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阅读练习与答案精编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阅读练习与答案精编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阅读练习与答案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休憩(qì)多思曩昔(rǎnɡ) B.辋水沦涟(wǎnɡ)携手xié) C.犬吠(fèi)黄檗(niè)D.猥琐(wèi )村墟夜舂(cò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故山殊可过。

殊:特殊B.足下方温经。

方:正在C.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间:疏远D.轻鲦出水,白鸥矫翼。

矫:矫健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故山殊可过A.孤之过也B.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C.一日,大母过余曰D.是谁之过与?4.下列句中粗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近腊月下,景气和畅。

B.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C.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

D.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与山僧饭讫而去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C.然其中有深趣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D.斯之不远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

①足下方温经②与山僧饭讫而去③多思曩昔,携手赋诗④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⑤山中人王维白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译文:2)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译文:(3)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译文:(4)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译文:8.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描绘了自己晚年所居“辋川别业”周围的山水景物,实写了冬日的清丽和春天的明媚,语言质朴,文笔淡雅,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B.第一段“故山殊可过”句埋下一个伏线,暗暗点出自己隐居的山村实在值得一游。

C.第2段描写用欢快流畅之笔,写色彩明快之图画,把春日的蓝田山中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得清新朗秀,令人不胜向往。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真题《三峡》与《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真题《三峡》与《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真题《三峡》与《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①,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②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③,麦陇朝雊④。

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注】①囊昔:nǎng xī,往日,从前。

②轻鲦(tiáo):鱼名,身体狭长,游动轻捷。

③青皋:青草地。

④雊:gòu,野鸡叫。

4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略无阙.处(2)虽乘奔.御风(3)草木蔓.发(4)倘能从.我游乎45.请用“/”标出乙文中划波浪线语句的停顿(限标三处)。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46.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不以.疾也以.钱覆其口(《卖油翁》)B.春冬之.时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C.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D.然是.中有深趣也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47.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48.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的山有何特点?王维笔下的春天有何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谢中书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对比阅读答案

《答谢中书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对比阅读答案

《答谢中书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对比阅读答案《答谢中书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对比阅读答案[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隹)。

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12.下面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上使外将兵B.其一犬坐于前C.腰白玉之环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然是中有深趣也。

B.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与月上下。

C. ①复与疏钟相间。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 ①倘能从我游乎?②请从吏夜归。

1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15.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16.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参考答案12.C13.D14.示例:①夕阳要落山了,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②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15.示例:“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

16.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答谢中书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对比阅读答案】相关文章:1.2.3.4.5.6.7.8.。

2019-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讲义+精练(含解析)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

2019-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9课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讲义+精练(含解析)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

第9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1.通假字无.忽同“毋”,不要。

2.古今异义(1)景气..和畅。

古义:气候。

今义:指生产增长、失业减少、信用活跃等经济繁荣现象,也指兴旺,繁荣。

(2)僮仆静默..。

古义:指已休息。

今义:寂静,没有声音;肃立不做声,表示悼念。

(3)因驮黄檗人往,不一..。

古义:不一一详述,古人书信结尾常用的套语。

今义:不相同(只做谓语,不做定语)。

(4)非子天机..清妙者。

古义:天性。

今义:①比喻自然界的秘密,也泛指重要而不可泄露的秘密。

②神秘的天意。

3.一词多义(1)过⎩⎪⎨⎪⎧故山殊可过.:过访,游览秦师将袭郑,过.周北门:经过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超过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错闻将军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责备(2)方⎩⎪⎨⎪⎧足下方.温经:当,正在太行、王屋二山,高万仞,方.七百里:方圆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比方如此天下知方.,而狱无怨滥矣:道理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道理(3)因⎩⎪⎨⎪⎧因.驮黄檗人往:凭借沃野千里,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依靠更延英俊,因.力授爵:根据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顺着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覆压,继承愿见相君,无因.:机会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与山僧饭.讫而去:吃饭。

(2)名词作状语 夜.登华子冈:在夜里。

(3)形容词作动词 ①露湿.青皋:打湿。

②王维白.:说。

5.文言句式(1)憩感配寺:省略了介词“于”,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2)明灭林外:(于)林外明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3)步仄径:(于)仄径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4)携手赋诗:(我们)携手赋诗,省略句。

(5)倘能从我游乎:倘(你)能从我游乎,省略句。

(6)非子天机清妙者:判断句。

6.翻译下列句子(1)辄便独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译文:就独自一人去山中,在感配寺休息,同山僧一起吃过斋饭后才离去。

(2)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练习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练习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饭讫.(qì)朝雊.(ɡòu)轻鯈.(tiáo)玄灞..(xuán bà)B.村墟.(xū) 夜舂.(chōnɡ) 曩.昔(nǎnɡ) 沦涟..(lún lián)C.仄.径(zè) 蔓.发(màn) 辋.水(wǎnɡ) 僮仆..(tónɡpǔ)D.青皋.(ɡāo) 黄檗.(niè) 猥.(wěi) 矫翼..(jiǎo yì)解析:选C。

“仆”读“p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足下方.温经方:刚刚B.与山僧饭讫.而去讫:罢,结束C.然是中..有深趣矣是中:这当中D.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曩昔:从前解析:选A。

方:正,正在。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人称代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足下..方温经足下:是第二人称代词“你”B.猥.不敢相烦猥:指本人,自我谦称C.倘能从我.游乎我:即古文中的“吾”,同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D.非子.天机清妙者子:指第三人称代词“他”解析:选D。

子:指第二人称代词“你”。

4.下列各句中“因”的解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因.驮黄檗人往B.蒙故业,因.遗策C.因.人之力而敝之D.因.河为池解析:选B。

A、C、D三项都是凭借,B项,意为沿袭。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独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比涉玄灞,清月映郭。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阅读答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阅读答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阅读答案【篇一:高一语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随堂练习】>一、语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猥不敢()⑵休憩()⑶饭讫()⑷辋水()....⑸沦涟()⑹夜舂()⑺曩者()⑻步仄().....⑼轻鲦()⑽朝雊()⑾黄檗()...2.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故山殊可过殊:特别b.春山可望可:值得..c.复与疏钟相间间:间隔d.然是中有深趣矣是:这..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故山殊可过()⑵辄便往山中()...⑶寒山远火,明灭林外()⑷多思曩者()....⑸当待春中,草木蔓发()⑹辋水沦漪,与月上下().... 4.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⑴近腊月下⑵与月上下⑶山中人王维白⑷村墟夜舂⑸麦龙朝雊5.翻译下列句子。

⑴足下方温经, 猥不敢相烦。

翻译:⑵多思曩昔, 携手赋诗, 步仄径, 临清流也。

翻译:⑶非子天机清妙者, 岂能以此不急为务相邀?翻译:⑷然是中有深趣矣。

翻译:6.填空。

王维,字摩诘,是(时代)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

王维擅长各种诗体,尤以和著称。

后期诗歌,因世途险恶,崇奉佛教,而以描写景物、表达闲情逸致、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为主。

所写诗,数量多,艺术成就高,最能代表王维的艺术风格。

王维除诗作优美外,又擅画,为当时著名画手,宋代大诗人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道:“味摩诘之诗,;观摩诘之画,。

”所评极为精当。

二、课堂点击7.作为一篇书信,本文在内容上有什么体现?8.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9.作为一封书信,为什么把主要篇幅放在景物描写上?三、选段在线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0—12题。

山中与裴迪秀才书王维近腊月下, 景气和畅, 故山殊可过。

足下方温经, 猥不敢相烦, 辄便往山中, 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迄而去。

北涉玄灞, 清月映郭。

夜登华子岗, 辋水沦涟, 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 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 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 复与疏钟相间。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文言文课外阅读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文言文课外阅读含答案解析

文言文阅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夜登华子冈,辋水沧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炒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因驮黄檗人往,不一。

山中人王维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故山殊.可过(2)憩.感配寺(3)与山僧饭讫.而去(4)北涉.玄灞(5)多思曩昔.(6)倘能从.我游乎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1)下:近腊月下.与月上下.(2)之:斯之.不远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2)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3)非子天机清炒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4.下列能表现冬日清丽的一组句子是()①清月映郭②辋水沦涟,与月上下③景气和畅④露湿青皋⑤步仄径,临清流也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③D.③④⑤5.在这封书信中,第二自然段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试举例说明。

6.试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大意。

【答案】1.(1)很(2)在……休息(3)完(4)渡(5)从前(6)跟从2.(1)末尾由高处到低处(2)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3.(1)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

(2)多次想起从前你我手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3)如果你不是天性与众不同的话,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相邀呢?4.C5.从视觉方面写,如“清月”“寒山远火”,写出景物的色彩;从听觉方面写,如“吹声”“夜春”“钟声”,写出景物的声响;从感受方面写,如“独坐”“静默”,写出对往昔同游的回忆。

6.第一自然段:游山的原因。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练习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练习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练习[知识应用自测]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第1至4题。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水远火,明灭村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山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因驮黄檗人往,不一。

山中人王维白。

1.“故山殊可过”中“过”义与下列哪项相同?()A.颜回有不贰过之德B.过故人庄C.农夫、渔夫过而陋之D.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近腊月下,景气和畅B.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C.此时独坐,僮仆静默D.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3、下列哪句的季节与本文所写的季节相同()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B.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C.岸芷汀兰,郁郁青青D.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借短信描绘了自己晚年所居“辋川别业”周围的山水景物,实写了冬日的清丽和春天的明媚,语言质朴,文笔淡雅,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B第一段“故山殊可过”句埋下一个伏线,暗暗点出自己隐居的山村实在值得一游。

C“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以下六句,作者运用诗的语言,采用动静互为烘托的艺术技巧,描摹出一幅山村春色图,可谓是文中有画。

D第三段中,作者显示了他写信的意图,他与裴迪之间的深厚情谊是以“真趣”为基础的。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汲黯字长儒,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

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

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

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