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高中生物学科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电子教案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生物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⑴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和联系。
⑵简述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能力目标: 让学生了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生物科 学知识和培养探索生物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难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动物细胞融合:(一)复习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基本知识。
指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不同,进一步探讨动物细胞是否可以融合或杂交?如果动物细胞进行融合,与植物细胞有什么区别? 植物细胞A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A 人工诱导 植物细胞B 酶解法去壁 原生质体B 融合人工诱导因素(二)动物细胞融合:也称为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融合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动物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都是依据细胞膜的流动性。
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需要酶解。
动物细胞自然生长条件下会出现融合的现在,但是多数依靠人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物理:离心、振动、电激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化学:聚乙二醇(PEG ) 同核、异核 的因素 生物:灭活的病毒(如仙台病毒等)通过课本图2-23和生物技术资料卡讲解灭活病毒如何诱导细胞融合、如何获得灭活病毒。
总结: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包括种间,属间、科间的细胞都获得成功),使杂交细胞具有两个亲本细胞的遗传特性。
但是,最主要的应用是杂交瘤技术,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二. 单克隆抗体:(一)复习导入新课膜融合、核融合 物理:离心、振动、电激 化学:聚乙二醇(PEG )杂交细胞让学生回忆的免疫调节中关于抗体的本质,和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流程。
请学生在阅读课本P52的最后一自然段的基础上,讨论一下问题:抗体的传统生产方法如何进行及缺陷是什么?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流程图:抗原a 吞噬细胞 T 细胞 B 淋巴细胞 浆细胞 抗a 抗体(具有特异性)(二). 抗体的传统生产方法: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要的抗体。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生物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本页码:2—7;教参页码:16—2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知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认知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
(3)理解自交、杂交、测交、正交、反交、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纯合子、杂合子和分离定律等概念。
(4)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4.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教具准备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课件课时安排本节内容需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第二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第一课时(时间:2015年11月1日)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遗传学内容,对一切较为陌生。
因而多用一些实物图片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屏幕显示:成龙及其儿子图片说明:亲代与子代存在相似性——遗传亲代与子代存在差异性——变异以上问题的呈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很快把学生引入新课。
[屏幕显示课题: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遗传是生物界普遍的现象,但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啊!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看看科学家们是如何探索其奥秘的!1.孟德尔的生平简介孟德尔于1822年7月22日,出生于奥地利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
念中学时就对自然科学发生了兴趣。
21岁做了修道士,在此期间,业余时间进行科学实验。
其中杂交实验,潜心研究了8年。
而豌豆的杂交实验是非常成功的。
他通过观察对比、统计分析,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了两个遗传规律,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2.豌豆适于杂交实验的生物学特征。
问题一:为什么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1、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生物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微型繁殖和植物组织培养的联系(2)掌握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和意义(3)了解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能力目标:搜集有关细胞工程研究进展和应用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交流情感目标:(1)认同细胞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关系;(2)关注细胞工程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难点:掌握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问题探究】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高效快速的实例有哪些? 2、什么是人工种子?制备人工种子技术是什么? 3、工厂化生产人参皂甙的基本过程是什么?【精讲点拨】在植物微型繁殖新途径的教学中,首先可由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引入,让学生回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思考利用这项技术能做哪些工作?再逐一讲解微型繁殖技术、作物脱毒及人工种子。
一、植物微型繁殖新途径1、微型繁殖与无性生殖微型繁殖是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际上是无性生殖的一种。
在繁殖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因此亲、子代细胞内DNA相同,具有相同的基因,因此能保证亲、子代遗传特性不变。
利用这种技术能高效快速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2.微型繁殖与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脱毒、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的培育过程均有采用微型繁殖的技术。
作物脱毒主要是强调微型繁殖的取材一定是无毒(的如茎尖、根尖),才能繁殖出无毒的幼苗。
人工种子采用的还是微型繁殖的技术,但是只需培育得到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包上人工种皮就可形成人工种子。
人工种子与微型繁殖得到的幼苗一样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另外还可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的限制。
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1、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后代无性状分离,后代都是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高中生物教师备课教案 高中生物老师教案(五篇)

高中生物教师备课教案高中生物老师教案(五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教师备课教案高中生物老师教案篇一1、知识与技能(1)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初步学会设计实验的能力。
(3)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2、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图示和实验来归纳问题、总结规律;(2)能运用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来解释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并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协调的科学世界观。
重点与难点1、重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难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质壁分离实验的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引入:小实验——萝卜条的软硬对比1、浸在浓盐水中的萝卜条;2、浸在清水中的萝卜条;3、新鲜的'萝卜条。
小结:细胞的渗透吸收和渗透失水渗透: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
观察并分析造成软硬差异的原因。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置疑1:如何从显微角度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思考引导学生透过到本质看现象1、实验设计:洋葱外表皮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材料:洋葱鳞叶置疑2、为什么选用洋葱做实验?思考2、渗透的结构基础读图识图复习:选择透过性的概念为实验设计铺垫置疑3、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主要进入了细胞的什么结构或从什么结构离开了细胞?思考并判断为实验设计铺垫仪器和试剂: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刀片、30%蔗糖溶液、清水讨论:如何设计实验小结:设计实验并交流引导学生形成实验设计的科学理念指导学生操作实验实验操作实验技能练习实验总结:洋葱外表皮细胞吸水和失水视频质壁分离:植物细胞壁与其原生质层分离的现象。
质壁分离复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恢复原正常形态的现象。
置疑4:联系实验思考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外部条件是什么呢?思考学会由现象到原理的自我归纳总结3、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高中生物竞赛优秀教案

高中生物竞赛优秀教案
教案名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标:
1. 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3. 能够描述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过程。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的功能;
3.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教学难点:
1. 理解细胞膜的作用;
2. 理解细胞核的功能。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玫瑰花片、洋葱片、硫酸盐液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细胞图像,引出问题:“细胞是什么?它的结构是怎样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15分钟)
1. 细胞膜:介绍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
2. 细胞质:介绍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
3. 细胞核:介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三、展示实验(20分钟)
1. 观察显微镜下的洋葱细胞,让学生观察细胞的结构;
2. 通过实验展示细胞的分裂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细胞的增殖过程。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主持讨论,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总结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写出细胞分裂的过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和实验展示,学生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加深了对细胞基本概念的认识。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希望学生能在作业中继续加深对细胞的理解,为参加生物竞赛做好充分准备。
高中生物演示技能课教案

高中生物演示技能课教案
主题:通过实践操作,学习养护植物的基本技能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基本养护需求,并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
时间:1小时
材料:土壤、盆、植物、水壶、浇水壶、剪刀、肥料
步骤:
1. 引入(5分钟):教师介绍今天的主题是养护植物的演示技能,重点强调植物作为生命体需要适当的养护才能生长茁壮。
2. 理论知识(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植物的养护需求,包括水分、阳光、空气、肥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解释它们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3. 操作演示(15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如何正确浇水、修剪、换土等养护植物的操作技巧,学生可以边观看边记录要点。
4. 学生实践(2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分配一盆植物,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进行浇水、修剪、换土等操作,同时可以提出问题和讨论经验。
5.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学习到的养护技能和注意事项,强调养护植物是一项终生的学习和实践。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对养护技能的掌握情况,听取学生对演示课程的反馈意见。
扩展活动:学生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植物,在家中进行养护实践,并在下节课分享养护心得和体会。
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损伤植物或自己。
演示课程结束后,保持教室清洁整洁,将工具归还到指定位置。
高中生物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背景介绍高中生物教师基本功大赛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而举办的比赛。
本次比赛旨在评选出一等奖教学设计,以展示优秀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概述本教学设计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为主题,旨在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培养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情况- 理解生态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培养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教学内容安排1. 导入环节:-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引用相关实例或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授:- 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 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情况,包括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
- 解释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如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和过度捕捞等。
3. 案例分析:- 分组小组讨论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案例。
- 分享讨论结果,交流不同观点和解决方法。
4. 实践操作:- 实地考察当地生态环境,观察并记录生物多样性状况。
- 根据观察结果,设计一份生态保护计划或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5. 教学总结:- 综合回顾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 强调生态保护的意义和每个人的责任。
教学评价和反思-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评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理解程度。
-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经验。
以上是一等奖教学设计的简要内容概述,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祝愿您在高中生物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生物教学技术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教学技术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的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呼吸的过程及其与气体交换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的过程、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气体交换的机制。
教学准备:
1. 教学PPT或教科书相关页面
2. 模型或图表展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
3. 录音机或视频资源展示呼吸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呼吸系统的作用,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二、呈现(15分钟)
1. 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
2. 通过图片或模型展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如鼻腔、咽喉、气管、肺等的位置和功能
三、讲解(20分钟)
1. 讲解呼吸过程:吸气和呼气
2. 讲解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其机制
四、实践(15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呼吸实验,观察呼吸器官的运作
2. 模拟气体交换过程,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的交换过程
五、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呼吸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和维护呼吸系统的健康。
六、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延伸:
1. 学生可以自行查询呼吸系统相关资料,做一份小结或报告
2. 可以安排观察活动,观察各种活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注重了对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讲解,通过实践活动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呼吸系统的知识。
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适当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慧婷
长泰二中
林惠玲
东山二中
佘志龙
漳州五中
朱淑芳
云霄立人学校
方淑芬
漳州龙文中学
王 琳
漳州双语学校
张雪斌
平和正兴学校
曾艺森Hale Waihona Puke 漳浦道周中学陈娜娜
漳浦一中
陈少珊
平和一中
黄惠贞
华安一中
邹银燕
漳州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二○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2010年漳州市高中生物学科教师教学技能比赛
结果公布
光荣榜
一等奖(5人)
所在学校
姓 名
漳州实验中学
刘光亮
龙海康桥学校
贾贤峰
龙海港尾中学
郭莉敏
厦大附中
黄海
漳州一中
陈密玉
二等奖(7人)
云霄一中
朱巧玉
漳州立人学校
许伟毅
诏安一中
王晓琴
漳州八中
冯卫华
漳州三中
林欢
漳州二中
董芝芳
漳州正兴学校
樊国萍
三等奖(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