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修结课论文2020字以上范文

大一思修结课论文2020字以上范文
大一思修结课论文2020字以上范文

大一思修结课论文2020字以上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原因;途径

一、诚信道德对大学生的价值体现就是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效用和意义问题

(一)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远大理想的实现和科学信念的坚守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

曲折性的特征,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顽强的毅力。一个没有良好诚信道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

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大学生只有养成诚

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生奋斗的理想信念。

(二)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三)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四)诚信是大学生实现人际和谐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历来被视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准则。诚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当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

信义。坚持诚信原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

二、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及原因

(一)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

当前,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诚信状况良好,但少数大学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

1.浮躁的心态。浮躁是指不踏实、急于求成的现实体现和内心焦躁不安的心理体验的综合。其特点是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偏

执性。在大学生身上表现为: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狂热冒失、从众行为、见异思迁、不求甚解、个人意识突出、满腹牢骚、烦躁不安

以及一蹶不振心理等。正是由于大学生的这种不良心态使得他们容

易出现缺乏诚信、背信违约、考试作弊、抄袭成风等等诚信道德缺

失的现象。

2.责任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通常成长在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导致他们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意志薄弱,心理脆弱,存在着利己主义思想,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

往往会为了获利而舍弃诚信。

3.是非辨别力差。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感觉时代精神的敏锐性,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有利因素,但这种特点也容易受道德价值的多元化影响,加之社会

阅历浅,对社会转型期内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感到迷茫和困惑不解,是非辨别力差,表现为认识上的片面性、表面性,容易将观察了解到

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放弃诚信原则,产生大量的失信

行为,同时,对失信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例如,一些大学生对于自身诚信道德缺失不以为然,总以为这是生活中的小节,不但

不引起重视,反倒为一时的小伎俩、小聪明沾沾自喜。

4.知和行相背离。多数大学生把诚信作为一种重要品质来看待。各类调查中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至少有5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诚信在自己的

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原则;5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讲诚信

需视具体情况而定,面对不同的人、事有不同的判断。但当关系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或所谓的“关键时刻”,如考试、评奖、毕业和求职等,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使知和行相背离,坚守诚信的道德意志力不强。

我们已经分析了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就要以此为切入点,对症下药,找到制止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培养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品行

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关键因素还在自身思想道德素养不高,培养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主要还应该靠修炼其内功,增强其思想道德观念,提高人格品质,而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诚信道德教育机制,注重诚信道德建设的实效,“三管齐下”,协同抓好大学生良好诚信品行的培养。首先,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认识到自己道德教育的责任和影响,带头端正自己的言行,自觉提高自己诚信道德教育能力,构建和谐诚信家庭;其次,学校应发挥其诚信道德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改进滞后、空洞的诚信道德教育形式,丰富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建立和谐诚信校园,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以督促大学生们提高诚信道德修养;最后,社会应通过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净化社会环境和以身作则,树立诚信道德的楷模等方式来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的社会环境,正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道德观念。

(二)大学生自觉提高内在的诚信道德修养

外部的制度、环境和教育的确能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的培养产生影响,但这些都只是从外部产生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大学生内在的修养做起,坚定自己的诚信道德信念,要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

1.学思结合的方法

通过虚心学习诚信知识,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在行为上有所依据,同时学习一定要与实践结合,不能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要善于思索,提高诚信道德判断力。有意识地区分什么是善的,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通过学思并重,择诚信去欺诈,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力。

2.省察克治的方法

即一种自我教育的方法。大学生们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

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守信、不诚实的念头和倾向,并加以及时抑制

和克服。

3.慎独自律的方法

古人说:慎独为人德之方。《礼记?中庸》记载: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大学生们应该督促自己在独自活

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凭着高度自觉、严格自律、按照一定的诚信道德规范去行动,而不做任何失信于人、背信弃

义的事。

4.积善成德的方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点一滴逐渐养成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

聚细流,无以成江河”。要通过身边的小事加强诚信道德修养,持之

以恒地坚持下去,通过积诚信美德,并巩固化,就能达到“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积善成德”,逐渐凝结成优良的诚信道德品德。

5.知行统一的方法

摘要:作为时代的骄子,当代大学生总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们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要用科学的理论帮助他们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相统一,并且依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建立起积极向上、切合实际的

理想信念,这将成为大学生立志成长的关键和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才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认为,这点精神主要是指正确的人生价

值取向,其核心内容就是理想信念。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最不知满足、最富有理想的通常是年轻人,在当今任何一种文化结构中,大学生又

无疑是社会中最具有开放意识,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追求目标较高的人,于是对现实永不满足、无尽追求的理想主义无疑是大学生的主旋律。用流沙河诗的语言来描绘理想的作用,会有更感性的体验:“理

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点燃熄灭之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之路;理想是路,指引你走向黎明。”

一、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就应该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的传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状以及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

大学生在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总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由于他们社会阅历浅,所以往往会在险恶的社会现实面前丧失理想追求的信念,迷茫彷徨。其实,理想虽然是具有现实可能性的目标,但它毕竟还只是一种奋斗目标,不是也不可能是社会现实。因此,大学生在确立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尽量对现实保持全面正确的认知,尤其对于社会阴暗面,不能熟视无睹、随波逐流,也不能仅限于怨天尤人,更不能采取反社会的行动或自杀,而是要在合理认识和接受的基础上,相信通过自己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会逐渐加以改变。

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理想信念之间反差的产生还与大学生是否协调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紧密相连。大学生如果不考虑社会的利益和需要去搞“自我设计”,一旦二者发生矛盾又不能自觉地服从于后者,这样的个人理想很难称其为正确,与现实产生反差也就在所难免了。这就需要我们在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统一方面多做细致的工作,帮助大学生随时了解社会需要的发展,并督促他们经常反省个人理想,不断地进行校正和调整,把大学生个人的抱负和追求引向同社会的利益和需要相结合,把个人理想溶于社会理想之中。

理想要转化成现实,还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大学生对此必须要有清醒认识。应该说,懂得理想和奋斗精神之间的关系,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但也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中,一方面有远大的抱负,另一方面又是被长辈们“抱大的”,缺乏为实现自己理想目标而奋斗的毅力和品格,以致眼高手低成了他们中间带普遍性的问题,在理想和奋斗精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因此,要教育大学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磨炼自己、创造价值、实现理想。

三、紧密联系大学生实际,寓理想信念教育于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依靠实践调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是最最好的教师,是最生动的课堂,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方法。青年学生的一个突出弱点,就是书本知识多,社会实践经验少。尤其是当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在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大量事实和心理学研究都雄辩地证明: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积极的情感体验、高度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是形成远大理想的重要心理因素,是理想和信仰结合的必要媒介。

可以说,这些教育方式都注重化理想信念教育为学生实实在在的自我教育过程,而这应该成为我们新时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模式。因为,说到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育或转化成自我教育。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受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并内化为自己的理念,通过从日常小事做起,提高修养,使正确理想真正深入内心,这种养成教育是潜移默化和根深蒂固的。它通过培养良好情感来奠定正确理想的根基也符合人们接受理论的规律,可以有效避免空对空的理论灌输造成的一些逆反心理,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成长春:《适应超越――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

潘一禾:《论大学生理想教育中的角度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关键词美术类大学生思修课改

一、思修课改面临的困境

(一)美术类大学生对思修课认识不清

从小学开始,学校对同学们就进行思想教育。小学的时候会开设思想品德课,中学会开设思想政治课,到大学开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些课程在某些方向具有一脉相承的地方,美术类学生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偏感性,在上课的时候看到相似性的东西就会主

观的将其归入以前学过的某某课程中。上课过程中,一旦任课老师

在理论讲授过程中略带枯燥,学生们很容易将思修课贴上“死板”

的标签,随随便便的去逃课。

美术生对于专业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思修课,他们认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对于以后进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才是对自己以后就业有

帮助的,而像思修这样的必修课就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面对越来

越大的就业压力,美术生愿意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英语、计算机过级

和专业的学习上,对于思修就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视。

从小学开始,同学们就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教学互动较差。美术生对于这种灌输式的方式更是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他

们更喜欢的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的方式,将所学到的东西更好的运

用到实际中去。进入大学之后,思修课程的教学方面还是以理论灌

输为主,很容易使美术类大学生将该课程纳入到不喜欢的课程行列,进而在上课方面变得不再积极,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上课的时候

抢后排,老师提问的时候低头不做声等等都是思维懒惰的最好表现。

“思修”课程是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而成,在学生的观念里,往往把这些理论架构视为“大道理”,

认为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不接地气。学生从受教育以来都在学习

思想课程,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容易产生逆反、抵触心理。

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在目前的“思修”课考核中发现,最主要的考核途径是论文或开卷考试。这种考

核方式给学生造成不上课也能及格的感觉,以至于导致学生态度不

端正,旷课缺勤现象严重,课堂纪律散漫等情况。

二、美术类大学生思修课改的途径

(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承认思修的重要性

政治学院于2013年开始进行思修课改,因为课程安排问题,美

术学院被安排在2014年初开始上课。在学期初,美术学院就成立了

思想道德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郭德荣任组长、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烈任副组长,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学工办辅导员

胡忠浩、郝巍、吴丹、白涛涛、以及2013级的各班班主任。负责美

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的四位教师寇晓燕、李雪芬、

倪怀敏和王海燕经常在课下关心学院课外学生个人成长汇报的推进

情况;7位2013级本科班班主任王英、吴翔、王宪、过露、朱姝娜、吴丹、郝巍都非常支持改革工作,对班级同学信息的上传下达非常

及时有效;美院教务办和实验办的老师帮助同学们查询空教室和借教室;郭书记和陈书记在同学们汇报时都主动参与到提问环节中,观看

同学们的汇报。

(二)上课形式多样化,考核方式注重实践

我院在思修课改的过程中积极配合政治学院的相关要求,结合美术学院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成都学院(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十陵校区)关于在2014级学生中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改革试点的办法》。在这个

办法中,对于学生的思修考核进行了明确规定,将学生课程成绩的40%用来评价学生知识学习掌握情况,60%用来评价学生平时思想道

德表现。在平时思想道德表现成绩中,50%用于评价学生课堂综合表现,50%用于评价学生课外的思想道德综合表现。通过考核办法,使

同学们更加明确哪些方面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在每学期期末的时

候会进行个人成长汇报,学生依据课外思想道德培养与综合表现评

价体系,从明德、守法两个维度,对自己在本期大学生生活各方面,特别是学生发展状况、人生理想及自我实现的准备、身心和谐发展、日常生活道德践行情况、个人法治、规则意识及遵守等方面情况做

一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客观地评价自己本学期以来思想道德成长的

收获和体会。三、思修课改的经验和启示

经过两个学年的思修课改试点,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对于思修课程有了重新的认识,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这

个过程中同学们收获了勇气,收获了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许多有待提高的地方,思修课改下一步的

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一)实践性活动更有利于教育客体的参与

传统的理论灌输对于美术生来说吸引力非常小,反而会让美术生觉得非常教条,会产生给他“洗脑”的感觉。久而久之,美术生会

自心理开始排斥这种灌输理论,使得思修课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思修课改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点落到实践中去,使每位同学切实去

做事情,在做的过程中感悟,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美术生们喜欢动手,在这个过程中去引导同学们思考和感悟会使美术生更能够感性

的理解知识点,更使美术生自觉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

由自明走向自觉。

(二)习惯养成对于思修课改有重要意义

思修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德性,可以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可以规范大学生的道德取向,可以完善大学生的道德

人格。但对于美术生来说,很容易三分钟热度,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往往坚持一段时间后,又变成了原样。

思修课程只有一个学期,但在这一个学期中可以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将这些制度固化下来,帮助美术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美术

生在大学之前,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

对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投入的时间较少,在大学期间,帮助他们形成

良好的习惯显得十分重要。思修课程就可以为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习

惯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思修课改在美术学院已经实行两年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都是有所收获的。大学不是浑浑噩噩的四年时光,而是人生当

中最明媚的青春。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才能不断收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会坚定德育为先的精神,不断为学生的成才着想,

不断在思想道德改革这条大路上前行!

参考文献:

[1]熊大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中

国高教研究.2005(4).

[2]季常宏.议思修课对大学生德性提升的助力作用.辽宁省交通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