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5:2.5中国的生物灾害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选修五地理学案2.5中国的生物灾害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选修五地理学案2.5中国的生物灾害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教学目标: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

2。

基于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危害,理解生物灾害加剧我国农业灾情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农业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

2.知道我国病虫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知道严格控制有害生物进入国门的重要性。

难点:我国病虫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各种图片、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比较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说明: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危害大,每年给我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农作物病虫害1、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种病虫害及其分布:(1)小麦锈病(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是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小麦病害,在各麦区均有发生。

重于_________,_________重于_________。

(2)水稻病害的分布与灾情______________以南。

②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主要分布区。

(3)棉铃虫分布与灾情①棉铃虫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受害尤其严重。

②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有棉铃虫、棉红铃虫、棉蚜虫和棉红蜘蛛。

其中_____________是中国棉花的重大致灾害虫,在我国三大主产棉区均有发生。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案)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案)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案)章节一:生物灾害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生物灾害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认识我国主要的生物灾害种类。

教学内容:1. 生物灾害的定义与分类2. 生物灾害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 我国主要的生物灾害种类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生物灾害的概念和例子。

2. 讲解生物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3. 分析生物灾害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 介绍我国主要的生物灾害种类。

5.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对生物灾害的了解和经验。

章节二:植物病虫害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分类和发生原因。

3. 认识我国常见的植物病虫害。

教学内容:1. 植物病虫害的定义和特点2. 植物病虫害的分类和发生原因3. 我国常见的植物病虫害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植物病虫害的概念和例子。

2. 讲解植物病虫害的定义和特点。

3. 分析植物病虫害的分类和发生原因。

4. 介绍我国常见的植物病虫害。

5.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对植物病虫害的了解和经验。

章节三:动物疫情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疫情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动物疫情的分类和传播途径。

3. 认识我国主要的动物疫情。

教学内容:1. 动物疫情的定义和特点2. 动物疫情的分类和传播途径3. 我国主要的动物疫情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动物疫情的概念和例子。

2. 讲解动物疫情的定义和特点。

3. 分析动物疫情的分类和传播途径。

4. 介绍我国主要的动物疫情。

5.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对动物疫情的了解和经验。

章节四:病害植物和害虫的防治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病害植物和害虫的防治方法。

2. 掌握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 认识常见的病害植物和害虫防治剂。

教学内容:1. 病害植物和害虫的防治方法2. 物理防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3. 化学防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4. 生物防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5. 常见的病害植物和害虫防治剂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病害植物和害虫的防治方法。

高中地理选修5学案 2.5 中国的生物灾害 第1课时

高中地理选修5学案 2.5 中国的生物灾害 第1课时

2.5 中国的生物灾害 第1课时 农作物病虫害与森林病虫害学案(人教版选修5)【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农作物三大病虫害的危害与分布,掌握我国生物灾害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

2.了解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和主要害虫及分布的地区差异。

一、农作物病虫害1.类型:小麦的①______、水稻的②________、棉花的③__________病等。

2.危害Error!3.分布:⑥________重于⑦________。

二、森林病虫害1.危害Error!2.主要害虫分布类型海拔气温常发区低于⑩____米⑪____以上松毛虫偶发区⑫________米10℃~25℃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生物灾害1.生物灾害包括( )①病害 ②虫害 ③鼠害 ④旱灾 ⑤荒漠化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③④⑤D .①③④考查点2 农作物病害2.关于我国水稻病害的正确叙述是( )A .主要分布在南岭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B .稻瘟病、纹枯病和锈病被称为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C .长江以南双季稻种植区危害最为严重D .北方无水稻病害发生考查点3 农作物虫害3.下列属于我国棉铃虫常年重发区的是( )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辽宁D .四川考查点4 森林病虫害4.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的是( )A .黏虫B .松毛虫C .蝗虫D .稻螟方法技巧练方法 列表法分析农作物病虫害形成的主要原因《齐鲁晚报》2007年10月24日报道:山东潍坊市由于8、9月份雨水增多,70多万亩棉花遭遇50年以来最为猖獗的一次棉铃虫病害,使棉花比去年减产15%左右。

农业专家认为,棉铃虫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75%~90%。

一般降雨量多且分布均匀的年份,棉铃虫病害发生就严重。

由于9月为棉花吐絮期,若此时遇到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就会为棉铃虫提供温床,导致棉花减产。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棉铃虫危害较重的时期是哪几个月?为什么?(2)正常年份,山东棉铃虫危害较严重的时期是哪几个月?此次危害发生在8、9月份,说明我国雨带推移的规律较常年有何不同?(3)我国常年发生棉铃虫病害的主要有哪些地区?新疆主要表现为什么形式的棉铃虫病害?(4)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大,却不是常年发生棉铃虫病害的地区,其原因是什么?方法技巧参考答案知识清单①锈病 ②稻瘟病 ③棉铃虫 ④减产 ⑤农产品 ⑥东部 ⑦西部 ⑧森林工业 ⑨生态功能 ⑩400 ⑪25℃ ⑫400~500基础达标练1.A [生物灾害包括病害、虫害、蝗灾、鼠害等。

选修5教案 2..5 中国的生物灾害 第1课时

选修5教案 2..5 中国的生物灾害 第1课时

2.5 中国地生物灾害第1课时农作物病虫害与森林病虫害学案<人教版选修5)【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农作物三大病虫害地危害与分布,掌握我国生物灾害地主要种类及其分布.2.了解我国森林病虫害地危害和主要害虫及分布地地区差异.一、农作物病虫害1.类型:小麦地①______、水稻地②________、棉花地③__________病等.2.危害错误!3.分布:⑥________重于⑦________.二、森林病虫害1.危害错误!2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生物灾害1.生物灾害包括( >①病害②虫害③鼠害④旱灾⑤荒漠化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③④⑤D .①③④考查点2农作物病害2.关于我国水稻病害地正确叙述是( >A .主要分布在南岭以南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B .稻瘟病、纹枯病和锈病被称为水稻生产地三大病害C .长江以南双季稻种植区危害最为严重D .北方无水稻病害发生考查点3农作物虫害3.下列属于我国棉铃虫常年重发区地是( >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辽宁D .四川考查点4森林病虫害4.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地是(>A.黏虫B.松毛虫C.蝗虫D.稻螟方法技巧练方法列表法分析农作物病虫害形成地主要原因《齐鲁晚报》2007年10月24日报道:山东潍坊市由于8、9月份雨水增多,70多万亩棉花遭遇50年以来最为猖獗地一次棉铃虫病害,使棉花比去年减产15%左右.农业专家认为,棉铃虫病害发生地适宜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75%~90%.一般降雨量多且分布均匀地年份,棉铃虫病害发生就严重.由于9月为棉花吐絮期,若此时遇到连续多日地阴雨天气,就会为棉铃虫提供温床,导致棉花减产.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棉铃虫危害较重地时期是哪几个月?为什么?(2>正常年份,山东棉铃虫危害较严重地时期是哪几个月?此次危害发生在8、9月份,说明我国雨带推移地规律较常年有何不同?(3>我国常年发生棉铃虫病害地主要有哪些地区?新疆主要表现为什么形式地棉铃虫病害?(4>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大,却不是常年发生棉铃虫病害地地区,其原因是什么?方法技巧参考答案知识清单①锈病②稻瘟病③棉铃虫④减产⑤农产品⑥东部⑦西部⑧森林工业⑨生态功能⑩400⑪25℃⑫400~500基础达标练1.A[生物灾害包括病害、虫害、蝗灾、鼠害等.] 2.C[水稻病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锈病属于小麦病害;东北地区水稻产区也有病害发生.]3.A[黄河流域是我国地棉花主产区之一.]4.B[松毛虫是危害我国森林最主要地虫害.]方法技巧练(1>6~8月.因为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2>7~8月.雨带移到华北地时间推迟.(3>山东、河南、河北南部、江苏和安徽北部、陕西渭河平原等地.大棉铃虫害.(4>新疆地处内陆腹地,降水稀少.解读根据棉铃虫病害多发生在多雨期,再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地雨季进行比较,就可以推测出棉铃虫危害较重地月份;根据我国雨带移动地规律和雨带位置到达山东地时间,可推测出山东棉铃虫危害较严重地时期;我国常年发生棉铃虫病害地地区和新疆棉铃虫病害地形式可通过阅读“我国棉铃虫病害分布图”得出;新疆较少发生棉铃虫病害地原因可通过对当地降水特点地分析得出.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学案-中国的生物灾害 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学案-中国的生物灾害 第1课时

2.5 中國的生物災害 第1課時 農作物病蟲害與森林病蟲害 學案(人教版選修5)【學習目標】 1.瞭解我國農作物三大病蟲害的危害與分佈,掌握我國生物災害的主要種類及其分佈。

2.瞭解我國森林病蟲害的危害和主要害蟲及分佈的地區差異。

一、農作物病蟲害1.類型:小麥的①______、水稻的②________、棉花的③__________病等。

2.危害⎩⎪⎨⎪⎧ 农作物大面积④ ,甚至绝收⑤ 大批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分佈:⑥________重於⑦________。

二、森林病蟲害 1.危害⎩⎪⎨⎪⎧ 损害⑧ 破坏⑨ 2.主要害蟲松毛蟲 類型分佈 海拔 氣溫 常發區 低於⑩____米 ⑪____以上 偶發區 ⑫________米 10℃~25℃基礎達標練考查點1 生物災害1.生物災害包括( )①病害 ②蟲害 ③鼠害 ④旱災 ⑤荒漠化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③④⑤D .①③④考查點2 農作物病害2.關於我國水稻病害的正確敘述是( )A .主要分佈在南嶺以南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B .稻瘟病、紋枯病和銹病被稱為水稻生產的三大病害C .長江以南雙季稻種植區危害最為嚴重D .北方無水稻病害發生考查點3 農作物蟲害3.下列屬於我國棉鈴蟲常年重發區的是()A.黃河流域B.長江流域C.遼寧D.四川考查點4森林病蟲害4.下列蟲災對我國林業發展造成嚴重危害的是()A.黏蟲B.松毛蟲C.蝗蟲D.稻螟方法技巧練方法列表法分析農作物病蟲害形成的主要原因《齊魯晚報》2007年10月24日報導:山東濰坊市由於8、9月份雨水增多,70多萬畝棉花遭遇50年以來最為猖獗的一次棉鈴蟲病害,使棉花比去年減產15%左右。

農業專家認為,棉鈴蟲病害發生的適宜溫度為25~28℃,相對濕度為75%~90%。

一般降雨量多且分佈均勻的年份,棉鈴蟲病害發生就嚴重。

由於9月為棉花吐絮期,若此時遇到連續多日的陰雨天氣,就會為棉鈴蟲提供溫床,導致棉花減產。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案)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案)

中国的生物灾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灾害的定义和特点,认识生物灾害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掌握中国主要的生物灾害类型,如病虫害、草害、鼠害等。

3. 培养学生关注生物灾害防控的意识,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灾害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的主要生物灾害类型3. 生物灾害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4. 生物灾害的防控方法5.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灾害的定义、特点,中国主要生物灾害类型及防控方法。

2. 教学难点:生物灾害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灾害的定义、特点,中国主要生物灾害类型及防控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物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生物灾害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灾害防控,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生物灾害定义、特点、类型、防控方法等内容的课件。

2. 案例素材:收集相关生物灾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阅读材料。

4. 课堂讨论:准备与生物灾害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出生物灾害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生物灾害的定义与特点:详细讲解生物灾害的定义、特点,让学生理解生物灾害的本质。

3. 分析中国主要生物灾害类型:介绍中国主要的生物灾害类型,如病虫害、草害、鼠害等,并分析其危害程度。

4. 探讨生物灾害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生物灾害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5. 讲解生物灾害的防控方法:介绍生物灾害的防控方法,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6.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讲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保护措施。

7.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生物灾害防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看法。

高中地理选修五《中国的生物灾害》学案

高中地理选修五《中国的生物灾害》学案

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课程标准1.中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

2.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危害,我国农业灾情的原因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生物灾害的地理分布2.了解我国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3.了解我国生物入侵情况及危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2.树立防灾意识,掌握救灾的基本技能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第二章《中国自然灾害》这一单元的重点章节之一。

与必修2的第三章《农业的地域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联系。

重点:1.了解农业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

2.知道我国病虫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知道严格控制有害生物进入国门的重要性。

难点:我国病虫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学探究】一、农作物病虫害二、森林病虫害三、鼠害四、生物入侵【合作探究】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知道有害生物入侵的严重危害,了解采取措施严防有害生物进入国门的重要意义。

课堂训练一、选择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森林鼠灾危害最严重的是()A.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B.东北东部、华北大部、西北C.东北东部、华北中部、西北D.东北中部、华北北部、西北2.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森林鼠害有加重趋势,严重威胁着()A.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B.沿海防护林C.东北、西南天然林D.西北、东北防护林3.蝗灾没有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这是因为()A.现代农业并没有把灭蝗作为一项常规任务来抓B.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程度不断提高C.全球变暖的影响D.蝗灾发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古今相差不大4.为了搞好灭鼠工作,我们应该()A.保护猫头鹰、鹰等鼠类的天敌B.使用“毒鼠强”等化学药品灭鼠C.生态系统是平衡的,对鼠害可以听之任之D.禁止药物灭鼠2004年春,世界一些地区爆发了严重的禽流感,我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御对策:疫情发生地3km内家禽全部扑杀;3-5km内强制免疫;10km内活禽市场必须关闭。

读我国某乡镇禽流感疫情分布图,判断5~7题。

5.该分布图的比例尺是()A.1:100000 B.1/20000C.1:300000 D.1/600006.图中数码代表的村落,必须强制免疫的是()A.①③⑤B.③⑤C.③④⑤D.①②7.禽流感对人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造成人口年龄结构严重老化B.传染疾病,影响人口素质C.造成区域环境容量增加D.制约第一产业发展,不影响第三产业发展二、问答题8.目前,消灭病虫害的有效办法是依靠农药。

中图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生物灾害》word学案

中图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生物灾害》word学案

中图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生物灾害》word学案一、课标目标要求1、基于地图分布,说明中国生物灾难的地理分布2、基于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危害,明白得生物灾难加剧我国农业灾情的缘故二、课前预习学案(一)农作物病虫害1、要紧类型对我国农作物危害最大的病虫害有小麦的_________、水稻的______、以及棉花的________。

2、危害农作物大面积_______,甚至绝收。

大批量变质,造成严峻的______缺失。

3、分布总体来说:_____重于______。

其中棉铃虫广泛分布于我国要紧棉花产区,______和________受害专门严峻。

我国水稻病虫害要紧分布_____________一线以南。

小麦锈病要紧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以及新疆南部的麦田产区。

(二)森林病虫害1、种类危害我国森林最要紧的害虫是________,种类超过28种2、分布松毛虫发生频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在海拔低于______米、平均气温______以上的地区为松毛虫常发区;海拔_____米、气温在______的地区为偶发区。

3、危害森林病虫害不仅对我国______工业造成极大缺失,而且对_______造成严峻破坏(三)蝗虫与鼠害1、蝗害(1)危害最严峻的爆发性生物灾难。

危害最严峻、成灾率最高的是_______,俗称_________。

(2)史上,对农业造成毁灭性灾难的是_____、______、______三大自然灾难。

(3)发生于旱涝的关系十分紧密,旱灾与蝗灾经常______发生,古代就有________的说法(4)“旱蝗”缘故分析在洪涝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专门是以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

若前期洪涝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

(5)要紧分布区:华北和华东沿海各省,_________的农业区是重灾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散居和远距离迁飞D.散居和远距离生存
8.新华社乌鲁木齐2011年6月15日电截至目前,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草地蝗虫发生区面积达310万亩,危害面积220余万亩,严重危害面积120余万亩。草原部门采取工招引粉红椋鸟工程,每年有近400万只粉红椋鸟在蝗害区,与地面牧鸡牧鸭治蝗一同构筑了一道立体灭蝗网。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它属于哪一类别的自然灾害()
15. (1)马尾松毛虫(2)区域性。 地形、气温。
(3)大量单一人工林替代了种类多样的原始森林;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第(1)题,由图示可知南宁松毛虫的类型。第(2)题,结合图及所学知识较易回答。第(3)题,我国在进行人工林建设时,用单一的树种代替原始森林树种,造成病虫大量繁殖且使同类树木大量受灾,除此之外,对外贸易导致外来有害物种入侵也易造成森林病虫害。
6.【答案】A森林病虫害对农作物有一定危害,但不是很严重。
7.【答案】A飞蝗的特性是喜群聚,飞行能力强。
8.【答案】B从生物灾害的类别不难看出蝗灾属虫灾而非物种入侵。
9.【答案】C【解析】森林区的病虫害分布较广、危害较大,平均每年减少1 700万立方米的木材,死亡约30万公顷,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学习目标:
1、通过地图分析农作物病虫害的类型、分布和危害
2、通过地图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分布
3、掌握飞蝗的分布、危害和蝗虫的发生和旱涝的关系
4、了解鼠害的地域差异
重点:目标中的1、2、3;
难点:各种生物灾害的分布和危害
课前预习
1、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
2、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灾情分布特征?
材料2:中国松毛虫危害区图。
(1)本次南宁发生的松毛虫最可能的类型是__________。
(2)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松毛虫从空间分布看具有的特点及我国森林病虫害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3)分析我国森林病虫害的主要成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B
2.【答案】D【解析】干旱利于蝗虫产卵,故蝗虫经常与旱灾链接发生。
10、我国鼠害的地域差异有什么特征?
课堂探究:(看图解决各种生物灾害的分布特征;结合教材分析各生物灾害危害有什么不同?
小麦锈病、水稻病害、棉铃虫病害、松毛虫和蝗虫的分布和危害?
课堂达标测试
一、单项选择
1.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危害严重的是( )
A.粘虫B.松毛虫C.蝗虫D.稻螟
2.关于蝗虫的不正确叙述是()
14.(1)华北和华东沿海地区,黄淮海平原是蝗灾重灾区。(2)所经之处庄稼被吃光,导致粮食颗粒无收,草场被毁造成灾区牧草严重损失;树叶被吃光,对树木生长造成不良影响(3)农药灭虫、投放天敌、捕杀成虫、点火焚烧等(任选两例即可)
黄淮海平原是旱涝灾害多发区,蝗灾也很严重。蝗虫造成的危害可以从对农作物、草地及林木三方面影响回答。灭蝗的主要方法:农药灭虫、投放天敌、捕杀成虫、点火焚烧等。
14.材料我国虫神庙的分布图
(1)历史上,我国许多地区蝗灾较重,虫神崇拜盛行,结合材料说出我国蝗灾集中分布区。
(2)蝗虫会造成哪些严重的危害?
(3)列举灭蝗的主要方法。
15.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2年3月24日《南方农村》报讯 走进广西南宁横县莲塘镇佛子村的山林,数厘米长的松毛虫随处可见,每一根松树枝上,都有十几条松毛虫在蠕动。原本苍翠碧绿的山林早已变得枯黄焦黑,就像大火烧过一般,其间数以万计的松毛虫大肆啃食着鲜嫩的松针。
A.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
B.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灾害
C.东亚飞蝗对我国华北、华东危害最大
D.多雨天气利于蝗虫幼虫生长,所以蝗灾常与水灾链接发生
3.关于草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雪灾、火灾直接损毁草场资源,对奶牛业的发展没有影响
B.草原水灾、旱灾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对草场资源没有影响
13.某地洪涝过后,水位回落和干旱,出现大量适于某种害虫生活和繁殖的荒地、草滩,引发害虫灾害。据此判断(1)~(2)题。
(1)材料中提到的“某种害虫”应为()
A.老鼠B.蝗虫C.松毛虫D.黏虫
(2)此种害虫大量繁殖的自然因素是()
A.农作物众多B.害虫天敌少
C.气象条件有利D.人类防害意识差
二、非选择题
3、小麦锈病有几种类型?各自的分布?(图2.41)
4、中国水稻病的类型及其分布?(图2.42)
5、棉铃虫的三大发病区?
6、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类型及松毛虫发生频率的地区差异?
7、蝗灾和鼠害的危害?对我国危害最大的蝗灾及其分布?
8、我国蝗灾重灾区在哪儿?影响蝗虫重灾区的气象条件是什么?
9、鼠害的危害?我国鼠害的特点?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2)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降水强度大B.冰川消融快C.湖泊面积广D.植被覆盖好
12.我国既有喜湿鼠类危害又有耐旱鼠类危害的地区是()
A.华东、华南区B.东北、华北区
C.西南、西北区D.青藏高原地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下图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12.【答案】B【解析】东北,华北区的边缘地带地处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过渡地带,既有喜湿鼠类,又有耐旱鼠类危害。
13.【答案】(1)B(2)C【解析】第1题,旱涝灾害频繁的地区易发生蝗灾。第2题,利于蝗虫大量繁殖的自然因素是气象条件有利,害虫天敌减少的原因可能是自然因素,也可能是人为因素。
二、非选择题
A.气象灾害B.虫害C.鼠害D.物种入侵
9.“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指的是()
A.干旱、高温引发的森林火灾B.人为原因造成的森林火灾
C.森林病虫害D.雷击引起的森林火灾
10.下列属于防治蝗灾措施的是()
①利用卫星对蝗灾常发区进行监测,及时预报②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退化
③利用飞机喷洒农药灭蝗④重建蝗神像,重修蝗神庙
3.【答案】C【解析】草原雪灾、水灾、火灾、旱灾、鼠灾、病虫害、酸雨都直接影响草场资源,进而影响奶牛业的发展。
4.【答案】C【解析】生物灾害的发生是由于各地的气侯条件、生态环竟、作物种类和耕作栽培制度不同,致使生物灾害在地域上有很大的差异。地质条件虽然各地也不同,但并不能影响到生物灾害的发生。
5.【答案】C【解析】鼠灾不仅糟蹋浪食,造成农作物减产,破坏森林和草场,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安全,而且会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森林害虫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
C.草原鼠害、虫害通过破坏草场资源,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
D.草原病害、酸雨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
4.下列因素中,不是生物灾害成灾区域差异因素的是()
A.气候条件B.生态环境C.地质条件D.作物种类
5.下列有关鼠灾的表现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B.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
C.破坏森林,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D.造成农作物减产
6.森林病虫害多发的危害有()
①威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②森林工业经济损失严重
③森林枯死,林木生长量减少④虫病蔓延,严重威胁农作物生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有关飞蝗的生活习惯的叙述正确的有()
A.群聚和远距离迁飞B.群聚和近距离生存
10.【答案】A【解析】防治蝗灾可采用化学和生物措施,另外,加强监测预报、保护环境也是防治蝗灾的重要措施。历史上建蝗神庙、蝗神像,是因为百姓消灾无方,无计可施,不得已建庙祭祀害虫,属封建迷信行为。气候干旱可能导致蝗灾,水灾也可能引发疫灾,但不是直接因素
11.【答案】(1)D(2)A【解析】第1题,根据图形选择1990年后的时间段,即可直观看出两线均在上升。第2题,我国东部多为平原或丘陵,在降水强度大的情况下,泄洪较缓慢,容易淹没土地造成洪涝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