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验四则
李可老中医的经方之路,膝关节积液的四种治法

李可老中医的经方之路,膝关节积液的四种治法李可老先生治疗膝关节积液的四则医案,可以从中学到李可先生治疗此病的可贵经验。
正如作者所说“余治上症,不下200例。
症情大同小异,症型不出以上4类,皆从调整整体气化入手,得以根治。
”治法一县党校老乔之妻,60岁,1987年6月7日诊。
矮胖体型,风湿性关节炎久延,双膝肿大如斗,多次抽水,激素穴注,反复发作,3年不愈。
股胫变细,状如鹤膝。
脚不能着地,局部皮肤绷急紫黯,摸之如冰,神情疲惫,气怯畏寒,脉迟细,58次/分。
近月余,因血沉高,考虑关节结核,抗痨亦乏效。
症属高年久病,气阳虚衰,不能运湿,湿流关节,已成鹤膝风症。
选阳和汤加生芪五苓,益气温阳化湿:尘芪45克,熟地30克,麻黄3克,白芥子10克(炒研),鹿角霜30克,油桂、姜炭各5克,桂枝10克,白术、茯苓各30克,猪苓、泽泻各10克,生苡仁30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炙草10克。
上方连服5剂而愈,追访l年未发。
治法二装卸工温宝兴之妻,62岁,1988年2月3日初诊:车祸致右下肢骨折年余,右膝半月板损伤,近3月肿如斗,剧痛,彻夜嚎哭,惞热肿痛不可近,卧床不起已2月。
今日化验:白细胞19500,中性90,继发感染,积液。
舌红中黄,脉沉滑数实。
拟清热解毒,化瘀利湿:忍冬藤120克,生苡仁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川牛膝30克,蚤休、丹参、当归、元参、夏枯草、骨碎补各30克,桃红、白芷、甘草、乳没、车前子各10克,白酒100毫升,冷水泡1小时,急火煮沸10分钟,2次分服,3剂。
•外敷:白芷240克(研粉),酒煮为糊,分作2包,趁热交替贴敷膝部。
2月6日二诊:肿消强半,痛止,局部出现皱纹。
脘胀,不甚思食,腰困如折,脉滑。
毕竟年过6旬,一诊方寒凉过甚,有碍中焦气机升降。
改投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下病治上,益气行水,加肾四味鼓舞肾气:生芪45克,防己12克,四妙去黄柏(生苡仁45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桂枝10克,白术、茯苓各30克,猪苓、泽泻、车前子、甘草各10克,木瓜30克,肾四味各18克,白芷10克,外敷同上,3剂。
经方治验四则

由于 尿 中 1 7一酮 因 醇 约 8 %是 由雄 激 素 作 用 的 0 臀上 腺 皮耍 颧 固醇 衍 化 来 的 , 睾 丸 横能 减 退 晴 , 营 臀上
缝 方 治 聆 四 则
房 莉 萍 碾 志 敏 赓 州 市 第 二 人 民 臀 院 中 臀 科 ( 围 50 5 ) 中 1 10 赓 州 中 臀 檠 大 睾 ( 围 50 5 ) 中 1 10
1 眩 晕 案
胃 氯 而 收 功 。
按: 吴茱 萸 溻 雎 可 兄于 少 陲 、 陲 、 明三 短病 厥 中 , 横 德 餍 中下 二焦 虚寒 , 病 陲寒 溺 邪 不得 温 化 , 而 逆 上冲 。本 例患 者 眩晕 咂 吐 日久 ,中氯 大虚 , 寒 内生 , 脑 水 谷精 微 爱生 陲寒 溺 邪 上 冲 , 檠 后 氯 得 檠相 助 , 服 故 身 中燥 熟 ; 氯 振膏 ,如 日照营 空 ,陲霾得 散 , 随汗 邪
维普资讯
二 O O 二 年 第 五 期
莘 夏 臀 檠
2 治 瘵 方 法 和结 果 9 例 患 者 中均 用 谷 维 素 2 m 7 0 g日 3次 口服 做 基 磋 治瘵 半 年 ,封 照组 不 做 其他 虞理 。治 瘵俎 每 周 加用 一 次 苯丙 酸 i 5 g肌 肉注 射 , 口服 六 味 地 黄 溻 加 仙 i m 苣2
腺 皮 耍通 遇 下丘 腾一 垂 髓 使 皮耍 固 醇 分泌 增 加或 正 常 ,故 诊 断 檩辈 中测尿 中的 1 7一酮颧 固醇 溃 度 ,可 同 接 排 除垂 髓 和 臀上 腺疾 病 。 根掾 雄 激 素相 封不 足 的 骚病 横 制 ,臆 用 苯 丙酸 鞯 青 同断提 高 血浆 游 蘼睾 酮 溃 度 , 茅 、 苣 仙 仙重 脾 可 温 捕 臀 , 味地 黄 荡 以滋 臀 陲 , 持 , 提 高血 浆 睾酮 溃 度 六 有 镄 的 作 用 , 二 者 合用 可 提 高瘵 效 。 故 人在 中年 后期 , 只是 睾 丸 横能 减 退 , 且 横髓 其 不 而 它 器 官 和部 位也 有 不 同程 度 的横 能 减 退 ,有 的 部分 可 能 是 明颢 减 退 。 因此 更年 期 综合 征 的 合 并症 较 多 ,酶 床 表 现後 雄 , 以致 忽 略 了本症 诊 断 : 瘵 效果 不 佳 。 治
严仲庆运用经方治疗失眠症验案四则

严仲庆运用经方治疗失眠症验案四则沈昱颖;严仲庆【摘要】[目的]探讨严仲庆老师运用经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经验。
[方法]以4则案例为本,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面论述严仲庆老师运用经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经验,对其遣方用药特色予以总结。
[结果]严仲庆老师认为,失眠症的主要病机为阳不交阴,与心、肺、肝、肾有着密切的联系,阴血亏虚和肝阳不足均为临床上引起失眠症的常见病因。
其主要证型为心肺阴虚内热、心肾阴虚火旺、心肝阴血亏虚、肝郁肝阳不足等,常用养心润肺、凉血清热,滋阴清火、交通心肾,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疏肝理气、助阳益心之法。
[结论]严仲庆老师临证处方精当,临床运用经方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其经验值得学习。
%Objective] To conclude Yan Zhongqing clinical academic experience. [Methods] Discussed in terms of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treatment, therapies of Yan Zhongqing teacher using classical treatment of insomnia clinical experience, herbal prescription summed up its characteristics, citing the case evidence. [Results] Yan Zhongqing teacher believes that the main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 is not paying for the yin yang, and heart, lung, liver, kidney closely linked to inadequate blood deficiency and liver yang common causes of insomnia are caused clinically. The main syndromes of heart and lung deficiency heat, heart and kidney Huo, heart and liver blood deficiency, lack of liver stagnation of liver-yang, etc., are used to support the heart and lungs, cooling heat; yin and clearing fire, balance between kidney and heart; Yin and Yang blood, Anshen; liver qi, yang Yixin of the law, and achieves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n clinical practice. [Conclusion]With appropriate clinical prescription of Mr. Yan, the treating method has clinical value.【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190-192)【关键词】严仲庆;失眠症;阴血亏虚;肝阳不足;用药特色;经方;名医经验【作者】沈昱颖;严仲庆【作者单位】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浙江,绍兴 312030;绍兴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5严仲庆先生系浙江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精研四大经典,虽出身绍派伤寒,但不持门户之见,对《伤寒论》颇有研究。
经方治验四则

经方治验四则王继弟,王世钦(淄博市中医院,山东淄博 255300)〔关键词〕经方;临床;治验〔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257-358X(2005)06临证时常涉及经方,本文介绍了笔者应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大定风珠、小柴胡汤、甘姜苓术汤,分别治疗长期反复发热、阴虚风动、胸痹、肾着腰痛等四个病例的治疗情况。
认为经方运用恰当,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1 长期反复发热案女,48岁,2004年3月26日初诊。
20d前“感冒”,发热,最高体温达39℃,服用扑热息痛、中药及多种抗生素均无效。
二便正常,无身痛、无呕吐、无咽痛、不咳嗽。
查见T:38.3~39℃,面赤,咽部略红,舌质红,苔薄黄。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5.7×109/L,N:64,L:27,未见异行淋巴细胞,出血热抗体阴性。
ALT:44u/L,AST:44/u,CT、心电图、胸片、彩超均无阳性发现。
辨证:表邪不解、阳气悱郁。
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葛根:桂枝6g,白芍9g,麻黄6g,炙甘草6g,生姜6g,大枣3枚,葛根15g。
水煎服。
一剂后当晚未再发热,睡眠好,至次日9时热渐升至39℃,嘱原方又进一剂,热势渐退。
29日见面赤、苔黄略燥,脉细数,此属阴伤之象,方用增液汤加减:银柴胡15g,大豆卷15g,青蒿12g,生地30g,麦冬15g,玄参15g,丹皮10g,丹参30g,金银花30g,连翘10g,竹叶12g,芦根30g。
三剂,至31日,已不发热,后期留有肺胃津伤之候,予甘寒养阴,以益胃汤加减以善后而痊。
按:综观脉证,考虑为太阳表邪不解,又不得小汗出,阳气悱郁在表,不得发泄之故。
在《伤寒论》中仲景称其为表郁轻证。
如原文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虐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本方为桂枝汤与麻黄汤1比1用量的合方。
为发汗轻剂,解表而不伤正。
因病在太阳至20日,不传他经,说明一是正气不足,二是邪气较轻,病人表现为面赤,是邪气欲找出路、自表而出也。
经方论治眩晕验案四则

案 3: 吴某 , 女, 5 6岁 , 2 0 1 2年 3月 1 5号 初诊 。诉 眩晕 3月
《 景岳全 书. 眩运》 篇 中指 出 : “ 眩 运一证 , 虚 者居七 八九 , 而兼火
兼痰者 , 不过十 中一二耳 。 ” 强调指 出“ 无虚不作眩。 ”
余, 常于躺下 、 起 床及头部转动 时诱 发 , 伴 头顶部 及枕 部痛 , 时颈
项僵 硬不适 , 有“ 颈椎 病 ” 史, 纳差 , 时欲 呕 , 舌淡, 有齿印, 苔 白
《 伤寒杂病论》 中直 接涉及 眩晕 的条 文有 3 0条 , 其 中《 伤寒 论》 中1 2条 , 《 金 匮要 略》中 1 8条。直接 涉及 眩晕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剂有 1 5
因病机作 了较多 的论 述 , 认 为眩晕 属肝所 主 , 与髓海不足 、 血虚 、
服 上方 1 剂, 头 晕消失 , 头 痛减轻 。5剂后 颈肩腰 背疼 痛减 轻 。再予以桂枝汤加味 5剂 痊愈。 案 2: 彭某, 男, 4 5岁 , 2 0 1 2年 3月 1 1日初诊 。诉眩晕反复发 作半 年 。已三次入院治疗 , 西 医诊 断 为“ 美尼 埃综 合 征 ” 。此次
5 0 g 。5剂 。
经方的含义 , 在中医界有两 种看法 : 一是 指宋代 以前 各个 医 家收集和积累起来 的有效方 剂 ; - - 是 指汉代 张仲景所著《 伤寒杂
病论》 中的方 剂。本 文所论经方是指后者 。
眩晕最早见 于《 内经》, 称之 为“ 眩冒” 。《 内经》 对本病 的病
部及枕部 痛 , 颈肩腰 背疼 痛 , 恶 寒无 汗 , 纳 差便 调 , 舌 淡苔 白滑 ,
褚玉霞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经带胎产病验案四则

“ 妇人之生 ,有余 于气 ,不 足于 血 ,以其数 脱血 也。 ”褚 玉
霞认 为该 患 者 年过 七 七 ,妇 女一 生历 经 经 、孕 、产 、乳 ,
郁 ,升阳除湿 ;车前 子 、生苡 仁利 水渗 湿 ,并 配合 外洗 剂 水煎坐浴 ,综合运用 ,最终取得 良好 的效果 ,使带 下治愈 ,
褚 玉 霞 教 授 运 用 经 方 治 疗 经 带 胎产 病 验 案 四则
段春红 何 慧 陶利利
郑州 4 5 0 0 0 8 河南 中医学 院 2 0 1 1级硕士研 究生 ,河南
【 摘
要】 以验案例举 的形 式介绍河南省名 中医褚玉霞教授治疗经带胎产病的经验 。
【 关键词 】 经带胎产病 ;经方;验案 ;褚玉霞 【 中图分类号 】R 7 1 4 . 1 2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1 7 — 0 1 3 8 — 0 2
石菖蒲 3 0 g ,广郁金 1 5 g ,杭 白芍 1 0 g ,五味子 1 5 g ,炙甘 草 5 g ,生姜三 片,大枣 5枚 。每 日 1剂 ,分 两煎温 服 ,7剂 。 嘱患者调饮食 ,畅情志 ,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 。 6月 2 4日复诊 :诉汗 出减少 ,心悸心 烦 明显 好转 ,嘱 继服 5剂 ,医嘱同前。后随访 诸症状消失。 按: 绝经 3年 后以心悸 心烦 ,烘 热汗多为主诉 就诊 ,当 诊断为绝经 前 后诸 证 。经 断前 后诸 证 是 以阴血 亏 虚 为本 , 虚热 内扰 为 标 为 病 机 … ,如 《 灵枢 ( 五音 五味篇》云:
李某 ,女 ,2 3岁 ,已婚。于 2 0 1 2年 3月 9日初 诊。以 “ 停经 四 十天 ,恶 心 呕 吐一 周 ” 为 主诉 求 诊 。末 次 月 经 2 0 1 2 年 1 月 2 9 日,患 者诉 停 经 3 3天 时 出现 恶心 、呕 吐 , 伴头晕 乏力 ,食 欲不 振 ,食 入 即吐 ,测尿 HC G (+) ,现 恶心 呕 吐加 重 ,食 欲差 ,舌 质淡 ,舌 体 胖 大 ,舌 苔 薄 白 , 边有齿痕 ,脉缓滑有力 。今 日查尿酮体 (+) ,彩超 示 :宫
经方治验四则

经方治验四则在中医的文献中,有一套叫“经方治验四则”的计算方法,是一种古老而精确的病理学思想。
古代医学家都以它为框架,用它来指导治疗和诊断疾病。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用更加精确、科学的方法来处理疾病,但是“经方治验四则”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理解中医学的基础。
“经方治验四则”的四个原则是:经脉治病,脉病,方治病,验治病。
如果要给每个原则都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可以这样说:经脉治病,指的是通过经脉及其关系来治病;脉病,指的是以脉象为标准,判断病情;方治病,指的是通过把药物和饮食等结合使用来治病;验治病,指的是通过查验病人,来判断病因和病症,并用药物治疗。
“经方治验四则”通过四个原则的结合,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病目的。
经脉治病,是以人体的经脉状况作为判断病情和决定治疗方法的依据,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基础。
脉病,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指标,依据病人脉象改变的大小,及其不同性状来诊断疾病。
方治病,是指根据病症来用草药、中成药或饮食等多种治疗方法结合治疗病人的。
验治病,指的是通过查验病人,来诊断病因和病症,并根据诊断结果用药物治疗。
虽然现代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是古老的“经方治验四则”依然是理解中医学的基础,是指导中药治疗的核心思想,在日常临床实践中也被广泛使用。
传统的“经方治验四则”对治病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它也有一些缺陷,包括但不限于脉象检查不精确,不能满足临床实践要求等。
因此,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些研究试图提高“经方治验四则”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以更好地支持临床实践。
在现代医学技术发达的今天,“经方治验四则”仍然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它指导着中医治疗疾病的思路,同时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一重要的概念,把它作为中医治病的正确思路,以便引领未来的中医临床实践。
经方治疗恶性肿瘤并发症验案四则

3 小 柴 胡 汤 加 减 治 疗 肝 癌 介 入 栓 塞 综 合 征
按
病 案 患 者 沈 某 , ,6岁 。 男 4 朴 9 。水煎 服 , 1一 剂 。服 方 7 2 0 g 每3 0 4年 4月就诊 , 发性 肝癌 行肝 原 《 寒论》 伤 中桂 枝 加 葛 根 剂 后 大 便 1行 一 次 , 便 量 增 多 , 动脉 栓塞 化疗 后 出现 肝 区 闷痛 , 3 大 发
导 ” “ 泄 ” 能 出 现 改 变 , 起 、排 功 引
2 黄 芪 建 中汤 合 枳 术 汤 1 桂 枝 加 葛 根 汤 治 疗 肺 治疗 大肠 癌 术 后 便 秘 癌 Ho r 合 征 me 综 病 案 患 者 史 某 , ,9岁 。 女 4
脾 胃与 大 肠 的关 系 失 调 。脾 主 运 化 是大 肠 “ 导 ” 能 正 常 的重 要 传 功 条 件 , 胃阳虚 气血 不 足 而致 气 滞 脾
水 停 于 大肠 , 以致 大肠 传 导 失 司 , 0 4年 6月行 手 排 便 困难 。详 审其 症 , 门坠胀 乃 病 案 患 者 冯 某 , ,6岁 。 患者 因直 肠癌 于 20 男 5 肛
患 者 因肺癌行 手 术治 疗 , 后 一 月 术 术治疗 。术后 始发 大 便 干结 , 少则 “ 劳 里 急 ” 征 ; 虚 之 胃脘 嘈杂 、 恶 背 出现 颈 项 强 硬 疼 痛 , 以 转 侧 , 难 右 3 1一 行 , 则 半 月 一 行 , 有 便 寒 、 沉 细无 力 为 “ 不 足 ” 候 ; 3 多 虽 脉 诸 之 侧 肢体 麻 木 , 出 较 多 , 风 。 西 意 , 汗 恶 临厕 努责难 出 , 门坠胀 , 肛 小便 大便 努责 不 下 、 白腻 为气 滞 水停 苔 口干不 欲饮 , 胃脘 嘈 杂 , 恶 之 征 。故 用 黄芪建 中汤 温 中 补虚 , 背 医诊 断 为 肺 癌 Ho r综 合 征 , me 给 清 长 , 予 脱 水 治 疗 无 效 。 中 医诊 断 为 痉 寒 , 舌体 胖 大 , 中 根 白腻 , 沉 细 用 枳术汤 行 气化 湿 , 者合 用 以 补 苔 脉 二 中 病 , 属 营 卫 不 调 , 气 不 舒 。治 无 力 。 辨 证 为 气 血 两 虚 , 阳 不 为 通 , 消 补 兼 施 而 相 辅 为用 , 证 经 通 以 气 宜调 和营 卫 , 肌 舒经 为法 。方 用 振 , 滞 湿 阻 。 中 医诊 断 为 便 秘 , 复 “ 肠 者 , 导 之 官 , 解 大 传 变化 出焉 ” 桂枝 加葛 根汤 加减 : 桂枝 1 g 白芍 证 属 阳虚湿 秘 。治 宜 温 中补 虚 , 5, 行 之 目 的 。 1 g 赤 芍 1 g 葛 根 2 g 生 姜 1 g 气 化 湿 。方 用 黄 芪 建 中汤 合 枳 术 5, 5, 0, 0, 饴 0, 0, 甘草 6 , g 大枣 1 g 桑枝 1 g 0, 0 。水煎 剂 。服 方 7剂 后 , 者 1 g 黄芪 2 g 白术 1g 生 姜 1 g 每 3一 患 0, 0, 5,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治验四则
经方治验四则是中医的四个基本法则,它是中医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它是中医诊断治疗的根本原理,是中医药学的实践基础,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经方治验四则指的是“以此见证,以此判断,以此为底治之”,它包括:晰证、流行、所致、病位四个基本原则。
其中,晰证指的是根据病人的表现,运用经脉按摩法、望诊法、闻诊法、问诊法、触诊法和脉象征象来分析出病人的病因病机,从而确定病症的特征,如何诊断病人的病情;流行指的是根据传统药物治疗的经验,运用现代药物学的原理,如中药、西药、抗生素、生物化学等,根据病情判断出所需药物,从而确定疗法;所致指的是根据病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体力状况、性格特征、脏腑功能状况,根据病人病情,从而制定调节药物和中草药,以达到强调病因治疗;病位指的是根据病人的病情,运用推拿、腧穴、拔罐、针灸、针刺等治疗方法,以达到改善病人的病情的作用。
经方治验四则是中医最基本的理论,它可以帮助中医学者从病人的病情中发现病因,根据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中医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经方治验四则也可以作为中医新药的研究标准,为药物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
经方治验四则是中医实践经验的结晶,在现代中医临床实践中,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经方治验四则的应用,可以保持中医的传统特色,使治疗方法更加全面、完整,有助于提高中医的疗效。
综上所述,经方治验四则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它是中医诊断治疗和药物研究的重要依据;应用经方治验四则,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病情,完善中医治疗方法,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