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地方(各省市)财政收入构成_税收收入构成

合集下载

2014年上海统计公报

2014年上海统计公报

201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2015-02-28201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积极应对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和自身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挑战,全面落实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各项重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提高。

一、综合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23560.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见图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26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8164.79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15271.89亿元,增长8.8%。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为9.73万元。

图1 2010-2014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391.42亿元,比上年增长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169.52亿元,增长7.9%,其中,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加值5796.06亿元,增长7. 9%。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1.3%提高到51.7%。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453.2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7%。

其中,制造业增加值1613.23亿元,增长6.3%;服务业增加值1840.00亿元,增长8.5%(见表1)。

表1 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27.46万户,比上年增长36%。

其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6403户,增长62.4%;外商投资企业7626户,增长16.1%;私营企业21.08万户,增长48.7%;个体工商户4.86万户,增长1.2%。

中国财政年鉴2014指标数据:中国2014财政年度总收入预算统计

中国财政年鉴2014指标数据:中国2014财政年度总收入预算统计
中国2014财政年度总收入预算统计
中国2014财政年度总收入预算统计 单位:澳门币(元)
经济分类
01-00-00-00 02-00-00-00 03-00-00-00 04-00-00-00 05-00-00-00 06-00-00-00 07-00-00-00 08-00-00-00
09-00-00-00 10-00-00-00 11-00-00-00 13-00-00-00 14-00-00-00
其他经常收入
92300500
合计
141287275000
资本收入
投资资产之出售 1024148100
转移
财务资产
345069000
其他Hale Waihona Puke 本收入1554720500
非从支付中扣减之退2回0567600
合计
2944505200
政府一般综合收入 144231780200
特定机构收益
法定收入及特区预算1转63移74收10入0100
编号 11-00 12-00 13-00 14-00
收入项目
本年度预算
政府一般综合收入
经常收入
直接税
123524541300
间接税
5553860700
费用.罚款及其他金钱16上0之96制95裁600
财产之收益
2660945100
转移
6704486300
耐用品之出售
1408600
劳务及非耐用品之出1售140036900
销售及服务收入 205890800
财务及投资收益 4278359500
其他收入
68578700
特定机构收益汇总 20926929100
调整

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财政收入 fiscal revenues国家通过财政渠道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筹集起来的各项收入的总称。

它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在中国,广义的财政收入包括财政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两个部分。

但通常所说的财政收入,仅指由国家集中并直接支配的财政预算收入。

来源国家财政收入除了税收之外还有:1、国家机关的各项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例如工商管理费等等等,各级财政部门就有“非税收收入管理局”这一机构负责这项收入。

2、国有企业的利润,例如:烟草、电力等垄断行业的利润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现在由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此块收入。

3、发行国库券。

4、其他收入,例如企业、个人的捐款,国际组织和别国政府的援助(例如解放初期苏联对我国的无偿援助)。

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有多少,有哪几部分组成三、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收入四、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五、改烧油为烧煤专项收入六、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七、国家预算调节基金收入八、教育费附加收入九、国有股减持收入十、专项收入十一、其他收入我国财政收入由一般性财政收入和特殊财政收入构成。

一般性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1)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各种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收入形式;(2)国有资产收益: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3)政府收费:包括规费和使用费两种;(4)专项收入:如教育费附加、排污费收入等;(5)其他收入:如罚没收入、利息收入等特殊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两类:(1)专用基金收入;(2)政府债务收入1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及其规模刘志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200233)[内容提要] 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框架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按照财政收入来源主要可分为税收收入、中央转移支付收入、非税收入、债务收入和制度外收入。

财政部的决算数据能够说明地方财政收入的一般预算规模和中央转移支付对平衡地方财政收入的作用,但却不能够说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实际来源和规模。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14年全国税收调查工作的通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14年全国税收调查工作的通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14年全国税收调查工作的通报【法规类别】税收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财税[2015]48号【发布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日期】2015.04.30【实施日期】2015.04.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14年全国税收调查工作的通报(2015年4月30日财税[2015]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工作部署,各级国税、地税机关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已经顺利完成了2014年全国税收调查的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2014年全国税收调查工作的有关情况通报如下:2014年,全国税务机关共调查各类纳税人714641户(重点调查581823户,抽样调查132818户),较上年增加23815户,其中:国税系统调查556103户,较上年增加28870户,占调查总户数的78%,地税系统调查158538户,较上年减少5055户,占调查总户数的22.2%。

2014年被调查企业实际入库各项税收共计80184亿元,占全国国内税收收入的比重为75.7%,同比提高4。

2个百分点。

被调查企业缴纳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含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3367亿元。

各地税务机关以全国税收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独立完成、地区间合作、与专业院校合作等多种方式,完成分析报告115篇。

分析报告选题更有针对性、内容更丰富,分析质量和水平均明显提高。

经过对各地国税、地税系统税收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调查范围、数据质量、资料应用以及遵守会议纪律等方面的考核评比,评选先进单位具体情况如下:1.国家税务局系统先进单位27个(按行政区划排序):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大连、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宁波、福建、厦门、江西、山东、青岛、湖北、湖南、广东、深圳、广西、重庆、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国家税务局;2.地方税务局系统先进单位26个(按行政区划排序):天津、河北、大连、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宁波、安徽、福建、厦门、江西、山东、青岛、湖北、湖南、广东、深圳、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宁夏、新疆地方税务局。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15-02-26 10:32:39 来源: 国家统计局作者: 【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 ;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 ;自然增长率为5.21 。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表1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

2014全国各省GDP排名

2014全国各省GDP排名
2013年相比,各地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山西、云南回落幅度最大,均较2013年回落4个百分点。甘肃、辽宁、天津、黑龙江、宁夏的回落幅度也较大,均超过了2个百分点。
从各省市GDP总量上来分析,广东省2014年GDP达6.78万亿元,依然保持全国最高;江苏以6.51万亿元紧随其后,这两地是仅有超过6万亿元的省份。不过,排名第三的山东GDP达5.94万亿元,距离突破6万亿也只有一步之遥。西藏、青海、宁夏则依旧排在倒数前三名。
2014全国各省GDP排名 中国各大省份gdp城市 2014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额来看,广东依然是全国财政收入最高的省份,其财政收入达到8060.06亿元,江苏以7233.14亿元排名第二,山东则首次突破5000亿元,以约5026.7亿元居第三位。紧随其后的是上海(4585.6亿元)、浙江(4121.17亿元)、北京(4027.20亿元)

2014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收支

2014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收支

石油价格改革对交通运输的补贴 0.93 邮政业支出 75.65 车辆购置税支出 207.47 其他交通运输支出 6.98 十四、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313.17 其中:资源勘探开发 21.45 制造业 138.85 建筑业 0.04 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 50.38 安全生产监管 11.49 国有资产监管 8.13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 45.70 其他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 37.13 十五、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25.23
续表 单位:亿元 支出 项目 其他教育支出 六、科学技术支出 其中:科学技术管理事务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技术研究与开发 科技条件与服务 社会科学 科学技术普及 科技交流与合作 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其中:文化 预算数 43.50 2580.41 6.90 405.18 1343.23 101.25 49.49 36.61 12.23 24.02 227.68 30.41 决算数 46.00 2436.66 7.06 428.84 1344.97 109.57 50.20 37.33 12.33 24.06 223.00 36.81 决算数为 决算数为 预算数的% 上年决算数的% 105.7 113.2 94.4 103.0 102.3 97.0 105.8 119.0 100.1 101.8 108.2 102.3 101.4 108.2 102.0 122.2 100.8 89.5 100.2 127.2 97.9 109.3 121.0 115.5
风沙荒漠治理 退牧还草 能源节约利用 污染减排 可再生能源 资源综合利用 能源管理事务 其他节能环保支出 十一、城乡社区支出 其中:城乡社区管理事务 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 城乡社区公共设施 其他城乡社区支出 十二、农林水支出 其中:农业 林业 水利 南水北调 扶贫 农业综合开发 农村综合改革 其他农林水支出 十三、交通运输支出 其中:公路水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民用航空运输

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3月19日201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渝东北生态涵养区重点发展区的定位,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和“123”总体思路,狠抓“五个一批”重点工作,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全区呈现出经济稳中向好,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201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75.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42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78.80万人。

常住人口160.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2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8038人,人口出生率为10.26‰;死亡人口9799人,人口死亡率5.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9‰(公安口径)。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万州生产总值7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比全国、全市分别高3.7和0.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7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392.05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324.40亿元,增长10.9%。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万州生产总值48201元(7847美元),比上年增长10.4%。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3年的7.4:51.5:41.1调整为7.1:50.8:42.1,第三产业占万州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城乡就业不断扩大。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56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30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8%。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187个。

城镇就业培训9545人,农村劳动力培训7209人。

农村劳动力培训后就业5129人,“4050”人员就业人数7995人。

市场物价温和上涨。

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9%,涨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表1 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34 22.75 30.77 62.42 229.16 163.44 102.45 45.01 129.30 11.81
187.24 81.89 197.37 100.38 205.91 405.79 186.53 182.28 417.51 56.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5.82 9.97 17.88 23.83 40.26 32.25 33.86 12.51 57.16 2.24
5152.29 1803.35 212.389 1814.28 1018.76 480.17 202.07 235.60 215.23 190.46 136.71 136.17 48.87 47.63 57.74 43.44 28.77 50.92 51.65 37.40 16.23 19.74 34.70 9.70 70.07 98.57 109.04 88.13 57.60 100.12 25.86 38.78 34.70 31.54 21.49 33.34 19.82 25.40 22.63 18.88 12.18 16.49
3630 9413 5799 6030 4522 6691
214.65 202.66 225.68 224.50 146.43 175.11
2.517749 379.06 581.79 526.43 502.26 423.50 451.16
127305.63 12035.48 8504.552 16832.38 8360.24 2565.06 16045.21 6268.01 2101.05 12656.69 26260.77 807.67 14378.00 8006.79 11720.91 1720.98 1128.49 308.34 1748.33 607.27 223.86 1693.24 2784.10 95.02 1317.60 1206.41 1611.30
东部 中部
322258.89 36752.57 0.114047 127305.63 12035.48
5229.9 9392.07 5152.29 1803.35 212.389 1814.3 277.37 169.422 523.52
0.09454 8504.552 0.706623 0.066804 1189.02 2864.21 1116.24
177.41 84.61 167.86 101.66 217.84 339.53 232.58 92.16 383.48 17.15
122.54 48.53 93.05 41.32 111.75 192.84 134.11 65.65 198.63 10.34
52.22 29.16 59.17 30.49 52.86 75.37 52.54 27.66 95.57 5.11
3514.52 1310.66 3797.16 1724.87 3533.49 5419.49 3545.66 1723.28 5767.94 411.63 30748.7 1136.89 1764.71 1604.85 1520.22 1178.74 1299.15
322258.89 36752.57 12602.24 32155.86 24668.49 19038.87 14338.50 24501.67 1701.62 2415.45 2191.22 2075.08 1621.24 2030.88
2115 574.89 1034.79 1472 225.88 425.17 2415 848.47 962.72 7333 255.36 612.10 9733 489.56 1068.33 7939 859.26 1872.41 5498 651.67 1069.97 3774 234.31 551.41 10644 1058.85 1636.20 31.65 158.96 895 51819 5229.904 9392.065
地方公共 财政收入 地 区 地方财政总值 税收收入 人数总计 国内增值 税 营业税 企业所 得税 个人所 得税 资源税 城市维 护 建设税 东部 北京 天津 上海 河北 山东 江苏 浙江 福建 广东 海南 总计 中部 山西 河南 湖北 安徽 江西 湖南 总计 西部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陕西 甘肃 青海 重庆 四川 西藏 广西 贵州 云南 总计 东北部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总计 房产税 印花税
9.00 16.20 12.13 42.03 205.07 42.91 58.70 28.57 80.43 14.59
177.49 100.21 215.07 111.92 265.60 383.75 254.20 118.19 372.50 33.95 0.09 7.00 1.65 0.01 0.00 0.00 0.11 3.99 0.00 0.00
城镇土 地 使用税
土地增 耕地占 车船税 值税 用税
契 税
烟叶税
其他 税收 收 入
非税收入
专项收 入
行政事 业性 收费收 入
罚没收 入
国有资 本
国有资 其他收 源 入 (资产)有 经营收 偿使用 入 收入 -60.24 28.56 -1.61 80.61 58.68 241.10 -51.64 30.71 123.02 13.11 32.76 253.35 48.63 95.70 343.52 167.13 42.83 110.75 190.09 14.62 2.33 172.00 10.02 33.23 51.05 39.49 6.17 17.69 182.34 3.29
34.49 16.40 30.21 97.26 125.51 118.54 97.80 50.88 134.89 10.08
813.455 2020.89 255.78 509.623 2032.89 12.864 0.004 6003.868 1166.37 1842.16 716.053 462.306 1299.37 517.612 33.84 80.25 36.25 71.22 31.95 31.99 24.74 97.03 137.39 91.15 80.25 74.39 12.67 20.17 11.98 10.70 8.48 11.30 13.82 102.62 80.39 38.98 69.82 78.19 39.55 185.29 125.70 187.89 124.56 119.61 0.22 11.52 5.47 1.31 2.29 10.68 0.01 564.74 650.74 586.37 554.86 442.49 731.73 320.47 90.25 68.73 103.26 62.96 62.09 96.76 224.78 268.59 156.74 166.29 176.01 59.78 79.18 67.79 49.23 63.38 72.39 27.99 90.17 43.65 35.66 1.72 14.72 32.13 105.53 109.78 176.55 113.95 276.14 27.61 60.83 27.83 33.42 34.20 130.38
19500.56 14370.16 21602.12 28301.41 54684.33 59161.75 37568.49 21759.64 62163.97 3146.46
3661.11 2079.07 4109.51 2295.62 4559.95 6568.46 3796.92 2119.45 7081.47 481.01
36084.7 1189.018 2864.215 1116.24 0.235683 2.101137 1215.20 2498 186.44 353.02 155.26 826.34 237.49 1256.24 417.73 175.05 1112.62 2103.51 71.54 875.74 839.67 1215.66
659.97 257.713 140.86 119.25 66.57 60.01 72.35 22.89 24.07 30.28 11.80 10.30
2751 3835
119.58 151.73
245.09 267.99
121.86 98.81
28.06 35.63
14.78 75.27
54442.04 5778.167 4290.841
西部 东北部
126002.78 14444.95
0.11464 10346.78 0.716291 0.082116 1337.68 3728.21 1243.45 403.986 346.398 659.97
54442.04 5778.167 0.106134 4290.841 0.742596 0.078815 519.721 1170.09 471.346 127.833 232.098 245.83 7.166124
2264 654 3764 2582 578 2970 8107 312 4719 3502 4687
119.14 31.88 201.64 63.65 28.41 107.25 235.45 10.77 98.75 96.06 158.22
305.67 105.72 428.44 176.59 70.44 424.31 812.08 28.12 304.20 300.78 418.84
146.59 768.41 312.35 570.75 1026.46 1148.98 251.26 396.16 1313.53 69.38
95.56 59.98 115.68 94.00 163.58 193.11 121.40 78.79 233.09 11.17
41.69 238.12 109.41 169.95 284.12 389.60 34.71 107.34 450.10 17.11
277.37 169.422 523.524 185.717 115.41 44.97 43.10 7.39 48.76 14.78 4.72 37.54 88.10 11.48 27.74 34.65 40.76 70.64 71.74 5.00 78.77 19.49 18.37 8.40 26.97 0.97 11.97 15.33 18.75 69.17 49.94 14.46 83.83 32.14 11.24 65.62 119.81 4.72 49.59 53.71 105.74 21.18 17.13 28.86 31.87 20.56 6.64 30.34 13.00 3.79 31.40 52.95 15.99 12.65 3.97 17.96 8.03 2.46 17.50 26.73 1.12 11.70 8.40 14.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