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及分布研究

合集下载

浅析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砷和汞元素含量

浅析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砷和汞元素含量

浅析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砷和汞元素含量【摘要】本文浅析了原子荧光法在测定土壤中砷和汞元素含量的方法和应用。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分别解释了原子荧光法的原理、土壤样品的制备方法、砷元素含量和汞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并进行了结果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砷和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水平,探讨了原子荧光法在土壤元素分析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本研究对土壤砷和汞元素含量的准确测定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原子荧光法、土壤、砷、汞、元素含量、制备、测定方法、结果分析、含量水平、应用前景、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壤是地球表面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土壤中的元素含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

砷和汞是常见的土壤中的有害元素,由于它们的毒性和环境稳定性,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

砷通常存在于土壤中,可以通过工业排放、农药使用等方式进入土壤中,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而汞也是一种常见的有害元素,其存在形式复杂,主要来源包括地质固有、人为排放等。

土壤中的砷和汞元素含量的测定对于环境监测、土壤污染治理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通过原子荧光法准确测定土壤中砷和汞元素的含量,了解土壤中这两种元素的污染水平,为环境保护和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1. 探究砷和汞元素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分布规律,揭示其来源及迁移转化过程。

2. 建立准确、快速、可靠的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和汞元素含量的方法。

3. 比较不同土壤样品制备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分析不同区域土壤中砷和汞元素含量的差异,为土壤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 评估原子荧光法在土壤元素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可行性和优势。

6. 阐明砷和汞元素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土壤质量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之一。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是评价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中,总汞(Total mercury, THg)、总砷(Total arsenic, TAs)和总铅(Total lead, TPb)是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

为了测定土壤中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常采用原子荧光法进行分析。

原子荧光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吸收、发射或荧光原理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各种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便和多元素同时分析的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土壤、水体、植物等环境样品的分析。

在土壤中,总汞、总砷和总铅的测定需要经过样品的前处理、原子化和检测等步骤。

首先,样品的前处理对土壤样品进行干燥、研磨、筛选等处理,以去除杂质,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土壤样品通常通过干燥箱或真空烘箱进行干燥,然后使用球磨机等设备对土壤进行研磨,最后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土壤粉末样品。

接下来,将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原子化。

常用的原子化方法有火焰原子吸收法(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F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等。

其中,ICP-MS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分析。

最后,通过原子荧光光谱仪对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

原子荧光光谱仪是一种专用仪器,通过激发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原子,使其发射荧光信号,然后通过对荧光信号的测量和分析,确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仪具有高分辨率、高稳定性和高精确度的特点,能够准确测定样品中微量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总的来说,土壤质量中总汞、总砷和总铅的测定主要采用原子荧光法进行分析。

不同区域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开题报告

不同区域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开题报告

不同区域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重金属污染成为了全球环境
保护的焦点。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如汞、铅、镉、
铬等,它们的存在和超标排放对土壤、水体、大气以及生物体造成了极
大的威胁。

土壤是重金属的主要存储介质和传递途径,其污染程度直接
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因此,探究重金属在不同区域土壤
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以河南省为例,对不同区域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
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耕地、林地、湿地等)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得出各区域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数据。

2. 分析土壤理化性质(PH值、有机质含量、离子交换能力等)对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影响,并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地形地貌、气候等
因素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3. 通过建立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模型,预测不同情景
下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

三、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规律及
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同时,将研
究结果用于土壤修复、食品安全等领域,对保障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具
有重要的意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

PENG Yao
(Shanxi eighth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urvey Institute,Yuncheng 0440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metal elements in soil. In the following,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the content of copper, lead, chromium, cadmium, zinc and other metal elements in soil is analyzed and determined.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determination conditions are in the best stat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 curve method, the content and change law of copper, lead, chromium, cadmium, zinc and other metal elements in different quality soil samples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in the process of determination of metal elements in soil samples, microwave digestion method is not only reasonable, but also time-saving. The content of soil samples in a certain area was determin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Through the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s were within the allowable range of national standards. It is proved that th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 fast analysis speed and simple operation,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Microwave digestion; Metal; soil

陕西花椒和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及相关分析

陕西花椒和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及相关分析

X U C h i ,G U O S o n g — n i a n ,Z HE N G Y a — n a n ,D O N G Q i a n g ,L I U J i a ,L I U N a
( X i ’ 帆 P r o d u c t Q u a l i t y I n s p e c t i o n S u p e r v i s i o n I st n i t u t e , Xi ’ a r t S h a a n x i 7 1 0 0 6 8 , C h i n a )
a r e a s o f S h a a n x i P r o v i n c e we r e d e t e r mi n e d b y I C P — MS, a n d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 h e a v y me t a l i n Ch i n e s e p r i c k l v a s h a n d
中 图分 类号பைடு நூலகம்: T S 2 0 7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5 0 6 X( 2 0 1 4 ) 0 1 — 0 0 9 2 — 0 0 0 4
De t e r mi n a t i o n a n d Co r r e l a t i o n An a l y s i s o f Ei g h t He a v y Me t a l s i n Ch i n e s e P r i c k l y As h a n d S o i l o f S h a a n x i
h e a v y me t a l w h i c h i s d e t e r mi n e d .T he c o n t e n t o f Cd、 As 、 Hg i n Ch i n e s e p i r c k l y a s h we r e f a r l o w e r t h a n t h e l i mi t s t a n d a r d o f p i e c e s .Bu t t h e a v e r a g e v a l u e o f P b w a s 1 . 4 5 mg / k g,wh i c h i s h i g h e r t h a n l mg &g o f t h e l i mi t s t a n d a r d

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地方标

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地方标

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地方标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是指相对原子质量较重且相对稳定的金属元素,如铜、铅、锌、镉、铬、镍等。

这些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通常很低,但由于其毒性较强,可能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荧光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不同元素的含量,包括重金属元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EDXRF在土壤重金属元素测定中的应用。

首先,EDXRF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原理是利用样品被入射X射线激发发射X射线的特性。

当入射X射线能量足够大时,样品中的电子被激发至高能级状态,然后返回低能级时会发射荧光X射线。

不同元素的原子核结构不同,发射的荧光X射线的能量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荧光X射线的能量来判断样品中的元素种类和含量。

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地方标准样品作为参照物。

地方标准样品是由国家或地方认可的实验室制备的,其元素含量已经被认证和确认。

通过与地方标准样品的对比,可以确定所测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在进行EDXRF测定前,需要对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

通常包括样品的干燥、研磨和筛分等步骤。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的水分,以免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

研磨和筛分能够使土壤样品更加均匀,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测定中,首先需要根据地方标准样品制备EDXRF分析所需的参考曲线。

参考曲线是一种使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绘制的曲线,可以将不同元素的荧光X射线强度与元素浓度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通过测量标准样品的荧光X射线强度,并与其浓度进行对比,可以获得测定元素浓度与荧光X射线强度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土壤样品的测定时,将已经进行前处理的样品放置在EDXRF仪器中进行测量。

仪器将发射一束X射线,并测量荧光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

通过测量出的荧光X射线能量和强度,可以使用参考曲线进行反演计算,得到土壤样品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土壤和沉积物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土壤和沉积物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土壤和沉积物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是环境科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这些金属元素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土壤和沉积物中常见的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和其在环境中的意义。

一、土壤和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土壤和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种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是最常用的金属元素测定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金属元素与其他成分分离,并通过重力、电位差或滴定等方法测定金属元素的含量。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酸溶法、碱溶法和氧化法等。

仪器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金属元素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各种仪器设备(例如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对样品进行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金属元素的含量。

二、土壤和沉积物中常见的12种金属元素1. 铁(Fe):铁是土壤和沉积物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起着重要作用。

2. 铜(Cu):铜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含量较少,但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有一定影响。

3. 锌(Zn):锌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过量的锌会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4. 镉(Cd):镉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较高的毒性。

5. 铅(Pb):铅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常见重金属元素,来源主要是工业废弃物和汽车尾气等。

6. 砷(As):砷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有毒金属元素之一,主要来源是煤矿、冶炼和农药等。

7. 汞(Hg):汞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有毒金属元素之一,主要来源是煤矿和工业废水等。

8. 铝(Al):铝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含量较高,但过量的铝会对土壤和水体产生不良影响。

9. 镍(Ni):镍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常见金属元素之一,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有一定影响。

10. 锰(Mn):锰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之一,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有重要影响。

11. 铬(Cr):铬是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之一,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水和废弃物等。

XRF、ICP-OES及FAAS测定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对比研究

XRF、ICP-OES及FAAS测定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对比研究

缘乞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年3月第23卷第6期XRF.ICP-OES及FAAS测定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对比研究王晨希(江苏省镇江环境监测中心,江苏镇江212000)摘要: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土壤样品中的铜、锌、铅、镖和餡5种元素进行了测定。

对比发现:XRF分析时间短、污染小、操作简单,适用于土壤环境应急监测;ICP-OES和FAAS检出限低、精密度高、准确度好,操作方便快速,适合样晶精细分析。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元素测定中图分类号:X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6-0023-021引言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工业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土壤中重金属超标导致农作物减产、水体和大气污染,且重金属难降解、毒性大,通过食物链迁移而危害人体健康⑺幻。

因此建立快速、准确、有效的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的方法对土壤污染评估及后续处理等土壤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主要有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页、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⑷、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5\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⑷等。

为适应时代需求,促进监测能力的不断提高,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⑺要求,笔者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常见的5种土壤重金属超标元素(铜、锌、铅、镰、箔)进行分析,通过对前处理方式、检出限、准确度及精密度、分析周期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为评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标情况提供科学可靠的基础。

2实验2.1主要仪器和试剂赛默飞ARL PERFORMS射线荧光光谱仪;安捷伦AA240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3)1.3 研究内容及路线 (5)2 研究区域概况 (5)2.1 自然环境概况 (5)2.2 社会经济概况 (6)2.3 现场周边概况 (7)3 材料与方法 (7)3.1 仪器与试剂 (7)3.2 标准曲线的测定 (8)3.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8)3.4 土壤样品预处理 (9)3.5 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测定 (10)3.6 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的测定 (10)4 结果与讨论 (10)4.1 标准曲线测定结果 (10)4.2 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 (13)4.3 准确度和精密度测定结果 (19)4.4 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 (19)结论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1 引言土壤是决定土地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成分的异质混合物。

土壤可以提供营养,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支持。

它也可以是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大型汇合场所,包括重金属和类金属。

自然和人为改变过程都可以导致重金属释放到生态系统中。

作为一种特殊的污染物,重金属原是指密度大于4.0g/cm3的约60种元素或密度大于5.0g/cm3的45种元素[1],如镉、铅、锌、铜等,它被普遍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由于未能进行合理的处理,它们最后将通过各种渠道被排放进环境里并大量积累于土壤中。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由于高毒性、隐蔽性、持久性和生物积累而在世界许多地方成为严重的问题。

重金属污染不仅造成农业土壤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而且还抑制作物根系生长,甚至减少作物产量。

此外,土壤重金属污染会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有害影响。

因此,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危害性质的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研究并建立一个正确、高效的分析方法,寻找并发现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迁移转化规律,对人类健康和其它生物正常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土壤重金属的研究背景随着近几十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加剧,生态环境质量也大幅度下降。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具有多样性。

一般分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

部分重金属元素天然存在于自然系统的土壤母质中,这部分重金属主要是以不易使生物循环利用的形式存在,土壤中重金属的天然含量往往保持在较低水平。

因此,重金属的富集通常是人类活动因素造成的,而人类活动污染源一般又分为农业生产污染源、工业生产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在农业生产中,含有重金属的受污染水体经过灌溉会将重金属转移至土壤。

除此之外,还有化肥的不恰当使用。

农业生产频繁使用的石灰和超磷酸盐肥料不仅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还含有As、Cd和Pb等有毒金属元素。

煤燃烧导致的大气污染,也极易使重金属污染扩散到土壤。

金属矿石的开采和加工以及交通运输都可能会加重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还有部分工业污染源是基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流动,例如,在石油泄漏的情况下,从肥料进入土壤,改善土壤等方式。

这种类型的重金属污染性相对较弱。

在生活中,常见的有随手乱扔含汞、镍、铅的电池以及体温计和血压计等危险物品,都很可能造成土壤大面积污染的严重后果。

因此,土壤污染控制需明确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根据其来源来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的污染控制措施[3-6]。

1.1.2 重金属元素的危害(1)重金属对人类的危害重金属在土壤中具有很低的移动性,很难跟水产生淋滤作用,难以像有机物一般被微生物降解并转化,并容易被植物或其他生物吸收。

人类主要通过三种主要途径接触土壤污染物:直接摄入受污染的土壤,通过暴露的器官吸入和皮肤接触。

当污染物最终定位于人体组织和循环系统时,重金属会引起呼吸和心血管疾病,包括哮喘和肺癌。

有些不良反应与器官衰竭和神经内分泌衰竭有关。

研究表明,患重金属相关疾病的风险在儿童人群中普遍较高,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口对口饮食习惯,儿童生长过程中的发育迟缓可能与重金属污染有关。

如果人类食用了在含有重金属土壤上生长的农作物,重金属就会通过食物链的渠道进入人体,大大增加了腰背疼痛、中毒以及骨关节疼痛等污染类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很大,所以应特别注意防止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因此,加强关于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与治理迫在眉睫。

(2)重金属对微生物的危害土壤微生物是土壤肥力和健康的重要指标。

然而,我们对土壤微生物活动,群落组成和金属污染下的碳使用模式的了解仍然很片面。

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碳利用偏好来评估重金属(Cd和Pb)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在受到人工污染的土壤中,选取含有不同浓度的Cd和Pb土壤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结果发现,重金属污染对选定的土壤性质没有很大影响,然而,它明显抑制了微生物活动和MBC形成。

受污染的土壤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商数,表明一些微生物固定化碳作为MBC的能量需求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金属浓度的增加,微生物碳的使用效率受到抑制,但金属类型之间没有观察到差异。

基于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在孵育实验结束时金属胁迫下总PLFA明显降低。

重金属对真菌种群的负面影响随着细菌数量的增多而增大。

土壤PLFA生物标志物的污染物驱动(金属浓度和类型)变化表明,重金属会造成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活动的改变,从而对土壤微生物碳固定产生不利影响。

(2)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当生长在受污染的土壤,植物在土壤中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同时会受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

二者联系紧密,土壤中的重金属会转移到植物的根、茎和叶片中,一些金属元素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从而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和代谢。

严重者还会通过使植物叶片脱水进而影响植物的存活。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1.2.1 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国内外常见的可以用于土壤中重金属测定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微波消解、王水水浴和电热板消解。

余世清等[7]重点评述了这些研究方法的适用情况,在文中提出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并提供了重金属元素测定的未来研究路线,很多观点都为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而在他的文中也同样指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目前最适合用来测定重金属元素的方法,因为它的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受到了众多环境领域科学家的青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问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诸多分析方法中始终保持前沿地位。

由于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超痕量检测限和多元素同时分析的优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分析、生物与医学、地质科学、食品安全、材料科学、农业生产、冶金工业等各个领域。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操作原理为:首先离子化样品,样品经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雾化和蒸发的处理后,将带电离子通过质量分析器将待测金属进行分离,再测定金属元素在样品中的含量,是现如今使用最广泛的分析方法。

在农业生产中,芮玉奎等[8]全面分析了进口KC1肥料中的10种重金属元素含量。

还全面的研讨了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棉花的对照纤维中的微量元素和重金属[9]。

陈虹等[10]在测定农用土壤样品中Cd和Pb金属含量,首先湿法消解样品,采用ICP-MS对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

尚媛等[11]在测定果园土壤稀土元素时也采用ICP-MS的方法。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能够同时测定多元素的优势,孙明星等[12]使用该方法测定了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中Hg、Cr、Cd、Pb和As等多种微量元素。

常规的原子吸收法和化学法有灵敏度低和测定速度慢等弊端,使用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省去在汞元素分离后进行测定分析这一步骤。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具有较高的回收率从而达到痕量元素的分析标准。

微波消解法是消解土壤样品的常用方法之一,王娜[13]在实验中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砷元素时使用了微波消解法。

其步骤为先消解样品,再进行在线校准,可以使用校正方程来校正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质量干扰,微波消解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物质的消解,部分研究人员在测定木腐、药物中、调味品和地球样品中重金属含量时同样用到该方法[14-18]。

苏永琦等[19]消解奶粉样品时使用微波高压消化器,为了测定奶粉中Cr的含量采用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通过实验数据中相对标准偏差和回收率的分析,发现该方法与其他方法具有一致的实验结果。

1.2.2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研究研究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可以了解重金属元素在空间中如何移动并进行累积,这些信息可以为如何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一般可以采取统计的方法了解某地区重金属元素的分布规律,通过确定自变量绘制线性关系图来观察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关系[20]。

这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的基本方法。

1.2.3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评价研究为了对研究区域的土壤污染情况做出一个系统的评价,一般需要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限值相比较得出最终评价。

将土壤中的各个污染物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与其对应的标准限值比较,从而判断该研究区域土壤的污染状况,并依照标准确定该土壤的分级。

A级土壤的污染情况较为轻微,B级土壤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如果重金属进入土壤中的速度和累积强度均超过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此时的重金属含量会超过环境标准,属于严重的土壤污染情况[21]。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本课题主要研究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空间分布,重点研究的重金属元素有Cu(铜)、Zn(锌)、 Pb(铅)、Cr(铬)和 Ni(镍)五种重金属元素。

样品来源于石家庄市某农业用地,采用了王水提取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首先将土壤样品消解,利用微波消解的方法对土壤进行雾化处理,再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对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最后研究其在空间分布的规律,并对采样土壤做污染程度评价。

研究路线包括前期的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现场踏勘了解地势地貌和周边情况,随后采集、处理和分析实验样品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后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最后针对课题研究内容得出结论。

2 研究区域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

地理位置处于东经 113°09'-114°58',北纬 37°42'-38°02'之间,城市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

石家庄市的地势地貌特点显著,大多为山地,拥有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特点。

西部地区位于太行山的东段。

石家庄市的四季较为分明,春秋季节时间短,夏季和冬季时间长。

降雨集中,降雨量分布具有差异性。

山区降雨量较多,强降雨极易造成泥石流、山体滑坡和洪涝等自然灾害,对山区周围的居民正常生活产生恶劣影响。

石家庄市的物产资源丰富,经统计全市有五十多个矿种,有二十六种矿产已经被探明储量,三十多种矿产资源已经开发利用并投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