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茵陈汤治疗ABO母儿溶血症60例
自拟紫芪茵陈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

表 1 2组 孕 妇 治 疗 后 效 果 比 较
注 :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① P< 0. 。 01
院 采 用 自拟 紫 芪 茵 陈 汤 治 疗 A O 母 儿 血 型 不 合 , 效 明 显 , B 疗
现报道如下。
2 2 2组 孕 妇 的分 娩 及 新 生 儿 情 况 治 疗 组 孕 妇 娩 出 活 婴 . 13名 , 胆 红 素 (3 ±2 . )mo/ 无 死 婴 ,0例 发 生 黄 疸 4 总 2 2 6 8t lL,  ̄ 4
合 属 “ 黄 ” 畴 。《 胎 范 医宗 金 鉴 》 ,胎 黄 者 通 体 面 目 皆黄 , 日 “ 其
色如 金 , 孕妇 湿热 太 盛 , 儿 在 胎 受 母 热 毒 , 生 育 有 是 证 乃 小 故
A( B 抗 体 效 价 比值 ≥ 1 1 8为 3 抗 ) :2 6例 , 1 2 6为 8例 。2 ≥ :5 组年 龄 、 体 效 价 比值 比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均 >0 0 ) 具 有 抗 P .5 ,
紫 芪 茵 陈 汤 对 治 疗 孕 期 母 儿 A O 血 B
母 儿 A 0血 型不 合 是 孕 妇 与 胎 儿 之 间 因 血 型 不 合 而 发 B 生 的 同 种 血 型 免疫 性 疾 病 。胎 儿 从 父 亲遗 传 获 得 的血 型抗 原 恰为母亲所缺少 , 抗原在妊娠 、 此 流产 、 娩 、 高症 等情 况 下 分 妊 进 入 母 血 循 环 , 激 母 亲 产 生 抗 体 。母 儿 A O 血 型 不 合 在 病 刺 B 理 上 的 改 变 主 要 因抗 原 抗 体 反应 导致 胎 儿 ( 新 生 儿 ) 细胞 或 红 破坏 , 生溶血… 发 1。可 造 成 孕 妇 流 产 、 产 、 胎 , 生 儿 可表 早 死 新 现 为 黄 疸 、 黄 疸 甚 至 死 亡 。2 0 核 04年 2月一 2 0 o 6年 1 0月 我
茵陈汤--防治新生儿溶血症

茵陈汤--防治新生儿溶血症
茵陈汤
此方出自《上海市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陈惠美》
【功能主治】
功能清湿热,消黄疸。
主治母儿血型不合之孕妇用以防治新生儿溶血症。
【处方組成】
茵陈15克、黄芩9克、
制军3克、甘草1.5克,
制成冲剂(以上为1袋量)。
每日2~3次,每次1袋。
自确诊后服至分娩。
【临床疗效】
应用16例患严重 AB0血型不合之孕妇,新生儿全部存活,其中3例新生儿在出生后4天发生高胆紅血症,6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此9例均未经治疗,黄疸自行消退。
应用10例严重 Rh血型不合者,9例新生儿存活, 1例死胎。
本方对轻至中度新生儿溶血症有一定预防作用, 如果在妊娠前对Rh 系统抗体高的妇女给服本方,至抗体下降后才开始妊娠,之后续服本方,效果更显著。
此方由善平安收藏供参考
欢迎各位读者,同道,老师分享,指正。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註明出處。
投稿建議請至:*****************
或直接:
廣州市海珠區黃埔古村胡氏祠堂隔壁耀南裡
傳承傳統道承岐黃
家傳家學溫暖喜悅。
茵陈汤加静滴丹参冻干粉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80例疗效分析

茵陈汤加静滴丹参冻干粉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80例疗效分析目的:探讨茵陈汤加静滴丹参冻干粉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疗效。
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建立产检卡定期产检的孕妇中筛选ABO血型不合者80例,从血清效价≥1∶128开始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研究组40例采用茵陈汤加静滴丹参冻干粉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因茵陈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治疗时间。
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时间(10±4)d,对照组治疗时间(23±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茵陈汤加静滴丹参冻干粉能降低母儿ABO血型不合孕妇的血清抗体效价,并缩短治疗时间。
标签:茵陈汤;静滴丹参冻干粉;母儿ABO血型不合;疗效分析母儿血型不合是因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族血型免疫疾病,胎儿从父方遗传下来的显性抗原侵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免疫抗体,当此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时,可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症。
这种情况对孕妇无影响,但可引起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或死胎,患儿可因严重贫血、心力衰竭而死亡;也可因大量胆红素渗入脑细胞引起核黄疸。
核黄疸病死率高,即使幸存,也会影响患儿的神经细胞发育、智力及运动能力[1]。
因此在孕期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母儿血型不合有积极意义。
母儿血型不合以ABO血型不合多见,目前母儿血型不合孕期治疗多采用口服茵陈汤,但疗程长,疗效欠满意。
笔者所在医院应用茵陈汤加静滴丹参冻干粉治疗母儿血型不合ABO血型不合疗效满意,疗程缩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建立产检卡定期产检的孕妇中筛选出ABO血型不合者80例,年龄16~44岁,平均(30±14)岁;孕周16~35周,平均(24±8)周。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研究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研究徐道芬;胡欣欣;陈祥艳;孙云【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8(027)003【摘要】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60例服用茵陈蒿汤加味,对照组60例给予葡萄糖、维生素等西医综合治疗,4周为1个疗程,随访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1.53%;对照组总有效率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血清抗体效价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改善中医证候,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3.22%,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母儿ABO血型不合疗效满意,能够有效降低母儿血型不合孕妇的血清抗体效价,改善中医症状,中药方剂简单、方便、有效,对于围产期保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总页数】4页(P446-448,455)【作者】徐道芬;胡欣欣;陈祥艳;孙云【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浙江温州325000;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浙江温州325000;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浙江温州325000;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浙江温州3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4【相关文献】1.双黄连粉针合茵陈蒿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78例 [J], 沈燕慧2.茵陈蒿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研究进展 [J], 杨爱华;施卉;郑丽3.加味茵陈蒿汤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疗效观察 [J], 张炎华;刘文静4.加味茵陈蒿汤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J], 叶绪春;李佐祥;曾祥芬;彭丽;邹健;叶绪芳5.茵陈蒿汤联合双黄连粉针在母儿ABO血型不合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J], 杨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茵陈固胎方治疗肾虚湿热型晚期先兆流产合并母儿ABO血型不合的疗效观察

茵陈固胎方治疗肾虚湿热型晚期先兆流产合并母儿ABO血型不合的疗效观察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茵陈固胎方治疗肾虚湿热型晚期先兆流产合并母儿ABO血型不合的疗效观察。
选取了60例被诊断为肾虚湿热型晚期先兆流产的孕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使用茵陈固胎方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治疗方法。
结果显示,治疗组产妇的ABO血型不合婴儿出生率显著降低,先兆流产和胎儿畸形情况也有所改善。
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
因此,茵陈固胎方对治疗肾虚湿热型晚期先兆流产合并母儿ABO血型不合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茵陈固胎方;肾虚湿热型;先兆流产;ABO血型不合;疗效观察一、引言先兆流产是指孕妇在怀孕20周以内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但胎儿尚未流失的情况。
晚期先兆流产则是指孕妇在怀孕28周以后出现先兆流产症状。
肾虚湿热型在中医理论中是一种肾气不足、湿热内蕴的病理状态,容易导致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而ABO血型不合则是指母亲的ABO血型与胎儿不同,容易导致胎儿的溶血症,进而导致免疫反应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茵陈固胎方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具有固胎、补肾、清热等功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茵陈固胎方治疗肾虚湿热型晚期先兆流产合并母儿ABO血型不合的疗效观察。
二、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对象:选取了60例被诊断为肾虚湿热型晚期先兆流产的孕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8.6岁;对照组年龄为22-36岁,平均年龄为29.2岁。
两组孕妇的孕龄均在28周以上,均存在ABO血型不合的情况。
2.2 治疗方法:治疗组使用茵陈固胎方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治疗方法。
茵陈固胎方药物组成:地黄、茯苓、熟地、当归、巴豆、五味子、陈皮、鸡内金、乌药各适量。
治疗组每日口服茵陈固胎方200毫升,分2次服用;对照组使用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输液补充营养等。
2.3 疗效评估: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疗效,包括先兆流产情况、胎儿畸形情况、ABO血型不合婴儿出生率等。
加味茵陈蒿汤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40例

肺 源性心 脏 病 缓 解 期 属 肺 肾 气 虚 型 者 应 采 用 补 益 肺
( n , %)
表 3 两 组 治 疗 后 心 电图 改 善 情 况 比较
气, 补 肾纳 气 的方法 进行 治疗 。
沉香 蛤蚧 丸 出 自《 单 方偏 方 精 选 》 , 本 方 具 有 温脾 补肾, 宣肺 化瘀 定 喘的作 用 。方 中沉香 降气 温 中 , 暖 肾 纳气 ; 蛤蚧 补肺 肾 , 益精血 , 止咳定喘; 人参 大 补 元 气 , 补脾益 肺 ; 地龙 利尿 , 解毒; 补 骨脂 温 肾助 阳 , 纳气 , 止
黄疸 、 溶 血 病等 造 成 智 力 障碍 , 故对 A B O血 型不 合 的
预 防与 治 疗 非 常 重 要 。 笔 者 采 用 加 味 茵 陈 蒿 汤 治 疗
A B O母 儿血 型不合 4 0例 , 现 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合为主, 约 占妊 娠 总 数 的 2 7 . 7 %, 是 我 国新 生 儿 溶 血 病 的主要 病 因 , 约占9 6 %, 也 是 高胆 红 素 血 症 的 常 见 病 因, 占2 8 . 6 % … 。母 儿 血 型 不 合 对 孕 妇 多 无 影 响 , 但 可 以引起 孕期 流 产 、 胎 儿 畸形 、 死胎 、 死 产 或 新 生 儿
免 疫 功能 , 去 除诱 发 因 素 , 减 少 或 避 免 该 病 的 急 性 发
作 。肺 心 病缓解 期 的 中医证 候表 现 主要 是 咳嗽 , 气喘 , 活动后 加 重 , 咳痰 , 痰稀色 白, 腰酸腿软 , 乏力 , 或畏 寒
肢冷 , 舌质 淡 , 苔薄 白 , 脉沉 细等 。按 中医辨 证 属肺 肾
茵栀抗溶汤防治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94例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8 期 太阳外中于风, 风痰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遂不利. . . . . . 缓为急者牵引故口眼斜。 ” 综上所述面瘫发病机理为正 气虚损 , 脉络空虚 , 外邪内侵, 经气受阻 , 瘀血内盛 , 痰 瘀互阻。据此采用 “内外合治” 之法 , 内服药以 “标本兼 治” 立法。 方中黄芪、 当归、 赤芍诸药合用益气固表、 养 血补血以固其 “本” 。 白附子、 僵蚕、 全蝎、 蜈蚣、 白芥子 合用燥湿化痰 , 祛风止痉通络; 防风、 羌活、 川芎、 白芷 活血祛风以治其 “标” 。外治所用中药面膜倒膜结合超 声波中药离子透入治疗的方法。 优势有二, 其一是超声 波的弥散和组织渗透作用, 使加入中药面膜中活血化 瘀、 祛风通络的药物成份 , 经皮肤透入体内。 其二是面 膜在使用过程中, 与皮肤产生亲和力, 将肌肤与外界空 气隔绝, 随皮温升高 , 血液循环加快, 皮肤毛孔张开, 使 面膜中的有效成分被最大限度吸收从而增强了治 “标” 的作用。从治疗的效果可知内服中药结合中药面膜倒 模、 超声波中药离子透入相结合的 “内外合治” 法治疗 面瘫起到了 “标本兼治” 功效, 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参考文献
[ 1] 朱文 锋 . 国家标 准应用 中医 内科疾 病诊 疗常规. 长
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 中 医美容 技术 [M ] . 北京: 科 学技术
出版社, 2006: 173 .
(收稿 2007212 2 17; 修回 2008 2 01 2 13)
1030 称, 皱眉、 闭目、 露齿、 鼓腮、 噘嘴等均恢复正常; 好转: 症状、 体征改善 , 但遗留不同程度的面肌功能障碍, 如 外观面部有轻微不对称 , 眼睑闭合欠佳 , 大笑时口角稍 歪斜等; 未愈: 症状、 体征无改善。 治疗结 果 治疗 组 63 例, 治愈 39 例 , 显效 17 例, 有效 5 例 , 无效 2 例, 总有效率为 96. 82% ; 对照组 60 例 , 治愈 11 例 , 显效 30 例, 有效 9 例, 无效 10 例 , 总有效率为 83. 33% 。 两组总有效率经秩和检验 ( P < 0. 001) , 有统计学意义。 典 型病 例 张某 , 男 , 54 岁, 干部。 初 诊日 期: 2004 年 11 月 18 日。 主诉: 左侧口眼歪斜 3 个月。患者 于 3 月前因酒后受凉发病, 在外院诊为 “周围性面瘫” 并予针刺和中西药治疗 2 个月, 未见明显好转, 故来我 科诊治。肌电图提示: 面神经轴索损害。 症见: 右额纹 浅, 右眼裂扩大, 右鼻唇沟平 坦, 右侧不能做皱额、 闭 目、 露齿、 鼓气等动作。诊为顽固性面瘫。采用牵正散 与补阳还五汤配合外敷药治疗 2 疗程后, 症状消失。 讨 论 《望诊遵经》 中记载:“口眼 斜者 , 风 中经络也” 。 《诸病源候论》 指出:“偏风口 是体虚受 风, 风入于夹口之筋也, 足阳明之筋, 上夹于口, 其筋偏 虚, 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急而不调 , 故令口 僻也。 ” 又 说 “ 风邪入于足阳明、 手阳明之经, 遇寒则筋急引颊 , 故使口 斜, 言语不正, 而目不能平视。 诊其脉, 浮而迟 者可治。 ” 《医方发挥 治风剂》 亦谓:“阳明内蓄痰浊 ,
茵陈蒿汤防治母胎血型不合80例疗效观察
[ 关键 词 】 茵 陈 蒿 汤 ; B 血 型不 合 A O; [ 图 分 类 号 ] R4 7 1 中 5 .1 [ 献标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文 08—97 ( 0 1 O 05 O 2 6 2 1 )5— 5 8一 3
病人 口咽分泌 物不 易 排 出 , 易误 吸 或 感染 下 行 引 起
肺炎 ; 人病情 重 , 病 时 间长 , 生 素 使用 不 合 理 病 卧 抗 等 因素有 关 。另外 , 疗 时 长 时 间应 用 大剂 量 糖 皮 治 质激 素 , 有些患 者 出现血糖 升高 , 会导 致病 原菌感 染 机会 增加 ; 症 患 者 使 用 呼 吸 机 、 管 等 侵 人 性 治 重 插 疗, 也是 导致感 染增加 的诱 因之 一 。 该 资料 显 示 : 0 9株 MR A 除对 万 古 霉 素 保 10 S 持高 度敏感 , 替 考 拉 宁敏 感 率 逐年 上 升 。对 其 他 对
参 考文献 :
[ ] 耐 甲氧 西 林 金 黄 色葡 萄 球 菌 感 染 防 治 专 家 委 员 会 .耐 甲 氧 西 1 林 金 黄 色 葡 萄球 菌 感 染 防 治 专 家 共 识 [ ] 中 华 实 验 和 临 床 J.
感染病杂志( 电子 版 )2 1 , ( ) 2 5— 2 . ,0 0 4 2 :1 2 3
型 免 疫 抗 体 IG抗 A( 滴 度 。 结 果 治 疗 组 临 床 总 有 效 率 8 . % , 照 组 5 . % , 组 差 异 有 显 著 性 ( < g B) 71 对 56 两 P O0 ) .5 。结 论 茵 陈 蒿 汤 防 治母 儿 A O血 型 不 合 有 满 意 疗 效 。 B
种类 抗 菌药物 均 出现不 同程度 的耐药 性 。因 呋喃妥
“溶血方”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60例临床观察
寝蓐j
“ 溶血 方” 治疗 AB O 母 儿血 型不合 6 0例 临床 观 察
张 梅芳 李 娟 ( 昆 山市 中 医医院 , 江苏 昆山 2 1 5 3 0 0 )
摘
要 目的 : 观 察 中药溶 血 方 治疗 A B O母 儿 血 型 不 合 的 临 床 疗 效 。方 法 : 选取 6 0例 A B O 母 儿 血 型 不 合 患者 , 予
种药 物 过 敏 者 ; ④ 合并 有 心 、 肝、 肾和 造 血 系统 等 严 后 果 , 严 重影 响 人 口出生 质量 。母 儿 血 型 不合 是 临
重疾 患者 ; ⑤ 无法 合作 者 , 如合 并有 神经 、 精 神疾 患 , 床 常见 的一 组抗 原 抗体 免 疫反 应 性 疾病 , 其类 型 以
中 图分 类 号 R 7 1 4 . 2 0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4 ) 0 3 — 0 0 4 3 — 0 2
近年来 , 笔者 采 用 我 院郑 氏妇 科 经验 方— — 溶 价 仍 未 恢 复 正 常 , 需继续治疗 , 每 次间隔 7 d , 重 复 血方 治 疗产 前母 婴 A B O血 型不 合患 者 6 O例 ,收效 2 ~ 3个疗 程 , 直至 治愈 或分 娩 。
较好 , 现 报道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3 疗 效 观 察 源自3 . 1 疗 效判 定标 准
茵陈蒿汤联合维生素C对母儿ABO溶血的临床研究
茵陈蒿汤联合维生素C对母儿ABO溶血的临床研究目的分析針对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疾病患者采用茵陈蒿汤、维生素C 联合用药治疗的疗效。
方法收集患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80例孕妇,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以维生素C、苯巴比妥用药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后的IgG抗体效价疗效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抗体效价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5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7.50%、0,低于对照组的17.50%、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疾病患者采用茵陈蒿汤、维生素C联合用药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避免新生儿溶血症的出现,值得借鉴。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Yin Chen Hao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vitamin C in the treatment of maternal ABO blood group incompatible hemolytic disease.Methods 80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ith 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mother and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vitamin C and phenobarbital,and 4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Yinchenhao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gG antibody titer and neonatal jaundice and the occurrence of neonatal hemolysis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antibody titer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50%,which was higher than 52.5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jaundice and hemolys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50% and 0 respectively,which was lower than 17.50% and 5.0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ABO blood group incompatibility hemolytic disease in mother and child were treated with Yinchenhao decoction and vitamin C combined therapy,which could obtain good curative effect and avoid occurrence of hemolytic disease in newborns.It is worth learning from them.Key words:Maternal and child ABO blood group incompatible hemolytic disease;Yinchenhao decoction;Vitamin C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疾病主要是因孕妇、胎儿血型不合而引发的同族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胎儿期、新生儿早期,其中又以孕妇血型为O型、胎儿或新生儿血型为A、B型较为常见,常易引发早产、流产、死胎、死产、胎儿畸形及HDN等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核黄疸,严重时会直接导致新生儿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茵陈汤治疗ABO母儿溶血症60例
作者:苏辉
来源:《延边医学》2015年第07期
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ABO母儿溶血症患者时使用茵陈汤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ABO母儿溶血症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进行茵陈汤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关键字:ABO母儿溶血症茵陈汤临床效果
ABO母儿溶血症指的是由于母体内的IgG血型抗体与胎儿的红细胞不合,从而造成了同种被动的免疫疾病[1]。
最常见的ABO母儿溶血症是胎儿的血型是A型或者B型,而母亲的血型是O型,这样就造成了两者的血型无法相容,当胎儿的红细胞进入母体内并开始循环时,就会促使母体产生抗体,其中IgG类的抗体就会通过胎儿的胎盘对胎儿的红细胞产生作用,从而导致新生儿出现早发性黄疸、核黄疸或者心力衰竭,甚至导致孕妇直接出现流产、死胎或者死产的现象[2]。
本研究对ABO母儿溶血症患者使用了菌陈汤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BO母儿溶血症患者共120例,年龄在23岁-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2±2.3)岁。
120例患者均为O型血,且怀孕周期为18-22周,平均为20.2周,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效价均≥1:64,患者的丈夫血型为AB型、A型或B 型,年龄在23-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1±1.8)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孕期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
每日1次口服维生素E,剂量为50mg;每日进行静脉滴注,药物成分包括了100mg的维生素C和40mL的浓度为25%的葡萄糖溶液。
观察组患者使用菌陈汤进行治疗,中药的处方如下:菌陈蒿15g,党参15g,黄芪15g,金银花12g,田基黄12g,炙甘草10g,山栀子10g和制大黄8g,患者每天一次以水煎服,剂量为200mL,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剂量进行加减。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并由患者匿名填写满意度调查表。
痊愈标准: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效价≤1:64,通过B超检查表示胎儿的发育良好;有效标准: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效价有所下降,通过B超检查显示胎儿的发育较好;无效标准: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效价没有下降,甚至出现升高。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
2 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病情均有好转,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ABO母儿溶血症是一种高危妊娠症,也是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母体内缺乏胎儿的血型抗原,而该抗原是胎儿从父亲处获得的[3]。
由于母体缺乏相关的血型抗原,因此当血型抗原进入到母体胎盘时,母体自身就会产生抗体,而该抗体则会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的血循环当中,导致胎儿的红细胞无法发挥凝集作用,从而引发母儿溶血症[4]。
通过研究现普遍认为,一旦母体血清中的抗体效价≥1:64,就极有可能引发新生儿溶血;而如果该比例为1:128时,新生儿会受到影响的风险将上升;如果该比例为1:512时,那么新生儿一定会受到影响。
因此要对母体内的IgG血型抗体效价进行定期的检测,从而有利于对ABO 母儿溶血症进行早期的阻断和及时的治疗[5]。
在中医学中认为,ABO母儿溶血症根据临床表现归属于“胎动不安”、“胎黄”、“胎水”等范畴,致病因素为湿、热,因此治疗时应该以清热利湿为主。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了菌陈汤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值得注意的是,药方中的大黄较为特殊,因为如果孕妇的使用不当,很有可能导致出现宫缩而引发流产,因此在使用的时候医护人员要全面掌握相关的禁忌症,并对药物的剂量进行严格地把握。
如果孕妇必须使用大黄,那么最好将其改为熟大黄,保证药效的同时也能确保胎儿的安全。
综上所述,在ABO母儿溶血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茵陈汤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延冬.茵陈二丹二黄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湿热瘀结型)随机、平行、单盲对照临床疗效观察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2] 叶绪春,李佐祥,曾祥芬等.加味茵陈蒿汤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4):77-78.
[3] 张炎华,刘文静.加味茵陈蒿汤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8):97-98,101.
[4] 刘娜.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产前诊断与治疗[D].陕西中医学院,2010.DOI:
10.7666/d.d127601.
[5] 柳春玲.茵陈蒿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ABO母婴血型不合29例体会[C].//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