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利用规划

合集下载

天津市中心城区再生水资源利用规划

天津市中心城区再生水资源利用规划

9
天津市再生水发展政策
天津中水有限公司
Tianjin Water Recycling Company Limited
4、出台了再生水设施配套政策,建立了投资建设机制
2004年,天津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基 础设施配套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城市规划道路上 的中水管道纳入大配套收费范围,按市物价局、市财政局 批准的标准,由市配套办统一收取”。
—— 建立了法规保障机制 —— 建立了统筹规划机制 —— 建立了试点推广机制 —— 建立了投资建设机制 —— 形成了专业化运作机制
6
天津市再生水发展政策
天津中水有限公司
Tianjin Water Recycling Company Limited
1、出台了一批再生水利用法规、政策,建立了法规保障机制
8
天津市再生水发展政策
天津中水有限公司
Tianjin Water Recycling Company Limite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建设了一批再生水利用工程,建立了试点推广机制
2002年底,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回用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 标志着天津市再生水利用开始进入推广应用阶段。目前, 天津市中心城区已建成纪庄子、咸阳路、北辰和东郊四座 再生水厂,总规模19万m3/日。
2006年天津市新建商品住宅中水配套作为一项必要条件,纳入新建商 品住宅入住许可管理。
2007年,天津市建委发布了《天津市住宅及公建再生水供水系统建设 管理规定》,对规范住宅区和公建再生水设施的建设、管理进一步作出 了规定。
7
天津市再生水发展政策
天津中水有限公司
Tianjin Water Recycling Company Limited

再生水回用工作计划

再生水回用工作计划

再生水回用工作计划项目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供应短缺问题已经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地区开始推行再生水回用的工程。

再生水回用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达到可以再次使用的要求。

在这个工作计划中,我们将制定详细的再生水回用工作方案,以减轻对地下水和自然水源的依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套高效的再生水回用系统,将废水净化处理后再利用于特定用途,减少对地下水和自然水源的需求。

具体目标如下: 1. 设计和建造一个先进的再生水处理厂,能够处理大量的废水,并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抗病原微生物流程控制要求。

2. 与当地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再生水回用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再生水使用的认知和接受度。

3. 与相关企业和工厂合作,推进工业用水的再生利用,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标准,保证工业再生水的质量安全。

4. 建立完善的再生水回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和相关法规,加强水资源监测和溯源管理。

5. 评估和监测再生水的质量,确保回用水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工作计划第一阶段:前期调研与立项1.调研目前当地水资源状况和再生水回用的相关情况。

2.确定项目的实施范围和目标,编制项目立项报告。

3.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寻求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第二阶段:系统设计与建设1.召集专家团队,制定再生水处理厂的设计方案。

2.完善废水收集系统,确保废水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确定再生水净化技术和处理流程,确保再生水质量符合要求。

4.设计再生水配送和供应系统,确保再生水可以供应给特定领域。

5.实施再生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调试。

第三阶段:宣传与教育1.开展再生水利用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再生水回用的认识和接受度。

2.制作宣传材料,如宣传册、海报和宣传视频,向公众传播再生水的安全和可靠性。

3.举办再生水回用知识讲座和培训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城市再生水利用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城市再生水利用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1.主要任务
1)根据城市⽔资源供需紧缺状况,结合城市污⽔处理⼚规模、布局,在满⾜不同⽤⽔⽔质标准条件下考虑将城市污⽔处理再⽣后⽤于⽣态⽤⽔、市政杂⽤⽔、⼯业⽤⽔等
2)确定城市再⽣⽔⼚等设施的规模、布局
3)布置再⽣⽔设施和各级再⽣⽔管系统,满⾜⽤户对⽔质、⽔量、⽔压等要求。

2.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主要内容
1)预测城市再⽣⽔需⽔量;
2)合理布置再⽣⽔⼚布局、规模和服务范围;
3)布置再⽣⽔输配⽔⼲管、输⽔管和供⽔重要设施。

3.城市详细规划中的主要内容
1)计算再⽣⽔需⽔量,提出对⽤⽔⽔压的要求;
2)布置再⽣⽔设施和管;
3)计算输配⽔管渠管径,校核配⽔管⽔量及⽔压。

再生水试点实施方案

再生水试点实施方案

再生水试点实施方案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水资源的再生利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再生水是指经过处理后可以再次利用的废水,通过适当的处理可以用于灌溉、工业用水、甚至饮用水。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再生水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补充水资源的手段。

为了推动再生水的利用,许多地方都在进行再生水试点实施方案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探讨再生水试点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以期为推动再生水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一、再生水试点实施方案的背景再生水试点实施方案的出台,是由于当前全球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供应却日益紧张。

同时,许多地方的水资源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这样的背景下,再生水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再生水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对于改善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再生水试点实施方案的目标再生水试点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再生水利用的发展,提高再生水的利用率,改善水资源状况。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再生水的处理技术水平,确保再生水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可以安全地用于不同的用途。

2. 探索再生水的利用途径,包括灌溉、工业用水、城市景观用水等,为再生水的利用提供更多的选择。

3. 加强再生水利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再生水的利用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4. 加强再生水利用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公众对再生水的认识和接受度。

三、再生水试点实施方案的内容再生水试点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确定试点地区和范围。

根据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再生水利用的需求,确定再生水试点的地区和范围。

试点地区可以是城市、工业园区、农村等不同类型的地区。

2. 制定再生水利用规划。

根据试点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再生水利用的规划,包括再生水的利用途径、利用目标、利用规模等内容。

3. 建设再生水处理设施。

根据再生水利用规划,建设相应的再生水处理设施,确保再生水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再生水利用工作计划

再生水利用工作计划

再生水利用工作计划
1. 再生水处理技术,计划中需要包括再生水处理的具体技术方案,如膜分离、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以确保再生水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能够安全地再次利用。

2. 再生水利用场景,需要明确再生水将用于哪些场景,比如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城市绿化等,不同场景对水质的要求和供水量都有所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

3. 管网建设和改造,在城市生活用水方面,需要规划建设相应的再生水管网,以确保再生水能够顺利地输送到各个用户端,并与自来水管网相互衔接。

4. 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制定再生水利用工作计划需要考虑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比如再生水利用的监管标准、奖惩政策等,以确保再生水利用的合法合规。

5. 宣传和教育,推动再生水利用需要进行社会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再生水的认知和接受度,减少可能的负面影响和误解。

6. 环保效益评估,制定再生水利用工作计划需要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和环保效益,比如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开采、减少废水排放对水体的污染等。

总之,再生水利用工作计划需要从技术、管理、政策和社会各个方面全面考虑,以推动再生水利用工作的顺利实施。

大兴区南红门灌区再生水灌溉利用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兴区南红门灌区再生水灌溉利用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兴区南红门灌区再生水灌溉利用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日益紧缺。

大兴区南红门灌区作为重要的农业基地,其耕地面积近30万亩,为维护该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传统的灌溉方式主要依赖于地下水或者来自外部水源的灌溉,然而随着城市和农业用水需求的逐步增加,来自外部的水源已经无法满足灌溉需要。

再生水,即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次利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水资源。

再生水具有经济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并能够有效缓解当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制定大兴区南红门灌区再生水灌溉利用规划,以解决该区农业用水短缺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分析大兴区南红门灌区的用水情况,包括该区域的用水量、水质情况等方面的分析。

(2)分析再生水的处理技术和应用情况,包括再生水的产出和应用技术,并对目前再生水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的原因进行分析。

(3)制定大兴区南红门灌区再生水灌溉利用规划,根据该区的用水需求和现行的再生水产出情况,制定可行的再生水灌溉利用方案。

(4)分析再生水灌溉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包括对土壤肥力、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

(5)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包括与再生水灌溉有关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等。

2.研究方法(1)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大兴区南红门灌区的用水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2)对已有的再生水灌溉利用方案进行梳理和对比分析,以制定最优方案。

(3)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判断。

三、预期结果制定出大兴区南红门灌区再生水灌溉利用规划,实现了用水的再生利用,提高该区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通过对再生水灌溉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使得灌区管理部门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决策,保证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生水工程方案设计

再生水工程方案设计

再生水工程方案设计引言再生水是指经过净化处理后,可以再次利用的水资源。

在当前的水资源紧缺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再生水成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再生水工程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废水处理成为再生水的过程。

再生水工程的设计方案对于保护水资源、改善环境、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对再生水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论述。

一、再生水的重要性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水资源供给压力增大。

与此同时,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废水排放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再生水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再生水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的供给问题,还可以减轻环境压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再生水工程的设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再生水工程的技术原理再生水工程的技术原理是将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并达到可以再次利用的水质标准。

再生水工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净化处理:包括初次除污、深度除污、除盐、除菌等。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手段,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去除,同时去除水中的盐分和微生物。

2. 再生处理:将净化后的水进行复合处理,使其达到可以再次利用的水质标准。

包括逆渗透、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活性炭吸附等技术。

3. 储存和输送:将再生水储存在适当的容器中,并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如供水系统、农田灌溉系统等。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废水可以得到充分的净化和处理,成为可以再次利用的再生水资源。

三、再生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在进行再生水工程的设计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绿色环保原则:再生水工程应当注重环保,减少废水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 效益优先原则:再生水工程应当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3. 安全可靠原则:再生水工程应当注重水质安全和供水可靠性,确保再生水的质量和稳定供应。

XX县城市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文本

XX县城市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文本

XX县城市再⽣⽔利⽤专项规划⽂本⽬录第⼀章总则 (1)第⼆章规划⽬标 (3)第三章再⽣⽔⽔源 (3)第四章再⽣⽔⽤途及⽔质标准 (3)第五章再⽣⽔⽤⽔量预测 (4)第六章再⽣⽔利⽤设施建设项⽬及投资估算 (7)第七章实施措施 (8)第⼋章附则 (8)附表1:XX县城市再⽣⽔利⽤管⽹2015~2017年建设项⽬汇总表附表2:XX县城市再⽣⽔利⽤管⽹2018~2030年建设项⽬汇总表附表3:XX县城市再⽣⽔利⽤设施2015~2017年建设项⽬汇总表附表4:XX县城市再⽣⽔利⽤设施2018~2030年建设项⽬汇总表第⼀章总则第1条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推进,贯彻我国⽔资源发展战略和⽔污染防治对策,缓解我国⽔资源紧缺状况,促进污⽔资源化,保障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的有关精神,提早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策划包装和储备,为今后申报项⽬和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持打好基础。

为加强XX县城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和重点项⽬包装策划,并根据陕西省城市再⽣⽔设施建设与改造规划编制要点(试⾏),特制订本规划⽂本。

第2条本规划主要分析XX县城污⽔系统的现状,确定再⽣⽔⽔源,合理布局近远期再⽣⽔管⽹系统,并进⾏投资估算,为进⼊全省县城近期再⽣⽔利⽤设施建设项⽬库做好前期⼯作,指导XX县城再⽣⽔利⽤设施建设。

第3条编制⽬的为合理确定“⼗⼆五”期间我省城市再⽣⽔利⽤设施建设项⽬计划,省建设厅根据国务院、财政部、建设部对城市再⽣⽔利⽤项⽬的资⾦管理办法,提出了编制城市再⽣⽔利⽤专项规划的要求,并下发了《陕西省城市再⽣⽔利⽤专项规划编制要点(试⾏)》。

因此,紧抓国家“⼗⼆五”期间对城市再⽣⽔利⽤专项规划的资⾦补贴这⼀历史机遇,科学编制XX县城市再⽣⽔利⽤专项规划,合理确定城区再⽣⽔区域,优化布局近远期再⽣⽔管⽹系统,统筹安排近远期再⽣⽔设施建设项⽬与投资估算,实现XX县“⼗⼆五”期间城区再⽣⽔管⽹建设的⼤发展,对贯彻我国⽔资源发展战略和⽔污染防治对策,缓解⽔资源紧缺状况,促进污⽔资源化,保障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改善XX县县城⼈居环境,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平,提⾼⼴⼤群众的⽣活质量,保护周河⽣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再生水利用规范杨龙1 总则1.0.1 为了节约水资源,促进污水资源化,统一城市再生水利用规范、设计和建设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城市的再生水利用工程。

1.0.3 污水再生利用规范是建立在国家现行法规的基础上,并与再生水利用的相关规范相吻合的。

1.0.4 污水再生利用规范因具体情况而定,具体的城市其应用有所不同。

1.0.5 污水再生利用规范应保证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应、环境效应。

1.0.6 本规范从全局出发,考虑到了各大城市再生水利用的共性,确保再生水利用的安全与可靠。

2 规划原则2.1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再生水系统的规划应符合科学发展观,保证再生水的水质和水量,更好地体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促进再生水利用与水环境相和谐。

2.2 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全面考虑城市的全局,合理布局再生水系统。

处理好再生水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协调好再生水用户与再生水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2.3 坚持法制管理的原则再生水工程的实施, 要通过相应的法规来约束, 以保证再生水利用规划的合 法性。

同时,再生水利用规划要通过一些监督部门来监督, 运行单位对正常运行 的再生水设施进行定期化验再生水水质,保证再生水水质的安全性。

2.4 坚持不断完善的原则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再生水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再生水利用规划 是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和补充。

3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 年 10月 1日施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国发[1996]31 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3.10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 GB50335-2002) 3.1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地下水回灌水质》(GB/T 19772-2005)3.12《再生水水质标准》(SL1-2002) 3.1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政策》4 规划目标3.1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4 3.5 3.6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 18919-2002) 3.7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 3.8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 18921-2002)3.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8923-2005)4.1 水利部初步确定了“十二五”全国及分省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指标,其中2015 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回收利用率达到10%,比2010年的8.5%目标高1.5 个百分点。

4.2 规划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改善水环境;最终目标是建立安全可靠的再生水供给系统,实现再生水的合理利用;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负荷。

4.3 实现便捷、水质稳定、价格优惠、政府补贴、用水对象明确的回用水机制。

4.4 建立政策法规完善、政府监管有力、科技支撑保障、集约高效、服务为民的再生水利用管理体系,实现再生水利用科学化、社会化、现代化。

5 再生水概述再生水,狭义上指对城市污水厂处理出水经过适当的处理,使得其水质满足其用途的非常规性水资源。

广义上是指对各种非传统性水源进行回收,这种水源包括从工业过程的出水到农业灌溉系统的尾水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并在一定范围内重复利用的水资源。

再生水作为非常规水资源,可作为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河道和地下水补给以及饮用水的补充。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面临着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

研究预测表明,到2025年,2/3的世界人口将生活在中度和高度缺水环境中,50%的人口面临供水困境。

因此,为了缓解水资源的压力,保护环境,污水再生水利用变得必要而且经济。

在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再生水被大量使用再生水与开发其他水源相比,有着一定的优势。

首先,再生水水源可靠。

只要有污水产生,就会有可再生的水源。

其次,再生水比远距离输水经济。

据资料显示,将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到可以回用作杂用水的程度,基建投资相当于从30km外引水,若处理到回用作高要求的工艺用水,其投资相当于从40〜60 km外引水。

第三,在一定条件下,比海水淡化经济。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有机物,其杂质含量为污水二级处理出水的35倍以上,需要采用复杂的预处理和反渗透或闪蒸等昂贵的处理技术。

第四,在技术方面,目前的水处理技术可以是再生水达到其用途所要求的水质。

因此,再生水利用有着巨大的市场,被称为“城市第二水源”。

国家现有的再生水质标准和工程设计规范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 18919-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8923-2005)、《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GB/T 19772-2005)、《再生水水质标准》(SL1-2002)。

我国城市再生水利用研究早在“六五” 期间已展开,但由于人们对再生水利用价值认识不够,相应的法规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阻碍着再生水的利用。

目前我国再生水利用主要景观环境、农林牧业、工业生产、城市非饮用水和地下水回灌,各类用水所占比重分别为32.1%、29.7%、27.5%、6.6%、4.0%。

北方缺水地区的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发展较快;而在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工作尚未开展。

6 再生水利用的初步规划6.1 初步调查当地的水资源及其他相关情况6.1.1 再生水利用规划之前,首先要对当地水资源情况有一个系统的调研。

确定目前当地每日供水量以及当地可利用水资源水量(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将城市可利用水量与需水量进行比较,以确定该城市用水赤字,即确定是否需要再生水。

6.1.2 确定城市污水厂出水量以及排放水质标准。

了解城市污水厂出水量,便于确定再生水水源水量。

调查当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以确定其水质是否满足再生水水源水质标准,进行水质规划,水质规划要考虑技术要求和公众观念。

根据GB 18918-2002,一级标准的A 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

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 标准。

再生水水源一般以生活污水为主,尽量减少工业废水所占比重。

6.1.3 对当地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人口数量、工业企业、给排水设施完善程度等资料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6.1.4 对城市未来人口的增长做出预测,为再生水的规划做长远打算。

6.2 确定再生水的潜在用途根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 18919—2002 ),再生水利用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农林牧渔业用水、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环境用水、补充水源水。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将再生水最有效的用到最大需要的潜在用户,最大潜力的利用再生水。

6.2.1 再生水回用于农、林、牧、渔业用水。

再生水作为农业灌溉时需要考虑含盐量、氯离子含量、钠吸收率、硼浓度、重金属含量以及有毒物质含量的要求。

其中氯离子含量影响植物的生长,一些研究认为氯化物浓度大于350 mg/L对根吸收的植物有重度影响。

在农业灌溉时还应注意气溶胶等问题。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再生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造林育苗、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这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支撑产业有关。

对于此类用途,目前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6.2.2 再生水作为城市杂用水,如城市绿化、道路清扫、建筑施工、冲厕、车辆清洗、消防等。

相应水质标准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8920 -2002 )。

城市杂用的用途不同,其对应的水质标准也不同。

再生水城市杂用系统进行规划时,首先要确定再生水系统的供应方式:间歇供应还是连续供应。

在再生水不单独用于社区消防设施的情况下,再生水系统可采用间歇供应方式。

一般情况下采用连续供应。

6.2.3 工业回用水工业回用主要包括:冷却用水、洗涤用水、锅炉用水、产品用水、工艺用水等。

与之相关的标准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8923-2005)。

再生水用作工业冷却水时,要控制管道腐蚀、微生物生长和水垢等问题。

锅炉用水与其锅炉的压力有关,压力与水质要求成正比,锅炉用水要严格控制回用水的硬度。

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与其用途有关,一些高端产业,其要求的水质很严格。

6.2.4 景观环境回用水景观环境回用水主要有娱乐型景观环境用水、观赏型景观环境用水、湿地环境用水。

景观环境回用水要考虑到与公众健康相关问题,由于景观环境用水有可能与公众直接接触。

湿地环境用水可以改善湿地生态系统,为再生水的处理提供另一个途径。

对于一些景观用水,需要考虑再生水中的氮磷含量,以避免藻类爆发。

6.2.5 补充水源水再生水可以用来补充地表水和地下水。

补给地表水有利于维持河水流量、改善水环境、维护水体美学价值。

地下水的补给可以通过地表撒布、渗流区注水或直接注入的方式实现。

地表水撒布时,应调查地质情况和水文特征,以确定土壤的渗透率和地下蓄水层的贮水能力。

渗流区注水的缺点是不能进行反冲洗。

而直接补给是将再生水直接注入封闭蓄水层,这种方式适用于低渗透性土壤和土壤面积不足的情况。

地下水补给在沿海地区可以防止海水的侵入,也可以防止地面沉降。

6.3 再生水利用的初步设计再生水利用工程初步设计可依据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 GB50335 -2002)。

6.3.1 根据再生水需水量、污水厂出水量确定再生水的设计水量。

再生水的设计水量按最大日设计水量计算。

再生水水量包括以下几部分:( 1)农、林、牧、渔业用水Q1 再生水回用于农业灌溉时,每日灌溉所需的再生水水量根据灌溉面积和预计的灌溉频率确定。

灌溉的频率受当地的土壤特性、气候条件和景观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3Q=f x A X q(m/d)其中Q—农田灌溉总用水量(m3/d);f —灌溉频率(次/d);A—灌溉面积(m2);q—灌溉强度[m3/ (m • d)]林、牧业用水计算与农业灌溉用水相似。

渔业用水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根据需要补充的再生水量确定。

( 2)城市杂用水Q2城市杂用水包括城市绿化、道路清扫、建筑施工、冲厕、车辆清洗、消防等,因此其水量的确定也因具体情况而定。

其中, 绿化措施对用水量的影响非常大, 故予以特殊说明, 其计算方法[1]如下:Q绿化=艺A q i /G i其中Q绿化一绿化用水量(m3/d );A i —第i种绿地面积(m 2);q i —第i种绿地的净用水定额[^/(m 2- d)];G —第i种绿地的水利用系数(70%〜8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