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讲课稿

《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讲课稿
《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讲课稿

《卫生事业管理学》

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卫生系统的概念;

卫生系统是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目的的,致力于开展卫生活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2、文化环境对卫生事业影响的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社会整体价值观、医务人员的行医理念、人群的健康期望。

3、卫生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①提供卫生服务;

②提供医疗保障,具体包括筹资,建立资金池,分配资金以购买服务;

③资源筹措,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④管理,即卫生系统作为管家,管理资金、分配权力,并且对人群赋予他们的期望作出应答。

4、卫生系统的的三大目标是什么?

1.改善健康

2.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

3.分担疾病经济风险确保筹资公平性

5、卫生事业的概念;

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的从事所有社会服务的总和

6、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P10

是以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国家和社会采取的所有管理事务

7、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有哪些?P13

①法律手段

②行政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项目管理手段

8、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P16内容:

1.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

2.卫生事业的管理体制

3.卫生事业的运行机制

4.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法

德尔菲法,专题小组讨论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研究情景分析,循证政策分析。

定量研究方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数据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路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关键路径法。

9、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P12

主体:包括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改革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社会其他管理者,如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等。

客体:包括卫生组织及其构成要素和职能活动两类。

10、卫生系统的特殊性有哪些?P5

a)卫生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专业性;

b)大多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状况

第二章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发展战略

1、卫生工作方针的概念;P19

是国家指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基本思想,使卫生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国家各项卫生工作和制定各项具体卫生政策的依据。

2、新时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P23

1.以农村为重点

2.预防为主

3.中西医并

4.依靠科技与教育

5.动员全社会参与

6.为人民健康服务。

3、确定工作方针的原则;P24

1.明确建立社会主义的卫生事业

2.突出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3.规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改革的导向

4.突出卫生工作的重点。

4、卫生发展战略的概念;P25

是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的需要,对关于卫生事业全局的、长远的、重大的问题进行全局性、规律性、层次性和决定性的谋划。

5、卫生发展战略的特征;P26

1.全局性

2.长远性

3.领导性

4.纲领性

5.适应性

6.前瞻性。

6、制定中国卫生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P30

a)与人为本,把“人人健康”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

b)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注重政府责任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c)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增强卫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d)预防为主,适应并推动医学模式转变;

e)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第三章卫生法与卫生政策

1、卫生法的概念;P34

是指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国家意志,你权利义务为内容,旨在确认、调整和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卫生法的特征;P35

1.以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为根本宗旨

2.广泛性和综合性

3.科学性和技术规范性

4.社会共同性

3、卫生法在卫生管理中的作用;P43

1.确保国家卫生政策的实现

2.规范卫生活动保护人体健康

3.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医学科学进步

4.促进国际卫生交流,加强国际卫生合作;

4、卫生政策在卫生管理中的作用;P44

1.导向作用

2.协调作用

3.约束作用

4.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四章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

1、卫生管理体制的含义;P53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政府及相关卫生组织体系构架、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职责划分及其互相关系运作制度化的总称。

2、卫生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P 51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涉及维护和促进公众以及社会健康的相关卫生行政组织的设置、隶属关系、职权分配以及相互协调关系的确定,常常会受到诸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财政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其他社会体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3、卫生管理体制构建的基本原则;P53

1.体现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

2.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相适应

3.为公众及社会健康服务,为国家社会建设服务

4.以宪法、法律和法规为依据

4、卫生管理体制构建的目标;P54

a)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卫生组织结构

b)建立符合社会经济规模和公众健康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

c)建立权责明晰、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

d)完善卫生监督管理体制。

5、卫生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P56

1.卫生管理大部制改革;

2.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体制;

3.区域卫生一体化管理体制

6、卫生管理机制的含义;P59

泛指卫生事业这个有机体的内部相关要素或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相互协调的运行方式、手段和具体制度的总和。

6、卫生管理机制的具体机制;P60

1.卫生机构管理机制

2.卫生人员管理机制

3.卫生投入管理机制

4.卫生设施与设备管理机制

5.卫生技术管理机制

6.卫生监督管理机制

第五章卫生资源规划

1、卫生资源的概念;P68

是指社会投入卫生服务领域中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统称。

2、卫生资源的配置方式;P69

1.计划配置

2.市场配置

3.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方式

3、卫生资源规划的概念;P70

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问题和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因素,确定卫生资源的发展目标、规模和速度,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益和效率的科学计划方法。

4、卫生资源规划的功能和任务;P70功能:

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卫生资源配置实现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是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满足人群卫生保健服务需要的重要手段。

任务:确定卫生资源配置目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搜索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改组即重新组合调整不合理的卫生服务机构,改制即转换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向即通过调整卫生经济政策和资源投资导向促使过剩医疗机构改善服务方向)

5、卫生资源的指导思想;P71

1.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3.公平与效率相兼顾

4.均衡发展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5.成本与效果相统一

6、卫生资源的依据;P72

1.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服务水平及卫生资源状况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规划

3.相关理论、政策及卫生发展趋势。

7、编制卫生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P74

1.整体性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3.前瞻性原则

4.科学化原则

5.滚动调节原则

8、卫生资源开发的策略;P78

1.立足于自力更生

2.动员社会资源

3.拓展筹资渠道

4.区别对待不同的卫生资源

9、区域卫生资源规划的概念;P81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确定区域内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统筹安排、优化配置卫生资源的过程。

10、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P83

a)卫生资源总量配置要与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健康需求相匹配,要根据区

域内居民卫生服务实际需要及其变化趋势确定资源配置标准,实现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基本平衡;

b)卫生资源配置的结构和布局要突出卫生发展战略重点,优先发展和保障基本医疗卫生

服务,体现基层卫生服务的综合性;

c)依据服务人口及地理面积设置构配资源,而不是根据部门的隶属关系

第六章卫生组织体系

1、卫生组织的概念;P91是以促进恢复和维护人群健康为基本目的的机构

2、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包含哪三个部分;P91

①卫生行政组织体系

②卫生服务组织体系

③社会卫生组织体系

3、构建卫生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P93

a)完整统一原则

b)依法设置原则

c)精简高效的原则

d)权责一致原则

4、卫生行政组织的职能有哪些;P94

1.统筹规划

2.制定政策

3.组织协调

4.准入管理

5.监督

5、卫生服务组织的概念和特征;P97

概念:是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主要目标,直接或间接的向居民提供预防服务,医疗服务,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服务的组织。

特征:

第一,产出的鉴定和衡量比较困难。

第二,卫生工作性质复杂,变异性大。

第三,很多工作带有急救性质,不可拖延。

第四,高度的相互依赖需要不同专业群体的高度协调。第五高度专业化

6、医疗机构的分级;P98各类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

7、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种类;P98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卫生服务机构

8、社会卫生组织的概念和功能;P101

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动,独立于党政体系之外的正式与卫生有关的社会实体。

功能:1.沟通桥梁功能 2.政府决策智囊功能 3.促进社会公益

9、卫生服务组织变革的原因;P100

1.政治环境的变化

2.经济环境的变化

3.技术的进步

4.价值观念的变化

5.组织内部的变化

第七章卫生资金管理

1、卫生资金和卫生资金管理的概念;P105

卫生资金是卫生资源的货币表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占用的全部社会劳动。

卫生资金管理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围绕既定的政策目标,遵循卫生资金运动规律,采取一系列管理手段与方法,针对卫生资金的筹集、分配和监管等各个环节所开展的具体管理活动。

2、卫生系统的三大目标;P106

1.改善健康

2.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

3.分担疾病经济风险

3、卫生资金管理的目标;P105

1.卫生筹资的可持续性

2.风险分担

3.公平

4.效率

5.费用控制

6.质量

4、卫生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P108

1.卫生资金筹集

2.卫生资金分配

3.卫生资金监管。

5、卫生资金筹集的主要方式;P110

1.政府筹资

2.社会医疗保险

3.商业医疗保险

4.自费支付和社区投资

6、国际上卫生资金筹集规模的表现形式;P110

通常用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卫生消费弹性系数等指标来表示卫生筹资规模

6、政府资金筹集的主要方式及优点;P111

方式:普通税收;通货膨胀;专项税

优点:资金有稳定来源,有效控制医疗卫生费用的上涨,覆盖面广较好体现公平性。

7、社会医疗保险的概念及优点;P112

社会医疗保险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卫生筹资方式。

优点:筹资渠道法治化、多元化,资金有稳定来源;实现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高风险和低风险人群之间的风险分担,体现公平性原则。

8、影响卫生筹资的主要因素;P113

1.社会经济发展

2.财政能力

3.政府治理模式

4.管理能力

10、财政卫生资金支出监管的四个阶段;P124

预算编制管理,预算审批管理,预算执行管理和决算管理

第八章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1、卫生人力资源的概念及种类;P133

概念:指受过卫生教育与职业培训,在卫生系统工作,为解决卫生问题,提供卫生服务,保障公众身心健康贡献自己的才智的劳动者。

种类:1.卫生保健专业技术人员2.卫生管理人员3.技能工勤人员4.其他卫生工作者。3、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P133

是指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服务于卫生事业发展,实现卫生系统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制度、法令、方法和程序,对卫生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培训、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以及绩效评价的持续动态管理过程。

4、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P134

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层次分布和流动管理,也包括卫生人力资源的规划,准入,认证,使用和绩效评价管理。

5、卫生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目标;P136

概念:是从卫生系统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卫生行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并为满足这一需求所进行的活动过程。

目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识别和达到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组合以及分布在某一区域卫生系统实现最佳状态,满足本区域卫生服务需求,促进卫生人力资源合理使用

6、卫生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内容;P137

1.卫生人力资源数量规划

2.卫生人力资源质量规划

3.卫生人力资源结构规划

4.卫生人力资源分布规划

5.卫生人力资源流动规划。

6、卫生人力资源准入对象包含哪三类?P142

1.传统的医疗卫生职业人员

2.随着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发展而出现的新职业人员

3.在卫生领域工作的其他一些管理和辅助人员

7、卫生人力资源准入定期考核的内容;P146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职业道德。

8、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及主要内容;P147

概念:指为促进人的潜能和智力得到充分发挥,更好地促进公众身心健康,推进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卫生人力资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培训,挖掘等环节,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过程。

内容:卫生人力资源教育,卫生人力资源培训,卫生人力资源激励。

9、卫生人力资源开发方法;P 153

a)明确卫生系统战略规划下对卫生人力资源的具体需求及开发的需求分析。

b)分层、分类规划卫生人力获取和培养的渠道以及途径,挖掘卫生人力资源的潜力。

c)制定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计划,以保证在适当的时候能找到合适的人去胜任工

作。

d)完善组织结构,包括卫生人力资源结构的分布,卫生人力资源知识结构的完善以及年

龄结构的搭配。

e)分在岗和离岗两方面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第九章卫生物力资源管理

1、卫生物力资源及卫生物力资源管理的概念;P157

我们将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总和,称为卫生物力资源。

卫生物力资源管理: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系统资源的管理和控制过程,具体包括对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物质资料的分配流通供应等。

2、卫生物力资源管理的任务;P157

①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选购原材料和设备,为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活动提供适用的物质和技术设备;

②按照物力资源管理的客观规律,保证房屋设备完好率,提高利用率;合理使用原材料,综合利用,厉行节约;

③确保物流的畅通、快速、经济,保证满足医疗卫生机构运转中各环节活动的物质需求;

④不间断地进行设备革新、改造、挖潜,保证设备的先进性;

⑤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以物力资源决策和计划为先导,实行全过程控制,保证医疗卫生机构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提高经济效益。

3、卫生物力资源管理的内容;P157

1.设备管理

2.物资管理

3.卫生建筑规划管理

4、卫生物力资源管理的作用;P158

1.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更好满足人们需求

2.有效利用现有物力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

3.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技术的应用

5、卫生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P172

1.坚持以病人切实利益为本

2.统筹协调发展

3.阶梯配置,促进共享

4.严格准入,规范应用

第十章卫生信息管理

1、卫生信息的概念及基本功能;P181

信息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信息需要知识,信息本身就是知识;所有学科都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只有更多地认识客观世界,我们才会进步。

基本功能:

1.是卫生事业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

2.是卫生规划监督与评价的依据

3.是医学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的根本

4.卫生信息是生产力。

2、卫生管理信息的概念及分层;P187

一切与人民健康直接相关的信息都属于卫生信息的范围,一切对卫生管理有价值的信息,具体而言凡是对卫生政策制定、卫生规划、管理卫生服务活动有价值的信息都属于卫生管理信息。

分三层:

1.战略层的战略级信息

2.战术层的战术级信息

3.操作层的操作级信息。

4、卫生管理信息的类别;(七类)P187

1.卫生管理社会信息

2.卫生系统传递的信息

3.卫生活动信息

4.反映卫生资源情况的信息

5.关于卫生机构的信息

6.卫生科技情报信息

7.关于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信息。

4、卫生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功能;P191

是指对卫生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和传输,并能向有关卫生领域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卫生管理过程服务的各种系统。

功能:1.保健对象管理功能

3.卫生保健管理功能

4.3.卫生行政管理功能

5.4.基本公共卫生管理功能

5、卫生信息系统的构成;P192

1.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2.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3.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4.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6、WHO建议将卫生信息系统分为哪五个部分?P193

1.流行病学监测

2.常规服务报

3.,专项报告系统

4.行政管理系统

5.生命统计

7、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的特点;P193

1.可识别性

2.可传输性

3.可存储性

4.处理性和有效用性

5.经济性

6.信息共享性

8、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P194

1.监测预警子系统

2.应急处理子系统

3.人力资源子统计

4.物资储备资系统

5.信息子系统。

9、我国卫生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P198

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区域三级信息平台,在其基础之上建立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监管,综合管理,新农合五大业务应用系统;建立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和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两大类数据库;建立一个卫生专网网络;逐步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标准体系(35212工程)。

几项重要的任务分别为:

1.加强三级平台建设

2.完善基于平台的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建设

3.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建设

4.国家卫生信息专网建设

5.标准化建设

6.安全体系建设。

第十一章社会健康资源管理

1、社会健康资源的概念及特征;P205概念: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除政府投入之外的,为满足人们多层次健康需求而投入的一切要素和条件的总称。

特征:1.非公有的公共产品健康资源,是对人群开放的资源,具有人人可及的公共产品属性

2.稀有性

3.资金来源与管理形式,管理水平的多样性按投资主体划分,社会健康资源的资金来源有民营企业投资,个人投资,社会集资和境外资本投资等形式

2、社会健康资源管理的内容;P207

1.制定合理规划

2.监督并评价社会健康资源的利用

3.社会健康资源管理研究

4.制定社会健康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措施

3、社会健康资源管理的原则;P209

1.分类与统一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2.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3.协调性原则

4、社会健康资源规划的原则;P216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2.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3.预留空间,优先发展

第十二章医疗服务管理

1、医疗服务的概念和特征;P229

概念: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运用各种卫生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的诊断,治疗,康复等服务的总称。

特征:1.无形性 2.不可分离性 3.不可储存性 4.公益性和伦理性 5.差异性 6.高风险性7.随机性和连续性 8.不易监督与评价 9.专业性 10.医患关系的特殊性

2、医疗服务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P230

概念: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按照国家医疗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的提供及其相关领域进行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内容:1.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

2.对各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

3.对各项医疗服务的管理

4.对与医疗相关的各种卫生组织及其活动的管理

3、医疗服务管理的基本原则;P232

1.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的原则

2.公平性的原则,可及性的原则

3.分级原则

4.公有制主导原则

5.中西医并重的原则

6.整体效益原则

4、医疗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P235

1.公平性原则

2.整体效益原则可及性原则

3.分级原则

4.公有制主导原则

5.中西医并重原则

5、中国医师分类的四类两级;P237

四类包括临床类别、口腔类别、公共卫生类别、中医类别;

两级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6、医疗服务质量的概念及其分类;P243

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与医疗服务利用者的需要和需求的符合程度。分类:1.医疗服务基础质量 2.医疗服务环节质量 3.医疗服务终末质量

6、医疗安全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P248

概念:指医疗机构在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缺陷或死亡。

影响因素:1.医源性因素(医疗缺陷) 2.非医源性因素(药源性不安全因素和医院环境不安全因素)

第十三章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1、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的概念;P259

公共卫生是以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事业,通过国家与社会共同努力,防控疾病与伤残,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培养公众健康素养,实现全社会的健康促进,创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社会。

2、公共卫生的性质;P260

1.公益性

2.行政性和技术性

3.计划性和系统性

4.公平性和效率性

5.社会性和群众性

3、公共卫生的职责;P259

1.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预防意外伤害

3.保护环境

4.倡导健康行为

5.对灾害作出卫生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

6.确保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4、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P261

公共卫生服务的本质特征是公共性。

a)公众性,公共卫生服务的受益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

b)公用性,卫生服务的内容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

c)公益性,卫生服务的目标是实现公众的共同利益,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

泛影响;

d)公平性,公共卫生涉及的是公民的基本权益而不是纯粹的商品。

7、公共卫生管理的概念及职能;P262

概念: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为实现公共利益,优化配置公共卫生资源,及时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并对公共卫生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职能:评价政策开发保障

7、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P268

概念: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性病原体和它们的毒性产物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种疾病。

特点: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

8、慢性病的概念;P269

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不能自愈甚至几乎不能完全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9、慢性病防治的基本原则;P270

1.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这是慢性病防治首要原则;

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

9、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与措施;P271

①关口前移,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②拓展服务,及时发现管理高风险人群;

③规范防治,提高慢性病诊治康复的效果;

④明确职责,加强慢性病防治有效协同;

⑤抓好示范,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

⑥共享资源,完善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

⑦加强科研,促进技术合作和国际交流。

10、我国目前职业病的突出问题;P274

①职业病病人数量大;

②尘肺病、职业中毒等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③职业病危害范围广;

④对劳动者健康损害严重;

⑤群发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

11、卫生突发事件的概念;P278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第十四章

1、社区健康服务的概念

2、社区健康服务管理的概念P287

指综合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社区卫生资源的开发,分配和利用,对社区健康服务过程进行科学管理,以达成社区健康服务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二)问答题:

1、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

①法律手段

②行政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项目管理手段

2、构建卫生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

①完整统一原则

②依法设置原则

③精简高效的原则

④权责一致原则

3、社区卫生服务

4、医疗事故

5、卫生信息的基本功能:

①是卫生事业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

②是卫生规划的监督与评价的依据;

③是医学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的根本;

④卫生信息是生产力

7、临床用血安全管理主要有措施252

1.推动无偿献血,严禁职业供血;

2.采购血机构准入管理,严禁非法采供血活动;

3.依法采集和供应血液,保证血液质量,并为献血者提供安全便利的条件;

4.严格规范临床用血各个环节,确保采血用血安全。

5.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全部用于临床,不得买卖;临床用血必须来自合法的采供血机构,未经批准不得从非指定的采供血机构获得血液。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1.1认识计算机网络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这一节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定义,功能,分类,概念性知识较多!教材重点突出,但相关知识不多,需要老师适当扩充! 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并不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只是浏览网页、QQ聊天、网上看视频、网上购物等一些网络应用上。对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功能和定义并不清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定义,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分类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三要素 三:【教法、学法】 教法:

1:讲授法 2:启发式教学 3:理论联系实际 学法: 1:查阅资料法 2:自主探究法 3:归纳法 四:【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网络功能→网络定义→网络分类 一、引入课题 大家平时上网一般在做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入本节课题,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计算机网络功能 1、问题:咱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计算机网络,那么它有什么的功能?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结计算机网络功能: ①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②资源共享。如:网上浏览新闻、网上查找学习资料等, 你可以查阅学习资料,浏览新闻,他也可以,大家都可以, ③分布处理。如:自动作战指挥系统 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知识的能力探究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定义 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4、小结计算机网络定义,三要素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一定的通信线路(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微波等)和通信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桥、HUB[集线器]、中继器等)连接起来,通过功能丰富的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通讯协议)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一个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 ①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 ②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 ③网络软件 四、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设问:大家平时听说过的网络类型有哪些? 2、讲解:计算机网络分类方式有多钟,一般的分类方式是 1:按网络覆盖范围来分,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按传输介质分类 1、有线网(Wired Network) 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钎等物理介质来传输数据! ⑴双绞线:其特点是比较经济、安装方便、传输率和抗干扰能力一般,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

我对计算机专业的认识

我对计算机专业的认识 高考过后的我们立刻面临着选择自己的专业,在对计算机这门专业的认识还不太清楚的情况下,我选择了这个专业,自从进入大学近两个月来,通过学习《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我对这门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计算机是一种设备,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信息处理。计算的历史十分悠久,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计算机是20世纪最辉煌的成就之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 21世纪的到来,让计算机的发展速度不断增加,从原来的台式计算机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和纳米计算机,再有渐渐越来越多新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的作用越来越强大,功能越来越丰富。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计算机的应用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各国家的军事领域到各公司的运行操作,哪一样都离不开计算机,此外,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与计算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生活娱乐、办公都需要用到计算机。从诸多事实中足以体现出计算机在当代以及在未来的重要性。 专家认为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微处理器速度将继续提升,英特尔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制造出每个芯片上有10亿个晶体管的中央处理器,个人电脑将具有原来的高性能服务器所具有的处理能力;高性能计算机采用分布式共享存储结构,将拥有1GHz以上的时

钟频率;每个芯片有4个8路并行的以及更为复杂的GISC接点;计算机将采用更先进的数据存储技术(如光学、永久性半导体、磁性存储等);外设将走向高性能、网络化和集成化并且更易于携带;输出输入技术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随着笔输入、语音识别、生物测定、光学识别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与计算机的交流将更加便捷。

计算机网络技术说课稿

《计算机网络》说课稿 《计算机网络》是必修课,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括局域网)、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以及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课程注重网络原理的深入学习,为后续计算机网络组装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的、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教学目的 该课程为实际的网络的组建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设计的基本原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TCP/IP模型;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特点以及体系结构方法;对网络的应用和管理、组建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网络技术原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进行简单的网络实践内容操作。具体要求如下: 1.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由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或网际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组成。 2. 五层协议中每一层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数据传输的单位以及重要协议功能及作 用。3.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 4. 系统安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二、教材分析 课程的教材选自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由谢希仁主编的《计算机网络》(第5版)。该教材分为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原理体系结构、网络管理与安全3个部分,共10章。 1、教材的特点 本书突出反映了计算机网络的最新技术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网络方面知识的能力。全书个章节安排合理,内容充实,文字简明,图文并茂。各章后配有习题和实验,教师可结合本校校园网与实验室的条件,安排尽可能多的实验,这样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又有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内容的理论准确性与实践性的合理融合是本书的两大特色。 2、教材的教学目标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生活在信息化社会的人们要适应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娱乐方式,计算专业学生就必须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本书编写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理论最新实用技术,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能体会计算机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3、知识点分布 第1部分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本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是以后各章的知识准备。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与组成,计算机网络分类,数据通信,网络传输协议等知识,理

第二章股票测试题(含答案分析)

第二章股票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20题) 1.股票作为投资的凭证,每一股份代表公司一定数量的()。 A.资产价值 B.资产份额 C.资产净值 D.债务责任 答案C 解析:资产净值或称净资产是公司现有的实际资产,是总资产减去总负责的净值。资产净值是全体股东的权益,也是决定股价的重要基准。股票作为投资的凭证,每一股份代表一定数量的净值。一般而言,每股净值应与股价保持一定比例,即净值增加,股价上涨,净值减少,股价下跌。 2.下列关于股票流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动性是指股票可以通过依法转让而变现的特性 B.如果买卖盘在每个价位上均有较大报单,则股票流动性较强 C.在有做市商的情况下,做市商双边报价的买卖价差通常是衡量股票流动性的最重要指标 D.价格恢复能力越强,股票的流动性越弱 答案D 解析:股票的价格弹性或者恢复能力是指交易价格受大额交易冲击而变化后,迅速恢复原先水平的能力。价格恢复能力越强,股票的流动性越高。 3.持有人对公司的财产有直接分配处理权的证券,称之为()。答案C

解析:物权证券是指证券持有者对公司的财产有直接支配处理权的证券;债权证券是指证券持有者为公司债权人的证券;设权证券是指证券所代表的权利本来不存在,而是随着证券的制作而产生,即权利的发生是以证券的制作和存在为条件的;证权证券是指证券是权利的一种物化的外在形式,它是权利的载体,权利是已经存在的。 4.一般情况下,优先股票的股息率是()的,其持有者的股东权利受到一定限制。 A.不确定 B.固定 C.随公司盈利变化而变化 D.浮动 答案:B 解析:优先股票是一种特殊股票,在其股东权利、义务中附加了某些特别条件。优先股票的股息率是固定的,其持有者的股东权利受到一定限制。 5.我国《公司法》规定,无记名股票持有人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 应当于会议召开5日前至股东大会闭幕时将()交存于公司。A.股东身份证明 B.股票 C.资产证明 D.股东名册 答案:B 解析:我国《公司法》规定发行无记名股票的公司应当于股东大会会议召开前30日公告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事项。无记名股票持有人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应当于会议召开5日前至股东大会闭幕时将股票交存于公司。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张旭红)

各位专家好,我是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的张旭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负责人,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如何将工作岗位应用与课程学习有机融合起来,是这门课程一直探索、追寻的。今天,我所要汇报的题目是融工作、学习为一体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思路与实施,将从六个方面来阐述:一、课程定位; 二、课程设计;三、实施条件;四、教学效果;五、课程特色;六、建设思路。 一、课程定位 我将从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来阐述课程的定位。

(一)、课程地位课程性质 是公共必修课,学时是128学 时,课程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 学生,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 二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程是我院学生入学后学习的首 门计算机类公共课程,它可以没 有前导课,但是如有中学信息技 术课程的基础,学习效果会更 佳。后续课程是服务于不同专业 学习或应用于不同专业或职业 6 10 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型课程。如平 面设计、会计应用、机械CAD 制作、课件制作等课程。计算机 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在高校有着 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目前高校 开设最为普遍、受益面最广的一 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 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是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起 始教育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内容 丰富、覆盖面广、适应性强及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对课程内容又进行了深化和提炼,这门课程的选择依据是:公司、企业和事业单位对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要求以及计算机处理核心能力。具体表现为三大模块、七个项目、十九个典型工作任务。三大模块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应用。对应的七个项目是:1、计算机基础知识;2、操作系统及应用;3、文字处理与编辑;4、数据处理与分析; 5、演示文稿与展示; 6、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7、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为了体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了十九个典型工作任务。分别是:1、认识计算机;2、购买计算机;3、

计算机网络原理说课稿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说课稿 1、课程目标 ⑴课程说明 ⑵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能力目标 ①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拓扑结构、应用; ②能够熟悉数据通信的基本技术; ③能够掌握OSI参考模型七层结构、功能; ④能够熟悉局域网搭建协议、标准、技术、拓扑结构; ⑤能够熟悉局域网组网传输介质、组网方式、互联设备。 ⑥能够熟悉TCP/IP的协议体系结构、掌握IP层、传输层、应用层的各协议功能。 知识目标 ①知道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情况、功能和拓扑结构的相关知识; ②知道数据通信的相关知识; ③熟悉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指导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各层的功能特点、协议知识; ④知道局域网搭建协议、标准、技术、拓扑结构的相关知识; ⑤知道局域网组网传输介质、组网方式、互联设备的相关知识; ⑹知道TCP/IP的分层结构,熟悉IP地址知识和端口知识; ⑦知道广域网的互联技术、 web以及其他Internet技术。 素质目标 ①网络组建素质

②团结协作素质 ③职业岗位素质 ④行业认证素质 ⑷构建“多维一线”核心理念 围绕课程技能培养目标这条主线,设计构建《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知识维、项目维、素质维和能力维,形成“多维一线”的课程体系。知识维指网络基础、数据通信技术、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协调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项目维指网络底层构建、网络中层构建、网络高层构建、Internet接入等。相应选择网络组建、团结协作、职业岗位素质、行业认证素质四类构成素质维。网路组建、配置、测试、再学习构成能力维。同时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方向的课程设置要求和理论必须、够用的教学原则,在教学内容上,适度增加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资格认证的有关内容,并适时引入计算机网络新技术与新应用知识,保证课程体系的最优化,增加这门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程内容

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认识

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认识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迅猛,人们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而,信息化在给人们带来种种物质和文化享受的同时,我们也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诸如网络的数据窃贼、黑客的侵袭、病毒发布者,甚至系统内部的泄密者。尽管我们正在广泛地使用各种复杂的软件技术,如防火墙、代理服务器、侵袭探测器、通道控制机制,但是,黑客活动越来越猖狂,他们无孔不入,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如何才能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尤其是网络上重要的数据的安全性,本文进行了具体的安全威胁分析及提出了实现防护网络安全的具体策略。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使用者不同,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要求也就不同。例如从普通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可能仅仅希望个人隐私或机密信息在网络传输时受到保护,避免被窃听、篡改和伪造;而网络提供商除了关心这些网络信息安全外,还要考虑如何应付突发的自然灾害、军事打击等对网络硬件的破坏,以及在网络出现异常时如何恢复网络通信,保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二、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 1.固有的安全漏洞:现在,新的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刚一上市,漏洞就已被找出。没有任何一个系统可以排除漏洞的存在,想要修补所有的漏洞简直比登天还难。缓冲区溢出。这是攻击中最容易被利用的系统漏洞。很多系统在不检查程序与缓冲区间的变化的情况下,就接收任何长度的数据输入,把溢出部分放在堆栈内,系统还照常执行命令。这样破坏者便有机可乘。他只要发送超出缓冲区所能处理的长度的指令,系统便进入不稳定状态。假如破坏者特别配置一串他准备用作攻击的字符,他甚至可以系统根目录。拒绝服务。拒绝服务攻击的原理是搅乱TCP/IP 连接的次序。典型的DOS 攻击会耗尽或是损坏一个或多个系统的资源(CPU 周期、内存和磁盘空间),直至系统无法处理合法的程序。这类攻击的例子是Synflood 攻击。 2.合法工具的滥用:大部分系统都配备了用以改进系统管理及服务质量的工具软件,但遗憾的是,这些工具同时也会被破坏者利用去收集非法信息及加强攻击力度:例如:NBTSTAT命令是用来给系统管理员提供远程节点的信息的。但是破坏者也用这一命令收集对系统有威胁性的信息,例如区域控制软件的身份信息、NetBIOS的名字、IIS名甚至是用户名。这些信息足以被黑客用来破译口令。另一个最常被利用的工具是网包嗅探器(PacketSniffer)。系统管理员用此工具来监控及分发网包,以便找出网络的潜在问题。黑客如要攻击网络,则先把网卡变成功能混杂的设备,截取经过网络的包(包括所有未加密的口令和其他敏感信

机械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安全》说课稿

4.2 加密算法 尊敬的各位考官: 上午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加密算法》,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八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首先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第四章第二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加密技术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而本节课的学习将会为学生后面学习加密技术与数字签名奠定基础,可见本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下面说说学情 我授课的对象职业大学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数据加密算法,了解的非常少。 三、因此,根据以上学生和教材的分析,我讲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 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古典加密算法;了解现代加密算法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四、在以上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了解 加密算法的编码原理;难点定为能够使用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与解密 五、说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节课中我将主要以讲授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自信心。 六、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投影仪、一台教师机、学生一人一台电脑) 七、下面将进入最重要的部分——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我把教学过程按以下5个环节展开: 1环节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我将在本节课的前几分钟利用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最近的京东用户数据泄露的新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顺势提出疑问:相信大家早已听过数据泄露事件,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防止数据泄露的发生吗?由此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密算法。通过这种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2紧接着进入环节二:整体感知,梳理知识点 首先我会结合课件向学生简要介绍密码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古典加密算法与现代加密算法的分类与特点。通过梳理知识点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加密算法各个类别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3接下来进入深入剖析、各个击破环节:

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和了解

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和了解 计算机网络是一群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自主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连接起来,在通信网络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的系统。 “自主”指这些计算机离开计算机网络后,也能独立地运行和工作,网络中的共享资源,即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灰分步在这些计算机中。构成网络的计算机往往分散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并且在功能完善的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管理下,将各节点有机连接起来。网络的基本特征为数据交换和通信,资源共享,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用户之间的协同工作。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第一代是以数据通信为主的计算机网络。第二代是以资源共享的为主的初级计算机网络。第三代是开放式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局域网分步在房间,建筑物,校园等范围较小的地方。覆盖面积一般在几千米以内,分布距离短,数据传输速度快。城域网通常由多个局域网互联而成,并为一个成市的多家单位拥有。计算机广域网一般指分布在不同国家,地域,甚至全球范围的内的各种局域网,计算机,终端等互联而成大型计算机通信网络。往往以连接不同地域的大型主机系统或局域网为目的。 计算机网主要完成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对应的基本结构也可以分为相应的连个部分:资源子网

和通信子网。 网络拓扑结构一般指计算机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是网络中各节点通过线路连接后,排列形成的几何关系。拓扑结构是影响网络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实现各种协议的基础。通常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是网络设计的第一步,将直接关系到网络的性能,系统可靠性,通信和投资费用等因素。而基本拓扑类型有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网状等。 数据通讯技术是构成现代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基石之一,传输方式有并行传输,单行传输。而单行传输又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广域网中数据交换方式亦线路交换,储存转发。而储存转发中又有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现今主要以ICP/IP为主要的协议。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 你的好评与关注)

计算机网络原理说课稿

计算机网络原理说课稿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说课稿 1、课程目标 ⑴ 课程说明 ⑵ 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能力目标 ① 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拓扑结构、应用; ② 能够熟悉数据通信的基本技术; ③ 能够掌握OSI 参考模型七层结构、功能; ④ 能够熟悉局域网搭建协议、标准、技术、拓扑结构; ⑤ 能够熟悉局域网组网传输介质、组网方式、互联设备。 ⑥ 能够熟悉TCP/IP 的协议体系结构、掌握IP 层、传输层、应用层的各协议功能。 知识目标 ① 知道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情况、功能和拓扑结构的相关知识; ② 知道数据通信的相关知识; ③ 熟悉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指导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各层的功能特点、协议知识; ④ 知道局域网搭建协议、标准、技术、拓扑结构的相关知识; ⑤ 知道局域网组网传输介质、组网方式、互联设备的相关知识; ⑹ 知道TCP/IP 的分层结构,熟悉IP 地址知识和端口知识; ⑦ 知道广域网的互联技术、 web 以及其他Internet 技术。 素质目标 ① 网络组建素质 ② 团结协作素质 课程 课程课程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步具备搭建局域网、

③职业岗位素质 ④行业认证素质 ⑷构建“多维一线”核心理念 围绕课程技能培养目标这条主线,设计构建《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知识维、项目维、素质维和能力维,形成“多维一线”的课程体系。知识维指网络基础、数据通信技术、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协调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项目维指网络底层构建、网络中层构建、网络高层构建、Internet接入等。相应选择网络组建、团结协作、职业岗位素质、行业认证素质四类构成素质维。网路组建、配置、测试、再学习构成能力维。同时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方向的课程设置要求和理论必须、够用的教学原则,在教学内容上,适度增加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资格认证的有关内容,并适时引入计算机网络新技术与新应用知识,保证课程体系的最优化,增加这门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程内容 认 识 技能 数据 通信 组 建 接 项 素 知 能 网络底网络中网络高Intern 网络基数据通OSI参考TCP/IP 网络组团结协职业岗行业认 网络组 网络测 网络配 网络再网络工 多维一线课程体系

浅谈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浅谈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参考资料: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并且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了解网络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尤其是对我们信息专业的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以及其在生活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为今后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internet,已经飞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人们被其丰富无穷的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深深吸引。 如今计算机网络的教育更是早已深入大学校园,尤其是对于我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网络是信息传播、资源共享的重要媒介,这门课程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逐渐渗透到各个技术领域和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 社会的信息化、数据的分布处理、各种计算机资源的共享等各种应用要求都推动计算机技术朝着群体化方向发展,促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 网络是计算机的一个群体,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这些计算机是通过一定的通信介质互连在一起的,计算机之间的互连是指它们彼此之间能够交换信息。 计算机网络属于多机系统的范畴,是计算机和通信这两大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代表着当前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在信息管理系统认识实习课的第一讲上,张老师从网络的定义、基本概念、以及应用等三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让我们对它有了最基础的认识。 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连接,使用网络软件相互联系,实现数据通信与资源共享的系统。 其目标就是信息资源共享和互效通信。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又可分为主机、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软件可分为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 所谓主机就是组成网络的各个独立的计算机。 在网络中,主机运行应用程序;连接介质和通信网中的传输线路一样,起到信息的输送和设备的连接作用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介质种类很多,可以是电缆、光缆、双绞线等“有线”的介质,也可以是卫星微波等“无线”介质,这和通信网中所采用的传输介质基本上是一样的;协议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没有协议,就不可能有计算机网。 网络协议的定义: 为了使网络中的不同设备能进行下沉的数据通信而预先制定一整套通信双方相互了解和共同遵守的格式和约定。 每一种计算机网络,都有一套协议支持着。 由于现在计算机网种类很多,所以现有的网络通信协议的种类也很多。 典型的网络通信协议有开放系统互连(OSI)协议1、X.25协议等。 TCP/IP则是为Internet互联的各种网络之间能互相通信而专门设计的通信协议。

计算机网络说课稿

计算机网络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计算机网络》选自《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给学生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几种分类方法;简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此外,还介绍了计算机简单局域网的组建方法。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生活中的日益普及,本节内容满足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了解,并学会如何组建简单的局域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好的实用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对网络知识有很大的好奇心,但也仅仅把它作为上网玩游戏、聊天的工具。随着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加深学习,激发了他们对网络的学习兴趣,这也对本节内容的教授起到了很好的兴趣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基本分类方法。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 掌握如何组建简单的计算机局域网 2.能力目标 能够在提供设备、工具的前提下自主建立简单局域网。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知识、思想、精神的融合; (2)增进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基本分类方法。如何组建简单的计算机局域网。 2.难点 如何组建简单的计算机局域网。 3.重点的突破 采用任务驱动法法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但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把这个重点作为一个任务展示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网络的了解来引出重点知识的学习。此知识点以教师讲授,学生交流为主。 4.难点的突破 有了对计算机网络定义,特点,历史,分类的学习,引出如何组建简单局域网,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知识需要了解,那就是日常生活中网络的几种拓扑结构,了解此知识后,采用演示法来突破本课的难点。组建工具,设备内容讲完后,教师通过实际演示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水晶头、局域网的组建操作,继而让学生最终突破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师讲授----教师演示---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归纳汇总”的五步教学模式。 六、学法指导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方式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第二章 股票-股票的性质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2015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第二章 股票 知识点:股票的性质 ● 定义: 股票是有价证券、要式证券、证权证券、资本证券和综合权利证券 ● 详细描述: 1、股票是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是财产价值和财产权利的统一表现形式。持有有价证券,一方面表示拥有一定价值量的财产,另一方面也标明有价证券持有人可以行使该证券所代表的权利。 2、股票是要式证券 股票应具备《公司法》规定的有关内容,如果缺少规定的要件,股票就无法律效力。 3、股票是证权证券 证券可以分为设权证券和证权证券。设权证券是指证券代表的权利本来不存在,而是随着证券的制作而产生,证权证券是指证券是权利的一种物化的外在形式,它是权利的载体,权利是已经存在的。股票代表的是股东的权利,它的发行是以股份的存在为条件的,所以说,股票是证权证券。 4、股票是资本证券 发行股票是股份公司筹措自有资本的手段。股票独立于真实资本之外,在股票市场上进行着独立的价值运动,是一种虚拟资本。 5、股票是综合权利证券 股票不属于物权证券,也不属于债权证券,而是一种综合权利证券。物权证券是指证券持有者对公司的财产有直接支配处理权的证券;债权证券是指证券持有者为公司债权人的证券。 例题: 1.一般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行股票是股份公司筹措自有资本的手段

B.股票不属于债权证券,而属于物权证券 C.有价证券是财产价值的财产权利的统一表现形式 D.股票应具备《公司法》规定的有关内容,如果缺少规定的要见,股票就无法律效力 正确答案:A,C,D 解析:考察股票的性质。股票既不属于债权证券,也不属于物权证券。 2.关于股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股票是有价证券 B.股票是设权证券 C.发行股票是股份公司筹措自有资本的手段 D.股票不属于债券证券,而属于物权证券 正确答案:A,C 解析:股票是证权证券;股票既不属于物权证券,也不属于债权证券,而是一种综合权利证券。 3.以下关于股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B.股票是设权证券 C.股票是资本证券 D.股票是综合权利证券 正确答案:B 解析:股票是证权证券而不是设权证券。 4.股票是一种()。 A.设权证券 B.真实资本 C.有价证券 D.物权证券 正确答案:C 解析:股票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是证权证券,既不是物权证券,也不是债权证券。 5.关于股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股票创设了股东权利

计算机网络认知实习报告

计算机网络认知实习报告 出去看看才知道自己的眼界有多宽广,多了解外面的形式与发展才会看清自己所属专就业前景,才会知道外面的需求情况,带着这些认知我走近了实习的第一步。 我所实习的地方是一家叫作联想1+1的电脑专卖店,店主首先让我了解各种电脑软硬件设施产品,认识不同品牌,不同配件的性能,帮他向顾客介绍一些品牌的优点与缺点,清楚的告诉顾客他们之间的不同,让顾客们明明白白消费,不欺诈,很坦诚的对待顾客,不在乎自己的利益,只想诚信待客,让人满意的来,满意的走。 实习第一天先了解了一下公司的规模,是一家中型电脑专卖店,不算大,也并不小,各种电脑配件非常齐全,品牌众多,适合不同阶层的民众选购,有很多种器件需要了解,主版品牌华硕,富士康,技嘉,英特尔,哪一种品牌适合哪一种类型的人群使用,显卡丽台,华硕,讯景,蓝宝石,声卡,硬盘,内存等,一一给顾客介绍,告诉他们应该首选什么,备选什么,了解了许许多多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对计算机在市场的需求有了初步了解。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

严重。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超过20万人。而国内目前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约为5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it技术人员的极度短缺,迫使许多公司不得不提供高薪才能聘请到符合要求的专业人员,而这些职位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很多非it 人员,于是许多人设法通过各种培训来获得这些职位,it 行业中职业的变化和更替也是最为频繁的,它要求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这种持续工作的状态。同时一个人学习的技术越先进,掌握的技术越全面,那么这个人的事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工作选择的机会就越大。此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掌握过时技术的人员也不得不重新进行培训,以使自己能够与最新的技术同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因此要求在职人员必须要学会操作微机。 我们这一代学计算机专业的,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计算机快速的发展让我们有点应接不暇,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需要有马不停蹄的精神与毅力去不断汲取专业知识,关于计算机行业,在我看来,更多的时候,计算机是作为工具来使用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一行永远不要只顾埋头拉车,我们的目标和发展动力,都是为别人服务。有时候不要抱怨,似乎通信行业在主导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大家想过

对计算机专业的认识

我对计算机专业的认识 计算机是20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愧被人们赋予“电脑”的称谓,因为其性能的确能与人脑媲美。计算机使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科研、教育、服务等方面在概念和技术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已经并还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目前,计算机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逐渐成为技术及科学领域的核心。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其应用领域逐渐广泛,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因而,计算机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人们把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计算机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设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如中央处理器( CPU )、存储器、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及总线等。 对能使计算机硬件系统顺利和有效工作的程序集合的总称。程序总是要通过某种物理介质来存储和表示的,它们是磁盘、磁带、程序纸、穿孔卡等,但软件并不是指这些物理介质,而是指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程序本身。可靠的计算机硬件如同一个人的强壮体魄,有效的软件如同一个人的聪颖思维。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系统软件是负责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调度、监视和服务。应用软件是指各个不同领域的用户为各自的需要而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 今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表现为高性能化、网络化、大众化、智能化与人性化、功能综合化,计算机网络将呈现出全连接的、开放的、传输多媒体信息的特点。 计算机在其刚出生之际主要用于进行科学计算,因而有了“计算机”这一名称。现今,计算机的功能已远超过当年的“计算”这一领域,数据、文字、图像、图片、声音等的处理,其向高性能化、网络化、大众化、智能化与人性化、功能综合化发展的趋向,都在向人们述说着它功能的强大。同时,由于电子计算机功能的飞跃性发展,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和显著地提高了生产、工作和生活的效率、节奏和水平,在软科学研究和应用中它也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它已被公认是现代技术的神经中枢,是未来信息社会的心脏和录魂。在这

计算机网络的认识理解

计算机网络的认识理解 姓名: 学号: 班级: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并且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认识理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指独立自治、相互连接的计算机集合。自治是指每台计算机的功能是完整的,可以独立工作,其中任何一台计算机都不能干预其他计算机的工作(例如,计算机启动、关闭或运行等),任何两台计算机之间没有主从关系(这就将主从系统和主机终端系统排除在计算机网络之外)。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通过电缆、电线或无线通讯两台上计算机互连起来集合。 二、计算机网络的的主要功能 1、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主要提供传真、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公告牌(BBS)、远程登录和浏览等数据通信服务。 2、资源共享 凡是入网用户均能享受网络中各个计算机系统的全部或部分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为最本质的功能。 3、提高性能 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可通过网络相互成为后备机。一旦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它的任务就可由其他的计算机代为完成,这样可以避免在单机情况下,一台计算机发生故障引起整个系统瘫痪的现象,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而当网络中的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网络又可以将新的任务交给较空闲的计算机完成,均衡负载,从而提高了每台计算机的可用性。 4、分布处理 通过算法将大型的综合性问题交给不同的计算机同时进行处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网络资源,就近快速地进行处理。 三、计算机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与发展,将人类带入了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在这里,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的张扬,平等的交流,避免了直面交流的摩擦与伤害,满足了人们追求便捷与舒适的享受。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XXX学院的任课教师XXX,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数据处理》,它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五章《Excel 2003电子表格》中的一节。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阐述这堂课,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Excel 2003电子表格中《数据处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本教材是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其内容难易适中,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2、Excel 2003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中的一个重要组件,是一种以“表格”形式管理和分析数据的软件; 3、本节内容主要讲解怎样对数据排序、筛选、合并、分类汇总以及建立数据透视表,这个知识点在现代办公中应用广泛,也是Excel 2003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无论是从教材编排来看,还是从实际需要来看,本节的内容都非常重要。 (二)教学对象分析 相当多的大一学生,通过半个学期的计算机学习,已经掌握了windows的基本操作,熟悉了word和Excel 2003的一些基本概念,这给我们逐步深入的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心

理上,学生对上机操作尤其感兴趣。我认为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并配以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身心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让学生明确在电子表格中数据处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1)数据的排序和筛选。(2)数据合并计算和分类汇总。(3)建立数据透视表。 2、能力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 3、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本课程的热爱,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难点是建立数据透视表、理解数据透视表的作用。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本节课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通过“讲解—实验—观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

网络技术说课稿

“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介绍网络的基本功能和因特网的主要应用,是选修模块。 本模块由因特网应用、网络技术基础和网站设计与评价等三个主题组成。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 本模块的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和参与创造性活动的兴趣;要结合实际条件,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整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避免技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要充分展示网络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展示网络技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信息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编写体例: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内容的撰写,采用“内容标准”、“活动建议”相结合并附以例子的形式。内容标准是主体,首先坚持灵活性,既给出每一部分的基本要求,又给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和工具的选用等留有多样化的发挥空间;其次注重时效性,以保证在本标准实施期间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指导。例子是对内容的具体诠释。活动建议是对教学活动的引导。 教材呈现方式的设计

本教材的呈现方式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以发挥教材对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教材呈现主要方式:知识体系 +实践活动。具体方式有: ( 1)知识引领,活动跟进。内容如: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网站的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等。 ( 2)活动引领,知识跟进。内容如: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的组建与运行、因特网的接入、管理与应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等。 什么情况下用“知识引领,活动跟进”,什么情况下用“活动引领,知识跟进”?选择的原则是根据教材具体内容特点和教学效率进行考虑。如《网络技术应用》中,网站的开发用了第一种方式,网络技术基础和因特网应用用了第二种方式。 ( 3)综合主题活动方式。如:设计一个旅行计划、世界文化遗产之旅、心算练习程序设计、“跨时空的因特网服务”专项调查、“校运会资料管理系统”的开发、“植物分类专家系统”的建造等。 教材体例: ( 1)章首页:呈现学习本章的意义、作用;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内容。

第二章股票

①是一种特殊的股票,在股东权利义务中附加了某些特别条件 ②优先股的股息率是固定的,其持有者的股东权利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在公司盈利和剩余财产的分配顺序上比普通股票股东享有优先权。 记名股票:指在股票背面和股份公司股东名册上记载股东的姓名的股票。 ?股票是归某人单独所有,记载持有人姓名 ?归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或者法人所有,记载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或者法人的名称 ?公司发行的股票,可记名,可不记名。 ?股份有限公司向发起人,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股票。记载发起人、法人的名称,不得另立户名或者以代表人姓名记名。 ?①记名的情况: ②股票持有者更换姓名或名称,应到公司办理变更股东姓名或者名称的手续。 股东权利归属于记名股东。除了记名股东外,其他持有者不具有股东资格 ?可以一次或分次缴纳出资。全体发起人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由发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足。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的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与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0%。 ?转让相对复杂或受限制。记名股票转让应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转让方式转让;转让后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名称以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股东大会召开前20日内,或者公司决定分配股利的基准日前5日内,不 得进行上述规定的变更登记。但是法律对上市公司股东名册变更登记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便于挂失、相对安全。记名股票于记名股东的关系是特定的,因此股票遗失,记名股东的资格和权利并不消失,可以依据法定程序向公司挂失并要求补发新股票。 ?③记名股票的特点: 无记名股票:指在股票配票面和股份公司股东名册上均不记载股东姓名的股票。 ?①无记名股票发行时一般留有存根联,在形式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股票的主体,记载了有关公司的事项,如公司名称、股票所代表的股数等;另一部分是股息票,用于进行股息结算和形式增值权利。无记名股票应当记载股票数量、编号以及发行日期。 股东权利归属股票的持有人 ?认购股票时要求一次缴纳出资 ?转让相对简便 ?安全性较差 ?②特点: 2.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按照是否记载股东姓名划分。(权利无差别,二是记载方式) 有面额股票:在股票票面上记载一定金额的股票。这个金额被称为票面金额、票面价值、股票面值。 ?可以明确表示每一股代表的股份权利。发行1000万元股票,每股1元,则代表着公司净资产的千万分之一。 ?为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提供依据。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照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特点: 无面额股票/比例股票/份额股票:股票票面上不及在股票面额,只著名它在公司总股本中所占比例的股票。其价值随股份公司每股净资产和预期每股收益的增减而相应增减。 ?【注】:中国公司法规定不允许发行这种股票 发行或转让价格比较灵活 ?便于股票分割 ?特点: 3.有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依据是否在股票票面上标注金额 派现/现金股利:股份公司以现金分红方式将盈余公积和当期应付利润的部分或全部发放给股东,股东为此应支付所得税。(目前我国对个人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使用的利息税率为20%,目前减半征收)机构投资者因为本身需要缴纳所得税,为避免双重税负,在获得现金分红使不需要交税。 ?送股/股票股利:股份公司对原有股东无偿派发股票的行为。送股时,将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转入股本账户,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现在的上市公司一般只将未分配利润部分送股。送股实质上是留存利润的凝固化和资本化,表面上看送股后,资本持有的股份数量因此而增长,其实股东在共公司中占有的权益比例和账面价值均不变化,投资者获得上市公司送股时也许缴纳所得税。 ?四个相关日期: ?①上市公司宣布分红派息方案(包括因配股、公积金转增导致股份变动)后至除权除息日前,该上市证券为含息含权证券。②除息:证券不再含有最近已宣布发放的股息(现金股利); 除权:证券不再含有最近已宣布的送股、配股以及转增权益。 理论上说,除息日股票价格应下降与每股现金股利相同的数额 除权日股票价格应该按送股、配股或转增比例相应下降 股利宣布日:董事会将分红派息的消息公布于众的时间。 ?股权登记日:统计和确认参加本期股利分配的股东的日期,在此日期持有公司股票的股东方能享受股利发放。 ?除息除权日:通常为股权登记日后的1个工作日,本日之后买入的股票不再享有本期股利。 ?派发日:股利正式发放给股东的日期。根据证券存管和资金划转的效率不同,通常会在几个工作日之内到达股东账户。? 但是:实践中,除息除权之后股价变化与理论价格之间通常会存在差异。 1.股利政策:指股份公司对公司经营获得的盈余公积和应付利润采取现金分红或派息、发放红股等方式回馈股东的制度与政策。鼓励政策体现了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思路,稳定可预测的鼓励政策有利于股东利益最大化,是股份公司稳健经营的重要指标。 2.股份变动:股份有限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之后,还会因增发、配股、公积金转增资本、股份回购、课转换债券转换为股票,股票分割与合并等引起公司股份总数的变动并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 三、股票相关的资本管理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