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兰亭书法展获奖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李松魏碑楷书《千字文》

李松魏碑楷书《千字文》

李松魏碑楷书《千字文》
李松(木公),1950年生于天津市。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本科,师欧阳中石先生。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书法》杂志刊授部指导教师。

作品参加全国第三、四、五、六、七、八届书法展(其中第六、八届获'全国奖'),全国第五、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特邀),全国第一、二、四届篆刻展,二十世纪书法大展等。

论文《笔法研究》获得全国第六届书法理论研讨会二等奖。

著有《草书技法》、《行书技法》、《楷书技法》、《书法创作大典-行书卷》(合著)等二十几部著作、录像、光盘。

注重技法理论的研究和书家评论,文章散见专业报刊。

李松魏碑楷书《千字文》。

书法神品《兰亭集序》赏析

书法神品《兰亭集序》赏析

书法神品《兰亭集序》赏析导语:《兰亭集序》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

书法神品《兰亭集序》赏析在中国书法史上,为一件书法作品引起激烈的争论除了王狡之的《兰亭序》之外便无与之相提并论者。

(兰亭》问世一千多年来,希风绪妙者不绝、交口称烦者不断,步其理武,含英咀华者不衰,甚至连现代首先挑起(兰亭》真伪之争,一口咬定《兰亭》为伪作的郸沫若也承认受过《兰亭》极深的影响。

历数中国书法史上的名家,受过《兰亭》形响,心攀手追者则更不胜枚举了,诸如隋之智永、唐之澳世南、褚遂良、欧旧询、唐太宗,五代的杨凝式,宋代的米带、蔡京,元代的赵松雪,李士弘(李倜),明代的文征明、笙其昌及现代的启功、沙孟海诸大家,无不把书圣王羲之这件杰作当作书法艺术宝库中之瑰宝。

这种事实向我们证明着(兰亭序》那种征服人心摄人心魄的超凡的艺术魅力,历代书法大家潜心砚田之际也会深刻地体味它的真正价值{何况虞世南、米带诸人都是造诣极深的书法鉴赏家,如果《兰亭》为膺品,如何逃过他们的慧眼?这一切都在向我们证明着《兰亭》的真实性!书论云: “晋人尚韵”,而《兰亭》一帖在在都体现着“晋韵” —一种崇尚自然、潇洒出尘的精神;一种光风界月的胸襟,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度与体现高度文化修养的典雅作风—这一切与王右其他作品相对照,无不形貌皆合,王羲之当年与一群文人学士“引以为流筋曲水”的修楔仪式之中,因饮酒徽醉,又兼“此地有祟山.峻岭、茂林修竹”,当时春光旖旎“天朗气清,惠风和杨”,因而挥毫浴墨直写胸脸,方有此神来之笔,而据说事后王羲之想再写一幅以追《兰亭》帖之风雄_,终未能遂意!看来名作不可“再现”与“复制”。

郭沫若断为散之七世孙智水所为,而智永之书风貌与“晋韵’,相去远矣!《兰亭》在王书中虽不及其行草书札,、但作为一种典雅、双逸、潇酒的时代风格是无人能超越或与之相伴的。

那种硫朗有致的布局,挺秀双逸的风神,变化多端的笔法,纵横自如的取势,使后世学书者感到面对的是一座既平凡又神秘莫侧的城楼,往住不得其门而人,单看其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称饰、挂笔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遗意,这些都是智永书所不及万一的,变化典侧,时出新愈,平和之中见奇纵,这也是‘兰亭》永久的艺术魅力所在,所谓“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唐·孙过庭语)正应是对《兰亭》之神最恰当的评语。

学行书就照这个来行书十大名帖欣赏

学行书就照这个来行书十大名帖欣赏

学行书就照这个来——行书十大名帖欣赏、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 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

《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

序文受当时南方士族阶层信奉的老庄思想影响颇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全文共八行,三百都很完美。

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

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于是就把它作为传家至宝留给子孙。

后来落入唐太宗手中,此中又有唐太宗派“萧翼计赚兰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

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

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

亭”的传说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此列出的唐代冯承素的摹本、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行草墨迹,颜真卿书。

纵28.2 厘米,横72.3 厘米,25 行,共230 字。

此帖本是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写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为叛军安禄山所残杀。

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

中国书法家协会历届主席及作品

中国书法家协会历届主席及作品

第一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任期1981年-1984年)舒同(1905- )字文藻,又名宜禄。

江西东乡人。

曾入县立尚志学校。

受五四运动影响,于1920年组织“金兰同学社”,研读进步书刊,宣传救国思想。

毕业后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东乡县委书记。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因东乡党组织遭破坏被通缉,辗转于武汉、合肥、上海、南京等地,以卖字为生,寻找党的组织。

1929年潜回本县,进行秘密革命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先后任军政治部秘书、十一师秘书长,中共赣东特委秘书长,红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十师、十一师政治部主任。

1933年部队缩编后,任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

1935年任红二师政治郎主任。

长征到陕北后,任红一军团四师政治部主任。

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秘书长。

曾率工作团在山西五台;定襄一带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建设和反“围攻”、反“扫荡”斗争。

1940年赴延安,后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2年底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秘书长。

1943年到山东,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兼秘书长。

1945年起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国军工作部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分局常委、社会部部长。

参加了鲁南、济南、淮南、渡江、上海等战役。

1949年任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宣传部部长兼《解放日报》总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兼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主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校长;华东局党校校长等职。

1954年住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兼济南军区第一政委。

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1963年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

1977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书坛精英——三次兰亭奖获得者张卫东书法作品欣赏

书坛精英——三次兰亭奖获得者张卫东书法作品欣赏

书坛精英——三次兰亭奖获得者张卫东书法作品欣赏展开全文张卫东,1968年生于江西高安。

现为:中国书协第六,七届行书委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成员;上海书协行书、草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性奖项:1996年获全国第一届行草展“能品奖”,2000年获全国第八届中青展“二等奖”,2005年获全国“冼夫人杯”书法三等奖,2007年获文化部14届群星奖书法金奖,2008年获全国首届册页展二等奖,2009年获全国首届翁同和书法奖提名奖。

入展:第六、七、八、十、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五、六届兰亭奖。

入展中国书协楹联、册页、手卷,正书、扇面展等近40次。

张卫东的书法“碑帖兼融”。

其书法作品取法经典碑帖,点画、结字均来自传统,具有较强的传统功力;有些作品稍作夸张,融入当代人的审美意趣,因而显得时尚、流丽,加之用笔的率真、质朴,使他的个人书风十分强烈。

书风以“二王”为主基调,同时又追求苍浑之气象,於秀雅中显雄强,自成风貌。

形式与内容、笔墨与感情和谐统一,让他的作品耐人寻味。

二王书风影响到唐宋元明清各代,应该说唐宋元三代基本也是完全套搬二王笔法,唯唐颜真卿取外拓法在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中将悲愤之情流露于笔端,线条和其前代书风大大地拉开了距离,增加了结构的开合,姿态宽博舒展,线质苍茫浑厚。

宋代书家的行书结字和线质拉开距离不大,只有黄山谷的草书承前启后,他在吸收张旭和怀素的基础上另僻溪径,形成敧侧错落,奇崛纵逸的书风,人谓宋人尚意,黄山谷可算尚意书风的代表。

黄氏亦自谓:“近世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草书耳不知与科斗、篆隶同法同意。

数百年来,唯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耳!”其自信至于如此,实可得到今人的认同。

到明清两代,特别是明代开始出现大幅中堂和条幅作品,明代“三狂人”黄道周、张瑞图、倪元璐在用笔和结字上和前代书家拉开了很大距离,运笔侧势翻转,连绵错落,气势逼人。

“最接近真迹”的东阳何氏《兰亭序》赏析【珍藏版】

“最接近真迹”的东阳何氏《兰亭序》赏析【珍藏版】

“最接近真迹”的东阳何氏《兰亭序》赏析【珍藏版】“最接近真迹”的东阳何氏《兰亭序》东阳何氏《兰亭序》长23.3,宽11.1cm,封面题旧拓东阳本兰亭序寒松阁旧藏,山阴陈治题引首,后有张鸣珂、邓承谓、高振霄题。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行书法帖。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并由羲之作序。

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

太宗死,以真迹殉葬。

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

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

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他采用明夺暗换等非正常手段,从民间获得王羲之《兰亭序》后,敕令当时最著名的几位大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等人精心临摹了一些,用以赏赐给王公贵族和手握重兵的外地方镇。

有的方镇就把这些摹本上石刻碑上以示纪念。

而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则在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后作为最珍贵的随葬品埋入昭陵,从此永绝于世。

岁月茫茫,真迹既已殉葬,临摹本也日久沦失。

所以现存故宫博物院的一两件《兰亭序》唐朝摹本被列为国宝,平民百姓轻易不能见到。

而唐朝摹本的石刻拓本自然也是极为珍贵。

据考证,东阳何氏《兰亭序》拓本应为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临的石刻拓本,是所有临本中的上上品,其笔法、神韵最接近王羲之原作。

关于东阳何氏《兰亭序》的由来,明代中期隆庆年间状元山阴(即今绍兴)人张元忭是这样记述的:公元1127年,金兵大举南下,攻破北宋汴京(今开封市),掳走宋徽、钦二帝及众皇亲大臣,皇宫御府宝藏抢劫殆尽,北宋朝廷随即灭亡,史称“靖康之变”,所幸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即宋高宗)不在京城而幸免于难。

书法作品及其欣赏

书法作品及其欣赏

书法作品及其欣赏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下面是几个著名的书法作品及其欣赏。

1. 《兰亭序》
《兰亭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的作品,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幅作品以行草字体书写,笔画流畅,变化多样,给人以灵动飘逸之感。

文字内容讲述了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的宴会上的感受和思考,展示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境界。

2. 《千字文》
《千字文》是唐代文学家褚遂良创作的一篇千字文。

这幅作品以楷书字体书写,具有严谨的结构和工整的排列,每个字都形神兼备,给人以庄重大气之感。

文字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哲理等方面的知识,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3. 《苏轼行书》
《苏轼行书》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以行书字体书写,字迹潇洒自如,富有变化和艺术感。

苏轼行书的特点是笔画疏密有致,结构稳定,给人以豪放洒脱之感。

这幅作品展现了苏轼豪放的个性和才情,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4.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的作品,以行书字体书写。

这幅
作品的特点是字迹饱满丰润,线条流畅有力,给人以雄浑磅礴之感。

文字内容讲述了王羲之对于文学创作和人生境界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于艺术追求的独特见解。

这些书法作品无论是从字迹的笔画和结构,还是从文字内容的意境和思想,都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人们欣赏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获奖作品

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获奖作品

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获奖作品荣宝斋全国书法展获奖作者心经、兰亭专场为让艺术品走进大众,走入生活,促进艺术品大众消费热情,推动艺术品的互联网交易,荣宝斋书法馆与荣宝斋在线将在 12 月 17 日联合推出“荣宝斋全国书法展获奖作者心经、兰亭专场”(第一期)。

这是继 11 月 10 日荣宝斋书法馆与荣宝斋在线成功联合推出“当代书法博士精品扇面 0 元拍场”之后的第二个专场。

此次,专场参拍的书法家有:孟庆星,刘京闻,张东明,程度,方建光、蔡梦霞、程志宏、张伟民、梁治国、秦健、贺进、龙友(按年龄排序)。

他们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有较强代表性,作品具有极高的收藏潜力和价值。

荣宝斋书法馆及荣宝斋在线还将联合推出更多专场和精彩活动,敬请持续关注。

孟庆星行书斗方《兰亭序》作品规格:68cm×68cm 4.0 平尺作品材质:白宣已托作者简介:孟庆星,1966 年生,书法专业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教研室主任,湖北美院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武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

书法作品 xx 年获中国书法最高奖“首届书法兰亭奖”银奖,xx 年度获书法报全国兰亭诸子奖,xx 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书法册页作品展三等奖。

十几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行草书展、扇面书法作品展。

承担并负责国家级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万历书坛——邢侗个案研究》(已结项),论文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

刘京闻行书横幅《兰亭序》作品规格:34cmx137cm 4.2 平尺作品材质:彩宣作者简介:刘京闻,1967 年生于山东陵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书法工作室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副秘书长,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作品多次入展全国书法展及兰亭奖,曾获全国第二届青年展二等奖,全国第三届扇面展一等奖,xx 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三名”工程,同时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中青年 60 家”作品展,曾多次担任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览评委,xx 年为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公益大讲堂”专家组成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届兰亭书法展获奖作品欣赏荣宝斋全国书法展获奖作者心经、兰亭专场为让艺术品走进大众,走入生活,促进艺术品大众消费热情,推动艺术品的互联网交易,荣宝斋书法馆与荣宝斋在线将在 12 月 17 日联合推出“荣宝斋全国书法展获奖作者心经、兰亭专场”(第一期)。

这是继 11 月 10 日荣宝斋书法馆与荣宝斋在线成功联合推出“当代书法博士精品扇面 0 元拍场”之后的第二个专场。

此次,专场参拍的书法家有:孟庆星,刘京闻,张东明,程度,方建光、蔡梦霞、程志宏、张伟民、梁治国、秦健、贺进、龙友(按年龄排序)。

他们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有较强代表性,作品具有极高的收藏潜力和价值。

荣宝斋书法馆及荣宝斋在线还将联合推出更多专场和精彩活动,敬请持续关注。

孟庆星行书斗方《兰亭序》作品规格:68cm×68cm 4.0 平尺作品材质:白宣已托作者简介:孟庆星,1966 年生,书法专业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教研室主任,湖北美院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武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

书法作品 xx 年获中国书法最高奖“首届书法兰亭奖”银奖,xx 年度获书法报全国兰亭诸子奖,xx 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书法册页作品展三等奖。

十几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行草书展、扇面书法作品展。

承担并负责国家级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万历书坛——邢侗个案研究》(已结项),论文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

刘京闻行书横幅《兰亭序》作品规格:34cmx137cm 4.2 平尺作品材质:彩宣作者简介:刘京闻,1967 年生于山东陵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书法工作室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副秘书长,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作品多次入展全国书法展及兰亭奖,曾获全国第二届青年展二等奖,全国第三届扇面展一等奖,xx 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三名”工程,同时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中青年 60 家”作品展,曾多次担任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览评委,xx 年为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公益大讲堂”专家组成员。

张东明小楷手卷《心经》作品规格: 13.5cm×103cm 1.3 平尺作品材质:花笺纸拼接作者简介:张东明,1970 年出生,又号有鱼居士,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中国书协会员,徐州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特聘授课教授,清华美院及荣宝斋画院张旭光工作室教授,全国七十年代代表书家艺委会委员,荣宝斋签约艺术家。

获“徐州市艺术家”称号及“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称号,《中国书画》提名“中国当下最值得市场关注的书法十家”,《中国书画》提名“江苏省十大青年书法家”,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提名“江苏省十大青年书法家”。

中国书法院首届毕业展策展人,首次“吴门雅集--吴悦石师生迎春画展”策展人,徐州有鱼书院创办人。

获得第八届全国书法展全国奖,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金奖,第五届全国楹联书法展金奖,第二届 '流行书风'大展银奖等国家级书法展大奖数十次。

程度隶书四条屏《兰亭序》作品规格:17cm×68.5cm×4 4.2 平尺作品材质:粉笺作者简介:程度,1970 年生,河南鹿邑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朝阳区书法家协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国学班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张继导师工作室助教、北京人文大学书法学院特聘教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纪念老子诞辰全国书法大展一等奖、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大展二等奖等多项全国大奖;入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家书法精品展、书写时代全国名家书法作品展、中国文字博物馆隶书名家提名展等数十次全国书法大展及名家书法邀请展。

作品被中国文学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及艺术机构收藏;出版有《程度楷书千字文》《程度书法作品集》等。

方建光行书横幅《心经》作品规格: 34cmx137cm 4.2 平尺作品材质:花笺作者简介:方建光,1971 年生,别署寄芸堂主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考级中心总部考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创作委员会委员;聊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课题班成员、精英班成员、创研班助教;国书会成员;“沈门七子”成员;全国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硕士。

现为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首届中国书法院奖;全国首届行书展提名奖;山东省书法创作特殊贡献奖;山东 __最高奖第三届泰山文艺奖;并获得首届山东省优秀青年艺术家及首届齐鲁文化之星荣誉称号等。

蔡梦霞小楷横幅《心经》作品规格: 29cm×82cm 2.0 平尺作品材质:洒银粉笺已托作者简介:蔡梦霞,1972 年生于广西,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

1997 年中国美院书法专业本科毕业;xx 年中央美院国画系硕士毕业,导师为王镛教授;xx 年中央美院研究生部博士毕业,导师为薛永年、王镛教授。

xx 至 xx 年,在清华美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杜大恺教授。

现为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讲师。

作品参加全国四届、五届、七届中青年书法展,其中五届获一等奖;全国四届篆刻展;首届、二届、三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提名展。

著有《魏晋书法视觉形式研究》。

程志宏小楷手卷《心经》作品规格:22cm×136cm 2.8 平尺作品材质:手卷成品作者简介:程志宏,1977 年生,别署一钫、长风,号蛰堂。

山西岚县人。

毕业于中国美院书法篆刻专业,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考级中心高级注册教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书法院特聘书法家。

作品参展获奖: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二届全国兰亭书法展第五届全国楹联书法作品展第四届全国正书大展第二届全国扇面书法展首届全国草书作品展首届全国册页书法展首届全国楷书作品展“百年西泠·翰墨春秋”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型选拔活动(书法单项奖)首届“钟繇奖”全国书法篆刻展(获奖)首届“三苏奖”全国书法篆刻展(获奖)首届“陶渊明奖”全国书法篆刻展(获奖)第二届“赵孟頫奖”全国书法篆刻展(获奖)张伟民行书立轴《心经》作品规格: 80cm×90cm 6.5 平尺作品材质:粉彩作者简介:张伟民, 1977 年生,三境堂主人,师承胡抗美,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工作室成员,河北美院特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石化书协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

策展人,水墨京南文化艺术总监,14 年参与全国中小学书法教材《颜真卿》《赵孟頫》部分的范字书写。

作品先后在全国、省市书法展览中 50 余次入展。

其中“廉江红橙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作品(中国书协)第三届中国职工书法展二等奖(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第四届兰亭佳作奖(中国书协)中石化首届行书展一等奖,第三届四届六届北京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首届“和谐杯”全国书法大赛成人组三等奖等,入展全国楹联展、册页展、扇面展等等 xx 年获中石化朝阳文学奖。

作品发表《青少年书法报》《星艺术》《圣道文化》《国尚文化》《中国书画市场》等多家专业刊物,出版《水墨京南当代书家交流展作品集——张伟民卷》《清风徐来---当代书家 12 人展》《彼岸花---书画印三人展》。

梁治国小楷手卷《心经》作品规格:23cm×136cm 2.8 平尺作者简介:梁治国,1977 年生,湖南省沅江市人。

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博士生,师从郑晓华教授。

现供职于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国学中心。

曾任馆刊《中华书画家》杂志部主任。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曾入展、入选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览;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览;第五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览;第四届全国正书大展;第四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第二届全国扇面书法展览;首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第二届翁同龢奖书法展览等。

作品曾获得祖国万岁“俊隆杯”华人书画艺术作品大赛金奖;全国青少年书法篆刻三届神龙杯大赛金奖;中华青年盼奥运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第三届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书法类)一等奖等。

秦健行草横幅《兰亭》作品规格:28cm×128cm 3.2 平尺作品材质:绢作者简介:秦健,1978 年出生于江苏常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常熟市书画院专职书法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居北京。

师从张锡庚、胡抗美、解小青教授,荣获《书法》杂志 xx 年中国书坛青年百强榜“十佳”书法家称号,作品在 xx 全国第二届手卷展中获最高奖,首届“中国书法院奖”评比中进入三十强,连续三届被评为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书家”,xx 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十佳”第四名。

入展首届、二届、三届全国草书大展、首届全国册页展、行书展、二届青年展、九届全国展、三届扇面展,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专业展览二十余次。

贺进篆书四条屏《心经》作品规格: 23cm×136cm×4 11 平尺作品材质:古檀宣纸作者简介:贺进,1984 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师,河北美术学院贺进书法导师工作室导师、教授,宋庄书法院秘书长,廊坊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兼草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首届“兰亭书法班”。

书法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

曾荣获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二等奖、河北省首届行书书法大展三等奖、连续三年荣获上元雅集“友谊奖”。

学术发表 10 余万字,曾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东方艺术·书法》、《中国书画》、《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权威报刊。

《中国书画》、《中华书画家》、《书法报》、《美术报》等专业报刊刊载艺术专题。

龙友行书横幅《兰亭序》作品规格:34cmx137cm 4.2 平尺作品材质:蜡笺作者简介:龙友,1984 年生,字镜堂,江西永新人。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师从邱振中教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学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成员,南昌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曾获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最高奖, xx 年在荣宝斋美术馆举办个展“三十而立——龙友书法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