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中的地域性特征
风景画中地域性内涵分析

风景画中的地域性内涵分析摘要风景画在产生之初,地域性便潜藏在其中。
作为影响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地域性不仅为风景画的创作提供了素材积累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赋予风景画以文化内涵。
因此从地域性角度进行研究与分析,不仅可以推动油画风景创作中的为使地域性特色与内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而进行的积极探索,还可以使中国的油画艺术在世界的艺术之林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面貌。
关键词:风景画地域性分析探索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风景画作为油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题材表现形式,不仅在美术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且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也具有深刻的意义。
从文化传达角度上讲,风景画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了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审美需求,是人们的审美情感的真实流露。
风景画是主要以室外大自然为主要内容的图画。
凡山石、树木、街道、建筑、庭院、森林、原野、天空、云雾、雨雪、江湖、海洋等均可作为风景画的内容。
从风景画所描绘的这些题材上看,我们也可以较为直观地发现,这些对象大多都是客观存在、相对静止的生物。
作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不管画家所选择的题材是自然的风景,还是人类改造自然后的风景,也不管其表现手法是具象、意象还是抽象的,都离不开画家所生活的地域,即地域性。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风景画在创作过程中明显的带上了地域性的特点。
法国著名史学家丹纳在其名著中提出了制约文化艺术发展的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
在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时代并不是决定文化艺术发展的唯一要素,种族环境,即民族地域环境,也是决定艺术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鲍波德莱尔认为:“现代性”只代表艺术的一半,代表着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半;而另一半则是永恒不变的。
变化的是“艺术的躯体”,不变的则是“艺术的灵魂”。
事实上,在早起许多史学家在论述古希腊艺术的成因的时候,很多艺术理论家也讲希腊艺术的成就归功于希腊所处的环境,因此使希腊艺术成为一个不可企及的范本,也成为了西方艺术发展的光辉源头。
地域特色对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

PRACTICE·APPLICATION实践·运用文 丁 凯地域特色对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地域因素本身对人类就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艺术的中心则是我们人类,为此地域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必然的。
地域对于艺术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也能够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灵感。
因此我们会发现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地域性,这就充分体现了地域对于作品的影响。
在地域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下,风景油画的地域风格由此形成。
那么具体来说,地域特色对于风景油画作品的创作都将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呢?下面我们将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地域特色对油画风景写生题材的影响油画家在创作时对油画作品的绘画题材有着多种选择。
他们将主题进行确定,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寻找可以利用的素材,或者是先进行题材的选择,然后通过这些题材提炼出主题。
我们所说的题材实际就是那些能够被我们加工成艺术作品的素材,画家再将素材进行收集后进行整理和加工,然后才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地表现出来。
在我们的美术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必须要能够展示一定的思想主题,所以艺术家在进行题材的选取时,是不能够脱离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地域环境的,自然也无法隔断地域文化的影响。
所以说油画风景作品和地域特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俄罗斯油画的地域表现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东西南北之间的跨度较大,气候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各个地区形成了一些种类不同的植被和地质风貌。
而这些不同都为我们的油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我们在作品中既可以表现烟雨蒙蒙的江南景色,也可以彰显出北方高耸巍峨的高山形象。
以俄罗斯这个国家为例,该国的气候条件对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俄罗斯地处平原,拥有大片的森林,森林给俄罗斯人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便利。
为此很多的俄罗斯画家都将森林作为他们创作的题材,由此可以看出该地区人民对于森林的情有独钟。
例如希施金,他一生从未停止过对于森林的描绘。
(二)我国风景油画写生中的地域表现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个地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形成了独具地域特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就导致我们的风景油画作品呈现出了千差万别的题材。
地域因素对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

016一、地域因素的具体特征地域性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和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在人类活动中产生出来的。
一个区域的地域性并不只是包括它的地貌、风光以及气候人情等自然因素,还蕴含本土的历史渊源、文化积淀、社会成因以及周边学科影响等人文因素。
在中国当代油画风景作品中体现的地域因素主要包括画家把一定的地域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自然当作创作主题。
二、 地域性特征在油画风景创作中的呈现地域性影响着每个个体的塑造,画家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用眼观察,用心感受,是创作的前提。
从东北地区的黑土地到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从内蒙古草原再到南方的诗意绵绵,画家都深有体会,并且极力地用画笔刻画出属于自己内心的那片景。
(一)地域性因素在东北画家作品中的呈现东北地区有特殊的地域环境。
东北地区冬季时间长,温度低,每到冬季漫天遍野都是积雪,且山地面积广阔,植被众多。
这种气候地形特征孕育了东北地区画家用色粗犷而又猛烈,鲜明的颜色对比,大胆豪迈,给人的感受更为直接,传递的精神更为朴实。
在东北地区致力于描绘本土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中赵开坤是不得不说的。
他注重线条和线条、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和谐与匹配。
在赵开坤的作品中《长白老林》最能代表东北的地域特征。
雪地和高耸的树木是东北地域性的代表,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作品中体现的人文精神。
画面中画家通过苍劲有力的笔法、厚重饱满的色彩、疏密有致的景物,突出了老林的年代感以及画家深厚的绘画技法和色彩掌控能力。
整幅作品通过绘画语言如构图、笔触、色彩等反映出作者的主观感受、认识、思想和审美趣味,从而也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
(二)地域性因素在西北画家作品中的呈现同是北方,西北地区给人的又完全是另一种感觉。
西北地区远离海洋,常年降水稀少,高原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地形,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稀疏,被雨水冲击,形成千沟万壑的生态地貌,与东北地区相比更有一种悲壮之感。
在西北地区有一群致力于描绘黄土文化的画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白羽平。
“地域性”风景油画在“案例化”教学中的运用

‚地域性‛风景油画在‚案例化‛教学中的运用当下中国油画风景写生现象蔚然成风,不论是画坛名家、高校教师,还是艺术机构、美术爱好者,乃至院校的学生都积极投身到写生大军中,在美术界掀起了一股热潮。
全国知名画家的风景教学高研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也正在进行着教学改革。
试图研究地域性风景油画的技法语言及符号特征在教学中的运用,并以新疆地域为例,提出风景写生‚案例化教学‛的设想及具体实施方案。
新疆风景油画的优势在于浑然天成的地形地貌、多元化的民族特征以及气势宏大的人文景观,同时也有许多在油画风景领域成绩突出的‚原生态‛画家,这些都为教学实施提供了条件和契机。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传统艺术教学方法的问题愈加凸显,文章对新疆几位典型的画家进行梳理分析,将代表性油画形式语言总结成教学经验,望以点带面促进当前油画风景创作教学的探讨。
新疆地域性;风景油画;形式语言一、‚案例化‛教学与油画风景教学现状通过文献的梳理研究不难发现,关于案例化、专题化教学模式大量应用在工商管理、市场营销、MBA班、建筑设计教学等领域,而在艺术教学中明确表述或呈现相关研究成果的非常少见。
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诱导等功能,能够弥补理论教学中实践性不足的缺点。
具体到美术类的教学当中,就是把美术学科教学领域的成果和经典案例经验化、数据化、可操作化转换成教学方法和模式,让学生通过模仿学习能快速、高效地掌握某项专业技能课的原理和技法。
文章提及的‚案例化‛教学有三层意思一是指某一类型的油画风景写生方法和样式;二是指风景写生领域非常有特点、有成就的艺术家个案;其三是指写生对象地域性的类型化概括,如古城遗迹类的交河故城、高台民居,东疆自然风光类的巴里坤草原、北疆喀纳斯白桦林、木垒胡杨等。
当前风景写生已进入新的时期,案例化教学能更好地将发展的最新理念和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
如谢森教授工作室风景教学、张冬峰油画风景高研班、白羽平风景写生研修班等。
从白羽平的油画作品谈地域文化对油画作品风格的影响

从白羽平的油画作品谈地域文化对油画作品风格的影响一、白羽平油画绘画语言特点第一次接触白羽平先生的油画风景作品是在网络视频中无意间刷到的,第一眼见到这些作品就给了我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也是第一眼看上去就特别喜欢,所以在后期我都有一直关注白羽平先生和他的系列作品。
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社会,画家对于创作更需要的是仔细推敲和取舍,对于油画家来说最重要的传递手段是语言,作品中传达的精神是靠语言进行传递和交流的。
白羽平出生在山西,成长在山西,黄土高原养育出了他宽广的胸襟,多年来他都是以黄土高原为题材进行创作。
黄土、老屋和田间的小路,是白羽平绘画的主要题材和对象。
而谈到白羽平的风景油画,无论是被银装素裹的白雪覆盖的苍茫大地,还是广袤的山脊和没有开垦的荒地又或者是整齐划一的房屋住宅,都在他的画笔上描绘得痛快淋漓。
对他而言,“写生”就是他语言的表达方式。
所谓“写生”,就是直接以实物为观察对象进行绘画创作。
他曾经说过,为了不让自己的身上有别人的影子,他一直在不停地写生。
而他的写生,并不是看到什么画什么,并不是有一棵树就画一棵树、有一块石头就画一块石头,因为那样没办法构成一幅画。
他强调的是对画面的高度概括和主观归纳,该要的要,不该要的一律不要。
他认为按照自己的创作以及去归纳画面和构图的写生才是有意义的写生。
与其说白羽平先生的写生风景是一次写生、一种创作,不如说是他对养育他的故土的一种确认和弘扬。
他的画面空间充实、也很空灵,夹杂其间的情绪也似乎带了一些悲情的情感色调,整体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慷慨、威严壮大气而庄重的氛围。
白羽平的绘画,总是用一种特殊的视角来描述苍茫辽阔的北国风光。
就艺术语言而言,他不想把画面彻底抽象化,也没有刻意追求画面的形式美,反而追求的是画面中抽象的表现和具象的提示。
他认为画画要表现自己熟悉和能够触摸得到的东西,所以就有了苍茫的风景,也因此他坦率地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在自己的画面上。
在内容上反映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在艺术形式上体现了现代精神。
我的油画风景创作

在具体的创作阶段,我首先会进行大量的素材收集。这包括对景物的现场速 写、摄影以及搜集相关图片和资料等。这些素材将成为我日后创作的灵感来源。 接下来,我会根据收集的素材进行构思草图。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反复推敲画面 的布局、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光影的效果等。一旦构思成熟,我便会开始在画布 上落笔。
在色彩调性方面,我追求和谐统一。不同的色彩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我试图通过色彩的运用,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此外,在笔画操作上,我 注重细节的刻画。无论是树叶的纹理、水面的波纹,还是山峦的轮廓,我都会用 心勾勒。
四、中国意象风景油画在当代社 会中的意义
1、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国意象风景油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既 传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又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这种融合不仅 弘扬了中华文化,也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增强文化自信:中国意象风景油画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展现了中国油画的 独特魅力,为中国艺术家赢得了国际声誉。这种成功的经验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文 化自信,也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此外,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地域性特征还体现在精神内涵上。每个地域都有其 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精神信仰等。这些元素在画作中得到了反映, 也影响了画家的创作思维和表达方式。比如,西北地区的画家在创作时,往往会 将粗犷、坚韧的精神特质融入画作中;而东北地区的画家则更注重描绘自然与人 类和谐共生的意境。
首先,当代风景油画在光影处理上受到了印象派风景油画的启示。印象派画 家通过色彩的细微变化来表现光线的变化,使画面更加生动、明亮。当代画家在 创作风景油画时,也借鉴了这种表现手法,使画面更具光感和动态感。
其次,当代风景油画在色彩运用上也受到了印象派风景油画的启示。印象派 画家注重色彩的对比和搭配,使画面更加丰富、和谐。当代画家在创作风景油画 时,也采用了这种色彩运用方式,使画面更具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地域性的东北风景油画

地域性的东北风景油画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一个自然风景丰富多样的地区。
东北地区的东北风景油画以其独特的地域性和韵味而闻名。
东北地区的风景包括了广袤的草原、秀丽的山岳、翠绿的森林、蜿蜒的河流、美丽的湖泊等。
在东北风景油画中,这些自然景观被艺术家们通过画笔表达出来。
东北的草原是东北风景油画的重要题材之一。
宽阔的草原上牛羊成群,牧民们悠然自得地放牧着。
画家们用鲜艳的颜色描绘出草原的广袤和丰饶,用粗犷的笔触表现出牧民们的豪迈和坚韧。
东北的山岳也是东北风景油画的常见题材之一。
山峦起伏,峻峭奇特。
画家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峦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用饱满的色彩表现出山间的变幻和神秘。
除了草原和山岳外,东北地区还有着独特的森林景观。
画家们常常选择森林的美景作为油画的主题,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树林的茂密和葱郁,用暗淡的色彩表现出林间的清幽和神秘。
东北地区的河流和湖泊也是东北风景油画的重要题材之一。
画家们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河流的曲折和湖泊的广阔,用清澈的色彩表现出水面的晶莹和明亮。
除了自然景观外,东北地区的建筑也是东北风景油画的常见题材之一。
画家们通过精细的描绘,将东北地区的特色建筑呈现在画布上,展现出东北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韵味。
东北地区的风景油画以其地域性和韵味而备受推崇。
艺术家们通过画笔,将东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表达出来,展现出东北地区的独特魅力和韵味。
江南地域自然环境对本土油画审美观念的影响

江南地域自然环境对本土油画审美观念的影响一、江南地域自然环境的特点江南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江西和部分地区。
其地理位置东临东海,南濒长江,气候温和,水文交织,绵延的山脉和湖泊,使得江南地区成为一个美丽的自然风光区。
四季分明,春雨如丝,春风如刀,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冬日寒冷,自然景观令人心旷神怡。
这样的自然环境使得江南地区饱含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了许多艺术家灵感创作的源泉。
二、江南自然环境对本土油画的影响1. 艺术风格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一种细腻、柔美的审美情趣,这种情趣在当地的油画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许多江南地区的油画作品以山水、花鸟、田园等自然风光为题材,画面温婉清丽,古朴典雅,给人以静谧宁静之感。
这种风格在现代的油画作品中依然有所体现,江南地区油画的这种审美情趣也影响了其他地区的艺术家,促进了油画艺术的多样化发展。
2. 艺术表现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本土油画的艺术表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江南地区的油画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山水交融、烟雨蒙蒙的意境表现。
画家通过对江南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绘,创作出了许多富有情感的油画作品,使人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意境之美。
这种艺术表现方式也成为了江南地区油画的一个特色,深深吸引着广大艺术爱好者的目光。
3. 文化内涵江南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深刻影响了当地油画作品的文化内涵。
江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文人雅士辈出。
自然环境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和历史渊源,这些都为油画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江南地区的油画作品更富有深意和内涵。
画家们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传达了对家乡的情感和思念,也为江南地域的油画注入了独特的文化气息。
三、结语江南地域的自然环境对本土油画审美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当地油画艺术呈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在全球化的今天,江南地域的油画在传承本土油画传统的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髓,展现了新的艺术风貌。
未来,随着江南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江南地域的油画也将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中国的油画艺术增添新的活力和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西学东渐”时期,一部分艺术家和学者去西方学习油画,风景油画这一种类就从西方引进了中国,形成了中国的风景油画艺术。
中国的传统文化、地域人文环境、民间艺术形式,与这种新的外来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一种中国油画的地域性语境。
这样的语境之间相互渗透,不独立存在,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它之间的融合,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不断地发展。
〔关键词〕风景油画地域性特征主题风格
风景油画的创作有着主题的多方位选择性,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一般会先选择一个主题,然后围绕它进行题材的寻找,当然也可以是艺术家先遇到了合适的题材然后总结出一个主题,所以题材与主题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
由此画家在选择题材创作的时候就会受到地域性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风景题材。
一、文化因素对画家风景油画创作题材的影响
在不同的地域中,受到不同民族性格,各个民族精神文化、艺术传统的不同,画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与中国绘画相同的是,风景画的创作也会受到独特文化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绘画的创作上画家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地域化特性。
“油画山水”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将能够表现出中国山水意蕴的油画艺术的统称,由于受到强烈的地域性文化的影响,它能够将西方的风景画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充足,然后通过思维的变化将创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山水意蕴的理解以及认识融入到作品中,实现当代油画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
这种新兴的形式让绘画语言得到了丰富,使外来文化的油画优化成具有了中国特色的形态。
二、文化因素对画家风景油画创作风格的影响
审美情趣和地域文化的差异,直接导致了画家对于客观事物以及文化环境的认识之间的差异性,这样的差异性在画面上具体表现为地域绘画风格的不同。
在地域文化上,东西方的美术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创作时画家体现的是不同的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
人学的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绘画作品的风格一般是“成教化,助人伦”;道家倡导天人合一;禅学主要是冥想顿悟,这些具体反映了我国的画家创作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的精神,表现了中国特有的寄情于景,物我两忘的境界,在造型上表现出来的绘画写意风格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意象风格的风景油画与传统的文人画中的“意象说”和写意性有着直接的联系,但表现出来的情调和笔墨与欧洲传统的风
景画基本相同。
意象是相对于具象和抽象而言的。
意象油画是将东西方的艺术馆和审美观进行的研究实践之后形成的新的表达方式,在创作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了感觉和印象代替传统风景画的写实,能够将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意”表达出来。
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和中国油画的融合能够通过意象油画的发展得到进一步证明,新的绘画语言在合适的结合点可以找到。
那么也就再次说明了地域文化环境对于艺术家的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风格有着一定的影响。
以中国山水绘画风格和地域文化的形成为例,北方多受到孔子、墨子的影响,审美具有阳刚、坚毅的特点,所以北方的绘画风格有魄力,能够振奋精神;南方大多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比较阴柔,回家的风格以平淡文雅为主。
三、地域与艺术家的品性
“人的个性的一半是地域性。
”是诗人弗罗斯特说过的,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人们个性的塑造和形成与地域性之间的直接联系,也就是说艺术家的性格会受到地域特点的影响,他的作品也会由于他性格的不同有着独特之处。
大气、磅礴、恢宏是北方风景的主要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人们的性格一定是豪爽、直率的。
所以我们提起内蒙古人的时候,就会想到彪形大汉,提到山东人我们就会想到他们是以大个著称的。
生活在北方地区的艺术家性格中也会有着这个地区的气质。
但是北方也有着不同的地域之间的差异,东北地区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东北黑土地的形象,地域特征就会让人感觉到物产丰富,在人们的心中黑色的土地总会给人肥沃的感觉。
地区不同人们的性格特点也不一样。
山东人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他们传统且又不乏精明;江浙地区的人一般表现为温婉闲适,生活精致;山西人的特点就是憨厚朴实。
这样的特征体现了人们性格的地域性,但是地域是如何对人们的性格产生影响的呢?人们心理性格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们的性格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由于靠近沿海,广东地区具有独特的“海洋文化”,人们就会以捕鱼为主要的生活方式,大海有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那么在捕鱼的时候人们就要精诚合作,这样的生活方式让广东人勇敢、包容的性格形成了,他们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就比较容易。
有着
“黄土文化”的山西,地理位置与黄河临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受到当地文化的印象,性格中有着朴实憨厚的特点。
一边靠近黄河一边靠近大海的山东同时受到了“黄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影响,所以他们的性格豪爽冲动却又精明能干。
也就是说画家的性格能够因为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自然因素对画家绘画语言的形成的影响
每个画家的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绘画语言。
创作者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体现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点就是艺术风格。
那么绘画语言又是指什么呢?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笔、墨、刀纸、颜料等为工具,将线条、肌理、色彩、明暗等视觉型号作为媒介,达到记录状态、传达信息、反应认识、表达思想的目的,将造型艺术作为手段,将艺术形成创造成一种视觉体验的表达方式就是绘画语言。
以架上绘画为例,作品在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上表现出来的连续而稳定的创作个性就是它的风格。
由于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性格气质、审美情趣、地域环境、生活经历、文化教养、时代背景,所以画面中体现的风格和绘画语言也是不同的,其中的风格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性和风格特征。
美术流派的绘画语言和风格往往会受到地域、自然特征的影响。
十九世纪的巴比松画派,代表作家米勒、卢梭、杜比尼等都先后去巴黎郊外的风景优美的枫丹白露森林西边的村庄居住生活;在那里生活的时候他们每天对土地的层次、空气、森林的结构、空间、光线进行研究,长时间以来就形成了以‘面向自然,对景写生 '为的原则,对农村的景色和生活进行描绘的田园画派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像是米勒的《一片垂柳》、《拾穗者》、卢梭的《橡树》都是在美术史上绽放光彩的作品。
美术作品中都表现了画家们关注的具有地域性的自然特征。
我们常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告诫画家们要对自己熟悉的土地有所了解,关注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找到美,创造美。
一个画家如果具有独特的绘画语言和较高的文化品位,那么他身上就一定会有浓厚的地域文化传承,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也会表现出地域文化的特点。
风景画的艺术创作往往会受到地域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画家的创作语言风格就是创作的最终目标。
风景油画的地域性风格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有一定的差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地域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会因地而异,人们的性格由于政治、山水、民俗、地貌等的不同产生差异。
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体表达了自然地理和文化环境与人们的性格品行之间的联系。
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居住,环境就会对画家的精神有一定的影响,而在创作的时候画家额文化精神和性格对作品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风景油画创作上就能体现出地域色彩。
风景油画画家受当地环境的影响,绘画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这是很自然的。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因此,风景画家不能够局限于自己的成就,要不断突破自己,只有这
样,发展空间才会更加广阔。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主要说明的就是人际关系,个人认为用这句话对我国的地域风景油画的特点进行概括也是合适的。
艺术家就是要继承和汲取所处地区给自己的养分,又要突破地域的局限性,争取早日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