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英汉翻译中词义的选择

合集下载

“汉英笔译”课程教学大纲

“汉英笔译”课程教学大纲

“汉英笔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翻译学院课程名称:汉英笔译课程编号:04222134英文名称: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学分:2开设专业:翻译专业先修课程:无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介绍汉外翻译历史与理论、翻译标准、翻译策略与技巧,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根据翻译目的,选择恰当的翻译技巧,完成相应难度系数的汉英篇章翻译,提高学生汉英翻译的基本技能和鉴赏能力。

(二)课程目标1.对两种语言现象差异和文化差异有较强的敏感性,有较强的汉英转换能力;2.能独立完成课程中的各种汉英翻译练习,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表达流畅;3.初步了解翻译基础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能将中等难度的汉语语篇章或段落译成忠实于原文、语言通顺的英语。

4.能对译例的优劣得失进行适当的评析,从而提高语言分析与综合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汉英翻译的历史和基本概念1.了解汉英翻译的历史及代表人物;2.了解汉英翻译学习的重要性;3. 通过练习掌握直译、意译、功能对等等相关翻译专业术语。

第二章翻译的过程及基本技巧1. 了解汉英翻译过程的不同模式;2. 掌握分析理解原文的方法及译入语的表达特点;3. 掌握并理解翻译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技巧。

第三章语言文化对比与汉英翻译1. 了解并掌握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2. 通过练习了解英汉差异对汉英翻译的影响与启示。

第四章汉英翻译中的主语选择1. 了解并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式方面的差异;2. 通过练习了解英汉语句式差异对汉英翻译的影响和启示。

第五章汉英翻译中的词义选择1. 了解并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在语义方面的差异;2. 通过练习了解英汉语句式差异对汉英翻译的影响和启示。

第六章汉语特殊句型的翻译1. 了解汉语“得”字句、“把”字句、外位结构、四字格等汉语特殊句型;2. 通过练习了解并掌握英汉语特殊句式的翻译技巧。

翻译方法:词义的选择

翻译方法:词义的选择

1. 词义的选择——误译举例
Translation Practice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Directions: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One of the essential points is that you should try to broaden your horizons.
5. 幽默感会有所帮助,有时讲个和自己有关的小笑话也会使谈话轻松 (lighten) 起来。
6. 只有当你愿意交谈并认真地听的时候,你才能成功地与周围的人交朋友。(only when… )
1. 词义的选择 ——根据词汇的褒贬确定词义
要做个好推销员一定要有闯劲才能成功。
侵略成性的国家威胁世界和平。
2) A good salesman must be aggressive if he wants to succeed.
1) Aggressive nations threaten world peace.
词是句子甚至整个语篇的基本构建单位,如何选择恰当的词义,是翻译过程中首先要碰到的问题。只有选择了恰当的词义,并在必要时加以恰如其分的引申,才能确保译文的通顺。英语和汉语的词汇都非常丰富,英语的一词多义,汉语的一字多义的现象十分普遍。译者只有在掌握词典基本释义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搭配习惯确定和选择词义,才能进行不同的翻译搭配,并确定词义。
1词义的选择
翻译方法:词义的选择
1. 通过词语的搭配选择 词的搭配关系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英语和汉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的组合规律或搭配习惯。因此,在翻译中,可以通过词之间的固定关系选择词及确定词义。以“run”为例:

翻译方法:词义的选择

翻译方法:词义的选择

直译法
总结词
直接翻译原文的词义
详细描述
直译法是指按照原文的词义和结构进行直接翻译,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意象和表 达方式。这种方法能够保留原文的特色和风格,但有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翻 译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意译法
总结词
根据语境翻译原文的意蕴
详细描述
意译法是指根据原文的语境和意义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词义和结构,以传 达原文的意蕴为主要目的。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含义和深层意义,但 可能会牺牲原文的一些形式和风格。
总结词
保留原文发音,适用于特定术语和人名
详细描述
音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发音来翻译,通常用于特定术语和人名的翻译。例如,“CocaCola” 可以音译为“可口可乐”。这种翻译方法保留了原文的特色和发音,但可能不
利于读者理解其实际意义。
06
总结与建议
总结翻译方法:词义选择的要点
准确理解原文词义
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准确理解原文中 词汇的含义,包括其基本意义和可能的
音译法
总结词
保留原文的音节或发音
详细描述
音译法是指保留原文的音节或发音,用目标语言的文字来表达。这种方法常用于翻译人名、地名、品牌名等特殊 词汇。音译法能够保留原文的音韵和特色,但有时可能会造成语义上的不明确或不自然。
04
词义选择的原则
准确性原则
总结词
译文应准确传达原文的语义信息,避免 歧义和误解。
01
根据上下文语境,确定词义的准确含义,避免歧义。
情景语境
02
考虑说话的场合、时间、地点等因素,选择最符合情景的词义。
文化语境
03
结合文化背景,理解词语在特定文化中的含义,确保翻译的准

汉英翻译教程--词的选择

汉英翻译教程--词的选择

• (―)“情况”:这个词的基本意义与英语中的 situation, condition等词相近,但是究竟怎样翻译, 还须根据语境来决定。 • 在这种情况下 • under these/such circumstances • such being the case •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specific condition • 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 This state of affairs must change. • 现在情况不同了。 • Now things are different. • 他们的情况怎么样? • How do matters stand with them?
• 语境和词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词义依赖 语境, 语境影响着词义 • 词义的转变与语境的要求是分不开的,语 境是影响词义转变的前提,在一定的语境 下,词义的转变取决于词义的多重性以及 语言使用者共同的语言知识。因此我们在 翻译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择符合语境的 语义。
• (1)他(听到这话)心里一跳,脸色也变了。 • At this his heart missed a beat and he became pale. • 原文“心里一跳”译成missed a beat字面意思完 全相反,但表达了同样的含义。如果机械照搬 原文形式,译成His heart jumped and the colour of his face changed就不符合译文语言表达习惯了。 在翻译时,如果不根据汉英两种语言表达上的 差异作必要的变动,而采取词与词“对号入座” 的办法,既不能达 意,又无法忠实于原文。
• (2)你不知道,金八这家伙背景复杂,不大 讲面子。(曹禺《日出》) • Don’t you realize that this fellow Jin has all kinds of dubious connections and that he’s no great respecter of persons? • 原文中的陈述句在译文中转换为疑问句, 同时利用英语成语 no respecter of persons (不是看人行事的人,不偏心的人,对任何 人一律看待的人)译出“不大讲面子”的 含意,形式虽有改变,但却表达出原文的 思想内容。

《新英汉翻译教程》第五章词义的处理_参考译文

《新英汉翻译教程》第五章词义的处理_参考译文

同学们,我们的老师把《新英汉翻译教程》的课堂互动答案不给我们,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这是我好不容易整理的,同学们仅供参考哦,,,,第五章词义的处理T echniques of T ranslating Words and Phrases课堂互动2: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词性和词义搭配(参考译文)1. Just as exercise strengthens the heart and lungs, bones and muscles, it may also power up the brain.【译文】运动不但能强心、健肺、壮骨、筋肌,而且还能健脑。

2. We shall never see his match.【译文】他那样的人恐怕不会有第二个了。

3. The vote was 35 to 25, a margin of 10.【译文】表决的结果是35票对25票,相差10票。

4. The report is thoroughly sourced.【译文】这项报告的来源很完备。

5. This hotel can’t be matched for friendliness.【译文】这家旅馆服务态度之好无与伦比。

6. She was rather advanced in years for a maiden.【译文】在没有结婚的女孩子中,她年龄算是相当大了。

7. Every one of us poured forth his expertise.【译文】我们每个人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长。

8. I’ll not abuse your hospitality.【译文】我不会辜负你的热情厚谊。

9. I long for you terribly. The moment we say good-bye and I close the door, my torment begins.【译文】我想你想得要命,我们一分手,关上门,我心里便觉得煎熬。

英汉翻译中词义的选择

英汉翻译中词义的选择

英汉翻译中词义的选择英汉翻译中词义的选择袁晓(河南城建学院外语系)摘要:选择正确、恰当的词史是保证译文质量的重要前提。

词义的选择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幸通过具体实例总结7英汉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翻译;词义;选择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用另~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是不同语言的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桥梁。

在翻译的过程中.从译文语言中寻找和挑选恰当的词语对于准确、完全的表达原文的内容非常重要,正确、恰当的词义选择是保证译文质量的重要前提。

1、词义选择的必要性我国著名翻译学家严复曾提出翻译的标准为“信、达、雅”。

所谓的“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

然而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译事三难,“归根到底,‘信’字最不容易办到”。

其中原因虽多。

但首先一层便是“字义难彻底了解”。

因为“字义实有种种不同方式的意义”。

由此可见翻译实际上是一门选择性的艺术(刘重德,1995)。

这里的选择性就包括词义选择,这是由英汉两种语言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的特点决定的。

一词多义指一个词即使属于同一词类。

也具有多种意义。

世界各语言中都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英语也不例外,除了词汇出现频率较低的专门术语外.只有一个意义的单义词很少。

而且,越是常用的词就越具有多种释义和搭配,就越是灵活多变。

如:<牛津英语词典)(t he O xfor d EnI gli s h D i ct i ona劝中动词se t就有126个义项和与26个不同副词搭配构成的短语,其中set up又有67个意义。

不仅如此.英语中还有许多一词多类的现象。

一词多类指一个词属于多个词类.具有不同的语法意义。

如:ID.i xIU S,介词(减去)、形容词(负的);r ear形容词(后部的;背后的)、名词(后部,背面)、动词(抚养,饲养);a ss oc i a t e,动词(把……联系在一起;结交)、名词(伙伴,同事,合伙人)、形容词(副的)。

由此可见.词的翻译作为翻译过程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自不用说。

unit-5-词义的选择与引申-(1)

unit-5-词义的选择与引申-(1)

实用翻译策略与常用技巧Unit5 词义的选择和引申词义的选择和词义引申是翻译中最常用的翻译技巧。

也是英语翻译中最基础的工作,准确把握词义,并在必要时加以适度的引申,是保证译文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一方面,英语和汉语各自都有丰富的词汇,各自的词义又极其繁复;另一方面,这两种语言差异巨大,其词义关系错综复杂,往往难以找到词义完全对应的词。

因此,在翻译中绝不能拘泥于自己所记忆的词典提供的基本释义,机械地用固定的汉语词替换对应的英语词。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掌握每一个单词基本释义的基础上,根据这个单词所处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各种线索,判定其确切含义;同时,还需要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汉语的搭配方式,选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这一意义。

一、词义的选择(the choice of word meanings)英语与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一样,都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

所谓一词多义,即是指同一个词在同一种词类中,具有几个不同的词义。

在英语与汉语中,很难找到一词一义的对应情况。

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过程中理解英语原文中单词的意思,然后努力地寻找在汉语中与这个英语单词具有相同意义的常用表达方法。

就home这个词而言,大多数人都知道有“家”的意思。

但是,上下文不一样,home的翻译就完全不一样,如:I’ll see her home tonightIndia is the home of elephants.He’s at home with the classics.New homes are for sale.She’s at home where she is.Maternity home costs in America have gone up sharply.Much is produced here for home market.He looks on London as his home.由此可见,一词多义的现象在英语中十分普遍。

Unit 5 翻译技巧--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Unit 5 翻译技巧--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11. This is the last place where I expected to meet you. 我怎么也没料到会在这个地方见到你。
Translation techniques 1
c. Select word meanings according to speciality.
1. Power can be transmitted over a long distance.
Translation techniques 1
A. Selection of Word Meanings
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翻译时,要 在许多不同的词义中选一个最确切的词义,才 能使译文正确。词义选择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 入手:
Translation techniques 1
a. Select word meanings according to parts of speeches.
Translation techniques 1
4. Like charges repel each other, unlike charges attract. (adj.) 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 5. Like the human brain, a computer also has a memory where it can store vast quantities of information. (prep.) 计算机像人脑一样, 也有一个能储存大量信息的存储器 6. I hope I can operate the machine like you do.( conj.)
6.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他是最后来的。 7. He is the last man to do it. 他决不会干这种事。 8. 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 他最不配干这工作。 9. He should be the last (man) to blame.怎么也不该怪他。 10.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nsult. 根本不宜与他商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5章 英汉翻译中词义的选择 Diction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Warm-Up
1. He is a good chess player. 2. It is a good dinner. 3. She speaks good English. 4. I have done a good day’s work. 5. It was a girl with good manners. 6. The younger sister wants to have the good half of the bread.
mine is chemistry (他的专业是物理;我的专业是化学) 。mine 也可 以是一个实词,作为名词意为“矿井”、“矿山”。粗看in the factory and in the mine, 可以理解成in his factory, and in my factory 结构。但仔细分析上下文,这里是并没有提及“我的工厂”,而“在 工厂、在矿上有许许多多工人”解是合理的。
难句分析
(1) I think, however, that, provided work is not excessive in amount, even
the dullest work is to most people less painful than idleness. 译文 然而,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工作量不是太大,即使所做的
句子
(1) Like charges repel; unlike charges attract. (adj.) 译文 相同的电荷相斥,不同的电荷相吸。
(2) Like causes tend to produce like results. (adj.) 译文 类似的原因往往产生类似的结果。
(3) He likes mathematics more than English. (v.) 译文 他喜欢数学胜于喜欢英语。
译文 我相信,他所列举的是铁一般的事实。 英语中一词多类、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那么,如何从这
些纷杂的含义中选择出既符合上下文语境又切合文体与修辞特点 的词义出来呢?简单来说,在翻译中只要围绕中心意义(central meaning),通过上下文的语境和文体、修辞等特点来调整它的次 要意义(secondary meaning)。根据词汇学的理论研究,次要意 义的变化通常有词义的扩大、缩小、升格、降格、转移、抽象意 义和具体意义互相转化、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名词等方法。从英 汉翻译的角度来说, 我们可以根据文内因素(intralingual variables),如词性确定词义、结合上下文与前后搭配确定词义, 根据词的褒贬性确定词义, 通过适度引申确定词义等。当然还要顾 及文外因素(extalingual variables),如作者所处的社会及接受的文 化、宗教,甚至他所拥有的百科知识来确定某些词语的真实意义。 总之,我们切忌孤立地理解一个词,以免出现误译。
(7) The long tramp beats me. 译文 长途跋涉使我筋疲力尽。
(8) I beat the truth out of him. 译文 我从他那里探出了真实情况。
(9) They beat their swords into plowshares. 译文 他们化剑为犁。
(10) The sun continued to beat on them. 译难文句太分阳析还是热得炙人。
We hope that our most respected Secretary General will not forget himself, his poor health is known to everybody. 我们希望最可敬的秘书长先生不要过于操劳,要多 多保重,他的健康状况欠佳是众所周知的。
(4) I like lobster but it doesn’t like me. (v.) 译文 我喜欢吃龙虾,但吃了身体不适。
(5) Like knows like. (n.) 译文 英雄识英雄。
(6) Like attracts like. (n.) 译文 物以类聚。
(7) Like cures like. (n.) 译文 以毒攻毒。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把意义分成三类: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 or ideational meaning),言内意义(intralingual meaning),以及语用意义 (pragmatic meaning)。
指称意义是语言符号(包括句子)和它所描绘或叙述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
二、翻译示例
翻译过程中词义的选择是任何翻译工作者自始至终需面 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由于英汉分属不同的语系,所以在翻译 时源语与译语之间往往没有相对固定的词义对应关系。刘宓 庆在《文体与翻译》一文中用对比的方式归纳了英汉词字层 面上的五种对应情况:1. 完全对等,2. 多词同义,3. 一词多 义,4. 词义交织,5. 无对等词语。在词义辨析的基础上还归 纳了英汉词语翻译的8种常用技巧:1. 推演法,2. 移植法,3. 引伸法,4. 替代法,5. 释义法,6. 合并法,7. 图形法和8. 音 译法。在英译汉的过程中,针对原文的内容对词义进行选择 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词性确定词义、结合上下文和前后搭 配确定词义、根据词的褒贬性确定词义、也可以在语言产生 空缺现象的情况下通过适度引申来确定词义。下面我们通过 实例来进行分类学习:
(8) Like for like. (n.) 译文 以牙还牙。
(9) I’ve always wanted a garden like theirs. (prep.) 译文 我总想有一座像他们那样的花园。
(10) She acts like she owns the place. (conj.) 译文 她很霸道,就好像那些地方都是她的。
of whom the employer can know little or nothing, and to whom he is little
better than a myth. 译文 在工厂里,在矿上,我们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工人。(后半句没有翻译) 分析 mine 可以是物主代词(前面不加the),如His specialty is physics;
恶劣天气 阴沉的天空大雾 阴暗的天空 暴风雨 难走的路 沉重的心情 手段严厉 热烈的掌声 笨嘴笨舌 萧条的市场
句子
(1) That beat me. 译文 真把我难住了。 (2) We can beat him. 译文 我们可以打败他。 (3) He was cursing to beat the band. 译文 他骂了个痛快淋漓。 (4) These constant changes in the weather beat me. 译文 这儿变化无常的天气使我适应不了。 (5) He can beat me hollow he did it. 译文 他的数学比我高明千万倍。 (6) It beats me how he did it. 译文 我不懂他怎么干出这种事来。
译文 她喜欢无奶油的面包。
4. The cows are dry. (not supplying milk)
译文 这些母牛缺奶。
5. He gave us a dry lecture yesterday.
译文 昨天他给我们作了一个枯燥无味的讲演。
6. I am sure what he presented was a dry fact. (plain, undisguised)
1. 他棋艺高超。 2. 那是一顿丰盛的 晚餐。 3. 她英语讲得很流 利。 4. 我干了整整一天 的活儿。 5. 这是一位举止得 体的姑娘。 6. 妹妹要那一大半 面包。
Warm-Up
We hope Mr. White will not forget himself, gone are the days when a representative of a large country in UN. may do whatever he likes. 我们希望怀特先生不要忘乎所以,在联合国里一个 大国代表可以为所欲为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英国哲学家Wittgenstein说“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its use in the language.” (词义取决于它在语言中的使用)。Firth则更进一步说“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每个单词在一个新的上下文里就是一个新的单 词)。让我们先来看看英语中的常用核心词dry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所呈现出来的不同 词义:
1. I want my martini dry. (not sweet) 译文 我的马丁尼酒不要甜的。 2. There are still some dry st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译文 在美国尚有几个州禁酒。
3. She prefers dry bread. (without butter)
事再单调也总比无所事事好受。 分析 若把provided 看作过去分词,修饰work,语法上没有问题,但意思不
通,逻辑也不对。如果把它看作一个连词,作“假如”、“只要”解, 意思 就顺了。
(2) We assemble thousands of operatives in the factory, and in the mine,
界的实体或事件之间的关系。对应“玫瑰”这样客观世界里存在的物,英语里命 名为“rose”,而汉语命名为“玫瑰”。“rose”与“玫瑰”都是语言符号(不 同的语言符号),对应客观世界某一物时获得的就是指称意义或概念意义。
句子成分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构成言内意义,言内意义涉及语篇的韵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