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重金属的监测

合集下载

土壤重金属测定ICPMS实验操作步骤

土壤重金属测定ICPMS实验操作步骤

土壤重金属测定ICPMS实验操作步骤土壤重金属是指土壤中含有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

ICPM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对样品原子化,并通过质谱仪对原子化后的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技术手段,其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土壤中重金属的测定。

下面是ICPMS实验操作步骤的详细介绍:1.样品准备:- 将土壤样品通过经过筛网的1mm筛分,去除大颗粒杂质。

-取适量的土壤样品,经过粉碎和搅拌均匀。

-将样品称取到称量皿中,用电子天平称量精确的样品质量。

2.样品前处理:-对于含有有机质的土壤样品,可以采用溶解或提取的方式,将有机质溶解或提取出来,一般使用酸或溶剂进行处理。

-如果土壤样品中含有不溶于水的金属元素,可以采用酸溶解或者熔融法进行处理。

-如果需要对土壤样品中的表面附着金属进行分析,可以采用表面洗涤法进行处理。

3.样品稀释:-将前处理后的土壤样品溶液用去离子水进行稀释,将浓度调至合适的范围,以便仪器能够正确测定。

4.仪器准备:-打开ICPMS仪器,并进行预热和漂移校正。

-根据所测定的金属元素种类和浓度范围,选择合适的质谱仪检测模式,并设置参数。

5.样品测量:-采用称取或吸取样品量的方式将处理后的土壤样品溶液加入进样器中。

-调整进样速度和仪器参数,确保进样量和仪器测定范围相适应。

-重复测量多个样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数据处理:-仪器测得的信号经过质谱仪进行信号转换,得到质谱图。

-根据样品预处理和仪器响应因子,将质谱图中峰面积或峰高与所测金属元素的浓度进行定量计算。

-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校正和标准化,以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

-分析所得数据可以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得到最终的结果。

土壤中重金属测定

土壤中重金属测定

土壤中重金属测定
土壤中重金属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监测工作,其中常使用的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首先需要通过化学提取方法从土壤中提取出来,然后使用AAS仪器对提取溶液中的重金属进行测定。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与AAS类似,先用化学方法将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提取出来,然后使用ICP-MS仪器对提取溶液中的重金属进行测定。

与AAS相比,ICP-MS测定方法灵敏度更高,可以同时测定更多的重金属元素。

3.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XRF仪器可以直接对土壤样品进行非破坏性分析,通过测定土壤中元素的X射线荧光谱,来确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4. 其他方法: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测定方法,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形态和分布不同,因此在测定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在测定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实验条件和样品处理过程,以尽量减少误差和干扰。

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方法

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方法

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方法土壤中重金属是指地壳中含有一定量的稀有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相对较高的毒性。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和工业排放等原因,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土壤质量和人类健康,需要进行重金属的检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方法。

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吸光度,来分析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首先,将土壤样品化学分解,提取重金属元素,然后将提取液用比色皿放入原子吸收光谱仪中进行测量。

该方法对于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2.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不需要样品的前处理,可以直接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

该方法通过射线照射样品,激发样品中的原子,使其发射特定的荧光光谱。

通过测量荧光光谱的强度和能量,可以确定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

X射线荧光光谱法具有快速、准确和非破坏性等优点。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离子化,然后通过质谱仪进行离子计数,从而确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ICP-MS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该方法适用于多元素分析,对于研究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元素的迁移和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4.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分析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常见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土壤样品化学分解后进样到石墨炉中,然后加热石墨炉,使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蒸发和原子化,进而进行光谱测量。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特别适用于低浓度、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方法,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互相结合,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土壤重金属检测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标准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人员安全。

土壤重金属监测方案

土壤重金属监测方案

土壤重金属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产生潜在风险。

土壤重金属监测方案的制定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本文档将介绍一套综合的土壤重金属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的本监测方案的目的是准确评估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以制定合理的土壤污染整治方案,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监测方法本监测方案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监测: 1. 采样点确定:根据土壤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调查要求,在监测区域内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位进行采样。

采样点应涵盖潜在的重金属污染源周边区域,并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 采样方式:采用土壤钻孔采样或表层土壤剖面采样的方式进行样品采集。

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人为污染和样品混淆。

3. 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标识,并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湿润状态,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四、重金属监测指标本监测方案主要监测土壤中的常见重金属元素,包括铅(Pb)、镉(Cd)、汞(Hg)、砷(As)、铬(Cr)等。

监测结果将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估。

五、监测设备和仪器1.土壤钻孔设备:主要用于土壤钻孔采样,包括手持土壤钻和钻孔推进机等。

2.采样容器:用于存放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应选用不反应重金属的容器,并在容器内添加防腐剂以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分析仪器:用于对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

六、质量控制为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对监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具体控制措施包括: 1. 空白样品:在采样和分析过程中加入空白样品,用于测定仪器仪表的背景值,排除仪器和试剂的干扰。

2. 标准溶液:使用标准溶液进行质量校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重复样品:对同一采样点的土壤样品进行重复采样和分析,评估分析结果的重现性和一致性。

土壤中重金属监测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土壤中重金属监测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或地点的监测数据,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变化趋势和 来源分析。
根据监测目的和要求,确定合适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 度进行评价,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04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土壤重 金属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实例
土壤中重金属如铜、铅、锌、镉等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准确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为土壤污染评估和治理提供依据 。
优点与局限性
• 准确度高:AAS的准确度高,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测量结 果。
优点与局限性
1 2
1. 样品前处理要求高
AAS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较高,需要去除干扰物 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仪器成本高
AAS需要使用高精度的仪器,因此仪器成本较高。
3
3. 需要标准品
AAS需要使用标准品进行校准,以获得准确的测 量结果。
2
与其他方法相比,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操作相对简 单,所需样品量较少,适用于各类土壤样品的分 析。
3
虽然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设备成本较高,但其长期 运行成本较低,且维护方便,能够为土壤重金属 监测提供可靠的保障。
未来发展方向
01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其在土壤重金属监 测领域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准确性高
原子吸收光谱法能够准确测定土壤中重金属 的含量,误差较小。
灵敏度高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出较低 浓度的重金属元素。
适用范围广
原子吸收光谱法适用于多种重金属元素的监 测,如铜、铅、锌、镉等。
操作简便
该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自动化,可快速 处理大量样品。
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预警作用
通过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监测,可以及时 发现污染源,为环境保护提供预警。

土壤重金属检测标准

土壤重金属检测标准

土壤重金属检测标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土壤重金属的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土壤重金属检测的标准,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准确的检测工作。

一、土壤重金属的危害。

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废气排放、农药、化肥等,长期积累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对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准确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壤重金属检测标准。

1. 检测项目。

土壤重金属检测的主要项目包括砷、镉、铬、铜、镍、铅、锌等重金属元素。

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和用途,检测项目也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检测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测项目。

2. 检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3. 检测标准。

土壤重金属的检测标准通常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或相关行业标准制定,标准中包括了不同土壤类型和用途的重金属含量限量要求。

在进行检测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三、土壤重金属检测的意义。

准确的土壤重金属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污染的程度,为环境治理和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可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减少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结论。

土壤重金属检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土壤重金属检测的标准和意义,提高对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认识。

总之,土壤重金属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界能够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工作,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土壤和固体废物中重金属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土壤和固体废物中重金属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土壤和固体废物中重金属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做好监测区域内的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

(2)采样器具预备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和;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 20-1998)等相关要求,重金属采样避开用法铁锹、铁铲等金属质地的采样工具,采样容器挑选样品袋等。

采样工具、设备和器材事先检查干燥、洁净和完好程度,且不与土壤和待测固废发生任何反应,确保不会造成土壤和固废的污染和损失。

2.样品采集与保存 (1)样品采集土壤及固体废物重金属监测布点数量和采样点位确实定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5-2000),《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 20-1998)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2002),《危急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2007)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尽量用竹铲、竹片挺直实行样品,或用铁铲、土钻挖掘后,用竹片刮去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再用竹片实行样品。

挑选不与土壤和固废发生化学反应的盛样容器,普通用样品袋。

(2)采样记录、样品检查及运送现场准时填写采样记录相关信息并举行样品检查,样品采集后立刻送回试验室。

样品保存应严格按有关规范要求执行。

3.试验室分析 (1)分析人员自控分析人员严格按所选重金属分析办法的规定步骤举行操作,做好分析原始记录和仪器设备用法记录等。

(2)制样、样品保存、样品前处理的质量控制土壤样品以及固体废物样品制样和保存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和((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 20-1998)相关要求执行。

按照不同的监测要求和监测项目,选定样品处理办法。

不同形态重金属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办法参见《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土壤重金属测定方法

土壤重金属测定方法

土壤重金属测定方法土壤是一种自然资源,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土壤中存在着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铅、镉、铬等,它们在一定浓度下对植物和人体健康有害。

因此,为了保护土壤质量和人类健康,我们需要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定量测定。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重金属测定方法。

常见的土壤重金属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和植物生物监测法。

首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重金属测定方法。

该方法可以测定土壤中铜、锌、镉等金属元素的含量。

具体操作流程为:首先将土壤样品经清洗和研磨处理,然后将样品与稀硝酸、硝酸盐和高氯酸混合,加热至干燥,最后用稀酸溶液溶解,通过比色法或电导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其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也常用于土壤重金属测定。

该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个金属元素,包括但不限于铅、镉、铬等。

具体操作流程为:首先将土壤样品加入酸溶液,并经过微波消解或超声波处理,然后使用ICP-MS仪器进行分析。

ICP-MS仪器能够将离子化的样品原子聚集并测量其当前强度,从而确定各种元素的浓度。

另外,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是一种无损测量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主要通过X射线与样品相互作用,测量样品上产生的特定能量的荧光辐射,从而确定不同元素的浓度。

XRF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等优点,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最后,植物生物监测法是一种通过分析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来评估土壤环境质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特性,将植物作为重金属分析的指示器。

通过测定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可以推断土壤环境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小麦、大豆等农作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来评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

总的来说,土壤重金属测定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分析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植物生物监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土壤中无机污染物的监测
对土壤中无机污染物的监测主要采用分光光度法。

目前广泛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和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用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监测;柳德华等采用在乙酸锌、酒石酸介质中蒸馏分离出土壤中氰化物然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氰化物含量。

此外,人们探索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不经任何分离而同时测定NO3-和NO2-。

姜美玉等将紫外光分光光度法、计算数学法及计算机技术三者相结合,用现代数学分离方法代替烦琐的化学分离或掩蔽方法,同时测定试样中的NO3-和NO2-。

该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操作简便,计算准确,速度快,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方法。

荧光光度法灵敏度高,近年来对荧光光度法的研究增多,杨景和等用硫酸肼作还原剂,研究了将NO3-还原为NO2-的条件,提出在水项中用DNA(2,3一二氨基萘)为荧光剂测定NO2-和NO3-的方法。

该法在0~2ug/mL范围内NO x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4ug/L,该法能够测定天然水中NO3-和NO2-。

催化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已报道了以溴酸钾作氧化剂,对氮蒽染料、偶氮染料、三苯甲烷染料和蒽醌染料作指示物质。

其中郑肇生提出的溴酸钾氧化蒽醌染料一茜素绿催化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线性范围0.01~O.12ug/mL,Sandell 灵敏度为9.4×105ug/cm2亚硝态氮,是目前动力学法测定亚硝酸最灵敏的反应之一。

此外,离子色谱法可用于无机离子的分析已有报道。

朱瑞芝等采用国产离子色谱仪和阴离子分离柱同时测定NOf和NOf等6种无机离子,最低检出限为0.043mg/L。

辛梅华等报道了反相离子对色谱法一电化学检测测定NOf等离子的方法。

以峰高一外标法定量,样品中高倍量常见离子不干扰NOf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O%~94.5%。

NO2-检出限为0.55ng/mL,线性范围2.5~3.Oug/mL,相对标准差为1.5%,方法快速、灵敏、选择性高。

2 土壤中重金属的监测
重金属具有持久性、毒性和生物富集作用,由其引起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类健康均会造成严重危害。

形形色色的重金属污染中,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因其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需采用先进的仪器分析方法对痕量元素进行定量分析才能获得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但是采用高灵敏度的仪器分析时,由于土壤处于不均匀非溶液状态,所以需要对土壤进行溶解、分解或消解等预处理,使之变成适合仪器分析的溶液状态,并排除干扰成分,使仪器能对样品进行准确的分析测定。

因此,对土壤进行的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2.1 土壤预处理方法
土壤样品中的被测物质一般以三种方式存在:存在于晶格中、表面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金属离子难溶盐的共沉淀。

对于金属的测定不仅要求知道金属的总量,还需要知道金属不同存在形态的量,因此测定不同形态的金属时,预处理方式也
不同。

中国目前对于金属的测定,采用的土壤消解方式有电热板加热消解、高压釜密闭消解、碱熔融和微波消解法等。

(I)电热板加热消解法
电热板加热消解法即酸分解法,是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常用的方法。

分解土壤样品常用混合酸体系(盐酸一硝酸一氢氟酸一高氯酸、硝酸一氢氟酸一高氯酸、硝酸一硫酸一高氯酸、硝酸一硫酸一磷酸等)进行消解,为加快土壤欲测组分的溶解还可以加入其他氧化剂或还原剂,如高锰酸钾、五氧化二钒、亚硝酸钠等。

电热板加热消解是普遍采用的消解方法,不受土样多少的限制,简单,易操作,容易添加试剂和样品,易于监视,价格低廉。

但电热板消解样品较慢,消解使用的酸易带人微量杂质,挥发性元素在消解过程中容易损失,酸性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对环境污染较大,试剂消耗量大,样品可能被空气中飘浮的微粒沾污,有时微量金属会从消解容器中渗出,采用高氯酸处理有机质高的土样会产生爆炸。

电热板加热消解法适用于不易挥发的金属元素的大量分解。

(2)高压釜密闭消解
高压釜密闭消解在外套不锈钢的密封容器中进行,消解温度可达约300O C,分解完的产物仍留在容器中,酸液不会蒸发或失去,用酸量少,酸性气体不会逸出容器外,没有外部环境因素的污染,同时可以进行批量试样分解。

但高压釜密闭消解是在高压下的样品消化,若土壤超过0·5g则比较困难,样品消解前的称量也比较麻烦,而且消化速度缓慢,装配及清洗消化样品极为费时,外套不锈钢和所用PTFE价格较贵,特别是分解含有有机质较多的土壤时,在使用高氯酸的场合下,容易发生爆炸。

高压釜分解法常适用于锗、砷、硼和汞等因发生反应而生成挥发性氯化物的分解,减少挥发性元素的损失,从而不影响结果的精确性。

(3)熔融法
熔融法是将土壤样品与助熔剂(碱性助熔剂、酸性助熔剂和氧化还原助熔剂)混合,在高温下熔融,使样品在器皿中分解的方法。

碱熔融操作简单,无需经常监视,消化样品速度比较快,样品数量无限制,且不会产生大量的酸气。

但碱熔融使用试剂量大,会引入大量的可溶性盐使空白值偏高,也易引进污染物质严重污染分析溶液,样品溶液中的高盐浓度,可能会阻塞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燃烧器头或进样管路,影响AAS、1CP的雾化效率,样品中出现了高盐浓度,不易进行背景校正,碱熔融导致重金属在高温下的挥发损失,而且所用容器昂贵(铂坩埚)。

融熔法适用于大量电热板无法消解的土样的完全消解。

(4)微波消锯法
微波消解法是将土壤样品和混合酸放入聚四氟乙烯容器中,置于微波炉内,以土壤样品与酸的混合液作为发热体从内部加热分解的方法。

微波消解热效率较高,与电热板消解相比效率提高4~100倍,消解温度可达270O C,由于消解酸类不会因为其成分蒸发而降低或失去消解效果,在许多消解过程中可避免使用高氯酸,还可以消除外部环境导致的试样沾污,挥发性元素不会发生损失,且智能化,
对人危害较小,采用透明材质的消解罐,可以观察反应过程和消解效果。

但微波消解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尚未十分完善,仪器和消解管清洗较为费时,某些元素(氯、锇等)在高压下会渗入聚四氟乙烯容器中,土样用量较少,一般在0.1~O.3g,超过0.5g往往难以一次完成消解,整个微波系统价格较贵,有时消解完成后,当消解液冷却时,还会析出盐类等不溶物。

微波消解适用于少量的铜、铅、锌、镉、镍等金属的一次性消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

目前针对土壤金属中可溶出的金属,采用的预处理方法是“浸提法”、分级提取法。

浸提法即选用不同的浸提液萃取样品中的金属离子,使其以某一形态的离子进入液相,从而可以测定它的含量。

常用的浸提剂有水、盐溶液、螯合剂、酸等。

有的浸提剂适用于一种金属,有的适用于多种金属。

浸提法适用于溶出性金属的某一形态的离子提取,如铜、铅、锌、镉等单一形态含量的测试。

分级浸提法即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某种试剂溶液经往返振荡、离心取出澄清溶液(供分析使用),土壤残渣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去除洗涤水后再次投加另一种提取液,反复操作,以取得各种浸提条件下的测试样品。

分级浸提法多用于金属离子铜、铝、锌、镉等各种形态含量的测试,与总量的误差一般在10%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