期 功 能锻 炼 。对 于 复 杂 胫 骨平 台骨折 , 为达 到术 后早期 坚强 固定 , 许多文 献 报道 行前 外侧 和后 内侧双 切 口内外 侧 双钢 板 固 定效 果较 好 , 为 双钢 板 固定 可显 著 提 高 复杂 型 胫 认
露发生率低 。
关键词 : 胫骨平 台骨折 ; 锁定加压 钢板 ; 骨折 ; 内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 :6 34 R 8 .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0 226 2 1 )00 4 - 10 -6 X(0 2 1-0 3 2 0
高能量 的胫 骨平 台损伤 常导致 双平 台 的塌 陷和 劈裂 , 严重影 响膝关 节远 期功 能 , 目前 大 多数患 者需
2 0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双阻滞或全身麻 醉。A . 组采 用外侧 解剖 锁定加 压 ( C ) 板 内 固定术 。取 LP 钢 膝前外侧切 口, 复位 双侧平 台, c臂 x线透视满 意 后 , 骨外 侧 L P钢板 固定 。对 于 内髁 骨折 块 移位 胫 C
复 位不 良者 , 内侧 小 切 口, 纯 螺钉 辅 助 固定 。B 行 单 组 采用 内外侧 双钢板 内 固定 术 。先行 内后侧 切 口复 位 内髁 , 钢板 固定 , 后行 膝前 外侧切 口整 复外侧 短 然 平台, 外侧 予 L P钢 板 固定 。两组 均 于 术后 第 3天 C 开始 股 四头肌功 能锻炼 , 术后 1 开始 用 C M 机进 周 P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3 7
例, 随机分为 A组 1 7例与 B组 2 。A组采用外侧解剖锁定加压 ( C ) 0例 L P 钢板内固定术 治疗 , B组采用内外侧 双钢 板 内固定术治疗 。比较两组手术时 间、 骨折愈合 时间、 关节活 动范 围及 膝关节功 能。结果 膝 两组术后 8个月 内 骨折均愈合 , 无骨不连病例。B组胫 内侧皮肤坏死 、 骨外 露 2例 , 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创 面瘢痕愈合 , A组无骨外 露病例 , 两组相 比, 0 0 。两组 手术 时 间、 折 愈合 时 间、 关 节活 动 范 围、 关 节功 能 优 良率相 比, P< . 5 骨 膝 膝 P均 > 00 。结论 .5 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 复杂胫骨平 台骨折效果均较 好 , 且前者 手术创伤小 , 术后皮 肤坏 死 、 外 骨
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

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背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其骨折位于膝关节下端,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目前,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但是关于这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材料与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KSS)等临床疗效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均可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但单侧钢板内固定术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等临床疗效指标上均优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
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是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法。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外伤,通常是由于高能量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所致。
由于髌骨后方的撞击或者飞行跌落,涉及到骶髂关节或者髋关节的骨折也可奏效。
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方法息息相关,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封闭复位内固定术和综合性治疗等。
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是比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
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侧钢板内固定术相对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在术后效果上更佳。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前外侧入路,观察组患者行膝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90%,对照组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膝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优良率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效果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最常见的膝关节创伤关节内骨折病症,临床上常见的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其处理和预后均对膝关节功能产生较大影响[1]。
现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膝正中入路方式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0~56岁,平均(38.58±5.02)岁。
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消肿和对症治疗,依据患者的软组织条件、身体状况等行急诊手术。
患者均在全麻或硬腰联合麻醉下行手术。
其中对照组患者临床主要行前外侧入路:于胫前外侧斜切出10~15 cm的切口,将胫前群在胫骨的附着点切开,将胫骨外侧平台剥离显露出来,对半月板和交叉韧带进行修复。
基于X线透视下进行牵引、顶压,使其完成关节面平整复位,胫骨外侧采用双钢板进行固定。
观察组患者主要行膝正中入路: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疗效分析

Qnp , u—i W NGL i e Q U R — Z A G n — o L I iu , H U G a gw i i o DU G i a, A a- , I ul H N gt ,E - n z o u n - e - x i f , a Wej ( etfO toadc, h epeS o i lfH n z C u t , oge J n s 2 3 0 C i ) D p r p ei te ol s t oge ony H nz , i gu 2 10, h a o h s P H p ao a n
・
64‘ 4
临床骨科杂志
Jun lfCi cl r oad s 2 1 e :3 6 ora o l i t p ei 00D c1 ( ) naO h c
・
临床 论著 ・
复杂 胫 骨平 台骨 折 两 种手 术 人 路 的疗 效 分析
周 勤坡 , 杜桂 夏 , 汪来杰 , 如 来 , 仇 张景 涛 , 雷卫军 , 广伟 周
s no teke it uf i t oega i a pr r dd r goe t n uci a ee i f x ni n i fh ne o ,Sfc n bn rfn w s e o u n p r i .F nt nl xr s o t s nad o jn ie t g f me i ao o ce ee o
7pt ns h n e et k a ers et m o d nic i fh ne o t cod gt R s usn ai t w oud r n si f pn c i i t a f i io o eke i .A cri am se e w nl o sn h e me a n s n t jn n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发表时间:2019-07-19T10:59:56.9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作者:吴立文[导读]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时机建议在骨折后6~8 d,可将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作为首选。
黑龙江省逊克县奇克镇卫生院 164400【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31)、对照组(n=31)。
观察组采用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法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内固定失败率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骨折后6~8 d实行手术治疗为最佳手术时机,能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时机建议在骨折后6~8 d,可将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作为首选。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临床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for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31)and control group(n=31)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ouble plate method through anterolateral knee incision,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ngle plate method through anterolateral knee incision.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healing time of fractur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failure rate of internal fix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knee joint fun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Among them,6 to 8 days after fracture,surgical treatment is the best time to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ffectively.Conclusion The operation time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should be 6 to 8 days after fracture,and double plate method with anterior median knee incision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keywords]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treatment;clinical effect胫骨平台骨折属于膝关节创伤中发病率较高的骨折。
当膝关节受到内翻、外翻暴力撞击/坠落,就会发生胫骨踝骨折。
因为胫骨平台骨折属于比较典型的关节内骨折,其处理的效果会直接关系到膝关节功能[1]。
此外,胫骨平台骨折多伴有关节软骨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如果未被及时诊治,易引发膝关节畸形、力线异常或膝关节不稳定,进而发生关节功能障碍。
临床主要症状有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等。
骨折于对四周组织构成损伤,这时无疑会使治疗存在一定的挑战性。
相关研究显示,胫骨平台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1.2%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骨折位置比较特殊,膝关节支撑、稳定均会被影响[2]。
我院将近年来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治疗作为基础,以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治疗作为参照,对比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據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1例。
本研究已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中,男、女性比例为22∶9;年龄22~68岁,平均(45.6±4.4)岁;Schatzker分型:Ⅴ、Ⅵ型者各20、11例;车祸伤者、高空坠落伤者各24、7例。
对照组中,男、女性比例为21∶10;年龄23~70岁,平均(46.5±4.6)岁;Schatzker分型中,Ⅴ、Ⅵ型者各23、8例;车祸伤者、高空坠落伤者各22、9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膝关节正侧斜位X线片检查、CT检查确诊者。
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凝血功能障碍者、血管神经严重损伤者、精神病症者。
1.2方法观察组通过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法治疗,实行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大腿上段行扎气囊止血带。
然后,在膝前外侧髌上-胫骨中上段前脊位置作1个切口,以充分显露胫骨内侧骨折部分。
对骨折位置加以复位处理,利用钢板螺钉固定骨折位置,胫骨外侧通过L型锁定钢板处理。
对照组通过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法治疗,实行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在大腿上段进行扎气囊止血带。
此时,可在胫骨外侧-胫骨结节下作1个手术切口,显露胫骨前肌肉、胫骨内侧骨折部位。
最后,在C型臂X线下,采用克氏针复位、固定,胫骨外侧经L型锁定钢板处理。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败率以及手术时机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功能优良率。
结合外科HSS评分标准,判定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主要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疼痛、肌力、活动度、稳定性、屈曲畸形等情况进行评判。
其中,HSS评分≥90分为优,60~90分为良,<60分为差。
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比较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内固定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内固定失败2例,内固定失败率为6.45%(2/31);对照组内固定失败8例,内固定失败率为25.81%(8/31),观察组的内固定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3,P<0.05)。
2.3 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的比较观察组中,优、良、差者各12、18、1例,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8%(30/31);对照组中,优、良、差者各6、16、9例,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1.0%(22/31),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7.6308,P<0.05)。
2.4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时机分析 6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后3 d内手术治疗,术后发生皮肤缺血性坏死者、浅层感染者、深部感染者各3、2、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7/31);骨折后4~5 d手术治疗,出现皮肤缺血性坏死者、浅层感染者、深部感染者各2、3、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6/31);受伤后6~8 d手术治疗中,产生浅层感染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2%(1/31)。
可见,骨折后6~8 d接受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3 d和4~5 d手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67、4.0260,P<0.05)。
3讨论胫骨骨折为高能量破坏性骨折,致伤原因与车祸、高空坠落砸伤、摔伤等有关[3]。
胫骨骨折的发生,一般多会并发关节面塌陷、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
因为胫骨皮下组织、肌肉均非常薄弱,故在受到刺激后,容易发生断骨移位[4-6]。
与此同时,胫骨解剖学结构较复杂,使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存在较大的挑战性。
而手术方法、手术时机的不同,也会使手术效果具有较大差异。
胫骨骨折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皮肤缺血性坏死、浅层感染、深部感染等[7-10]。
若未及时处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11]。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单侧锁定钢板、双切口双钢板,其中单侧锁定钢板方法实行弧形切口,可充分暴露患者的胫骨踝内侧、外侧。
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方法,经胫骨外侧踝上缘-内下弧形延伸-胫骨结节下方作1个手术切口。
通过胫骨内侧平台内后侧缘作1个弧形切口,2个切口的宽度应设置为10 cm左右,经内外侧交叉螺钉固定骨折矢状面、冠状面。
客观来讲,胫骨平台为膝关节重要负荷结构,出现骨折时,膝关节内、外受力无法保持平衡状态,进而使骨关节力线发生较大变化[12]。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需及早接受治疗,以促使患者及早恢复膝关节功能。
通常条件下,闭合性平台骨折如无显著的皮肤损伤,建议通过一期手术进行治疗。
反之,则应暂缓手术治疗,确保局部软组织改善后,实行二期手术治疗。
针对并发广泛组织损伤者,需在软组织好转后,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13]。
骨折者、脱位位置畸形严重者,应确保复位位置软组织条件较佳时,采用固定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