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案例

化学教学案例
化学教学案例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案例

罗田县骆驼坳中学刘小红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教师现场开启一瓶可乐时出现大量气泡这一现象引入课题,分外的增添了几分乐趣和兴致,加强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品“可乐”出发去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轻松自然,引人入胜。

为突出二氧化碳化学性质这一重点,课堂通过学生自主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主动学习,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思想。为了突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难点,我充分利用学生做二氧化碳溶解性的实验成果进行再探究,把教材中的四个验证性实验细化为三个步骤,即“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了吗?”“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碳酸有什么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进行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等步骤进行探究,适当调整了教材上的操作顺序,加强了现象对比,探究过程和结果更易让学生接受。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这一知识点同学们并不陌生,实验操作的方法也知道一些,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我采用了开放式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手上的器材和药品,自己设计多个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设计实验以及动手实验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特点,把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应用在情景创设→科学探究→概括整合→拓展运用等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

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多媒体辅助下,通过情景创设→科学探究→概括整合→拓展运用等环节,促成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准备】

仪器:小烧杯大烧杯火柴玻璃片蜡烛钥匙软塑料瓶橡皮塞玻璃弯管胶皮管直玻璃管试管

药品:碳酸钠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过程】

反思与评价:

在讲授完二氧化碳性质这一节后总体感觉心情愉悦。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达成了预期目标。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开启一瓶雪碧,并分发到各小组,让他们仔细观察雪碧,有看到气泡从而引出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课题,又让他们品尝可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也兴趣盎然,更重要的是为后面碳酸分解的知识讲解创设了情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动手实验相结合,在讲解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以及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一性质时,我选择的是录像播放的演示实验,即避免了学生操作时不成功的因素比较大,又为

本个知识点的教学节约了时间,为后面重、难点的落实留下足够的空间。实验时,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由教师实验的现象适时引导,步步分析,结论也自然生成。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能用所学知识揭示生活中的现象,我播放动画“死狗洞之谜”,既增添了课堂的气氛,又意识到学好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现了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水溶性,我也是充分让学生动手,让实验说话,在这一实验的设计上,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在塑料瓶里直接制取,因考虑到气体的流动性比液体的流动性好,我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液体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更加清晰可见,结论直观明了,即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把课堂气氛体推向了高潮,结论也就轻松得出。

在教学二氧化碳溶入水形成碳酸的这一性质时,因考虑到器材的复杂,以及现象的明显性,我没有让学生分组实验,而是采用了直观明了的动画课件,生动具体的证实了二氧化碳溶入水后生成了碳酸。在这一性质的教学过程中,我的设计思路与教材稍有不同,我直接用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浇灌紫色石蕊小花,通过动画展示颜色的变化,提出问题:小花为什么会变色?瓶内有哪些物质?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得出结论等步骤进行探究,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从而得到了二氧化碳的第五条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为了使结论科学可信,我还选择了验证性实验,加强了实验的真实性。后让学生再次品尝可乐,从两次品尝同一个瓶中的饮料口感不同从而引出碳酸易分解,过度轻松自然,营造了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学的轻松,学的透彻。

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这一知识点同学们并不陌生,实验操作的方法也知道一些,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我采用了开放式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手上的器材和药品,自己设计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设计实验以及动手实验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活泼,设计的实验方案也灵活多样,教师适时鼓励,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成功感,课堂气氛也进一步升华,同时本科的教学重、难点也得到了凸显。

我觉得此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精心设计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设置探究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另外教学方法得当,教会了学生学习。当然不足之处也很多,比喻说在做二氧化碳的倾倒实验时,因为担心实验的失败我选择的是视频展示,这个不符合化学课堂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在做二氧化碳溶入水之后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实验时,我选择的是直观明了的动画实验,学生清楚明白,但因为缺乏实验的真实性,学生也掌握不深刻。

在以后的化学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学习,提高自己的提问水平和语言描述的准确严谨性。在授课中,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世界观。与此同时,也帮助教师自己提高积极性和自信心,在教与学中共同成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