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抗感染
经方临证治疗验案3则

经方 临证 治疗 验案 3 则
彭慕 斌
( 湖北 省应 城 市 中 医 医 院 , 湖北 应城 4 3 2 4 0 0 )
讨 论
已故 著 名 国 医 大 师 朱 良春 教 授 说 : “ 没 有 不 治 之
方 药 应 用 中国 民 间 疗法
C H I N A’ S N A T U R OP A T H  ̄J a n . 2 01 7 .V o 2 l 5 N o 1
苓 1 0 g健脾化 湿 ; 伴 咽痛 者 加银 花 1 0 g , 射干 1 0 g , 连
止 咳之 功 , 现代 药理研 究 杏仁及 桔梗 均能抑 制 中枢而起 镇 咳平 喘作 用 ; 还有 明显 的抗 炎 及免 疫 促 进作 用 ; 紫菀 宣肺 化痰 止咳 , 款冬 花温 肺 化 痰 而治 咳 , 二 药 合 用 能增 加治 咳 的作用 , 偏用 于久 咳 ; 百部 润肺 止咳 , 可用 于痉挛
过, 阴阳两 伤 而 表 未 解 , 改用桂枝加附子汤 ( 炮 附 子 用 1 5 g , 先煎 4 5 mi n ) , 1剂 汗止 , 3 剂 而愈 。 按: 桂 枝加 黄芪 汤 本 用 于肺 卫 不 固之 汗证 , 用 之不
症, 只有 不 知 之 症 ” , 笔者在 学习运用黄煌 教授 “ 方 证
变应性 咳 嗽是我 国慢 性 咳嗽 的主要病 因之 一 , 其 病
因学 目前 尚不 明确 , 大多 AC患者 由于没 能及 时 确诊 而
相应” 理论 过程 中, 感 到 朱 老 的话 诚 非 虚 语 !兹 将 笔 者 在 临 床 上 遇 到 的 3则 败 案 , 后 改 用 经 方 治 愈 的 病
方邦江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急症验案3则

方邦江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急症验案3则戴彦成,耿赟指导:方邦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科方邦江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急症分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的入室弟子,从事中医急诊临床及基础研究近40年,并深得朱老真传,熟谙中医经典,善于运用经方治疗急症。
笔者在急诊科工作期间,深受教诲,受益匪浅,现将方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急症验案3则,总结如下:患某,女性,32 岁,因“咳嗽伴咯痰发热1 周”收入院。
患者1 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伴咯痰,痰色黄质黏,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在当地医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6.88×109 /L,中性粒细胞89.01%,CRP 40 mg/L;胸片:右下肺感染。
后予抗炎、化痰等对症治疗,体温仍有反复,波动于37.5~39 ℃之间,伴咳嗽咯痰,痰色黄质黏难咯出,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急诊。
患者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中医诊断:风温肺热风热犯肺;西医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入院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4.45×109 /L,中性粒细胞84.34%,CRP 36 mg/L。
故治疗上仍以抗感染、化痰为主。
一诊:于患者入院后第2 日,患者仍有午后热盛,次日清晨身热减退,伴咳嗽咯痰,痰色黄质黏难咯出,口苦口干,纳少,大便干,小便尚调,夜寐安,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拟清热化痰,宣肺平喘,组方如下:麻黄9 g、生石膏60 g、苦杏仁12 g、芦根30 g、白茅根30 g、金荞麦30 g、鱼腥草30 g、枇杷叶15 g、蝉蜕9 g、僵蚕9 g、大黄9 g、滑石30 g、甘草9g。
5 帖,水煎250 mL,于两餐后温服。
二诊:患者予以上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第3 日体温渐平,并予以复查胸片及血常规。
胸片示:两下肺纹理增深,建议随访复查。
血常规无异常。
三诊于患者入院后第6 日,患者体温平,咳嗽咯痰,痰色白质稀可咯出,口苦口干好转,二便尚调,夜寐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
精深中医140个小经方,太珍贵了建议收藏、转发救人无数

中医140个小经方,太珍贵了!建议收藏、转发救人无数!1.清理血管壁的好方子:丹参、天麻、三七、山楂、西洋参、瓜娄壳、何首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一起打成粉,每天早晚一小勺,(胶囊可5粒)坚持吃3~5个月。
2.调节虚寒体质方子:干姜,肉桂,蜀椒。
1:1:1的比例,3味药等份混合打成粉,装入两层(袜子,手套,帽子)之间,盖发凉发冷的部位就行了。
3.各种骨刺:用干皂角捣碎加最好的山西老陈醋合成糊狀,贴在患处。
每次可用半小勺多,后固定好,上面用热宝加热。
4.预防血脂的升高和缓解轻度血脂高代茶饮方子;养生堂丨山楂20克,红曲10克,决明子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5.小孩尿床:硫磺4克,益智仁4克,带须根大葱。
碎粉用黄酒调匀,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2-3小时,每日2次。
6.治心肌缺血方:同仁堂丨五味子,桂圆肉,丹参各3两,红参须,红花各1两,红枣半斤,共分成3份煎成药汁,每天随意喝。
7.心阴虚失眠,手足热: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合用很好的。
8.小米粥可控制糖尿病:每天早晨煮一碗小米粥,要煮的干一点,里面放点核桃仁,枸杞子,又补脑,又补肾,又不升糖。
9.强筋壮骨茶:枸杞10克,大枣(炙烤)3枚,菊花5朵。
开水冲泡代茶饮。
10.胃溃疡,胃粘膜脱落:用猪蹄2-4个煮烂,沾白胡椒面(几岁就用几粒,研成面,分成7包),每天早空服一次,大约7天。
11.肾气不足阴虚手足热、盗汗:女贞子,益智仁打成粉,贴于肚脐。
12.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肠胃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
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13.疼痛不舒服:最好自己有一张人体穴位图。
当觉得身体那里疼痛不舒服的时候。
就用红花,栀子,莪术各等量打成的药粉,调成膏状。
敷在最痛的穴位上。
往往刚刚敷上药,疼痛就减弱或者消失。
杜惠兰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经验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21年2月第36卷第2期C JTC M P,February202丨.V o l.36,N o.2.863 .'----------------------------------------------------------------------------------------------•临证经验•杜惠兰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经验管凤丽,陈静,宋亚静,杜惠兰(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050200)摘要:经方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扛组方严谨.选药精简,效如枰鼓.备受丨n•世医家推崇杜惠 兰教授从医三十余载,学验俱丰,临证苒用经方治疗!u科诸疾,疗效a莕文章介绍杜惠兰教授*承辨证论治基本原则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化裁运用经方治疗痛经、卵粜谢肿,盆腔炎性疾病以及妇人脏躁验案 关键词:经方;杜惠兰;验案;痛经;卵巢囊肿;盆腔炎性疾病Experience o f DU H u i-l a n i n t r e a t i n g g y n e c o l o g i c a l d i s e a s e s w i t h c l a s s i c a l p r e s c r i p t i o n sG U A N F e n g-li.C H E N J i n g,S O N G Y a-j i n g.D U H u i-l a n(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050200. China )A b s t r a c t:Classical prescriptions are known as *the source of methodologies, the originator of prescriptions’. Theprescription is rigorous, the choice of medicine is concise,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 which is highly respected by themedical profession of later generations. Professor DU Hui-lan has been a doctor for more than 30 year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professor DU Hui-lan's experience of treating dysmenorrhea, ovarian cyst, pelvic inllammatory disease and hysteria under theguidance of dialectic theory and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differentiation of diseases. It has achieved satisfactor>-results in thetreatment of these diseases.K e y W o rd s!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DU Hui-lan; Examination of cases; Dysmenorrhea; Ovarian cyst;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经方是中医经典方的略称,主要指东汉著名医家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收载的200 多首名方。
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八大体质用方

6五积散(麻黄证+白术证+干姜证的组合)(抓葛根汤+当归芍药散+五苓散证)
(五)郁体方
1柴龙牡(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柴胡证)(抓原文)
2四逆散(舒缓神经,放松身心)(抓柴胡证+芍药证)
3小柴胡汤(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脉搏弦细)
(抓柴胡证+黄芩证+半夏 生姜证+人参 大枣 甘草人)
2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
(1)抑郁、疲劳、怕冷:柴胡证;
(2)焦虑、心烦、口苦:黄芩证;
(3)头汗、失眠、心中悸动、脐腹悸动:桂枝、甘草、牡蛎证(平冲气);
(4)口中干、大便干:天花粉证;
(5)肠鸣下利,舌面水润:干姜证。
3大黄附子细辛汤(大黄证+附子证+细辛证的组合)(抓大黄证+附子证+细辛证)
(四)实体方
1大柴胡汤(柴胡证+半夏证+大黄腹)(抓柴胡证+半夏证+大黄人)
2大承气汤(大黄腹、大实痛)(抓大黄证+厚朴、枳实证)
3防风通圣散(麻黄证+石膏证+大黄人的组合,强人!)(抓麻黄证+石膏证+大黄人)
4芍药甘草汤(骨骼肌结实有力易痉挛、平滑肌易痉挛)(抓芍药证)
5桃核承气汤(血气上冲—其人如狂---桂枝证;盆腔瘀血—少腹急结—桃仁证;大便干结---大黄证)(抓气上冲的桂枝证、盆腔瘀血的桃仁证、大便干结的大黄证)
8栀子柏皮汤(黄连解毒汤的缩减版)
9八味除烦汤(气-火病)(栀子厚朴汤的扩充版,抓栀子证+厚朴、枳壳证)
(三)虚体方
1桂枝汤(桂枝人调体方、强壮方)(抓桂枝人)
古方二陈汤的标准配方

古方二陈汤的标准配方
古方二陈汤是以药物经方为主的汤剂,由于其疗效卓著,传承至今。
标准配方为:
一、阿胶12克,山药10克,白术10克,川芎15克,红花15克。
二、黄芪12克,决明子10克,枳实20克,桔梗20克,紫苏12克,当归10克,柴胡15克。
三、熟地黄15克,熟茯苓15克,麝香10克,臭豆腐皮20克。
四、厚朴10克,白芍15克,芩 Tang 10克,大枣10枚,生姜
10克。
五、炙甘草15克,玉竹10克,乌药15克,附子25克,半夏15克。
准备方法:
1.将上述药物分别置于碗内,加水1升,煎煮至剩去半升,去渣。
2.将剩去的半升汤水再加入适量的蜂蜜,微火再煎,至少剩1/4升,
再去渣。
3.冲服时,取汤30 克,加入蜂蜜适量即可。
用药功效:古方二陈汤主要用于抗感染,清热解毒,活血化淤,
行气止痛,滋阴润燥等作用。
可治感冒引起的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及肺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以及中耳炎,眼肌炎,鼻窦炎,支气
管炎等;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中
耳炎,慢性咽炎,慢性喉炎,及其他病症等;也可用于痛风,痛风性
关节炎,肌肉酸痛,风湿性关节炎,痛经,痛经性不孕,乳腺增生,
停经,胃肠不适,乙状结肠炎,大便秘结,痔疮,白发早衰,汗出不止,心悸,脾胃虚损等。
中医经方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组成用法] 柴胡10~20g、黄芩6~10g、半夏6~15g、人参5~10g、甘草5~10g、生姜10~15g、大枣5~10枚。
水煎,分三次服用。
[方证] 1.胸胁苦满或上腹部疼痛,或胆囊部明显压痛。
2.发热或低热持续,呈寒热往来样。
3.心烦喜呕,或呕吐,口苦,默默不欲饮食。
4.脉弦,或弦细,或弦滑,或沉弦。
5.苔黄或黄白相兼,或淡黄,或黄腻。
[现代应用] 1. 以胸胁苦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如急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肝胆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病,均可表现为胸胁部的胀满不适。
肺炎、胸膜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也可以有此表现,只不过范围上有所不同。
2.发热性疾病。
主要为病毒、细菌等造成的感染性发热、如感冒、急慢性扁桃体炎、结膜炎、疟疾、伤寒、妇女经期发热等。
这些疾病中,有表现为寒热往来的,有表现为持续高热的,也有表现为不规则低热的,不必局限于条文。
近来有人将本方用于艾滋病的治疗。
3.根据“休作有时”的方证特点,对于支气管哮喘、癫痫、心绞痛、变应性鼻炎、经前紧张综合征等反复发作性疾病可以选用本方。
一些定时发作性疾病也可使用本方,如夜半咳嗽、子时哮喘、子时发热、子午时牙痛、子午卯酉时胃痛、午时瘫痪等。
4.其他分布于“少阳带”的疾病,如偏头痛、肋间神经痛、旋耳疮(耳廓湿疹)、腮腺炎、鼓膜炎(暴聋)、化脓性中耳炎、甲状腺炎、乳腺炎、腋汗以及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炎等也多有出现本方证的机会。
5.以“默默不欲饮食”为代表的情绪低落或欲望低下性疾病,也有用到本方的时候。
如神经性食欲缺乏症、心因性阳痿、肠伤寒出现的表情淡漠以及默默不欲入寐的失眠症等。
[经验参考] 小柴胡汤又称为“三禁汤”,反观之,即除了适合“汗”、“吐”、“下’’之外疾病都有应用的机会。
本方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恰如日本汉方家丹波元坚所说“伤寒诸方,惟小柴胡汤为用最多,而诸病屡称述之”。
历代医家们对本方的应用经验也都异彩纷呈。
有以胁痛为主证的,如许叔微治董齐贤病伤寒数日.两胁挟脐痛不呵忍,或作介豚治之。
经方治疗感染后咳嗽验案二则

表 1 两 组 不 良 反 应 比 较 (n=19) 例 (%)
恶心、呕吐
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治疗组
2(10.5)*
3(15.7)*对照组6(31.5)5(26.3)
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3 讨论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就诊时大多已失
去手术机会,需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如何 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 的生存期,减轻临床症状,使晚期肺癌患者能获得较 好 的 治 疗 机 会 ,是 中 医 临 床 科 研 的 重 要 课 题 [1]。
[2] 王宁,黄林平. 参芪扶正注射 液 对 淋 巴 细 胞 的 作 用 [J]. 中 国 中 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6,13(2):61- 64.
[3] 马丽雅. 四君子汤加减在抗肿瘤中的作用[J]. 浙江 中 医 学 院 学 报,2004,28(2):44.
[4] 邓家刚,梁宁,林启云. 鸡血藤总黄酮对血虚模型小鼠造血功能 的影响[J]. 中草药,2007,38(7):1055- 1056.
肺癌在中医中属肺积、劳嗽、息贲等范畴。 肺主 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活人机要》云: “壮 人 无 积 ,虚 人 则 有 之 。”《医 宗 必 读·积 聚 篇 》提 出 : “积之所成,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其多属于本虚 标实之证。 尤其是肺癌晚期的患者,邪越盛而正越 虚,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气亦有伤 害,此时扶正显得尤为重要。 以黄芪当归汤为主方 治疗,方中黄芪甘平入脾肺为君,健脾益气、益胃生 津;当归补血不留瘀,活血不伤正;白术、山药、薏苡 仁健脾燥湿,助运化;茯苓健脾渗湿和胃;姜半夏和 中理气,降逆止呕;炒谷芽、炒 麦芽健脾消食 ;鸡血藤
活血补血,补骨脂温肾助阳;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 诸药,诸药合用使得脾健气升,胃和逆降,全方共奏 补脾益气养血之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方治疗胆囊炎进展(河北中医2006年3月第28卷第3期)【综述】胆囊炎可由胆道细菌感染、结石阻塞、寄生虫、胆固醇代谢失常、胆汁淤积等多种原因引起。
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胆囊炎应用包括:⑴柴胡汤类方:①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闫辉认为许多胆囊炎患者或多或少都有少阳病主症,而小柴胡汤的使用原则是“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俱“,故以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146例),药物组成:柴胡、白芍药各15g,制半夏、黄芩、川芎各12g,人参、川楝子、香附各10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4枚。
有黄疸者,加茵陈30g、郁金15g;有结石者加芒硝(冲服)30g、金钱草30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后下) 10g;便溏者加炒白术15g、炒山药15g。
②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凡肝胆气郁化火,或湿热蕴结肝胆以致疏泄失常,影响胆汁的正常运行和排泄而引起本病发作,属实证、热证者皆可用之。
刘菊华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炎胆石症40例,基本方:柴胡6g,黄芩10g,赤芍药、白芍药各15g,枳实10g,制半夏10g,制大黄10g,鸡内金15g.延胡索10g,香附10 g,郁金12 g,金钱草30 g,谷芽、麦芽各15g。
③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慢性胆囊炎,柴胡桂枝于姜汤温而不助胆热,寒而不伤脾阳,融温脾化湿、利胆和中于一炉,诚为慢性胆囊炎表现少阳违和,湿胜阳微变局之的对效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33例,柴胡10~15g,桂枝6~10g,干姜5g,黄芩6~12 g,瓜蒌根10~15 g,生牡蛎(先煎)15~30g,炙甘草3~5g。
④四逆散,治疗胆囊炎110例,药物组成:柴胡、枳实、木香、郁金、陈皮各10 g,白芍药18g,甘草6 g。
每日1剂,水煎至400 ml,分早晚2次服。
加减:气滞重者加延胡索、川楝子、青皮、香附各10g;湿热重者加茵陈30g、蒲公英30g、车前子30g、黄芩10g、大黄10g;脾胃虚弱者加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8g,枳壳易枳实10 g;伴结石者加金钱30g、海金沙30g、鸡内金12g;兼瘀者加丹参30g、生山楂30g、桃仁10g、莪术10g。
⑵泻心汤类方,临床上由于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而损伤脾胃,导致升降失常,运化失司,湿浊内生,进而影响肝胆疏泄,郁而化的热,遂成土壅木郁、寒热错杂的胆囊炎。
常见的治疗胆囊炎的泻心汤类方有半夏泻心汤、黄连汤等。
黄连汤主治寒热相兼,上热下寒之证:黄连10g,半夏10g,人参5g,桂枝15g,炙甘草15g,干姜10g,太枣6枚,陈皮15g,厚朴10g。
⑶承气汤类方:①运用大承气汤治疗胆囊炎、胆石症32例,药用:生大黄(后下)、郁金、木香各9g,枳壳、延胡索各15g,芒硝(冲服)2g。
②小承气汤加味治疗急性胆囊炎1例,处方:生大黄、厚朴、枳实、柴胡各9g,黄芩18g,焦栀子、郁金各15g,生甘草6g。
③核桃承气汤用之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胆囊炎,大黄10g,桃仁20g,桂枝15g,黄芩10g,黄连10g,枳实10g,甘草6g。
痛甚加白芍药15g、延胡索10g;发热加栀子10g、金钱草15g。
④大陷胸汤:瓜萎20 g,黄连、法半夏、木香各12g,茵陈、白芍药各30g,柴胡、延胡索各15g,甘草6g。
2.经方治疗儿童心肌炎体悟(中医杂志2008年第49卷第4期)心肌炎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属中医学胸痹、心悸、怔忡、虚劳。
笔者以经方治疗儿童心肌炎收到了较好疗效,如橘皮竹茹汤重用生甘草补虚宁心清胃,甘缓止呕,可治心肌炎心律失常呕吐;葶苈大枣泻肺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可治水气凌心,心气不足之心悸(心肌心包炎);以炙甘草汤为基本方治疗心悸(心肌炎早搏)等等。
3.经方治疗复发性口疮临床应用举隅(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lO年8月第26卷第4期)复发性口疮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具有灼痛感,有周期性,复发性和自限性。
病因不甚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复发性口疮与免疫、系统性疾病、微循环障碍、细菌及病毒感染、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复发性口疮属“口疮”范畴,主要由于患者素体火旺,或肝郁气滞郁而化火,或阴虚火旺上炎,或心脾积热、火毒上攻等所致。
笔者分别用甘草泻心汤加减(生甘草15g,煮半夏10g,干姜8g,党参15g,黄芪15g,黄芩10g,黄连6g)治疗中焦亏虚,邪热上炎证;用乌梅丸加减(乌梅30g,党参30g,当归10g,黄柏10g,黄连8g,桂枝10g,附子10g,干姜8g,川椒6g,细辛3g,淡竹叶10g,生地黄15g,白术10g,厚朴10g,青皮10g,怀牛膝15g)治疗上热下寒证;用附子理中汤(附子10g,干姜10g,党参20g,炒白术10g,炙甘草6g,肉桂2g)中焦脾阳损伤,无根虚火上浮之证。
4.经方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6))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上根据病人症状、体征、舌苔、脉象、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本病因免疫缺陷病毒致病特点,常运用中药经典方剂,将中药加工成汤剂、丸剂、胶囊、颗粒等剂型,对艾滋病人进行积极治疗:①八珍汤:滋病应属中医学“疫病”、“虚劳”范畴。
《素问·刺法论》所谓“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特点。
临床上艾滋病人因气血亏虚常表现发热、咳嗽、乏力、气短、自汗、脱发、腹痛、头痛等不适症状。
常予八珍汤以起到气血双补,扶正固体作用。
伴虚寒加肉桂、黄芪温补气血,即十全大补汤;久病气虚导致中气下陷加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失眠、盗汗加酸枣仁、远志、五味子、煅龙牡养一tl,安神,收敛止汗;气虚自汗加生黄芪、浮小麦益气固表止汗。
②玉屏风散: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卫外功能失常,不能固护肌表,表虚气弱,皮毛疏松,常易病感冒。
予玉屏风散能减少病人感冒次数,减轻感冒症状,增加肌表卫外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常加红景天,参柒增强人体内的免疫功能;伴营卫不和加桂枝、芍药调和营卫;伴风寒者加防风、桂枝祛风通阳散寒。
③逍遥散:滋病病程长,病死率极高,需长期服药治疗,西药抗病毒治疗毒副作用较明显,有些病人不能耐受,易使患者丧失治疗信心,情绪焦虑,日久导致肝郁气滞,肝木郁滞日久上乘脾土,脾失健运,肝郁脾虚诸证发生。
予逍遥散服之,起到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作用。
胸胁胀痛、烦躁甚者,加玄胡、合欢皮,加强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作用;神疲、纳少、腹泻者,加苡仁、苍术健脾燥湿止泻;女患者伴月经不调加香附、益母草活血化瘀,理气调经。
④龙胆泻肝汤:滋病常见情志忧郁,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日久化火,肝火上扰症见头痛,烦躁易怒,目赤,口苦,耳鸣、耳聋;伴湿热下注,症见阴肿、阴痒,下半身皮肤瘙痒,不规则皮损伴糜烂。
予龙胆泻肝汤以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肝火甚者加夏枯草、决明子清肝火,散郁结;皮肤瘙痒甚者加白鲜皮、白蒺藜疏肝祛风,利湿止痒;皮肤糜烂者加马齿苋、苦参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5.经方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湖北中医杂志2007年第29卷第1期)【综述】①小柴胡汤治疗肝炎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认为小柴胡汤具有抗炎和保护肝细胞膜以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从而很好地起刘治疗慢性肝炎和预防肝癌的作用。
②复方四逆散(四逆散加黄芪、丹参、山楂、蒲公英)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总有效率为81.4%。
在改善症状方面.对于胁痛、腹胀改善最为明显。
张腊荣教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时强调疏肝养肝相结合、治肝先实脾,选方常用四逆散加减。
③茵陈蓠汤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
不论有无黄疸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并且认为茵陈蓠具有降低血清转氨酶的作用。
④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100例。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益气健脾活血药具有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促进抗体形成的作用。
所以黄芪建中汤加味对HBsAg、HBeAg阳性转阴和预防转化有较好的作用。
⑤用芍药甘草汤加昧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胁痛由于芍药甘草汤柔肝缓急,配合疏肝和养肝之品能起到很好的调肝作用。
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辨证属肝热脾寒者49例HBeAg 转阴率为91.9%;ALT显著下降I通过慢性轻、中度与中医分型侧重的疗效比较,脾气虚寒型患者不论轻中度,治疗效果最好。
由此可见,柴胡桂枝干姜汤应以脾气虚寒为主的寒热错杂证为适应症。
⑦应用大黄廑虫丸及配合除湿解毒、健脾益肾的中草药。
治疗携带HBsAg,同时有HBcAg及抗一HBc系列变化的患者。
用大黄座虫丸加减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和亚急性重症肝炎.每获良效。
⑧以利湿化浊合芳香化湿法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方用菌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及吴鞠通三仁汤化裁。
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近期治愈率100%以茵陈术附汤合平胃散治疗寒湿内阻型慢性肝炎效果显著。
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肝炎;以参苓白术散合四逆散化裁加减,治疗后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好转。
有笔者认为肝郁化火伤阴是慢活肝的重要病理基础,采用滋阴法治疗,以芍药甘草汤合一贯煎加减为主,同时兼顾脾胃配合他法,取得了较好疗效。
⑨干扰素联合小柴胡冲剂,能改善肝功能及胶原代谢功能,抑制病毒复制。
减轻用药反应,提高整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小承气汤加味联合前列腺素E (PGE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胆汁郁积患者,取得一定疗效;中药大黄廑虫丸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后早期门脉高压,经42周治疗,门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明显减小。
经方的实验研究进展董自波等用75%的乙醇分别提取茵陈蓠、栀子、大黄及茵陈蒿汤,观察其对D-GalN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果表明,茵陈篙汤保肝作用可能是茵陈蓠、栀子、大黄共同作用的结果。
周春祥等运用Picrylchloride致迟发性变态反应(PCIDTH)肝损伤动物模型。
将四逆散醇提物应用予上述动物模型诱导相给药作用,效应相给药有改善趋势。
结论显示,四逆散醇提物通过影响免疫细胞活化、移动及杀伤能力。
发挥改善细胞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
日本爱嫒大学医学院内科研究人员使用两组HBV转基因小鼠作为HBV携带状态的动物模型。
分3组分别以仅给予小柴胡汤、每月仅注射疫苗和既给予小柴胡汤也注射疫苗的方式处理。
结果表明,小柴胡汤能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症状,疫苗疗法与小柴胡汤结会可使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的复制减少。
巩海涛等通过药效学实验,可见大黄廑虫丸具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形成,降低全血粘度,提高血浆纤溶酶原活性的作用。
表明了大黄廑虫丸“活血通络、攻逐瘀血”机理。
谢世平等应用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研究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内TGF-β1mRNA,以免疫组化法检测I、Ⅲ型胶原及细胞因子PDGF-BB、bFGF.结果表明.鳖甲煎丸具有明显的扰肝纤维化作用。
能够从多个环节抑制肝脏纤维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