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媒介形态演变

中国古代媒介形态演变

目录

一:媒介在古代的定义

二:非语言传播媒介

(二)体外实物媒介

1:时间媒介

1)表意载体可分割型

2)表意载体不可分割型

2:空间媒介

1)表意载体可分割型

2)表意载体不可分割型

三:小结

一:媒介在古代的定义

媒介在中国古代是分开使用的。“媒”更多是对媒人和媒婆等中间牵线的人的简略称呼,后来引申为事物出现的诱因,而“介”是指处于两者之间的物体。在史前文明到现代文明,人类的交往和沟通(即传播:communication)是媒介产生的直接动因。

如果将承载传播功能的实物都归纳到媒介范畴,人的肢体也可视为一种简单直接的媒介,它所产生的表意符号为非语言符号的体态语言。其他的媒介符号大体可分为视觉性的非语言符号和听觉上的非语言符号。在本文探讨的范畴只限于事物,尽量避免带入过多含混不清的定义。

二:非语言传播媒介

非语言传播媒介就是拥有社会共知的含义,被有目的的解释、发出、接收甚至反馈的除言辞以外的人类属性和行为1。当人类使用自然物体来对抗自然提出的问题和挑战时,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交往开始了质的飞跃。非语言媒介包括体态符号媒介和体外实物媒介,如“结绳记事”、烽火、狼烟、信号弹、玉石、岩画,雕刻等等。其中与新闻传播有关的新闻传播媒介我们把它们划归到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形态范畴之中。

1常淑敏:《试论史前媒介生态中非语言媒介的演变》,《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2期。

(二)体外实物媒介(一在王青的作业里)

实物媒介就是早期人类共同约定或习俗产生的可以被整体社会认同的表意物体和事项。不仅包括与语言文字声像有关的,与通讯有关的实物,而且本身是被传播的内容和承担表意的载体。例如原始时期的结绳记事、贯穿整个人类文明进化的战争信号——烽燧、狼烟、还有充满艺术气息的岩刻、壁画以及乐器等等。这些实物由于人类沟通交流的需要被生产出来,这些被生产出来的实物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按照哈罗德·英尼斯的理论将体外实物媒介分为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二者的区别在于时间媒介有被完整保存的可能性,而空间媒介有破除距离桎梏的能动性。在时间和空间媒介的系统下又将这两大类体外实物媒介分为表意载体可分割和不可分割型。表意即为实物要传达的信息,载体即为实物本身。观察所有体外实物媒介不难发现,直观表意的媒介大多都无法离开实物本身单独存在,实物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表意,例如烽燧,这种实物传达的“军事”意象是不能被剥离开被传达的。相反,表意载体可分割型的媒介大体上可以脱离实物、独立表意。例如岩画、壁画等,就算没有岩石和墙壁,这幅画仍然可以被拓在布面或者纸张上传达自身蕴含的信息。这些媒介的采用,意味着人类传播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类不再单纯地依赖体内信息系统来传播信息,而开始向一个功能更强、效率更高的体外化信息系统进军了2。

时间媒介

时间媒介具有耐久性,但不适于搬运3。虽然这种媒介不便携带,但可以克服时间障碍,与口耳传播时代相比,用岩画来传播大大提高了信息的确定性。石头、青铜器、墙壁,印章,甲骨,还有石雕等等都是可以和时间抗衡并可被大部分完整保存的实物媒介。在中国古代,实物媒介按照时间走向排列都有:结绳记事、牛角、鼓、玉石、岩刻、壁画、彩陶、雕塑、面具、甲骨、钟鼎、简牍、布告、榜、旗牌、揭帖、露布、信幡、诏书、广告牌匾、书信、邸报、小报、辕门抄、图书、乐器等。其中体外实物非语言新闻传播媒介有:结绳记事、鼓、钟鼎、信幡、烽燧、狼烟等。

1)表意载体不可分割型

直观表意的媒介大多都无法离开实物本身单独存在,实物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表意。这种媒介形态占据了中国古代媒介的半壁江山,当人类开化程度还处于野蛮混沌的时代,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运用自然来对抗自然,这些自然物只能是以最原始、最简单的形式被运用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从以上罗列的所有实物中,表意载体不可分割型的时间媒介有:结绳记事、信幡。

a)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30

3哈罗德·英尼斯:《传播的偏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P198.

结绳方法据古书记载为:“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之多少,随物众寡”(《易九家言》),即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结系出不同的绳结。可见绳结在当时已经演化为一种信息传播符号了。

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在众多历史教材上我们不难看到这种方式记载了部落渔猎的数量,然后将这种“新近的信息”公之于众,使得部落的每个人都获取这样的信息。

这种结绳记事的新闻传播媒介以比较简单易行的方式向特定的受众群体传达了新近的信息,取之于自然却以抽象的表意来广而告之,可见原始部落已经开始探索更加具有人类能动性的传达信息的方式。其中包含的表意简单却不失直白,这种手段使得信息的到达率相比之前无媒介使用的状态有所提高,这种信息传达的方式也使得社会的透明度变高,使得受众群体都有机会获取信息。

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使得社会文明向前迈进,在不断变化的历史长河中它依旧存在。民族学资料表明,近现代有些少数民族仍在采用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客观活动。

b)信幡

三国时,曹魏统治的地区,除继承春秋战国以来的铜符和秦汉时的竹符外,还创造了一种新的通信符号——信幡。

信幡是一种用各种不同图案和颜色制成的旗帜。

魏国用青龙、朱鸟、玄武、白虎、黄龙五种幡作为宣诏不同地区的信号。青龙幡用以诏示东方郡国,朱鸟幡用以诏示南方郡国,白虎幡用以诏示西方郡国,玄武幡用以诏示北方郡国。畿内则用黄龙幡。

到晋朝时,这种信幡仍然运用,只不过图案和颜色简化,对四方全只用一种白虎幡,在幡上写上鸟书,取其飞腾轻疾意,这是一种表示要出兵的信号。主和的信号则另用一种画有黑纹白虎的驺虞幡表示,扬起驺虞幡意为向对方宣告谈和。

2)表意载体可分割型

表意载体可分割型的媒介大体上可以脱离实物、独立表意。就算与媒介实物剥离,媒介所承载的表意符号依然可以单独存在。包括岩刻、壁画,其中与及时通讯有关的新闻传播媒介几乎没有,在此文中只粗提一下表意载体可分割型的实物媒介。

岩画和壁画是在未经人工修整的自然洞窟、崖壁岩阴、或在露天单个的巨石上进行绘、刻、雕制而成的艺术品。史前岩画,所负载的信息内容相当丰富,主要有这样几类:远古人类生产和家居生活的画面;性与生殖;宗教仪式;战争以及各种符号等。

小结:最原初的媒介,其形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各自的不兼容性以及表意的简单直白性。

人类社会的文明作用于新闻传播媒介使其更加先进复杂,同时新闻媒介也促使人类社会文明向前迈进。人类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媒介形态兼容性的方向前进。

空间媒介:

在人类追求传播空间和传播速度的不懈进程中,“自古以来,就有种种空间媒介被设计

出来。如火炬、烽火、狼烟、号角、铎、鼓等。这些信号,多借助转播系统,能迅速地进行远距离传送。其中,不乏能传播相当复杂地内容的符号体系”,空间媒介虽然轻便,但是不具被保存的持久性。

1)表意载体不可分割型

a)烽燧

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是古代

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作为古代报警系统,它往外与长城并存,组成一

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

御作用的,新疆境内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证。

烽燧的存在使得古代的军事信息传播不再被距离

大大限制,声音传播过渡到光影传播,听觉传播迈向视觉传播。这种智慧大大缩减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距离阻碍,烽燧的存在也反应了当时社会战争不休的特点以及人类运用实物解决敌对问题的一种手段。

烽燧有特定的传播内容并拥有特定的受众,烽燧在古代军事情报传达中充当着“一把手”的角色,这无疑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传播,所以将其列入古代新闻传播媒介是无需置疑的。

b)狼烟

烽火、狼烟的使用于烽燧紧密相关,狼烟在微风的环境中能保持更好的直立性,这种本能的属性使得狼烟具有更好的将信息传达到军队眼里的不可替代性,所以这种媒介是一种突破了短距离桎梏的空间媒介,虽然狼烟本身不具有被长时间保存的性质,但是这种特定表意的媒介可以被源源不断地点燃以传达最新的军事信息。

2)表意载体可分割型

a)鼓

击鼓无疑是空间媒介的最好例证,它是通讯的常用媒介。

鼓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制成的,一直用来传送消息。有些非洲鼓敲起来非常响亮,声音能传到三四千米外。击鼓时部落间依次传下去,可以使信息传得很远。

的确,早期空间媒介的多数用途是传递战争中的军事信号,鼓也不例外。

b)铎

铎是一种汉族古乐器,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其体腔内有舌或无舌,有舌者可摇击发声。舌分铜制与木制两种。铜舌者为金铎,木舌者为木铎。

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木铎,木舌金铃。据说在夏商周时期,就曾经有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以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这些与古代新闻发布与采集十分相似。

木铎和金铎因其形制差异,使用场合也不同。“文事奋木铎,武

事奋金铎。”即宣布政教法令时使用木铎,打仗时则使用金铎,这种

差异也许是因为金铎声音更响亮的缘故。

根据《周礼》的记载,攻战时当先由司马司振金铎发出号令,军将以下闻之即击鼓,鼓声大震,军心鼓荡,故有“以金铎通鼓”的说法。不过,这种振铎以通鼓的规则,在春秋末期似乎不再流行,如《国语·吴语》有云:“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皆应,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从这段文字来看,似乎是鼓声先起,随后丁宁(铜钲)、錞于(金錞)、金铎等各种铜质军乐器才一起发动,兵士欢呼响应,士气鼓荡,军心振奋。相比而言,为辅佐政令文告发布而使用的木铎,声音当更温和些。

作为一种听觉符号传播媒介,铎所传达的声音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这种声音的传达不可脱离铎本身存在,因为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它形成了自身的表意标志,这种辨识特质不能被其以外的任何实物所代替。

小结

社会文明催生了众多的食物传播媒介,实物传播媒介反过来又作用于人类文明。实物媒介从一开始的不兼容性逐渐走向合并,单个实物媒介和多功能角色实物并没有因为一个新实物的出现而被替代,新的媒介占据主导地位,旧有的媒介依然承担着自身的传播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媒介技术决定了媒介的走向,但是技术发展的缘起还是处于人类想要改善自身以追求更便利的劳动手段和更好的生活条件。我们在分析媒介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其背后的人文环境,媒介是一个生态,媒介生态是人类文明生态的一部分。

传播媒介的变迁

不同媒介传播载体鉴赏 从古至今,传播文学的媒介越来越多样化。传播媒介在文学传播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播史上每一次传播媒介技术的革新,都引起了文学传播飞跃式的发展。在此期间,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据专家分析,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文学媒介主要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五个阶段。 (一)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以口头语言形式实现人际传播的语言媒介。据专家推测,距今4万年到9万年前,人类逐渐形成了说话的能力。口语作为家族或部落内部的人际沟通的手段,出现在整个人类进化过程的相当早期阶段。简便快捷、与身体语言和原始礼仪相伴随、真切生动是口语媒介的特点。中国原始文学孕育而生,往往以歌谣形式存在,但其文本规模较小,文本传播空间范围有限,具有不稳定性和流动性且不易保存。 (二)文字媒介是一种以书面符号系统承担人际传播任务的语言媒介。中国是最早发明和运用象形文字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先后发明和应用了这些汉字媒介:石头、青铜器、兽骨、竹简、木牍、缣帛和纸张等,使文学创造的方式可由原来的口传转为书面笔传。古代智慧的先人们运用汉字媒介及相应的手工书写方式,创造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文学。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楚辞》中屈原“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再到魏晋南北朝陶渊明写下一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修。”抒发自由淋漓的情怀。唐五代李白杜甫大放异彩,体会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自由浪漫,也感受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伤惆怅。宋金时代,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诉说离愁之哭。元代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旅人的哀伤。明清小说通过文字媒介大放异彩……这一切的文学形式都是通过文字媒介得以传播,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汉语各方言区之间的口语传播的障碍。使得诗歌、散文、史传文学流芳百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

媒介演进的规律

媒介演进的规律 媒介演进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介形态也在不断变化。从古代的文字到现代的互联网,媒介演进呈现出一种规律性和趋势性。下面将详细介绍媒介演进的规律,以期对我们理解媒介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走向有所指导意义。 媒介的演进是由两个基本因素推动的: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技术发展是媒介演进的原动力,每一次重大的媒介革命都是由技术突破引起的。社会需求则决定了媒介的方向和形态。人们的社会需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媒介的演进也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媒介演进的第一个规律是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从古代的信鸽传书到现代的互联网,媒介的演进将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提高。传统的媒介如书信需要数天甚至数月才能传递,而现代的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可以在瞬间将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这种传播速度的加快,使人们能更快地获取和分享信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媒介演进的第二个规律是信息存储容量的增大。媒介的发展不仅关乎传播速度,也关乎信息存储的容量。从古代的木刻版印刷到现代的云存储,媒介的演进将人类的知识积累和信息存储能力大大提高。如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存储和传输大量的数据和知识,这为科学研究、教育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媒介演进的第三个规律是媒介形态的多样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介的形态也在不断丰富和多样化。从单一的文字媒介到图像、 声音和视频等多媒体形态的媒介,人们的信息传达方式变得更加多样 化和生动。不同的媒介形态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和不同需求的传播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媒介演进的最后一个规律是媒介使用的普及性。每一次媒介的演 进都伴随着普及过程。当一种新的媒介问世时,一开始只会被少数人 使用,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新媒介的普及程度也会逐渐 提高。这种普及性使得媒介能够更广泛地为人们所利用,推动了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 总而言之,媒介的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体现着技 术和社会需求的相互作用。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信息存储容量的增大、媒介形态的多样化和媒介使用的普及性是媒介演进的四个规律。 我们应该关注媒介演进的规律,以适应新媒介的到来,不断提升自身 的媒介素养,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媒介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只有 把握住媒介演进的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媒介发展的挑战,推动 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发展演变情况

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发展演变情况 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十分原始的,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传播活动中的特殊媒介——木铎。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等。 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传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中国古代特别是三国个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工具,主要用帛,也有用木版的,因此也称为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 “开元杂报”: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年),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种找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简明朝政公报,到了后唐,人们便把这类官文书成为“朝报”,又称“进奏院状”是进奏官呈递和承转文书、查询有关地方政务外,还向他们所在道的军政长官提供京都信息,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特别是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还有朝廷的绝密消息。(“敦煌进奏院状”: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纸,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归意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因为沙洲在今敦煌地区,所以被新闻史学者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汉朝初建时称邸。 宋代的邸报改革:(1 )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变成了中央报纸。(2 )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3 )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定本制度: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小饱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关于小报的最早的记载,以及《朝野类要》的中说法。 民间报房:明代中叶以后,首都北京等地的民间新闻传播活动日趋活跃,开

中国古代媒介形态演变

中国古代媒介形态演变 目录 一:媒介在古代的定义 二:非语言传播媒介 (二)体外实物媒介 1:时间媒介 1)表意载体可分割型 2)表意载体不可分割型 2:空间媒介 1)表意载体可分割型 2)表意载体不可分割型 三:小结 一:媒介在古代的定义 媒介在中国古代是分开使用的。“媒”更多是对媒人和媒婆等中间牵线的人的简略称呼,后来引申为事物出现的诱因,而“介”是指处于两者之间的物体。在史前文明到现代文明,人类的交往和沟通(即传播:communication)是媒介产生的直接动因。 如果将承载传播功能的实物都归纳到媒介范畴,人的肢体也可视为一种简单直接的媒介,它所产生的表意符号为非语言符号的体态语言。其他的媒介符号大体可分为视觉性的非语言符号和听觉上的非语言符号。在本文探讨的范畴只限于事物,尽量避免带入过多含混不清的定义。 二:非语言传播媒介 非语言传播媒介就是拥有社会共知的含义,被有目的的解释、发出、接收甚至反馈的除言辞以外的人类属性和行为1。当人类使用自然物体来对抗自然提出的问题和挑战时,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交往开始了质的飞跃。非语言媒介包括体态符号媒介和体外实物媒介,如“结绳记事”、烽火、狼烟、信号弹、玉石、岩画,雕刻等等。其中与新闻传播有关的新闻传播媒介我们把它们划归到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形态范畴之中。 1常淑敏:《试论史前媒介生态中非语言媒介的演变》,《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2期。

(二)体外实物媒介(一在王青的作业里) 实物媒介就是早期人类共同约定或习俗产生的可以被整体社会认同的表意物体和事项。不仅包括与语言文字声像有关的,与通讯有关的实物,而且本身是被传播的内容和承担表意的载体。例如原始时期的结绳记事、贯穿整个人类文明进化的战争信号——烽燧、狼烟、还有充满艺术气息的岩刻、壁画以及乐器等等。这些实物由于人类沟通交流的需要被生产出来,这些被生产出来的实物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按照哈罗德·英尼斯的理论将体外实物媒介分为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二者的区别在于时间媒介有被完整保存的可能性,而空间媒介有破除距离桎梏的能动性。在时间和空间媒介的系统下又将这两大类体外实物媒介分为表意载体可分割和不可分割型。表意即为实物要传达的信息,载体即为实物本身。观察所有体外实物媒介不难发现,直观表意的媒介大多都无法离开实物本身单独存在,实物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表意,例如烽燧,这种实物传达的“军事”意象是不能被剥离开被传达的。相反,表意载体可分割型的媒介大体上可以脱离实物、独立表意。例如岩画、壁画等,就算没有岩石和墙壁,这幅画仍然可以被拓在布面或者纸张上传达自身蕴含的信息。这些媒介的采用,意味着人类传播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类不再单纯地依赖体内信息系统来传播信息,而开始向一个功能更强、效率更高的体外化信息系统进军了2。 时间媒介 时间媒介具有耐久性,但不适于搬运3。虽然这种媒介不便携带,但可以克服时间障碍,与口耳传播时代相比,用岩画来传播大大提高了信息的确定性。石头、青铜器、墙壁,印章,甲骨,还有石雕等等都是可以和时间抗衡并可被大部分完整保存的实物媒介。在中国古代,实物媒介按照时间走向排列都有:结绳记事、牛角、鼓、玉石、岩刻、壁画、彩陶、雕塑、面具、甲骨、钟鼎、简牍、布告、榜、旗牌、揭帖、露布、信幡、诏书、广告牌匾、书信、邸报、小报、辕门抄、图书、乐器等。其中体外实物非语言新闻传播媒介有:结绳记事、鼓、钟鼎、信幡、烽燧、狼烟等。 1)表意载体不可分割型 直观表意的媒介大多都无法离开实物本身单独存在,实物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表意。这种媒介形态占据了中国古代媒介的半壁江山,当人类开化程度还处于野蛮混沌的时代,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运用自然来对抗自然,这些自然物只能是以最原始、最简单的形式被运用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从以上罗列的所有实物中,表意载体不可分割型的时间媒介有:结绳记事、信幡。 a)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30 3哈罗德·英尼斯:《传播的偏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P198.

简述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简述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诞生以来的各个阶段。媒介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革而发展演变,从最早的口头传播到如今的数字化媒体,展示了人类与信息传递方式紧密相连的关系。下面将以大致的时间框架来简述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首先,在人类尚未发展出文字之前,口头传播是主要的媒介形态。原始社会依靠口头传统将信息、知识和文化价值代代相传。这种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在于传播范围有限,依赖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随着写字的出现,人类开始利用文字记录信息和与人分享。古代的刻字和纸张的发明,如木刻、竹简、纸张等,为信息的保存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文字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扩大并得以永久保留。 印刷术的出现是媒介形态的重要里程碑。15世纪的欧洲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使得书籍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印刷术的推广使得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高效和广泛,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接触文化的方式。 19世纪的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媒介形态的演变。发明了蒸汽机械印刷,使报纸的印刷变得更加快速、大规模和廉价,大大推动了新闻媒体的发展。随着电报和电话等电信技术的出现,信息的传递速度进一步加快,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0世纪,广播和电视的出现给媒介形态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广播技术使得信息可以通过电磁波广播到更大范围的听众中,而电视则将视觉内容引入了家庭。广播和电视成为主要的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 互联网及其衍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媒介形态进入了全新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互联网的原型互联网开始发展。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便捷、实时和全球化。邮件、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等网络工具的出现,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使个人能够参与到媒体内容的创建和分享中。 21世纪的数字化媒体成为主导。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的生成、存储和传播更加方便快捷。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在线视频和数字出版等形成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媒介生态系统。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等设备获取和传播信息成为常态。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展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和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从口头传播到文字、印刷术、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和数字化媒体,每个阶段的媒介形态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信息传播方式和文化习俗。每一次变革都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知识和连接的机会,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随着数字化媒体的兴起,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方便。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几乎所有的信息,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这种便利性和广泛性使得信息泛滥成灾成为一个现实,并引发了信息真实性和隐私安全等问题。 此外,数字化媒体也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新闻媒体、出版社和影视行业等传统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数字化媒体的崛起使得传媒产业趋于碎片化,个人和小团体都有机会创作和传播内容,但同时也面临着内容质量、版权保护和盈利模式等问题。

中国媒介发展历史

中国媒介发展历史 中国媒介发展始于古代,最早的媒介是纸张,通过纸张传播文字和 图像。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雕版、活字印刷等技术,使得传媒的 发展更加迅速。 到了20世纪初,电报、电话和广播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传媒的发展。 民国时期的《民国日报》、《大陆周报》、《国际新闻通讯社》等成 为了当时的重要报纸和通讯社。此外,国内的广播媒介也得以建立起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媒介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局面。毛泽东主席 曾经说过:“文艺是一种战斗艺术,是一种宣传艺术,是一种教育艺术。”这也为新中国的传媒事业提供了指引。当时成立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在传播党的声音和思想教育方面贡献良多。 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媒体开始为市民服务。中国最早的现代性广告是 通过广播和报刊发放的,在上海已经成了购物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媒介事业得以开放和发展,更多的广播电视频道 和报纸杂志出现,新兴的互联网媒介更成为了当下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的传媒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提高 了自身实力和影响力。许多报业集团、新闻集团、广播电视集团等成 为传媒业的重要代表。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媒介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略的力量。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居全球首位,国际传媒对中国媒介的关注也日益加深。 虽然中国媒介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其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部分媒体在传达信息时需要加强真实性和公信力,提高新闻报道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需要消除商业化对传媒多元化和质量的负面影响,促进更加健康、成熟和长期的发展。 总之,中国媒介的发展历史体现了传媒事业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也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期望它会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世界传媒业发展的重要助力。

传媒的历史与现状

传媒的历史与现状 传媒,作为一个社会文化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不 可小觑。从人类语言、文字产生开始,到出现印刷术、电报、电话、无线电、电视等等一系列的新媒体工具,传媒不断地演变和发展着。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探讨一下传媒的历史以及现状,并探讨一下它的未来发展。 一、传媒的起源 传媒起源于人类语言与文字的发展。早期的传媒形式是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传递,包括神话、传说、史诗、散文、普及读物等。到了古代,以奴隶社会为代表,人们出现了文字的载体,并运用书面文字,使得文字成为信息的传递媒介。在中国,古人们使用兽骨、龟甲刻写文字,称为甲骨文。周朝时期开始使用青铜器刻写文字,称为金文。到了秦汉时期, 建立了统一文字的书写系统-小篆,使得汉字成为全文化 圈共同的传媒载体。 二、传媒的演变 演化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传媒也不例外。自1850年代以来,列车和 蒸汽船等交通设施的兴建大大加速了信息传递的速度。1860年,普及的报业使人 们第一次能够看到基本意见、阶级利益和社会现实的鲜明反差。1920年代,广播 和电影成为重要的传媒形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视成为影响人们意识形态、 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传媒载体之一。 三、传媒带来的影响 传媒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的风向标,不断塑造着人们的观念和社会行为。相比之前,现代社会中的传媒工具不仅更加多样化,也带来了更强的影响力和更广泛的受众。传媒工具的更新换代,让交流传递的速度大大提高,这也使得传媒成为了解国际、社会、政治等方面信息、加速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工具之一。新的传媒形式的诞生,使得传媒的便捷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促进了社会发展进程。

古代报纸的形态

古代报纸的形态 对于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问题,学界主要有四种说法,即“周朝 说”“战国说”“汉朝说”和“唐朝说”。其中,“战国说”的影响较弱,而以“唐朝说”最为新闻史学者所普遍接受。周朝说1896年,梁启超 将《诗经》《春秋》与后世的《民报》相类比,其认为:“古者太师陈师 以观民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使乘輶轩以采访之,乡移于邑,邑 移于国,国移于天子,犹民报也。”这是关于中国古代报纸周朝起源说的 滥觞。倪延年也认为《春秋》中的采风记事极具新闻属性,指出“中国古 代报刊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似乎也不是一点根据也没有”。 20世纪20年代末前后,日本学者杉村广太郎在其所著的《新闻概论》 中认为:“‘京报’是官报的一类,从周朝就有,一直持续到清朝的在 《中国报学史》中,戈公振依据《西汉会要》对“邸”这一机构“通奏报,待朝宿”功能的描述,提出“汉有邸报乎”,虽以疑问句出之,实为肯定 汉代即有邸报。 此后,大批国内外学者均采纳戈氏的汉朝说,诸如中国大陆学者黄天鹏、吴晓芝和中国台湾学者曾虚白、赖光临,以及日本学者楚人冠等。方 汉奇在早期也认同这一说法,指出“远在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初年,中国 就出现了这种被称为邸报的宫廷报纸”。20世纪末21世纪初,学者张 涛据出土汉简撰写了《西汉末年已经有了报纸吗》,文章肯定西汉末年已 经有报纸的观点。其在《论西汉“木简报”》中又提出“木简报”这一概念,并对其传播作了详细考述。紧接着,张涛更是明确提出“汉代存在着 正式的官方的信息发布形式———‘府报’”。从肯定汉朝说,到提出作 为其佐证的“木简报”“府报”,这些耳目一新的说法引起了学界的关注,陈力丹对此予以肯定,并撰文《发现“府报”———我国古代报纸的历史 前推800年》。

融合与漂移_京剧艺术媒介形态的变迁

融合与漂移_京剧艺术媒介形态的变迁 融合与漂移:京剧艺术媒介形态的变迁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凭借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和文化内涵,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和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京剧艺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这种变革与创新不仅体现在表演形式上的漂移,也反映在艺术媒介形态的融合上,使得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首先,表演形式上的漂移是京剧艺术变革的重要方面之一。传统的京剧以唱、念、做、打为特点,注重表演技巧的独到和音乐、舞蹈的完美结合。然而,现代观众对于艺术的需求和审美标准在不断变化,传统的表演形式有时难以满足新的需求。因此,京剧表演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革,如京剧小品、京剧相声等。这种漂移式的改变不仅拓宽了京剧的表演形式,也使得京剧艺术能够更好地与现代观众产生共鸣。 其次,艺术媒介的融合对于京剧艺术的变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京剧表演通常是在剧场中进行,观众需要亲自前往剧场观看演出。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影、电视等新的艺术媒介逐渐与京剧艺术相融合。比如,京剧电影《红楼梦》等作品的出现,使得京剧艺术得以在电影银幕上再现。而同时,京剧电视剧的制作和播放,也为更多的观众提供了便捷的观赏途径。这种媒介融合不仅扩大了京剧的受众群体,也促进了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为京剧艺术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京剧艺术得以通过更广泛的渠道传播给观众。京剧演员在微博、微信等

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表演视频,与粉丝进行互动,使观众与京剧艺术更加亲近。同时,一些京剧爱好者组建了网络社群,分享京剧相关的资讯和戏曲知识,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这种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和推广提供了新的契机。 然而,媒介形态的变迁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一方面,传统的京剧表演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观众更多地选择在电影院、电视机前观看京剧,剧场的观众人数减少,甚至有的剧场面临着关闭的困境。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也面临着信息过载和媒体碎片化的问题。观众在社交媒体上接收的信息众多,容易流于浅尝辄止,对于京剧艺术的深入了解和欣赏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为了使京剧艺术在媒介形态的变迁中保持发展活力,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京剧表演需要不断创新,注入新的元素和观念,以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其次,加强传统剧场的保护和改造,提高剧场的设施和观赏环境,使观众更愿意亲临剧场观看演出。再次,京剧艺术家和相关机构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与观众互动,推广京剧艺术,不断扩大其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最后,加强京剧艺术的教育与研究,提高观众的审美水平和对于京剧艺术的认知度。 总之,融合与漂移是京剧艺术媒介形态变迁的重要特征。这种变迁既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只有充分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保持创新与变革,京剧艺术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综上所述,京剧艺术在媒介形态的变迁中面临了一些挑战,包括传统京剧受冲击和信息过载等问题。然而,这种变迁也为

“媒介”概念的演变6页word文档

“媒介”概念的演变 一“媒介”词源分析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媒,谋也。谋合二姓。”《周礼·媒氏注》中也说“媒,谋合异类使和成者。”不难看出,“媒”的所谓“谋合”的意思即为“媒人”。另外参看《汉语大词典》,“媒”有多种含义,而最主要的意思是“说合婚姻的人”“引荐的人”“媒介、诱因”“导致、招引”等;“介”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人身上穿着铠甲,中间是人,两边的四点像连在一起的铠甲片。其本意常被引申使用,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如《荀子·大略》中说:“诸侯相见,卿为介。”所以,“介”意指处在两者之间,在中间起着联系作用,因而其常有“中介”“介绍”“介质”等用法。 以上是“媒”和“介”各自的词源追溯,那么作为一个词组使用的“媒介”始于什么时候,又是有何种含义呢?目前出版的传播学基础理论图书,对“媒介”进行概念界定时,很多都只是直接引用了西方的现代定义,对其汉语词源谈及很少。虽然“媒介”从字面理解看似简单,但是从字面上的理解却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它在汉语中意义变迁的复杂历程。所以,考究“媒介”的词源非常有必要。 笔者通过检索发现,西晋学者杜预(222—285)在注解《左传·桓公三年》“会于嬴,成昏于齐也”时曰:“公不由媒介,自与齐侯会而成昏,非礼也。”[1]就目前查阅的古籍而言,这是“媒介”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最早出处。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媒介”一词最早出自五代刘徇(887—946)编撰的《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

此处所提的“媒介”则是推举人、介绍人的意思。而在此之前,除杜预提到“媒介”外,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中有“和养姑守义,蜀郡何玉因媒介求之”的用法,这说明在唐代以前“媒介”就已经是一个固定搭配了。 二“媒介”词义的演变 从杜预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杜预认为:鲁桓公没有通过媒人而直接与齐僖公会见并订下婚约,这是不符合正统礼仪的。在第二段话中,杜预对“言己”解释到:让人推荐自己,就要通过“介”来实现,这个“介”就是“媒介”(引荐人),也就是(能够被推荐的)原因。“媒介”最早的词义就是介绍婚姻对象的媒人和为上层介绍人才的引荐者,也是其从西晋一直延续到晚清的两种最主要词义。 作为媒人、引荐者的“媒介”词义,在此后历朝的文献中多次出现过,可见该词义在历史上是贯穿始终的。从文化角度看,这体现出“媒介”在中国传统婚姻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人际传播的方式。 到晚清,“媒介”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词性上由原来单纯的名词变为名词或者动词,“媒介”从原来的“媒人”“引荐者”释义扩展为“其他起联络和介绍作用的人”;二是指代对象上的变化,由“人”的范畴延伸到“物”的范畴,指代那些起介绍、联系作用的物。至此,“媒介”的意义变化接近了现代的意义,即人们用来传递、交流信息的工具。清代黄遵宪撰写的《日本国志》中写道:“关家资分散之罪家资分散之际,有藏匿脱漏其财产,……或为其媒介者,减一等。”此处“媒介”的词性由名词变成了动词,词义也由传统的“媒人、引荐者”变成了“介绍、联

中国古代广告史

第一章第三节原始社会的广告活动(p15) 原始社会广告活动与原始人所使用的原始媒介直接关联,其信息交流凭借的传播媒介主要有三类:一时符号系统,包括语言,绘画,音乐,舞蹈等;二是实物系统,比如与信息传递有关的牛角,石磐,还包括凝结了人文信息的各种物品,其本身既是传播的内容,又是文化载体;三是人体系统,包括人的肢体语言和种族迁徙等。其中,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即口语传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广告在这种原始的信息交流活动中产生了,反映原始人日常生活琐事的图像文字,表形文字,把特定信息传递给受众的拟态与手势语,以及雕刻,舞蹈,绘画等都属于原始社会广告表现形式。 先秦时期的广告表现(p21) (一)夏商周时期广告的表现形态:原始的实物广告和口头广告必然存在。如《诗经*氓》中的记载:“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证明了实物广告在当时已经出现,是原始广告的形式之一;《楚辞*天问》记载:“师望在肆……鼓刀扬声。”《楚辞*离骚》中记载:“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锝举。”吕望和师望都是指姜太公,他在被周文王起用之前。曾在朝歌做买卖,鼓刀扬声,高声叫卖,以招徕顾客。人们认为这里的“鼓刀”和“扬声”已经是比较经典的口头叫卖的广告形式。 (二)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广告的初步发展 1.悬物广告 由于经商人数众多,春秋时期商人阶层出现了分化,分为行商和坐贾。行商和坐贾的分化直接导致了新的广告形式的出现。坐贾守着固定的场所和摊位经营,为了引人注目,除了口头和实物陈列展示广告外,他们还把陈列在地上的商品悬挂起来,以期达到吸引顾客购买的目的。这样,在实物陈列广告的基础上就出现了悬物广告。 悬物广告就是商品经营者在门前悬挂与经营特征和范围有关的物品或习惯性标志,起到招牌广告的作业。 2.标记广告 标记广告是另一种古老的广告形式。最初在产品上刻上铭文,年号是为了表示私有权和纪念,装饰。随着生产的分工和商品交换的扩大,开始成为产品生产者的标记。有些文字还兼有实物广告和文字商标的职能。 2悬帜广告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织染,缝制等技术的进步,广告的形式和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人的广告宣传意识也日益增强。为了更加美观,简便,以增强广告效果,经营者们开始尝试用布帛等材质画上物品的形象进行悬挂,原始的悬帜广告开始出现,并且成为战国时期又一重要的广告表现形式。 先秦时期我国的政治广告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悬诸象魏”及“振木铎巡于路” 进善之旌:悬挂旌旗,作为进言的标志 诽谤之木:树立华表等标志,让人民群众在其下进“诽谤”之言,或者把意见写在木牍上

【精品】文学媒介的历史演变

文学媒介的历史演变

二、文学媒介的历史演变 问: 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文学媒介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 答:从远古时代到今天,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文学媒介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问:这五个阶段分别与那些时代的文学相对应? 答:从极粗略的意义上讲,这大致分别对应于五个时代的文学:口语媒介——原始文学 文字媒介——先秦至唐代文学 印刷媒介——宋代至清代文学 大众媒介(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清末至20世纪90年代文学网络媒介——90年代以来文学 问:口语媒介是一种怎样的媒介? 答: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口语就是口头语言,是语言的一种最初形态。口语媒介是语言媒介的一种重要形态,是以口头语言形式实现人际传播的语言媒介。 问:人类在何时具有了说话的能力? 答:据推测,距今4万年到9万年前,人类逐渐获得了说话的能力。作为家族或部落内部的人际沟通的手段,口语也出现在这个进化过程的相当早期阶段。大约到新石器时代(约1.4万年至1.6万年前),口语进展到能表达抽象事物和具有了简单的语法结构。

问:口语媒介具有哪些特点? 答:口语媒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简便快捷,二是与身体语言和原始礼仪相伴随,三是真切生动,四是不易保存。 问:与口语媒介相对应,中国原始文学具有哪些特点? 答:中国原始文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文学文本规模较小; 第二,文学往往以歌谣形式存在; 第三,文学文本具有不稳定性和流动性; 第四,文学文本的作者具有集体性质; 第五,文学文本传播空间范围有限; 第六,文学文本不易保存。 问:文字媒介是一种怎样的媒介? 答:文字媒介是语言媒介的一种重要形态,是以书面符号系统承担人际传播任务的语言媒介。 问:文字是何时出现的? 答: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埃及,出现了象形文字。而中国也是最早发明和运用象形文字的国家之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语言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文字可以说是人类在原初口语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自身语言能力的产物。 问:文字媒介与口语媒介有何不同?

探索古代文学传播媒介

探索古代文学传播媒介 媒介是指信息传递或接受过程中的载体和中介。媒介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或技术手段,是传播渠道;媒介也指那些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媒介机构。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活动的中介或中介物,它本质上由四个根本要素构成:物质、技术、符号和人,在社会性的传播过程中,媒介往往表现为媒介组织和媒介机构。媒介形式呈多样化,一般至少可以分为四类媒介:即信息处理媒介、信息储存媒介、信息传播媒介和信息接收媒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开展,这四类媒介也呈现出相互转变和融合、形成一个媒介系统的趋向。理解传播媒介时需要对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载体、传播渠道进行一定区分,即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载体、传播渠道的区别在于:首先,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符号: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或手段(如语言、文字、记号等),而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其次,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如口头传播形式等。一种传播形式可以动用不同的媒介,如群众传播形式中的媒介就有杂志、书籍和报纸;而一种媒介也可以效劳于不同的传播形式,但传播形式说明的只是传播活动的状态、方式和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第三,传播媒介也有别于传播载体。在传播学中,载体是指某些能传递信息和负载符号的形式或物质,包括符号和媒介两种。传播媒介与传播载体在概念上是种属关系,传播载体是包括符号和媒介在内的大概念,传播媒介是隶属于传播载体的小概念;最后,传播媒介还有异于传播渠道。在传播学中,渠道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等。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 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看,文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很大区别在于:传播新闻的媒介是比拟固定的9和专门的,而传播文学的媒介那么呈现为多样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学有时本身就是传播的媒介,而新闻不具备这方面功能。此外,文学传播中,更多的是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往往表现为交叉关系,而很难明确进行分别。从这样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传播文学的媒介与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甲骨文是中国原始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广义的文学。在这个意义上,龟甲和兽骨是文学的媒介。甲骨文产生于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后期,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当时人们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们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红色以示吉利,涂黑色标示凶险。这些文字均以刀刻成,大字约一寸见方,小字如谷粒,或繁或简,非常精致。它们经过几千年沉睡,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才被发现。发现地点是河南省安阳城西北五里处的一个村子,那里是当年殷商第20代国君盘庚的故都。是年由于洹水决堤,冲出许多甲骨,人们先是以之为龙骨,用作药材治病。翌年,商人王懿荣对这些甲骨发生了兴趣,他赶到河南收集了许多,带回去研究。后来,刘鄂又继续收集,到达五千多块。于是,便有一些学者将其定名为“甲骨文〞。古文字学家对十万余片中的甲骨文进行研究,发现骨甲文字的结构已由独体走向合体,有了形声字,已经成为成熟的文字。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被辨识出的约一千七百多个。从甲骨文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看,甲骨文主要是用来记录祭祀、征伐、狩猎、田渔、畜牧、丰稔、出入、疾病、风雨等事宜,有的还涉及经济状况、社会组织与人事等。

媒介演化与艺术传播

媒介演化与艺术传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介的形态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从口语、文字到印刷、数字技术,媒介的每一次变革都深刻地影响了艺术传播的方式和效果。本文将梳理媒介演化的历程,并探讨其对艺术传播的影响,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媒介演化:从传统到数字化 1、口语时期:在早期的人类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人们通过口口相传,传播信息、观念和情感。然而,口语传播的覆盖范围有限,信息的持久性较差。 2、文字时期:文字的发明使得信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传播。从甲骨文到纸莎草,再到印刷术,文字传播逐渐实现了从手写到机械印刷的转变。文字传播极大地扩展了信息传播的范围,提高了信息的持久性。 3、印刷时期:印刷技术的出现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报刊、书籍等大众传媒开始盛行。这一时期,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覆盖面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信息的个人化和多元化逐渐减弱。 4、数字时期: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全

新的阶段——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快速和高效,同时催生了大量新型媒介平台和艺术形式。 二、艺术传播:媒介演化的视角 1、艺术传播的历程:从口头传说、绘画到文字描述、音乐、戏剧等,艺术传播随着媒介的演变不断发展和丰富。 2、艺术传播的特征与规律:艺术传播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和象征性等特点。数字时代的艺术传播呈现出全球化、互动化和多元化等趋势。 3、跨越时空限制:新型媒介技术使得艺术作品可以通过数字形式保存和传播,从而突破了时空限制,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欣赏艺术作品。 4、审美差异的消弭:数字技术的普及使得艺术作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地域和文化的审美差异。 三、融合与挑战:新媒介环境下的艺术传播 1、艺术传播的机遇:新媒介技术为艺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使得观众可以沉浸式地体验艺术作品。 2、艺术传播的挑战:一方面,新媒介环境下信息过载问题日益严重,

浅论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和发展

浅论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和发展

浅论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1201班周文彬 学号:201230402135 【正文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拥有璀璨文明的古国之一,古代的新闻传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工具的中国古代报纸,其形成与发展,自然有其独特的规律和基础。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古代报纸都与近代和现代的报纸有着一定距离和差别。但我们却不能不承认它是近代报纸的雏形,可以称其为原始形态的报纸。原始形态报纸的逐步发展,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这种阶段性体现为报纸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不完善发展到完善,由低级发展到高级。为后来现代形态的报纸的演变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飞跃提供了动力。 【关键词】:中国古代报纸新闻传播产生发展邸报科学条件社会环境推动影响 【正文】:

首先,它的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官僚的奏折和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没有专门才写的新闻,更没有专文、专讯。 其次,它的形式也不同与现代报纸。它只是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也没有标题,更没有消息、通讯、评论等分类;它的版面也没有定型;更没有广告。 再次,它的发行与传递也不同于现代报纸。它由朝廷等官方机构发行,由驿站传递。因为当时报业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自然不可能由报馆之类的机构出版、发行。 总之,它的材料来自官方,有官方文书色彩,但又没有行政效力,只是作为朝廷和民间加强相互了解的需求而抄传的。但在客观上对当时的新闻传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介的性质也在发展过程中日趋明显。 一、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 到了宋代,一个后来被约定俗成指代中国古代报纸的名词开始出现了,它就是“邸报”。关于它的记述很多,如陈师道在《后山丛谈》一书中写道:“乘崖在陈,一日方进食,进奏院报至,且食且读……”又如苏东坡的《小饮公瑾舟中》中有“坐观邸报谈迂叟,闲说滁山忆醉翁”句。其他文人的诗文中也多次出现有关邸报的文字,说明它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