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理念的绿色建筑设计思维及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人文理念应用与体现分析 李超洋

建筑设计人文理念应用与体现分析      李超洋

建筑设计人文理念应用与体现分析李超洋摘要:一个好的建筑师应该是最能诠释和塑造人文思想的人,即通过建筑设计来满足或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让人们一直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度过,所以建筑设计可以以满足人类需求为核心,充分体现人文元素或人文理念。

尤其是现代生活的强大压力,从人文理念角度出发,设计师所设计的建筑要让使用者在这一建筑空间内获得更多的人文关怀,在自己私密的家庭空间里时刻感觉到舒适与放松。

关键词:建筑设计;人文理念;应用;体现分析1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渗透人文理念建筑空间包括两类:室内与室外。

不同的空间应给予人们不同的审美影响和视觉享受。

同一空间设计将给不同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的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显然,建筑设计师只能通过不断的交流来理解不同人的心理诉求或思维方式,甚至习惯和爱好,然后用不同的设计来满足人们的需要,以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空间的心理需求。

这是建筑设计中人文理念的最好体现。

同时,它也要求设计师通过各种渠道来体验和理解生活。

例如,对于办公大楼、酒店和商场、门厅和休息室等室内建筑,由于它们属于分配和交换场所,规模不应过大,过高,为了不造成卑微或小的幻觉,这间接导致了在这个公共场所的恐惧和不安全感。

然而,室外建筑的设计与室外环境的考察是分不开的。

环境空间由众多的功能和一个小的环境空间组成。

设计人员有必要结合环境空间的特点和小环境的属性来考虑设计。

此外,景观环境还必须考虑到城市的形象、城市的经济发展,甚至离不开城市饥饿的精神文明建设。

若要融合人文思想,就必须充分融合时代发展、现代技术等背景,使不同类型的建筑和外部空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情感凝聚力。

为了创造出良好的户外视觉效果,设计师还必须处理色彩色调、光线变化和空间尺度,以创造艺术和空间。

2 建筑设计人文理念的应用策略2.1 突出建筑风格,彰显文化内涵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认识民族特色、内涵和文化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绿色建筑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

本文将深入探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展示绿色建筑的魅力和价值。

一、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1、能源效率能源效率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之一。

这包括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优化建筑的朝向和体型、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等手段,减少建筑在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例如,通过合理设计窗户的位置和大小,能够在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安装高效的空调和供暖系统,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为建筑提供能源支持。

2、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绿色建筑关注的重点。

采用节水器具、雨水收集和回用系统、中水回用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的用水量。

同时,通过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

3、材料选择在绿色建筑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优先选择环保、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使用木材时选择经过可持续管理的森林资源,使用钢材时选择可回收的钢材,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

4、室内环境质量为了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绿色建筑注重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和噪音等方面的控制。

采用有效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采用隔音材料,减少外界噪音对室内的影响。

5、土地利用绿色建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土地的合理利用,尽量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和占用。

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增加绿化面积,促进生态平衡。

二、绿色建筑案例分析1、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绿色超高层建筑。

其采用了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如双层幕墙系统,能够有效地隔热和保温,减少空调系统的负荷;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和卫生间冲洗;风力发电装置,利用高空的风力资源为大厦提供部分电力。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绿色建筑实践案例,探讨绿色建筑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沃尔玛绿色超市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绿色超市项目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高效节能照明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沃尔玛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减少了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此外,绿色超市还提供了更健康、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案例二: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是一座绿色建筑的科研机构。

该建筑采用了多项创新的绿色技术,如太阳能光伏板、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

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研究中心还通过展示绿色建筑的实际效果,向公众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价值。

案例三:德国柏林国际机场德国柏林国际机场是一座绿色建筑的交通枢纽。

该机场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如太阳能光伏板、地热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机场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绿色建筑还提供了更舒适、健康的旅行环境,提升了旅客的满意度。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然而,要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

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和策略,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

个人应该增强环保意识,选择绿色建筑产品和服务。

总之,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设计实例分析以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校04114330

绿色建筑设计实例分析以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校04114330

• 建筑特点 不完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 自然通风降温系统 窗户关闭情况下的自然通风 采用适宜技术 · 业主观念是最重要的 · 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 生态建筑与生活方式 · 自然是最好的 · 做建筑难!做好建筑难!!做适宜技术的生态绿色建筑难!!!
1.关于绿色建筑
• 1.1定义
• 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 科学的整体设计,旨在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居 住、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 响环境。绿色建筑还必须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 技的和谐统一。 •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保护环 境、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与自 然共生的建筑物。简而言之,所谓绿色建筑,有三个要素, 一是保护环境少受污染;二是节约资源;三是提供一个人 性化的空间。
3.设计过程
•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校园新建筑工程的设计起始于2001年6 月。设计之初就明确了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密切结合,绿 色自然和技术适宜的设计指导原则。在设计方案修改完善 过程中还专门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科学技术系进行了节 能技术专项研究,该系提出了《北大附小新建教学楼热环 境控制方案》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环控报告》)。这 些技术措施的确定过程也是研究与设计的交互完善过程。 对最终在设计中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贯穿了从建筑 方案比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建造的全过程。 • 校园内大量的名木古树和身处具有深厚文化氛围的北大燕 东园是启发设计者进行节能技术探讨的主要动因之一。每 个建筑所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均是建筑自身的特点、环境 和当地气候条件三者综合平衡的结果,经多方综合分析, 设计者提出了以下设计目标。
4.设计目标 —— 一个最自然的建筑

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分析

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分析

1、方案设计
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形态、朝向、间距等因素, 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例如,建筑物的形态应尽量采用圆形或椭圆形,以减小 表面积,减少能源消耗。同时,朝向应尽量避免东西向,以减少太阳辐射对建筑 物的热影响。
2、施工图设计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材料的选择和构造措施。选择低能耗、高环 保的材料,如保温材料、节能玻璃等,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采 取适当的构造措施,如设置保温隔热层、遮阳设施等,以减少能源消耗。
1、环境评估
在养老建筑设计初期,应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包括气候、地形、水文等方 面的调查。这样有助于为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依据,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能源利用
(1)使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采用保温隔热材料、节能灯具、节水卫浴设备 等,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2)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为养老建筑提供热水、 供暖等需求,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 运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同时也需要设计师不断学习和探索,创新设计方法和技 术手段,以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内容
标题:现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的 核心理念初探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现代高层办公建筑在城市景观中扮演着越 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建筑不仅仅是企业和政府的办公场所,同时也成为城市活 力和特色的体现。本次演示主要探讨现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
(2)室外空间利用:通过设置绿化带、座椅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 适、安全的室外活动空间。
3、智能化系统
(1)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实现对老年人活动区域的全 面监控,确保老年人安全。

基于人文理念的绿色建筑设计思维及案例分析

基于人文理念的绿色建筑设计思维及案例分析

基于人文理念的绿色建筑设计思维及案例分析摘要:本文将以苏州吴江区滨湖绿郡花园项目为例,从和谐共生、健康舒适、尊重本土文化等角度,对其绿色建筑设计之人文规划设计亮点分析绿色节能,人文和谐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整体分析,同时,从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能量综合利用设计等角度对绿色建筑设计之生态节能设计亮点分析,并展示了苏州吴江区滨湖绿郡花园项目绿色建筑设计的性能提高与创新成果。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人文;生态;节能0引言绿色建筑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为人类带来高品质的感受。

绿色建筑的定义也具有了中国特色。

即“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今天,“绿色”已经超越了它的本意,不仅代表着一切自然与生态的事物,从广义上讲更承载了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心愿,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直接响应。

本文将以苏州吴江区滨湖绿郡花园项目为例,对绿色建筑的设计进行详细探讨与分析。

1.工程概况苏州吴江区滨湖绿郡花园项目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大道以东,芦荡路以南,三联河以西,龙河路以北所围合的地块。

总用地面积为163612.3平米,总建筑面积424162.9平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343585.7平方米。

含住宅334267.2平方米,公建9318.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为76419.9平方米,项目全区由14栋多层、18栋中高层,9栋高层组成,共计2856户。

2.选址与规划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对场地的气候条件、地理因素、施工难度、环境资源等所有情况了然于胸,继而能在设计中充分的利用那些有利条件,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利因素对建造所带来的影响。

苏州吴江区滨湖绿郡花园项目建设基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

地块位于吴江松陵镇松陵大道东,芦荡路南(太湖新城与南部新城交汇处,见图1)。

吴江市北端,西靠太湖,北临吴中区,通达性较高,周边车行路网正在完善,人流、车流量大。

城市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分析

城市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分析

城市绿色建筑设计的案例分析1 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

据统计,建筑活动使用了所使用的资源和能源总量的40%,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垃圾总量近一半。

因此为了保护有限的资源,必须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在建筑领域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基础上,还必须不对后代人需求产生危害,这对人类永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但在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十分难以推动,取得成效也较困难。

对我国而言,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中国人口数量巨大,发展任务迫切,每年的建筑量和建筑速度居于世界第一,资源消耗量增长十分迅速,但人均占有资源却位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

在46种支持性资源中,我国到2010年仅仅有20种资源能够实现自给,其余则需要大量要依靠进口。

当前在石油、水、土地、林业等资源上不足已对我国的经济发生产生影响。

近年来,我国原油净进口量大幅提升;淡水资源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夏季许多城市忍受缺水之苦;人均耕地不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土地的沙漠化十分严重。

因此,我国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最突出是节约能源,在建筑设计建设中包含三个方面:低碳建筑设计;低碳建筑施工,低碳建筑的运营。

开展绿色建筑设计是国家节能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以节能环保为核心的绿色设计新理念逐渐成为建筑师的追求目标。

2 绿色建筑设计概念及其内涵2.1绿色的概念“绿色”是指能把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的植物颜色。

植物是自然界生命活动的基本环节,是人类生存的主要支持系统,象征着生命运动,象征着存在物之间的和谐与协调。

在实际应用中,狭义的绿色指的是大自然,是自然生态的象征。

人类经过发展,获得了丰富的现代文明,重返田园是是不可能的。

但是,人类需要以新的“绿色”眼光对已有文明重新审视,以保持生态平衡的方式求发展。

这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更积极的“绿色”概念。

现在所讲的绿色建筑技术就属于广义的绿色。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人体健康的建筑。

它通过采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舒适度。

以下是对一个绿色建筑案例的分析。

案例名称:生态之光大厦地点:中国上海设计单位: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竣工时间:2023年生态之光大厦是一座集办公、商业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其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的理念。

1. 节能设计大厦采用了高效的外墙保温系统,有效减少了室内外的热量交换。

同时,大厦的窗户使用了低辐射玻璃,能够阻挡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减少空调和暖气的使用需求。

此外,大厦还安装了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根据室内外光线的变化自动调节亮度,进一步节约能源。

2. 节水措施大厦内部的用水系统采用了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技术。

屋顶和阳台的雨水被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冲厕、灌溉植物等非饮用用途。

此外,大厦的卫生间安装了节水器具,如节水马桶和感应式水龙头,有效减少了用水量。

3. 节材与循环利用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大厦优先使用了可再生或可回收的材料。

例如,大厦的外墙使用了竹材,这种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而且生长周期短,可再生性强。

大厦内部的装修材料也多采用环保材料,如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涂料和胶粘剂,减少了室内污染。

4. 绿色交通大厦周边设有自行车停车区和电动车充电站,鼓励使用低碳出行方式。

同时,大厦内部的电梯和扶梯也采用了节能技术,减少了能源消耗。

5. 室内空气质量大厦内部采用了新风系统,能够持续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同时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此外,大厦内部的植物配置也有助于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6. 绿色景观大厦的屋顶和阳台设计了绿色植被,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绿色空间。

这些植被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

7. 智能管理系统大厦配备了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人文理念的绿色建筑设计思维及案例分析发表时间:2017-06-08T11:09:20.62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上作者:王华[导读] 绿色建筑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为人类带来高品质的感受。

上海朗诗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00082 摘要:本文将以苏州吴江区滨湖绿郡花园项目为例,从和谐共生、健康舒适、尊重本土文化等角度,对其绿色建筑设计之人文规划设计亮点分析绿色节能,人文和谐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整体分析,同时,从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能量综合利用设计等角度对绿色建筑设计之生态节能设计亮点分析,并展示了苏州吴江区滨湖绿郡花园项目绿色建筑设计的性能提高与创新成果。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人文;生态;节能0引言绿色建筑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为人类带来高品质的感受。

绿色建筑的定义也具有了中国特色。

即“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今天,“绿色”已经超越了它的本意,不仅代表着一切自然与生态的事物,从广义上讲更承载了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心愿,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直接响应。

本文将以苏州吴江区滨湖绿郡花园项目为例,对绿色建筑的设计进行详细探讨与分析。

1.工程概况苏州吴江区滨湖绿郡花园项目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大道以东,芦荡路以南,三联河以西,龙河路以北所围合的地块。

总用地面积为163612.3平米,总建筑面积424162.9平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343585.7平方米。

含住宅334267.2平方米,公建9318.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为76419.9平方米,项目全区由14栋多层、18栋中高层,9栋高层组成,共计2856户。

2.选址与规划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对场地的气候条件、地理因素、施工难度、环境资源等所有情况了然于胸,继而能在设计中充分的利用那些有利条件,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利因素对建造所带来的影响。

苏州吴江区滨湖绿郡花园项目建设基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

地块位于吴江松陵镇松陵大道东,芦荡路南(太湖新城与南部新城交汇处,见图1)。

吴江市北端,西靠太湖,北临吴中区,通达性较高,周边车行路网正在完善,人流、车流量大。

城市主干道交叉口处建筑形态十分重要,适宜设置大型公共建筑。

地块南、北、东三侧均有河流水系穿过。

设计充分考虑周边水系资源,为小区提供优良的河景条件。

地块四周均临城市绿化带,具有优良的城市绿色生态资源。

图1.选址分析图3.设计理念——绿色节能,人文和谐如果用一个生命体来形容绿色建筑,那它就要做到身、心健康。

也就是既要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使用要求,又要在精神层面上涵盖更多的文化特质。

这也刚好呼应了绿色建筑的深刻内涵。

建筑要主动表现对人性的尊重,促成使用者的本能展现,才能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的真正价值。

在这里,人是唯一的主体。

人的欢愉程度、幸福指数的高低、压力的释放,都是评判建筑价值的主要因素。

要在经济实用又简单舒适的原则下,体现出建筑的文化韵味,将理性与人情味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文理念的指导思想。

苏州吴江区滨湖绿郡花园项目类比纽约中央公园,在喧闹的城市中营造一个公园里的家——”公园道”,鸟瞰图见图2。

图2. 苏州吴江区滨湖绿郡花园项目鸟瞰图3.1绿色建筑设计之人文规划设计亮点分析“公园道”包括活力公园、文化公园、风情公园、生态公园。

通过活力公园打造复合社区,文化公园创建活力社区,风情公园营造滨水社区,生态公园建成花园社区。

3.1.1和谐共生——绿野仙踪,生态之城生态公园仿照自然,打造属于居民自己的生态公园。

小桥流水,鸟语花香,让每一位居民切身领略大自然的美丽画卷。

建筑是人类文明活动的物化表现,既要服务于人,又隶属于环境。

在整个建造和废弃拆除的全过程中要体现出与自然存在的和谐关系。

通过运用各种建筑技术手段,控制和约束人类对环境的恣意索取和过度排放,因地制宜,实现对环境的充分尊重,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充分保持生物系统的平衡。

3.1.2健康舒适——邻里商业及活动中心,生活之城活力公园强调舒适,就是把人类活动场所的舒适度作为考量指标,少占有自然资源及减少能源消耗,采用环保的、可再生的、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风情街顺应商业广场的连续界面向小区内街延伸结合幼儿园.构成具有良好亲人尺度的沿街活动界面。

风情公园的沿滨水景观带配置球场、漫步道、运动健身设施,并连接各条绿轴端点,引领居民走出组团内部享受自然景观。

保持室内外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最大程度使使用者与自然环境亲和,达到身心健康,提高其幸福指数。

3.1.3尊重本土文化——生态市民广场,休闲之城文化公园位于小区内部的主要景观轴线上,通过场地的精心营造,打造属于社区居民自己的文化生活广场。

将人文因素融入到绿色建筑设计中,不是增加一些花花草草这种表面文章,而是使建筑表现出更多对环境的尊重和对社会文化的关心,在建筑技术的支撑下,能充分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避免千篇一律的“国际脸”。

主动呼应使用者心理结构,尊重当地传统生活方式,赋予建筑承载社会生态要素的重要使命,使之成为集历史性、传承性、人文性于一体的综合体。

建筑的人文特质是建筑区别性的最大体现,也是人文理念体现在绿色建筑中最明显的特征。

3.1.4采光设计分析——利用自然条件,塑造人文新居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通过精准的计算来控制楼层之间的间距,最大限度的将格局良好的户型设置成坐北朝南。

事实证明,通过这种设计方式能够有效保证每个住宅都可以得到最小光照时间,并且能够最大程度的争取太阳光。

经过日照分析计算,满足苏州市的住宅日照要求,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

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4个及4个以上时,其中有2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

日照计算采用沿线分析,住宅主受影面除自身遮挡外都要满足大寒日3小时,转角部分的自身遮挡按照1:1执行,幼儿园主受影面除自身遮挡外都要满足冬至日3小时,转角部分的自身遮挡按照1:1执行。

3.1.5立面设计分析——提炼传统民居符号,融合现代文化元素该项目立面采用简约现代风格。

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明确美观,强调外观的明快、简洁。

体现了现代生活快节奏、简约和实用,但又富有朝气的生活气息。

建筑整体高低错落,天际线变化有致。

整体材料结合采用石材、涂料,色彩以暖色调为基调,突出端庄、高雅的风范。

入夜,顶部的天际线以泛光照明,形成优美的沿街夜景效果。

⑶交通组织设计分析——人车分流通畅便捷,路景结合自然有序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

基地内各级道路的人行道进行无障碍设计,人行道有台阶时设轮椅坡道。

物业管理等为居民服务的建筑均设无障碍出入口。

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

合理设置停车场所。

本项目自行车停车主要设置在高层地下一层内,少部分设置在小区东侧车行道旁。

大多数地下车位设置与组团中心绿地下,并与住宅相连通。

⑷景观系统设计分析——融入自然绿色风光,优化自然资源配置景观主轴线与人工滨河景观贯穿整个楼盘,并在高层住宅、多层洋房之间结合组团空间设置主题绿地,既营造出一个小区的整体效果,又使得各自互不干扰。

入口广场气势宏伟结合商业配套公建组织城种植高大乔木,结合铺地设计,强调出进入住宅区内的主要形象。

结合建筑物形体,布置庭院花池、绿化、铺装,在创造出宜人的组团绿地同时带来组团的个性和居家的归属感。

⑸室内环境设计采取减少噪声干扰的措施。

配电房、水泵房等机房均设置在地下车库内,依据相关设计规范,采用橡胶弹性吊架,膨胀螺丝与顶板固定等方式降低噪声传递。

本项目均使用同层排水,使用率达100.0%。

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得热。

整体而言,室内风速平均风速为0.033m/s远远小于限制0.5m/s。

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的要求。

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设计,改善自然通风效果。

地下车库设置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CO浓度探测器贴顶安装,根据室内CO气体浓度,自动控制风机运行。

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

气流组织合理。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3.2绿色建筑设计之生态节能设计亮点分析“绿色建筑”形成的前提就是在于是绿色节能技术,反过来,要想更加有效的应用绿色节能技术也必须要以科学合理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理念作支撑点。

3.2.1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建筑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不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执行的建筑节能标准:《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14)。

外墙保温材料为模塑聚苯板(EPS)80mm,防火隔离带采用岩棉;屋顶保温材料为聚氨酯(屋面保温)55mm,防火隔离带采用泡沫玻璃;外窗采用节能Low-E塑钢窗。

各栋建筑实际节能率均超过65%。

空调系统采用天棚辐射+地板置换新风形式。

能源端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未使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

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

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

3.2.2能量综合利用设计主要楼体均设置带全热回收的新风机组,对住宅内的回风进行热回收以预热/预冷新风,从而降低机组自身的运行能耗。

考虑运行夏季4个月,冬季3个月,电价取0.55元/kWh,则一年可节省的运行成本为128340元。

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使用地源热泵供冷供热,另外采用单冷机组配合冷却塔进行复制制冷,全年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空调量占总量的91.61%。

项目24小时生活热水能源端为地源热泵,无其他能源形式,则经计算全年生活热水量为100074m3,可再生能源提供生活热水量为100%。

3.2.2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⑴采用节水系统苏州吴江区滨湖绿郡花园项目采用了高效的节水系统。

生活冷水管:给水干管和立管采用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水表后给水支管采用PP-R(S5)管,热熔连接。

排水横支管采用UPVC管,专用胶粘接;室外排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采用?300塑料污水检查井连接。

雨水、冷凝水管:屋面雨水管采用白色UPVC承压排水管,专用胶粘接;机房屋面排水、楼梯间排水、冷凝水、管井排水管,采用白色UPVC圆形管,专用胶粘接,有阳光直射的部分采用耐紫外线管材。

地下室压力排水管,采用双面热镀锌钢管,丝扣或法兰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