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_选修3_旅游地理
合集下载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3节旅游景观的欣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选修模块
选修3 选修3
旅游地理
第三节
旅游景观的欣赏
• 考点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 1.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 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主要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 胧美。 • 2.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 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
四个半岛分别是北欧的斯堪的纳 维亚半岛、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地 中海沿岸的亚平宁半岛和中国的山 东半岛。
• (3)在30°N附近,却出现了欣赏季节变 短的状况,其原因可能是( B ) • A.纬度低 B.地势高 • C.雨季长 D.气温高 • (4)如果汤姆有幸观赏到松花江雾凇奇妙 景观,这说明在旅游景观欣赏时要( B ) • A.选择好观赏位置 B.把握好观赏时间 • C.抓住景观特征 D.以情观景
• (1)图中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的形成原因 是( B)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 C.冰川刨蚀 D.风力堆积 • (2)我国最早较全面揭示该地形景观各种 特征的著作是( D ) • A.《山海经》 B.《水经注》 • 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游记》
• 钟乳石、石笋和石柱是喀斯特地貌溶洞中 常见的景观,是由于流水对石灰岩溶蚀后, 再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的。 • 答案:(1)B(2)D • 【规律技巧总结】常见的自然景观一般由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或者两者共同作用形 成。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 变质作用;而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力、流水、 冰川、海浪、风化作用等,其表现形式有 侵蚀、搬运、堆积。
• 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景观,在高温多雨 的条件下,石灰岩容易受流水的溶蚀作用, 形成奇山、秀水、美石、溶洞等景观;奇 松、怪石、云海、温泉是黄山四绝;“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诗人杜甫描述 泰山的名句;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高低各不同”则是苏轼描写庐山的名句。
选修3 选修3
旅游地理
第三节
旅游景观的欣赏
• 考点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 1.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 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主要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 胧美。 • 2.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 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
四个半岛分别是北欧的斯堪的纳 维亚半岛、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地 中海沿岸的亚平宁半岛和中国的山 东半岛。
• (3)在30°N附近,却出现了欣赏季节变 短的状况,其原因可能是( B ) • A.纬度低 B.地势高 • C.雨季长 D.气温高 • (4)如果汤姆有幸观赏到松花江雾凇奇妙 景观,这说明在旅游景观欣赏时要( B ) • A.选择好观赏位置 B.把握好观赏时间 • C.抓住景观特征 D.以情观景
• (1)图中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的形成原因 是( B)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 C.冰川刨蚀 D.风力堆积 • (2)我国最早较全面揭示该地形景观各种 特征的著作是( D ) • A.《山海经》 B.《水经注》 • 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游记》
• 钟乳石、石笋和石柱是喀斯特地貌溶洞中 常见的景观,是由于流水对石灰岩溶蚀后, 再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的。 • 答案:(1)B(2)D • 【规律技巧总结】常见的自然景观一般由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或者两者共同作用形 成。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 变质作用;而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力、流水、 冰川、海浪、风化作用等,其表现形式有 侵蚀、搬运、堆积。
• 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景观,在高温多雨 的条件下,石灰岩容易受流水的溶蚀作用, 形成奇山、秀水、美石、溶洞等景观;奇 松、怪石、云海、温泉是黄山四绝;“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诗人杜甫描述 泰山的名句;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高低各不同”则是苏轼描写庐山的名句。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4节旅游开发与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 (4)调查中发现,免费开放的公园 内,各种塑料袋、水果皮等废弃物随 处可见,游客任意践踏草地,少数游 客还带着工具去挖野菜,致使不少草 坪伤痕累累。为了保护绿地,请你为 电视台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词。(略)
• 第(1)题为简单的计算题,只要认真分 析表格数据和计算,不难得出准确答案。 第(2)题,答题时不能凭空作答,要紧 扣表格数据所反映的问题,列举其中的两 点。第(3)题,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改 进措施。第(4)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 目,广告词要文字精炼、琅琅上口、便于 记忆,富有内涵。
• (4)一是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二是采取 季节差价手段进行调节。 • 【规律技巧总结】通常旅游景区存在着两 方面的矛盾:一是景区总体接待能力和客 源数量的矛盾,另外一个是不同季节客源 和景区接待能力的矛盾。答题时要分析景 区存在的具体问题,然后相应作答。
某市24家公园免费对市民开 放,有人在某日对其中A、B两个公园进 行了调查,数据见下表。 • A、B公园调查表 •
• ③常用表示方法:游客流量(原因:旅游活 动量与游客流量直接相关)。 • ④分类: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极限容量和 旅游合理容量。 • 旅游极限容量是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 旅游活动量达到旅游极限容量称为饱和。 • 旅游合理容量也叫旅游最适容量或旅游最佳 容量,保证游客满意程度高,旅游环境处于 最佳状态。
• 合理安排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商业 以及旅游环境保护等设施的建设,使景区的接待 能力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否则景区的接待能 力过大,客源少,会造成投资浪费,反之会造成 景区拥堵,因接待能力不足导致经济损失。 • 解决前者的问题可以增加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 客源;后者问题则可以通过增加交通、住宿、餐 饮、游览、娱乐、商业以及旅游环境保护等设施 的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或者采取季节性的 价格手段,调节不同季节客源的数量。
高考地理复习—— 旅游地理

22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针对训练
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红军长征经过的有关地区,红军行军线路已成为我国一 条热点旅游线路。
23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重点红色旅游区,说明其共同 的旅游资源价值。“西柏坡—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白洋 淀—冉庄地道战旧址—狼牙山”是重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之一,包含了多个旅游景点。简述此旅游线路采用“以线 串点”的主要目的。 (2)简要分析遵义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解析 第(1)题,红色旅游区是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古 迹。第(2)题,从资源价值看,旅游资源质量高,旅游资源 的集群状况好,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好。从地理位置与交 通条件看,位置相对闭塞,交通通达度不高。从客源市场 看,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远。从基础设施看该地区的公共设 施、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有待完善。
人文旅 游资源 中的人 文景观
可创 造性
包括文物古迹和现代 为发展旅游而有目的、 有计划地主动建造的 景观
太空游,乡村游,海 底探险游等应人类需 求而生
14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针对训练
2.读以下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5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1)四幅图中,C图从旅游资源分类上它属于________;从 旅游资源的特性上,它区别于其他三幅图的特性是 ________。 (2)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看,A图属自然旅游资源中的 ________景观类;B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 类;C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D图属于 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 (3)旅游资源的特性中,四幅图都具有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特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在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区别回答旅游资源的特点。 答案 (1)人文旅游资源 可创造性 (2)地文 生物 遗址遗迹(古迹古建筑) 水域风光 (3)多样性 非凡性 永续性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针对训练
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红军长征经过的有关地区,红军行军线路已成为我国一 条热点旅游线路。
23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重点红色旅游区,说明其共同 的旅游资源价值。“西柏坡—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白洋 淀—冉庄地道战旧址—狼牙山”是重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之一,包含了多个旅游景点。简述此旅游线路采用“以线 串点”的主要目的。 (2)简要分析遵义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解析 第(1)题,红色旅游区是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古 迹。第(2)题,从资源价值看,旅游资源质量高,旅游资源 的集群状况好,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好。从地理位置与交 通条件看,位置相对闭塞,交通通达度不高。从客源市场 看,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远。从基础设施看该地区的公共设 施、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有待完善。
人文旅 游资源 中的人 文景观
可创 造性
包括文物古迹和现代 为发展旅游而有目的、 有计划地主动建造的 景观
太空游,乡村游,海 底探险游等应人类需 求而生
14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针对训练
2.读以下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5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1)四幅图中,C图从旅游资源分类上它属于________;从 旅游资源的特性上,它区别于其他三幅图的特性是 ________。 (2)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看,A图属自然旅游资源中的 ________景观类;B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 类;C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D图属于 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 (3)旅游资源的特性中,四幅图都具有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特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在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区别回答旅游资源的特点。 答案 (1)人文旅游资源 可创造性 (2)地文 生物 遗址遗迹(古迹古建筑) 水域风光 (3)多样性 非凡性 永续性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选修3 旅游地理

性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异
人文 可创造性 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景观 可变异性 人文景观的性质、功能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
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结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永续性等特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征又各有不同,具体分析
如下所示:
特性
含义
多样性
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
共性 旅 游 资 自然 源 景观
非凡性 永续性
季节性 地域性
旅游资源是在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现象 多数旅游资源可反复使用,并且使用是无消耗的(与
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突出的特点) 有些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特色,称为季节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 主要原因。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解析:首选审题,“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说明该地具有 吸引周边城市游客的条件,同时周边城市游客有出游条件;另外, 也说明该地难以吸引更远距离的游客到此旅游。然后,依据信息, 以及运用旅游开发条件知识,从客源市场、交通条件、资源条件等 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1)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南部丰富、北部匮乏;山水组 合分布;景点布局于铁路、公路及水路等组成的交通网之中。
(2)适宜夏季游览,景色丰富;湖泊河流等水景众多,乘船沿水 路欣赏;人文景观文化内涵丰厚,查阅资料,做相关知识准备;夏 季气象景观多变,雨水云雾日较多,备好雨具。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3.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 息、归纳分析、评价论证的能
人文 可创造性 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景观 可变异性 人文景观的性质、功能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
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结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永续性等特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征又各有不同,具体分析
如下所示:
特性
含义
多样性
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
共性 旅 游 资 自然 源 景观
非凡性 永续性
季节性 地域性
旅游资源是在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现象 多数旅游资源可反复使用,并且使用是无消耗的(与
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突出的特点) 有些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特色,称为季节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 主要原因。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解析:首选审题,“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说明该地具有 吸引周边城市游客的条件,同时周边城市游客有出游条件;另外, 也说明该地难以吸引更远距离的游客到此旅游。然后,依据信息, 以及运用旅游开发条件知识,从客源市场、交通条件、资源条件等 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1)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南部丰富、北部匮乏;山水组 合分布;景点布局于铁路、公路及水路等组成的交通网之中。
(2)适宜夏季游览,景色丰富;湖泊河流等水景众多,乘船沿水 路欣赏;人文景观文化内涵丰厚,查阅资料,做相关知识准备;夏 季气象景观多变,雨水云雾日较多,备好雨具。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3.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 息、归纳分析、评价论证的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湘教版(统考版)选修3旅游地理

4.旅游资源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 经济价值等方面,结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价值
含义
资源类型
美学 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一般都具有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吸 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原因
自然景观
科学 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在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演变机制等 方面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因素
影响
举例
地质 基础
依托于构造地貌形成的 雅鲁藏布大峡谷分布在断裂带上;分布
旅游资源,其分布与构 在高原构造带上的断层湖,如我国的青
造格局有关
海湖、滇池、洱海等
自然 地理 因素
气候 条件
主要依托于气候条件的 旅游资源,其分布表现 出明显的地带性
寒温带和中温带的冰、雪、雾凇奇景, 如吉林雾凇。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日本 的札幌、中国的哈尔滨和齐齐哈尔成为 世界三大冰雪艺术区
2.[江苏卷]张家界市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图 Ⅰ为“武陵源景观图”,图Ⅱ为“湖南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Ⅰ
图Ⅱ
(1)湖南A级景区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有 ___地_域__分__布__不_均__(_东_北__多__,_西__南__少__);__沿__交_通__线__分_布_________。(2分) (2)湘北长沙—张家界—凤凰古城沿线的旅游资源深受游客喜爱的主 要原因有_____旅__游__资_源__品__位_高__;__类__型_多__样__;_组__合__好____。(3分) (3)武陵源景区孤峰林立,欣赏这类景观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_______选__择__观_赏__位__置_;__把__握__观_赏__时__机_____。(2分) (4)开发湘北旅游线路,对湖南省旅游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鸭地理旅游地理课件

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
旅游交 通工具 规划
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 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某些交通工具(如观 光马车)具有娱乐性质,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 源的作用
规划的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是为满足景区服务业的
旅游景 目的 需要兴建的,它们是整个景区的组成部分
区的服
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
二、旅游活动设计 1.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2.收集旅游信息 (1)途径: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 经验的旅游者等。 (2)内容: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 服务设施和条件、旅游费用等。
3.确定旅游目的地
原则
原因
选择最有名 旅游地的知名度越高,往往表明其旅游资源的 的旅游地 非凡性越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强
选择与居住 人们居住地与旅游地的环境差异会激起人们的 地的环境差 旅游愿望,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 异较大的旅 正是旅游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成为
游地 人们旅游的动力
旅游时间比是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 纯旅行时间与在旅游目的地游玩时间的比值。 选择最小旅 一般来说,人们选择旅游点和旅游线路时,总 游时间比 是追求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在旅游线路上倾向 于环路设计,追求以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游览最 多的旅游地
务设施 规划时 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
规划
要考虑 的因素 有的服务设施需要集聚,有的需要分散,布
局时需要具体分析
3.旅游项目设计
旅游项目的设计关键是根据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
点,设计适合本区的旅游活动,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并能
抓住景观特色,充分感悟景观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以及历史
旅游交 通工具 规划
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 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某些交通工具(如观 光马车)具有娱乐性质,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 源的作用
规划的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是为满足景区服务业的
旅游景 目的 需要兴建的,它们是整个景区的组成部分
区的服
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
二、旅游活动设计 1.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2.收集旅游信息 (1)途径: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 经验的旅游者等。 (2)内容: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 服务设施和条件、旅游费用等。
3.确定旅游目的地
原则
原因
选择最有名 旅游地的知名度越高,往往表明其旅游资源的 的旅游地 非凡性越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强
选择与居住 人们居住地与旅游地的环境差异会激起人们的 地的环境差 旅游愿望,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 异较大的旅 正是旅游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成为
游地 人们旅游的动力
旅游时间比是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 纯旅行时间与在旅游目的地游玩时间的比值。 选择最小旅 一般来说,人们选择旅游点和旅游线路时,总 游时间比 是追求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在旅游线路上倾向 于环路设计,追求以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游览最 多的旅游地
务设施 规划时 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
规划
要考虑 的因素 有的服务设施需要集聚,有的需要分散,布
局时需要具体分析
3.旅游项目设计
旅游项目的设计关键是根据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
点,设计适合本区的旅游活动,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并能
抓住景观特色,充分感悟景观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以及历史
全国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二大鸭择一而攻旅游地理课件选修三3

(4)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①旅游活动可能带来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同 时也可能对正常社会秩序带来冲击。 ②环境保护: 可通过提高旅游区规划、建设的环保意识,加强旅游监测、 加大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力度等措施来加以保护。
2.旅游活动的设计 旅游活动的合理设计,能够在旅游活动中充分利用时间取得 最佳效果,也能保障旅游安全。具体步骤如下: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解析:认真阅读图文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篁岭因‘晒秋’ 闻名遐迩”,说明其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价值;“整个山村变成 色彩斑斓的画卷”,说明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也意味着 其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从旅游资源的 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等方面进行评价。
[对点训练] (2016·北京高考·节选)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 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海昏侯墓将规划建设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列举该遗址公园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解析:可从对当地旅游资源种类、知名度、市场、交通、经 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分析。 答案:增加旅游资源数量,丰富旅游资源种类,扩展旅游线 路,提高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增加旅游业收 入;促进旅游设施建设和交通条件改善。
[答案] 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 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 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 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例 2] (2016·全国丙卷)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 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位置见下图),又称枫桥香 榧。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 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2)资源的市场评价: ①客源地: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高,他们 既有外出旅游的动机,也有外出旅游的条件,故旅游的客源 地主要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②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由于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 是有限的,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虑在其最优吸引半径内 的旅游消费市场。
2014届高考地理复习课件 旅游地理精华版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
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 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下图为崇明岛生态旅 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
游的优势。
旅游资源独特,鸟 类资源丰富;近客 源市场。
(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 保护鸟类栖息地 合理控制游客数量; 严禁游客进入核心区、缓冲区。
区规划工作,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B )。
①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 河滩低地布局文化建筑 区的旅客日流量 A.①②③ C.②④⑤ ②利用 ⑤ ③控制著名景
④防治湿地退化 B.①③④ D.③④⑤
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
7.(山东文综,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 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 的集中分布地;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 游活动。
(2).舟山群岛新区可开发 的特色旅游项目有有哪 些? 禅修 游艇 游泳 海钓 康体 沙滩 海鲜美食等(可任答三 点)
5.(江苏,30C)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的旅游活动。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与旅游名城西安联系的
加强,延安已成为重要的热点旅游地。下图是陕北文化旅游 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考点一
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
[掌握 核心知识]
1.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特别提醒】
(1)判断旅游资源的类型时,关键是看吸引旅游者的 主导要素,如华山之险在于地质地貌,吉林雾凇 在于气象因素,长江三峡关键在于水,这三种都 属于自然旅游资源;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在于与民 族风情相关的人文活动,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不都是孤立存在的,许多 景观区域范围内,两者往往相得益彰,形成自然 和文化景观,如我国的黄山、杭州西湖的山水林 泉、亭台楼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突破: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和客源市场评估时, 应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 (1)开发条件评价 ①游览价值: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资源的集群状况和景观 的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资源的集群规模越 大,地域组合类型越丰富,则其游览价值越大。
②市场距离:即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此距离越 小,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 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其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交通越便捷,资源开发条件越好。 ④地区接待能力:制约着游客规模。 ⑤旅游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规模要与其环境承载量相适 应。
答案 (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 (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 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考向二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3年6考)
2.(2012·山东文综,32)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 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 施。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从图中景点的名 称、分布可得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具有价值高、类型齐 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等优势。(2)本题主要考查旅 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结合材料可知,该旅游区位于沙漠地 区,生态环境脆弱,所以要保护旅游资源可从保护植被、控 制游客数量、保护水源等方面回答。
解析 结合图中信息和旅游资源的特点、类型等知识,判断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类型 与价值。分析从海口到三亚的三条旅游线路,要结合图中景 点数量以及空间组合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和旅游开发 中注意的问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自然 科学 (2)① 景点数量多;空间组合好 (3)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生态系统保护; 环境污染防治
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对点演练】 2.[2012·江苏地理,30C(1)]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
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 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游览杭州西湖,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________、 ________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初步了解其景观内涵。 解析 出游前可通过网络、亲朋好友、旅行社、导游手册等 多种途径了解旅游地的景观内涵。 答案 网络 旅行社(或导游手册、亲朋好友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第(1)题,依据图示材 料可获取有效信息 ,从而判断得出第(1)题的结论。第(2) 题,林芝桃花旅游节延伸为“桃花文化”,说明文化的力量 是独特而强大的,开发旅游资源可借助于文化元素。第(3) 题,林芝所处的青藏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风土人情独 特。 答案 (1)布久喇嘛寺、千年古堡群、列山古墓群、太昭古城 (2)文化的力量是独特而强大的,真正传之久远的东西是文 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借助于文化元素。 (3)这里是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具有不 同的民居建筑、不同的服饰文化、不同的民俗风情等。
考向四 旅游与区域发展(3年4考)
考向四 旅游与区域发展(3年4考) 5.[2011·北京文综,39(3)]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
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中任选其一,简述发展红色旅游 的作用。
解析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主要分析发展红色旅游业有利 于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税收,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从文化生活角度,主要分析发展红色旅游业有利于促进 就业、改善民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文化的交 流,促进历史遗产的保护。 答案 经济方面: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发展,增加税收和回 笼货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方面:增加就业机 会,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历史遗存保护。
考点四 旅游活动设计与主要特点 ①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情况。 ②了解旅游景观的主要特点。 ③收集自然地理、历史人文以及风土民情方面的资料。
(2)明确景观的文化定位 (3)旅游线路的选择 ①符合自身特点。 ②选择最佳路径。 ③景观丰富多样。 ④注意劳逸结合。 ⑤追求最佳效果。 (4)考虑和选择出游方案出游方式自跟主团出出游游
考向一 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3年5考) 1.(2012·课标文综,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 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 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中文化遗产保存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 (1)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甘肃敦煌的自然地理特 征。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回答时注 意自然地理特征和文物保存之间的关系。(2)本题考查旅游资 源的保护措施。回忆所学知识不难作答。
方法突破:理解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图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 面: (1)旅游目的地的起飞如雄鹰之飞翔,鹰头是旅游资源和对旅 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活动; (2)鹰要飞翔,要靠左右两只翅膀,左翼是交通条件和其他基 础设施;右翼是住宿设施及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 (3)当地的社会因素相当于鹰尾,影响着它的飞翔速度和方 向; (4)在鹰的前方是客源市场,鹰会朝着那个方向飞翔; (5)在鹰的上下左右围绕着它的大气就是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 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
考点二 旅游规划概述 【图解考点】
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旅游业是一个生机盎然、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在促 进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繁荣、区域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旅游规划的类型与作用
旅游规划的目标 旅游规划的目标及其内在关联性具体体现如下:
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 用“规划之鹰”图,形象记忆旅游规划的基本组成要素。
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 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 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答对两点即可)
3.(2011·江苏地理,30C)下图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 类型中的________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 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________价值。 (2)从海口到三亚景区的①、②、③三条线路中,________线 路最受欢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年1月4日,国务院确立了将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 的国家战略,其对海南发展的作用有________。在国际旅游 岛建设中,环境保护方面应注意________。
(1)材料中列举的旅游景观,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2012年林芝桃花旅游节将延伸为“桃花文化旅游季”,这 对于我们在开发旅游资源时有什么启示? (3)当地风土人情有哪些?
【最新考纲】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 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4.旅游与区域发展 【权威解读】 1.理解旅游资源及其特征;掌握旅游资源价值 的分析方法;识记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 价值。2.掌握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旅游资 源的开发条件和评价方法。3.掌握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 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 规划与设计;学会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 理解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 取的安全防范措施。4.理解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 化的作用;理解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旅 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6.(2011·山东文综,30)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 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 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订行 程。下图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成因
旅游设施排放污水、水上交通工具 产生油污染、废电池和杀虫剂等污 染
旅游交通的发展和能源的使用,建 设不当,空气中的尘土、寺庙等的 香火烟雾
旅游者乱扔垃圾
危害
危害旅游 地居民和 旅游者自 身,破坏 当地自然
环境
旅游景区的开发、高强度的旅游活 动,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态 平衡
过多的旅游开发活动和人为干预, 破坏了一些自然遗产赖以存在的基 础
(2)客源市场评价的指标
【对点演练】 3.(2011·新课标文综,42)读下图,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
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解析 本题以自驾车旅游为切入点,考查旅游资源的综合评 价。评价旅游资源,一般从资源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 源市场、基础设施、集群状况等方面分析。 答案 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 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 游率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
考点三 网络图表法分析旅游资源评价 【表解考点】
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业并不是“无烟工业”,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活 动可能产生多种旅游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旅游环境问题
水质污染
环 境 污 大气污染 染
固体废弃 物污染
良性生态
平衡受破
坏
环 境 破 坏
珍贵自然 遗产面临
威胁
文物古迹 遭到毁损
C.椰林婆娑
D.水乡泽国
(2)指出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
(3)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甲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安全方面
的问题?
解析 第(1)题,该区域大部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可观赏到 的景观是大漠落日。第(2)题,从客源距离、交通通达性、旅 游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第(3)题,甲地地处沙漠,水、食 物、风沙、保暖等方面应特别注意。 答案 (1)B (2)远离客源市场;交通通达性差;旅游接待能力差。 (3)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