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灵芝研究进展

富硒灵芝研究进展
富硒灵芝研究进展

灵芝多糖

灵芝多糖 灵芝属真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从而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而多糖类化合物是灵芝属真菌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灵芝多糖结构如分子量、单糖组成和糖苷键类型等,对其活性影响很大,本文列举了灵芝多糖结构通用的检测方法。已有实验证实,灵芝多糖的生物保健功能主要体现在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方面。 灵芝是担子菌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药用真菌,古代就认为其有扶正固本、滋补强壮的功效,对其药性十分推崇。灵芝类所含化学成分复杂,且因所用菌种培养方法、提取方法等不同而异.研究灵芝类的化学成分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比较灵芝属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的不同发育阶段(如子实体、菌丝体、孢子体)所含的化学成分,通过药理及临床研究确定其有效成分或有效部分.目前研究较多的灵芝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类化合物、多糖类、核苷类、甾醇类、生物碱类、呋喃衍生物、氨基酸多肽类、无机元素、脂肪酸等现代科学检测表明,灵芝在免疫系统的调节、通过增强宿主免疫调节功能达到抗肿瘤作用、抗病毒作用、通过提高氧化酶活性而清除体内自由基达到抗衰老的作用、降血脂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医学作用。随着近年来对灵芝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物质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灵芝多糖的主要研究进展。 灵芝多糖的结构 如同其他的生物活性大分子,灵芝多糖的生物活性依赖于化学结构,因此,要研究灵芝多糖生物活性的机理,不可避免的要研究其化学结构。对灵芝多糖的化学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单糖的组成、多糖分子量范围、单糖连接方式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灵芝多糖的化学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灵芝多糖化学结构由于灵芝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化学结构的某些方面是固定不变的。 灵芝多糖的组成

中国现代灵芝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现代灵芝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N… 华敏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江苏南通226007) 文摘编号:1005—913X(2010)10—0082一CA 摘要:中国现代灵芝产业是中国传统灵芝文化与现代农 业科技结合的产物,近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要整合资 源,发展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程度,争取政策支持,解 决行业中的不法行为,开发新的产品,培育新的消费人 群. 关键词:灵芝产业;争取政策支持;解决不法行为 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0)10—0o82一O2 一 ,中国现代灵芝产业发展现状 (一)灵芝的人工栽培:白色现代农业的代表. 白色农业是指微生物发酵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白 色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食药用菌技术的发 展,使人们能够对灵芝进行大规模的人工栽培,摆 脱了只能利用天然野生灵芝的状况.灵芝栽培的主 要原料是秸秆,木屑等农作物废料,不占用资源,不 消耗能源,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已成为 世界市场上灵芝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有着良好的 经济效益. (二)灵芝深加工:灵芝种植业的发展与延伸. 灵芝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活性物质.为了提 高灵芝的利用率,高效使用灵芝,现在的科学技术

已经能够将灵芝里面的活性物质提取出来,制作成保健食品,来改善人体健康.灵芝的深加工方法,常用的有水提和醇提.水提取物为灵芝多糖,醇提取物为灵芝三萜酸.随着对灵芝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灵芝的保健及药用价值被不断的发掘出来,研究也从种植栽培,有效活性成分提取发展到分子级别的病理毒理研究了.中国药典已经将灵芝收入其中,2005年美国药典也正式收录了灵芝,灵芝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食药兼用的菌类了,在开发利用上有极为广阔发展空间. (三)灵芝产品市场:健康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近100多家科研单位从事灵芝的研究,有近200余家工厂从事灵芝药剂与保健品的生产,有超过100多种各种不同的灵芝类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灵芝产品的年产值已超过2O 亿美元.灵芝从中国古代神话中走出来,进人到普通人的生活,从中华大地走向全世界,在带来健康, 造福全人类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中国现代灵芝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整体产业化落后.目前,我国大陆灵芝产 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是世界上主要的灵芝生产和出口国.但是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种植,规模化的种植还相对较少,新种植技术研发力量不强,导致大量以原木为原料的种植方式存在,破坏了森林资源.同时,以家庭为单位种植的灵芝质量无法控制, 导致部分灵芝质量较差,高品质的灵芝货源不足. 生产的灵芝以低端的原料出口为主,利润空间不高.国内对灵芝后续的产业化深加工还相对较少,

灵芝多糖的功能研究

灵芝多糖的功能研究 摘要: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与药理作用。本文就近几年来对灵芝多糖在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灵芝多糖;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活性Functions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Abstract:Ganoderma polysaccharide is uppermost effective component in Ganoderma lucidum,having many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s.This paper summarized survey about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anti-oxidant、immunoregulation、reducing blood glucose and lipid、anti-tumor。 Key words:Ganoderma polysaccharide;anti-oxidant; immunoregulation;reducing blood glucose and lipid;anti-tumor 灵芝多糖是从多孔菌科植物灵芝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近年来灵芝多糖主要功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抗氧化:张志军等[1]对灵芝多糖的还原能力及其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中通过采用铁氰化钾还原测定灵芝多糖的还原能力,对灵芝多糖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能力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灵芝多糖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另外,谢韶琼等[2]研究发现,灵芝多糖可减少H2O2诱导角质形成细胞丙二醛的沉积,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张璐璐等[3]研究发现,灵芝多糖对·OH具有明显的清除能力,并能较强抑制过氧化脂质反应的能力. 免疫调节:耿卫朴等[4]探讨中药灵芝多糖和当归多糖对人外周血活化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实验发现灵芝多糖和当归多糖均明显促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FN-γ,同时还能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并抑制T淋巴细胞凋亡.灵芝多糖的免疫调节机制主要有[5-7]:直接或间接激活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促进未分化的脾细胞在体外增殖,显著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DHA聚合酶A的活性及促进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的分泌、表达,从而实现其免疫调节功能. 降血糖:曹佳等[8]以四氧嘧啶诱发小鼠发生糖尿病,研究了人参、灵芝、何首乌和枸杞四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人参、灵芝、何首乌和枸 杞四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均能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浓度,血糖降低率分别为29.61%、35.26%、33.66%和28.49%.其中以何首乌和灵芝的降糖效果最为明显,而人参和枸杞次之.方敏[9]在

灵芝行业分析

灵芝行业分析 一、灵芝行业研究方向 从初级的灵芝原料发展到现在的高科技灵芝产品,灵芝保健品研究方向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灵芝子实体 灵芝子实体(菌盖)切成片煮水喝,这是一般的中医用法,已有几千年历史,目前大多数人仍在应用。这种方法适合口服部分灵芝菌盖的水溶性成分,其脂溶性成分随药渣倒掉,并且大量药效成分散失,人体吸收很少,这是极其不合理的做法。 第二阶段――灵芝超细粉 灵芝超细精粉是把灵芝子实体粉碎成细粉直接口服,目前市场上该类产品比较多,它比灵芝子实体更合理,更全面。关键是灵芝颗粒直径小于10微米以下才能直接吸收,一般的加工技术难以达到。 第三阶段――不破壁灵芝孢子粉 灵芝孢子是灵芝的种子,聚合灵芝精华。实验证明,灵芝孢子粉含有比灵芝超细精粉更多的有效成分。把灵芝成熟的孢子收集起来用于治疗,其效果明显优于灵芝粉。但灵芝孢子的外壳是由几丁质混合钙、磷、铁构成的物质,十分坚硬。不溶于水、弱酸(胃酸)等,是机体吸收的主要障碍。科学实验证实未破壁灵芝孢子可在人体中完整保持6小时,并在大便中检测到完整的灵芝孢子。因此,不破壁的灵芝孢子粉在短时间就被淘汰了。 第四阶段――破壁灵芝孢子粉 全世界科学家一致公认,灵芝孢子必须经过破壁才能被吸收,从而起到良好效果。并且破壁率高低决定其效果的好坏。在此,武夷灵芝要特别强调,灵芝孢子粉中的灵芝孢子油成分就被孢子外壳包裹,而孢子油中含有最多的灵芝三萜成分。 要打破比头发丝直径小15倍的灵芝孢子的壳,又要保证其有效成分不变质,是相当困难的,它需要绝氧、绝热,不加入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破壁技术”。武夷灵芝所在的元生泰公司于2000年解决了灵芝孢子破壁的难题,它的先进之处在于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在常温、真空环境下采用先进的细胞物理技术使之完全破壁,经中国农业部检测破壁率达到惊人的98.9%,大大提高了灵芝孢子有效成份的吸收率。

富硒灵芝宝简介

富硒灵芝宝 富硒灵芝宝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共同协作研制的抗肿瘤产品。 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农科院在国内首创灵芝的仿自然栽培方法,打破了自古以来人工不能栽培灵芝的历史界限。七十年代中国农科院开始系统研究微量元素硒,其基本方向在人体对硒的合理吸收与有效利用方面。80年代,受国家改革开放,科技转化生产力的政策影响下,中国农科院开始从基础研究转向跨学科,跨部门的终端产品研制上。以自然区划研究所,生物检测中心等部门为龙头,开始研制灵芝抗肿瘤产品,经过二十年的攻关研究,在1999年成功地将微量元素硒与灵芝孢子粉配伍,富硒灵芝宝问世。从严格意义上讲,富硒灵芝宝已经不是灵芝类产品,其配方的主体思想在于中西医结合。研制单位 研制单位 富硒灵芝宝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制的一种新型的中西医结合抗肿瘤产品。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国家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任务。全院建有2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52个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15个国家农作物、畜禽改良中心,1个分中心;5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4个农业部野外台站;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质检中心,37个部级质检中心;1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10座中期库,12座国家农作物圃;1座馆藏文献210万余册,33万余种的国家农业图书馆,建有数据量80G以上的大型农业科学数据库。编辑本段成份和功效 主要成分 富硒灵芝宝所富含的高效成分之一破壁灵芝孢子粉是将赤灵芝通过超声波振壁技术处理,使其达到孢子粉内膜完好,外膜裂而不碎的状态。这样做能最大程度的保存有效成分,且更加有利于人体吸收,其抗肿瘤作用为灵芝子实体的75倍。富硒灵芝宝所采用的赤灵芝是中国农科院专家在800米的深山林区大型科研基地中,控制最佳温度和湿度,仿野生栽培得来的,其灵芝多糖和有机锗含量比普通赤灵芝含量分别高17%和8%。富硒灵芝宝所富含的另一成分有机硒蛋白是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生物转化技术转化而成的有机硒,这种硒易于吸收,而且对动物和人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市面上的硒一方面多数是无机硒,不易被吸收且过量会引起中毒;另一方面质量不能保证,药效不能保证。据中国农科院的专家讲,通过生物转化技术转换而成的有机硒蛋白,其生物利用率要比无机硒提升30%以上。富硒灵芝宝中的各成分配比是农科院的专家经过严格实验得出的科学配比数据,目的是要使灵芝孢子粉和硒蛋白发挥最大疗效。而我们自行配比的,由于数量无法控制,必然不会达到同富硒灵芝宝一样的疗效。再说,自己买的这些成分没有经过卫生部门的严格检测,没有经过药理、毒理实验,有没有药用价值,有没有抗癌作用,都无法确定。 功效作用 富硒灵芝宝中所富含的有机硒蛋白具有“靶向识别”功能,它能迅速聚集在肿瘤细胞周围,通过提高肿瘤细胞中环腺苷酸的水平,形成抑制肿瘤细胞分裂、繁殖的内环境,破坏肿瘤细胞DNA的合成,阻止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同时,富硒灵芝宝还能通过降低肿瘤细胞有氧酵解的速度和抑制其氧化磷酸化过程,切断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促使其迅速萎缩、凋亡。 另一方面,富硒灵芝宝中的灵芝孢子粉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及T细胞、NK 细胞的活性,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升高白细胞,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等使机体体质增强,提高肿瘤患者本身的免疫能力,帮助患者对抗肿瘤。

灵芝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_叶鹏飞[1]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 2013,21(3):158~161 灵芝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叶鹏飞张美萍王康宇王昱王义* (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 摘 要灵芝是中国传统的珍贵药材,人们对其药用价值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综述了灵芝在中枢神经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抗辐射、抗衰老及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的临床应用研究,以及灵芝在饮料制备、盆景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展望灵芝在分子生物学及遗传转化方面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灵芝;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灵芝[Ganoderma lucidum(Curtis:Fr.)P.Karst]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Ganoderma),是真菌赤芝(G.lucidum Karst)和紫芝(G.japonicrn L. loyd)的总称。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并根据颜色分为“赤芝、紫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六类。而目前我们已知的灵芝约有100余种,最为常见的为赤芝,其次为紫芝。灵芝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类、三萜类、多肽类、核苷类等。近年来,对灵芝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大量研究证实,灵芝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等均具有显著功效;灵芝在制作保健饮料、盆景等方面也大有价值。 1 主要有效成分 1.1 灵芝多糖 灵芝多糖目前已分离200多种,是灵芝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其中大部分为β-型的葡聚糖,少数为α-型的葡聚糖。灵芝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1)水提醇沉法。利用多糖溶于热水而不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的特性,传统提取灵芝多糖的方法多为水提醇沉法。工艺流程:破碎为颗粒状的灵芝过40目筛→浸提→离心→滤渣→离心→离心液→真空浓缩→有机溶剂沉淀→烘烤→干品[1]。 (2)膜分离法。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以不同粒径的混合物通过半渗透膜,实现机械分离[2]。工艺流程:破碎为颗粒状的灵芝过40目筛→水浸提→粗滤除杂→去除大分子物质→去除小分子物质→多糖浓缩液→真空浓缩→冷冻干燥→粗多糖。 (3)其他提取方法。当前也有利用冷冻预处理法与协同酶法、超声波催化纤维素酶法等方法提取灵芝多糖。超声提取是一种物理破碎过程,利用的是超声波辐射产生的空化作用、机械作用及热学作用。超声提取可极大地提高提取效率,节约溶剂,避免高温对提取物的影响。胡斌杰等[3]利用超声波法和传统热水法提取灵芝多糖的研究表明,超声波法的提取时间比水提法缩短3/4,多糖提取率提高30%。

灵芝产业现状

中国灵芝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中国现代灵芝产业是中国传统灵芝文化和现代农业科技结合的产物虽起步晚,但却有迅速的发展壮大。近年来,灵芝栽培技术、深加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产品市场规模也有了巨大的扩大,中国灵芝产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我国现代灵芝产业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不法行为使人们对灵芝产生了信任危机,政府的支持度不够,群众对灵芝的认识比较局限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中国灵芝产业的健康发展。现就中国近年来灵芝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作一综述。 关键词:灵芝产业发展对策发展展望 1 中国现代灵芝产业发展现状 灵芝的人工栽培:现代使人们能够对灵芝进行大规模的人工栽培,摆脱了只能利用天然野生灵芝的状况灵芝栽培的主要原料是秸秆、段木、木屑等农作物废料,不占用资源,不消耗能源,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市场上灵芝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 灵芝深加工:灵芝种植业的发展与延伸。灵芝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活性物质。为了提高灵芝的利用率,高效使用灵芝,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能够将灵芝里面的活性物质提取出来,制作成保健食品,来改善人体健康。常用的有水提和醇提,水提取物为灵芝多糖,醇提取物为灵芝三萜酸。随着对灵芝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灵芝的保健及药用价值被不断的发掘出来,研究也从种植栽培、有效活性成分提取发展到分子级别的病理毒理研究了,中国药典已经将灵芝收入其中,2005年美国药典也正式收录了灵芝,灵芝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食药兼用的菌类了,在开发利用上有极为广阔发展空间。 灵芝产品市场:健康与经济的完美结合。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近100多家科研单位从事灵芝的研究,有近200余家工厂从事灵芝药剂与保健品的生产,有超过100多种各种不同的灵芝类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灵芝产品的年产值已超过20亿美元。灵芝从中国古代神话中走出来,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从中华大

灵芝多糖的功能特性

灵芝多糖的功能特性 摘要:对灵芝多糖的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及其应用和展望。 关键字:灵芝多糖功能应用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d about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aride's function appliance and development and so on . Keyword: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aride function appliance 一、灵芝多糖的功能: 1、免疫调节功能 迄今为止,关于灵芝多糖免疫调节功能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其免疫功能可能是灵芝多糖能直接或间接激活 T 细胞、B 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NK)等免疫细胞、促进未经纯化脾细胞在体外增殖,增强 DNA多聚酶a的活性及促进白细胞介素分泌等实现其免疫功能。据报道,许多适量灵芝多糖可明显增加T细胞增殖、T 细胞表面表型表达及 T细胞诱生 IL-2 能力,增强 T 细胞DNA多聚酶活性、增加 T 细胞亚类数量和功能具有明显免疫增强和恢复作用。 2、抗辐射 辐射对机体造成损害的机制之一是产生大量自由基,引发一系列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细胞中核酸、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破坏,最终对各组织和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辐射引发免疫功能降低,基因突变等也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3、灵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灵芝多糖能防止肿瘤的发生和抑制肿瘤的生长,并已用于临床治疗肿瘤。实验证明,大多数灵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是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 通过增强宿主免疫调节功能即宿主介导抗肿瘤活性来实现的灵芝多糖并无细胞毒作用,即不能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而是通过增强Ma的吞噬功能,促进T 淋巴细胞增殖, 增强T 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诱导某些免疫因子产生等途径来抑制肿瘤生长。 4、灵芝多糖的抗衰老作用 近代的科学研究证明,灵芝菌丝体和子实体中含有的高分子多糖类生理活性物质除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生长的活性外,还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山西农业大学的陈书明等研究了灵芝菌丝体中含氮多糖对动物机体红细胞内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含氮多糖对实验小鼠红细胞内SOD 的活性有明显的增强作用。邢国庆等的研究发现,灵芝多糖口服液可提高 SOD 含量,增强机体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终止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 延缓衰老。雷林生等的研究证明, 每日喂小鼠灵芝多糖 25mg/ kg 和50mg / kg ,连续4d,可明显增强老年小鼠脾细胞内 DNA 多聚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44. 0%和 58. 4%。 5、灵芝多糖的抗血栓、抗血凝作用 灵芝的水溶性部分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灵芝子实体经水提、乙醇沉淀制得的灵芝多糖( GLPS)精品,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 P< 0. 01)。GLPS 能明显抑制大鼠的血栓形成( P< 0. 01) ,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P< 0. 01) , 同时能明显延长部分凝血时间( P<0. 01) 。说明GLPS 具有抗血栓和抗凝血的作用,以每日 200、100、50mg/ kg 灵芝多糖给小鼠喂药7d,可明显地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每日以140、70 和35mg/ kg 灵芝多糖喂大鼠7d,能明显延长大鼠体内血栓形成的时间, 抑制血瘀大鼠体外血栓的形成并降低血瘀大鼠的血浆比粘度。 6、抗氧自由基作用

灵芝属(Ganoderma)的分类现状研究

灵芝属(Ganoderma)的当代分类现状及研究技术 (07级微生物学陈博 Y0721412) 摘要灵芝( Ganoderma ) 有“仙草”之美誉,从灵芝中提取的多种物质如灵芝多糖、三 萜类、蛋白质类等化合物有提高机体免疫力、肝脏解毒及排毒能力以及抑制恶性肿瘤生长等作用 ,因而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重视。目前,被人们利用的灵芝近缘种已达18 种,几乎都隶属于灵芝属; 同时灵芝属真菌菌种(76 种) 又占灵芝科菌种(98 种)的绝大多数,作为灵芝科的一个大属。故对 灵芝属真菌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我们全面了解和开发利用灵芝类物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分类 学研究又是进行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物分类学研究的不断深 入的情况下,生物分类系统已由过去的五界系统提升为八界系统,在这样的变化中,灵芝属分类情 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全面了解灵芝属真菌的资源状况,合理利用灵芝资源,本文将对灵芝 属资源的分类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灵芝属( Ganoderma );分类学研究;近缘种; 灵芝属级特征:灵芝为灵芝科灵芝属植物Ganoderma lucidum(Leyss. exFr. ) Karst . 的子实体。菌盖为半圆形或肾形,边缘薄而平截。直径10~18cm ,厚1~2cm ,柄长3~7cm。表面为环状棱形。颜色为黄褐色或红褐色。有漆样光泽。菌柄侧生,少偏生。菌肉白色 至淡棕色。孢子直径8. 5~11. 5 ×5~6. 5μm ,卵状椭圆形,顶端平截,孢壁双层,外 壁光滑,透明无色,内壁褐色有小刺。气微香,味苦涩。紫芝为灵芝科灵芝属植物 Gano2derma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 的子实体。菌盖为半圆形或肾形,边缘薄或钝厚,有时断截状,全缘或波状至浅裂,直径5~11cm ,厚1~2cm ,柄长0. 6~11~20cm ,表面为同心环沟。颜色为紫黑色。有漆样光泽。菌柄侧生,少偏生。菌肉锈褐色。孢子直 径10~12. 5 ×7~8. 5um ,卵形至近椭圆形,孢壁双层,外壁无色,平滑,内壁褐色,有显著小刺。气微香,味苦涩。 1 灵芝属真菌分类学方法学研究 1.1 传统分类方法 传统分类各派别的分类见解及分类系统灵芝属传统分类上各分类学家都以灵芝 形态学特征为主,但对灵芝各表型性状在分类上孰优孰重,各有主张。Haddow(1931) 第 一个应用皮壳构造来鉴定灵芝属的若干种。而Steyaert (1980) 依据皮壳构造又把灵芝属分为4 个灵芝亚属。但赵继鼎(2000) 指出灵芝科同一种不同的标本上皮壳构造有可 能变化,甚至在同一号标本中也有变化。过分强调这一特征在分类上的作用是不合适的。Corner (1983) 也认为利用皮壳构造作为种以上单位的分类依据是比较合适的,而不适合种以下单位的分类。 在灵芝科担孢子方面,由于其担孢子具有特殊的构造,使其成为最可靠的分类依据,也是Donk(1948) 建立灵芝科的唯一基础。而对于灵芝孢壁, Heim ( 1962) , Furtado ( 1962) , Pegler 和Young(1973) 及Corner (1983) 都认为灵芝属和假芝属的孢壁有5 层组成,但他们各自说的部分概念并不一致,但都应用两层壁的概念,即外(exosporium) 和内壁(endosporium)。 从Karsten (1881) 以Polyporus l ucidus 为模式种建立灵芝属以来, 各分类学家通过对灵芝外部形态、内部微观结构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基础上,对灵芝的外观特征 在灵芝分类上的作用都有独自的见解,形成了各自的分类系统。在Potouillard (1889) 分类系统中,灵芝属分成两组, 即灵芝组和假芝组。而Karsten ( 1889) 把Polyporus

灵芝免疫药理研究进展

?综 述? 文章编号:1008-9926(2003)05-0360-03 中图分类号:R967 文献标识码:A 灵芝免疫药理研究进展 秦 葵①,钱彦丛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摘 要:目的 综述灵芝免疫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对灵芝免疫调节作用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拓其应用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近年来国内大量有代表性的文献为基础,并参阅国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按照其药用部位,主要成分分别评述。结果 灵芝水煎提取制剂、灵芝发酵液、灵芝孢子粉、灵芝多糖及某些灵芝蛋白等均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和免疫恢复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其中,对灵芝多糖的研究较多,尤其是对其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免疫作用研究较为深入,基本上阐明了灵芝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揭示出灵芝“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原因。结论 灵芝这味珍奇老药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免疫损伤、增强体质、防治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灵芝;免疫药理;灵芝发酵液;灵芝孢子粉;灵芝多糖 灵芝药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历代医药家视为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神奇珍品。目前,已知灵芝属(Ganoderma)真菌约100余种,分布最广的为赤芝(G.lu2 cidum),其次为紫芝(G.japonicum),还有树舌(G.applana2 tum)、松杉灵芝(G.tsugae)和簿树芝(G.capense)等均供药用。经过大量临床研究,灵芝对神经衰弱、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克山病、高原不适症、肝炎、出血热、消化不良、气管炎等各有不同程度的疗效[1]。药理研究证明,灵芝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现仅述其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1 灵芝水煎提取制剂 这是我国传统的临床用药方法,提取总的水溶性化学成分供研究其药理作用。 1.1 免疫增强作用 有学者研究结果,灵芝可明显提高绵羊红细胞(SR BC)引起的血凝抗体(H A2Ab)效价,表明其能促进特异性抗体产生;灵芝对刀豆蛋白A(C onA)诱导的脾脏T 细胞增殖和脂多糖(LPS)诱导的脾脏B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表明灵芝既能提高细胞免疫,又能增强体液免疫;灵芝能增加巨噬细胞(MΦ)的吞噬活力,表明灵芝可促进非特异性免疫[2]。研究还证明,灵芝有对抗环磷腺胺(CP)所致白细胞数量减少的作用,增加胸腺和脾脏的重量,增加MΦ的吞噬功能,因而提高小鼠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明显促进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率,表明其促进淋巴细胞向成熟T淋巴细胞转化,从而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加小鼠血清中溶血素的含量,表明其具有刺激B细胞分化增殖转变为浆细胞的功能,提高抗体水平,从而增强体液免疫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灵芝能使溶血空斑数显著增多,表明其有提高B细胞生成IgM抗体的能力而增强免疫功能[3、4]。上海医科大学与日本和汉生药研究所合作,对灵芝热水提取物进行研究,在免疫药理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认为灵芝能促进MΦ吞噬功能,加速网状内皮系统对碳粒的清除。MΦ是免疫系统最重要的细胞之一,在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灵芝能使活化的MΦ合成白细胞介素-1(I L-1)及肿瘤坏死因子(T NF)的量增加;也能恢复受抑制的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 L-2)的能力。I L -1具有活化T或B细胞的作用,提高免疫功能;I L-2和T NF都是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能从多方面调节免疫功能。同时研究还证明,灵芝能提高体内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对因CP引起NK细胞活性的抑制有恢复趋势[5]。NK细胞在机体的自然防御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与抗肿瘤有关,而且在抗微生物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1.2 免疫抑制作用 灵芝具有增强与恢复免疫功能的一面,同时研究还证明在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免疫功能异常亢进时,灵芝还有抑制过高的免疫反应的一面,这就减少了自身因素造成的免疫损伤。有学者报道,灵芝能明显抑制豚鼠F orssman皮肤血管炎症反应,缓解F orssman休克的体征变化;还可使大鼠反向皮肤过敏反应的皮肤肿胀率显著减小。由此表明灵芝可抑制Ⅱ型变态反应[6]。Ⅱ型变态反应是免疫功能异常亢进造成的疾病,灵芝对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还有报道,灵芝可明显抑制接触性皮炎、Arthus反应及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对反应素引起的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也有轻度抑制作用,由此说明灵芝对Ⅰ、Ⅲ、Ⅳ型变态反应均有抑制作用[7]。进一步研究发现,灵芝与适量CP合用,能使小鼠移植心肌存活时间比单用CP明显延长。以上结果证明灵芝对免疫功能亢进确有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灵芝水煎提取制剂既有免疫增强及免疫恢复作用,又有抗变态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明显体现出灵芝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双向调节作用。 2 灵芝发酵液 发酵液与子实体相比具有生产时间短、费用低,含有大 ? 6 3 ? 解放军药学学报 第19卷第5期 灵芝免疫药理研究进展 秦 葵 ①作者简介:秦 葵(1968-),女,河北石家庄人,药理学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药药理。T el:(0311)7977361

微生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08级2班杜长蔓 摘要: 就微生物多糖的种类,生物合成、提取与纯化、实现了工业化的微生物多糖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望了微生物多糖开发利用的前景。微生物多糖主要指大部分细菌、少量的真菌和藻类产生的多糖。微生物多糖由于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理化特性独特等优点而使其在食品和非食品工业备受关注,尤其在医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微生物多糖在细胞内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 ①黏附在细胞表面上,即胞壁多糖; ②分泌到培养基中,即胞外多糖; ③构成微生物细胞的成分,即胞内多糖。而其中的胞外多糖具有产生量大、易于与菌体分离、可通过深层发酵实现工业化生产。一般微生物多糖的生产主要是利用淀粉为碳源,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进行生产,也有通过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作用制成的。能够产生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微生物种类较多,但是真正有应用价值并已进行或接近工业化生产的仅十几种。近几年,随着对微生物多糖研究的深入,世界上微生物多糖的产量和年增长量在10 %以上,而一些新兴多糖年增长量在30 %以上。到目前为止,已大量投产的微生物胞外多糖有黄原胶(Xant han gum) 、结冷胶( Gellan gum) 、小核菌葡聚糖(Scleeroglucan) 、短梗霉多糖( Pullulan) 、热凝多糖(Curdlan) 等。微生物多糖和植物多糖相比较具有以下优势:①生产周期短,不受季节、地域、病虫害等条件的限制; 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③应用广泛,例如已作为胶凝剂、成膜剂、保鲜剂、乳化剂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据估计,目前全世界微生物多糖年加工业产值可达80 亿左右。 关键词: 微生物多糖; 生物合成; 提取与纯化;开发应用 0引言 多糖是一种天然的大分子化合物,来源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在海藻、真菌及高等植物中尤为丰富。它是由醛糖和(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成的聚合物,作为有机体必不可少的成分,同维持生命体机能密切相关,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根据多糖在微生物细胞内的位置,可分为胞内多糖、胞壁多糖和胞外多糖。人们对多糖的初始研究可追溯到1936 年Shear对多糖抗肿瘤活性的发现, 但微生物多糖倍受关注是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的. 20 世纪50 年代, J eanes等人筛选、获得了许多黄原胶(Xan than gum ) 的产生菌. 1964 年, 原田等人从土壤中分离到产凝结多糖(Cu rdlan, 又称热凝多糖) 的细菌, 后发现农杆菌(A grobacterium sp. ) 也可以产生该多糖. 1978 年,美国人生产制造了产生于少动鞘脂类单胞菌(S p hing om onas p aucim obilis, 旧称伊乐藻假单胞菌) 的结冷胶(Gellan gum , 又称胶联多糖). 随后, 小核菌葡聚糖(Scleeroglucan)、短梗霉多糖(Pu llu lan, 又称普蓝)、透明质酸( Hyalu ron ic acid)、壳聚糖(Ch i2tasan) 等微生物多糖又相继被人们发现.近年来又兴起一些新型微生物多糖如海藻糖、透明质酸、壳聚糖等的研究。微生物多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已作为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胶凝剂、悬浮剂、润滑剂、食品添药品等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疗、制药保健等多个领域[1 ]. 为了不断开发微生物多糖的潜能, 仍然需要筛选、分离新的多糖产生菌, 了解多糖的生物合成, 研究它们的结构、理化学特性,进一步拓展它们的应用领域. 1微生物多糖的生物合成 多糖有的合成于微生物的整个生长过程, 有的合成于对数生长后期, 而有的则合成于静止期. 它们种类繁多, 可分为同型多糖和异型多糖, 都是由相同或不同的单糖或者和其它基团在特

灵芝功效的研究进展

灵芝功效的研究进展 灵芝是一种化学成分复杂的中国传统中药,其药理作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文章就近年来灵芝的化学成分和其在改善血糖、调节血脂、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对灵芝的功能性食品、药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标签:灵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通信作者:王科斯,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 灵芝是一种传统中草药,属多孔菌科灵芝属药用真菌,广泛分布于中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被视为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神奇珍品。灵芝在我国的研究较多,已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过敏、关节炎、肾炎、神经衰弱、硬皮病、炎症和癌症等。灵芝具有复杂的化学成分,目前已经从灵芝中分离出了一百五十多种有效成分,其中有糖、挥发油、三萜、生物碱、蛋白、多肽、微量元素等[1]。灵芝三萜是灵芝中很重要的一类化合物,灵芝三萜对抗氧化、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都有显著疗效。灵芝多糖是灵芝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不同种类的灵芝其多糖化学结构也不同,但种类基本只有D-果糖,D-半乳糖,D-葡萄糖,只是比例有所区别。研究证明,灵芝多糖在抗肿瘤、抗氧化以及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效果显著[2]。本文就近年来对灵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简单总结,为今后对灵芝的研发提供参考。 一、灵芝的化学成分 1.灵芝三萜 灵芝三萜是灵芝中含量最多的有效成分之一,灵芝三萜主要包含灵芝酸、灵芝烯醇和灵芝醇三类化合物。刘松照等学者采取了高效液相色谱、硅胶等多种方法对灵芝子实体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分析,共分离出了16种灵芝酸、2种灵芝烯醇和3种灵芝醇等25种三萜类物质[3]。除灵芝子实体外,灵芝孢子粉、菌丝体中均含有大量三萜类物质。 2.灵芝多糖 灵芝中多糖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灵芝种属不同、生长地域不同,其多糖种类也大相径庭,目前已经有约两百多种多糖在灵芝中被分离出来,总体分为碱性多糖、酸性多糖和水溶性多糖。灵芝多糖由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等单糖组成,各单糖由α型糖苷键和β型糖苷键相连[4]。 3.甾醇类物质 迄今为止,从灵芝中分离出的甾醇类物质有50种左右,其中含量最多的甾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_张卫国

中图分类号:R979.1 R730.53;文献标识号:A ;文章篇号:1007-2764(2003)03-0036-85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张卫国1 刘欣2 陈永泉2  (1韶关大学英东生物工程学院 韶关 512005)(2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广州510642) 摘 要: 灵芝多糖是灵芝中含有的一种高分子活性多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国内外对此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其生理功能、结构特点、发酵生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多糖;生理功能;结构;发酵    Research advance of G.japonicum polysaccharide Zhang Weiguo1, Liuxin 2, Chen Yongquan2 (1 Food Department ,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2 Food college, South-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Abtract: G.japonicum Polysaccharide is a high-molecule active material that has many functions. Its research has done widel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reviews its function, structure and fermenting production.。 Key words: polysaccharide; function; structure; fermentation   1 灵芝及其医疗保健作用  灵芝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极高的大型担子菌。目前已知灵芝属约有100多种,其中以赤芝和紫芝的药理价值最高,临床上主要也是使用这两种灵芝[1]。我国是灵芝真菌资源丰富的国家,它们多生长在浙江、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海南等地区,紫芝是中国特有的灵芝种类[2]。灵芝含有有机锗、高分子多糖、灵芝酸及腺嘌呤核苷等生物活性成分。 灵芝与人类健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关于灵芝的药效作用,历代本草学家都有所论述,早在2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列子、汤问》列御寇中云“朽壤之一,有菌之者”,并总结当时利于灵芝治病保健的经验:“煮百沸其味清芳,饮之明目,脑清、心静、肾坚,其宝物也”[3]。 最早的药学著作《专著神农本草经》把灵芝列为上品,谓其“久味苦平,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灵芝药性和功效作了详尽的记述:赤芝,苦平无毒,主治胸中结、益心收稿日期:2003-5-2 气、补中、增智慧、不忘;紫芝,甘温无毒,好颜色、治虚劳、治痔[4]。 现代医学药理研究和临床上都已证明:灵芝可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故能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有延缓衰老之功效,还可以提高免疫力、抗炎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降血脂、降血糖等药效[6]。 2 活性多糖的研究概述 活性多糖是一种具有某些特殊生理功能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织中。按照来源分类,活性多糖分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微生物多糖等,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微生物多糖再分为细菌多糖和真菌多糖等。按照化学结构分类,多糖分为均多糖和杂多糖[7]。活性多糖作为药物始于1943年,六十年代后,活性多糖作为广谱免疫促进剂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8]。八十年代又发现活性多糖的糖链在分子生物学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能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和衰老[9]。近年来,多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多糖复合物疫苗等研究在国际上受到了较多的关注。 85

观赏灵芝和食用灵芝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_周文杰

第11卷第1期衡水学院学报Vol. 11, No. 1 2009年2月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Feb. 2009 观赏灵芝和食用灵芝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周文杰 (衡水学院 生命科学系,河北 衡水 053000) 摘 要:灵芝按用途可分为3类:药用灵芝、食用灵芝和观赏灵芝.灵芝除了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外,灵芝的食用、观赏性价值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灵芝各品种的不同特性,可选择不同类型的品种来做盆栽灵芝,通过不同处理展现良好的造型,从而达到观赏效果.灵芝产品也不再局限于药品,而更多地进入了食品、饮料等行业.而集观赏、食用和绿化、美化环境为一体的灵芝的问世,更符合人们对营养、保健、观赏等多方面的需求,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潜力巨大. 关键词:食用灵芝;观赏灵芝;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Q94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09)01-0042-03 灵芝是一种名贵中药,在系统分类上隶属于菌物界(Myceteae),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层菌纲(Hymenomycetes),灵芝目(Ganodermatales),灵芝科(Ganodermataceae).根据文献资料,按灵芝用途划分可分为3类:一类是以培养菌丝体浸提制药为主的药用灵芝;二类是以观赏或保藏为目的的观赏灵芝;三类是以食用保健为目的的食用灵芝.虽然灵芝常作药用,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灵芝的应用已经不仅限于治病方面,对它在防病、保健、观赏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为了更好地开发灵芝的价值,使得灵芝更好地发挥其多效的功用,灵芝开发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观赏类灵芝的研究可活跃花卉市场、美化环境、陶冶情操;食用类灵芝的研究可以使灵芝发挥保健和防病效用提供保障.目前国内对观赏灵芝和专门针对食用灵芝进行的研究较多,本文对这两种类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前景作了如下展望,以期为灵芝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 1研究现状 1.1 观赏灵芝的研究现状 1.1.1 观赏灵芝的种类 在2000年出版的《中国真菌志·灵芝科》中记录我国有4属98种灵芝,但适合于栽培观赏的灵芝却不多,仅有赤芝、红芝、鹿角灵芝、黑芝、泰山赤灵芝、热带灵芝等[1]. 红芝色泽鲜红,盖圆且正,轮纹清晰,柄长多呈弯曲状,为栽培首选品种;鹿角灵芝呈鹿角状,手指形,极具艺术观赏价值;紫芝和黑芝可以丰富观赏灵芝的花色,并且通过不同处理会有多变的造型,从而达到观赏效果. 根据灵芝的特性,可选择不同类型、颜色各异的品种来做盆栽灵芝.一般要求以分枝多、柄长、盖小、生长缓慢、孢子粉少的品种为佳.例如园芝9号、信州、紫芝等. 1.1.2 灵芝盆景的制作方法及过程 (1)灵芝盆景的制作方法:栽培方式有瓶子栽培、液体栽培、露地栽培、椴木栽培、塑料袋栽培等.主要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空气、光照方向及光照强度等环境条件来制作灵芝盆景.比如灵芝属高温型菌类,适温下子实体生长快有利于菌盖的分化,低温生长慢,能刺激柄的伸长,通过拉大生长过程中的温差来调节灵芝的盖柄比例以达盆景的目的.而温度则在蓓蕾期、菌丝和子实体期各不相同,根据盆景要求在合适范围内控制温度.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子实体不易开片,所以在子实体生长良好的状态下通过控制 收稿日期:2008-09-21 基金项目:河北省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06003Z); 衡水学院院级课题(2006023) 作者简介: 周文杰(1969-),男,河北武邑县人,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理学硕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