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生物灾害

合集下载

中国的生物灾害

中国的生物灾害

蝗灾与干旱的关系十分密切, 北方地区多旱灾。
一方面为蝗虫繁殖提供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抑制蝗虫天敌的繁殖。
2、危害 毁灭性灾害!
东亚飞蝗
3、防治措施
(1)化学防治
喷 洒 农 药
(2)生物防治
(二)水稻螟虫
俗称钻心虫,其中普 遍发生较严重的主要是二 化螟和三化螟。二化螟除 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 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三化 螟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 水稻。
紫茎泽兰
空心莲子草
飞机草
1、分布
主要分布在南方水稻区, 近年有向北扩散的趋势。
2、危害
造成水稻枯稍、枯 心,严重会导致水稻 大面积死亡。
3、防治措施
清除田间杂草
(1)农业防治
合理排灌水
选用抗虫品种
(2)生物防治
放养水稻螟虫的天敌。
(3)化学防治
喷 洒 农 药
(三)黏虫
称剃枝虫、行军 虫,俗称五彩虫、麦 蚕,是一种主要以小 麦、玉米、高粱、水 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 的杂食性、迁移性、 间歇暴发性害虫。
中国的生物灾害
一、 虫害的分布与危害
(一)蝗虫
俗称"蚱蜢",种类很 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 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 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 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 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 达,善于跳跃。
1、分布
主要分布在北 方地区,尤其 是华北地区。
为什么我国北方是蝗灾的主要分布地区?
水葫芦
本月初,钱塘江的上游新安江建德梅城段、 三江口至严州大桥的江面上突然布满了密密麻麻 的水葫芦,富春江水库也未能幸免。大面积疯长 的水葫芦覆盖水面,堵塞河道,影响航运和防洪, 妨碍水底生物的生长,如果不及时打捞会腐烂变 臭,将成为污染水体的污染源。这种植物被称为 “水上绿魔”。

2.4我国的生物灾害

2.4我国的生物灾害

①蝗灾的分布
渤海黄海的沿海滩 涂
中国 北方
河北山东低洼地 区 黄、淮、海沿 虫王庙 岸低地
• 在图中读出我国飞蝗的主要危害区。 • 我国蝗灾重灾区在哪里?为什么?
②飞蝗特点与危害:
特点:群聚群迁、爆发性、毁灭性
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 主要危害:吃光庄稼,毁坏草场,影响农业生产 吃光树叶, 影响树木生长
洞庭湖鼠灾
病虫害、蝗虫害、鼠害
生物入侵
农林(生物)灾害
上海黄浦江外滩水域遭遇水葫芦入侵
一、虫灾
1.概念:虫灾就是害虫造成的灾害,一般是 指昆虫造成的灾害。 2.类型:农作物虫灾和森林虫灾。
蝗虫、水稻螟 虫、黏虫等
虫灾
松毛虫等
3、我国主要的农作物虫害
(1)蝗虫灾害
蝗虫又名“蚱蜢”、“草螟”、“蚱 蚂”、“蚂蚱”。蝗科昆虫。栖息在各种场所, 在热带森林低洼地、半干旱区和草原最多。蝗 虫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大部分不太 挑食,在野外草丛中,常看到它正一口一口地 啃食禾本科植物的叶片,它拥有强而有力的后 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庞大“机群”纵 横千里,所到之处,片刻工夫植被、庄稼只剩 光秆。
①稻螟虫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秦 岭—淮河一线 以南
近年发生范 围向北扩大
②水稻螟虫的危害 ③水稻螟虫的防治
农作物害虫
(3)黏虫— “食稼殆尽、伤禾苗,夏无麦”
别名粟夜盗虫、剃枝虫。俗名 五彩虫、麦蚕等。分布除新疆 未见报道外,遍布全国各地。 寄主 麦、稻、粟、玉米等禾谷 类粮食作物及棉花、豆类、蔬 菜等16科104种以上植物。
2007年6月下旬以来, 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 万亩湖洲中的约20亿只 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 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 打洞,严重威胁湖南省 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 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据粗略统计,从6月21 日-24日,灾区共捕杀 90多吨老鼠约225万只。

中国的生物灾害课件_优秀

中国的生物灾害课件_优秀

• 洪涝防御措施 ①加强洪涝灾情监测和预报; ②建 立防洪涝灾害应急机制; • ③增强民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教育;实行防灾保险; ④ 及时转移安置可能受危害的民众; • ⑤加强水利工程措施,如上游建水库,加固河堤,河道裁 弯取直,建设分洪蓄洪区,下游开挖入海河道等。 • ⑥山区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 • 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特别是城市地区及时疏通排水通 道; • ⑧河流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湖、保护湿地,提高河湖蓄洪能 力; • ⑨对洪泛区多发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 滑坡泥石流措施:①加强地质灾害科学研究,加强灾情监 测和预报。 • ②建立防减灾应急机制(或政策法规);实行防灾保险 • ③增强民众防减灾意识;④及时转移、安置可能危及的民 众。 • ⑤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 (防止滑坡、泥石流) • ⑥建立护坡、挡墙、栅格坝等支挡物。(防止滑坡、避免 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⑦大力植树造林,恢复地表植被, (减少滑坡、泥石流) • ⑧工程建设和村落应避开泥石流易发的沟谷地带。
2、水稻病害
(1)水稻病害: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
稻 瘟 病
(2)水稻病害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
3、棉铃虫病害
(1)棉铃虫病害
(2)棉铃虫病害的分布
二、 森林病虫害
松毛虫
分布: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地区 常发区:<400m >25℃
偶发区:400m~500m 10—25 ℃
案例: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2008年汶川大 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全校2 200多名学生、上 百名老师,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 桑枣中学之所以躲过劫难的原因。 • 每学期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力求快而不 乱,井然有序; • 还将一栋“豆腐渣”实验教学楼进行了彻底的加 固,消除了隐患。

中国生态灾难的例子

中国生态灾难的例子

中国生态灾难的例子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

以下是中国生态灾难的几个典型例子:
1. 河流污染:中国的许多主要河流如黄河、长江等,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工业
废水、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等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污染水体的问题不仅给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还对水生生物和沿岸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2. 水土流失:中国的山地和丘陵地带普遍存在水土流失问题。

过度的农业活动、滥伐森林、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因素导致了大量的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现象。

这不仅损失了大量的肥沃土地,还导致了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3. 空气污染:中国的城市空气污染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

工业排放、车辆尾气、燃煤等造成的大量污染物排放,导致空气中的PM2.5等有害物质超标。

这不
仅影响了人们的健康,还对植被、动物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

4. 生物多样性丧失: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也面临生
物多样性丧失的威胁。

过度的砍伐森林、湿地开发、非法盗猎等活动,导致了大量植物和动物物种的灭绝。

这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还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生态灾难,中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环境保护法
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

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长期努力,只有大家共同行动,才能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的家园。

《中 国的生物灾害》 讲义

《中 国的生物灾害》 讲义

《中国的生物灾害》讲义一、生物灾害的概念与分类生物灾害是指由于生物的异常活动或者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引发的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事件。

在中国,生物灾害的种类繁多,给农业、林业、畜牧业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生物灾害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病虫害病虫害是农作物和森林面临的主要生物灾害之一。

例如,小麦的锈病、水稻的稻瘟病、棉花的棉铃虫等,这些病虫害会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

在森林中,松毛虫、天牛等害虫的侵害也会给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损失。

2、草害杂草与农作物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常见的杂草如稗草、狗尾草等,它们的大量生长会降低农田的生产力。

3、鼠害老鼠不仅会偷吃粮食,还会破坏农田、咬坏庄稼,对农业生产造成直接的损失。

同时,它们还可能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4、动物疫病家畜和家禽的疫病,如禽流感、猪瘟等,会导致大量畜禽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一些动物疫病还可能传染给人类,引发公共卫生事件。

5、外来物种入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外来物种被引入中国。

部分外来物种由于缺乏天敌的制约,迅速繁殖和扩散,挤压本土物种的生存空间,破坏生态平衡。

比如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等。

二、中国生物灾害的特点1、发生面积广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和生态条件多样,为各种生物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无论是在南方的水田还是北方的旱地,无论是东部的森林还是西部的草原,都有可能遭受生物灾害的侵袭。

2、危害程度重生物灾害往往会导致农作物的大幅减产,影响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

森林病虫害的爆发可能导致大面积的树木死亡,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动物疫病的流行不仅给养殖业造成重创,还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和社会恐慌。

3、灾害种类多如前所述,中国面临着病虫害、草害、鼠害、动物疫病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多种类型的生物灾害,且每种类型又包含众多的具体物种和灾害形式,使得防治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

4、发生频率高由于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生物灾害的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

《中 国的生物灾害》 讲义

《中 国的生物灾害》 讲义

《中国的生物灾害》讲义一、生物灾害的概念与分类生物灾害,简单来说,就是由生物引起的对人类、农业、林业、畜牧业等造成损害的灾害。

在中国,生物灾害的种类繁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农作物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

例如,蝗虫灾害曾经给中国的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蝗虫大量繁殖,成群结队地啃食农作物,短时间内就能让大片农田颗粒无收。

还有稻飞虱、小麦锈病、玉米螟等病虫害,它们每年都会在不同地区对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二)森林病虫害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森林病虫害也时有发生。

松毛虫、杨树食叶害虫等会导致树木生长受阻,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树木死亡,影响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木材供应。

(三)动物疫病动物疫病不仅会影响畜牧业的发展,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像禽流感、猪瘟等疫病,一旦爆发,可能导致大量家禽家畜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市场上肉蛋奶的供应和价格。

(四)外来生物入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来生物入侵问题日益严重。

一些外来物种在新的环境中没有天敌制约,迅速繁殖扩散,挤压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比如水葫芦、福寿螺、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它们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对农业、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

二、中国生物灾害的特点(一)发生面积大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和地理环境多样,为生物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广泛的条件。

每年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都在数亿亩以上,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也相当可观。

(二)危害损失重生物灾害给中国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统计,仅农作物病虫害每年导致的粮食损失就达到数百亿斤。

(三)成灾频率高由于气候异常、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一些生物灾害频繁发生,甚至在同一地区连年成灾。

(四)区域性明显不同地区由于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的差异,生物灾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也有所不同。

例如,南方地区的水稻病虫害较为严重,北方地区的小麦病虫害相对突出。

我国生态灾难的例子

我国生态灾难的例子

我国生态灾难的例子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许多生态灾难的发生。

下面列举了我国生态灾难的十个例子。

1. 沙漠化: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和沙漠化问题十分严重,这些地区的土地被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沙漠化。

2. 水污染:我国的水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许多河流和湖泊被污染,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3. 空气污染: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达不到标准,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

4. 土壤污染: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许多地区的土壤被污染,导致了农作物的减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5. 森林砍伐:我国的森林资源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许多地区的森林被过度砍伐,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6. 水土流失: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也十分严重,许多地区的土地被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水土流失。

7. 生物多样性丧失: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8. 气候变化:我国的气候变化问题也十分严重,全球变暖导致了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洪水、干旱等。

9. 地质灾害:我国的地质灾害也十分严重,许多地区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0. 垃圾污染:我国的垃圾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许多城市的垃圾处理不当,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

我国生态灾难的问题十分严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个人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

《中 国的生物灾害》 讲义

《中 国的生物灾害》 讲义

《中国的生物灾害》讲义一、生物灾害的概念与分类生物灾害是指由于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扩散或入侵,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现象。

在中国,生物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农作物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蝗虫、稻飞虱、小麦锈病等。

蝗虫灾害曾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稻飞虱会吸食水稻汁液,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收。

小麦锈病则会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降低产量和品质。

2、森林病虫害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不容忽视。

松毛虫、杨树食叶害虫、松材线虫等是常见的森林病虫害。

松毛虫能大量啃食松针,使松树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松材线虫被称为松树的“癌症”,一旦感染,松树很难救治,容易导致大面积松林死亡。

3、草原病虫害草原生态系统也面临着病虫害的威胁。

草原蝗虫、草地螟等是常见的草原害虫。

它们会啃食牧草,影响草原的植被覆盖和畜牧业的发展。

4、鼠害鼠害在中国广泛存在,不仅会偷吃粮食,还会破坏农田、草原和森林。

黑线姬鼠、褐家鼠等是常见的鼠类。

它们繁殖能力强,对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5、外来生物入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来生物入侵问题日益严重。

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福寿螺等外来物种在中国多地蔓延,挤压本土生物的生存空间,破坏生态平衡。

二、生物灾害的特点1、普遍性生物灾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无论是农业区、林区还是草原地区,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生物灾害影响。

2、区域性由于气候、地理、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生物灾害种类和危害程度有所不同。

例如,南方地区的水稻病虫害较为严重,北方地区的小麦病虫害则相对突出。

3、季节性许多生物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例如,某些病虫害在特定的季节爆发,这与害虫的生长发育周期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4、可预测性通过对有害生物的监测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生物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提前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农作物病虫害(Go) 二、 森林病虫害(Go) 三、蝗灾与鼠害 (Go) 四、生物入侵(Go)
.
阅读: 生物入侵
自然界的生物在长期演化历程中,与周围的生 态环境协同演化,达成自然平衡。某些生物,一旦被自 然或人为地引入新的地区,脱离了原来的生境,就有可 能无节制地繁衍,给新栖息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经济损 失,即生物入侵。
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种病虫害及其分布:
(1)小麦锈病(图) (2)水稻病害(图) (3)棉铃虫(图)
.
.
小麦锈病
(包括条锈、叶锈 和秆锈) ——是中国
发生范围最广、 危害最严重的一 类小麦病害,在 各麦区均有发生。
.
一、农作物病虫害
1、特点: 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2、危害: 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
•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是中国水稻三大流行病害之一。在全 国各稻区均有发生,但以日照少、雾露持续期长的山区和 气温较温和的沿江、沿海地区发生较重。该病发病快,传 播迅速,危害严重。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重 则达40%-50%,局部田块甚颗粒无收。如1980年浙江 省,1981年福建省稻瘟病流行成灾,分别损失稻谷25万 吨和15万吨。
2003年3月,中国公布的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早
上,有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
互花米草、假高梁、凤眼莲、飞机草等16个物种。1979
年,美国白从辽宁丹东进入我国,随后相继在鲁、陕、
冀、沪等地出现,对这些地区的园林绿化和林业造成了
极其严重的危害。它们的四龄幼虫可危害300多种植物,
具有暴食性,成片的树林常被横扫一光。非洲大蜗牛,
一种繁殖很快的大型陆生贝类,它们危害农作物、蔬菜,
破坏生态系统,而且还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宿
.
三、蝗灾与鼠害
1、蝗灾:
(1)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 (2)中国飞蝗的主要种类及分布(图)
.
.
.
三、蝗灾与鼠害
1、蝗灾:
(1)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 (2)中国飞蝗的主要种类及分布(图) (3)蝗灾与旱涝的关系 : 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
2、鼠害
(1)危害: (2)我国鼠害的地域差异显著(表)
.
.
(2)我国鼠害的地域差异显著
分布
本区农业特点
亚洲东部喜 包括东北、华北和西 本区自然条件优
湿鼠类危害 南区的大部、华东和 越,农业开发历

华南的全。
史久远,是我国
主要的农业区。
亚洲中部耐 包括我国西北区的大 本区降水量少、
旱鼠类危害 部、青藏高原大部, 气候干旱。

以及东北和华北区的
边缘地带。
• 水稻纹枯病是中国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之一。华南、华中 和华东稻区发生较严重,华北、东北和云南稻区也有发生, 局部地区还十分严重。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矮秆杂 交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水稻纹枯病发生面积也逐年扩 大,危害日益严重。目前全国发生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 水稻减产超过100万吨,已经成为威胁水稻生产最严重的 病害。
常见害 鼠 褐家鼠、 小家鼠 等
小家鼠、 黄鼠等
.
湖南发生人鼠大战
• 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 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 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 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 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 威胁湖南省沅江市、大通湖 区等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 堤和近800万亩稻田的安全, 一场“人鼠大战”由此展 开。
.
稻水白稻叶纹枯枯病病
.
一、农作物病虫害
1、特点: 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2、危害: 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
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种病虫害及其分布:
(1)小麦锈病(图) (2)水稻病害(图) (3)棉铃虫(图)
.
棉铃虫:
2、导致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
主要是大量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 样性丰富的原始森林,使森林对有害生物的 自控能力降低。
3、主要害虫——松毛虫 常发区 海拔低于400米、平均气温25℃以上的地区 偶发区 海拔400~500米、气温在10~25℃的地区
.
.
一、农作物病虫害(Go) 二、 森林病虫害(Go) 三、蝗灾与鼠害 (Go) 阅读:生物入侵(Go)
致农产品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种病虫害及其分布:
(1)小麦锈病(图) (2)水稻病害(图) (3)棉铃虫(图)
.
我国棉花的产区
我国三大棉花产区:长江流域棉区、黄 河流域棉区、新疆棉区
.
水稻病害
(稻瘟病、纹枯 病和白叶枯病)
主要分布在秦 岭一淮河一线 以南
.
稻瘟病和水稻纹枯病
• 洞庭湖鼠害是我国鼠害日趋 严峻的缩影
.
7月11日湖南发生人鼠大战
• 2007年7月11日湖南发生人鼠大战!!!已经捕获 老鼠90多吨,预计有20亿只!
• 据悉,洞庭湖区的野鼠,名叫“东方田鼠”。近两 年未发大水,湖区野鼠大量繁殖。6月20日,三峡大 坝加大下泄,导致洞庭外湖水位上涨,老鼠外窜后 形成鼠灾。岳阳县鹿角镇党委书记李航介绍,老鼠 的入侵大概是从今年6月上旬开始的,鹿角镇靠近洞 庭湖沿线的滨湖、杨茂、岳武、济美、鹿角等村的 早稻、红薯、花生、玉米等农作物受损比较严重, 甚至包括湖岸的意杨树皮都被啃食,被老鼠咬断的 稻梗如刀割般齐整。当地村民说,今年的鼠患是近 1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广泛 分布于我国 主要棉花产 区,黄河流 域棉产区和 新疆棉产区 受害尤其严 重。
.
一、农作物病虫害(Go) 二、 森林病虫害(Go) 三、蝗灾与鼠害 (Go) 阅读:生物入侵(Go)
.
二、 森林病虫害
1、危害: 林木生长量减少,森林枯死;对我国森
林工业造成极大损失,对森林生态功能 造成严重破坏。
中国的生物灾害
.
教学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生物灾害的地 理分布。 2.基于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危害,理解生 物灾害加剧我国农业灾情的原因。
.
一、农作物病虫害(Go) 二、 森林病虫害(Go) 三、蝗灾与鼠害 (Go) 阅读:生物入侵(Go)
.
.
一、农作物病虫害
1、特点: 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2、危害: 不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还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