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橡胶制品业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橡胶制品业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橡胶制品业是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和众多工业领域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
从汽车轮胎到医疗设备,从电子产品到建筑密封件,橡胶制品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市场规模方面,近年来橡胶制品业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橡胶制品的需求持续上升。
特别是在汽车工业中,橡胶轮胎的需求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以及消费者对车辆性能和安全性的要求提高,高性能轮胎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此外,在建筑、电子、医疗等领域,橡胶密封件、橡胶管、橡胶手套等制品的需求也在稳步增长。
从市场分布来看,亚太地区是橡胶制品业的主要市场。
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橡胶制品的生产和消费方面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凭借其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和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成为全球最大的橡胶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
而在欧美地区,虽然橡胶制品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但在高端橡胶制品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
在产品结构方面,橡胶轮胎是橡胶制品业中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
无论是乘用车轮胎还是商用车轮胎,市场竞争都十分激烈。
各大轮胎制造商不断投入研发资金,提高轮胎的性能、耐磨性和节能性。
除了轮胎,橡胶密封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密封件的质量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此外,橡胶输送带、橡胶胶管等产品在物流运输和工业生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技术创新方面,橡胶制品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新型橡胶材料的研发使得橡胶制品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例如,高性能合成橡胶在耐高温、耐低温、耐油等方面表现出色,拓宽了橡胶制品的应用领域。
同时,生产工艺的改进也提高了橡胶制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然而,橡胶制品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橡胶作为主要原材料,其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供求关系、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给橡胶制品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橡胶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橡胶制品行业分析报告1000字橡胶制品行业是一个广阔的领域,涉及到医疗、建筑、汽车、玩具、运动和其他领域。
该行业的主要特点是适用性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创新速度快,竞争激烈。
这篇报告旨在分析该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橡胶制品行业现状1.市场规模橡胶制品市场规模庞大,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全球橡胶制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而中国橡胶制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500亿人民币。
2.行业结构橡胶制品行业结构复杂,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全球橡胶制品行业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中国的橡胶制品行业处于崛起期,虽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但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3.技术水平橡胶制品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创新速度快。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出现,橡胶制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对于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环保问题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弃物处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法规,这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压力。
二、橡胶制品行业发展趋势1.高端产品市场逐渐扩大随着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高,橡胶制品向高端市场转型已成为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量大的高端产品包括工业橡胶制品、医疗用橡胶制品、太阳能橡胶制品、汽车橡胶制品等。
2.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橡胶制品在环保成为全球热点话题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绿色环保橡胶制品的研发和生产。
这种产品具有无毒、无害、可回收等优点。
3.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越高,生产效率越高,细节处理越精细。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出现,企业应积极引进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企业的生产自动化程度。
三、橡胶制品行业面临的挑战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橡胶制品生产的原材料主要是橡胶和化工原料,原材料价格波动波动将对企业生产造成直接的影响。
橡胶行业介绍范文

橡胶行业介绍范文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鞋类、工业输送带、电线电缆、橡胶管道、建筑密封材料等许多领域。
橡胶行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其发展与全球汽车工业和轮胎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橡胶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英国。
当时,橡胶的主要用途是制作水管、胶鞋和雨衣等消费品。
20世纪初,橡胶行业逐渐发展壮大,并开始应用于汽车工业。
随着汽车的普及,橡胶产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各国纷纷投入到橡胶生产中。
橡胶的生产主要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大类。
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中提取的乳液制成的,是一种高分子有机物,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合成橡胶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根据原料的不同,可分为丁苯橡胶、丁基橡胶、丁腈橡胶、丁烯橡胶等多种类型。
全球橡胶行业具有很高的集中度,主要生产国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等。
其中,泰国是全球最大的橡胶生产国,占据了全球橡胶产量的1/3左右,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目前中国的橡胶需求量约占全球总需求量的40%左右。
橡胶行业的主要产品是轮胎,轮胎是橡胶消费的最大领域。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轮胎需求量不断增加,尤其是中国市场的迅速扩大,推动了全球轮胎产业的快速发展。
除了轮胎以外,橡胶还用于制作汽车零部件、工业输送带、橡胶管道、电线电缆等等。
橡胶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橡胶的价格波动较大,因为全球橡胶产量和供需关系容易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天然橡胶。
其次,橡胶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此外,橡胶行业面临的竞争也较为激烈,全球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对橡胶行业的投资力度,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橡胶行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控制水平。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橡胶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云南及海南为中国天然橡胶主要种植区

中国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云南及海南为中国天然橡胶主要种植区一、发展优劣势天然橡胶是指从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胶乳,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
橡胶树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马拉岳西部地区,现已布及亚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天然橡胶具有优良的回弹性、绝缘性、隔水性及可塑性等特性,并且,经过适当处理后还具有耐油、耐酸、耐碱、耐热、耐寒、耐压、耐磨等宝贵性质,因此具有广泛用途。
二、产量2010-2019年全球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2018年橡胶种植面积达到1180.0万公顷,同比增长1.49%;2019年全球橡胶种植面积约为1213.3万公顷,较2018年增长33.3万公顷。
亚洲天然橡胶产量全球排名第一,2018年亚洲天然橡胶产量为1284.4万吨,占全球橡胶产量的比重为89.6%;其次为非洲,非洲橡胶产量为81.7万吨,占全球橡胶产量的比重为5.7%;美洲紧跟其后,产量为66.6万吨,占全球橡胶产量的比重为4.64%;大洋洲产量仅0.8万吨,占比仅为0.05%。
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柬埔寨、菲律宾和斯里兰卡等9个国家天然橡胶产量占到世界产量的近90%。
近年来,越南、科特迪瓦等新兴橡胶种植国家产量出现较明显增长。
2018年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柬埔寨、菲律宾、斯里兰卡的产量分别为363万吨、487.9万吨、60.3万吨、114.2万吨、65.4万吨、22万吨、10.6万吨、8.3万吨。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自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经过百年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天然橡胶生产国。
中国种植的天然橡胶与进口的天然橡胶或橡胶初产品主要应用于制作子午线轮胎、胶皮手套等。
我国植胶区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2018年中国天然橡胶产量为82.4万吨,同比增长0.82%;2019年中国天然橡胶产量较2018年减少2.4万吨,仅为80万吨,同比下降2.92%。
天然橡胶研究报告

天然橡胶研究报告
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资源,其主要来源于南美洲和东南亚地区的橡胶树。
天然橡胶具有优良的弹性、耐磨、耐寒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轮胎、胶鞋、橡胶管等领域。
本文主要对天然橡胶的生产、性能以及应用进行研究。
天然橡胶的生产主要通过从橡胶树中采集橡胶乳并经过加工制取。
橡胶树的切割面上滴下的橡胶乳是天然橡胶的最初形态,采集后加入酸化剂使橡胶乳凝固,形成固态的橡胶。
接下来,将橡胶置于滚筒中进行塑化处理,去除杂质,最后将橡胶在烟熏室中进行烟熏处理,使其变得柔软。
天然橡胶具有一系列的优良性能。
首先,它具有优异的弹性,能够在机械受力时迅速恢复原状,不易变形。
其次,天然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够经受长期的磨擦而不破损。
此外,天然橡胶还具有出色的耐寒性,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和柔软性。
天然橡胶在广泛的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首先,天然橡胶是轮胎的主要原材料,能够提供良好的抓地力和耐久性,保证汽车在各种路况下的性能。
其次,天然橡胶也被广泛用于制造胶鞋、橡胶管等产品,这些产品因为天然橡胶的柔软耐用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另外,天然橡胶还被应用于医疗器械、工业密封件等领域。
总而言之,天然橡胶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和广泛应用的重要材
料。
通过研究和开发天然橡胶,能够提高其生产和加工技术,进一步扩大其应用领域,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2024年天然橡胶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天然橡胶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述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轮胎、橡胶制品、胶水等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天然橡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本报告旨在对天然橡胶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市场的供需情况、价格趋势以及市场发展前景。
二、市场供需情况2.1 供应情况天然橡胶主要产自东南亚地区,其中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是主要的生产国家。
这些地区拥有广阔的橡胶种植基地,以及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因此产能较高。
2.2 需求情况全球对橡胶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轮胎市场的增长。
此外,工业品市场对橡胶制品的需求也稳定增长。
因此,对天然橡胶的需求有着很大的潜力。
三、价格趋势天然橡胶的价格受到供需关系、市场环境和投资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天然橡胶价格波动较大,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供应紧张:天然橡胶总体供应较为稳定,但部分年份出现天气灾害等自然因素导致的供应紧张情况,推高价格。
•需求增长:全球对橡胶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拉动了天然橡胶的需求,进而推动了价格上涨。
•大宗商品价格:天然橡胶作为一种大宗商品,其价格往往与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有关联,因此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天然橡胶价格的走势。
四、市场发展前景天然橡胶市场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对橡胶制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特别是随着新兴市场对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轮胎市场将成为天然橡胶的主要需求领域。
此外,橡胶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如建筑、电子、医药等领域的橡胶制品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因此,天然橡胶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结论天然橡胶市场具有较高的供需关系,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然而,未来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需求不断增长将推动市场的发展。
因此,投资天然橡胶有着较好的潜力,但也需要注意市场风险和价格波动。
天然橡胶研究报告

天然橡胶研究报告天然橡胶研究报告橡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因为它广泛应用于乘用车辆、工业机械、塑料及医疗设备等领域。
天然橡胶由橡胶树中的橡胶木提取而得,是最常见的橡胶类型。
因此,我们对天然橡胶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天然橡胶的生产和贸易对于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橡胶种植业是各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一些亚洲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这一行业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橡胶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中,这促进了天然橡胶的供需关系的发展,并且促进了橡胶贸易的全球化发展。
其次,天然橡胶的研究和开发对于提高橡胶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橡胶的产量和品质对于橡胶贸易至关重要。
现代农业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为提高天然橡胶的质量和数量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例如,橡胶生产中使用的合成橡胶,可以被制成更加适用于不同领域的橡胶产品,可以提高天然橡胶的产量和品质。
最后,天然橡胶的研究和开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天然橡胶产业一般与大面积的种植、采集和运输有关。
因此,景观和野生植物可能会受到影响。
如何在种植、采集和运输过程中减轻这些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研究橡胶种植和采集的良好做法,以及在橡胶产业中开发环保技术和方法,可以在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方面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天然橡胶的研究和开发对于农业经济、全球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实现产业与环保的协同发展,必须加强学术研究、开发创新,并培养专业人才,以满足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橡胶产业分析报告

橡胶产业分析报告一、橡胶产业概述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汽车、轮胎、鞋材、橡胶制品等领域。
全球橡胶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
橡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橡胶产业的发展趋势1.主要消费市场的变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轮胎、橡胶制品等行业的需求增长迅猛。
此外,新兴产业如电动汽车、氢能源等的兴起也对橡胶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2.森林橡胶和合成橡胶的竞争:目前,大部分橡胶来自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森林橡胶对环境影响较小,具有可持续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合成橡胶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其性能和价格正在逐渐提升,与天然橡胶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3.全球贸易环境变动: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橡胶出口有一定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加强国内橡胶供应能力和技术创新,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将成为橡胶产业发展的重点。
三、中国橡胶产业现状分析1.产能规模:中国橡胶产能居全球第一,但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橡胶产品。
高端橡胶产品仍需进口满足需求。
2.技术水平:中国橡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3.市场竞争:橡胶行业竞争激烈,部分中小企业利润空间狭小,面临生存压力。
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4.环保要求: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橡胶行业将面临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境管控,加大环保投入势在必行。
四、橡胶产业发展对策1.提高技术水平和产能:加强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橡胶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2.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强化品牌建设: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建立橡胶品牌认证体系,提升中国橡胶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4.拓宽市场渠道:加强市场调研,形成精准营销策略,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扩大橡胶消费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橡胶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天然橡胶行业政策环境和管理体制 (3)1、产业政策环境 (3)2、主管部门和管理体制 (4)3、具体政策、管理制度 (4)(1)产业规划 (4)(3)行业技术标准 (5)(3)关税等税收政策 (5)(4)良种补贴政策 (7)(5)国家储备政策 (7)(6)《中华人民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 (8)(7)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8)二、国天然橡胶需求 (9)1、需求总量居世界首位、高度依赖进口 (9)2、下游行业发展还将引领天然橡胶的需求 (10)三、国天然橡胶供给 (11)1、产量增长缓慢,国自给水平严重不足 (11)2、生产布局、产品结构 (12)四、我国天然橡胶进口状况 (12)五、影响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3)1、有利因素 (13)2、不利因素 (15)六、行业主要参与者简况 (16)国际传统理论认为,北纬15 度以北不适宜种植天然橡胶。
上世纪50 年代初,我国天然橡胶年产量仅200 吨,而天然橡胶被西方国家列入禁运物资。
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第一师、第二师于1952 年开始在、雷州半岛等地尝试大规模种植橡胶。
经过广大农垦人的不懈努力,至上世纪80 年代中期,我国大面积种植天然橡胶成功,并建立了独立、完整的橡胶工业。
至2008 年末,我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产量位居世界前6 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天然橡胶的需求持续增加。
但是我国天然橡胶产业面临适宜种植面积有限、自然灾害较频繁、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国市场控制等问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进口依存度迅速攀升。
一、天然橡胶行业政策环境和管理体制1、产业政策环境天然橡胶在我国一直被列为战略物资,尽管目前天然橡胶国际贸易已实现正常化,但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 年2 月13 日下发的《关于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10 号)中仍然明确指出“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工业原料”,并要求农业部等主管部门、金融机构等支持天然橡胶行业发展。
由于自然条件相对不利以及天然橡胶的重要意义,我国政府对天然橡胶产业实施关税保护,在2002 年与东盟国家签订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我国政府将浓缩胶乳、天然生胶等绝大多数天然橡胶产品列入敏感产品,未给予零关税承诺。
此外,中央政府对天然橡胶建立国家储备制度。
在1998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 年四季度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天然橡胶价格剧烈波动时,国储局均启动天然橡胶国家收储行为,维持行业的正常发展。
2、主管部门和管理体制天然橡胶的种植和初加工跨越农业和工业,我国天然橡胶进口规模较大,因此,天然橡胶产业受到农业部、商务部、海关、环保部、国家林业局等多方面的监管和支持。
同时,行业也设立有天然橡胶协会、橡胶工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协调产业的健康发展。
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对天然橡胶种苗生产、种植、割胶等具体环节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并对标准胶等初加工产品制定行业标准。
3、具体政策、管理制度(1)产业规划农业部在2007 年8 月颁布《全国天然橡胶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提出优化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三大优势区,适度扩大我国天然橡胶的种植面积,提高胶园的建设标准,调整优化天然橡胶加工布局、提高天然橡胶生产技术水平,实现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全面向技术效益型转变。
该规划同时提出了“2010 年橡胶种植面积达到81 万公顷、年产量70 万吨,2015 年橡胶种植面积达到85 万公顷、年产量80 万吨以上”的战略目标。
(3)行业技术标准种植环节的行业技术标准主要是由农业部提出,中国热带研究院、省农垦总局、省农垦总局等起草、制定的《橡胶树栽培技术规程》和《橡胶树割胶技术规程》。
该行业标准于1993 年发布并于2006 年修订,主要针对气温和风害指标确定了宜胶地标准、胶林设计规划基本要求,并对种植材料的选择和繁育、胶林开垦与定植的标准、中小苗抚管及病虫害的防治、胶林开割标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天然橡胶加工环节的技术标准包括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两大类。
生产技术标准主要由农业部制定,如《NY/T 734-2003 天然生胶通用标准橡胶生产工艺规程》,规了天然橡胶加工的基本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
产品标准主要包括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颁布的《GB/T 8081-2008天然生胶技术分级(TSR)规格导则》等,上述标准对各规格初加工产品的种类、性能、分级、包装、贮存和运输、检验规则等作了具体规定。
(3)关税等税收政策我国对天然橡胶行业实施关税保护,关税制定参考国生产企业,特别是、农垦生产成本。
据我国与东盟于2002 年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我国将在2010 年与2015 年分别与东盟原成员国建立自由贸易区。
届时,正常贸易产品实施零关税政策,敏感产品关税不必降到零,可按协定税率征收。
其中,我国进口的包括乳胶、烟片胶、标准胶在的大部分天然橡胶类产品被划分为敏感产品,未给予零关税承诺。
具体来看,报告期我国对进口天然橡胶实施从量或从价的选择关税,关税征收方法稳定。
2010 年起进口浓缩天然胶乳关税征收标准仍然维持为10%的从价税与720 元/吨从量税之较低者,标准橡胶、烟片胶关税标准较之前有所下降,其中主要进口品种标准橡胶关税征收标准为20%的从价税与2000 元/吨从量税之较低者,从量关税较之前的2600 元/吨有所下降;烟片胶征收标准为20%的从价税与1600 元/吨从量税之较低者,从量关税较之前的2600 元/吨下调了1000 元/吨。
报告期我国对复合胶进口关税税率持续下调,2009 年起除对从越南进口的复合胶维持5%的关税外,从其他东盟国家进口复合胶不再征收关税。
我国政府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给予明确的税收政策优惠,作为农业生产者的天然橡胶企业在增值税、所得税方面也得到相应政策支持。
根据《中华人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天然橡胶生产企业销售自产的橡胶产品免征增值税。
根据《中华人民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税函[2008]850 号)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围(试行)的通知》(财税[2008]149 号),天然橡胶的采集、初加工也免征企业所得税。
相关税收政策立足于我国农业和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现实特点,对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4)良种补贴政策为了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优良品种的推广与应用,从2006 年起中央财政每年拿出资金对天然橡胶良种苗木进行补贴和割胶技术培训,当年天然橡胶良种补贴项目资金达2000 万元,补贴面积达到23.1 万亩,引导种植企业、胶农多投入900多万元。
其中,省和省实施的天然橡胶良种补贴项目试点7 个县212个村,投入胶农培训资金212 万元,培训胶农达10 万人次。
通过实施种苗补贴政策,有助于提高补贴地区橡胶树种苗的质量,促进橡胶树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橡胶树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
(5)国家储备政策我国建立有天然橡胶的国家储备制度,在胶价急剧波动时通过收储、出售来稳定市场。
1998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胶价大幅下跌,国储局增加6 万吨橡胶储备。
2008 年四季度天然橡胶急剧下跌,国储局再次制定在2009 年完成对和共计10.5 万吨橡胶收储计划。
天然橡胶价格波动波及广大胶农切身利益,对国家战略物资的保障也有一定影响,国家储备的实施有助于维持行业的正常发展。
(6)《中华人民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橡胶林木属于经济林,其培育种植、采伐利用和经营管理均需遵守《中华人民国森林法》及《中华人民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国森林法》,国家对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依法实行登记发证制度。
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国家对于林木的采伐,依法实行采伐许可证制度。
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采伐林木,由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申请采伐许可证时,必须提出伐区调查设计文件。
采伐林木的单位,必须按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面积、株数、树种、期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更新造林的面积和株数不得少于采伐的面积和株数。
(7)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针对橡胶林木的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国森林法》的相关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组织,负责护林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在大面积林区增加护林设施,加强森林保护;督促有林地和林区的基层单位,订立护林公约,组织群众护林,划定护林责任区,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护林员,对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护林员有权要求当地有关部门处理。
在橡胶加工环节,农业部于2003 年12 月发布《NY 687-2003 天然橡胶加工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按生产工艺和废水污染物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天然橡胶加工废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
二、国天然橡胶需求1、需求总量居世界首位、高度依赖进口我国既是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大国,更是天然橡胶进口和消费大国。
2001 年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
据ANPRC统计,2009 年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量达304 万吨(含复合胶),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32.37%,天然橡胶生产量为64.58 万吨。
从1995 年到2009 年,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量增长3.2 倍,进口量增长713%,但同期产量增长较缓慢,自给率由1996年的54.5%下降到2009 年的21.2%,2004 年起自给率持续下降至1/3 的战略安全警戒线以下。
2、下游行业发展还将引领天然橡胶的需求我国汽车生产量增长迅速,2009 年我国汽车产量1,379 万辆,超过日本,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现阶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轮胎产业的新增长点。
中国汽车和轮胎产业的发展将持续创造对天然橡胶的需求。
此外,国非轮胎橡胶制品业发展也呈上升态势。
根据Wind 统计,2009 年全年我国橡胶板、管、带的制造、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业、橡胶靴鞋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分别比2008 年增长23.35%、18.72%以及18.69%,进一步为天然橡胶创造了需求空间。
非轮胎橡胶制品需求中,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主要指乳胶手套、导流管等产品,主要由天然浓缩胶乳生产。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卫生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器材耗用提升,给浓缩天然胶乳也创造出稳定增长的市场需求。
三、国天然橡胶供给1、产量增长缓慢,国自给水平严重不足我国在上世纪80 年代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并建立了完整的生产管理技术体系,1990 年以后天然橡胶产量稳步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