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代畜禽养殖技术丛书
畜牧兽医相关书籍

畜牧兽医相关书籍
以下是 9 条关于畜牧兽医相关书籍的表述:
1. 《兽医临床诊断学》这本书哇,那可真是太实用了!就好比是你在畜牧业大海中航行的罗盘,指引你准确判断动物的健康状况。
想想看,要是没有它,面对生病的牛羊,你岂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
2. 《动物营养学》,嘿,这可是让动物茁壮成长的秘密法宝啊!就像我们人需要合理饮食一样,动物们也需要,这本书能教你怎么给它们搭配最好的营养,多神奇呀!
3. 《家畜繁殖学》哇塞,这可不是一般的重要!它就好像是打开动物繁衍大门的钥匙,没有它,怎么让牧场里的动物不断增添新成员呢,你说是不是?
4. 《禽病学》,哎呀,养禽的人可绝对不能错过这本书呀!这就像是专门为禽类健康设立的保护墙,有了它,各种禽病都能被你早早发现并解决,那多厉害!
5. 《兽医传染病学》谁敢小瞧它呀!这简直就是对抗动物传染病的有力武器呢。
没有它,传染病一旦来袭,那可就糟糕了,你能不重视吗?
6. 《兽医外科学》这本书哦,那可是兽医的得力助手呢!好比是一把神奇的手术刀,能帮助解决动物身上那些大问题,真的太了不起了!
7. 《中兽医学》哇哦,这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呢!就像一个隐藏的宝藏,能让你用传统的方法来呵护动物的健康,多有意思啊!
8. 《兽医寄生虫学》嘿,可别小瞧了它!它就如同动物身上寄生虫的克星,有了这本书,那些讨厌的寄生虫就没法猖狂啦,你还不赶快读一读?
9. 《动物药理学》,这本书那绝对是不能少的呀!它是给动物用药的指南,没有它,你敢随便给动物吃药吗?那可不行呀!
我的观点结论是:这些畜牧兽医相关书籍对于从事畜牧兽医行业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每一本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一定要认真去学习和研究!。
大棚种植技术学习书籍推荐

大棚种植技术学习书籍推荐大棚种植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棚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使用。
下面是一些值得推荐的大棚种植技术学习书籍,供您参考:1.《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这本书由陈永才主编,详细介绍了大棚蔬菜的生产管理、环境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书中内容系统、结构合理,适合初学者学习。
2.《现代设施农业技术与管理》本书由何丰华编写,侧重于现代设施农业的技术和管理。
其中包括大棚种植技术、灌溉、肥料管理、病虫害防治、气候控制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设施农业的发展和应用。
3.《大棚蔬菜栽培技术与产业化》这是一本由杨强主编的专业书籍,详细介绍了大棚蔬菜栽培的各个环节,包括基地选择、土壤处理、温度调控、光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
适合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深入学习。
4.《大棚作物生产与技术分析》这本书由李珍煌编写,主要介绍了大棚作物的生产方法、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和产销一体化等内容。
书中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大量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5.《大田蔬菜大棚栽培技术手册》这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书籍,由金洁编写。
书中介绍了大棚蔬菜的种植管理技术、肥料施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内容。
同时还有大量的实际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适合初学者入门。
6.《大棚设施作物栽培技术》这本由闫慧启编写的书籍详细讲解了设施农业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大棚设施作物的培育技术、生长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书中对大棚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享。
以上是一些关于大棚种植技术的学习书籍推荐,它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介绍了大棚种植的各个方面,对于学习大棚种植技术将会有所帮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书籍只是工具,真正掌握大棚种植技术还需要通过实践和实际操作进行深入学习和积累经验。
希望上述书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学习进步!。
畜牧养殖技术手册

畜牧养殖技术手册畜牧养殖技术手册是一本综合性的书籍,涵盖了畜牧养殖领域各方面的知识,旨在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畜牧养殖技术手册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畜牧养殖基础知识本章主要介绍了畜牧养殖的基础知识,包括畜牧养殖的发展历程、畜牧养殖的产业链、畜牧养殖的生态环境等方面。
读者可以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到畜牧养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畜禽疫病防治本章主要介绍了畜禽疫病的种类、症状和防治方法。
读者可以通过本章的学习,充分了解畜禽疫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提高畜禽的健康水平,提高养殖效益。
第三章:畜牧饲料与营养本章主要介绍了畜牧饲料的分类、饲料配制的原则以及营养成分的含量和作用等方面。
读者可以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到畜牧饲料的种类和搭配原则,选择合适的饲料,提高畜牧的饲养效益。
第四章:畜牧繁殖技术本章主要介绍了畜牧繁殖技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读者可以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到畜牧繁殖的基本概念和繁殖技术,提高畜牧的繁殖效益。
第五章:畜牧管理本章主要介绍了畜牧管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读者可以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到畜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管理技术,提高畜牧的管理水平,提高养殖效益。
第六章:畜牧产品加工和营销本章主要介绍了畜牧产品的加工工艺和营销方法。
读者可以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到畜牧产品的加工方法和营销技巧,提高畜牧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养殖效益。
总结:畜牧养殖技术手册总共包含了六个章节,涵盖了畜牧养殖领域各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手册的学习,读者可以系统全面地了解畜牧养殖的各个方面,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提高养殖效益。
笔者希望本手册对读者能够有所帮助,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水产养殖行业专业书籍推荐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水产养殖行业专业书籍推荐养殖渔业是农业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其中水产养殖行业更是养殖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行业中,了解和掌握养殖水产养殖的专业知识是成功的关键。
而阅读相关专业书籍,不仅可以增加养殖人员的知识储备,还能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一些在养殖渔业工作中非常有用的养殖水产养殖行业专业书籍。
1. 《水产养殖概论》《水产养殖概论》是一本经典的养殖水产养殖学教材,由国内知名专家编写而成。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养殖水产的概念、分类、养殖方法以及养殖养护技术等内容。
不仅能够帮助初学者建立正确的养殖观念,还能为有一定基础的养殖人员提供深入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指导。
2. 《水产养殖原理与技术》《水产养殖原理与技术》是一本介绍水产养殖基本原理和常用养殖技术的实用书籍。
该书详细介绍了水产动物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技术、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等方面知识,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解决了养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养殖渔业工作中,这本书可以作为养殖技术操作的指导手册。
3. 《水产养殖病害学》《水产养殖病害学》是一本介绍水产病害防治的专业书籍。
该书详细介绍了水产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疾病,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导致的病害。
并且针对每种病害,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和药物应用建议。
对于养殖人员来说,掌握病害的防治知识是保障养殖水产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一环。
4. 《水产养殖养料学》《水产养殖养料学》是一本介绍水产养殖饲料种类、配方设计和饲养管理的专业书籍。
该书从饲养水产动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开始,详细介绍了水产饲料的原料选择、饲料配方设计、饲喂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养料是保证水产动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该书能够帮助养殖人员了解和掌握饲料的相关知识,提高饲养效果。
5. 《水产养殖环境学》《水产养殖环境学》是一本介绍水产养殖环境要素和环境管理的专业书籍。
该书详细介绍了养殖池塘或海域的水质要求、温度控制、残留物处理等环境管理方面的知识。
关于养殖鸡的书籍

养殖鸡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不仅可以提供人们所需的肉类和蛋类,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于想要从事养殖鸡的人来说,阅读相关的书籍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几本关于养殖鸡的书籍。
第一本书是《养鸡经验谈》。
这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养鸡指南,通过作者多年的养鸡经验,详细介绍了养殖鸡的方法和技巧,包括饲料的选择和配方、饮水和环境的管理、疾病的防治等。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养鸡经验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很多有用的知识。
第二本书是《养鸡全书》。
这本书是一本比较全面的养鸡百科全书,涵盖了养殖鸡的各个方面,包括鸡的品种、饲料、疾病防治、销售等。
除了介绍养鸡的基本知识外,还对养鸡的市场前景做了详细的分析,对于想要从事养鸡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参考书。
第三本书是《养鸡技术与管理》。
这本书是一本较为专业的养鸡技术书籍,主要介绍了养殖鸡的科学管理和技术要点。
从饲养环境、饲料营养、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于想要提高养鸡技术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参考书。
第四本书是《养鸡实用技术》。
这本书是一本比较实用的养鸡指南,主要介绍了养殖鸡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
通过作者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饲料的选择和配方、疾病的防治、饮水和环境的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门书籍。
第五本书是《养鸡全程管理手册》。
这本书是一本比较实用的养鸡管理指南,主要介绍了养殖鸡的全程管理技术。
从选种、饲料、环境、疾病防治、销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于想要提高养鸡管理水平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参考书。
综上所述,对于想要从事养殖鸡的人来说,阅读相关的书籍是非常必要的。
以上推荐的几本书籍都是比较实用的养鸡指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畜牧兽医养牛的书籍

有关畜牧兽医养牛的书籍
关于畜牧兽医养牛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书籍:
1.《养牛全书》——该书包含了养牛的各个方面,从育种、饲养、疾病防治到
营养管理等,适合初学者和专业人士阅读。
2.《养牛技术与实践》——该书主要介绍了养牛的实践技术,包括牛舍建设、
饲料配制、疾病防治等,对于想要实践养牛的人非常有用。
3.《养牛繁殖与管理》——该书重点介绍了牛的繁殖和管理,包括繁殖技术、
产后护理、牛群管理等,对于想要提高养牛技术的人有很大的帮助。
4.《兽医学》——该书是一本兽医学的经典教材,包括了动物解剖学、病理学、病原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养牛人士了解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非常有
帮助。
以上是一些关于畜牧兽医养牛的书籍,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
犬类养殖技术 相关书籍

犬类养殖技术相关书籍随着人们对宠物犬的需求不断增加,犬类养殖业也迅速发展。
然而,犬类养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掌握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经验。
在这里,我们推荐几本犬类养殖技术相关的书籍,希望对犬类养殖从业者和爱犬人士有所帮助。
《犬类饲养与管理》这本书是国内知名的犬类养殖专家撰写的,内容涵盖了犬类的品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书中详细介绍了犬类饲养的基本知识,包括犬类的生理特征、饲料配制、疫病防治等方面。
此外,书中还包括了丰富的实用技术经验和案例分享,对于想要从事犬类养殖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犬类繁殖与育种技术》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犬类的繁殖与育种技术,包括怀孕期、分娩、幼犬护理、犬类选配等方面的知识。
书中详细讲解了犬类的生殖生理和繁殖方式,以及如何进行犬类选配,提高繁殖效率。
此外,书中还包括了丰富的实用技术经验和案例分享,对于想要提高自己的犬类育种技术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犬类训练与行为管理》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犬类的训练和行为管理技术,包括如何进行基本训练、如何解决犬类行为问题等方面的知识。
书中详细讲解了犬类的行为特点和心理机制,以及如何进行训练和行为管理,提高犬类的服从度和社交能力。
此外,书中还包括了丰富的实用技术经验和案例分享,对于想要训练自己的犬类和解决行为问题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犬类营养与健康》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犬类的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包括饲料配制、营养需求、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书中详细讲解了犬类的营养需求和健康管理,以及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配制,提高犬类的健康水平。
此外,书中还包括了丰富的实用技术经验和案例分享,对于想要提高自己的犬类养护水平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以上几本书籍都是犬类养殖技术方面的经典著作,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对于想要从事犬类养殖行业或者爱犬人士来说,这些书籍都是非常好的参考资料,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犬类养殖水平和犬类健康管理水平。
现代畜禽养殖技术

现代畜禽养殖技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对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畜禽养殖业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现代畜禽养殖技术得以不断革新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现代畜禽养殖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一、精确饲养管理现代畜禽养殖技术注重精确饲养管理,通过科学的饲养标准和条件,提高畜禽的饲养效益。
精确饲养管理包括科学配料、合理喂养、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健康的疫苗接种等方面。
1. 科学配料:根据畜禽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制定适宜的饲料配方。
科学配料可以保证畜禽获得均衡的营养,提高生长速度和产品质量。
2. 合理喂养: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精确控制饲料的投放量和频率。
科学喂养可以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3. 良好的环境条件:为畜禽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等方面。
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4. 健康的疫苗接种:定期对畜禽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健康的疫苗接种可以减少畜禽的死亡率,提高养殖业的稳定性。
二、智能化养殖设备现代畜禽养殖技术借助智能化养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化养殖设备包括自动化饲喂系统、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和数字化管理系统等。
1. 自动化饲喂系统:通过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对饲料的定时、定量投放。
自动化饲喂系统可以减少人工的劳动力需求,提高饲养效率。
2. 智能环境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畜禽舍内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和光照等参数。
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调节环境条件,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3. 数字化管理系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养殖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
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养殖户实时监控和调整养殖生产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三、绿色环保养殖现代畜禽养殖技术注重绿色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绿色环保养殖包括有机饲养、废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
1. 有机饲养:采用有机饲料和无抗生素养殖技术,减少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畜禽健康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现代畜禽养殖技术丛书--肉鸡篇(第一章肉鸡生产)第一节肉鸡营养素及功能要想养好肉鸡,必须科学地配合饲料。
首先要了解肉用仔鸡必需约营养成份,这些营养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
以及肉用仔鸡各生长阶段时营养的需要量。
一、能量肉鸡生长的体组织,维持生命活动和维持正常体温所需的能量来自饲粮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鸡摄入的能量可用于三个途径,用于活动,转变成热,以体组织的形成贮存在动物体内。
日粮的能量超过动物维持正常生长活动和功能所需的部分以脂肪形式贮存于体内。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不是都能被鸡所利用的,不消化的物质从粪中排出,粪中也含有能量,饲料的能量减去粪中的能量才是被鸡消化吸收的能量,称为消化能(DE)。
因为排出的粪并非全部来自饲料。
还含有消化道内肠道脱落的表皮细胞和分泌的消化液等。
所以这种消化能称为表现消化能。
饲料在肠道消化时也会产生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而排出体外,其中也含有能量,被吸收的养分,也有不能被利用而从尿中排出。
因此,饲料的表现消化能减去甲烷能和尿能称为代谢能(ME)。
一般采用的单位是兆卡/公斤或兆焦/公斤。
肉鸡采食的所有饲料,其主要都分是用于能量,代谢能与其它营养物质有一定比例要求,因而在配合鸡饲料时要注意代谢与其它营养的比例。
这是饲料营养中最重要的原则,能量是其它各种营养素的载体。
二、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
同时也是肉鸡产品的主要成份。
饲料蛋白质被鸡采食后,首先在胃中被胃蛋白酶分解为蛋白体,进入小肠后被胰蛋白酶和小肠蛋白酶分解为多肽,最终分解为各种氨基酸而被吸收。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它们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⑴必须氨基酸是指在鸡体内不能合成,合成速度慢和合成数量不够鸡生长和生产需要,必须由饲料中供给的氨基酸。
⑵非必须氨基酸是指鸡在体内用其它氨基酸或非蛋白氮合成,不必要以饲粮中供给的氨基酸。
三、脂肪脂肪是细胞原生质的成分。
但鸡在形成体组织和修补旧组织时,可在体内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不需由饲料供给。
脂肪在代谢过程中热能增耗相对较小,即以热的形式损失较小。
因此,在鸡日粮内以部分油脂代替碳水化合物,即使同等代谢能代替,也可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但应注意,如果使用油脂提高了日粮能量浓度,则应注意适当提高饲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水平,以防蛋白质营养不足。
四、矿物质矿物质是鸡体组织和细胞,特别是形成骨骼最重要的成分。
钙、磷和镁是身体的结构物质。
矿物质在代谢中也起重要作用。
锰、锌、铜、铁、碘、钴是辅酶基。
激素或某些维生素的组成成分,磷在体内几乎每个反应都不能缺少。
畜禽需要的矿物质元素有13种,应该在配合饲粮时考虑,如常量元素钙、镁、钾、钠、磷、氯、硫,微量元素铁、铜、钴、锰、锌、碘。
有些地区土壤中缺乏硒,要注意添加。
五、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组化学结构不同,营养作用和生理功能各异的化合物。
它主要的功能是控制与调节代谢作用。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都不能缺少它相应的维生素。
鸡需要的维生素虽甚微,但变异很大。
鸡饲料中需要13种维生素,其总量约占饲粮的万分之五左右。
但缺少任何一种维生素都会造成生长迟缓,生产力下降,抗病力弱,甚至死亡。
1、脂溶性维生素⑴维生素A有多种生理作用,A含量不足会使鸡患夜盲症。
维生素A的另一个作用上皮组织结构完整和健全。
有促进幼禽的生长,促进骨骼正常发育的作用。
⑵维生素D:有帮助钙磷吸收与在骨骼中沉积钙磷的功能。
D不足可导致机体矿物质代谢紊乱,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发生佝偻病,引起鸡产软壳蛋和引起骨软症。
⑶维生素E:维生素E是一组有活性的酚类化合物,能改善氧的利用而促使组织细胞呼吸过程恢复正常。
维生素E又可作为抗氧化剂,防止易氧化物质维生素A、D及不饲和脂肪酸在消化道及内源代谢中氧化,还能保护富于脂质的细胞膜不被破坏。
维生素E不足,易出现肌肉营养不良的白肌病,心肌损伤、肝坏死,雏鸡发生渗出性素质,渗出液大量累积,形成皮下肿与血肿,还有脑软化症等。
⑷维生素K:主要作用为催化肝脏中凝血酶原与凝血活素的合成,凝血活素促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
雏鸡维生素E不足皮下出血出现紫斑,孵化率降低等。
2、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组和维生素C,B组维生素中有硫胺素、核黄素、泛酸、烟酸、吡醇素、叶酸、生物素、胆碱及维生素B12。
B组维生素主要作用为细胞酶的辅酶,催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的各种反应。
水溶性维生素几乎不在体内贮备,缺乏时就会降低体内一些酶的活性,阻抑相应的代谢过程,影响家畜的生产力和抗病力,但在较长时间缺乏才表现出来。
第二节肉鸡生产一、肉用仔鸡生产的特点1、早期生长速度快一般肉用雏鸡的出壳重是40克,饲养56天体重达到或接近2000克左右,大约是出壳重的50倍,世界新记录是2880克,大群测验世界记录是由“罗斯”肉鸡获得,56天达2760克体重。
2、周期短、周转快国内肉用仔鸡8周龄达到上市标准体重,出栏后2周时间打扫消毒鸡舍,10周一批,一年可生产5批。
一间能容纳2000只的鸡舍,一年能生产1万只肉用仔鸡。
3、饲料转化率高肉用仔鸡的饲料转化率目前许多国家已接近2:1的高水平,虽然肉鸭的生长速度更快,49天3000克左右,但饲料效率却低得多,先进水平仍在3:1左右。
肉用仔鸡通过提高早期生长速度来缩短肥育期。
在7周龄上市可进一步提高饲料转化率,很多资料证明已经突破2:1的大关。
4、密度大,房舍利用率高与蛋鸡比,肉用鸡安静,不活泼好动,除了吃料饮水外,很少斗殴跳跃,特别是肥育后期由于体重迅速增加,活动量大减,虽然密度随着鸡的生长而增大,但是室内空气的污浊程度很小,灰尘不多。
只要有适当的通气条件,就可加大饲养密度,一般厚垫草散养,每平方米可养12只左右,比同等体重同样饲养方式的蛋鸡密度增加1倍。
5、有利于大规模机械饲养,劳动效率高肉鸡饲养无需鸡笼设备,只要在舍内安装料槽,采用链条式送料,机械化饲养就可以。
饮水采用自动饮水器或自流水。
这样就可提高劳动效率,每人饲养数1.5—2.5万只。
广州白云山鸡场每人饲养4500只,美国勃洛克鸡场每人养肉鸡8万只。
二、肉用仔鸡的饲养方式1、厚垫草散养厚垫草散养肉鸡是目前国内外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
主要优点是设备投资少,简单易行,可减轻胸囊肿程度。
缺点主要是球虫病难以控制。
药品和垫草费用较多。
垫草散养是在舍内水泥地面铺上10—15厘米左右厚的垫料,垫料要松软,吸水性强。
不发霉,不能过长,以5厘米为宜。
可用玉米秸,刨花锯末,稻草等,也可以混合使用。
要加强管理,垫料要平不能露出地面。
保持垫料干燥,及时更换水槽周围的潮湿垫料。
经常抖一抖垫料,使鸡粪落在下层,由此来保持垫料松软干燥。
这种方式大多采取保温伞取暖或生火炉取暖。
2、塑料网上群养主要是在铁制或木制框架上铺一层塑料网,将肉鸡放在上面。
可减少腿疾和胸囊肿,提高出栏率,这种方法使鸡粪落入网下,减少感染机会,对球虫病的控制效果显著。
3、笼养笼养早在7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就已经出现,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有相当大的进展,但此种方法仍不普遍。
主要原因是笼养肉仔鸡的胸部囊肿严重,影响商品合格率。
笼养肉鸡优点主要是:①增加饲养密度1倍以上,更有效地提高鸡舍利用率。
②可提高饲料效率5~10%,降低总成本3~7%。
③节省抗球虫药的费用。
④不需垫料,节省开支,提高劳力效率。
⑤便于公母分群饲养,加快增重速度。
三、肉用仔鸡的环境条件1、温度肉用雏鸡出壳后的体温是39—41℃,当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8℃以上时,容易造成死亡。
前2周雏鸡恒定自身体温的机能较差,需要依靠环境温度来调节。
第一周龄需温度32—35℃,第二周龄为29—32℃,第三周龄为26—29℃,第四周龄为23—26℃。
以每周递减3℃的降温速度比较合适,降温太快,肉雏不易适应,太慢对羽毛生长不利。
从第5周起,环境温度保持在20—25℃对增重速度和饲料报酬最为有利。
5周后对温度要求不严格,影响不大,这是肉用仔鸡对温度要求的一个特点。
2、通风由于肉用仔鸡饲养密度大,生长速度快,随着体重增大,呼吸量也明显增加。
所以,必须根据气温与肉用仔鸡的周龄和体重,不断调整舍内的通风量,如4周龄每只鸡在温度20℃时,每分钟通风量应达到0.03立方米,6周为0.05立方米,8周为0.08立方米。
通风不良的鸡舍往往氨气浓度过高,一般要求氨气浓度在20ppm以内.超过浓度时间过长,可影响增重速度,饲料效率不佳。
3、光照肉用仔鸡和蛋用雏鸡的光照不同,对蛋用雏鸡的光照要求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性成熟时间,而肉用仔鸡光照的目的是延长采食时间,促时生产速度,目的不同方法也不同。
光照时间一般每天23小时照明,1小时黑暗,这黑暗只不过是为了使鸡知道有黑暗一回事,免得停电时惊慌。
光照强度头三天稍强些,以10勒克司为宜,使幼雏熟悉环境,觅食饮水。
以后把光照强度减到最小强度,有2.5—5勒克司即可。
弱光能减少恶癖发生,鸡群安静,有利生长肥育,一般20—30平方米的面积有一个25瓦灯泡挂在2米处即可。
4、湿度肉用仔鸡理想的对湿度大约是60—65%,在40—72%之间鸡感到舒适。
在一般情况下湿度不是大问题,但应注意在高温和低温情况下,湿度和温度之间的平衡关系。
当温度高湿度大时,对鸡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因鸡体内热量主要通过加快呼吸来排除。
通过呼吸排除热量,在高湿度条件下,扩散的速度很慢,同时鸡呼出的湿气也不容易被潮湿的空气吸收,所以高温与高湿影响肉用仔鸡的生长。
相反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在湿度大的情况下,鸡体辐射产生的热量,大部分用于吸收过多的湿气,以致难以增加鸡舍的温度。
四、充分满足营养需要满足营养需要,是发挥肉用仔鸡生长快速特点的首要因素。
以营养科学发展为基础的日粮配合,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使肉用仔鸡生产的效益大为提高。
肉用仔鸡营养需要的三个显著特点是:①要求全价配合饲料。
②要求高能高蛋白水平,才能发挥最大的遗传潜力。
③要求日粮的各种养分比例适当、平衡,以提高饲料利用率。
我国目前肉用仔鸡饲养标准试行方案主要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是能量水平偏低。
这是从我国饲料资源的实际出发,在保证一定蛋白水平条件下,要把代谢能配到3.0兆卡以上比较困难,必须增添油脂,但油脂数量有限价格昂贵,在大部分地区难以实行,宁可能量低一些,不追求最高增重速度.第二是前期蛋白高、能量低、后期蛋白低能量高,以满足各阶段营养需要的蛋白能量比,这样才能提高饲料效率。
在饲养标准的实际应用当中,前期应十分重视满足肉用仔鸡对蛋白质的需要,后期着重考虑提高能量水平,以提供符合生长规律和生理要求的适当的蛋白能量比值。
因为,如果前期蛋白能量比值小(即蛋白低能量高),雏鸡会过量地采食日粮,试图通过过量的采食来获得生长所需的蛋白质数量,进一步补足氨基酸的需要量,所以雏鸡要在氨基酸需要量得到满足时才会停止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