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战争之我见13

合集下载

关于利比亚战乱原因的思考

关于利比亚战乱原因的思考

关于利比亚战乱原因的思考对于利比亚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

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

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时期,利比亚由三个自治邦组成。

东部地区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他还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

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顾,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里。

报道还中还指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提拔到关键的安全岗位和决策岗位。

他还通过定期改组整个政府,使潜在政治对手失去支持基础或威信,从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权力中心的生长。

作为其伊斯兰革命意识形态招牌的体现,他还在20世纪80年代对全部民营企业实行国有化。

而路透社的评论认为,卡扎菲对于利比亚长达40年的领导并没有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一个人民的国家。

相反的,利比亚是目前全世界贪污腐败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作为一个原油产量占全球份额2%的国家,利比亚所创造的石油财富并没有惠及其600万人口。

对于国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势必会造成国家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人民群众不能享有该有的安定的生活势必会积压民怨。

据利比亚知情者说,卡扎菲自己的部落“卡扎法”控制着部分武装部队,他们花费数年时间摧毁了对手“瓦尔法拉的基地。

瓦尔法拉曾被认为是该国最大的部落联盟,但这已成过去。

现在,在利比亚的政治忠诚遭受严峻考验之时,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都在反对他。

瓦尔法拉的几位部落首领日前就曾现身,号召人们推翻卡扎菲。

来自利比亚东部的“扎维亚”部落也加入了示威人群,一位首领曾威胁说,如果卡扎菲继续当权,就要切断至关重要的石油供应。

事实上,持续的冲突和内战的可能性已经惊扰了全球石油市场,国际油价跃升到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

利比亚之战启示录

利比亚之战启示录

龙源期刊网 利比亚之战启示录作者:邱立本来源:《海外星云》2011年第08期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就是真相。

利比亚之战的真相,从战情到战争的动机,都是遍体鳞伤的受害者。

西方领导的联军究竟是正义之师还是侵略的铁蹄?卡扎菲到底是人人得而诔之的暴君,还是保家卫国、抵抗列强的人民领袖?这一刻的新闻都没有黑白二分、斩钉截铁的共识,而只有各说各话的版本。

但更深层的理解,则是一个充满了道德暧昧的灰色地带。

利比亚之战的特色,就是它充满了伪善和权力的算计。

一马当先的法国曾经和利比亚如胶似漆,总统萨科齐的政治献金不少就来自卡扎菲,也曾经是卡扎菲的座上客。

更传奇的是联军空袭的战机不少就从意大利的机场起飞,而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的淫乱派对,往往是卡扎菲派出美女“压阵”。

但不旋踵间,法意两国都成为攻打利比亚的急先锋——似乎要以今天的强硬,来漂白昔日的黑幕。

难怪利比亚会认为,西方都是恩将仇报、两面三刀出卖了朋友。

当然西方社会认为卡扎菲自己也是两面三刀,他从来都不是天使,更不会忘记他在1988年所发动的泛美客机的恐怖袭击,导致两百多人死亡,史称洛克比惨案。

卡扎菲虽然后来为此道歉和赔偿,并归罪于手下,但没有人会相信这样的谎言。

美国也急于摆脱谎言的历史阴影,奥巴马介入利比亚之战,从一开始就要避免出师之名是谎言的指控。

昔日伊战以伊拉克拥有“大杀伤力武器”的谎言为借口,后来被揭发,让美国在全球的颜面尽失。

奥巴马向全国演说,企图将利比亚之战与伊拉克之战分开,说出两者性质的不一样,也想说出自己与布什的不一样。

但利比亚之战和伊战的核心价值,其实都是回归美国历史上“替天行道”(Manifest Destinv)的论述,强调美国在对外关系上不可回避的责任,以及道德上的自我期许。

不管是否有具体利益,都要呈现美国制度优势和价值优势。

利比亚之战分析

利比亚之战分析

对利比亚的认识以前对于一些国际动态不是和了解,但是现在的我们不能这样下去,这是一个,需要知识的年代,以前的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想法已经不符合实际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自己培养成全能型人才。

了解各种国内外动态。

现在国际局势动荡,各地区战争时有发生。

就比如利比亚战争吧。

说道战争最受苦的就是人民,最遭罪的还是人民。

但是我们仔细想想。

利比亚为什么会发生战争,还要从它自身说起。

首先我们谈一下利比亚的形成:任何国家的形成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和中国一样,利比亚的形成也经历了很多的战争和变革。

在公元前三世纪,利比亚当地人建立统一的努米底亚王国。

七世纪,阿拉伯人打败拜占庭人,征服当地柏尔人,带来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

公园十六世纪,奥斯曼帝国控制了沿海地区。

1912年,利比亚在意土战争后成为意大利殖民地。

1943年初,法、英分别占领利比亚南、北部。

二战后,由联合国对利全部领土行使管辖权。

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宣告独立,的黎波里塔尼亚,昔兰尼加和费赞三部分合并成立联邦制联合王国。

后改名为利比亚国。

1969年9月1日,以卡扎菲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成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1977年3月改国名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1986年4月改国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2011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国名暂定为利比亚。

就在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利比亚国家的人民正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

多国的侵略,带着堂而皇之的理由,美英法发动力比亚战争的理由是为了保护平民,带着它我们的飞机大炮,先把平民的家园会的片甲不留。

不仅是我感叹,在当今文明社会,文明的世界,难道仍然是弱肉强食,大国霸权主义仍然存在?一个非洲小国,列强为何对其动武,如果利比亚没有石油资源,如果当政者听命于大国的摆布,人们就不会受到如此的痛苦。

都认证了这一条,软弱才会被欺。

所以一定要强大一定要富强才能不被他人所欺负。

利比亚战争之我见

利比亚战争之我见

利比亚战争之我见持续了七个个月的利比亚内战终于结束了,统治了利比亚四十多年的卡扎菲政权,随着首都的黎波里的被反对派攻陷,卡扎菲的去世,而宣告跨台。

以卡扎菲家族为首的旧政权核心人物必将遭到新政权的清算。

卡扎菲将成为一个历史人物,给人类历史一本活生生的教材,启迪人类不断进步的经验和教训。

每一次战争无论结果怎样,受苦的还是广大百姓,他们的生活,事业甚至家庭可能会遭受很大的伤害。

我不认为我们有必要去谈论什么战争过程,战争结果,因为战争的原因似乎早已注定的接下来要发生的。

我在这里主要通过对利比亚战争和利比亚人民所遭受的战争迫害的现象分析,和对爆发利比亚战争原因的探讨从而剖析出这场战争实质从国家法的角度对正常战争的实质进行解读,从而得出其是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假借联合国的名义,其发动战争,程序是合法的,但实质是非法的,是过度使用武力的是当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体现。

接下来我将对法美英等主要国家对利比亚发动战争的动因,战争给利比亚带来的影响,以及其解决的方法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运用国际法理论对这场战争是否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和正义性进行分析。

首先我先分析一下率先表态并且最先采取行动的法国,法国最先采取行动基于两个原因,第一的是自然原因即,地理位置原因,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利比亚对法国的意义十分重要,因为法国领土距离北非的利比亚领土较近且法国曾控制利比亚南部地区长达数年,一直到1951年利比亚宣布独立,才结束统治。

另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

截至2010年10月,在利比亚经营的法国公司已经从2008年的18家增至32家,主要投资于能源领域,法国的石油企业在利比亚有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接下来就是美国了,美国的外因首先是要体现其大国的身份,一向喜欢在国际事务上指手画脚的美国肯定不会放弃这次机会,其次就是经济利益了,因为利比亚的领导人卡扎菲作风硬朗,从未向英美等西方国家低头,并且对于西方国家的各种制裁措施都采取强硬的抵抗,所以在国际上一直不被西方国家所接纳。

对利比亚局势的看法

对利比亚局势的看法

人文学院中文2班徐梦佳对利比亚战争的一点看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前,我看过一本书叫《飘》,也就是电影《乱世佳人》的原著,里面的男主人公关于战争的看法对我有着深深的影响。

他深信一切正义或者是非正义的战争都只是政客们的一种手段,军队只不过是政客们手上利用的工具,那些积极响应战争的人们不过是受了政客们的愚弄而身不由己的被任意驱使,并且最终都将成为满足政客们一己私欲的战争牺牲品。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切的战争都会对他们造成最直接的伤害,胜也好,败也罢,双方的老百姓都是最终的受害者,所以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战争的双方都是失败者。

我深以为然。

对于这场战争我们总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多国部队为什么要打利比亚?站在独立自主立场上的人们总是谴责美国和法国等西方大国进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殖民主义、炮舰政策。

而支持多国部队的人们却又指责卡扎菲独裁,奴役利比亚人民。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我是支持独立自主立场上的人们的。

我认为利比亚的事理所当然应该由利比亚人民自己来解决。

如果侵略者都打着人权大于主权的幌子去将侵略说成是解放那就太可怕了。

是不是说东条英机也可以打着人权大于主权的幌子,指责罗斯福是独裁者而偷袭珍珠港呢?或者希特勒也可以打着人权大于主权的大旗,指责丘吉尔是暴政去轰炸伦敦?卡扎菲是不是独裁,是不是暴政,我们不是利比亚人,所以我们是不好评价的。

但是,我们不妨想想卡扎菲在统治利比亚期间肯定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否则,利比亚也不会发生内战。

利比亚不发生内战,西方列强也就无机可乘。

一个领袖、一个政党不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得完美。

但是,如果当权者英明的话是不会惧怕多国武力干涉自己祖国的。

他要做的就是总结经验,检讨自己,改正错误,然后号召团绝大多数的军民团结一致将卫国战争进行到底。

一个弱国要想战胜多个强国不是不可能的。

当年埃塞俄比亚不两次都战胜了意大利侵略者吗?朝鲜不也一度击败过侵略她的法国和美国吗?中国共产党不也是由弱到强逐渐强大起来的吗?为什么他们都能胜利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的领袖和人民没有心心相连,生死与共。

对利比亚问题的认识及启示

对利比亚问题的认识及启示

2003年3月20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打响了伊拉克战争。

如今,伊拉克的局势还没有稳定,8年后几乎是同一时间,以法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又开始了打击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揭开了西方国家军事干预利比亚的序幕。

虽然这一军事行动被西方国家冠以“人道主义”的理由,但从一开始就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

对于西方国家直接干预利比亚的真实意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而历时大半年,利比亚在卡扎菲死后依旧动荡不安。

利比亚的反对派还没有拿稳政权,已经宣布:延续卡扎菲与西方各国签订的所有经济合同。

这是一个很刺眼的举动,它也不禁让人疑惑:卡扎菲当年与西方签订的合同,是西方人喜欢的、需要的,那么,西方为何还要干掉卡扎菲,扶持反对派上台?如今利比亚政局发生的改变正如中国当年发生的一切。

这些前殖民地国家在二战后独立并不彻底,他们的主权依然受损,形式上很像中国辛亥革命后轮番上台的军阀政权,每一个依然是西方利益的代理人,最多与西方有不同程度的讨价还价而已。

卡扎菲也是西方利益的代理人,只不过,他有时坚持自己的意见,惹得西方国家反感,所以想把他换了。

但是,卡扎菲坚决不肯。

西方最终不得不动用武力,强迫换一个代理人。

而西方这么的用心良苦寻根究底还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正如基辛格所说:“国际事务没有道德的空间”。

面对严峻的经济低迷,经济复苏疲软的情势,西方政府迫切希望通过这场战争的进行转移民众对自身生活艰难的强烈不满,减缓西方各政府的压力。

同时西方政府也在“为石油而战”。

国际油价自2004年出现转轨以来,一直在高位运行。

高油价时代的来临对证遭遇通货膨胀压力而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担忧。

之前,西方国家虽然垂涎与利比亚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始终没法找到机会插手。

直至今年年初,利比亚发生的骚乱和动荡,为西方国家的干预行动提供了名正言顺的借口。

西方国家一致认为尽快控制利比亚局势有利于稳定油价,从而有利于西方甚至世界经济的复苏。

对国际形势的密切关注和分析,最终都应该落实到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对外交往提供借鉴之上。

关于利比亚战争的成因与思考

关于利比亚战争的成因与思考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王伟华关于利比亚战争的成因与思考2011年3月19日,北约组织开始谋划空袭利比亚,当时俄罗斯和中国选择了弃权。

2011年3月20日凌晨,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以及卡塔尔组成多国联军发动利比亚空袭,拉开利比亚战争序幕。

德国虽然弃权,但在阿富汗策应北约的军事行动。

利比亚战争的起因还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总的来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利比亚内乱;二是利比亚主要是生产石油,还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这成为了多国部队攻打利比亚的主要原因。

为此,本文就利比亚战争的成因与思考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个原因是利比亚内乱。

利比亚的内乱主要是由于其国家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这种专制统治实际是封建君主式的。

卡扎菲统治利比亚长达40年,财富并没有使这个国家成为富强发达的国家,相反,民众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各个部落之间的冲突日渐明显,利比亚日益成为全世界贪污腐败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作为一个原油产量占全球份额2%的国家,利比亚所创造的石油财富并没有惠及其600万人口。

利比亚人民对卡扎菲政府已经失去了信任,卡扎菲也得不到本国人民的支持,因为卡扎菲政府既无法给老百姓经济实惠,又不能维持国内和平,无法给人民安全保障。

利比亚国内的冲突和冲突已经惊扰了全球石油市场,国际油价跃升到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

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他还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

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问,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里。

卡扎菲还利用了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提拔到很重要的岗位,这样就使政治对手失去了支持基础和威信。

不仅如此,利比亚政府还经常公开地处决那些反对他的政治活动家,然后在国家电视台上反复播放处决过程的画面。

卡扎菲政府垄断一切,唯我独尊,拒绝民主,不给本家族或本利益集团以外的人和集团任何机会。

反驳张召忠的“利比亚战争,中国该思考些什么?”文章

反驳张召忠的“利比亚战争,中国该思考些什么?”文章

反驳张召忠的“利比亚战争,中国该思考些什么?”文章张召忠的腾讯博客“利比亚战争,中国该思考些什么?”文章是彻底的胡说八道。

1、关于战争定性的原则: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出动战斗机、轰炸机和武装直升机对利比亚政府军的地面设施和机动目标进行数千架次的持续空袭,并与反政府武装进行空地协同作战;发射巡航导弹对利比亚境内目标进行精确打击;使用侦察机、预警机、无人机、电子战飞机对利比亚地面目标进行持续侦察监视,开展舆论战、电子战和心理战攻势,并引导反政府武装发动地面攻势;使用运输机、运输舰船向利比亚反政府武装运送通信设备和武器装备;派遣军事教官,对利比亚反政府武装进行培训;派遣特种部队嵌入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之中,使之相互之间能够协同作战,并与空中的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进行空地协同,一举攻入的黎波里。

从上述表现来看,北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超越了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的授权,已经构成了违法行为。

评论:难道让卡杂菲政权早点倒台和减少利比亚反对派(利比亚人民)的伤亡不对吗?北约是完全正确的,打死坏人,好人就得到保护了。

2、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根据《联合国宪章》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代国际法强调,国家不分大小,主权一律平等;国家之间应相互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要和平解决争端,反对以战争方式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武力相威胁,反对强权政治。

评论:如果家里的父亲跟儿子发生不和,打架了,我们可以遵守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如果父亲要杀死儿子,难道警察还不管吗?还要遵守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吗?任由杀人事件发生吗仅8月21日和22日进攻的黎波里的战役行动,就导致2万多人死亡。

在高度文明的今天,发生如此恐怖的屠城行为,实在是令人发指!评论:胡说八道。

3、谁来伸张正义中国再次像科索沃战争时期那样,孤军奋战,完全暴露在世界舆论的火力攻击之下,在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中国尚未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合法地位。

中国伸张正义但力量微弱,支持者众多但都不敢发声,以英法美德意日俄为首的工业化国家主导着世界舆论,主导着利比亚战争,主导着利比亚的战后重建,主持正义的中国却处境尴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比亚战争之我见
摘要:今年三月份以来的利比亚战争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利比亚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后果是怎样呢?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利比亚战争;原因;后果
作者简介:康国霞,任教于河南省渑池县渑池高中。

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近日将从班加西迁往首都的黎波里;同时,卡扎菲方面正谋划夺回的黎波里。

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讲话称,虽然卡扎菲的零星部队仍在抵抗反对派,但他的“统治已经结束” ,而直到卡扎菲被捕,反对派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随着利比亚反对派对首都的黎波里的攻势进展迅速,欧盟方面表示正在为“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制定计划和一系列方案,以便对“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实施援助。

一批折合数以亿计美元的现钞也从英国运抵利比亚。

我们总在问一个问题:多国部队为什么要打利比亚?站在独立自主立场上的人们总是谴责美国和法国等西方大国进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殖民主义、炮舰政策;而支持多国部队的人们却又指责卡扎菲独裁,奴役利比亚人民。

这其中到底谁是谁非,其实我们可以想想,如果利比亚没有能源,法美英会不会对利比亚大动干戈呢?
一、利比亚战争的原因
恰逢伊拉克战争开战8周年之际,美英法等国再次联手,对利比亚发动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空袭。

利比亚战争于2011年3月19拉开帷幕。

利比亚反对派在国内并没有多少威信和根基,各派也互不团结,根本战胜不了政府军,但西方铁了心要把卡扎菲赶下台,因此极力帮扶反对派。

由于反对派在对垒政府军时几近覆没,西方大国不得不从幕后走向前台,发动侵略战争,从而使利比亚战争的性质由内战演变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利比亚战争的起因是内战,内战的起因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的起因是经济凋敝,经济凋敝的起因是全球金融危机,而美国是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

因为美国的贪婪和不负责任,引发并加剧了全球金融危机,使包括利比亚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使利比亚原本并不突出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社会持续动荡,西方国家的挑唆鼓动下,利比亚战争逐渐演变为内乱。

同前几场战争一样,这场战争依然是由西方军事大国发起的影响地区安全和稳定的局部战争,依然是一场针对主权国家的非正义战争。

利比亚战争没有逃脱西方的殖民主义思维,没有逃脱西方的霸权思维,这是目前利比亚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利比亚战争虽因部族之争而爆发,但通过大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其战争企图暴露无遗——竞争地中海的主导权。

法英看中的是利比亚的资源。

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建立后,法英等国与其虽有积怨,但基本上相安无事。

而今,法国军事干预利比亚内乱,决非一时冲动。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地中海北岸的老牌欧洲国家越来越不景气,地处南岸的北非“穷国”,却因丰富的石油资源,安然无恙。

两岸的鲜明对比使得北岸国家蠢蠢欲动。

此次利比亚战争,法国跨海南下,无非就是想重新恢复在利比亚的传统利益,进而争夺地中海地区的领导权。

而传统“大佬”美国的弱势,恰为“高卢鸡”飞向地中海对岸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地中海是美国战略关注的焦点区。

地中海周边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
是美国在该地区苦心经营的主要动力。

即使没有利比亚战争,地中海这一内陆海
也不会平静。

发动利比亚战争虽然不是美国的初衷,但从与英法等欧盟国家竞争
的角度考虑,它也不敢麻痹大意。

因此,此次利比亚战争,美国一方面通过制裁,没收了利比亚政府的石油存款,以合法的理由掠夺了利比亚政府的财富;二是通
过战争,在欧盟腹部捣乱,威胁到欧盟的安全。

历史上,卡扎菲曾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东最难对付的“硬骨头”。

为了将卡
扎菲赶下台,西方国家采用过经济制裁、斩首攻击等多种手段,均未奏效。

此次
由部族冲突而引发的利比亚内乱,无疑为西方提供了机会。

美英法等国的军事介入,使得卡扎菲陷入了内外夹击之中。

作为一个部落国家,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
是利比亚将陷入部落混战的危局之中。

国家内乱,主权丧失,使得利比亚为西方
国家轻松摆布,对利比亚资源更可尽收囊中。

自冷战结束后,人类进入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
秩序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

然而纵观近几场局部战争,都是
由文明大国破坏国际秩序而引起的。

文明大国向来不遵守秩序。

长期以来,文明
国家一直以世界秩序的构建者、维护者自居,动辄以不合秩序为借口,干涉别国
内政。

其实,他们才是国际秩序的最大破坏者。

在人类共同应对日益增长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共同塑造和谐世界的今天,总
有一两个高度文明的国家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之上,凭借军事优势,从不顾及国际准则,更不顾惜他国人民的生命,想打谁就打谁。

这样的文明
大国不值得让国际社会尊重,更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也是利比亚战争引起世
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质疑的重要原因。

二、利比亚战争的后果
战争严重影响利比亚的和平发展。

战争使利比亚大量基础设施被毁,2万多
人伤亡,几十万人沦为难民,战争创伤在短期内恐难以愈合,更重要的是,敌对
双方的仇恨和分歧不可能随着战争结束而消失,会不会引发复仇屠杀不得而知,
而且反对派各方围绕国家重建和权力分配等必有一番明争暗斗,利比亚很可能长
期动荡。

利比亚战争使利比亚经济发展停滞。

利比亚长期实行单一国营经济,依靠其
丰富的石油资源,曾一度富甲非洲。

根据伊拉克战争的经验,卡扎菲政权一旦垮台,利比亚短期内很难建立一个强势的政府,持久的内乱将使利比亚国内的工矿
企业瘫痪,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活动使国外企业望而却步。

由于缺乏外资,利比
亚国内的石油开采将无人问津。

不但利比亚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对金融危机影
响还在的世界经济而言也将是雪上加霜。

利比亚难民潮将会跨过地中海流向法国等发达国家,将冲击大半个欧洲。


非与欧盟一水相隔,难民问题曾是法国、意大利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

利比亚战
争爆发前,在卡扎菲政府的强力措施下,这一问题曾得到有效缓解。

西方大国发
动利比亚战争,表面上看似防止人道主义灾难,实则因空袭、冲突升级和持久内
战造成的伤亡将会远远超出西方大国出兵之前。

因缺乏有力的人道主义管理机构,大量的难民将进入欧洲和非洲邻国,从而形成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利比亚战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将周边阿拉伯国家拉进战争的泥潭。

北非中
东国家,民族部落利益和宗教派别利益复杂交错,一国动乱,多国动荡。

因此,
利比亚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决不是产油大国的未来走向问题,而是影响到在全球处
于重要能源战略地位的整个中东北非地区的未来。

特别是在2011年年初,利比
亚左邻突尼斯、右舍埃及均曾发生过严重的政局动荡,一度危及到整个中东地区
的稳定。

三、中国对利比亚战争的态度
中国理智对待利比亚战局。

首先,我们支持利比亚的主权、领土的独立与完整,这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要求。

利比亚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任何
国家都没有权力去侵略它。

利比亚战争,使我们想起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火烧圆
明园的凄惨形象。

所以,我们对利比亚人民身上所遭受的灾难感同身受。

我们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不允许未经联合国授权法英美入侵利比亚。

我们
要联合俄罗斯、德国、非盟、阿盟等反对军事入侵利比亚的国家,在联合国层面
展开斗争,促使利比亚局势和缓,减少法英美所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

安理会有关行动应遵循《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尊重利比亚的主权、
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利比亚当前危机,中国一贯反对在国
际关系中使用武力。

中国的教训是,我们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能力还不够强,特别是军事能力
还不够强。

我们会秉承过去的战略思想,考虑周边国家安全,考虑国土主权安全,考虑全球安全,考虑我们的发展安全,包括全球经济利益安全。

我们中国的军队
也必须具备全球作战能力,具备全球快速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薛利利,石秋峰.试析当前利比亚战争的起因[J].学理论,2011(17).
[2]郑若麟.法国对利比亚实施军事行动[N].文汇报,2011.
作者单位:河南省渑池县高中 4724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