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液化天然气项目现状简介

合集下载

天然气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天然气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天然气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天然气已成为全球主要能源之一。

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天然气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用户,也在逐步推进天然气扩产和市场化进程,提高天然气消费水平。

本文将从天然气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对我国天然气市场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天然气市场现状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天然气消费量逐年递增,市场格局逐步成熟。

下面从供需、价格和和管输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天然气市场的现状。

1. 供需状况我国天然气储量能居世界第三,天然气产量也逐年增加。

目前,我国天然气供应以国内生产和进口天然气为主,而近年来进口天然气的比重不断扩大。

在进口天然气中,液化天然气(LNG)已经成为主流。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LNG进口量达到6510万吨,同比增长6.2%。

进口天然气的不断扩大,有效地保障了我国天然气市场供应状况。

2. 价格状况我国天然气价格以长期合同价格和市场化价格两种形式存在。

其中市场化价格的变动具有较大波动性,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

近年来,我国管输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市场化天然气价格也处于相对低位。

3. 管输状况管输天然气是保障天然气市场供应的重要手段,我国管线运营商逐步形成了以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为主导的市场格局。

目前,我国天然气管道全长超过140,000千米,管道网络逐步完善,管输能力不断提升,有效保障了天然气市场的供应。

二、天然气市场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天然气市场也将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下面从需求、战略布局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探讨我国天然气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1. 需求增长未来,我国天然气市场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随着天然气的替代效应逐渐显现,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占比将逐步提高。

而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天然气化进程的加快,也将进一步推动天然气市场的发展。

2. 战略布局我国天然气行业未来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和挑战。

为保持行业竞争力,天然气企业需要通过布局、技术和合作等方式提高产业链附加值。

全球液化石油气行业供应量、需求量、地区分布情况和消费结构分析

全球液化石油气行业供应量、需求量、地区分布情况和消费结构分析

全球液化石油气行业供应量、需求量、地区分布情况和消费结构分析一、液化石油气供应量液化石油气具有热值高、无烟尘、无炭渣,操作使用方便,易于运输等优点,已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

由于液化气有上述优点,所以被广泛用作工业、商业和民用燃料。

应用领域有汽车、城市燃气、有色金属冶炼和金属切割、窑炉焙烧等行业。

从全球供给角度看,LPG供应总量平稳增长,传统优势产区地位稳固。

2018年全球LPG供应量为3.13亿吨,同比增长3%;近10年年均增长3%左右。

2019年全球液化石油气供应量保持较稳定增长,全球供应量近3.18亿吨,同比增长2%。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世界液化石油气供应量同比下降10.5%,为2.85亿吨。

在全球液化石油气需求方面,需求量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2008年全球液化石油气需求量约2.26亿吨,不过随着天然气管道运输及LNG跨洲际运输的发展,液化石油气的需求在一段时间内被抑制,2010-2013年总体需求维持在2.5亿吨左右。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亚洲液化石油气深加工的兴起,全球液化石油气需求在2014年以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全球液化石油气需求量为3.13亿吨,同比增长3%,中国和印度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区域。

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液化石油气需求量有所下降。

二、液化石油气地区分布情况2019年供应量最大的区域为北美地区,总量约9400万吨,占比约30%。

其次为产油国相对集中的中东地区,占比约29%;亚洲地区(除中东地区以外)产量为6260万吨,占比25%。

2019年我国产量为2779万吨左右,占全球的8%,是全球第三大生产国。

全球各地区中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最大的地区是亚洲地区,消费量占比约为41%,主要是全球液化石油气消费量增长最快的两个市场,印度和中国市场均位于亚洲地区,而且东南亚国家工业的崛起,也促进了亚洲地区液化石油气的消费。

三、液化石油气消费结构从消费结构看,液化气可分为燃料和化工用途,燃料用途可进一步分为民用、工业、汽车燃料等用途。

国内外lng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lng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LNG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什么是LNG?LNG 全称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是天然气在超低温环境下通过液化处理而成,即将气态天然气冷却至零下162度左右,使其凝结成为液态,从而减小体积和增加储存能力。

国内LNG的现状LNG在中国的应用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年来环保政策的推动,其发展迅速。

目前,中国LNG行业主要集中在天然气获取、储存、运输和应用四个方面。

天然气获取中国的天然气供应相对较少,进口天然气是中国目前主要的天然气来源。

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之一。

储存LNG 易于存储和运输,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储罐以及储备能源等领域。

运输LNG的运输主要分为海运和陆运两种方式。

海运时,LNG一般被储存在巨型液化天然气船上,运输到不同的港口或国家。

陆运时,则需要通过输气管道或储罐车进行运输。

应用LNG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工业、民用和汽车等方面。

其中,工业领域是LNG 的主要消费领域,主要应用于电力和化工等领域。

国内LNG的发展趋势未来,中国LNG市场的发展趋势将会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市场潜力随着国内环保政策的推动,LNG在我国的市场需求将会日益增加。

加之一些相关政策的扶持,未来LNG市场潜力巨大。

进口量增加目前,中国主要依赖一些进口LNG来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市场潜力的不断扩大,未来中国也将加大进口LNG的力度。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LNG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国内企业在LNG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如LNG储罐的研发等。

国外LNG的现状和发展趋势LNG在国外的使用时间较长,其产业的发展也更为成熟。

目前,LNG在国际市场中占据着较大的份额。

据数据显示,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LNG生产国之一,在此之后分别是澳大利亚和卡塔尔。

未来,国外LNG市场的发展趋势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慢慢进入饱和期虽然国外LNG市场产值巨大,但LNG行业正在向饱和期发展。

此外,在一些国家政策限制下,LNG产业发展有所受阻。

2024年LNG加气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LNG加气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LNG加气站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逐渐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应用。

随着对环境保护认识的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LNG加气站作为一种供应LNG燃料的基础设施,正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需求、供应和市场三个方面,对2024年LNG加气站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2. 需求现状2.1 交通运输需求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普及程度的提高,交通运输是LNG加气站市场的主要需求来源之一。

LNG燃料具有高热值和低排放的特点,在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车辆选择使用LNG燃料。

特别是长途货运和公交车等大型车辆,其对低成本、长里程和绿色环保的需求更加迫切。

2.2 工业用气需求除交通运输外,工业用气也是LNG加气站市场的重要需求来源。

工业领域对燃气的需求较大,而LNG由于其便利的储运特性和低污染的特点,逐渐成为工业用气的首选。

特别是在一些远离天然气管网的地区,LNG加气站可以满足工业用户的需求。

3. 供应现状3.1 储存设施建设LNG加气站所需的关键设施之一是储存设施。

LNG需要在低温下存储,并且需要较大的储存空间,因此,LNG加气站的储存设施建设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

目前,国内外很多地区都在积极推进LNG储存设施的建设和扩容,以满足LNG加气站的发展需求。

3.2 管道和运输设施建设为了保证LNG燃料的供应,建设高效可靠的管道和运输设施是不可或缺的。

LNG 需要经过专用的管道或集装箱运输到加气站,并通过加气机设备供应给用户。

因此,LNG加气站市场的供应现状与管道和运输设施的发展密切相关。

4. 市场现状4.1 国内市场目前,国内LNG加气站市场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城市,LNG加气站的建设和投资非常活跃。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燃气替代传统燃料的政策和措施,推动LNG加气站市场的发展。

4.2 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上,LNG加气站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完善的LNG加气站网络,供应LNG燃料给不同类型的用户。

液化天然气论文.docx

液化天然气论文.docx

液化天然气(LNG)利用、现状及前景姓名:摘要:液化天然气( LNG )已成为绿色能源的主力军,它即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和实现,又是其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本篇参考了有关 LNG 方面大量的技术资料,结合近年来对天然气发展的需求,简要介绍了LNG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绿色能源利用价值发展前景一、前言近二三十年以来,随着人类绿色意识的觉醒,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重要化工原料,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利用,世界各国把推广利用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作为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天然气消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已达 35% ,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能源。

二、LNG基本知识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CH4)经过净化及超低温下(一个大气压,-162℃)冷却液化的产物。

液化后的天然气体积大大减少,约为0℃、一个大气压下天然气体积的1/600,也就是1m3液化天然气气化后是600Nm3天然气。

无色无味,主要成份是甲烷,杂质很少,是非常清洁的能源,液体密度约426kg/m3,爆炸极限为5~15%(体积比),燃点约450℃。

LNG具有以下特点:1、低温、气液膨胀比大,能量高,易于运输和储存;1kgLNG的热值是12555Kal,相当于1.8kg标准煤;1m3LNG相当于3m3CNG。

2、清洁能源、低碳经济:天然气汽车与燃油车相比,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0%左右,一氧化碳排放量下降90%左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下降70%左右。

天然气汽车排放的尾气,基本不含铅尘、硫化物以及苯类等有害物质。

3、用途更加广泛,特别适用于重型长途车辆,同时可用于城市天然气调峰,冷能可二次利用。

三、LNG的主要特性1.环保性:LNG在-162℃低温冷凝生产过程中,已脱离出水、二氧化碳、硫化物等各类气体杂质和固体颗粒,铅、笨等有害物质基本为零。

2024年LNG冷能利用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LNG冷能利用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LNG冷能利用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LNG(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高能效和低碳排放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了作为燃料进行燃烧利用外,LNG还可以通过冷能利用技术,将其废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对LNG冷能利用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

2. LNG冷能利用技术简介LNG冷能利用技术是指利用LNG传递制冷能力的技术,主要包括LNG蒸气循环(LNGVC)和LNG直接制冷(LNGDC)两种方式。

LNGVC利用LNG蒸发产生蒸气,并通过循环系统进行传导,以达到制冷的目的;而LNGDC则直接利用LNG制冷剂进行制冷。

3. LNG冷能利用市场现状LNG冷能利用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正逐步扩大。

以下是对当前市场现状的分析:3.1 区域市场分析•亚洲市场:亚洲地区是全球LNG消费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市场对LNG冷能利用的需求非常高。

日本、韩国和中国在LNG冷能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欧洲市场:欧洲各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LNG冷能利用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英国、荷兰和比利时等国家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北美市场:北美地区的LNG冷能利用市场发展较为迅速,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在LNG冷能利用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3.2 应用领域分析•工业制冷:LNG冷能利用技术在石化、化工等领域的工业制冷中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利用LNG的低温性质,可以有效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建筑空调:LNG冷能利用技术在建筑空调领域的应用在逐渐增多。

通过利用LNG制冷剂进行空调制冷,不仅提供了高效能耗的解决方案,还减少了对传统制冷剂的依赖。

•低温物流:LNG冷能利用技术在低温物流中被广泛应用,冷藏、冷冻等行业通过LNG制冷剂实现产品的低温储存和运输。

3.3 市场前景展望随着各国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LNG冷能利用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随着LNG冷能利用技术不断成熟和推广,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液化天然气行业调研工作进展报告

液化天然气行业调研工作进展报告

液化天然气行业调研工作进展报告引言在当今能源领域,液化天然气(LNG)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作为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能源形式,LNG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

为了全面了解液化天然气行业的最新动态,本文对该行业的调研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参考。

1. 行业概述液化天然气指的是将天然气在极低温下转化成液态,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相比于传统的天然气输送方式,LNG的使用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LNG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目前,全球LNG供应量持续增加,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卡塔尔、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2. 市场趋势(1)需求上升: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使得LNG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LNG的全球需求量将增长超过50%。

(2)供应多元化:LNG供应国家和地区的多元化成为当前行业的一个主要趋势。

为了降低对单一供应国的依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大LNG产能的建设和投资。

(3)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LNG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LNG冷能利用技术的发展,使得LNG的运输和储存更加高效,降低了成本和环境影响。

3. 挑战与机遇(1)环保压力:尽管LNG相对于其他化石燃料有较低的碳排放,但行业的环保压力不容忽视。

LNG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等问题,都需要行业相关方面加大研究和解决。

(2)价格波动:LNG价格的波动性给相关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与此同时,随着LNG市场竞争的加剧,价格也存在下行压力。

因此,企业需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制定有效的价格策略。

(3)政策环境:各国政府对LNG行业的政策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关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抓住机遇,规避风险。

4. 调研工作进展(1)市场需求调研:通过对全球主要能源市场的调研,我们了解到LNG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

液化天然气文献综述

液化天然气文献综述

国内外天然气液化技术研究与发展一、前言液化天然气(LNG)被公认是地球上最干净的能源,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液化天然气的重量仅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

其制造过程是先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净化处理,经一连串超低温液化后,利用液化天然气船运送。

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放出的热量大,所以液化天然气是很好的能源。

今年来,随着世界天然气产业的迅猛发展,液化天然气已经成为国际天然气贸易的重要部分。

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液化天然气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从中对比论文国内外液化天然气技术的差距。

二、国外技术研究及发展天然气液化技术始于1914年,但直到1941年才开始在美国的克利夫兰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工业规模的LNG生产装置。

1959年,世界上第一艘LNG运输船“甲烷先锋”(Methane Pioneer)号从美国的路易斯安纳州载运5000m3LNG,横渡大西洋成功地抵达英国的坎威(Canvey)岛。

1964年9月27日,阿尔及利亚的世界上第一座LNG工厂建成投产。

同年,第一艘载着12000吨LNG的船驶往英国,标志着世界LNG贸易的开始。

之后,1969年,位于美国阿拉斯加的肯奈LNG装置投产,开始向日本出口LNG。

1970年,利比亚成为非洲第一个LNG生产与出口国,其目标市场是西班牙。

文莱是亚洲第一个LNG生产国,1972年,其LNG装置投产,向日本出口。

如今,LNG国际贸易已有将近40年的历史,全球已有8个LNG出口国与9个LNG进口国或地区。

国外从20世纪70年{BANNED}始,对LNG装置的液化流程进行了设计、模拟与评价工作。

A.W.Weslerberg等编著的《过程流程模拟》和倍尼狄克等编著的《化工装置稳态流程模拟》先后在1979年和1980年问世。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商品化进程也大大加速了。

除了科学模拟公司以外,ASPEN技术公司、凯姆谢尔公司和考德公司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先后成立,分别推出了ASPEN PLUS、DESIGN II、MICROCHESS等通用化工流程模拟系统[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LNG液化工厂简介 (LNG Liguefacion Terminal)蔡国勇 2008年10月1、国内中小型LNG液化工厂简介 (LNG Liguefacion Terminal)国内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工厂的兴起 The Uprising of Natural Gas Liquefaction Plants国内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工厂的兴起 The Uprising of Natural Gas Liquefaction Plants ¾ 本世纪初开始,国内中小型LNG液化工厂的迅速发展,目前仅靠西气 东输和未来的北气南输以及东南沿海地区进口国外LNG也不能完全解 决中国天然气供应的问题。

积极开发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和煤层气, 建设多一些中小型天然气和煤层气的液化工厂,促使我国LNG中小型 生产厂不断上马。

充分利用国产LNG来提前开发中小城镇燃气市场。

另外,作为调峰的需求,具中小型液化装置的LNG调峰站建设很有发 展前景。

¾ 国内液化装置采用的引进技术以MRC工艺为主(法国索菲、德国 Linde、美国BV、Kroypak、加拿大Propak)。

¾ 国内自主液化工艺采用氮透平和MRC兼有。

氮透平工艺借用空分技 术,MRC技术小型化是国内LNG液化技术的攻关关键。

目前30×104m3/d以下规模的液化厂已经普遍采用了具国内自主知识 产权的液化技术。

常见的天然气液化工艺液化天然气在生产过程中,净化工艺大同小异:首先依据原料气的组成,选择合 适的净化工艺,对天然气进行预处理,脱除天然气中的水份、二氧化碳、硫化氢、重 烃和汞等等杂质,以避免在低温状态下堵塞、腐蚀设备、管道。

天然气液化工艺根据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第一种是无制冷剂的液化工艺,天然气经过压缩,向外界释放热量,再经膨胀或 节流使天然气压力和温度下降,使天然气部分液化;像江阴、苏州、等工厂就是采用 这种制冷工艺。

二、第二种是级联式制冷液化工艺,这种工艺选用蒸发温度成梯度的一组制冷剂,如 丙烷、乙烷(或乙烯)、甲烷,通过多个制冷系统分别与天然气换热,使天然气温度逐 渐降低达到液化的目的。

像河南中原液化天然气工厂就是这种制冷工艺。

三、第三种是混合制冷剂制冷的液化流程,混合制冷剂循环,这种方法是通过多种制 冷剂的压缩、冷却、节流过程获得低温,通过热交换使天然气冷凝液化的工艺,通常 称为混合制冷工艺,现在已经有更先进的双混合制冷工艺。

像新疆广汇、四川达州、 内蒙鄂尔多斯项目就是这种制冷工艺。

四、第四种是单一制冷剂(主要是氮气或者甲烷)制冷的液化流程,例如用氮气一种制 冷剂作制冷循环,像海南福山、泰安、西宁就是这种制冷工艺。

再如用甲烷一种制冷 剂作制冷循环,像北海涠洲岛就是这种制冷工艺。

常见的天然气液化工艺迄今已经成熟的几种典型液化工艺流程国内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工厂的兴起 The Uprising of Natural Gas Liquefaction Plants天然气液化厂的规模划分特大型天然气液化厂 大型天然气液化厂 中型天然气液化厂 小型天然气液化厂 微型天然气液化厂 400-1800×104m3/d 100-500万吨/年 150-400×104m3/d 35-100万吨/年 15-150×104m3/d 4-35万吨/年 3-15×104m3/d 1-5吨/小时 0.1-3×104m3/d 35-1000kg/小时 MRC(混合冷剂) Cascade(串级) MRC(混合冷剂) MRC(混合冷剂) MRC(混合冷剂) Expande(氮膨胀) MRC(混合冷剂) Expande(氮膨胀)国内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工厂的兴起 The Uprising of Natural Gas Liquefaction Plants ¾ 本世纪初,中国第一座LNG调峰工厂在上海建成投产。

In Early 2000, China’s first variable LNG Plant was operated in Shanghai. ¾ 2001年11月第一座商业运营的LNG工厂在河南濮阳建成投产。

In Nov 2001, China’s first commercial-use LNG Plant was built in Henan Province. ¾ 至2008年,全国已有13座LNG工厂投入商业运营,总规模461万立方米/日。

(~100万吨/年)。

By 2008, total 13 LNG Plants have been in service with capacity of 461×104m3/d (~100×104 T/Y). ¾ 至2010年,全国建成投产的LNG工厂总规模将达到1336万立方米/日(~302 万吨/年)。

By 2010, grand total capacity of all LNG Plants will reach to 1336×104m3/d. (~302×104 T/Y).国内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工厂的兴起 The Uprising of Natural Gas Liquefaction Plants 2007年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天然气利用政策》,其中规定 “明确禁止以大、中型气田所产天然气原料建设LNG项目”。

工厂数量 总规模/ Quantity of Total Capacity Plants 已投产 In Production 在建 Under Construction 合计 Grand Total 13 461×104m3/d(~100万吨/年)投产时间/ Date Upon Production Nov 2000-Mar 2008 2009-201011875×104m3/d(~202万吨/年)241336×104m3/d(~302万吨/年)2000-2010表1:国内天然气液化工厂(已投产) Form 1: Domestic Liquefaction Plants (Completed)公司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上海5号沟调峰站 河南中原绿能高科 新疆广汇 海南海燃 中石油西南分公司 江阴天力燃气 涠洲岛新奥燃气 泰安深燃 鄂尔多斯新兴能源 中海油珠海横琴 苏州天然气管网公司 甘肃兰州燃气化工集团 山西港华煤层气有限公司一期 规模 10×104m3/d 15×104m3/d 150×104m3/d 25×104m3/d 4×104m3/d 5×104m3/d 15×104m3/d 15×104m3/d 100×104m3/d 60×104m3/d 7×104m3/d 30×104m3/d 25×104m3/d 地点 上海市 濮阳油田 鄯善吐哈油田 海口福山油田 四川犍为县 江苏江阴 广西北海涠洲岛 山东泰安 内蒙古乌审旗县 广东珠海横琴岛 江苏苏州 甘肃兰州 山西晋城沁水县 美国 BV 引进 美国 Kroypak 杭州福斯达 美国 BV 美国 BV 技术来源 法国索菲 法国索菲 德国林德 加拿大PROPAK 投产时间 Nov 2000 Nov 2001 Sept.2004 Apr. 2005 Nov 2005 Dec 2005 Mar 2006 Mar 2008 Nov 2008 Nov.2008 Apr.2008 Oct.2008 Nov.2008表2:国内天然气液化工厂(在建) Form 2: Domestic Liquefaction Plants (Under Construction)公司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四川达州新兴能源 山西港华煤层气有限公司二期 重庆民生股份 重庆建南油田 新疆广汇甲烷分离LNG项目 陕西靖边天然气液化项目 陕西延安天然气液化项目 中石油安塞天然气液化项目 宁夏富宁天然气液化项目 宁夏哈纳斯天然气液化项目 鄂尔多斯磴口县天然气液化项目 新疆广汇二期 规模 100×104m3/d 65×104m3/d 5×104m3/d 30×104m3/d 1200T/d (140×104m3/d) 50×104m3/d 30×104m3/d 215×104m3/d 60×104m3/d 150×104m3/d 30×104m3/d 300×104m3/d 地点 四川达州 山西晋城沁水县 重庆市石柱县 重庆 新疆哈密 陕西靖边县 延安富县 延安安塞县 银川市 银川市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 新疆库尔勒 德国Technip 哈工大+寰球 国外工艺 美国 BV 美国 BV 杭州福斯达 技术来源 美国 BV 引进 投产时间 March.2009 2009 2009 2009 Dec.2009 Apr.2010 2010 March.2010 2010 2010 2010 2011(待定)上海5号沟液化天然气事故调峰站上海5号沟液化天然气事故调峰站上海5号沟液化天然气事故调峰站20000 m3单包容罐法国索菲燃气公司设计开发的整体结合式级联型液化流 程(Integral Incorporated Cascade).简称为CII液化流程。

上海5号沟液化天然气事故调峰站二期扩建2座50000 m3全包容罐,接收从马 来西亚进口的液化天然气。

新疆广汇天然气液化厂德国林德公司的技术,流程采用的 是混合制冷剂循环,日液化处理能 力为150万m3,折合日产1300t。

年产液化天然气约43万吨 。

新疆广汇天然气液化厂新疆广汇天然气液化厂30000 m3单包容罐新疆广汇天然气液化厂海南福山天然气液化厂规模:25 ×104 Nm3/天,采用加拿大PROPAK液化工艺技术。

2005年2月投运。

并采用了常压储罐和高压储罐联合储存LNG的方案,解决了BOG更合理的冷凝。

广西北海涠洲岛天然气液化厂规模:15 ×104 Nm3/天,采用美国Kroypak液化工艺技术。

2006年3月投运。

鄂尔多斯新兴能源公司天然气液化项目规模:100 ×104Nm3/天采用美国BV技术2008年11月投运整个项目由杭州福斯达集团公司总承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