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家小楷精选
历代最值得推荐的小楷书法名家名作

历代最值得推荐的小楷书法名家名作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中的小调。
它创建于三国魏朝的仲由。
他是最杰出的隶书权威,楷书的笔法脱胎于韩立,笔法生动如在大海中飞翔。
但结构宽平,横画长直画短,官分遗风犹存。
然而,模型方法已经准备好了,它实际上是官书的祖先。
王羲之到了东晋,对小楷书法的研究更加细致,使之臻于完美,也为中国小楷书法树立了一个美好的欣赏标准。
汉晋南北朝钟繇《宣示表》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人,出生于汉末名士之家,官至太傅。
他同汉末张芝、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
书法各体兼备,完成了古隶向楷书的转变,创立了楷书这一新的书体,在书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作品中尤以《宣示表》最能体现其小楷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帖章法纵紧横疏,气势开阔,每行字的大小、轻重、正欹、宽窄,错落有致,极尽自然之趣,体现出一种雄浑厚朴、沉着高古的艺术风格。
王羲之《乐毅论》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大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其小楷主要取法钟繇,而在完善楷书、丰富笔法、美化字形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等。
《乐毅论》基本摆脱了隶书的痕迹,具备了完备的楷书法则。
用笔沉着内敛,扎实劲健;点的姿态生动,细腻圆润。
在整体风格上呈现出端庄沉着、圆润峻拔、动静有致的中和之美、雍容之美。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善书又与其父一脉相承,并称“二王”,有小楷作品《洛神赋十三行》传世。
王献之的《洛神赋》将楷书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峰,被后世尊称为“天下小楷第一”“小楷极则”,标志着楷书艺术的完全成熟。
从温润细腻、峻拔流美的气格来看,《洛神赋》颇得其父心法要诀,但又灵性颖出,创变有成,更讲求作品的遒丽、峻逸、疏朗之美,已经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隋唐首先要提的是写经体,特别是敦煌写经,这些墨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是当时民间书写的代表之作,这些不容忽视。
赏析中国古代书法家绝美小楷

赏析中国古代书法家绝美小楷小楷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原是一位杰出的隶书权威大家,他所作的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
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
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质朴自然钟繇小楷《宣示表》钟繇小楷《宣示表》《宣示表》故宫博物院藏,梁武帝萧衍誉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
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
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逸少又将之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
现在所能见到的《宣示表》只有刻本,一般论者都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
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
此帖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
此帖风格直接影响了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从《黄庭经》、《乐毅论》,《洛神赋十三行》等就可看出),进而影响到元、明、清三代的小楷创作。
以钟繇为代表,追求着一种质朴,天真,自然,平淡的气息,它要求作品厚重而不轻佻,强烈而不腻滞,朴素而不浓艳,深沉而不恣狂,含蓄而不恢奇,它不事雕凿,不装巧思,从而表现出一种朴素自然,平淡率真,浑然天成的审美境界,老庄哲学认为人与自然应处于一种亲切和谐的统一体中,而大朴不雕是一切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
它们并不否定法度和技巧的作用,但他们更强调于规律中获得的绝对自由,他们主张无为而无不为,不工而无不工,这种审美观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试观钟繇的小楷,古雅之中天趣溢发,朴实之中富有异趣,不著一点色相,不带丝毫做作,意味醇厚,令人咀嚼不尽,其实颜真卿,傅山,王铎的小楷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平和简静王羲之小楷《黄庭经》王羲之小楷《黄庭经》《黄庭经》是王羲之小楷代表作品。
适合放在书房的小楷书法作品

适合放在书房的小楷书法作品
适合放在书房的小楷书法作品有:
1. 《陋室铭》:自古就是文人雅士托物言志的经典文章,书法《陋室铭》被古今很多人喜欢,在当代更是国人耳熟能详,广为流传,是人们抒写情怀的自喻品格的经典。
2. 徐朝江书写的《刘禹锡陋室铭》楷书作品:笔墨深蕴文意,行文流畅,规整中透着洒脱,是一幅余韵悠长当代书法精品,这样一幅作品挂在书房,可以体现主人高雅的境界和不俗的品格。
3. 钟绍京《灵飞经》:字帖写于唐开元年间,内容主要是道家经文。
此作品笔法精细,结构严谨,笔画舒展自如,是书法界公认的“小楷之首”,对后世影响很大。
4. 文征明《落花诗十首》:小楷书法风格清新秀丽,笔划流畅,气韵生动。
此外,还有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欧阳询《小楷心经》、虞世南《破邪论》、姜夔《跋王献之保姆帖》、赵孟頫《汉汲黯传》、王宠《游包山集》等也都适合放在书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根据个人喜好和书房风格来选择适合的小楷书法作品。
优秀楷书字体作品赏析

优秀楷书字体作品赏析楷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字体,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楷书字体作品,并从字的结构、线条流畅度以及气韵生动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羲之是楷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之一《兰亭集序》被誉为楷书的典范之作。
整篇作品墨色醇厚,笔画有力,结构严谨。
王羲之以行草字体书写,线条流畅,棱角分明,给人以潇洒舒展之感。
作品中每个字之间的间距恰到好处,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
二、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楷书以工整饱满的结构和丰富变化的线条著称。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中的每个字都显得极其沉稳厚重,筆画铿锵有力,墨色浓郁。
字与字之间的连结非常紧密,构成一种紧凑而有力的版面结构。
作品中的每个字都充满了力量感和生机,显示出颜真卿鲜明的个人风格。
三、文徵明《醉翁亭记》文徵明是明代著名文人书法家,他的楷书字体作品亦是不可忽视的精品。
《醉翁亭记》是文徵明的名作之一。
作品中的每个字都精致而秀丽,草书和楷书结合,显出一种独特的笔触美。
筆画的粗细、曲直有力,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整篇作品布局得当,字与字之间的空间利用合理,展现出一种舒展自然的美感。
四、黄庭坚《自吕叔湘书》黄庭坚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楷书字体作品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韵味。
《自吕叔湘书》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中的每个字线条流畅,结构严谨,给人以一种清雅脱俗之感。
黄庭坚的楷书字体如行云流水,墨色淡雅,展示出一种自然优美的艺术效果。
作品中的每个字都显得灵动而不失庄重,充满了生命力。
五、赵孟頫《行书花卉册》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法家,他的行书尤为出众。
《行书花卉册》是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中的每个字具有扎实的结构和简洁利落的线条,展示出一种豪放大气的风格。
赵孟頫的楷书字体遒劲有力,书写时丰富运用变化线条,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品中每个字都显得活灵活现,显示出赵孟頫个人的艺术追求。
【小楷】《千字文小楷字帖》目录已收录23篇

【小楷】《千字文小楷字帖》目录已收录23篇
小楷字帖
《千字文+小楷字帖》将一如既往的采编整理历代小楷字帖奉献给大家!如有遗漏,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告诉我们,小编后续补充完善!同时也衷心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与帮助!
目前共收录 23篇小楷书法作品。
点击下面蓝色标题,即可进入小楷字帖:
┣ 《千字文》 ---------
颜真卿《小楷千字文》欧阳询《小楷千字文》米芾《小楷千字文》褚遂良《小楷千字文》一版褚遂良《小楷千字文》二版褚遂良《小楷千字文》三版文徵明《小楷千字文》一版文徵明《小楷千字文》二版文徵明《小楷千字文》三版文徵明《小楷千字文》四版董其昌《小楷千字文》一版董其昌《小楷千字文》二版祝允明《小楷千字文》其一祝允明《小楷千字文》其二赵佶《小楷千字文》瘦金体▣赵佶《小楷千字文》单字目录傅山《小楷千字文》启功《小楷千字文》吴玉如《小楷千字文》梁国治《临颜真卿小楷千字文》梁同书《小楷千字文》王文治《小楷千字文》日本·卷菱湖《小楷千字文》
【终】
书法字帖·企业二维码。
毛笔小楷经典优秀书法作品欣赏

毛笔小楷经典优秀书法作品欣赏毛笔小楷是传统书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书写方式,因其线条优美、遒劲有力、内敛含蓄、文雅典雅的特点,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毛笔小楷经典优秀书法作品吧。
一、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羲之作为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所书写的《兰亭集序》被誉为书法之极品。
此作品在书法艺术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整篇书法用笔虽细而达重,行间却妙趣横生,展示了王羲之书法艺术上的高超水平。
二、苏轼《木兰花令》苏轼作品中的书法精美,尤以小楷为佳。
其《木兰花令》中的“人生如梦”一行,用笔紧凑而婉转,点画虽细微却意味深长,深刻表达了人生苦短,须珍惜时光的主题思想。
三、颜真卿《多宝塔碑》颜真卿是唐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所书写的《多宝塔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杰作。
整体书法流畅,字体更显简洁大气,线条之间的变化饱满,又掌握了繁简的秘诀。
其笔画浑朴,线条刚健有力,展现出书法艺术的精髓。
四、米芾《书苑馆题记》米芾作品中的小楷书法最具有代表性,被誉为“米家小楷”。
其所创立的书法风格沉静大气、富有神韵,体现了其深沉的人格境界。
《书苑馆题记》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其行间风格简练、刚健有力,意境深远。
以上是几位著名书法家所书写的毛笔小楷经典优秀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无不体现出书法家对艺术的追求与探索。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书法家的不同艺术风格,也可以看到每一位书法家独特的人格魅力。
毛笔小楷作为传统书法的代表之一,无论是在审美价值上还是文化价值上,都占有着重要地位。
因此,我们在欣赏毛笔小楷经典优秀书法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领略到书法艺术的魅力,更能够领悟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历代小楷精品书法琴赋

历代小楷精品书法琴赋自古以来,中国书法绘画、音乐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楷作为中国书法中的一种体例,因有清秀俊逸的特点,在历史上有许多精品佳作。
而琴赋则是以琴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自汉代始有,自晋代以来更是盛行。
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小楷和琴赋,为大家介绍历代小楷精品书法琴赋。
1、魏晋时期魏晋时期的小楷以行书为主,其中重要的代表性作品有曹全碑和王羲之的《兰亭序》。
《兰亭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楷书篆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而琴赋则有琴颂和琴歌两大流派,其中琴颂以崔瑗的《琴颂》为代表,自此流传至宋元时期;琴歌则以裴迪的《琴歌》为代表,成为琴赋中的又一流派。
2、唐宋时期唐宋时期的小楷发展成为以楷书为主的一种书法体系,其中著名的小楷作品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柳公权的《九成宫醴泉铭》等。
而琴赋在唐代也迎来了黄庭坚和苏舜钦的黄钟大吕体琴赋,至于宋代则出现了杨万里和颜鲁公的文人琴赋,广受欢迎。
3、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的小楷发展成为更加干练利落的文体,其中著名的小楷作品有赵孟、邓石如、董其昌的作品。
而琴赋则有了袁宏道、陈维崧的代表作,《玉梧清商》和《琵琶行》在这一时期成为了传世佳作。
4、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的小楷发扬光大,出现了许多新颖的书法作品。
在琴赋方面,中国民间音乐家务本芳的珠帘寺雅集琴曲成为代表琴赋作品。
而刘胡兰、王蒙等文人也以琴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琴赋。
总之,历代小楷和琴赋都是中国文化瑰宝,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给后人带来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精品小楷和琴赋不仅是艺术家们的杰作,更是中华文化的骄傲。
它们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欣赏研究,更要传承发扬。
钟繇小楷大全(附释文)高清版

钟繇小楷大全(附释文)高清版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
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
汉末至三国曹魏时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钟繇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
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
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
以功累迁前军师。
魏国建立,任大理,又升为相国。
曹魏建立后,历任廷尉、太尉、太傅等职,累封定陵侯。
在魏文帝时期,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
太和四年(230年),钟繇去世,谥号“成”。
正始四年(243年),配享曹操庭庙。
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人都曾经潜心钻研其书法。
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贺捷表》如下
《还示表》如下
《荐季直表》如下
《墓田丙舍帖》如下(王羲之临)
《力命表》如下
《白骑帖》如下
《常患帖》如下
《雪寒帖》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代名家小楷精选
乾隆《三希堂法帖序》代序
钟繇《荐季直表》墨迹
钟繇《荐季直表》碑刻
钟繇《宣示表》碑刻(秦文锦藏本)
钟繇《宣示表》碑刻(唐翰题藏本)
钟繇《宋拓孝女曹娥碑》黄文宽藏本
钟繇《孝女曹娥碑》(贞观本)
钟繇《孝女曹娥碑》碑刻(天籁阁本)
卫铄《奉敕书急就章》(卫夫人书)
王羲之《黄庭经》碑刻(秋碧堂原拓磊翁跋)
王羲之《黄庭经》碑刻(汪由敦藏本)
王羲之《黄庭经》碑刻(唐翰题考藏本)
王羲之《黄庭经》碑刻(褚遂良临本)
王羲之《黄庭经》碑刻(包、孔、吴、叶四家藏本)王羲之《乐毅论》碑刻(异僧本)
王羲之《乐毅论》碑刻(唐翰题考藏本)
王羲之《乐毅论》碑刻(褚遂良奉敕排定本)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小型碑刻本)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补字本)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缺字本)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碑刻(施孝长考跋本)
王僧虔(刘伯宠陶瑾)碑刻
萧敷《王氏墓志铭》碑刻(吴湖帆考跋本)
智永《千字文》墨迹
晋唐人《敦煌?晋唐人写经》六种墨迹
隋代:《大般涅盘经》墨迹
欧阳询《千字文》碑刻
欧阳询《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虞世南摹《洛神赋十三行》碑刻
冯承素摹《兰亭序》墨迹(行楷)
冯承素《兰亭序》墨迹(行楷?放大)
钟绍京《灵飞经》精选字方格版本
钟绍京《灵飞经》(王惕甫启功跋本)
柳公权临《洛神赋十三行》碑刻
王行满《周护碑》碑刻(局部)
唐人临王羲之《东方朔画赞》小楷
唐人《唐贤写经》墨迹(吴湖帆考藏本)
苏轼《祭黄几道文》墨迹
苏轼《问养生于吴子》、《与可画竹赞》碑刻
蔡襄《海隅陇亩之人》墨迹(李书楼本)
蔡襄《谢赐御书诗表》墨迹(乾隆御览本)
蔡襄《谢赐御书诗表》墨迹(御书房鉴藏宝本)
黄庭坚《眉公》、《当阳张中叔》碑刻
黄庭坚《狄梁公碑》碑刻(局部)
米芾《向太后挽词帖》墨迹
米芾《王羲之王略帖》两碑刻
赵孟兆页《汲黯传》墨迹
赵孟兆页《大唐易州铁像碑颂》(原拓本)
赵孟兆页《老子道德经》墨迹
倪瓒《昨日承蔬笋》碑刻
俞和《急就章》碑刻
林佑《论唐李林甫、宋蔡京书品》碑刻(潢武丁卯)沈度《敬斋箴》墨迹
沈度《四箴》碑刻、(中楷)
沈藻《橘颂》碑刻(沈度之子)
沈周《牡丹图题词》墨迹
祝允明《前后赤壁赋》、《张诚意两鬼诗》碑刻
文徵明《朱效莲墓志铭》碑刻
文徵明《前后出师表》碑刻
文徵明《莲社十八贤图记》墨迹
文徵明《宫保白楼先生吴公传》碑刻
文徵明《文端吴神道碑铭》碑刻
文徵明《八角石记》碑刻
文徵明《前赤壁赋》碑刻(双月楼本)
文徵明《后赤壁赋》碑刻(双月楼本)
文徵明《前赤壁赋》墨迹
王宠《游包山诗集》墨迹
董其昌《孝女曹娥碑、洛神赋十三行补碑刻
董其昌《临徐、褚、薛、欧小楷》墨迹
董其昌《月赋》墨迹
黄道周《周顺昌神道碑》墨迹
王铎《谟帖》碑刻
王铎《北国学石鼓歌》碑刻
王铎《评帖匪易》碑刻
万寿祺《金刚经》墨迹局部)
康熙《临董其昌书金刚经》碑刻
金农《吉金录稿册》墨迹(局部)
刘墉《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