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完好标准

电缆完好标准

21.1 外观检查

21.1.1 橡套电缆护套无明显损伤。不露出芯线绝缘或屏蔽层,护套损伤伤痕深度不超过厚度1/2,长度不超过20mm(或沿周长1/3),无老化现象。

21.1.2 铠装电缆钢带、钢丝不松散,涂有防锈油。

21.1.3 电缆标志牌齐全,改变电缆直径的接线盒两端、拐弯处、分岔处及沿线每隔200m均应悬挂标志牌,注明电缆编号、电压等级、截面积、长度、用途等项目。

21.1.4 电缆接线盒零部件齐全完整,无锈蚀,密封良好,不渗油。

21.1.5 电缆上部无淋水(有淋水处须采取防护措施)。

21.2 电缆敷设

21.2.1 电缆敷设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1.2.2 电缆应用吊勾(卡)悬挂,橡套电缆严禁用铁线悬挂。

21.2.3 电缆悬挂整齐,不交叉,不落地,应有适当的驰度,在承受意外重力时能自由坠落。悬挂高度应在矿车、电机车、装岩机等掉道时不致碰撞;在电缆坠落时,不致落在轨道或运载机械上。

21.2.4 电缆悬挂的间距:在水平或倾斜巷道内不得超过3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m。

21.2.5 沿钻孔敷设的电缆必须绑紧在钢丝绳上,钻孔应加装套管。

21.2.6 综采工作面的电缆、应放入电缆槽或夹板内;工作面出口电缆应用吊梁悬挂或绑扎吊挂(单指屏蔽电缆),不得与油管、风管、水管混吊。

21.3 使用

21.3.1 不得超负荷运行,接头温度不得超过60℃。

21.3.2 工作电压应与电缆额定电压相符。千伏级以上的橡套电缆在井下使用时,应采用不延燃屏蔽电缆。

21.3.3 运行中电缆不应盘成圈或∞字形(屏蔽电缆、采煤机电缆车的电缆除外)。

21.3.4 井筒或巷道内的电话和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别挂在井巷的两侧,至少应距电力电缆300mm以上,并挂在电力电缆的上面。在巷道内敷设的电力电缆,高压应在上面;高、低压电缆的间距应大于100mm。同等电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

21.4 电缆连接

21.4.1 接线盒的额定电压应与电缆使用电压相符。

21.4.2 橡套电缆接头温度不得超过电缆温度。

21.5 绝缘及接地

21.5.1 绝缘电阻:

6kv 100MΩ/km 1140v 50MΩ/km

660v 10MΩ/km

21.5.2 接地装置符合规定

井下电缆完好技术标准

煤矿井下电缆完好技术标准 一、大巷电缆 (一)电缆的敷设 1、电缆应敷设在进风巷中,在轨道提升的上下山、总回风巷和专用回风巷中不得敷设动力电缆,如果确需敷设时,应制定专项安全措施。 2、在水平或倾角30°以下的巷道中,电缆用电缆钩悬挂;电缆过巷道拱顶或在倾角30°以上的井巷中敷设时,应用夹子、卡箍等夹持装置进行敷设,杜绝使用铁丝吊挂电缆。电缆钩采用40×4mm加工和并镀锌。(结合我矿实际情况也可用¢8mm钢筋加工电缆钩)夹持装置应能承担电缆重量,并不得损坏电缆。 3、电缆应有适当的松弛度,且松弛度均匀整齐,并在承受意外重力时能自由坠落。 4、平巷、斜巷及工作面锚喷支护巷道采用固定电缆钩悬挂,电缆钩上下两端均用锚杆固定,两电缆钩之间的间距为1.5m,电缆的高度不得低于1.6m,且在电缆坠落时,不得落在轨道或输送机上。 5、电缆不得悬挂在风、水管路上,不得遭受淋水或滴水。在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 6、如果电缆同风、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必须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7、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1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8、在有瓦斯抽放管路的巷道内,电缆(包括通信、信号电缆)必须与瓦斯抽放管路分挂在巷道两侧。电缆同风筒等易燃物品应分挂在巷道的两侧。 9、电缆不应有多余的长度,如电缆较长又不能截短,则应选择宽敞、平直又无其他影响的巷道段进行“S”形吊挂,不得盘圈或盘成“8”字形,电缆排列应整齐、美观,不许交叉。 (二)电缆的连接 1、电缆同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使用与电气设备防爆类型相符的接线盒。电缆芯线必须使用齿形压线板(卡爪)或线鼻子同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2、高压电缆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电缆接线盒连接,接线盒必须灌注绝缘充填物(热缩型线盒除外)。 3、不同类型电缆(例如,纸绝缘电缆、橡套电缆或塑料电缆)之间不得直接连接,必须用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 4、低压橡套电缆之间连接时,除使用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外,还可以使用硫化热补或与热补有同等效能的冷补方法直接连接,热补或冷补后的橡胶电缆,必须进行浸水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 5、塑料电缆的连接,其连接处的机械强度以及电气、防潮密封、老化等性能应符合该型矿用电缆的技术标准要求。 6、不得有明接头、冷包头和“鸡爪子”、“羊尾巴”。 7、电缆必须整体进入电缆引入装置,并用防止电缆拔脱装置压紧并且密封要良好。 8、设在平巷或斜巷的接线盒,应放置在托架上或吊起,接头不得承载力,接线盒上方无淋水。 (三)电缆的接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线电缆安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线电缆安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线电缆安全标准 1. 概述 •电线电缆安全标准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法规。 •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电气安全和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国内标准 GB/T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电缆》 •适用于户内、户外、移动和固定场所使用。 •软电缆的额定电压为450/750V及以下。 GB/T 《额定电压1 kV (Um= kV)到35 kV (Um= kV)高压电缆及电缆附件试验方法》 •适用于1 kV到35 kV额定电压的高压电缆及其附件。 •标准包括试验方法以及对电缆材料、结构和性能的要求。 3. 国际标准 IEC 60228《导体》 •该标准定义了不同类型的导体,包括多股导体和单股导体。 •选用合适的导体有助于降低电阻和提高电缆的性能。

IEC 《额定电压1 kV (Um= kV)到30 kV (Um=36 kV)绝缘电缆及其附件试 验方法》 •针对额定电压为1 kV到30 kV的绝缘电缆及附件的试验方法进行规定。 •标准涵盖了电缆结构、耐热性、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4. 标准的重要性 •电线电缆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预防电线电缆事故的发生。 •标准的执行促进了电线电缆行业的规范发展,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 标准的落地 •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线电缆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生产,加强质量监督和产品检测。 6. 结论 •电线电缆安全标准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法规,需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执行。 •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提高电线电缆行业的安全水平和竞争力。

电线电缆验收要求及相关标准

电线电缆验收要求及相关标准 一.电线验收要求及标准 验收依据: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要求: 1).电线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合格证(合格证有生产许可证编号和“CCC”认证标识)、检测报告、“CCC’认证证书; 2).电线质量证明文件应为原件,如果是复印件,复印件和原件内容一致,并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和时间 3).生产厂家要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验收标准: 1).电线绝缘皮标识清楚,标识间距不大于1米,要标明生产厂名、规格型号、额定电压和“CCC”认证标识;标识要字迹清晰,用浸有汽油或酒精的棉布以1m/s的速度匀速连续擦拭五次,字迹仍清晰可辩;2).检测电线线径和绝缘皮厚度(用卡尺或千分尺) 3).测量线皮绝缘电阻值,将电线浸在水中24小时,用750V绝缘摇表摇测,阻值大于0.5MΩ 4).线芯不能松动 5).检测电线长度,将电线展开拉直用皮尺量,将实际长度和标识长度对比; 6).称重,抽检整盘线的重量

7).由甲方对进场批次的电缆随机抽样送检(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 二、电缆验收要求及标准 1.验收依据: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要求: 1).电缆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合格证、厂家检测报告;2).电缆质量证明文件应为原件,如果是复印件,复印件和原件内容一致,并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和时间 3).生产厂家要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 2.验收标准: 1).电缆绝缘皮标识清楚,标识间距不大于1米,要标明生产厂名、规格型号和米数;标识要字迹清晰,用浸有汽油或酒精的棉布以1m/s 的速度匀速连续擦拭五次,字迹仍清晰可辩 2).检查线芯股数和单股线芯的直径; 3).预分支电缆验收时要注意分支电缆的长度、分支之间的长度、吊钩到第一个分支的长度及预分支电缆的分支方向(上分支或下分支),且每根预分支电缆均要附图 4).测量电缆绝缘皮的绝缘阻值,用1000V绝缘摇表摇测,阻值大于10MΩ; 5).电缆型号含义:例如:YJLV22-3×120-10-300表示铝芯、交联聚

电力电缆及配件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电力电缆及配件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电力电缆及配件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电力电缆及配件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可靠性。为了保证电力电缆及配件的质量,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本文将介绍电力电缆及配件的质量标准和常用的检验方法。 一、质量标准 1.电缆质量标准 电缆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导体的质量:导体应采用纯铜或纯铝,其电阻不应超过标准规定的极限。 (2)绝缘层的质量:绝缘层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热、耐寒、耐湿、耐腐蚀的特性。 (3)护套的质量:护套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候性能,能够保护电缆免受机械损伤和环境影响。 (4)放线作业质量:电缆的放线作业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应出现过弯、扭曲等现象。 2.电缆配件质量标准 电缆配件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绝缘接头的质量:绝缘接头应具有良好的绝缘、密封和耐 热性能,能够有效地连接两根电缆。 (2)终端头的质量:终端头应具有良好的电气连接性能和耐久 性能,能够有效地将电力传输到负载端。 (3)连接件的质量:连接件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电性能,能够保证电缆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4)屏蔽材料的质量:屏蔽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和耐热 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干扰和噪声。 二、检验方法 1.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是对电缆及配件外观的检查,包括电缆和配件的形状、尺寸、标记、表面质量、颜色等方面的检查。外观检验应注意电缆和配件是否有破损、裂缝、变形、色差等问题,以及标志是否清晰、规格是否一致等问题。 2.绝缘电阻测试 绝缘电阻测试是对电缆和配件的绝缘性能进行检验的方法。利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可以测量电缆和配件的绝缘电阻,判断绝缘是否完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3.导通测试 导通测试是对电缆和配件是否具有良好的导通性能进行检验的

电缆完好标准

电缆完好标准 21.1 外观检查 21.1.1 橡套电缆护套无明显损伤。不露出芯线绝缘或屏蔽层,护套损伤伤痕深度不超过厚度1/2,长度不超过20mm(或沿周长1/3),无老化现象。 21.1.2 铠装电缆钢带、钢丝不松散,涂有防锈油。 21.1.3 电缆标志牌齐全,改变电缆直径的接线盒两端、拐弯处、分岔处及沿线每隔200m均应悬挂标志牌,注明电缆编号、电压等级、截面积、长度、用途等项目。 21.1.4 电缆接线盒零部件齐全完整,无锈蚀,密封良好,不渗油。 21.1.5 电缆上部无淋水(有淋水处须采取防护措施)。 21.2 电缆敷设 21.2.1 电缆敷设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1.2.2 电缆应用吊勾(卡)悬挂,橡套电缆严禁用铁线悬挂。 21.2.3 电缆悬挂整齐,不交叉,不落地,应有适当的驰度,在承受意外重力时能自由坠落。悬挂高度应在矿车、电机车、装岩机等掉道时不致碰撞;在电缆坠落时,不致落在轨道或运载机械上。 21.2.4 电缆悬挂的间距:在水平或倾斜巷道内不得超过3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m。 21.2.5 沿钻孔敷设的电缆必须绑紧在钢丝绳上,钻孔应加装套管。 21.2.6 综采工作面的电缆、应放入电缆槽或夹板内;工作面出口电缆应用吊梁悬挂或绑扎吊挂(单指屏蔽电缆),不得与油管、风管、水管混吊。 21.3 使用 21.3.1 不得超负荷运行,接头温度不得超过60℃。 21.3.2 工作电压应与电缆额定电压相符。千伏级以上的橡套电缆在井下使用时,应采用不延燃屏蔽电缆。 21.3.3 运行中电缆不应盘成圈或∞字形(屏蔽电缆、采煤机电缆车的电缆除外)。 21.3.4 井筒或巷道内的电话和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别挂在井巷的两侧,至少应距电力电缆300mm以上,并挂在电力电缆的上面。在巷道内敷设的电力电缆,高压应在上面;高、低压电缆的间距应大于100mm。同等电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 21.4 电缆连接 21.4.1 接线盒的额定电压应与电缆使用电压相符。 21.4.2 橡套电缆接头温度不得超过电缆温度。 21.5 绝缘及接地 21.5.1 绝缘电阻: 6kv 100MΩ/km 1140v 50MΩ/km 660v 10MΩ/km 21.5.2 接地装置符合规定

电线电缆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电线电缆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电线电缆是指用来传送电力、信号以及其他特定用途的电源传输设备。由于电线电缆直接关系到电力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对于保证其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电线电缆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质量:电线电缆应无明显的外观缺陷,如剥落、断裂、变形等。 2. 尺寸标准:电线电缆的外径、导体直径、绝缘厚度等尺寸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3. 绝缘电阻:电线电缆应具有足够的绝缘电阻,以防止电线之间或电线与地之间的漏电现象。 4. 耐压强度: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应具有足够的耐压强度,以保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发生击穿现象。 5. 导体电阻:电线电缆的导体电阻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导电材料导体电阻的上限值。 6. 火焰延燃性:电线电缆在受到明火燃烧时,应具有一定的抗燃烧能力,以防止火势蔓延。 电线电缆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验:通过肉眼观察外观是否有明显的缺陷,如剥落、断裂等。 2. 尺寸检验:通过测量电线电缆的外径、导体直径等尺寸,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3. 绝缘电阻测量:使用电阻测量仪器测量电线电缆的绝缘电阻。 4. 耐压试验:使用高压测试仪器对电线电缆进行耐压测试,检测其是否能够承受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电压。

5. 导体电阻测量:使用电阻测量仪器测量电线电缆的导体电阻。 6. 火焰延燃性测试:使用专用的火焰试验设备对电线电缆进行火焰延燃性测试,判断其抗燃烧能力。 对于电线电缆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国家和行业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在进行电线电缆质量检验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检测方法,确保电线电缆的性能符合要求。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才能保证电线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也可以推动电线电缆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质量。另外,为了确保电线电缆的质量和可靠性,相关部门和机构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中国国家标准(GB)等。这些标准对于电线电缆的设计、生产和测试提供 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 首先,外观质量的检验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观察电线电缆的外观,可以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缺陷,如剥落、断裂、变形等。任何外观缺陷都可能影响电缆的性能和安全性。因此,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外观进行仔细检查,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剔除。 其次,尺寸标准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电线电缆的外径、导体直径、绝缘厚度等尺寸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尺寸的不合格可能会影响电缆的安装和传输性能。因此,需要通过测量工具和设备来检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绝缘电阻是电线电缆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应具有足够的绝缘电阻,以防止电线之间或电线与地之间的

电缆及电线技术标准

电缆及电线技术标准: 1、电线、电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a)按批查验合格证,合格证有生产许可证编号,按《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 5023.1~5023.7标准生产的产品有安全认证标志; b)外观检查:包装完好,抽检的电线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电缆无压扁、扭曲,铠装不松卷。耐热、阻燃的电线、电缆外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 c)按制造标准,现场抽样检测绝缘层厚度和圆形线芯的直径;线芯直径误差不大于标称直径的1%;常用的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不小于GB 50303—2002表3.2.12的规定; d)对电线、电缆绝缘性能、导电性能和阻燃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 2、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 3、多芯电缆绝缘线芯应采用不同的颜色标志,应符合下列规定。 a)2芯电缆••••••••••••••••••••••••红、浅蓝 b)3芯电缆••••••••••••••••••••••••红、黄、绿 c)4芯电缆••••••••••••••••••••••••红、黄、绿、浅蓝 d)5芯电缆••••••••••••••••••••••••红、黄、绿、浅蓝、黄绿双色。 注:其中颜色红、黄、绿用于主线芯,浅蓝用于中性线芯,黄绿用于地线。

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GB3048.1-94-16-94的要求。 5、产品材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以下要求: 铜材应不低于GB 5231 二号铜(T2)的规定。 6、耐火电缆及阻燃电缆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及复试报告。 7、预分支电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预制分支电力电缆安装》标准图集00D101-7等国家现行标准规范执行。 8、产品上应有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型号、规格标志,字迹应清晰可辨。 9、在包装物外表面应具有以下标志: a)制造厂名 b)产品型号、规格; c)本标准编号。 10、包装袋内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注明: a)产品出厂年月; b)检验者代号。 11、规格包括额定电压、芯数和导体标称截面等。电缆包装上应附有表示产品型号、规格、标准号、厂名和产地的标答或标志。

电缆检验规范标准

电缆检验规范标准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电缆检验的规范标准,以确保电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电缆是各种电气设备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2. 检验范围 电缆检验的范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材料检验:包括原材料的检验和材料的合格证明文件查验。 - 外观检验:检查电缆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表面是否平整,是否存在任何异常问题。 - 尺寸检验:测量电缆的长度、直径、壁厚等尺寸参数,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 - 电性能检验:通过测试电缆的电阻、绝缘电阻、电容等电性能指标,确保电缆的正常工作。

- 力学性能检验:测试电缆的拉伸强度、抗弯性能等力学性能 指标,以评估电缆的机械强度。 3. 检验步骤 电缆检验的步骤应按以下顺序进行: 1. 准备工作:确认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是否齐全,检查检验记 录表,并确保所有需要的标准文件和规范资料已准备好。 2. 样品选取:从批量生产的电缆产品中,随机选取足够数量的 样品,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验环境: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检验,包括温度、湿度 等因素的控制。 4. 检验操作:按照标准要求,对选取的电缆样品进行外观检验、尺寸检验、电性能检验和力学性能检验等,记录每个样品的检验结果。 5. 结果评定:依据标准的要求和检验记录,对每个样品的检验 结果进行评定,并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6. 报告编制:将检验结果编制成检验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检 验结果汇总、异常情况说明等内容。

4. 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缆检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 确保操作人员熟悉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 遵循电缆的操作和使用规定,以防止电缆受损或引发安全事故。 5. 结论 电缆检验是保证电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通过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电缆的可靠性和性能达到要求。标准化的电缆检验过程有助于提高电缆生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缆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线电缆安全标准(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线电缆安全标准(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线电缆安全标准 简介 •电线电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障电线电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电线电缆安全标准。 标准分类 •GB 《电线电缆耐热型橡皮绝缘软线》 –此标准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材料、结构、性能和试验要求等内容,确保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可靠性。 •GB 《耐油型橡皮绝缘软线》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橡胶绝缘耐油软电线电缆,规定了其耐油性能和试验方法等要求,以确保在油污环境下的安全使 用。 •GB 《电线电缆抗酸、碱、臭氧和紫外线老化型聚氯乙烯绝缘挤包电线电缆》

–此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绝缘挤包电线电缆的材料、结构、性能和试验要求,以确保其在酸碱腐蚀和紫外线辐射等恶 劣环境下的安全可靠性。 •GB 《电热装置施工用耐热卷筒电缆》 –该标准规定了电热装置施工用耐热卷筒电缆的材料、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等要求,确保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可靠 性。 •GB 《降低火灾危险性特殊用途电缆》 –此标准规定了降低火灾危险性特殊用途电缆的材料、结构、性能和试验要求,以确保其在特殊场合下对火灾的防护能 力。 标准执行 •以上列举的标准中,其中大部分为GB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这些标准均为法定标准,对于生产和销售电线电缆的相关企业具有强制性执行力。 标准的重要性 •电线电缆作为电力传输和信息传输的关键设备,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线电缆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线电缆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电线电缆的安全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生产和使用电线电缆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保障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安全利益。

电缆质量检验标准

4。1 4。1 保证项目: 4。1。1 电缆的耐压试验结果、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 4.1.2 电缆敷设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电缆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损,直埋敷设时,严禁在管道上面或下面平行敷设。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4。2 基本项目: 4.2。1 坐标和标高正确,排列整齐,标志柱和标志牌设置准确;防燃、隔热和防腐要求的电缆保护措施完整. 4。2。2 在支架上敷设时,固定可靠,同一侧支架上的电缆排列顺序正确,控制电缆在电力电缆下面,1kV 及其以下电力电缆应放在1kV以上电力电缆下面;直埋电缆埋设深度、回填土要求、保护措施以及电缆间和电缆与地下管网间平行或交叉的最小距离均能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4.2.3 电缆转弯和分支处不紊乱,走向整齐清楚、电缆标志桩、标志牌清晰齐全,直埋电缆隐蔽工程记录及坐标图齐全、准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及坐标图。 4。3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2-1的规定.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及检验方法表2-1 项次项目弯曲半径检验方法 1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单芯多芯≥20d≥15d尺量检查 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橡皮或聚氯乙烯护套≥10d尺量检查 裸铅护套≥15d 铅护套钢带铠装≥20d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10d 控制电缆≥10d 注:d为电缆外径。 5 成品保护 5.1 直埋电缆施工不宜过早,一般在其它室外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防止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时损伤电缆。如已提前将电缆敷设完,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时,应加强巡视. 5.2 直埋电缆敷设完后,应立即铺砂、盖板或砖及回填夯实,防止其它重物损伤电缆。并及时划出竣工图,标明电缆的实际走向方位坐标及敷设深度。 5。3 室内沿电缆沟敷设的电缆施工完毕后应立即将沟盖板盖好。 5。4 室内沿桥架或托盘敷设电缆、宜在管道及空调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防止其它专业施工时损伤电缆。 5.5 电缆两端头处的门窗装好,并加锁、防止电缆丢失或损毁。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直埋电缆铺砂盖板或砖时应防止不清除沟内杂物、不用细砂或细土、盖板或砖不严、有遗漏部分。施工负责人应加强检查。 6。2 电缆进入室内电缆沟时,防止套管防水处理不好,沟内进水。应严格按规范和工艺要求施工。 6.3 油浸电缆要防止两端头封铅不严密、有渗油现象.应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6.4 沿支架或桥架敷设电缆时,应防止电缆排列不整齐,交叉严重。电缆施工前须将电缆事先排列好,划出排列图表,按图表进行施工。电缆敷设时,应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卡固一根. 6。5 有麻皮保护层的电缆进入室内,防止不作剥麻刷油防腐处理。 6.6 沿桥架或托盘敷设的电缆应防止弯曲半径不够.在桥架或托盘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考虑满足该桥架或托盘上敷设的最大截面电缆的弯曲半径的要求。

电线电缆检验标准

电线电缆进料检验标准一目的明确电线电缆进料品质验收标准;规范检验动作;使检验、判定标准能达到一致性.. 二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线电缆进料检验的技术要求、包装要求、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电线电缆的进料检验.. 三检验项目及规则 1.外观检查 ●检查绝缘外皮光滑是否破损或老化;厚度均匀;线芯无氧化或锈蚀;股数符合要求; ●检查绝缘皮表面印字是否清晰无脏污;认证编码需符合UL及3C认证要求印字可用擦试法检验 2.包装检查 ●检查线缆包装是否符合存储;运输要求;线缆型号应与其规格书相同;标识应该清楚;完整.. ●检查外包装无破损、变形;产品型号、颜色与外包装标识相一致..包装捆扎符合要求.. 3.结构尺寸检查 ●根据电源线的结构尺寸要求及实际使用要求;用游标卡尺测量电源线的关键尺寸.允许误差为线径包括绝缘皮:规格±0.1mm;芯径:规格±0.02m. 4.阻燃性测试 ●将A4纸放置于地面上;在距离A4纸200mm的垂直高度上燃烧测试样10S;然后移开火焰枪;并同时计时试样离焰后持续燃烧时间.离焰后;试样应在30S内熄灭;试样上掉下的熔滴物不得将A4纸点燃. 5.耐腐蚀性测试需要时做 ●将待测电线放入中性盐雾试验机内测试72小时;将潮湿试验箱温度设置为:45±5℃;

湿度设置为:90%;然后将待测电线放入潮湿试验箱内测试7天;测试要求:线芯无氧化、生锈. 6.耐温性测试 ●将烘炉温度设置为105±2℃;然后将待测试电线放入测试24小时;绝缘皮不可收缩变形 7.可焊性测试 ●将电源线绝缘皮去除后用烙铁将焊上到线芯表面..测试要求:线芯有光泽;上锡良好.. 8.ROHS检查需要时检查 ●供应厂商应提供产品符合ROHS要求的证明文件..

电缆检验标准

4.3 电缆要求 4。3.1电缆结构和材料 投标方提供详细说明电缆的结构形式、各层结构的材料及其特性。电缆防火性能、过载保护能力(主要考核绝缘老化或击穿等)、载流能力、最高工作温度、防水、防腐、防爆、屏蔽性能、使用寿命、产品环保性能、机械性能和弯曲性能等,并提交相关的型式试验报告。 用于电缆的所有材料根据使用条件考虑强度、耐用性和其它化学、物理性能,选用最适用的、新的、优质的、无损伤和无缺陷的材料。 (1)、导体材料及线芯 电缆均采用退火铜芯导线。 直流动力电缆导体应为圆形并绞合紧压,紧压系数不小于0.9。导体采用多股圆形紧压绞合导体。 电缆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导体在适当的运行温度下电缆寿命大于30年。 控制电缆导体的最高运行温度为70℃,短路时最高温度为160℃。电缆导体的材料为铜,型号: ,铜锭品牌:(铜纯度不小于%),产地:。 直流动力电缆导体的最高运行温度为90℃,短路时最高温度为250℃。电缆导体的材料为铜,型号:,铜锭品牌: (铜纯度不小于%),产地:. (2)、绝缘及护套 电缆的绝缘材料应适用于主要技术数据表的温度条件下的运行。 控制电缆绝缘水平U。/ U为450/750V。直流动力电缆绝缘水平U。/ U为0。6/1kV电缆芯与绝缘层之间的冲击耐压,应满足系统绝缘配合要求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 控制电缆的绝缘材料一般可采用耐热耐寒型的聚氯乙烯,特殊情况下采用氟塑料。

控制电缆的护套一般可采用阻燃型挤包聚乙烯,但应适应于夏季的高温环境和冬季的低温环境及虫害鼠害地区运行。特殊情况下采用氟塑料. 控制电缆一般不需要带铠装,根据订货要求铠装应采用电缆钢带内铠装。 控制电缆应具有金属总屏蔽层,屏蔽抑制系数不能大于0.01,静电感应电压(静电电压20kV)应低于20mV,电磁干扰感应电压(50Hz 400A/m)应低于5mV。 控制电缆绝缘标称厚度满足GB/T 9330.1—2008表2中所列内容,控制电缆护套表层厚度满足GB/T 9330.1—2008表8中所列内容。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减去0。1mm. 0。6/1kV直流动力电缆绝缘标称符合下表,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缘厚度tmax和最小绝缘厚度tmin符合下式:(tmax—tmin)/tmax≤0.1 控制电缆外观应符合GB3956的规定。绝缘的横断面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砂眼等缺陷。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体、导体或镀层。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电缆防水、防潮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取电缆样品3m浸入水中(15~30℃),样品两端头密封,伸出水面300mm长度,浸泡72小时后,去除绝缘层以外的结构,绝缘层外表层应无目力可见的水分。 所有电缆都具有外护套,外护套通常为黑色,但是允许招标方根据电缆的使用环境,采用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而不影响商务变化。外护套为热固性护套料,并与电缆的运行温度相适应。 电缆应满足附录中在各种情况下敷设,尤其在托架及导管中弯曲时,应能经受住产品标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10倍.对较长管路,为满足施工时不致超出电缆允许拉力及侧压力,制造厂应提供导体的护套所允许的最大拉力及侧压力。(3)屏蔽 屏蔽型电缆在缆芯外应有铜/聚酯复合膜构成的屏蔽层,并在内侧有1。0mm 裸铜线贯穿整个电缆长度,以便接地用。屏蔽层重叠绕包的重叠率应不小于15%。屏蔽和缆芯之间应重叠绕包二层合适的非吸湿性带子。屏蔽后,允许绕包一层合

电缆检验标准

电缆检验标准LT

15%。屏蔽和缆芯之间应重叠绕包二层合适的非吸湿性带子。屏蔽后,允许绕包一层合适的非吸湿性带子。 其屏蔽性能验收标准按照“JB 8734.5-1998 ”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与氯乙烯绝缘电缆和软线第5部分:屏蔽电线执行。 (4)、金属铠装 钢带铠装应采用镀锌钢带,金属带铠装应螺旋绕包两层,外层金属带的中间大致在内层金属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应不大于金属带宽度的50%,绕包应圆整光滑。 (5) 挤出交联工艺 导体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全封闭化学交联。 (6) 填充料 缆芯采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应紧密无空隙。缆芯中间也应填充,三芯成缆后外型应圆整。内衬层厚度平均值不小于GB/T12706中的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 填充料具有阻燃或耐火和阻水性能,且满足现行的ICEA 和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物理要求。 (7)、电缆阻燃及耐火 电缆的阻燃及耐火满足所列规范及标准中的规定。 (8)、电缆不圆度 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5%。 电缆不圆度= 电缆最大外径电缆最小外径 电缆最大外径 ×100%。 4.3.2电缆盘 投标方将电缆绕在不回收的电缆盘上,电缆盘采用铁木结构,电缆盘能承受在运输、现场搬运或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在户外至少储存5年期间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并且电缆盘能承受在安装或处理电缆时所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不会损伤电缆及盘体。电缆盘桶体最小直径符合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4.3.2.1电缆应妥善包装在电缆交货盘上交货,每盘电缆长度一般不小于300m ,电缆及电缆盘两端应有可靠的防水密封保护,每盘电缆盘侧面上应有1个牢固固定的不锈钢防锈铭牌,用钢印在电缆盘两侧作以下永久性标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