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研究进展
中医外科在神经外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有哪些

中医外科在神经外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有哪些神经外科疾病一直是医学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其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
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同时,中医外科也逐渐在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中医外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理论和方法在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首先,中医的针灸疗法在神经外科疾病的康复中被广泛应用。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对于神经损伤导致的肢体麻木、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针灸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的作用。
例如,对于颅脑外伤后出现的偏瘫,针灸可以刺激患肢的穴位,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肢体的运动能力和感觉功能。
中药外用也是中医外科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中药外敷、熏洗等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通过皮肤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颅脑手术后的切口愈合不良、感染等问题,中药外用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例如,使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膏剂外敷,可以有效地控制切口的炎症反应,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加快伤口的愈合。
中医的推拿按摩手法在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地位。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手法的作用,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调整关节的位置,从而缓解神经受压的症状。
对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导致的神经根受压,推拿按摩可以减轻神经的压迫,缓解疼痛和麻木症状。
在神经外科术后的康复阶段,推拿按摩也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提高肢体的活动能力。
此外,中医的情志疗法在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中也不容忽视。
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加重病情。
通过情志疗法,如心理疏导、音乐疗法、气功等,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病情的恢复。
在神经外科疾病的预防方面,中医外科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神经外科技术进步和未来发展趋势

神经外科技术进步和未来发展趋势神经外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大脑、脊髓和神经系统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神经外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准确、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和未来发展趋势。
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1. 精确诊断: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神经外科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和诊断大脑和脊髓的病变。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等技术使医生能够观察到神经系统的细节结构和功能活动,从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2. 显微外科技术: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使神经外科手术变得更加安全和精确。
显微镜的使用使医生能够放大病变区域,减少对健康组织的影响。
同时,显微外科还可以帮助医生在操作过程中更好地控制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 神经导航系统:神经导航系统利用计算机和影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中更精确地定位和操作病变区域。
通过预先设置引导点和路径,医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获得三维图像和实时定位,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4. 神经调控技术:神经调控技术是一种通过电刺激或药物治疗来调节和修复异常神经功能的方法。
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和深部脑刺激术治疗癫痫病等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外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 神经仿生学:神经仿生学是一门结合生物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旨在模拟和模仿生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发展,神经仿生学为创造更智能、精确和适应性较强的神经外科工具和装置提供了可能。
2.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未来,这种技术可以被应用于修复或改变神经系统的异常基因,从而治疗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
3. 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被植入到受损的神经系统中进行修复和再生。
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重点规划

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重点规划引言神经外科是医学领域中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和疾病治疗的专科。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神经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化,神经外科领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重点规划,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发展重点规划1. 提高神经外科手术技术水平神经外科手术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未来的发展应着重提高手术技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导航系统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先进技术,可以提高手术精确性,并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2. 推进神经科学研究神经科学是神经外科发展的基础。
加强神经科学研究,深入探索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疾病机制,有助于提高对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促进神经科学与神经外科的交叉学科研究,可以加速神经外科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需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加强与国际知名神经外科中心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提高我国神经外科的水平。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增加学术影响力,提升我国神经外科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
4. 建立完善的神经外科医疗体系发展神经外科领域需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
加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神经外科医生的临床水平和科研能力。
建立神经外科疾病的诊疗指南和规范,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操作规程,提高神经外科的治疗效果和质量。
此外,加强神经外科与其他相关科室的协作,形成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结论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重点规划应集中在提高手术技术水平、推进神经科学研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建立完善的神经外科医疗体系上。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提高神经外科的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患者,为人类神经疾病的治疗做出贡献。
功能神经外科学研究的进展

功能神经外科学研究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功能神经外科学研究的进步已经为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功能神经外科学着重于帮助患者改善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各种障碍和症状。
这种新技术的出现,已经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的贡献。
一、深脑刺激术深脑刺激术是针对一些神经系统的疾病,如帕金森病、震颤麻痹症等病症的一种新疗法。
该技术主要通过植入电极到患者的大脑深层神经核,以发放高频电信号,从而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
深脑刺激术通过增加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交流,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或者认知功能。
二、脑膜病变病的治疗脑膜病变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出现肌肉瘫痪、肌肉无力等症状。
目前,功能神经外科学中的微创手术技术已经成为治疗脑膜病变病的主要方法。
该技术通过利用显微镜、外科器械和电生理技术,切除受影响的脑膜病变部分,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三、脑动脉瘤的治疗脑动脉瘤是一种能够导致患者死亡的神经系统疾病。
通过功能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治疗脑动脉瘤的新技术。
这些治疗方法包括经皮内镜治疗、微创血管手术、射频消融和植入支架等方法。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不仅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长,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
四、脊髓损伤的治疗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目前,通过微创手术技术和脊髓电刺激技术,功能神经外科学已经为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一些有效方法。
脊髓电刺激术是通过神经电刺激技术,刺激患者脊髓周围的神经和肌肉,以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
总体来说,功能神经外科学的发展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不仅降低了患者的手术风险,而且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随着新的技术的不断涌现,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也将有着更为光明的前景。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临床分析

伤 治疗 的 难 点 。 近 年 来 , 着 对 颅 脑 损 伤 的 进 一 步 研 究 表 随
1 资 料 与 方 法
明, 继发性脑损害将 直接影 响颅脑损 伤的转 归 , 同时 , 物治 药
男5 6例 , 3 女 6例 , : =1 5 : , 男 女 .6 1 年龄 6 疗 的研 究都 以颅脑损 伤后 继发性 脑损 害为依 据 。本科 在 必
例, 斗殴 伤 5例 。受伤至就诊时 间 1h ~2天 。 12 主要症状 .
例, 昏迷 后 G S 分 3~ C 记 5分 ( 重 型 ) 9例 , 特 6 6~8分 ( 型 ) 重
原 发性脑 干损伤 以意识 障碍 和呼吸循 环 中枢功能 紊乱 为主要表现 。纳 洛酮 能缓解 呼吸抑制和 中枢抑制症状 , 可使 昏迷患者迅 速复苏 , 良反 应小 , 洛酮作 为 阿片类受 体竞 不 纳 争性拮抗剂 , 可能通过竞争性的抑制 阿片类物质 的促 凋亡作 用, 以达到减少神经细 胞凋 亡 的作 用 , 有助 于神 经细胞 的修 复和功能 的恢复 , 具有脑保护作用 。本组均常规早期 应用 纳洛酮 , 考江基尧 颅脑损伤救治指南 , 3天按 0 3m= 参 前 . r /
以明显改善预后 。然 而单纯 的应 用降 低室温 和给 予非 甾体 类 降温 药往 往达不 到理想 的 降温效果 。应用 物理 降温与静
原发性脑干损 伤 占所有 颅脑 损 伤 的 3 ~ % , 亡 率 % 5 死
伤患者 9 2例 , 占同 期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患 者 的 6 2 ( 2 . % 9/ 1 8 ) 均应用 中西 医结合 进行 治疗 , 得 良好疗 效。现 报 2, 4 取
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神经精神异常的临床分析

或相对亢进有关。喹硫平是 5 一羟色胺 2 A和多巴胺受体拮 抗剂 , 对多种受体都有阻滞作用 , 其主要 特点是锥体外不 良
反应 少 见 , 镇 静 作 用 相 对 比较 强 。 但
例 , 中治疗 组男 2 其 0例 , 1 女 2例 , 龄 6 一 0岁 , 年 O9 平均 年 龄 为 ( . .) , 均 病 程 为 (. . 年 , 照 组 3 7 5±7 岁 平 2 5 4 5±26 对 ) 2例 , 男 1 , l , 1例 女 0例 年龄 6 — 8岁 , 08 平均年 龄为(65±7 ) 7 . . 2
f18 1 1 : 一l
经过治疗后 , 治疗组 3 2显效 2 , O例 好转 l , 0例 无效 2 例 , 效率( 有 显效 +有效) 9 .%; 为 38 对照组显效 1 0例 , 好转
1 4例 , 效 8例 , 效 7 .% , 组 比 较 有 显 著 差 异 (> . 无 有 50 两 P0
示 ,采用 中西 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 的在治疗第 8 周末 的疗 效明显好 于对照组 , 同时不 良反应也没有增多情况 , 以值 所 得临床推广 。
参 考 文 献
[] 1冯少彗 , 王锐 , 曾林 , . 等 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神经精神异 常研究 I1 J1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0 5 1()17 2 0 ,53:7 . [] 2 鱼爱 和 , 泉生. 典型抗精神 病药物 与体 重增a [ . 刘 非 nJ 药物不 良 ]
状 无变 化 。 同时 应 用 不 良反 应量 表 (E S评 定不 良反 应 。 T S) 1 统 计 学 方 法 . 4 采用 S S 30统计 软件包 进行 资料统计 ,< . P S1 . P O0 5代
近十年我国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现状与热点可视化分析

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2023 年第 9 卷第 2 期Vol.9, No.2, 2023近十年我国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现状与热点可视化分析邓岚, 袁巧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学中心, 北京, 100070)摘要: 目的 对近十年有关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中2012年1月1日—2022年10月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借助NoteExpress 软件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1498篇;发文量在2015年达到高峰期;研究热点集中在老年慢病护理、心理/情绪、规范护理模式等方面。
结论 我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研究的质量、广度和深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各研究机构之间需加强协作,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着力推广创新发明成果,凸显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优势,改善患者健康结局,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护理;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中图分类号: R 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3)02-0008-07Research status and hotspots in nursing of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in the recent decadeDENG Lan ,YUAN Qiaoling(Center for Neurosurgery ,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 Beijing , 100070)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hotspots in nurs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recent decade ,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ies.Methods Relevant studies published in the databases of CNKI , Wanfang Data , VIP from Jan. 1st 2012 to October. 1st 2022 were searched for bibliometric analysis. A visualized analysis of author name , institution , key words and other issues was performed.Results Totally 1498 stud⁃ies were included , and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reached its peak in 2015. The hotspots includ⁃ed Car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 psychology/emotion , Standardized nursing care and so on.Conclusion Studies about nurs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re becoming more popular , and more efforts should be pai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 breadth and depth of research. A productive and well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s is foun⁃dation of multi -centered large -sample researches ,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s , highlighting the ad⁃vantages of nurs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 improving patients health outcomes and quality of life.DOI : 10.55111/j.issn 2709-1961.202302033· 中医外治特色护理疗法专栏 ·收稿日期:2023 - 01 - 07第一作者简介:邓岚,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护师。
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02
中医对神经系统疾病认识
中医理论体系下的神经系统疾病分类
中风病
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主要表现 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
痹证
包括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等,主要表现为 肢体关节疼痛、麻木、重着等。
痿证
包括肺热津伤痿证、湿热浸淫痿证等,主 要表现为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等。
癫痫
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 搐、口吐涎沫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 体无力、感觉异常、语言障碍等。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
诊断方法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 MRI等)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判断。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可能 导致相似症状的疾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04 患者症状逐渐改善,肢体功能恢
复良好,言语清晰,生活质量明
显提高。
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案例剖析
01 患者情况
一位70岁女性患者,因手抖、 行动迟缓1年余就诊,诊断为帕 金森病。
02 西医治疗
给予左旋多巴等药物治疗,以 补充患者脑内多巴胺不足,缓 解症状。
03 中医治疗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 平肝熄风、舒筋活络方剂,并 配合太极拳等运动疗法。
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 疗方法
汇报人:XX
2024-02-04
CONTENTS
•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 中医对神经系统疾病认识 • 西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现状 • 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探讨 • 具体案例分析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