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准备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准备课课件PPT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02
01
Application
02
Application
03
Application
04
Application
添加标题一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添加标题三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03
Strength
点击输入标题文本内容
S W O T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0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01
2
添加会议副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02
01
Application
02
Application
03
Application
04
Application
添加标题一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添加标题三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03
Strength
点击输入标题文本内容
S W O T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0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01
2
添加会议副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 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一课时数一数人教版

学以致用 2. 数一数,连一连。
(课本P8练习一第2题)
问题:你能将物体的个数与相应的小圆点连起来吗?
学以致用 3. 找一找,数一数。
问题:我们的教室都有什么? 快来数一数吧!
学以致用 数一数:圈出正确的数字。
学以致用 数一数:圈出正确的数字。
学以致用 你能数出下面的物体各是多少吗?
(1 )
一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1课时 数一数
目录
1 情景导学 2 探索与发现 3 学以致用
4 知识小结 5
01 情景导学
情景导学 介绍:聪聪和明明是数学王国的小精灵!
02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问题: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数一数,它们有多少个?
探索与发现
1
1
1
探索与发现
我一个一个 点着数的
我数一个,划 掉一个
探索与发现
小的的过个结个个渡数:数数:吗通,!你?过同能刚 时用才 还这数 知样一 道的数,数的可字活以表动用示,不我我同们们的生不数活仅字中能来一数 表些清 示物物 物体体 体的
03 学以致用
1. 数一数。
学以致用
(课本P8练习一第1题)
5
7
问题:这些小动物的数量是多少? 你能数一数吗?
04
问题:我们的教室都有什么?
即最后数到几,物体的总数就是几。
即最后数到几,物体的总数就是几。 第1课时 数一数 (课本P8练习一第1题)
知识小结
介绍:聪聪和明明是数学王国的小精灵!
知识小结
01 数数时,要从1开始数起。用一一对 应点数的方法;
02 数物体时,要排着数。即最后数 到几,物体的总数就是几。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准备课》(共25张PPT)

·
总个数。 数数要细心、点数快又准。
-24-
拓
5个人来吃饭 ,能坐下吗?能
·
-25-
第一单元 准备课
第 1 课时 数一数、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1.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学会数数方法建立数感。
·
2. 通过一一对应比较两组事务的多少,知道同样多, 多些,少些的含义。 3.在比较多少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2-
导
说一说这幅图上 都有些什么?还 有什么?
·
-3-
学
数一数
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
·
1
-4-
数一数
·
2
-5-
数一数
·
3
-6-
数一数
·4-7-ຫໍສະໝຸດ 数一数·5
-8-
看一看
1
2 3 ·
4 5
-9-
数一数
·
6
-10-
数一数
·
7
-11-
数一数
·
8
-12-
数一数
女孩有几个?
·
9
-13-
数一数
男孩有几个?
·
10
-14-
想一想
6
7 ·8
9
10
-15-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6-
探
想一想
·
同样多
-17-
想一想
·
少
多
-18-
想一想
·
问题:仔细看图,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呢? 快跟小伙伴说一说吧!
-19-
想一想
·
总个数。 数数要细心、点数快又准。
-24-
拓
5个人来吃饭 ,能坐下吗?能
·
-25-
第一单元 准备课
第 1 课时 数一数、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1.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学会数数方法建立数感。
·
2. 通过一一对应比较两组事务的多少,知道同样多, 多些,少些的含义。 3.在比较多少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2-
导
说一说这幅图上 都有些什么?还 有什么?
·
-3-
学
数一数
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
·
1
-4-
数一数
·
2
-5-
数一数
·
3
-6-
数一数
·4-7-ຫໍສະໝຸດ 数一数·5
-8-
看一看
1
2 3 ·
4 5
-9-
数一数
·
6
-10-
数一数
·
7
-11-
数一数
·
8
-12-
数一数
女孩有几个?
·
9
-13-
数一数
男孩有几个?
·
10
-14-
想一想
6
7 ·8
9
10
-15-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6-
探
想一想
·
同样多
-17-
想一想
·
少
多
-18-
想一想
·
问题:仔细看图,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呢? 快跟小伙伴说一说吧!
-19-
想一想
·
(新插图)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1-2-1 一一对应比多少 知识点梳理课件

第一单元 准备课 2. 比多少
第1课时 一一对应比多少
知 识 点 1 用一一对应理解“同样多”
1.读一读,比一比。
略
和 同样多。
பைடு நூலகம்
点评:青蛙和荷叶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我们就说 青蛙和荷叶“同样多”。
知 识 点 2 用一一对应理解谁多,谁少
2.比一比。 (1)在少的后面画“√”。 (2)在多的后面画“√”。
(
)少,(
)多。
点评:(1)两种图形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所以两种图 形数量同样多。(2) 1 个篮球对应 1个足球,足球有 剩余,所以篮球少,足球多。
点评:(1)1 条毛毛虫对应 1 只小鸡,小鸡有剩余, 说明小鸡的数量多,毛毛虫的数量少。(2)1 只猫对 应 1 条鱼, 鱼有剩余,说明猫的数量少,鱼的数 量多。
提 升 点 应用对应摆放描述多少
3.(易错题)填一填,圈一圈。
(1)
(2)
______和______同样多。 (
)少,(
)多。
(3)
第1课时 一一对应比多少
知 识 点 1 用一一对应理解“同样多”
1.读一读,比一比。
略
和 同样多。
பைடு நூலகம்
点评:青蛙和荷叶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我们就说 青蛙和荷叶“同样多”。
知 识 点 2 用一一对应理解谁多,谁少
2.比一比。 (1)在少的后面画“√”。 (2)在多的后面画“√”。
(
)少,(
)多。
点评:(1)两种图形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所以两种图 形数量同样多。(2) 1 个篮球对应 1个足球,足球有 剩余,所以篮球少,足球多。
点评:(1)1 条毛毛虫对应 1 只小鸡,小鸡有剩余, 说明小鸡的数量多,毛毛虫的数量少。(2)1 只猫对 应 1 条鱼, 鱼有剩余,说明猫的数量少,鱼的数 量多。
提 升 点 应用对应摆放描述多少
3.(易错题)填一填,圈一圈。
(1)
(2)
______和______同样多。 (
)少,(
)多。
(3)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1数一数课件(20张PPT)

2.数数的时候,要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 下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数,不要漏掉,数过的也 不能再数,数到最后是几,就是几。
1.教材练习一第1、2题。
2.找找家中、超市或者其他地 方藏着的数,比比谁找得多,数 得准!
数学一年级上册(RJ) 教学课件
谢谢!
10
1 2
3
可循环
其它垃圾
可循环
其它垃圾
4 5
6 7 8 9 10
简单练习 圈一圈,图中有( 4 5 6 )个房子。
中等练习
1.
哪幅图中的数量可以用6表示?
6
6
2.连一连。
数一数,说一说。
拓展练习
有( 7 )个。 有( 6 )个。 有( 4 )个。 有( 5 )个。
1.在我们的生活中,1~10的数以及我们要 认识的其他许多数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所以学习 好数学意义非常大。
数学一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1 准备课 第 1 课时 数一数
数出数量“1”的事物Fra bibliotek11
1
数出数量“2”的事物
2
数出数量“3”的事物
3
数出数量“4”的事物
4
数出数量“5”的事物
5
数出数量“6”的事物
6
数出数量“7”的事物
7
数出数量“8”的事物
8
数出数量“9”的事物
9
数出数量“10”的事物
1.教材练习一第1、2题。
2.找找家中、超市或者其他地 方藏着的数,比比谁找得多,数 得准!
数学一年级上册(RJ) 教学课件
谢谢!
10
1 2
3
可循环
其它垃圾
可循环
其它垃圾
4 5
6 7 8 9 10
简单练习 圈一圈,图中有( 4 5 6 )个房子。
中等练习
1.
哪幅图中的数量可以用6表示?
6
6
2.连一连。
数一数,说一说。
拓展练习
有( 7 )个。 有( 6 )个。 有( 4 )个。 有( 5 )个。
1.在我们的生活中,1~10的数以及我们要 认识的其他许多数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所以学习 好数学意义非常大。
数学一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1 准备课 第 1 课时 数一数
数出数量“1”的事物Fra bibliotek11
1
数出数量“2”的事物
2
数出数量“3”的事物
3
数出数量“4”的事物
4
数出数量“5”的事物
5
数出数量“6”的事物
6
数出数量“7”的事物
7
数出数量“8”的事物
8
数出数量“9”的事物
9
数出数量“10”的事物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 《比多少》(共25张PPT)

典题精讲
在多的下面画“√”。
课件PPT
√
从图中可以看到,红苹果有剩余,而黄苹果没有 剩余,所以红苹果的个数多。
易错提醒
课件PPT
判断:图中两种鸟同样我们在比较两种物体的多少时,可以采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本题可以采取划线的方 法,两种鸟,每次划掉相同数量的鸟。划鸟的方法 (如下图)。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4/12021/4/12021/4/1Apr-211- Apr-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4/12021/4/12021/4/1Thursday, April 01,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4/12021/4/12021/4/12021/4/14/1/2021
课件PPT
请你从图中找出任意两样东西,比较它们的多少。
典题精讲
数一数,比一比。
课件PPT
典题精讲
课件PPT
解题思路:
图中有2只长颈鹿,有2只斑马。
2 同样多
2
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动物同样多。
典题精讲
在多的下面画“√”。
课件PPT
典题精讲
课件PPT
解题思路:
我们在比较两种物体的多少时,可以采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本题可以采取划线的方 法,两种颜色的苹果,每次划掉相同数量的苹果。 划苹果的方法(如下图)。
人教实验版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第1单元 准备课
课件PPT
2 比多少
学习目标
课件PPT
1.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会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常用的方 法是一一对应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准备课全单元完整版课件

小结:
通过刚才数一数的活动,我们不仅能 数清物体的个数,同时还知道,可以用不 同的数字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你能用这样的数字表示我们生活 中一些物体的个数吗?
三、达标检测 1. 数数身边的事物。教室里有几扇门?几
盏灯?几块玻璃?
2扇门 8盏灯 4块玻璃
2. 在1~10 中选出自己喜欢的数,并说一 句话。例如,我有一双眼睛,我家有四 口人……
我有2只铅笔。
3. 照样子画○。
○○○ ○ ○○○○
四、课堂小结 数一数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于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学生会出 现紧张情绪,首先运用轻松的谈话提高学生学习兴 趣,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看到了哪些实物, 通过同桌、小组合作交流数一数它们的数量,提高 了学生数数的能力、观察能力。许多学生没入学前 就会数数,这里学生需要的是掌握数数的正确方法, 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达到不重复、不遗漏的目 的。最后,通过说一说、数一数身边的事物等例子 将数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知道了数 学就在我们身边。
练习课
R·一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练习数事物个数的基本方法。
2.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熟 悉“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学习重点
1.掌握数数的方法。 2.会正确比较物体的多少。
一、知识回顾
知识点1:数数。
1. 数一数,连一连。
知识点2:比多少。
2.在少的后面画“√”。
√
二、达标检测 1. 连一连。
■■ _▽__▽___▽__▽__▽___
3. 在多的后面画“√”。
√
四、课堂小结 比多少
人教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

VS
举例
如(5+2)-3+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 5+2=7,再算减法7-3=4,最后算加法 4+4=8。所以(5+2)-3+4=8。
04
数的连加和连减
连加运算规则及实例演示
连加运算规则
当有两个或多个数依次相加时,可以使用连加运算。例如,2 + 3 + 4 可以表示为 2 + (3 + 4)。
05
数的加减混合应用题
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思路分析
类型
数的加减混合应用题通常涉及到两个或多个 数字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解题思路
首先,要理解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确 定需要进行的计算步骤。然后,按照先加后 减或先减后加的顺序进行计算,注意运算的 优先级。
典型例题解析与讨论
例题1
解析
小明有5个苹果,吃了2 个后,又买了3个,现在 他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实例演示
以具体的数字为例,演示连加运算的过程。例如,用具体的数字演示2 + 3 + 4的计算过程,并解释为什么可以 这样计算。
连减运算规则及实例演示
连减运算规则
当有两个或多个数依次相减时,可以使用连减运算。例如,10 - 3 - 2 可以表示为 10 (3 + 2)。
实例演示
以具体的数字为例,演示连减运算的过程。例如,用具体的数字演示10 - 3 - 2的计算 过程,并解释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连加连减混合运算方法与技巧
方法
在解决连加和连减混合运算的问题时,可以先计算连加部分,再计算连减部分,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或相减。
技巧
为了方便计算,可以将连加和连减的部分分别进行括号运算。例如,对于表达式(2 + 3) + (4 - 1),可 以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和减法,然后再进行括号外的加法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准备课
第 1 课时
数一数
R 一年级上册
1
课堂探究点
数数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探究点
数数
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数一数,它们有多少个?
你能用这
样的数字
表示我们
生活中一 些物体的 个数吗?
归纳总结:
数数的方法:
1. 按一定的顺序或按物体的类别数,可以数得又
快又准确。
夯实基础
一、数一数,填一填。
2
4
5
3
8
9
1
7
6
10
二、看图圈数。
(7 8 9)
(5 6 7)
(5 6 7)
(5 6 9)
易错辨析 (选题源于《典中点》)
三、照样子,看数涂树叶。
4 略
6
2
5
辨析:数数时要细心,不要数多或者数少了。
四、照样子,数一数,画一画。
辨析:画完圆圈后数一数,看看和上方图片的数量 是不是对应。。
2. 常用的数数方法有标记数数法、点数法。
小试牛刀
1. 数一数。 (选题源于教材P8第1题)
5
7
2. 数一数,连一连。(选题源于教材P8第2题)
数一数:
1. 数数时,从1开始,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数,
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些物体 的总个数。 2. 用数表示图中的事物的数量时,一定要先数数,再 用相应的数表示。
1 准备课
第 2 课时
比多少
R 一年级上册
谁剩的多
小白兔三兄弟分到同样多的胡萝卜。老大说: “我吃了2根胡萝卜。”老二说:“我吃了3根胡 萝卜。”老三说:“我吃了1根胡萝卜。”现在它 们谁剩下的胡萝卜多?为什么?
1
课堂探究点
(1)同样多 (2)比多少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少。
夯实基础 (选题源于《典中点》)
一、把同样多的连起来。
二、将上下两组图中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三、比一比。 1. 在多的后面画“√”。
√ 2. 在多的后面画“√”。 √
易错辨析 (选题源于《典中点》)
四、在少的后面画“√”。 1. √ 2.
√
辨析:数数时要细心,不要数多或者数少了。
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多,没
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少。
(讲解源于《点拨》)
小试牛刀
1.(选题源于教材P7第3题) 在多的后面画“√”。 √ 在少的后面画“√”。
√
2.在多的后面画“√”。
√
比多少:
1.两种物体比较时,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的,这 两种物体的数量就是同样多。 2.比较两种物体的多少时,把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 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时,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多,没有
探究点 1
同样多
点击播放动画
归纳总结:
两种物体比较多少时,一一对应后,都 没有剩余的,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就是同样多。
(讲解源于《点拨》)
小试牛刀
(选题源于《典中点》)
1.将上下两组图中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探究点 2
比多少
问题:仔细看图,图中还可以比什么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
准备课
第 1 课时
数一数
R 一年级上册
1
课堂探究点
数数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探究点
数数
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数一数,它们有多少个?
你能用这
样的数字
表示我们
生活中一 些物体的 个数吗?
归纳总结:
数数的方法:
1. 按一定的顺序或按物体的类别数,可以数得又
快又准确。
夯实基础
一、数一数,填一填。
2
4
5
3
8
9
1
7
6
10
二、看图圈数。
(7 8 9)
(5 6 7)
(5 6 7)
(5 6 9)
易错辨析 (选题源于《典中点》)
三、照样子,看数涂树叶。
4 略
6
2
5
辨析:数数时要细心,不要数多或者数少了。
四、照样子,数一数,画一画。
辨析:画完圆圈后数一数,看看和上方图片的数量 是不是对应。。
2. 常用的数数方法有标记数数法、点数法。
小试牛刀
1. 数一数。 (选题源于教材P8第1题)
5
7
2. 数一数,连一连。(选题源于教材P8第2题)
数一数:
1. 数数时,从1开始,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数,
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些物体 的总个数。 2. 用数表示图中的事物的数量时,一定要先数数,再 用相应的数表示。
1 准备课
第 2 课时
比多少
R 一年级上册
谁剩的多
小白兔三兄弟分到同样多的胡萝卜。老大说: “我吃了2根胡萝卜。”老二说:“我吃了3根胡 萝卜。”老三说:“我吃了1根胡萝卜。”现在它 们谁剩下的胡萝卜多?为什么?
1
课堂探究点
(1)同样多 (2)比多少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少。
夯实基础 (选题源于《典中点》)
一、把同样多的连起来。
二、将上下两组图中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三、比一比。 1. 在多的后面画“√”。
√ 2. 在多的后面画“√”。 √
易错辨析 (选题源于《典中点》)
四、在少的后面画“√”。 1. √ 2.
√
辨析:数数时要细心,不要数多或者数少了。
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多,没
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少。
(讲解源于《点拨》)
小试牛刀
1.(选题源于教材P7第3题) 在多的后面画“√”。 √ 在少的后面画“√”。
√
2.在多的后面画“√”。
√
比多少:
1.两种物体比较时,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的,这 两种物体的数量就是同样多。 2.比较两种物体的多少时,把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 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时,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多,没有
探究点 1
同样多
点击播放动画
归纳总结:
两种物体比较多少时,一一对应后,都 没有剩余的,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就是同样多。
(讲解源于《点拨》)
小试牛刀
(选题源于《典中点》)
1.将上下两组图中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探究点 2
比多少
问题:仔细看图,图中还可以比什么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