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会热点
2023中考地理热点 09 德国总理访华

2023中考地理热点09|德国总理访华【时政热点】2022年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率领高级商业领袖代表团访问中国,此访是其任内首次访华,是我们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也是疫情发生三年以来第一个访华的欧盟国家领导人。
2022年11月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会谈。
【知识链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在创新领域排名第一,东邻波兰、捷克,南毗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
陆地边界全长3876公里,海岸线长2389公里,国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
位于北纬47-55度之间的北温带,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
平均气温1月-5~1℃,7月14~19℃。
德国行政区划分为联邦、州、市镇三级,共有16个州,13175个市镇,首都为柏林。
【专题训练】德国位于欧洲西部。
读德国地形示意图,完成1~4题。
1.(2021江西中考真题)德国位于()A.北半球、西半球B.北半球、东半球C.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2.(2022江西宜春模拟预测)德国的整体地势特征是()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3.(2022江西宜春模拟预测)图中甲城市电力工业发达,主要原因是()A.地形平坦B.煤炭丰富C.光热充足D.降水均匀4.(2022江西宜春模拟预测)德国居民所属的人种和信奉的宗教主要是()A.黑色人种和基督教B.黄色人种和佛教C.白色人种和基督教D.白色人种和伊斯兰教读“德国地形图”完成5~6题。
5.(2022广东海丰教研室七年级期末)下列关于德国自然概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南高北低B.地处高纬度地区C.地中海沿岸的国家D.地形以高大搂主6.(2022广东海丰教研室七年级期末)下列关于德国人文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白色人种为主,大多信仰基督教B.属发达国家,欧盟重要的成员国C.河流众多、航运便利、交通发达D.首都慕尼黑有世界著名的啤酒节德国鲁尔工业区是世界著名传统工业区。
高三英语社会热点练习题50题

高三英语社会热点练习题50题1.The famous scientist,Elon Musk,is known for his innovative ideas.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one of his achievements?A.Developing electric cars.unching space rockets.C.Crea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D.Building traditional fuel-powered cars.答案:D。
解析:Elon Musk 以开发电动汽车、发射太空火箭和致力于人工智能而闻名,他没有建造传统燃油汽车。
本题考查对人物成就的了解以及词汇的理解。
A 选项“Developing electric cars”(开发电动汽车)正确;B 选项“Launching space rockets”(发射太空火箭)正确;C 选项“Crea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创造人工智能)正确;D 选项与他的成就不符。
2.Oprah Winfrey is a well-known media personality.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her main field?A.Music.B.Film.C.Television.D.Sports.答案:C。
解析:Oprah Winfrey 是著名的电视媒体人。
本题考查对人物领域的了解。
A 选项“Music”((音乐)错误;B 选项“Film”((电影)错误;C 选项“Television”((电视)正确;D 选项“Sports”((体育)错误。
3.Bill Gates is famous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technology.Which company did he found?A.Apple.B.Microsoft.C.Google.D.Amazon.答案:B。
沉默的螺旋的热点例子(二)

沉默的螺旋的热点例子(二)沉默的螺旋的热点例子背景介绍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伊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指出,人们在面对媒体或社会舆论中的意见时,会受到周围人的观点影响而选择保持沉默,进而形成一个螺旋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这种现象对于热点事件尤为明显,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详细解释。
1. “海豹奶奶”事件海豹奶奶是2010年中国媒体报道的一个热点事件,涉及一位老人在公交车上不让座位给小孩,导致网友的广泛谩骂和声讨。
然而,事情的真相却让人大跌眼镜——老人是因为行动不便而无法让座。
在这个事件中,大部分的网友只看到了一个老人不肯让座给小孩,便纷纷发表批评和指责的评论。
而当一些实际了解真相的人提出辩解时,却被其他评论者呼应了一种“不许辩解”的声音,导致更多的人选择了保持沉默。
这样一来,错误的言论和舆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对该老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2. “零食炒房”事件零食炒房是近年来在中国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的话题。
这些报道称,许多年轻人放弃购买房产,转而投资各种零食、炒货品牌,导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和不公平。
然而,这一报道的真实性受到了质疑。
一些经济学家和媒体人士提出了对该报道的事实核查和观点分析,指出这种描述只是对年轻人投资行为的片面解读,并不具备普遍性。
然而,这些声音往往被网友们忽视或贬低,进而陷入沉默,导致真实的事态被夸大和过度解读,使得公众对该事件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知。
3. “社交媒体滥用”问题社交媒体滥用是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涉及人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过度分享和传播个人信息、炫耀虚假生活等行为。
这种行为在虚拟世界中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关注,导致许多人都选择了模仿和追随。
然而,一些专家和学者开始提出质疑和警告,指出社交媒体滥用可能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这些声音尽管有理有据,但往往被大众忽略或拒之门外,导致问题更加严重。
时事热点总结

时事热点总结时事热点总结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重要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从全球政治变局到科技创新,从环境保护到社会进步,这些时事热点事件对我们的生活和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一些近期的时事热点进行总结,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全球政治变局是当前的一大时事热点。
自从英国脱欧以来,欧洲的政治地图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随着意大利和德国等国家的政治动荡,欧盟在内部一体化以及对外事务上面临着诸多挑战。
此外,美国的政治氛围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朗普政府的上台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争议。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这些全球政治变局对于各国之间的关系和国际秩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给全球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其次,科技创新是另一个重要的时事热点。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体系正在发生巨大变革。
移动支付、共享经济、无人驾驶等新兴行业的崛起给社会带来了便利和改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引发了对于人类工作岗位的担忧,大数据和个人隐私的关系也引起了广泛争议。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其对社会、经济和伦理等方面的影响,以促使科技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环境保护也是当前的热点关注。
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等环境问题的加剧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
各国纷纷制定了环境保护政策,并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然而,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
重度雾霾、水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仍然存在,并且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政府的行动,也需要公众的参与和责任担当。
另外,在社会进步方面也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时事事件。
女性权益、种族平等、性别认同等议题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
各地爆发的反歧视抗议活动表明,社会公正和人权的追求成为了全球人民的共同期待。
社会进步的推动需要来自各方的合力,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媒体和个人等。
2018年1月国内外时政热点汇总

2018年时政热点:1月国内外时政热点汇总2018年1月17日时事政治(国内)一、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过去的一年,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并取得重要进展。
保持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利益,也是国际社会共同期待。
双方要保持高层及各级别交往,充分发挥4个高级别对话机制作用并适时举办第二轮对话。
中美经贸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双方应该采取建设性方式,通过对彼此开放市场、做大合作蛋糕,妥善解决双方关切的经贸问题。
要积极推进两军、执法、禁毒、人文、地方等合作,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协调。
双方要相向而行、相互尊重、聚焦合作,以建设性方式处理敏感问题,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维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势头。
二、中央军委印发《中央军委巡视工作条例》中央军委近日印发《中央军委巡视工作条例》,自2018年1月15日起施行。
《条例》共7章47条,明确规范了巡视工作的指导思想、巡视机构和人员、巡视范围和内容、工作方式和权限、工作程序,以及纪律与责任等,规定中央军委和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党委实行巡视制度,建立专职巡视机构,重点对军级以上单位党委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视,着力发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
三、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改有关条例的决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修改〈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决定》,自今年5月1号起施行。
修改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政府立法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二是将“放管服”等方面改革的成熟经验上升为制度规定。
三是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四是进一步完善解释和废止程序。
四、国资委将实施“双百行动”推进国企综合改革16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今年国资委将实施“双百行动”,选取百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家地方国有骨干企业,深入推进综合改革。
2019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5.2)

「今日时政」2019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5.2)公务员考试中,命题人历来是倾向于结合时政热点命题,无论是行测常识题、言语理解题,还是申论,都是结合时事热点来选择命题考查点,因此最新时政要有所了解。
以下是2019年5月2日的时事政治热点:国内要闻一、习近平同多米尼加总统梅迪纳互致贺电庆祝中多建交一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日同多米尼加总统梅迪纳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一周年。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去年5月,中国同多米尼加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揭开了两国关系新篇章。
去年11月,你成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我们共同规划两国关系发展蓝图,达成很多重要共识。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多各领域交流合作正稳步向前推进,建交成果不断涌现。
事实证明,中多建交是双方高瞻远瞩作出的正确政治决断,得到两国人民一致拥护。
我高度重视中多关系发展,愿同你一道努力,引领两国友好合作持续走向深入,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梅迪纳在贺电中表示,多中建交一年来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双边关系内涵不断丰富,多米尼加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
我们对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多中关系前景充满期待,愿继续加强对华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二、习近平致电祝贺日本新天皇德仁即位5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日本新天皇德仁,对其即位表示祝贺。
习近平表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
双方应该携手努力,共促和平发展,共创两国关系美好未来。
同日,习近平还致电日前退位的日本上皇明仁表示问候和祝福。
三、两部委发布37条重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日前发布2019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包括农业生产发展和流通、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乡村建设等六大方面37条。
农业生产发展和流通方面,将为农民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和稻谷生产者补贴等。
农业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将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渔业发展与船舶报废拆解更新补助,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等。
四、应急管理部:多措并举维护“五一”期间安全稳定5月1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针对今年“五一”假期时间长、群众出行出游集中等特点,应急管理部对煤矿安全生产、危化品、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等领域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一周时事政治热点汇总5月30日

一周时事政治热点汇总5月30日——6月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南共体轮值主席国家主席胡锦涛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轮值主席纳米比亚总统波汉巴。
双方就发展中南关系和中纳关系进行了诚挚友好的谈话。
胡锦涛表示,中方支持南共体加强能力建设和维和努力,愿为南共体培训急需专业人才,也欢迎南共体成员国继续派员参加中方举办的培训项目。
中方支持南共体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携手应对地区热点问题和全球性挑战。
波汉巴表示感谢中国为南共体国家摆脱黑暗殖民统治、实现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提供宝贵支持和帮助。
愿意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强同中国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通信、能源、水利、渔业、农业等领域合作,以及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不断推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正在江西、湖南、湖北考察抗旱工作的温家宝总理4日下午在武汉主持召开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抗旱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搞好当前的抗旱救灾工作,对于促进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至关重要,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管理好通胀预期意义重大。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努力克服旱灾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坚定抗旱夺丰收的信心,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温家宝还强调,做好当前的抗旱工作,一是要千方百计保障群众用水;二是要强化水利水电工程的科学调度,发挥好三峡等水利工程的综合调蓄作用,提高长江流域抗灾减灾整体能力;三是要加大抗旱资金和物资投入;四是坚持抗旱防汛两手抓,未雨绸缪,防范旱涝急转;五是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六十加强对抗旱工作的组织指导;七是统筹抓好稳定物价、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各方面工作。
温家宝强调指出,要坚定信心,科学应对,坚决打赢抗旱减灾这场硬仗。
政治局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共中央政治局30日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
德国的公民教育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引言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的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
德国作为世界著名的发达国家,其公民教育体系备受关注。
本文以德国青少年教育项目为例,分析德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实施过程和效果,以期为我国公民教育提供借鉴。
二、德国公民教育特点1. 宗旨明确:德国公民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公民,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2. 全民参与:德国公民教育强调全民参与,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公民教育。
3. 德育为先:德国公民教育注重德育教育,将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4. 实践导向:德国公民教育注重实践,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
三、德国青少年教育项目案例分析1. 项目背景德国青少年教育项目始于20世纪90年代,旨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公民素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各州教育部和民间组织共同推动。
2. 项目内容(1)课程设置:德国青少年教育项目课程包括道德教育、法律教育、政治教育、历史教育等,涵盖公民教育的各个方面。
(2)实践活动:项目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环保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公民素质。
(3)家校合作:项目鼓励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提高家长对公民教育的重视。
3. 项目实施(1)学校教育:德国学校将公民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2)社会教育:德国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推动公民教育,如举办各类讲座、展览、研讨会等,提高公众对公民教育的认识。
(3)家庭教育:德国家庭重视公民教育,家长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
4. 项目效果(1)提高公民素质:德国青少年教育项目有效地提高了青少年的公民素质,培养了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2)增强社会凝聚力:公民教育的普及,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为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难民危机,或者称欧洲移
民危机,指自从2010年底爆发阿拉伯 之春后,数量激增的难民或是经济移 民,从中东、非洲和亚洲等地经地中 海及巴尔干半岛进入欧盟国家寻求居 留而产生的移民潮,其中多数来自叙 利亚、阿富汗和厄立特里亚。
欧洲的难民危机已在欧洲引发严重的 社会及经济的危机,不少国家及政治 人物严厉批评欧盟的难民政策,认为 欧盟长年的人口自由流动及开放边界 的政策严重影响欧洲的国家安全,导 致渗入了伊斯兰恐怖主义、伊斯兰教 法推行者,而引致右派民粹主义的崛 起。
——《德国或再遭受美国贸易政策攻击》 经济日报 18-08-23
Danke!
辩题
2.德国该不该实施 贸易保护?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打响,在德国方面,作为国际贸易顺差的第一大国,德国也是特朗普削减贸易 赤字行动的主要打击目标之一。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对德国的贸易逆差达580亿美元,而且仍 在不断攀升。
根据美国汽车研究中心2018年的研究结果,25%的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进口税率将导致每辆新 车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平均上涨4400美元。
右翼组织这是对某一政治路线的派别的称呼,
多代表保守主义政治派别。日本学者堀幸雄在其编撰的《右 翼辞典》中对右翼概念是这样界定的:“没有明确的定义, 一般指反动的、反近代的国家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左翼是 变革的、进步的,是自由主义和民主政治的阵地。” 右翼信奉“英雄史观”(多倾向不公平),认为历史是英雄创 造的。其政治主张是偏向中产阶级、精英阶层的。右翼特别 反对左翼的“贫富统一”的观点,认为这实际上是在追求终 点的平等,这是错误的。右翼和左翼的共同之处是都追求起 点的平等,但右翼更强调个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调国家 应给每一个公民以机会,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强调平等受 教育(基础教育)的权力,认为人必须对自已的命运负责, 贫困只能源于自已的低素质、懒惰和无能,不能怪其他的因 素。同时推崇肤色,种族,宗教等综合问题。右翼的经济政 策是主张自由放任的,主张小政府、大社会,对经济的干预 和宏观调控越少越好。主张通过减税、减少公共福利、刺激 投资来解决失业问题和社会问题,认为福利越多,人的依赖 性就越强,进取心就越差,就会鼓励懒惰,打击勤奋。主张 通过激发人类的潜能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一个国家的前 途将造成消极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中美贸易战debattieren(辩论)
分组1:正方 德国应该实行贸易保护
分组2:反方 不应该
Zusammenfassung(总结)
德国液空鲁奇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赫穆·马施克 告诉记者,之所以高度关注中美贸易战是因为中国 是德国极其重要的合作伙伴。
他进一步指出:“历史已经证明,保护主义这 条路是不可能走通的。想借助保护主义来改善国家 的情况永远都只能是痴心妄想。恰恰相反,只有开 放、自由贸易与交流才会带来积极的结果。一些曾 经采取封闭政策的国家最终都尝到了经济衰退的苦 果。所以如今,看到竟然依旧有国家一意孤行想要 采取封闭型的贸易保护政策,真的是令人感到非常 遗憾。我希望德国企业不要被波及,而德国也继续 保持开放姿态。我认为中国眼下同样正通过包括 ‘一带一路’倡议在内的各种努力展示自己的开放 以及支持自由贸易的决心。”
也难怪特朗普要对中国下手,同时还不忘了以德国为首的欧洲以及日本。毕竟美国每年有如此多 的资金被世界各个国家的商人赚走,而且这个数量还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摘自 著名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 局座召忠《中美贸易战,日德遭劫难!什么仇什么怨?》 https:///s?id=1634587195276654807&wfr=spider&for=pc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古至今,难民问题一直 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由于战乱, 自然灾害等问题,难民问题一直是 国际社会包括世界各国所不得不面 临的一个问题。每当一个地方因为 战争等原因出现大量难民时,世界 各国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会予以一 定的援助。难民问题也不一定有百 害而无一利,就比如两次世界大战 过程中的美国,接收了来自世界各 国的大量难民,其中包括很多杰出 的科学家,他们为美国的发展做出 了重要的贡献。
暴力的右翼组织
debattieren(辩论)
or
分组1:正方 德国应该接收难民
分组2:反方 不应该
Zusammenfassung(总结)
德国承认难民超出控制。 德国总理默克尔承认:“大量难民涌入德国,确实一度超出了控制,包括我 在内的任何人都不愿意再次发生这一情况,德国将努力让这一情况不再重 演,”但默克尔表示:她坚持她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 面对欧洲难民危机时,不会改变当时的做法。 默克尔在去年年底的政府组阁中惨遭失败,现在正积极和德国社会民主党进 行试探性谈判,德国未来何去何从,还未可知。 在德国经历多次难民引起的暴力事件后,德国老百姓坐不住了,开始上街游 行。打出“不欢迎难民,我们需要安全”的标语。 有意思的是,这时仍有德国人支持难民,打出欢迎难民来德国的标语。
其中每辆进口汽车的价格平均上涨6875美元,每辆美国制造的德国品牌汽车价格平均上涨2270美 元,另外在汽车供应和分销链条中,美国还将损失掉70万个工作岗位。而此前特朗普在钢铁和铝制品领 域上调关税的措施已经导致每辆汽车的价格上涨了约400美元。
可见,在世界贸易上,美国不仅仅是在针对中国和日本,现在也将枪口对准了欧洲,尤其是德国。 而美国曾经所推崇的“自由贸易”也早已不复存在。
贸易保护主义(trade protectionism)
(国际贸易理论或政策)是一种国 际贸易理论,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 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 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 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在限制进口方面, 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 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 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 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 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 口。
DeutscheSocialHotI ssues
(德国社会热点问题)
辩题
1.德国该不该接受 难民?
News---
2018年9月3日,德国开姆尼斯, 民众参加由当地乐队Kraftklub发起 的露天音乐会,对几天前由右翼团 体组织的民族主义游行活动表示抗 议。
除了经济上的落后,部分地区 的失落感还来自于失去了曾经的骄 傲。种种民间大规模对抗事件揭示 的不仅是德国长期以来的难民问题, 更折射出两德统一后一个“撕裂” 的德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