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抗精神病药药理作用

抗精神病药药理作用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常见副作用
包括体重增加、代谢异常、嗜睡、头晕、静坐不能等。此外,长期使用非典型抗 精神病药物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注意事项
在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副作用情况。同 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对于孕妇、哺乳期 妇女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03
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还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如与肝药酶诱导剂或
抑制剂合用时需注意调整剂量。
抗精神病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
单一用药原则
个体化用药
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 量。当单一用药无效时,才考虑联合用药 。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性别、身体 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04
抗精神病药物的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
抗精神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效相加或协同
某些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 导致药效相加或协同作用,增加不良 反应的风险。
加重或诱发不良反应
联合使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时,可能 加重或诱发特定不良反应,如锥体外 系反应、恶性综合征等。
药效拮抗
部分抗精神病药物之间存在药效拮抗 作用,即一种药物可能减弱另一种药 物的治疗效果。
问题。
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
01
02
03
药物机制
包括多种不同的作用机制 ,如调节谷氨酸能神经传 递、影响钙通道等,从而 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那些对其他 抗精神病药物反应不佳或 无法耐受的患者,以及一 些特殊类型的精神疾病。
药物特点
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和安全 性因具体药物而异,需要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完整版)25精神科联合用药诊疗规范

(完整版)25精神科联合用药诊疗规范

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精神科联合用药诊疗规范―、联合用药的基本原则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在精神科应坚持单一用药的原则,但当单一用药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可选择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时应力求达到疗效提高和毒副作用减少。

因此在选择药物时,最好选择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如长效和短效抗精神病药之间联用;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之间联用;或不同类型药之间联用,如抗精神病药和碳酸锂或抗癲痫药丙戊酸盐、卡马西平联合,用以稳定病人情绪,控制兴奋、易激惹症状,和抗抑郁药合用以改善病人的抑郁情绪,和苯二氯草类药物合用,改善病人的睡眠,也可控制病人的兴奋吵闹症状,和抗帕金森药联用以缓解EPS。

联合用药还应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详见下面第三点。

二、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在联合用药前,有必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用药情况,包括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其他治疗躯体疾病药物的使用情况。

如患者既往曾足量足疗程使用过某种精神药物而无效,联合用药时就不宜再选用该药。

一些育龄女性患者经常使用口服避孕药,应考虑拟联用的药物是否会与之发生相互作用。

某些口服避孕药有药酶抑制作用或诱导作用,可影响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丙米嗪、氯米帕明等)和一些神经安定药(如奋乃静、甲硫达嗪、氯哌利多等)的代谢清除过程。

患者既往曾对某种药物过敏,此次就不应使用该药或与该药的某一成分相同的药。

如患者对氯丙嗪过敏,就不要再选择奋乃静,因为两者同属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三、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指联合用药时所发生的疗效变化,有两种可能性:作用加强或减弱。

在临床上,作用加强可表现为疗效提髙,也可表现为毒性加大;作用减弱可表现为毒性降低,亦可表现为疗效降低。

联合用药时要尽量达到毒性减弱或疗效加强,而要避免毒性加大或疗效减弱。

I.药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环节。

在药物的吸收环节,由于胃肠道内pH值,胃肠道运动,所服食物及药物的影响,都会导致药物的相互作用的变化。

十大药物相互作用限制精神病治疗的疗效

十大药物相互作用限制精神病治疗的疗效

十大药物相互作用限制精神病治疗的疗效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依靠于各种药物代谢酶的催化。

肝脏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酶(CYP)系统是机体催化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统,CYP酶是大部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代谢的催化酶。

药物相互作用识别途径包括药物转运体和P-糖蛋白,可影响药物分布,使之通过血脑屏障进进神经毛细管道。

很多药物被认为是底物或抑制药,可以竞争具有生物活性的抗精神病药物。

无论是CYP酶诱导药还是抑制药,均可与其他药物发生竞争代谢。

酶抑制药可降低代谢酶的活性,诱导药则可增强代谢活性。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本身往往并不抑制或诱导酶代谢,但是其代谢可以受到其他相同代谢途径药物的影响。

这可导致循环系统中血浆药物浓度的改变,结果或降低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因此,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就可因药物相互作用而不利于治疗。

如某患者同时服用利培酮和降血脂药辛伐他汀,出现了横纹肌溶解。

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脂代谢的要害步骤都在肝脏进行,由此推断,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了药物血浆浓度的升高,产生了肌毒性。

药物相互作用的慢性作用包括脂代谢失调。

但是这方面的数据较少,该领域有待进一步广泛深进地研究。

药物相互作用对某些人群需非凡关注,如老年人的药物清除率降低,对不良反应更加敏感;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是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

最普遍的十大药物相互作用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精神科会议上,华盛顿大学教授、医学博士PaulZarkowski提出了最普遍的十大药物相互作用,并强调这些相互作用限制了精神病治疗方案的疗效。

该会议旨在使用实用的药理学来避免错误的药物,因为这些错误会限制患者的疗效。

我们体内有很多受体,但我们目前只能控制少量的神经递质,假如患者添加越来越多的药物,就会受到其他药物的阻断作用。

大多数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人通常服用两种抗抑郁药,同时也服用两种抗精神病药物。

对于焦虑症,患者经常使用多种抗焦虑药物。

根据Zarkowski的说法,目前还没有关于联合用药会发生什么情况的研究。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都有哪些作用机里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都有哪些作用机里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都有哪些作用机里提到非典型康精神病药这个名词,相信大家都很陌生,但是日常生活中这类治疗精神病的药品却无处不在,身边的朋友或者同事或多或少都会有服用这类药的,那么掌握和了解这类药物的作用机里,了解这类药物的药理活性以及这类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就非常重要。

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抗精神病药嗯作用机理。

1.1D3受体D3受体与D2受体有相似的药理活性,可能是抗精神病药物的一个重要的作用靶点。

推测原因。

①D3受体选择性分布于边缘叶;②有些精神分裂症病人的D3受体基因变异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并且这些变异与病人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密切相关;③D3受体也是一种多巴胺神经末梢的突触前受体,阻断此受体可促进多巴胺的释放。

目前已有很多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D3受体拮抗剂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但都尚未进入临床研究。

其中,氨磺必利(amisulpride)可优先阻断边缘叶的D3受体,从而促进DA神经递质的释放,对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特别有效。

1.2D4受体D4受体是另一种与D2受体有相似药理特性的多巴胺受体亚型。

早先是由于发现氯氮平可与之呈高亲和力结合。

但遗传药理学研究结果却表明,药物对D4受体的作用与对病人的临床疗效并无相关,因为D4受体及其mRNA在人脑中的水平很低。

D4受体拮抗剂L-745870的临床试验也表明,该药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无效。

因此,D4受体究竟是否是抗精神病药的作用靶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1.3D1受体影像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皮质的D1受体密度降低。

D1受体的短期兴奋作用可逆转抗精神病药物诱导猴子的操作记忆功能缺失(workingmemorydeficits)。

近期也有研究表明,未用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D1受体的利用率(availability)增加,而且D1受体的利用率增加的病人,其操作记忆成绩也往往很差。

表明D1受体活性与精神分裂症有密切关系。

以上就是关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用机里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在了解了这类药物是如何作用于人体并发挥其抗精神病作用的之后,对这类药品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
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作用
补偿性增加 逐渐降低活动
完全失活
氯丙嗪、洛沙平、替沃噻吨、吗茚酮、哌迷清
DA受体活动 腹侧被盖
伏隔核 终纹
黑质
泛杏仁核
中脑边缘系统
幻觉
木僵
纹状体
妄想
锥体外系副作用
前额叶
阻断背侧纹状
治疗精神分裂症
黑质胆碱能活动增加
体D2受体
神经阻滞剂
纹状体胆碱能活动脱抑制
FOR INTERNAL USE ONLY
VLPO Cholinergic basal forebrain
Tuberomammillary nucleus
FOR INTERNAL USE ONLY
乙酰胆碱通路
FOR INTERNAL USE ONLY
5-羟色胺通路
FOR INTERNAL USE ONLY
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机制
FOR INTERNAL USE ONLY
D3和D4受体的作用机制
预防孤立诱导的前脉冲抑制缺陷
D3受体拮抗剂
阻断安非他明或苯环己哌啶引起的过度活动 增加前额叶皮质的DA释放
减少A10的活动而非A9的活动
与氯氮平的亲合力
D4>D2 D4=D2
有抗精神病作用 无抗精神病作用
D4受体拮抗剂
FOR INTERNAL USE ONLY
5-HT的作用机制
体内体外研究的剂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D2和5-HT2A受体阻断的正确比率
FOR INTERNAL USE ONLY
D2受体快速解离假说
受体亲合力低
停药后容易复发
快速解离
被内源性DA取代
EPS发生率低
高催乳素血症发生率低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_阿塞那平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_阿塞那平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阿塞那平
002)
中图分类号 R9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 2011)01-0063-03
摘 要 目的:介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阿塞那平。方法:根据文献,综述阿塞那平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评价、药物相互作 用以及不良反应等信息。结果:阿塞那平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多巴胺 D2和 5-羟色胺 2A 的拮抗作用有关;其舌下给药后经醛糖酸化 代谢,并通过细胞色素 P450酶氧化代谢,平均消除半衰期为 24 h;适应于治疗双相Ⅰ型障碍的躁狂或混合型发作;与其他作用于中 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或酒精合用时应慎用;不良反应常见有静坐不能、口腔味觉减退和嗜睡等 。结论:阿塞那平能有效治疗精神分 裂症和双相障碍,其为精神科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阿塞那平;药动学;药理作用;临床评价
图 1 阿塞那平的结构式
2 药理学
阿 塞 那 平 治 疗 精 神 分 裂 症(Schizophrenia)和 双 相 障 碍 (Bipolar disorder)的确切机制仍未十分清楚,可能与多巴胺 D2 和 5-羟色胺 2A(5-HT2A)的拮抗作用有关。阿塞那平与多种多 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受体和组 胺受体亚型有高度亲和力,对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和 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 唑丙酸(NMPA)受体亦有亲和 力 。 [1~11]
Mono) : a randomised, 52-week, phase Ⅲ , double-blind,paralleltreatment trial[J]. Lancet,2009,373 (9 662):473. [17] Marre M,Shaw J,Brandle M,et al. Liraglutide,a once-daily human GLP-1 analogue,added to a sulphonylurea over 26 weeks produces greater improvements in glycaemic and weight control compared with adding rosiglitazone or placebo in subjects with type 2 diabetes (LEAD-1 SU)[J]. Diabet Med,2009,26(3):268. [18] Nauck M,Frid A,Hermansen K,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comparison of liraglutide,glimepiride,and placebo, all in combination with metformin in type 2 diabetes[J]. Diabetes Care,2009,32(1):84. [19] Zinman B,Gerich J,Buse J,et al. Effect of the GLP-1 analog liraglutide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weight reduction in patients on metformin and rosiglitazone: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Can J Diab, 2008,32(S1):S107. [20] Russell JD,Vaag A,Schmitz O,et al. Significantly better glycemic control and weight reduction with liraglutide,a once-daily human GLP-1 analog,compared with insulin glargine:all as add-on tometformin and a sulfonylurea in type 2 diabetes[J]. Diabetes,2008,57(S1):A159. [21] Buse JB,Rosenstock J,Sesti G,et al. Liraglutide once a day versus exenatide twice a day for type 2 diabetes:a 26-week randomised, parallel-group, multinational, open-label trial(LEAD-6)[J]. Lancet,2009,374(9 683): 39. [22] Edavalath M,Stephens JW. Liraglutid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clinical utility and patient perspectives [J]. Patient Prefer Adherence,2010,24(4):61. [23] Bjerre KL,Madsen LW,Andersen S,et al. 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 activate rodent thyroid C-cells causing calcitonin release and C-cell proliferation [J]. Endocrinology,2010,151(4):1 473.

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药物

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药物

适应症
• 利培酮适用于各型精神分裂症,特别是对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阳 性和阴性症状及其伴发的情感症状,如焦虑、抑郁等有效。
不良反应 由于利培酮对脑内毒蕈碱受体几无作用,少引发抗胆碱能样副反应; 对肾上腺素能α1、α2受体和组胺受体的阻断作用较弱,临床少见 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和镇静作用。利培酮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主要 为头晕、头痛、恶心、失眠、焦虑,锥外系反应及体位性低血压见 于快速加量时,并与剂量呈依赖关系。有药物引起的粒细胞或血小 板减少的个案报导。
1.氯氮平使用剂量必须高度个体化,由小剂 量逐渐调整用量,每日用量应采取分次服用 的原则。 2.对营养不良或伴有心血管或肝、 肾疾患者,应以小剂量开始,然后缓慢增加 剂量。 3.开始治疗之前与治疗后的每一周应 进行白细胞分类与计数检查。如遇白细胞总 数低于3500/mm时不应开始或继续进行治疗, 已开始治疗者应停药观察,每周至少测量白 细胞两次。白细胞计数低于3000/mm时应终 止治疗,然后根据白细胞与粒细胞的变化而 决定是否恢复治疗。 4.口服用量 成人常用 量:开始一次25mg,一日1-2次,然后每日增 加25-50mg。如耐受性好,在开始治疗的两周 末将一日总量增至300-450mg。16岁以下儿童 不宜应用。
注意事项
1.16岁以下小儿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尚未确立。 2.下列情况应禁用 ①中枢神经处于明显抑制状态;②曾有骨髓抑 制或血细胞异常疾病史者。 3.下列情况应慎用 ①闭角型青光眼;②前列腺增生;③痉挛性疾 病或病史者;④心血管病症。
奥氮平
药理作用 用法用量
奥氮平属于多重受体作用的新型不典型抗精神病药, 奥氮平服用简单方便,一般不需要逐渐增加 对中枢神经系统多种受体具有药理学活性。离体受 剂量。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日10mg。治疗剂量 体结合试验显示奥氮平对5-HT2A,C、5-HT3、5-HT6,范围为每日5mg至20mg。老年患者、严重肾 多巴胺D1、D2、D3、D4、D5,毒蕈碱M1-5,肾上 功能损害或者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起始剂 腺素α1及组胺H1受体有亲和力。临床试验发现,奥 量可减为每日5mg。 氮平对精神病性障碍具有广泛而肯定的疗效,可有 效缓解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改善其伴发 的情感症状,并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 奥氮平对中枢多巴胺受体的作用具有部位选择性, 可选择性地减少中脑边缘系统(A10)多巴胺能神经 元的活动,而对纹状体(A9)的运动功能通路影响很 小,故临床上很少引起锥体外系副反应。

精神药品分类及分类依据

精神药品分类及分类依据

精神药品分类及分类依据精神药品是一类用于治疗心理和精神障碍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理特性,精神药品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精神药品分类及其分类依据:1. 抗抑郁药物: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其他情绪障碍。

常见的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等。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2. 抗焦虑药物:这类药物用于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常见的抗焦虑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

它们通过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来缓解焦虑症状。

3. 抗精神病药物:这类药物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的症状。

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丙嗪和奋乃静。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和喹硫平,它们具有较少的副作用但同样有效。

4. 镇静催眠药物:这类药物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引起的睡眠障碍。

常见的镇静催眠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劳拉西泮)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佐匹克隆)。

它们通过抑制大脑中的过度活跃来帮助患者入睡。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药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它们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在使用药物之前,患者应咨询医生并遵循医嘱。

此外,精神药品的滥用可能会导致成瘾和其他健康问题,因此正确使用药物和遵守剂量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精神药品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理特性被分类为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和镇静催眠药物。

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遵循医嘱和剂量,以最大程度地获得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非典 型 抗 精 神 病 药 物 相 关 的 药 物 相互 作 用
毒性作用发生改变 J 。
1 药 物 相 互 作 用
药物代谢依赖 于各种 药物 代{ 酶 的催 化。肝脏 微 粒体 中 身 细胞 色素 P 。 ( Y ) 酶 C P 系统 是机 体催 化 药 物代 谢 的主要 酶 系
近年来 , 精神 障碍伴 有其 他疾 病 的诊 断越来 越 多 见, 其 尤 是老年精神病患者 。据统计 , 约有 5 %的精神 障碍患者并发 有 0 其他疾病 ]包 括 焦虑 、 , 抑郁 、 心血 管 疾 病 、 尿 病、 糖 病毒 感 染
争代谢 。酶抑制药可 降低代谢酶 的活性 , 诱导 药则可 增强代谢 活性 。非典 型抗精神病药物本身 往往并不 抑制 或诱导酶 代谢 , 但是其代谢可 以受 到其他相 同代 谢途 径药 物 的影 响 。这 可
等, 如双相 障碍 患者 因心血管疾病或 呼吸系 统疾 病 而导致一 定
的病死率 , 其糖 尿病 患病 率也 比正 常人群 高 。 因此 , 精神 障 碍患者除 了接受抗精神病药物 治疗外 , 往往 还要接受 其他多 种 药物治疗 , 时药物相互 作用的危险就较大 。 。 这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目前 已被广泛 应用 , 成为抗 精神 病治 疗的首选药物 。其代 谢 主要 经细 胞色 素 P 。 ( Y ) 酶 C P 系统 代 谢 , 响药 物代 谢酶活性 的各种因素均 可能 导致非典 型抗精 神 影 病药物的代谢改变 , 而升 高或 降低 血药 浓度 , 药理 作用 和 从 使
王玉文 , 王泽民
( 杭州 市第 七人 民医院药 剂科 ,103 301)
[ 摘 要 ] 非典型抗精神病 药物 的代谢主要 经细胞 色素 P 。 ( Y ) 酶 C P 系统代谢 , 影响 药物代谢 酶活性 的各种 因素
均可能导致非典型抗精神病 药物代谢 的改变 , 而升 高或 降低血 药浓度 , 药理作 用和毒性作 用发 生改变。而精神病 患 从 使 者往往接受 多种 药物 治疗 , 且治疗过程漫长 , 因此联合 用药的情 况较 多见。综述 经 C P酶代谢 的新 型非典 型抗精神 病 Y 药物之 间或与其他 药物之 间的相 互作用 , 旨在 为临床 用药提供 参考 , 促进合理 用药。 [ 关键词 ] 抗精神病 药, 非典型 ; 相互作 用; 酶 ; P 。 合理 用药 [ 中图分类号 ] R 7 . ; 9 92 9 14 R 6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7 1 2 0 )9 12 -3 0 40 8 (0 8 0 ・10 0
维普资讯

12 ・ 10
He ad o d cn 1 2 . e t mb r2 8 r l fMe ii e Vo . 7 No 9 S p e e 00

用药指南 ・
非 典 型 抗精 神 病 药 物 相 关 的药 物 相 互 作 用
熏肉、 奥美拉唑也是 常见 C P A Y 1 2诱导剂 。咖啡 途径代谢 的药物都要忌 用西柚 汁 。红霉 素 、 酮康唑 、 伏沙 明 、 的剂量 。此外 , 氟 伏 环 诺 Y 1 2抑 制 剂 。 萘法唑酮 、 平 、 非尼和 一些抗 惊厥 药物都 是 C PA酶 因 、 氟 沙 明、 丙 沙 星 、 氟 沙 星 则 是 C P A 利福 莫达 Y3 N 的一项研究显示 , 合用伏氟沙明 10mg- ~, 0 d 可以 强抑制药 , 以降低 某些经 C P A酶 代谢 的药物 血药浓 度 , 可 Y3 使 WA G等¨
医药 导报 2 0 0 8年 9月第 2 7卷第 9期
病药物 中, 喹硫 平 、 培 酮 、 拉 西 酮 和 阿 立 哌 唑 代 谢 都 与 利 齐 C P A酶有关。西柚汁可抑制 C P A Y3 Y 3 4酶 , 因此服 用任何 经该
・】2 】 1・
消除半衰期 , 同时明显地 增加分布容积和清除率。因此 , 合用 奥 氮平和卡马西平 的患者 , 要想获 得足 够的疗效 需要增 加奥氮平
C P A酶 是最 重 要 的 一 种 C P酶 , 涉 及 >5 % 药 物 的 Y3 Y 它 0
药物相互作用识别 途径包括药 物转 运体和 P糖 蛋 白, . 可影
响药物分布 , 使之通过血脑屏 障进入 神经 毛细管道 。很 多药 物 被认 为是底物或抑制药 , 可以竞 争具有 生物活性 的抗精 神病 药
导致循环系统 中血浆药 物浓度 的 改变 , 结果 或 降低疗 效 , 或增
加不 良反应 。因此 , 治疗 剂量范 围内就可 因药物相 互作用 而 在 不利于治疗 。如某患者 同时服用 利培酮 和降血脂 药辛伐 他汀 , 出现 了横纹肌溶解 。肝脏是重要 的代谢器官 , 脂代 谢的关键
步骤都在肝脏进行 , 由此推 断 , 药物相 互作 用 导致 了药 物血浆
物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论是 C P酶诱 导药 还是 抑制药 , Y 均可与其他药 物发生竞
氧化代 谢 , 占肝脏 C P酶的 5 % l} 约 Y 0 l 。在新 型非典 型抗精神 o
表 1 非 典 型 抗 精神 病 药及 其 代谢 酶 和相 关 诱 导 药 及 抑 制 药
维普资讯
浓度的升高 , 产生了肌 毒性 。药物相互作 用 的慢性作 用包括脂
代谢失调 。但是这方面 的数据较少 , 领域有 待进一 步广泛 深 该 入地研究 。药物相互作用对某些人 群需特 别关 注 , 老年人 的 如
药物清除率 降低 , 对不 良反应 更加 敏感 ; 功 能不 全 的患 者是 肝 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不 良反应 的高危人群 。
统 ,Y C P酶是大部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代谢 的催 化酶 。
2 1 非典型抗精神病 药及 其代谢 酶 .
涉及非 典型抗精 神病药
物代谢 的 C P酶主要有 C P A 、 Y 2 6和 C P A l ] Y Y 1 2C PD Y 3 4l 。这 3 o 种酶均可被抑制或诱导 , 且不 同的非典 型抗精神 病药物之 间也 可能产生相互作用 。表 1 常见 非典 型抗精 神 病药 物及 其代 为 {酶、 身 酶诱导药和酶抑制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