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建国初期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建国初期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建国初期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夏杏珍

如何看待建国初期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今天我们把这一运动放在新中国成立的大历史背景下来认识和分析,就能看到其价值和历史的必然性。

一、思想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情况是极其复杂的,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一方面,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已经成为主要任务;另一方面,还有繁重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革命尚待进行。整个社会处于全面转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呈现思想多元化,价值观念混乱,“新”“旧”两种文化面貌之间的边界并不十分明晰。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来自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以及军队中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参加了革命,通常称他们为革命知识分子。这部分人人数相对较少,新中国成立后都成为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人。二是解放战争中接收的国民党留下来的大量宣传、教育机构,各类学校、厂矿企业和各种文化艺术团体中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医生等等。他们是建国初期知识分子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知识分子问题主要是就他们而言的。三是当时大学还没有毕业的青年学生。后两部分人中也有一定数量的人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分子,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参加过1946年的抗暴斗争和反饥饿、反内战、反独裁运动的知识分子。

但建国初期知识分子队伍的主要成分,是从国统区过来的旧知识分子。他们大多有留学欧美的教育背景,并长期生活和工作在旧社会,不可避免地带着一些与新社会、新政权格格不入的旧习惯和旧思想;有美国情结的大学教授们,虽然极度不满于腐败的国民党政府以及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但仍对美国的民主充满着幻想,希望借助美国的帮助来实现中国的民主;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表示怀疑,对共和国、共产党、人民政府存在偏见和疑虑,甚至于想在国共两党之外能产生一种新的力量以稳定中国的政局。这种“新的力量”,当然指的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解放战争时期,这些人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就较为活跃,形成了一股很有影响的政治势力。当时,美国对这些人抱有极大的期望。在美国政府组织人员编写的《美国与中国关系——着重于1944—1949年时期》的白皮书,和艾奇逊为此致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中,就“公开宣称要招收中国的所谓‘民主个人主义’分子,组织美国的第五纵队,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76、77页)

尽管毛泽东写了五评白皮书,反复告诫这些知识分子切勿对美国寄予幻想,尽管以民盟为代表的各民主党派及所属的知识分子都表态批驳了美国白皮书,但是不容置疑的,毛泽东对美国以及它所寄予希望的在中国的这“一层薄薄的社会基础”的动向是保持警觉的。这些也成为日后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的现实依据。

应该说,1950年下半年开始在知识分子中间提倡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方针,与当时准备在新解放区全面开展土地改革的形势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旧知识分子,大都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与封建地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土改中,他们要想与自己的家庭划清界限,就不能不来一个思想上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毛泽东曾把战争和土改看成是在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时期内考验全中国一切人们、一切党派的“两个关”,号召大家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过好土改这一关。

二、思想改造具备客观条件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知识分子进行的思想改造运动,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完全可以实行并取得了效果的。也就是说,这个“历史的必然要求”在实际上不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在总体上说,不会构成“悲剧性冲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政策继承和拓展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政策,对广大知识分子采取团结、

教育、改造的政策。

1、对著名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委以重任

仅从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0月21日政务院宣告成立,这开国短短21天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分别任命的各机构的领导人选里,就不难看出知识分子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其中如黄炎培、郭沫若担任政务院副总理;沈钧儒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奚若、彭泽民担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马寅初担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章伯钧担任交通部部长;李书城担任农业部部长;梁希担任农垦部部长;沈雁冰担任文化部部长;马叙伦担任教育部部长;史良担任司法部部长;胡愈之担任出版总署署长,等等。据统计,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在政务院4个副总理中占了2人;在21个政务委员中,占了11人;在政务院下属30个机构的93名负责人中,占了42人。这些数字,还不包括共产党员中的许多知识分子在内。

2、对旧中国留下来的知识分子在生活上实行“包下来”的方针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失业问题,这是政权更替留下的现象。而对于那些曾经服务于旧政权的特殊阶层来说,这种现象就更为严重。为解决旧知识分子失业问题,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不遗余力。1950年7月25日,政务院在《关于救济失业教师和处理学生失学问题的指示》中指出,应在大城市举办各种短期训练班、补习班及夜校等,吸收大中学失业学生入学,毕业后设法介绍他们参加各项建设工作。同时对失业知识分子进行登记,除尽可能地介绍职业外,应本着以工代赈的精神,分配他们参加各种社会服务工作,发给生活维持费;无法工作者,组织学习并发失业救济金。这样就使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继续自己原来的业务,一些失业知识分子也分配到适当工作,经济上给予较优越的待遇,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

除此以外,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利用自己与一些旧知识分子的私情公谊,妥善地解决了不少著名人士的工作安排问题。如著名美术家李苦禅,毛泽东通过田家英,很快恢复了他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的职务。对一些年纪比较大、在社会上有一定声望的老年知识分子,则采取“把他们养起来”的办法,或者安置在文史馆一类的工作岗位,用其所长,发挥其作用。

3、欢迎在海外的知识分子回国服务

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集聚人才,中国共产党竭诚欢迎在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知识分子回国服务。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第一次海外知识分子归国的热潮,一批批留学海外的有见识、有文化、有技能的知识分子,冲破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势力的重重阻挠,回到祖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离美前发表《写给留美同学的公开信》,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著名原子核物理学家张文裕等经过千难万险的归国经历,已广为人知。与在国外的大批知识分子远涉重洋,回来报效祖国相呼应的是,新中国的领导者们,也正在发挥新政权的优越性,敞开胸怀,礼贤下士,为他们排忧解难,给他们一定的政治地位,为他们参与祖国建设创造条件。

4、采取各种方式,帮助知识分子获得或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技能

党采取各种方式,尽可能吸收知识分子参加国家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各种实际的工作。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对知识分子,要办各种训练班,办军政大学、革命大学,要使用他们,同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改造。要让他们学社会发展简史、历史唯物论等几门课程。就是唯心论者,我们也有办法使他们不反对我们。要用事实证明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是对的,是必要的。他还指出: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在这个问题上,拖延时间不愿改革的思想是不对的,过于性急、企图用粗暴的方法进行改革的思想也是不对的。1950年10月27日,政务院通过了《关于处理失业知识分子的补充指示》。指示强调:处理失业知识分子的基本方针,应当是经过训练或其他方式,帮助他们获得或增加为人民服

务的观点和技能,尽可能吸收他们参加国家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各种实际工作。

5、积极推动知识分子参加各种社会改革改造运动

1950年下半年开始,在继续坚持团结知识分子的同时,在知识分子中间逐渐采取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方针,让知识分子参加各种改革运动。这种实际的政治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北师大校长陈垣参加了西南土地改革运动后,所见所闻改变了他原有的一些学术思路。他在四川巴县参加了斗争地主的大会,并做了革命性较强的发言。他实地看到村中地主所立的碑碣,发现与斗争大会上所听到的地主剥削的残酷事实不符,由此想到自己过去所研究的金石碑文很少记载劳动人民被压迫的情况,对以往“闭门治学”所依据的考证材料产生了怀疑,对几十年来考据研究中缺乏阶级观点进行了初步的自我批判。著名文学家萧乾的《在土地改革中学习》,美学家朱光潜的《从参观西北土地改革认识新中国的伟大》,社会学家吴景超的《参加土地改革工作的心得》等文章,都介绍了自己在参观、学习中得到的收获。这些文章均发表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在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上述事实说明,思想改造符合知识分子的实际需要,得到知识分子的拥护。也就是说,采取这一方针政策,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广大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的策略,是从当时经济建设的客观实际出发,同时也是符合当时知识分子实际需要的。执政党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基本是融洽与和谐的。知识分子以饱满的爱国热情,从未有过的政治积极性,投入了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当年38岁,几十年后,在1993年写的回忆《我与中国20世纪》中回顾:“随时准备深挖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资产阶级思想,真正树立无产阶级思想……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清华大学教授费孝通写了《我这一年》总结说:“感觉到自己百无是处了,梦想着一种可称为‘魔术性’的改造,点石成金似的,一下子变为一个新人。”

三、全面的思想改造运动

通过两年左右的政治学习以及参加各种政治运动的实践教育,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正在积极调整,以适应新中国、新社会的要求。但是,党中央和毛泽东认为这种变化和调整还不够,强度太小、目标要求也不高,世界观、价值观等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和批判,使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对知识分子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开始发生转向,进入了对知识分子进行全面的思想改造运动的阶段。

这次对知识分子实行全面的思想改造运动,一方面,实际情况说明,大批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知识分子还不太熟悉马克思列宁主义,缺乏辨别是非的思想武器,而许多经过革命战争考验的知识分子,虽然已经学会并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但仍不会应用,不会去具体地分析历史和现实,以至思想文化界呈现出某种混乱现象,有必要进一步学习并展开思想交锋,提高政治认识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经过两年来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政策的贯彻,知识分子本身也具备了接受全面的思想改造的思想觉悟。他们目睹新中国成立两年来,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开始信服中国共产党。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初步解决了跟谁走以及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为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场思想改造运动,是从知识分子最为集中的高等院校开始的。其中一个动因是想借此推进高校的改革。旧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基本上被帝国主义和官僚地主阶级所控制,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存在缺乏全局规划、力量分散、脱离实际等缺点。为改革破除阻力而进行思想改造运动,也有其历史合理性。1951年9月7日,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与汤用彤(副校长)、张景钺(教务长)、杨晦(副教务长)、张龙翔(秘书长)等12位教授致信周恩来,响应政府改造思想的号召,发起在北大教员中进行一次政治学习运动,并敦请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10位中央领导同志为教师。9月11日,毛泽东看到此信后,认为这种学习方法很好,亲自在来信上批示,同意派几位同志前去演讲。

9月24日,周恩来主持研究了这次学习的内容和目的。29日,他在京津两地高校教师学

习报告会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就知识分子如何取得革命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谈了自己的体会,并号召教师们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努力使自己成为文化战线上的革命战士。在报告中,周恩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知识和知识分子本身进行了一些具体的分析。周恩来在讲话中,还将毛泽东在过去战争年代总结出来的关于知识和知识分子思想加以进一步强调和具体化,并用来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指导当时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这表明共产党人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和政策是一贯的。

罗常培教授听了周恩来等领导的报告,了解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以后说:“凡是以月薪收入作为主生活来源的,不论脑力劳动者或体力劳动者一律属于工人阶级。我听了这句话,当时感觉异常兴奋。我觉得像我这样的知识分子已经不是革命对象,而可以算革命动力了。从此我就对于中国共产党起了信仰,愿意跟随着他走。”

思想改造运动很快在教育系统铺开。以后文艺界、科技界、新闻出版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级政府机关及工商界和宗教界人士等都参加思想改造的学习,形成了一个全国规模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951年5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与清理‘中层’工作的指示》,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和组织清理工作的目标和方针政策作了具体的规定。指出这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目标是:彻底打击学校中的封建、买办、法西斯思想(崇美、亲美、恐美、反共、反苏、反人民思想),划清敌我界限,暴露和批判教师中的资产阶级思想(如宗派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划清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界限,初步树立工人阶级的思想领导等。指示还具体规定,根据北京和上海两地的经验,在这次运动中,60%到70%的教师,可以而且在作了必要的自我检讨后迅速过关;15%到25%的教师,经过适当的批评后再行过关;13%左右的教师经过反复的批评检查后予以过关;只有2%左右的不能过关,需要作适当的处理。这样就能做到争取、教育多数教师,孤立、打击少数坏分子,达到团结、改造高级知识分子的目的。

目标、方针政策明确以后,各条战线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在科研战线,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一般不发动群众斗争,主要是本人在小范围内作检讨,取得别人的谅解和帮助,自觉清理错误的思想观点和学术观点,讲清历史,划清敌我界限。对国内外有名望的科学家,则是严格保护的。

1952年6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科学院进行思想改造运动的方针问题给华东局的复电中指出,科学院研究所进行思想改造的方针和高等学校相同,但方法上应有所区别,应采取更加慎重的方式。北京已决定一般不采取群众斗争的“过关”方式,对大多数研究员只用小组会议的检讨会的形式,只有十分恶劣顽强抗拒者才需要反复检讨或大会检讨,过关后仍让他们做工作。在检讨批判其政治思想时,要注意结合批判其学术上的资产阶级影响,防止把思想问题简单化的倾向。在科学院的思想改造学习中,应强调政治与科学技术的联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但以政治为主。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则主要采取整风方式进行,组织文艺工作者批判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帮助文艺界克服脱离政治、脱离群众,迁就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错误倾向,端正创作思想和服务方向。1952年5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曹禺题为《永远向前——一个改造中的文艺工作者的话》的文章,表达了自己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时代文艺队伍中的一员的自豪感。他说:“我是一个从黑暗的旧社会里走出来的文艺工作者,虽然一直向往光明,但自己的思想意识却受了相当深的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新社会到来了,我居然成为毛泽东文艺队伍中的一员,我是多么感激和骄傲!”他又诚恳地说:“我逐渐发觉自己的空虚,我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我缺乏新的社会现实的体验,甚至连人民大众的语言也不大熟悉。古人有一句话,‘贫无立锥之地’。我今天才明白一个人在精神领域中到了‘贫无立锥之地’的当口是多么痛苦。在这个

当口,我从毛主席的《讲话》里听见了伟大的指路的声音:‘了解他们,熟悉他们’,要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应与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情绪打成一片。’我又听见:‘要与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

陈垣在谈到自己经过几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以后的心态时说:“我是抱着怀疑的心理要看一看,到底什么原因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这一定有个道理。”后来有感于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他在不同层次的学习会上这样说道:“解放区来的干部是好干部,共产党是一个不平常的党。”“对今天这样的政府之下的生活,还有什么理由对政治灰心,对政治不闻不问呢?”他还说:“过去几十年自己太无知了,恨自己接触党太晚了。”

这次运动,应该说是对前面知识分子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直接继续,继承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成果,也是对党的团结、教育知识分子政策的继续和发展。从重在“对知识分子政治上的团结、思想上的教育到重在精神上的改造,形成了知识分子政策的三步曲”。(参见蒋建农、唐洲雁:《知识分子与当代中国社会》)它表明新中国的领导人,不仅有魄力在生活上安定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团结知识分子,而且有勇气在思想上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

四、思想改造运动是必要的、成功的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3年内,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客观需要,对知识分子实行在团结、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思想改造,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实际的,而且也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认可。不仅吸引了那些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纷纷回国报效祖国,而且也稳定了那些坚持在大陆的大批知识分子;不仅安置了大批失业知识分子,还使他们获得了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机会;许多从战争中走过来的革命知识分子在思想上进一步得到了改造和锻炼;不仅从制度上改革了国民党时期遗留下来的旧文化和旧教育,而且也从思想上实现了对几百万旧知识分子的团结和改造。所有这些都说明,这3

年采取的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是积极而又稳妥的。而且,为整个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奠定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基础,培养造就了大量有用的知识人才。

毋庸讳言,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也存在着失误和偏差,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感情。在这次思想改造运动中,本来一开始中央就明确指出其目标是肃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法西斯思想的影响,“三反”、“五反”运动开展以后,又增加了批判资产阶级思想的内容。但党内滋长了“左”倾思想,有的单位甚至提出要“批判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口号,转移了主要目标,扩大了打击面;本来党中央反复强调必须注意划清思想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但实际工作中把思想问题当作政治问题看待和处理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本来中央明确规定,在交代历史问题时要“启发自觉,不追不逼”,但有不少地区和单位仍然忽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势压人,甚至违反政策,侵犯人权;本来中央要求“思想批判从严,组织处理从宽”,要注意团结大多数,但处分过多过重,甚至冤枉好人的现象仍然存在。当然,这些问题在整个运动中是局部的,是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偏差,丝毫不影响我们对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总体评价和肯定。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红旗文稿》2014年第21期)

历史统一的必然性和秦统一中国的偶然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f14178082.html, 历史统一的必然性和秦统一中国的偶然性 作者:史景峰 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9年第12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轲剌秦王的故事千古流传。虽然历史的假设都不能成为现实,但是我们却可以从假设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如果大胆推测荆轲刺秦王成功,那么历史是否会被改写?一些学者认为即使荆轲刺秦王成功,但是秦统一中国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只是延缓或推迟秦统一中国的时间。对此,笔者是不认同的。一个钉子可以改变战事的成败,历史上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改变事情的进展。我认为不能以已经成为现实的事情来推论未曾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还原历史的事件进行有益的探讨。 战国时期,强大的国家有秦、齐、赵、楚。有可能统一中国的是秦和齐。齐国文明发达,太史公曰:“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齐国在地理上有着很好的自然条件,“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自开国以来又十分注重发展经济,太公时期就“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管仲相齐后,又“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为齐国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政治文化上,齐国既不像鲁国一样死死拘束于彻底的宗法制,又不像秦、楚早期那样以“夷狄自置”,而是顺应“其民阔达多匿知”的原有文化,有条件地推行宗法制和集权制。假设齐国统一六国,我们的文化底蕴将是另一番情景。但是齐的统一毁于一件偶然的事件。齐灭掉宋国,引起诸侯的猜忌,弱小的燕国率领诸侯几乎灭掉不可一世的齐国。在国家命运攸关的时候,重要人物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影响形势的发展变化。燕国凭借乐毅几乎灭掉强大的齐国,但是伴随重用乐毅的燕昭王的去世,形势逆转,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齐国的田单凭借即墨一城的兵力击败燕军,随后收复齐国的全部国土。齐国实力大损,已没有统一六国的能力。明代学者张燧说乐毅:“兵久于外,而燕人无怨心,诸侯无异议。其所以镇抚内外,必有道矣……使毅不遭惠王之隙,以燕、齐之众而临二城,磨以岁月,虽田单之智,将何能为乎。” 秦自从商鞅变法,实力大增。后来,秦虽具有统一六国的实力,但是它在统一的进程中也存在不确定的因素。秦发动上党战役,是一件偶然事件,“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上党郡守冯亭献上党郡给赵国,秦遂把矛头对准赵国。赵国是四战之地,经过胡服骑射改革,军事实力很强。秦国派大将王龁攻赵,赵国派作战经验丰富的大将廉颇迎战。针对秦国速战速决的思想,“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数挑战,赵兵不出”。廉颇熟知当前敌我的动态,知道如何保存自己,战胜秦军。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我认为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就是说,不管你们左中右派怎么吵闹争辩,中国搞改革开放是必然的,这是历史开展规律决定的,简单说,无论1949年中国选择何种道路,到了1978年都得“改革开放”,这个历史过程不会因为左中右派谁嗓门大而改变。在这个问习题上,我是“实事求是派”。 一方面,按照六十年前共产党已经选择的那条道路走,我们发现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已经成为现实,这个历史是不可能倒回去的。所以按着左派的那一套治理国家,30年后“改革开放”出现了。 另一方面,假如六十年前选择另外一条道路走-------例如按照李*、高*全、皇*平等人设想的道路来------到1978年会怎么样?结论是,到时候仍然要“改革开放”!30年后“改革开放”仍然要出现!这样看来,无论1949年共产党选择怎样的道路,反正30年后的1978年总是要“改革开放”的,这难道还不能说明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么? 现在来证明。这里的关键就在于要证明,即使1949年就开始搞1978年时候的“摸着石头过河”,过了三十年还是得“改革开放”。那么1949年就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会是怎么样的景象呢?比如农业,那就是分田单干,从1949年一直单干到1978年;比如工业,那就是发掘“比较优势”,搞初级加工组装;比如教育,那就是产业化,收费跟市场经济接轨;比如外贸,那就是“市场换技术”,全力引进

外资........ 上述设想,全都是参照现实生活已经发生的来的,毫无夸张。那么按照上面李*、高*全、皇*平设想的道路实践三十年,到了1978年,中国必然要选择“改革开放”!必然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看农业,单干三十年,农田基础水利设施肯定连影子都没有,目前起码还有前三十年人民公社时期的遗产可以凑合一下,假如前三十年就是单干,农民现在连望天收都做不到。不“改革开放”行吗,不“杀出一条血路”行吗?! 看工业,假如前三十年都是开发“比较优势”,那么到了1978年,中国在大多数工业门类上都会是空白,两弹一星更不用指望,13亿人口的国家只能组装几个玩具、生产几条裤子。不“改革开放”行吗,不“杀出一条血路”行吗?! 看教育,三十年的教育产业化,必然导致教育成为少数人的专供,大多数普通百姓将被排斥在校门外,尤其是高等教育,现在十年的产业化就已经在逼得老百姓跳楼了,要是从49年起持续三十年,到1978年会怎么样呢?不“改革开放”行吗,不“杀出一条血路”行吗?! ...................................... 因此,假如1949年开始,中国就按着李*、高*全、皇*平设想的道路走,30年后到了1978年,中国只要不想灭亡,必然要改革开放,必然要杀出一条血路。这样看来,岂不是说,无论中国当年选择什么道路,反正到了1978年都得“改革开放”么?都得“拨乱反正”么?这难道不是历史的必然么?

关于历史发展必然性的思考

2010年第13期(总第204期)世纪桥Shi Ji Qiao No.13,2010(General No.204) ·哲学研究· 关于历史发展必然性的思考 王彦有 (大庆师范学院 图书馆,黑龙江大庆 163712) 摘要:人们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必然性理论具体解释历史问题上存在许多分歧,主要是对历史和必然性以及历史决定性因素、必然性和决定性因素之间的区别等问题上存在教条主义理解和泛化的运用,造成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困难和混乱, 因此有必要澄清在这些问题上的错误认识,还历史本来面目。关键词:历史;必然性;决定性因素 收稿日期:2010-04-06 作者简介:王彦有(1962-),男,吉林农安人,大庆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历史理论、中国近代史。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 学习和运用这一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时,由于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不同, 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对这一观点的教条主义理解,生搬硬套,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理论困难,败坏了理论的声誉。把人类鲜活的历史变成了僵死 的教条, 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探讨,献一孔之见。一、历史必然性之 “历史”在表述历史必然性的时候,我们通常的叙述是历史发展本身是有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那么,对这里的历史做如何理解,就成为我们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从广义的角度, 这里的历史当然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狭义的角度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自然界发展的历史一般比较好理解,当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问题主要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理解起来就大不同了。笔者认为:首先,这里的历史并不是指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某个历史发展阶段,也不是指某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而是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时空的宏观角度的高度概括。这里的历史只能是从和自然界发展历史相区别的人类历史, 超越这个内在的规定性,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个别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某个历史发展阶段, 个别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这里的历史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前者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偶然性,后者呈现出规律性、可预测性和必然性。其次,历史必然性之历史,是从哲学的角度对人类历史研究的理论自觉。马克思把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这里出发,马克思找到了解决历史问题的突破口,比较清晰地揭示了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性特征。如果我们把 这里的历史做一狭隘的理解, 去套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乃至于民族和国家的历史研究,就会出现相当的混乱和矛 盾,就会造成历史决定论的泛滥。个别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某个历史发展阶段,个别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这里 的历史, 只有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二、历史必然性之 “必然性”关于必然性,一般指事物发展、变化中的不可避免和一定不移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认识事 物的必然性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跟 “偶然性”相对)。历史必然性说明了历史的发展受内在规律的支配,具有可预 测性。这里的必然性也不指具体历史事件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不是指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因为从因果关系的必然性来观察历史,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具有必然性,有因必有果。这里的必然性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历史前进的基本方向。它不是对历史具体环节的描述,而是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逻辑的理论论证。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推广到所有的历史事件的具体研究,就会造成对人类发展的选择性和人的能动性的蔑视。就会把历史变成抽象、空洞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机械决定论者往往只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忽视了作为历史主体人的存在,把人仅仅当作历史的工具;而唯心主义者则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夸大主体的意志作用,把历史当做人或神的意志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从人类现实生活的的生产与再生产出发,从实践出发,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又承认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的巨大的能动性和选择性。认为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而已” 。决定性和选择性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辩证统一的过程。两者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人们只有在尊重历史规律的同时,充分 发挥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才能为我们自己创造出光明的未来。 三、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历史发展决定性因素 面对在历史必然性的理解问题上存在的种种差异,甚 · 24·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 一、1978年十一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国营企业的重大改革——自主经营权、自主调控市场。 特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包方,以家庭为承包主,以承包合同为纽带而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承包使用合同,把承包户应向国家上交的定购粮和集体经济组织提留的粮款等义务同承包土地的权利联系起来;把发包方应为承包方提供的各种服务明确起来。 意义: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因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中国将继续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 二、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

正,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2、意义: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以此为起点,坚定地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集体智慧,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了历史经验,通过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开创了党的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使党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南巡讲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内容:讲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观点,讲出了新思路,开创了新视野,有了重大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计科1101王磊211101027 社会背景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制,有利于高度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和才力进行重点建设,集中有限的资金发展重点产业;指令性计划因集权体制领导而容易贯彻执行,保证按预期计划目标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建立比较合理的国民经济体系;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合理化,;能保证国计民生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有利于解决人民最紧迫的生活需要。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也比较顺利这也是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客观原因。在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迅速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如: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过于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是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必要性 (一),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生产力,一方面要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要进行改革,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社会空间.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中国的改革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原因: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严峻局势,迫使我们必须改革,不得不改革.如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官僚主义泛滥和家长制作风严重等.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建国以后模仿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改革就没有出路".1978年,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致词中说:"中央指出: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反复强调指出:经济领域要改革,政治领域要改革,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都要改革,要进行全面改革.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核心问题,邓小平对全面改革的对象,内容,目标,原则和方法作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构想,从而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

历史必然性代表什么

历史必然性代表什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历史必然性代表什么 历史必然性代表什么? 刘可非? ?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苦苦探求什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历史唯物主义就提出了“历史必然性”这样一个概念,而且在分析社会发展时,它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旧制度的灭亡及其被新制度的替代也是历史的必然,等等。显而易见,“历史必然性”其实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所提出的、用于解释社会发展直接决定因素的概念。正因如此,对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便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来分析问题的,所以,在进行后面的分析之前,就必须首先搞清“历史必然性”的精细含义,界定其边界条件。? 应当明确,我们分析的是能动的人类社会而不是自然界,也不是人化自然世界。自然界的规律是纯粹客观必然的,它是自然万物自身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化自然世界就因人之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其中而不同于自然界,因而,虽然其规律仍然是建筑于自然规律之上、也具有客观性,但已经表现出与自然规律所不同的形式;人类社会则更不同于自然界,它是直接由人类及其能动实践构成的,是直接处理人类(行为和思想)之间、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正是因为三者内涵的这种不同,其规律的性质也就各不相同。? 自然规律有着明显的客观性和严格性:人们只能认识或利用它却不能改变它,它与自然现象或人化自然现象也基本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如:自由落体在真空中必然下落,而且其加速度必然为米/秒2,这根本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化自然世界就有人之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其中,因而,其规律虽不能脱离自然客观规律,但其表现形态与自然现象就有很大不同。如:人造的飞机就可向上飞行,因为它是人之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自然界的产物(当然,这种现象也是直接建筑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之上的)。相对地讲,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由社会三种矛盾、主要是第一矛盾的演化过程决定的,它直接建筑在人类的能动实践和人类的自我意识之上,不能脱离人类的实践和意识而独立发展。因而,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可能离开对人类实践和人类思想意识的研究。由此可见,社会的能动性就必然地决定了社会规律不具有纯粹的客观性,而且,其严格性也远不如自然规律。若换一个角度,也就是说,社会发展规律并非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它与社会现象也并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由此,逻辑上必然地就可以得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精确地、超越历史地涵盖全部人类社会的所有现象。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所研究的领域愈是远离经济领域,愈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思想领域,我们在它的发展中所看到的偶然性就愈多……”(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507页)。就连马克思本人也否认他所揭示的理论和规律是“超历史的”,甚至是对他几乎穷毕生研究而得出的有关资本主义发展运动的规律也是如此,他明确提出,“这一运动(指《资本论》中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关规律----引者注)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见《马恩全集》第19卷,第269页)? 有了上述认识,我们就可以发现,与社会发展规律之不同程度的客观性和严

结合当前国情论我国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20世纪七十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的。当时国内证据混乱,经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国际上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出路只有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为资本主义制度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一历史的结论不可动摇。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告诉人们,绝不是只要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的基本矛盾就已经解决,生产关系就时时处处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从此乘上了顺风船,可以无忧无虑地驶到胜利的彼岸。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要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党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党,一个坚持彻底唯物主义的党。正是基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思考和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基于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汲取,我们党创造性地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让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起来、兴旺起来;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正是在这样一条康庄大道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空前壮丽的篇章,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候为社会主义赢得了光荣与骄傲。 中国人民正在走向富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78—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上升到246619亿元,增长了66倍多;全国财政收入由1132亿元上升到51322亿元,增长了44倍多。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国家外汇储备由近1.7亿美元上升到近1.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78—2007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长到4140元。反映城市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5%、67.7%降至2007年的36.3%和43.1%。党的十六大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的生活在总体上已经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这是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跨越的重要里程碑。 社会主义正在走向兴旺。经济建设上,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

1·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时,那么就要通过革命的形式推翻旧有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资本主义社会当生产力高度发达时,资本主义私有制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必须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制度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越发达,就预示着资本家为自己挖掘坟墓,即帝国主义就是没落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要走向灭亡。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最终解决,提出了由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就是说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为资本主义想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必要条件。首先,资本主义为建立社会主义准备了物资条件,这就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就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还产生和锻炼了实现消灭资本主义和建立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社会力量。这种社会力量就是无产阶级。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还为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组织形式和可供借签的经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剩余价值规律、竞争和无政府状态规律的作用,各个企业、生产部门、各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平衡的。到了垄断资本主义石器,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了,不平衡现象大大加剧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引起政治、军事实力发展的不平衡。列宁很据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加剧的新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世界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环节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根据这一新的科学论断,成功的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方式,表现为缓和、加剧、再缓和、再加剧的过程。社会主义革命是否成功和能否巩固革命成果,取决于当时当地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这就是说,社会主义革命既可以发生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时期,也可以发生在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腐朽性垂死性加深的时期,既可以发生在现今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首先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这样,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代替,就可能是一个长时期的历史过程,是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存在逻辑上的“扬弃”关系。概括地说,这种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否定,有事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继承。具体地说,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经济;它们都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实行生产资料的劳动群众共有是和按劳分配的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是想资本主义死有事和少数人剥削广大劳动者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关系,使资本主义经济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的一种参照物。社会主义国家也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吸取可供自己借签的新的经验和新的经济形式。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3·所谓社会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使全体国民共同富裕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所谓资本主义,就是经济的发展以资本的发展为主,以资本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和实现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资本主义重在资本。而社会主义,则是以社而社会主义,则是以社会的发展为主,以社会的发展来实现和保障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全面进步的目标。社会主义重在

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 biranxing yu ouranxing 必然性与偶然性 necessity and contingency 从本质因素和非本质因素的方面来反映事物间不同类型联系的一对哲学范畴。必然性是指现实中由本质因素决定的确定不移的联系和唯一可能的趋势;偶然性是指现实中由非本质的、互相交错的因素决定的以多种可能状态存在的联系。 客观世界的一切过程都是受因果关系制约的,在影响事物运动变化的诸因素中,有本质的原因和非本质原因的区别。本质的、根本性的原因决定着事物发展过程有确定的、稳定的方向,决定着该事物在给定条件下只能以唯一的方式存在并以唯一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即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但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又有非本质的、次要的原因复杂交错的作用,因而使总体上确定不移的过程在具体环节上又表现出非确定的、不稳固的特点,即现象事件的偶然性。特定的偶然性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以另外的方式出现。 人们从古代起就开始了对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的探讨。唯物主义哲学家肯定客观必然性的存在,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如德谟克利特、B.斯宾诺莎、P.H.D.霍尔巴赫却完全否定偶然性,认为世界上一切细小的现象都服从于直接的、绝对的必然性,偶然性只是反映人们无知的主观概念。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如D.休谟、I.康德断言必然性是由感觉造成的或只是先验的范畴。唯心主义哲学家G.W.F.黑格尔则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范畴看作是客观精神的产物,但他阐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一些自然科学家既承认有必然现象也承认有偶然现象存在,但他们却认为一种过程或者只能是必然的,或者只能是偶然的,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完全割裂、绝对对立起来。

论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论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浅析中国近代史(1911-1921) 第一节辛亥革命的“侥幸” 在奔腾不息的人类历史长河中,20世纪是空前伟大的世纪,是变化的世纪。在这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观念更新、政治动荡以及革命和战争的变幻风云,与中古世界崩溃近代世界形成过程中所曾经历过的巨大变化相比,更加广泛、更加深刻,也更加伟大。正是这涉及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使人类社会告别近代时期,进入现代世界。① 而在世界的东方,小国寡民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顺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自上而下的改革使其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后逐渐带上了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色,这也使得其必须通过军事侵略实现资本主义更进一步的发展。显然,老气横陈的中国是日本最合适的战略目标。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的战略野心从幕后走向了前台,也正是这两次战争中日本人的胜利,是中国人逐渐意识到革命的必要性——对于先进的知识分子而言,清政府无疑是直接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腐朽之物”。 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从黄花岗起义到辛亥革命,每一场群众运动的爆发无疑都在摧毁清政府本已风雨飘摇的统治基础。辛亥革命本身就兼具了历史的必然与偶然。以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来看,辛亥革命的爆发是由风险性的,其政治上的胜利可以说是带有侥幸成分的。在一个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并不算很出色且饱受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摧残的国度,要想通过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推翻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其难度可想而知。 从以往的历史结论来看,四川的保路运动无疑对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也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保路运动这一“突发事件”导致了辛亥革命得以在武昌首先进行。然而保路运动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 清政府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一方面与列强的侵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清廷本身的挥霍无度有关。恰如亚当·斯密所言,“就尊严一点而言,一国君主君临于其臣庶,比之共和国元首对于其同胞市民,更要高不可攀,望尘莫及;所以为要维持这较高的尊严,势必要较大的费用。总督或市长的官邸,自然是不能与国王宫廷,比其华丽的。”②这也是人民急于推翻清政府的重要原因,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列强的侵略。慈禧的纸醉金迷不仅葬送了北洋水师,更让中国的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趋尖锐。而清政府自身无力填补国库的空虚,只好“先把猪养肥,再杀猪吃肉”了,所以铁路民营化到铁路国有化的政策转变,催生了保路运动,而群众高涨的革命热情,又使清政府不得不紧急抽调湖北新军,诚如后人所做结论,湖北的兵力空虚是武昌起义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而保路运动所暴露出的清政府的持续腐朽又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增添了必要性。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将“辛亥革命”定义为1900年到1911年之间爆发的所有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总称。在这个维度上,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但辛亥革命的胜利却是历史的偶然。就当时国内的发展状况来看,汉口并非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当然,如果以GDP之类的指标来衡量,汉口的经济总量的确是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至于作为湖北省府所在的武昌,其政治氛围也并不算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然而,恰恰是因为突发事件提前进行的武昌起义,最终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形式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形态。这应当是历史的偶然 史学界都认为清朝的覆灭是大势所趋,不过这并不能印证辛亥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任何人都不可能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做出精确的预言,甚 至连给出框架性的推测亦非易事(即便是在八十年代初,恐怕任何人都未曾预料到数年后社会主义制度在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因为历史不是铁轨上的列车,它没有预定的轨道。历史中总在不断地创生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事物,而未来由这些事物共同决定;历史也不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复杂曲线,而是一个庞杂的开放式系统的演化;历史的必然性不是对诸多偶然性的综合或统计,而是其内在的主要矛盾借助偶然性的展开,因而历史一方面具有可预言性,另一方面又不可预言;历史是其自身的不自觉的存在与人对它的自觉改造的统一,历史既创造人们的意识,又被人们的意识所改造,既是社会的基础,又是社会的障碍。 人类的历史本质上是人类改造自然和自身的历史,物质资料(包括生活资料及生产资料)的生产不仅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人类是通过改造自然来实现对自身的改造的,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不得不反映自己的存在和性质,在改造世界的时候不得不改造自己的思想和文化,人类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劳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需要,需要与现实的矛盾推动着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改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要与现实的矛盾本质上一方面是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与满足那种需要的矛盾,另一方面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概括地来说发展生产力或者说改善自己的生活的需要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需要是人们与自然的矛盾及人与社会的矛盾的根本原因。 阶级矛盾本质上不过是被划分为阶级的人们之间在占有物质资料上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本质上也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实际上应该将之归结为改善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人类社会的主体既然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活动着的人,对人类社会演进的说明就不可能不以人(这里的人是具体的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和社会关系中的人!)为出发点。对历史和社会的说明也就不能不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矛盾着手。 社会矛盾决定着社会运动的过程,进而决定着历史演进的方向,并且社会矛盾的客观性决定了历史演进的客观性,决定了它的自发的规律性与人类自觉地运用这种规律的对立统一,在这一点上,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并无原则性的不同。但是,历史规律是历史在其演进中的规律,对历史的自觉的改造的结果将影响到历史往后的演进,因而历史规律在偶然性中通向它自己不能决定的方向,人类的自觉能动性对于盲目的历史而言始终是一种外在的偶然性,尽管如此,对历史的自觉干预本质上包含在历史的自发演进中,即特定历史时期对人的创造——对人的反映·反应(

谈谈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启了当代中国历史新时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现了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二是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实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促进了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 三、推进了制度建设和创新,实现了由高度集权向民主法治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实践探索,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各项民主制度不断完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改革开放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已成为全国上下共识,我国已进入民主法治的历史新时期。 四、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实现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历程,是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二是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 五、扩大了对外交往与合作,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们党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六、推动了发展方式的战略调整,实现了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向科学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大发展,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大提升,人民生活得到了大改善。进入21世纪,顺应新的发展趋势,解决新的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

概述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概述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内容摘要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革命斗争的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改革开放,不仅使我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回首这30多年,历史走出了一条清晰的轨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我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改革、发展 一、包产到户的实行和私有资本的产生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革命,始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危机局面。一方面,十年内乱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也处在十分混乱的状态。另一方面,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间,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两个凡是”大行其道,成为拨乱反正的最大障碍。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彻底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上来;必须通过改革开放,解除对社会生产力的体制性束缚,结束闭关锁国状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包产到户的实行和私有资本的产生 1978年安徽凤阳县农民冒死按下手印,实行包产到户。不甘于受奴役的农民开始自发地挣脱人民公社的桎梏,相对于落后僵化的人民公社,即使是小农经济也足以冲破这一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樊笼。1979年,全国农村只有1%的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上升到14%,1981年为45%,1982年为80%,1983年则达到98%。到了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赢得了全面的胜利,人民公社在全国范围内寿终正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束了人民公社的人身依附关系,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成为独立的生产者,靠耕种自己的小块田地为生。这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使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产: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为30477万吨,1984年达到40731万吨,棉花总产量1978年为216.7万吨,到1984年猛增到1625.8万吨,油料总产量1978年为521.8万吨,1984年增加到1191万吨。 农民在短短的几年里,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使他们对土地充满了希望。他们原本指望依靠土地发家致富,可是农民现在贫困的原因正是他们的小块土地,只经过十几年就产生这种不可避免的结果。 小农经济本身是不稳定的,随时都在分化,包产到户造成的小农的理想王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短暂的历史现象。随之而来的就是剧烈的商品竞争,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日益加快,小农的生产条件不断恶化,农民开始分化,生产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则落入无产者的队伍。。

辛亥革命的必然性及偶然性

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摘要:辛亥革命的发生到底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只是偶然使然?在辛亥革命的发生问题上,学者们有的坚持偶然发生论,还有的讲推迟发生论。我认为,辛亥革命的发生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它们在这个事件里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必然性虽然占着统治地位,但是也必须要有偶然性作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二者共同创造了历史。 关键字:辛亥革命必然性偶然性预备立宪思想转变 距离1911年的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是后人对它的讨论仍然很多,很多人在纠结一个问题:辛亥革命的发生到底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只是偶然使然?所以在辛亥革命的发生问题上,学者们有的坚持偶然发生论,还有的讲推迟发生论。所谓的偶然发生论,即辛亥革命是由一些偶然事件造成的,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推迟发生论则认为辛亥革命肯定是会发生的,但是可能不是辛亥年发生,可能会等到时机更成熟一些再发动。 我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既不是单纯的历史必然,也不全是偶然事件。辛亥革命应该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共同作用导致的。 (一)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因素: 张波先生说过:“近代中国的革命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事件”。【1】毛泽东也说:“中国人民的民族革命斗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算起,已经有了整整一百年的历史了;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算起,也有了三十年的历史了。这个革命的过程,现在还未完结。”【2】由此我们

可以将近代中国的革命看成一种过程,而辛亥革命则是中国革命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并不是终点站。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是什么导致革命必须发生的。 1.改良、改革到“革命”的转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初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提出各种思想、主张,力图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如地主阶级提出的“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的改革思想;魏源等人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等,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或改良的思想或活动。 但是,由于清政府和旧中国社会积弊太深,这些改革要求或运动都未能解决当时中国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拿洋务运动来说,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且有限。洋务运动官员自身的现代化修养不足,对办洋务运动经验不足、管理方法不当,期间中饱私囊现象很多。另外,西方列强不想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洋务派聘请的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牟取暴利,使洋务企业难以发展顽固派的百般阻挠也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洋务运动最终终于失败。 甲午战争以后,国人逐渐认识到,光学习西方的技术还是不够的,没有相应的社会制度与之相协调,技术是很难发展的。于是,人们的探索方向转到政治制度上来。他们总结甲午海战中日本胜利中国战败的原因是:日本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而中国没有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性.pdf

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中国之所以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认识的:一.从近现代史的演变来看,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人民被逼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民族的解放。从康梁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都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但是,戊戌变法的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导致了资本主义无法在中国进行下去。人民的生活,也在水深火热中煎熬。 二.中国共产党明确中国的发展道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主导了中国的革命,明确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共认为中国未来是要走向社会主义的,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的第一步。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本身就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在这样的变动之中,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三.过渡时期的发展体现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提出了这一时期的总路线。“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也就是说,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军事上、外交上的严密封锁以及遏制。中国难以从资本主义国家那里获得必要的援助。当时,只有

社会主义国家和为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愿意和能够帮助中国。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有利于给中国提供经验,帮助中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这种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五、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并取得一系列的成就。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虽然出现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都很好地解决了。在纠正错误之后,中国取得了重大的显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医疗、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环境不断改善,国际形象日益友好。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在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方面提出了若干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断彰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经济、文化、政治方面都迈入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初步展开,农村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社会不断发展。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也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被提出。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三步走”等战略形成,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不断完善。改革的突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并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提高了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民迈入了一个新的生活阶段,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总的来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